首页 > 中国历史 > 上古遗韵

讲历史—— 古史中的“国”与今天的“国”迥异

历史大观园 上古遗韵 2020-07-13 15:01:21 0

视野广阔、兴趣多元的何炳棣先生,写过一部史著《黄土与中国农业的起源》(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69年版,中华书局2017年版)。在书中,他运用了当时最先进的化石孢子分析,从化石中找出植物孢子进行分析研究,来重建古代中国黄土地区的自然条件。他的研究结果,和原本的常识想象很不一样。

在常识想象中,认为古代黄土高原的农业条件比后来好得多,所以才在这里出现了农业革命。当时的气候比较潮湿,黄土高原上有浓密的森林覆盖,水土状况保持得比较好。一般认为,是农业在此发展之后,为了取得更多的农地,因而开始以砍烧等方式去除树林。树没有了,黄土露出,才变成现今光秃秃的模样。

然而依照古地质化石孢子分析,何炳棣证明了在中国文明起源时,黄土高原就已经是这样的自然条件,绝对不是什么原始的丰饶沃土。中国农业在相对干旱、少水、缺乏森林涵养的情况下产生,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中国历史特色。

这样的地理条件,使这一地区的农业聚落出现在有水而地势较高之处。要有水,才能进行农业生产,地势要高,才方便抵挡入侵。有水可供农业使用,又有自然地势便于防守,适合这种要求的地方,显然不会太多。

如果没有夯土筑城技术的突破、成熟、扩散,这个地区的聚落很可能一直出现在少数的地点上。夯土筑城运用的是当地随处可取材的黄土,夯实之后筑起城来,就能创造出人为的防守优势,使人可以摆脱原有的地理限制,到更多地方去经营农业聚落。

在中国,农业和城的发展关系密切。大约是从商朝进入周朝这个时期,有了雨后春笋般的普遍筑城现象,到处盖起城墙来,人纷纷移居到城内,有城有人,就构成了“国”。

古代的“国”,和我们今天讲的、想的“国”很不一样。古史上看到的“国”,成百上千,构成那样的“国”的条件,当然不会是我们今天说的“人民、土地、主权、政府”了。那个时代的“国”,要件是有城,有城内居住的聚落,如此形成了“国”。

由商到周,中国地区出现了普遍、巨大的建城潮流,也就是建“国”运动。在那个过程中,几百个城建了起来,有了几百个“国”。“国”成了这段古史中最具体、最坚实的地方单位。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sgyy/23886.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