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人屠与桀宋

历史大观园 百家争鸣 2020-07-12 11:57:02 0


且说秦国使者到了薛地,听说孟尝君田文已重新做了齐国相国,立即返回去。秦宣太后对秦昭襄王说:“召田文前来,本是连横,为的是对抗各国合纵。这招不行,就用另一招。柿子先捡软的捏、先捡近的吃。既然韩、魏两国与各国合纵抗秦,那么就派兵征伐韩、魏。”于是唯一的丞相魏冉分派两支秦军,一路进攻韩国,攻占新城;一路攻打魏国,占领解邑。韩釐王、魏昭王大怒道:“群狼难道抵不了一虎?”于是两国起倾国之兵二十四万反攻,以魏国公孙喜为将军,进据伊阙迎击秦军。联军据险扼守,和秦军呈对峙态势。

伊阙,是洛阳南龙门山和香山的阙口,两山夹峙,伊河穿流其中,远远望去,犹如一座天然门阙。伊阙位置异常重要,是秦国东进中原的必经之道。此时,秦军只有十万。为了取胜,秦国派白起为将军。

白起细细察看地形。伊阙西面,洛水、伊水之间是一个三面有水的三角地带,伊阙东面是一片开阔地,南、西、北三面是水。白起看了地形后大喜,秦军在南,魏、韩联军在北,如果魏、韩联军西渡伊水,就是死路一条;如果秦军从东面切断联军的后路,魏、韩联军就要背水作战,粮草断绝,联军同样陷入绝境。白起高兴地道:“幸好韩、魏两军貌合神离,各自保存实力,推诿不前,不肯先战。这才使我白起有了可乘之机。如果两军凭借险要,以逸待劳,倾二十四万带甲之士攻击十万秦军,秦军势必不敌。这是上天助我秦国也。”于是,白起命秦军一路从伊水西面迂回,如果联军西渡,就半渡而击之;一路向东部联军后方迂回,切断联军的粮道。秦军主力则从正面向联军猛攻,联军初战大败,退入伊阙大营。未过半天,粮道被切断的消息传来,魏、韩联军顿时军心大乱。公孙喜十分惊慌,为了尽快脱离险境,下令全军突围。此时,秦军已经合围,士气高昂,而魏、韩联军则是人心惶惶。最后秦军疯狂冲杀,全歼韩、魏联军二十四万,并俘获将军公孙喜。

公孙喜叹道:“魏王待我甚厚,今辱王师,虽生,但还有何面目再见世人?”有了寻死的念头。白起诱公孙喜归降秦国,公孙喜骂道:“竖子,凭什么投降?今虽败,但魏王聪颖,治下良臣贤士不可胜数。你们这等庸才,岂能对抗魏国?”白起盛怒之下,杀了公孙喜。

秦军一鼓作气,乘机攻占伊阙等五座城池。韩、魏两国精锐丧失殆尽,被迫献地求和。此刻,白起的名字传遍天下,诸侯震恐,皆称白起为“人屠”!

秦昭襄王十分高兴,自此不再将东方各国放在眼里。因为七国都称王,分不出什么不同,秦昭襄王就想立帝号,以示比别国贵重,但又觉得自己独尊不便,另外出于连横考虑,便派使节对齐闵王说:“现在天下诸侯相继称王,不知道该归谁统辖。秦想称西帝,统治西方;尊贵国大王为东帝,管理东方。平分天下,大王认为怎么样?”

齐闵王拿不定主意,便问众臣。孟尝君田文奏道:“秦国因为强大蛮横,而被列国厌恶,大王不要效仿它。”

苏秦一直为燕国谋划报复齐国,此时巴不得齐闵王疯狂,便乘机说:“秦国不推别国为帝,单单选中齐国,是尊重齐国。回绝它,就会伤害了秦国。希望大王接受秦国的要求,率先称帝。”

齐闵王也是热血男儿,怎能不愿往高处走,便兴高采烈地对苏秦说道:“寡人听从你的教诲!”又问道:“称帝后,应该做哪些事?”

苏秦说:“管理诸侯,讨伐不义,这是东帝应该做的事。现在宋国无道,侵占我齐国五座城池,天下人都称其为桀宋。大王现在应该讨伐灭亡宋国,既显示东帝的威赫,又夺回和新得大片土地和百姓。”齐闵王十分高兴,接受东帝之号,部署对宋国作战,并厚厚款待秦国使节。

且说宋国自宋元公去世后的二百年内,一步不如一步,沦落为弱小国家。在此过程中,宋国公族分出一支:戴氏。公元前355年,戴剔成篡位为君。公元前318年,其弟戴偃驱逐戴剔成,自立为君。宋国中有人掏雀巢,发现里面有只刚刚出壳的小鹯鸟,认为是奇异之事,报告国君戴偃,戴偃召内史昌占卜此事。内史昌奏道:“小麻雀生大鹯鸟,这是反弱为强、崛起为霸主的征兆。”戴偃高兴地说:“宋国软弱已经很久了,寡人不使它兴旺,还指望什么人呢?”便招收壮丁,亲自训练,组成了十万之众的精锐之师。进攻东面的齐国,占领了五座城池;打败南面的楚国,开拓了三百里疆土;战胜西面的魏国,夺取了两座城池;灭掉了滕国,吞并了它的土地。自此以后,宋国号称强国,戴偃自称为宋王。

宋王戴偃自以为是天下英雄,每天上朝,都令群臣山呼万岁。堂上一呼,堂下齐应,门外卫兵亦都呼喊,声音传出数里远。又用皮革做成袋子,装满牛血,悬挂在高高的木杆上,宋王戴偃拉弓而射,穿透皮袋,牛血像雨一样从空中洒落。宋国谄媚之臣在街市中传言:“我们大王射天得胜了。”宋王戴偃喜欢彻夜长饮,强行用酒去灌群臣,臣僚即使酒量再大,也都酩酊大醉。宋王戴偃让臣下喝酒,自己却偷偷去喝热水。众臣皆醉,唯独宋王戴偃清醒。左右内侍献媚说:“大王酒量如海,喝上千石也不会醉。”宋王戴偃还与许多妇女淫乐,一夜与十个女人同睡,不以为耻,反而以此炫耀。

这天,宋王戴偃游玩封父,看见一个采桑女很美,就派人打探,得知是小吏韩凭的妻子叔妫。宋王戴偃派人向韩凭传达自己的意思,让他献出自己的妻子。韩凭对妻子叔妫说了,叔妫写了一首诗回答——

南山有鸟,北山张罗;鸟自高飞,罗当奈何?

韩凭知道妻子叔妫不愿去王宫,便夫妇相守。宋王戴偃思慕叔妫,派人到韩凭家中去抢。韩凭见妻子被抢走,心中难过,自杀身亡。宋王戴偃召叔妫侍睡,叔妫不从。宋王戴偃对她说:“寡人是宋王,既能杀人,也能让人富贵。你丈夫已经死了,你还指望谁呢?如果你顺从了寡人,寡人立即立你为夫人。”叔妫不语,又写诗回答——

鸟有雌雄,不逐凤凰;妾是庶人,不乐宋王。

宋王戴偃怒道:“你现在到这里了,即使不想顺从也不行了!”叔妫说:“请容许我洗浴后更换衣服,向丈夫的灵魂告辞,然后再服侍大王。”宋王戴偃答应。叔妫梳洗完毕,换上衣服,向空中拜了两拜,然后一头撞死在旁边的石柱上。宋王戴偃后悔不已。内侍在叔妫的裙带上看见一行字,上面写道:“我死以后,乞求大王把遗骨与韩凭合葬在一处,九泉之下也会感激您的大恩大德!”宋王戴偃十分气愤,故意把他们分开埋葬,使两座墓冢遥遥相望。

埋后三天,封父大雨倾盆。第二天天亮,人们忽然看见两座墓旁都长出了红豆树,不久后,树高三丈多,两边树枝自相结成连理。有一对鸳鸯飞在上面,交颈悲鸣。当地百姓悲痛地说:“这一定是韩凭夫妇的魂魄变成的!”便把此树称为相思树。

宋国群臣见宋王戴偃暴虐,便纷纷劝谏道:“商纣王淫乱暴虐,周文王仁慈和蔼,商朝因此灭亡,周朝因此兴起。”宋王戴偃不胜其烦,便在座旁放着弓箭,凡是有人劝谏,宋王戴偃就用箭射,曾一日间射死三位重臣。自此以后,群臣都不敢开口,背地里称他为桀宋。

此时,东帝(齐闵王)听从苏秦的意见,派人去楚国、魏国,约定一起攻打宋国,土地三国平分,楚、魏对宋国有仇恨,当即听从了齐国的倡议。

且说三国准备出兵后,秦国获得了这个消息,此时大权仍被秦宣太后掌握。秦宣太后生气地说:“宋国地处秦、齐之间,东帝攻打它,我西帝偏偏去救它。”消息传到齐国,东帝(齐闵王)向苏秦问计。苏秦答道:“请让臣去阻止秦兵,使大王伐宋成功。”于是急急西行到秦国。

秦宣太后知道苏秦为纵约长,联合六国对抗秦国,便想将其杀掉。苏秦向秦宣太后说:“请不要杀我。齐国现在征伐宋国,我特向秦国祝贺。”

秦宣太后说:“齐国伐宋,你为什么向秦国祝贺?”

苏秦说:“齐国会同楚、魏两国伐宋,分战利品时,楚、魏两国必会受到欺压。到时,楚、魏两国必然依附秦国。秦国把宋国当作诱饵送给齐国,却得到楚、魏两国,因此前来祝贺。”

秦宣太后哈哈大笑说:“即使你说得天花乱坠,秦国还是想救宋国。”

苏秦说道:“桀宋犯天下公怒,人人都庆幸他灭亡。秦国如果救它,大家的怒气就会转到秦国。”

秦宣太后想想也是,便不再派兵去救宋国。苏秦乘机逃脱秦国,回到齐国。

齐国兵马先到宋国边境,楚、魏两国兵马也相继来到。齐将韩聂、楚将唐昧、魏将芒卯,聚在一起商量。唐昧说:“宋王志大气骄,应该示弱引诱他。”芒卯说:“宋王荒淫暴虐,民心怨恨,我们三个国家都有丧师失地的耻辱,要发放檄文,公布宋王的罪恶,召唤故地百姓,这样就一定会有很多人反戈抗击宋国。”韩聂说:“二位的话都对。”便书写檄文,数说桀宋的七大罪状——

逐兄篡位,窃取王位;恃强凌弱,吞并滕国;喜好攻伐,侵犯大国;愚昧射天,得罪天帝;长夜酣饮,不恤国政;夺人之妻,淫荡无度;射杀忠臣,百官闭口。

檄文所到之处,人心惊惧,三国先前所失之地的百姓不愿依附宋国,自行集合起来驱逐官吏,登上城墙,等待来兵。三国兵马所向披靡,直逼都城睢阳。宋王戴偃检阅兵马,亲自率领,出城十里扎营,对抗三国联兵。

韩聂先派校尉闾丘俭带五千人马挑战,宋兵拒不应战。闾丘俭挑选了一些声音洪亮的军士,登上兵车朗诵桀宋的七大罪状。宋王戴偃大怒,命大夫卢曼率军出营对敌。只战了几个回合,闾丘俭大败,卢曼追击,齐军扔掉车马兵器,狼狈逃跑。宋王戴偃见齐军败走,高兴地说:“打败齐国兵马,楚、魏两军就丧失了勇气!”便率全部兵马出战,直逼齐国大营。韩聂又退让一阵,在二十里外扎寨。

第二天,宋王戴偃以为齐兵软弱,拔寨齐进,一直攻到齐营。闾丘俭打着韩聂的旗号,列阵相持。从早晨到中午,交战三十多次,卢曼战死在阵中。宋王戴偃英勇难敌,亲自上阵,斩杀一百余名齐兵。闾丘俭又大败而逃,丢弃车马兵器无数,宋军争先抢占。这时,忽有人紧急报告宋王戴偃:“楚、魏两军进攻睢阳城,睢阳现在已经非常危险了。”宋王戴偃大怒,忙传令回军相救。

走了不到五里,斜刺里冲出一支大军,为首者叫道:“齐国将军韩聂在此!无道昏君,还不快快投降!”宋王戴偃见真韩聂到来,心里不免有些惊慌,虽然勇猛,但老巢将倾,也不得不边战边走。退到睢阳城下,守将戴拔见是宋王戴偃,慌忙开门将其迎入城中。齐、楚、魏三国兵马合力攻打,昼夜不停。

这天忽然尘土飞扬,又有大军到来,原来是东帝(齐闵王)怕韩聂不能取胜,在太傅王蠋、内史敫等众臣陪同下,率领三万生力军前来支援。攻城队伍气势更壮。

宋军知道东帝(齐闵王)亲自领兵前来,个个丧胆,人人灰心,加上宋王戴偃不知体恤军士,昼夜驱赶男女上城守卫,毫无恩赏,从而怨声载道。公子戴直见此,对宋王戴偃说:“敌势猖狂,人心已变,大王不如放弃睢阳,暂时躲避,再图复国。”宋王戴偃的一片称霸雄心此时都已化作流水,他叹息一阵后,与戴直在半夜弃城逃跑。戴拔竖起降旗,迎接东帝(齐闵王)以及三国大军入城。东帝(齐闵王)安抚百姓,同时命诸军追赶宋王戴偃。

宋王戴偃跑到温邑,被追兵赶上,戴直先被斩首,宋王戴偃无奈跳入深涧自杀。齐、楚、魏三国灭掉宋国,瓜分土地。至此,宋国灭亡。自周平王东迁、诸侯纷争以来,宋国虽然被楚国申无畏评价为“宋聋”,但宋国以一股不服输的气概,存活了五百年,比被申无畏评价为“郑昭”的郑国反而多存活了一百年。

国破就有家亡,家亡就有难民。宋国人庄子偕弟子穿行于山野之间。时值秋冬之际,万木凋零,枯草遍野,黄叶漫卷,乌鸦哀号。庄子破帽遮头,旧衣裹身,脚穿烂麻草鞋,踩着崎岖的山路,迎着萧瑟的寒风,望着惨淡的夕阳,不禁仰天长啸、放声高歌——

凤兮凤兮,何德之衰也?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天下有道,圣人成焉。 天下无道,圣人生焉。

这庄子,名周,原系楚国公族、楚庄王后裔,后因乱迁至宋国。楚人自古尊凤崇凤,所以庄子喜欢唱这首流传下来的凤歌,抒发其忧郁的心情。庄子年轻时,用心学习老子创立的道家学问,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

庄子与弟子,见一棵大树,干粗枝繁,耸立在大溪旁。庄子忍不住问伐木者:“如此好的大木材,怎么一直无人砍伐?以致独独长了上千年?”

伐木者似乎对此树不屑一顾,说道:“这何足为奇?此树是一种不中用的木材。用来做舟船,则沉于水;用来做棺材,则很快腐烂;用来做器具,则容易毁坏;用来做门窗,则脂液不干;用来做柱子,则易受虫蚀,此乃不成材之木。不材之木,无所可用,故能有如此之寿。”

听了此话,庄子对弟子说:“此树因不材而得以终其天年,岂不是无用之用,无为而于己有为?”弟子恍然大悟,不住地点头。

庄子又说:“树无用,不求有为而免遭斧斫;残疾之人,征兵不会征到他,故能终其天年。树不成材,方可免祸;人不成材,亦可保身也。”

庄子愈说愈兴奋,总结性地说道:“果可食,故摘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却不知无用之用也。”

师徒二人出了山,留宿于庄子的故友家里。故友很高兴,命儿子杀鹅款待庄子师徒。儿子问:“一鹅能鸣,一鹅不能鸣,请问杀哪只?”故友道:“当然杀不能鸣的。”

第二天,出了庄子的故友家,没走多远,弟子便忍不住问庄子:“昨日所见山中之木,因不材而得终其天年;昨晚又见故友家的鹅,因不材而被杀。弟子因此糊涂,请夫子指教。”

庄子一时难以解答,故想转移话题,笑了笑道:“我庄子将处于材与不材之间,但材与不材之间,似是而非,仍难免于累……”

庄子欲言又止,弟子急待下文,又问道:“那又怎样处世呢?有材不行,无材也不行,材与不材之间也不行,究竟如何是好?”

庄子沉思片刻,仰头道:“唯道德之乡才逍遥啊!”

弟子道:“道德之乡,人只能神游其中;当今乱世,人究竟怎样安息?”

庄子道:“你知道鸟儿是怎样饮食起居的吗?”

弟子道:“夫子的意思是说,人应像鸟儿一样饮食,不择精粗,随吃而饱;像飞鸟一样行走,自在逍遥,不留痕迹?”

庄子微笑着点点头。

凛冽的西北风扑打着庄子瘦削的面孔,掀起他萧瑟的鬓发。庄子顾目四方,但见哀鸿遍野,骷髅遍地,一片兵荒马乱后的悲惨景象。夕阳西下,暮野四合,庄子走到一棵枯藤缠绕的老树下,惊起树上几只昏鸦盘旋而起,聒噪不休。庄子想找块石头坐下休息,忽见树下草丛中露出一个骷髅来。庄子走近了,问它道:“你是贪生患病而落到此种地步的吗?还是国破家亡、斧戟所诛而落到此种地步的呢?你是因有不善之行、愧对父母妻子而自杀才落到此种地步的吗?还是因冻馁之患而落到此种地步的呢?如果是寿终正寝,又何致如此地步?”说完,拿过骷髅,枕之而卧,不一会儿,便呼呼入睡。

半夜时,骷髅出现在庄子的梦中,说道:“先生,刚才所问,好像是辩士的口气。您所谈的那些情况,皆是活人之累,死后则无此烦累了。您想听听死的乐趣吗?”

庄子答:“当然。”

骷髅说:“死后,无君主于上,无兵吏骚扰,亦无四季之劳累。即使有面南称王的乐趣,也不能相比。”

庄子不信,问道:“如果神灵使你复生,还你骨肉肌肤,还你父母、妻子、乡亲、朋友,你愿意吗?”

骷髅显出愁苦的样子,向庄子道:“我怎么能弃超过面南称王的乐趣而复为人间的劳苦呢?”

庄子梦醒,向旁边一直未睡的弟子说道:“名是相互倾轧的原因,智是相互斗争的手段,两者都是凶器呀。人死后,不会再为名而奔波,也不会用尽智而劳累。”

却说灭亡宋国和瓜分土地后,楚、魏两军撤走。东帝(齐闵王)向臣僚说:“这次伐宋,齐国出力最多,楚、魏两国怎么能跟着齐国平分土地呢?”便率齐军悄悄跟随在楚国唐昧之后,在重丘袭击并击溃楚军,然后乘胜进军,把淮北土地都收取过来。接着,又向西侵略魏国,多次取胜。楚、魏两国痛恨东帝(齐闵王)违背约定,都派使节去结交秦国。秦宣太后不知其中缘故,反认为苏秦料事透彻。

唐昧回到楚国后,一日,向楚顷襄王奏道:“楚庄王后裔庄子,聪慧无比,贤名传遍四方。臣率军灭宋时,就听宋人讲述庄子的名言,如:‘夏虫不可以语于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先在宋国居住,宋国被灭后,现今流落各地。”

楚顷襄王说:“既然庄子是楚国公族,应当为楚国所用。”即派大夫景差四处寻找庄子。

庄子正在涡水垂钓。楚顷襄王派来的景差向庄子道:“楚王闻听先生贤名,欲以国事相托。深望先生欣然出山,上为君王分忧,下为黎民谋福。”

庄子持竿不顾,向他淡然说道:“我听说楚国有只神龟,被杀时已三千岁了。楚王把它珍藏在竹箱里,覆之以锦缎,供奉在庙堂之上。请问,此龟是宁愿死后留骨而贵,还是宁愿生时在泥水中潜行摇尾呢?”

景差道:“当然是愿活着在泥水中摇尾而行啦。”

庄子说:“您请回吧!我也愿在泥水中摇尾而行呢。”庄子已经看破尘埃,超然物外。

景差无奈,如实回报,楚顷襄王叹息道:“如此聪慧且有文采的人,不能被楚国所用,寡人真觉得可惜呀!”

景差安慰道:“当今天下最美的文体,当是已故的三闾大夫屈原创下的楚辞。现今楚国写楚辞最好的,当属宋玉。‘下里巴人’‘阳春白雪’等词语就是出自他的笔下。”

提起屈原,楚顷襄王既惋惜又厌烦。景差看出了楚顷襄王的所思所虑,便奏道:“这宋玉,有屈原之才,但无屈原之顽。”闻听此语,楚顷襄王由忧转喜,当即命景差请宋玉前来,拜其为大夫。

宋玉貌美嘴甜,楚国大夫登徒看不惯,向楚顷襄王奏道:“宋玉长得英俊,说话动听,但贪爱女色,请大王不要让他出入后宫。”

楚顷襄王拿登徒的话质问宋玉,宋玉辩解道:“容貌俊美,这是上天所生的;善于言词辩说,这是后天学来的。至于贪爱女色,下臣则绝无此事。”

楚顷襄王说:“你确实不贪爱女色吗?”

宋玉道:“天下的美女,没有谁比得上楚国女子;美丽的楚国女子,没有谁能超过下臣家乡的美女;而下臣家乡最美丽的姑娘,还得数下臣邻居东家的那位小姐。东家那位小姐,论身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迷惑方圆百里的男子。这样一位姿色绝伦的美女,趴在墙上窥视下臣三年,而下臣至今仍未答应和她交往。大夫登徒却不这样,他的妻子蓬头垢面、耳朵挛缩、嘴唇外翻、牙齿不齐、弯腰驼背、一瘸一拐。这样一位丑陋的妇女,大夫登徒都喜欢,一口气生了五个孩子。请大王明察,究竟谁是好色之徒呢?”听完宋玉的辩解,楚顷襄王哈哈大笑。

楚顷襄王知道宋玉是在长江边上长大的人,便想与他一起乘船沿长江到他的家乡察看民情。宋玉明白楚顷襄王此行,实是为了自己虚构的“东家那位小姐”。想到这,宋玉心中不由害怕起来。他灵机一动,向楚顷襄王奏道——

楚怀王曾经游历宋玉的家乡,因为困倦就小睡了一会儿。梦中见一位少女,对楚怀王说:“我是住在巫山的女子,听说大王您到这里来游玩,愿意献出自己的枕头、席子给大王享用。”楚怀王知道弦外有音,非常高兴,立即宠幸了这位巫山少女。少女离去时向楚怀王说:“我住在巫山之南最高最险的地方,早晨为朝云,傍晚为行雨。朝朝暮暮,我都在那儿。”楚怀王醒来,梦中之景历历在目。他随即前往不远处的巫山,早晨果然看到山之南有一团云飘动,到了傍晚就小雨不止。楚怀王感伤不已,但从巫山回来后,楚怀王率六国之军伐秦,遭到失败,后来又被秦国所骗,客死他乡。

说着说着,宋玉掉下了眼泪。楚顷襄王虽然心里也不是个滋味,但对宋玉所奏的先父楚怀王与巫山少女的事十分好奇,便问道:“巫山的景色如何?”

宋玉答道:“层峦叠嶂之中,长江从巫山脚下穿过,那儿云腾雨落,景色变化无穷,十分美丽壮观。”

楚顷襄王又问:“寡人可以去看巫山云雨吗?”

宋玉答道:“不可以了。长江巫峡那个地方,原属巴国,巴国是楚国属国,先王楚怀王可以随便去。但是,楚怀王从巫山回来没几天,巴国就被秦国所灭。因此,楚怀王担任纵约长,率六国之军伐秦。”

想起父亲楚怀王被秦国逼迫而亡,想起自己当年在秦国做人质逃亡回楚的辛酸经历,楚顷襄王便气不打一处来。宋玉乘机劝谏道:“当今,齐、秦自称东、西二帝,意欲吞并天下。我们楚国自当励精图治,恢复昔日的霸气,大王您不可游山玩水、贪恋女色。”楚顷襄王点头称是,自此不再提“东家那位小姐”的事。

再说东帝(齐闵王),自从兼并了宋国土地,气势更加骄横,派大夫夷维去召集卫、邾两国国君,让他们入朝称臣。两国害怕齐国侵伐,不敢不依从。东帝(齐闵王)甚是高兴,在朝堂上向众臣说道:“寡人打败楚、魏,灭掉宋国,辟地千里,威加诸侯;卫、邾等国无不惧怕,拱手称臣。寡人早晚要带一师兼并周地,把九鼎迁到临淄,登天子之位以令天下,看谁敢不从命!”

孟尝君田文谏道:“宋王戴偃因为骄横自大,齐国才乘机战胜他,愿大王以宋王戴偃为前车之鉴!周王室虽然弱小,但仍然是天下共主。七国互相攻战,一时都不敢进攻周王室,就是因为这呀!”

东帝(齐闵王)说:“周武王讨伐商纣王,难道商纣王不是他的大王吗?寡人有什么地方不如周武王?可惜你不是姜太公!”一气之下,又收回田文的相印。

此时,东帝(齐闵王)异常骄横,全无自知之明,已到目中无人的地步。孟尝君田文害怕遭祸,便率领门客逃到大梁,依附魏国公子魏无忌。

魏无忌是魏昭王少子,封号信陵君,为人谦恭好客,待人唯恐有不周之处。有一天吃早饭,一只斑鸠被黄鹰追赶,慌乱中飞到他的桌下。魏无忌用布盖住它,看黄鹰飞离了才把它放出来。谁知黄鹰藏在房顶上,见斑鸠飞出,追上就把它吃掉了。魏无忌自责说:“这只斑鸠为了避难来投奔我,却最终被黄鹰所杀,我有负此斑鸠!”于是,一天没吃饭,让左右的人捕捉黄鹰,一共抓到一百多只,都装在笼子里。魏无忌说:“杀斑鸠的只有一只黄鹰,我怎么能连累别的黄鹰呢?”便把剑放在笼子上,祷告说:“没有吃斑鸠的,向我悲鸣,我就放了你。”黄鹰都悲叫,只有一只低头,魏无忌就把它杀了,打开笼子放了其他的黄鹰。听到此事的人都说:“信陵君不忍心负一斑鸠,又怎能负人呢?”因此士人无论贤愚,都纷纷前来投奔,门客达到三千,与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并称。

魏国有一位高士,同里的人都尊称他为侯生。侯生家里贫困,做大梁夷门的守门关吏。魏无忌听说他洁身自好,又智谋百出,便驾车去拜访,用铲币千枚为聘礼。侯生谢绝说:“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我一生安贫自守,不接受别人一钱。现在要老了,难道还要为信陵君而改变节操、去做小人吗?”魏无忌不再强求。

魏无忌准备酒席,大会宾客,魏国公族、臣僚聚集堂上,只有第一贵宾席位空着。魏无忌亲自坐车前去夷门,迎接侯生赴宴。侯生上车,对魏无忌说:“我有个朋友朱亥,在市中卖肉。我想去看看他,信陵君能屈尊和我一同去吗?”魏无忌说:“愿意和先生同去。”就命令车夫绕道去市上。到了屠夫朱亥家门口,侯生说:“信陵君暂时在车中等一会儿,我要下去和朋友说几句话。”侯生下车后,进入朱亥家,隔着肉案与朱亥对坐,说了好长时间。侯生时时注意魏无忌,魏无忌一直脸色平和,毫无厌倦的神情。魏无忌的随从见侯生喋喋不休,都很气愤,小声骂他。魏无忌听见,瞪了随从几眼,众人便不敢再言语。

魏无忌午时出门,等与侯生回府时申时已快过了。众宾客见魏无忌亲自去迎客,空首席相待,以为是哪个大国的重臣,都面带恭敬耐心等候。听说魏无忌陪着客人回来,众宾客全都起座出迎,睁眼观看,见是一个白须老头,衣帽破旧,没有不大吃一惊的。

魏无忌把侯生一一介绍给各位宾客,众人听说是夷门守吏,都很不以为然。魏无忌请侯生坐在首席,侯生也不谦让。酒至半酣,魏无忌手捧铜觯到侯生面前祝福。侯生接过铜觯,对魏无忌道:“我是夷门看门小吏,信陵君屈尊前往迎接,又久立市中,毫无倦色。到了府上,还这样尊敬我,让我坐在首席,对我来说是太过了。我所以一一接受,并不谦让,不是不懂礼节,而是想成就信陵君礼贤下士的美名。”魏无忌点头感谢。席散以后,侯生便成为了魏无忌的上客。他又举荐朱亥的贤能,魏无忌几次去拜见,但朱亥绝不回拜,魏无忌也不在意。

现在孟尝君田文到了魏国,投靠信陵君魏无忌,正应了同声相应、同气相投的道理。田文与魏无忌自然情投意合。田文原与平原君赵胜要好,又让魏无忌与他结交。魏无忌把自己的妹妹季姬嫁给赵胜做妻子。

却说东帝(齐闵王)自孟尝君田文走后,更加骄横,苏秦为让齐国更加疯狂、实现燕国的复仇大志,便刻意奉迎。东帝(齐闵王)觉得这个“东帝”称号无比高贵,越发不可一世。大夫狐咺、陈举先后劝谏,还请求召回田文。东帝(齐闵王)大怒,杀了他们,把尸首陈列在街道上,用来回绝劝谏之人。太傅王蠋、内史敫等人,见形势不妙,便个个告病弃官,回乡里归隐。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bjzm/22740.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