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秦汉精神

王朝解读——流血漂橹的战国之“战”

历史大观园 秦汉精神 2020-07-10 09:18:51 0


一个战国的“战”字,包含了多少血与火、苦与泪。

历史就在血与火、苦与泪中匍匐前行。

一、怎一个“战”字了得“战国”这个名词,在战国时期已经有了,不过那时只是用来指那些征战不休的强国。像秦、齐、韩、魏、赵、燕、楚7国,都获有“战国”的称号,被叫作“战国”七雄。

古画·鱼到西汉末期,刘向编了一本有关战国时期谋臣、策士游说各国和互相辩论的书,题名为《战国策》。自此,人们始将“战国”作为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的名称。这一做法,相沿至今。对一个历史时期的命名,竟采用了一个“战”字,足见战争对这个时期具有何等重要的分量。

众所周知,从春秋起到战国结束,在500年左右的时间里,天下动荡,战争频繁。特别是到了战国中后期,战争的规模更是十倍、百倍于春秋,其频繁和激烈的程度也远非从前可比。这大致反映在4个方面:

1全民备战据史乘记载,战国后期的秦国和山东六国,尚留存500余万军队(《后汉书·郡国志》刘昭注引《帝王世纪》)。战国时期的人口在2000万以上,如果男子以一半计,成年男子再以一半计,那差不多就是全民皆兵。

2战火不熄据对《战国策》、《史记》、《资治通鉴》等所载史料的统计,公元前321年以后的战国最后100年里,各国有战争的年头,秦为80年,赵为47年,魏为38年,韩为31年,楚为27年,齐为20年,燕为19年(无论这一年在几条战线上作战,都计作一年)。可见秦国4/5的年头都有战事。其他6国虽然平均四五年或二三年一战,但逢战时常常是一连数年不断。

3规模庞大战国前期,交战双方用兵充其量不过10万左右。公元前342年,在著名的齐、魏马陵之战中,魏国也不过投入了10万兵力。然而到了战国后期,参战人员动辄数十万,甚至百万。公元前293年,秦将白起大破韩、魏联军于伊阙,斩首24万;公元前260年,秦败赵军于长平,坑杀降卒40万。

4惨况惊人《史记·春申君列传》说:“暴骸骨于草泽,头颅僵仆,相望于境。”这是讲战国时因战争死亡的人的骸骨,遍地都是。《孟子·离娄》曾这样描述当时的景况:“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野。”当战争中城市被围,双方又长期僵持不下时,城内甚至发生“人与相食”或“炊骨易子而食”的惨剧。

一个战国的“战”字,包含了多少痛苦和血泪。而另一方面,它又包含了多少胜利和喜悦。因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就是在战国的烽火硝烟中诞生的。

我们这些后人,从中又能体悟出什么呢?

还是先来看看战国中后期的几次著名的战役吧。从这些具体的战事入手,想必能对“战国”的战争和充满战争的战国时代,有所识、有所思。

二、乐毅伐齐与田单攻燕:燕齐之战燕国在燕王哙的时候,上演了一出禅让的戏剧。昏聩无能的哙将王位让给燕相子之。子之当上燕王不久,国内就发生兵变,燕国大乱。公元前314年,齐宣王乘机攻燕,仅50天就占据了燕国的都城蓟(今北京市)。哙被杀,子之被俘后被剁成肉酱。

齐军残暴地对待燕国人民,引起强烈反抗。加上各诸侯国的干涉,齐军于两年后被迫撤退。赵武灵王将燕公子职送回燕国,立为燕昭王。

燕昭王尊重并网罗人才,他筑起一座高台,里面堆放黄金,以作招揽人才的费用,号称“黄金台”。一时间,天下贤士争相赴燕。被昭王委以重任的,包括乐毅、苏秦(策划合纵运动)、邹衍(思想家,提出阴阳五行学说)等等。

乐毅是赵国人,系魏国名将乐羊的后代。他到燕国后,帮助昭王招募、训练军队,使燕国的军事力量日益强大起来。

燕国君臣发愤图强,经过28年的努力,积聚起相当的实力。燕昭王感到洗雪国耻的条件成熟了。公元前284年,燕与韩、赵、魏、秦联合大举伐齐,乐毅为上将军。乐毅统率的五国联军在济(济水)西大败齐军。随后,乐毅分魏军进攻被齐占领的宋国旧地,分赵军攻取河间,自己亲率燕军长驱直入,攻克齐国都城临淄(今山东淄博市)。

齐湣王逃至莒(今山东莒县)。楚国派淖齿率兵救齐,湣王遂任淖齿为齐相。但淖齿杀了湣王,自己又被齐国将领王孙贾所杀。

燕军获得大胜,燕昭王亲自到济上劳军。乐毅又乘胜进兵,经过6个月战斗,攻下齐国城市70余座,均划为燕国郡县。齐国只剩下莒和即墨(今山东平度市)两座城。

正当齐国处于亡国的千钧一发之际,一位卓越的军事家——田单,勇敢地担负起复国的重任。他大摆火牛阵,向燕军展开了猛烈的进攻,挽狂澜于即倒。

田单是齐国王族的远房亲戚,不过在齐湣王时,他并不得志,也未因血缘关系而受到什么优待,只是做做小官而已。燕攻占临淄前,田单叫人将车轴两端长出的部分截去,再用铁皮包好。城破以后,城里人争相逃命,好些人因为车轴被挤撞断落,车子不能动弹,被燕军俘虏。而田单的族人,由于改装了轴头,车子没有坏,全部顺利地逃到了即墨。

燕军进攻即墨,齐守城长官战死。齐人一致认为田单有才能,推举他做首领,指挥战争,保卫即墨。田单不负众望,与部下同甘共苦,拼死抵抗燕军的进攻。如此相持了3年,即墨和莒未被燕军攻克。

公元前279年,燕昭王死,惠王即位。惠王与乐毅素有隔阂,田单派探子了解此情,连忙施行反间计。齐国的间谍跑到燕国造谣说:“齐国的城池未被燕军攻下的只有两座,之所以留此两城,是因为乐毅以伐齐为名,想联合齐国的残余力量,就地称王。现在燕国新王就位,与乐毅有矛盾,齐国正担心燕国会另派将军代替乐毅呢。那样的话,即墨和莒就快要完了。”燕王信以为真,以骑劫取代乐毅为统帅,乐毅出逃赵国。

田单继续使用计谋。他让人四处传言,说什么齐人最害怕的就是被割鼻子、掘祖宗的坟墓。这话传到骑劫的耳朵里,他就以为如果照此做即可动摇齐军的人心。他安排部下去割掉齐国俘虏的鼻子,挖开齐人的祖墓。谁料想,这反而激怒了守卫即墨的军民。他们痛心疾首,纷纷要求出城,与不共戴天的燕军拼死一战。

田单见群情激愤,士气高涨,知道反攻的时机到了。决战前夕,他命令身穿甲胄的精壮兵士隐蔽起来,由老弱残兵和妇女站到城头上把守,并派出使者假意向燕军投降。骑劫信以为真,放松了戒备。

即墨城里,田单将1000多头牛集中起来,披上绘有五彩龙纹的红色丝绸外套,在牛角尖上绑缚尖刀,又在牛的尾巴上拴上浸透油脂的芦苇。反攻之夜,即墨城墙根凿开了几十个洞,齐兵用火点燃牛尾上的芦苇,纵牛出城,5000精壮的士兵跟随牛后冲入燕营。

燕国军队毫无防备,仓皇应战。只见浓烟和闪光之中,大批长着龙一样斑纹的“怪物”,头上顶着两把尖刀,身后燃着一团烈火,猛冲过来。燕军一碰上它们,不是被戳死就是被踩伤,疑是遇上了天兵天将,赶快夺路而逃,溃不成军。主将骑劫在混战中毙命。

田单借助“火牛阵”发起猛攻,给燕军以重创。齐军又乘胜追击,势如破竹,打得燕军节节败退。被燕军占领的齐国地区的人民纷纷起来响应,配合田单军队拦击燕军。最后,燕军全部被逐出齐国,沦陷的70余城悉数收复。田单迎齐襄王(湣王之子)回到临淄。

齐国虽然收复了失地,但经过5年的战争,国力大损,再也不能与秦国争雄了。

三、白起坑卒40万:长平之战战国后期,魏、楚、齐各国一个个衰落下去,只有经过赵武灵王改革后的赵国,还有相当的实力,成为惟一能与秦国较劲的对手。

公元前270年,秦国伐赵国,包围阏与(今山西和顺县),赵国派赵奢前去救援。善于用兵的赵奢带兵在离邯郸30里的地方驻扎下来,装出不敢前去救援的样子,又利用秦国的间谍,给秦报信:赵军不敢出击。当秦军被麻痹以后,赵奢立即以两日一夜的急行军,将部队开赴至离阏与仅50里的地方,随后又派1万人抢占制高点。

秦军闻讯后赶来,赵奢令全军出击,借助有利地形,大败秦军,解了阏与之围。

此役,秦军遭受了自兼并战争以来前所未有的惨败,秦国的东进政策一时受挫。不过,这丝毫不能改变秦国兼并六国的决心。

公元前262年,秦昭王派兵攻占韩国的野王(今河南沁阳县),切断了韩国上党郡与本国的通路,韩国被拦腰截成两段。上党郡守冯亭十分着急,派使者去赵国商议,愿以上党等17个城邑降赵,共同抵抗秦国。赵王经过一番掂量,决定接受冯亭的投降。他派平原君领兵进驻上党,同时派大将廉颇进军长平(今山西高平县),互相声援,成犄角之势,阻挡秦军。

秦王眼见快要到嘴的“肥肉”被别人拿走,哪会善罢甘休。他派大将王龅(音合)进攻上党,上党驻军抵挡不了秦军的凶猛进攻,被迫撤退到长平。

紧接着,秦军直扑长平。驻守长平的赵国老将廉颇,深知秦强赵弱,秦是攻赵是守,秦军利于速决战,赵军利于持久战,所以采取了筑垒固守,坚不出战,以逸待劳的策略,消耗秦的力量。秦军面对固若金汤的赵军防御工事,硬攻不下;屡屡挑战,却又得不到理睬。如此双方相持3年,不分胜负。

秦王见战争旷日持久,于秦不利,就改换方法,使出惯用的离间计。秦国派出间谍以重金贿赂赵国的权臣,又散布流言说:“廉颇太老了,哪儿还敢和秦国打仗啊!秦国最怕的是马服君的儿子赵括,如果由赵括领兵,秦国这点兵马早就打散了。”

昏庸的赵王听了这些流言,信以为真,误以为廉颇坚守不出是因为畏惧秦军。他准备召回廉颇,让年轻的赵括替代作统帅。

赵括何许人?他是赵国著名将领、曾指挥赵军在阏与之战中大败秦军的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自幼跟随父亲读兵书,学了一整套兵法,理论上颇有造诣,有时连赵奢也辩不过他,他也因此自视很高。其实,赵括不过是一个空谈家。这一点,赵奢也早就看出来了。他曾对妻子说:“用兵,关系到生死存亡,赵括却说起来很容易,夸夸其谈。我看今后赵国不用他为将则已,如果用他为将,断送赵军的一定是他。”

现在赵王真的要起用赵括做大将了,知道底细的丞相蔺相如极力反对。他对赵王说:“赵括只会纸上谈兵,不会在实际中灵活运用兵法,不可做大将。”赵王不听。赵括母亲也赶紧去见赵王,她对赵王说:“赵括与他父亲不同,赵奢作大将和部下相处得很融洽,得到赏赐都分给部下共同享用,接受了命令,就一心一意为公,顾不得家里的事,而赵括呢,一旦做了将领,就会盛气凌人,自以为了不起,对下属毫不关心,大王赏赐的金银财宝,都会被他拿回家里藏着,准备购买田地房屋。赵括哪比得上他父亲哪,请大王不要派他去领兵打仗,免得危害国家。”难得有如此识大体、明大义的母亲,可是偏偏赵王不理会,仍然固执己见。于是赵母只好请求说:“如果赵括出了差错,请不要牵连我们全家。”赵王应允了。

公元前260年,赵括走马上任。他一反廉颇原来的部署,更换将官,还撤除了防御工事,准备出城攻击秦军。

秦国听说赵括替代了廉颇,立即暗地里派武安君白起为将,以王龅为副将。白起是当时秦国最骁勇善战的将军,而且作风凶狠,杀人不眨眼。秦廷同时命令全军:“如果谁泄露白起为将,斩首!”

白起针对赵括高傲轻敌的弱点,先用诱敌之计,故意打败仗。赵括自以为得意,出兵追击。这时白起派出两支精兵包抄赵军的后路,将赵军切成两段。白起又派5000骑兵进攻赵军的阵地,赵军被分割包围,粮道也被切断。赵军临时筑起壁垒自卫,等待救兵。

秦王为秦军包围赵军的捷报弄得兴奋异常。他亲自来到河内(今河南沁阳县),征召当地所有15岁以上的男丁,组成军队,调到长平战场东北面的高地,切断赵国的援兵和粮道。

数十万赵军被困在壁垒中不敢出战,饥饿一天天夺取着赵军的生命。从七月至九月,赵军46日无粮,兵士互相残杀,拿人肉充饥。赵军企图突围,可秦军如铜墙铁壁般地将其团团围住,杀不出去。绝望之下,赵括亲自率领一队精兵拼死突围,结果被秦军射杀。

主帅一死,赵军迅即瓦解,40多万人向白起投降。白起嗜杀成性,他担心赵军的40万降卒不易统辖,会寻机造反,就下令将他们全部活埋,只留下240个小孩放回赵国。放回之前又将这些孩子割耳、截肢弄成残废,让他们回去宣扬秦军的“声威”!

直到现在,在山西高平古战场上,还经常可以发现箭簇、戈头、枯骨等,它们可能就是长平之战的遗物。

四、窃符救赵与毛遂自荐:邯郸之战长平之战后的第二年,秦军乘胜围攻赵国的都城邯郸(今河北邯郸市)。秦军在长平战役中的残暴行为,不仅没有吓倒赵国军民,反而激起了他们无比的义愤。他们展开英勇、顽强的抵抗,还不时派遣精锐部队袭击秦军。

秦国又增派力量,继续围攻邯郸,大有不灭赵国决不罢休之势。公元前258年,秦军一直打到邯郸城下,赵国异常危急,多次向魏、楚等国求救。公元前257年,魏王派将军晋鄙率10万大军救赵。

秦王听到这一消息,立即派人去威胁魏王,说:“邯郸很快就会攻下。谁若敢救赵,秦攻取邯郸后马上就灭掉它!”魏王听了心惊胆颤,连忙传令晋鄙停止前进,在赵、魏交界的汤阴(今河南汤阴)驻扎下来,以观察形势的变化。魏王还指使将军辛垣衍潜入邯郸,通过赵相平原君见到赵王,想说服赵王和魏国共同侍奉秦国为帝,以换取秦军从邯郸撤兵。

平原君犹豫不决。这时齐人鲁仲连正在赵国游说,他听说魏国让赵国尊秦为帝,就去找平原君。平原君受到鲁仲连指责,就介绍鲁仲连去见辛垣衍。

鲁仲连对辛垣衍说:“今日的秦国,不讲礼义,一味崇尚军功。奖励杀伐。对其士卒,玩弄欺诈的手段;对其民众,任意驱使。如果由秦放肆地称帝,必然大有害于天下。”鲁仲连还讲了殷纣王把九侯剁成肉酱,把鄂侯切成肉条,把文王投入监狱的故事,将秦王比作殷纣,以此说服辛垣衍,最终打消了他尊秦为帝的念头。鲁仲连义不帝秦的举动,打消了当时一些人对秦国抱有的幻想,对后来赵、魏、楚联合击退秦兵、解救邯郸之围起了一定的作用。

彩陶平原君三番五次派人催促魏国救援,还写信向魏相信陵君求救。信陵君是魏王的弟弟,也是平原君的妹夫。平原君在信中责怪信陵君:“我以为你有高尚的情义,现在邯郸如此危急,魏国救兵却迟迟不来,你倒还无动于衷。纵然你可以轻易地抛弃我,你就不可怜你姐姐吗?”被平原君这么一说,信陵君的热血沸腾了起来。他去请求魏王火速发兵救赵。但是不管信陵君怎样说,魏王就是不答应。信陵君只好集合了100多辆战车,带领自己的1000多门客,准备去和秦军拼个死活。

信陵君去向老朋友侯嬴告辞。侯嬴大声地笑着说:“你这样去跟秦国拼命,正好比将肉投喂饿虎,是白白送死啊!”随后,他又支开旁人,悄声地对信陵君讲:“我听说调动晋鄙的兵符放在魏王的卧室里。魏王最宠爱的如姬可以随便进出这卧室。如果她能将兵符偷出来,把晋鄙的军权夺到自己的手中,统率大军,那就能援救赵国了。”

以前,信陵君曾帮助如姬报过杀父之仇,所以这次信陵君去向如姬求助,如姬就爽快地答应了。信陵君窃得虎符,准备出发,侯嬴来送行,说道:“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现在你拿了这一半虎符去对合,即使没错,晋鄙也不一定会将兵权交给你。”侯嬴让信陵君把卖肉的大力士朱亥带上,必要时就将晋鄙打死。

信陵君带着虎符来到汤阴。假传魏王命令,要晋鄙交出兵权。晋鄙将虎符一合,确实不错。可是他总觉得事情来得有点蹊跷,还想派人面奏魏王。这时,朱亥猛地从袖子里抽出40斤重的铁锤,狠击过去,将晋鄙打死。

信陵君接管了晋鄙的部队。下令:“凡是父子都在军中的,父亲回去;兄弟同在军中的,哥哥回去;独子当兵的,回家奉养父母。”经过整编,共得精兵8万,士兵的斗志也更旺了。信陵君率领这支精锐之师,连夜奔赴邯郸。

就在信陵君窃符救赵的同时,赵王又派平原君赴楚求救。

平原君平时喜欢养士,手下门客有数千人。这次他准备在其中选择文武具备的20人一同前去。可是他选来选去,只选中19人,独缺1人。门客中有个叫毛遂的,见状就站出来,向平原君自荐。平原君问他到门下有几年了,毛遂回答有3年了。平原君说:“贤士处世,好像锥处囊中,锥尖马上会露出来。先生在我这里已经3年了,没有人称赞过你,我也没听人讲起你有什么本领,先生你还是留在家里吧。”毛遂答道:“我今日才得请处囊中,如果我早得处囊中,整个铁锥都会露出来,不只是露出一点点尖来。”

这下可令平原君无言以对了。对于毛遂的胆量和机敏,平原君也颇为欣赏,就准允毛遂一同前去。

到了楚国,毛遂与那19个门客畅谈天下大势,大家听了,都觉得毛遂见广识多,了不得。

那天,平原君在楚国宫廷上与楚王商谈合纵抗秦的事。楚王惧怕秦国,所以从早上一直谈到中午,也没有得出一个结果。同来的门客都急了,对毛遂说:“先生去。”毛遂按着剑把,急匆匆地走上殿去,一本正经地对平原君说:“联合抗秦有利,不联合有害,这两句话就可讲明白。可你们居然从早晨谈到中午还不能缔结盟约,这是为什么?”楚王大声呵斥:“快滚下去!我与你主人商讨国家大事,要你插进来做什么?”

毛遂仍然手握着剑,走到楚王面前,厉声说:“大王,你敢这样怒斥我,只是依仗着楚国的军队多罢了。可现在在这10步之内,大王不能依恃楚国的人多势强,你的性命就握在我手里。”楚王见毛遂正义凛然,威武逼人,吓得一声不响。边上的侍卫也不敢鲁莽行动。毛遂又继续说:“当着我主君的面,你那样的呵斥我,太无礼了。我听说从前商汤只有70里的地方,后来有了天下,周文王也只有100里的疆土,后来也使诸侯都臣服了。这是因为他们的军队多吗?不是,而是因为他们能够掌握形势,发挥他们的威力。现在楚国方圆5000里,精兵百万,凭借这些本可称霸天下。可是,白起率领数万军队,兴师伐楚,一仗就攻取鄢(今湖北宜城)、郢(今湖北江陵),再一仗就烧了夷陵(楚国祖先的陵墓)。第三仗就烧毁了你祖先的宗庙。难道大王就没有耻辱感吗?赵、楚联合抗秦,为的是楚国,而不单是赵国!”

毛遂的话句句击中楚王的要害,令他有所醒悟,就同意联合抗秦。毛遂立即安排与楚王歃(音煞,意谓宰杀牲畜,将其血涂在嘴唇上)血为盟,楚王即派兵前往赵国解救邯郸之围。

楚相春申君黄歇奉命领兵救赵。与魏国信陵君无忌所率部队会合,向秦军发起猛攻。赵相平原君赵胜见机也带着赵军敢死队3000人杀出城来。由于长期作战,秦军早已疲累,这下突遭内外夹攻,哪里招架得住?被杀得狼狈逃窜。其中郑安平的两万秦军被魏、楚联军包围,冲不出去,最后全部投降。

被围困一年多的邯郸城得救了。秦国的实力虽未受到大的损失,但毕竟遭到了挫折,还失去了已占领的魏国的河东和赵国的太原郡。

五、历史进步的阴影与代价从以上三次战役可以看到,战国之“战”既有兼并它国的战争,也有保卫家园的战争,还有援助别人的战争。交战中既有兵力和国力的抗衡,也有智谋和胆识的较量,还有精神、情义等方面的因素在发挥作用。从列国之间平等的关系看,秦军东进确是“虎狼之师”:从一般的人道主义的立场看,秦国以开动战争机器、兼而使用阴谋诡计来吞并天下,确乎不讲“礼义”,毫无道义。然而从历史发展的大趋势看,秦国又确实是顺应了潮流,以“当仁不让”的气概担当起了统一天下的重任,唱响了那一段历史的“主旋律”。

战争使生灵涂炭、家破人亡,但反过来也促使人们努力生产,发展经济,增强实力,逼迫人们进行改革,去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战争还使“士”得以一展身手,“脱颖而出”,而这与当时的“百家争鸣”又不无联系。战国的历史是在希望与失望、胜利与痛苦、功利与道义的多重变奏中行进的,而战争所确立的基调,使这整部乐曲充满了“颤音”。

六、一个庞大的统计数字再回到历史事实本身,并用一种平实的心情,继续我们的话题。

战国之“战”究竟令多少人命归黄泉,这在当时已无法知晓,到了以后,更不可能搞清。只有司马迁在《史记·秦本纪》和《秦始皇本纪》中,为后人留下一个局部的数字,那就是秦国自献公至嬴政灭六国,秦军在16次战役中杀死敌国士兵的数字。有关资料,条列如下:

(1)献公二十一年(公元前346年),秦与晋战于石门,斩首6万;

(2)惠文王七年(公元前331年),与魏战,斩首8万;

(3)惠文王后元七年(公元前318年),秦败韩、赵、魏、燕、齐5国及匈奴兵,斩首82万;

(4)惠文王后元十一年(公元前314年),败韩于岸门,斩首1万;

(5)惠文王后元十三年(公元前312年),击楚于丹阳,斩首8万;

(6)武王四年(公元前307年),攻韩,拔宜阳,斩首6万;

(7)昭襄王六年(公元前301年),伐楚斩首2万;

(8)昭襄王十四年(公元前293年),白起攻韩、魏于伊阙,斩首24万;

(9)昭襄王三十二年(公元前275年),攻魏,斩首4万;

(10)昭襄王三十三年(公元前274年),破魏,斩首15万;

(11)昭襄王四十三年(公元前264年),白起攻韩,斩首5万;

(12)昭襄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白起破赵于长平,坑降卒40余万;

(13)昭襄王五十年(公元前257年),攻三晋,斩首6000,晋军走死河中2万;

(14)昭襄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攻韩,斩首4万;攻赵,首虏9万;

青铜鼎(15)王政二年(公元前245年),攻卷(魏地),斩首3万;

(16)王政十三年(公元前234年),攻赵,斩首10万。

以上总计杀死敌军近160万。

清代学者梁玉绳在其所著《史记志疑》中所作统计数字,与此略有出入。他加入了“孝公八年与魏战,斩首七千”,“昭襄王……七年复伐楚,斩二万”,“二十七年击赵,斩三万”,“三十四年破魏将芒卯,斩十三万,沈(沉)河二万”四条,其余诸条在数目和时间上与《秦本纪》和《秦始皇本纪》也略有出入。如此得出秦军共杀灭“1668万人”的结论(见卷四)。

这160万左右的死亡数字,仅是秦国一个世纪里在若干次(而非全部)战役中杀敌的人数。它并不包括秦军在这些战争中自身的死亡人数,至于其他国家之间战争的死亡数,就更不在其中。不过,这已经够令人震惊的了。

汉代贾谊《过秦论》说:“(秦)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大盾牌)。”这话确实是对战国之“战”一个形象而有力的概括。试想,单单让这160万战争死亡者的鲜血汇聚成河,就可以载荷、漂浮起多少大盾牌!

七、在“流血漂橹”的背后《尚书·武成》说周武王伐纣,“血流漂杵”。从血流漂杵,到流血漂橹,先秦的战争好似经过了一次“升级换代”。升级的时间大致是在春秋战国之际。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观察:

1武器的进步战国时期的青铜兵器有明显的改进,矛的锋部越来越坚硬。戈的刃部成弧线形,装柄的“内”部有锋刃。由矛和戈相结合的戟已很流行,可以兼起刺和钩的作用。箭镞由双翼式变为三棱式,更具杀伤力。同时,由于冶铁技术的进步,矛、戟、剑等武器又逐渐改用铁制。这些铁制武器的威力远超过铜制的。至于铁胄、铁甲的出现,又极大地加强了防卫功能。

由弓发展而来的、能够远射的弩,在春秋后期出现,到战国中期,更得到广泛的使用。像韩国的弩,可以射到600步以外。至战国晚期,又进一步发明了可用以连射的“连弩”。除弩以外,春秋战国间还发明了许多新式武器,其中最著名的进攻武器,有用于攻城的云梯和用以舟战的钩拒。

2战争形式的变化春秋时期贵族都用马车作战,双方往往排列成整齐的车阵,然后交战。这种车阵一经交战,失利的一方很快乱作一团,需重新整顿队伍,所以胜负也很快就决定了。春秋时的大战,如城濮之战、邲之战,都在一天之内见胜负;鄢陵之战,也只不过2日。而到战国时期,大规模的步骑兵的野战和包围战,代替了整齐车阵的冲击战。所以,战争也就旷日持久,有的一拖就是几年。

由于战争变得错综复杂,兵法就更为讲究,战争指挥也变成为一种专门的艺术。春秋以前的军队,都由国君和卿大夫亲自鸣鼓指挥,到战国之际就产生了专门指挥军队的将帅和军事家。“将军”一名最早见于春秋晚期(《左传》昭公二十八年)。以“将军”为代表的职业军官队伍的产生,说明贵族文武不分职的时代已经结束。

与此同时,各国相继推行征兵制度,作战时所有及龄农民都可能被编入军队。因而一场大战,双方往往动员数万、数十万乃至百万的人。

3城邑和关塞要津的设防春秋以前,各诸侯国除国都以外,一般城邑和关隘要津多不设防。如秦穆公于公元前627年袭击郑国,从华阳(今陕西华阳县东南)出兵,一路经过函谷关、二崤山、环辕、伊阙,而后到滑国(今河南偃师东南),行程两千余里,所有的关隘要道均无兵防守,只是途中遇到郑国商人弦高始被发觉。而到战国,城邑一般都有军队驻守。壕池挖得深又广,城墙筑得厚又高。城上每隔一段距离设有一个候楼,既是守城的屏障,又便于监视敌人。关塞平时也派兵驻扎,另外还设起亭、障守望。亭是边疆土台(四方的土堆)上的建筑,属瞭望台性质,为国防线上最前沿的守望处所。障是规模较大的城堡。同时,边境线上也设置了报警的烽燧设备。

各国还纷纷在边境修筑长城,驻兵御敌。后来秦始皇征发百姓修筑长城,就是以赵、燕、秦3国原有的长城为基础的。

以上战争方式和军事制度的变化,必然导致战国之“战”空前的激烈、残暴和规模宏大。

历史上曾有人对战国时候那么庞大的杀人数字表示怀疑,然而,了解一下上述事实,再想一想,战国之“战”多是兼并之战——它是以消灭敌国为目的的,所以不惜将战场变作屠宰场——应该是可以释然的。

最后,笔者想引述《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的一则记载,来结束本篇的话题。这则记载,在笔者看来,是所有有关战国之“战”历史记录中,最为震撼人心的。

“吴起为将军,与最下等的士卒同衣食,晚上睡觉不设席,行军时候不骑马,还亲自背着军粮,与士卒分担劳苦。士兵中有人生毒疮,吴起为他用嘴吸出毒疮里的脓汁。那士兵的母亲听到此事就哭了。有人说:‘你的儿子是士兵,而将军亲自为他吸吮脓汁,你为何还要哭?’母亲说:‘不是这么回事啊!从前,吴将军也曾为孩子他父亲吮吸过毒疮里的脓汁,为此,后来他父亲就不停地拼命作战,最后死于敌手。现今吴将军又为儿子吮脓,我不知道儿子将会在何处战死啊!’”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qhjs/21505.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