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百家争鸣

变法图强——近邻就是仇人

历史大观园 百家争鸣 2020-07-11 11:28:29 0


秦国,一个很悲催的国家。当年西周东迁的时候,有权有势的卿大夫和诸侯们都跟着周平王去了东面,只剩下穷屌丝秦国无依无靠,孤零零地留了下来自生自灭。

当一个人只能靠自己的时候,他往往就能激发出超乎想象的能量。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也是如此。秦国顽强地与各路戎狄展开了生死较量,结果是秦国人将戎狄们各个击破,最终统一了西部,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与东边窝里斗的诸侯们相比,秦国成功地屏障了西部戎狄对中原的侵扰,这绝对应该提出表扬。

更应该受到表扬的是秦国人对中原先进文化的不懈追求,从春秋时期秦穆公开始,秦国就开始与东边的国家展开交流,当然主要的对象是邻国晋国。然而不幸的是,中原人远比戎狄要狡猾得多,秦国除了心灵和身体一再受伤,几乎什么也没有得到。

到了战国,晋国被肢解为三晋。即使这样,魏国依然欺负秦国,依然横亘在秦国与中原诸侯之间。

然而,越是得不到,越是想得到。越是不明了,越是想知道。

有的时候你不得不相信世道轮回,被晋国欺负了一个春秋的秦国,终于在战国得到了讨回公道的机会。而这,要感谢一个人——公孙鞅。

三家分晋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韩魏赵三家保持着联盟的关系。一来是抱团取暖,二来是出于晋国人的傲慢。

到魏文侯时期,依然坚持着三晋联盟的原则。但是到了魏武侯时期,三晋之间的利益冲突格局逐渐明朗,强大的魏国处处以盟主自居,而赵国和韩国则十分担心魏国对自己构成威胁。因此,三家之间开始尔虞我诈,阳奉阴违。

魏国与韩国和赵国都接壤,俗话说:邻居迟早变仇敌。

魏国与韩国都紧邻着郑国,两国都有吞并郑国的想法。同样,魏国和赵国都挨着卫国,两国也都有吞并卫国的想法。此外,赵国对于魏国吞并中山国一直都感觉很别扭,暗中盘算着搞搞破坏,把魏国人赶回南边去。

以魏国的实力,要拿下郑国和卫国并不困难,为什么不动手呢?这要从几个方面来分析了。

首先是地缘问题。魏国本来已经与秦国、赵国、韩国三个大国相邻,而自己的地盘又是狭长地带,一旦三面受攻,绝对首尾不能兼顾。如果再拿下卫国和郑国,则将与楚国和齐国直接相邻,同时与五大国相邻,这怎么受得了?

其次是心理问题。魏国实力最强,以霸主自命,以晋国的正宗继任者自命。卫国和郑国实力不济,因此主动投怀送抱,朝拜进贡。在这种情况下,魏国还能灭了人家?

再次是策略问题。什么是霸主?孤独一人拥有所有,那不是霸主。霸主需要的是一呼百应,有一帮兄弟们鞍前马后唱赞歌。魏国搞过几次聚会,除了韩赵之外,还有一帮小国来抬轿子。若是把小国都灭了,今后场面上还有什么?所以,留着几个马仔是件很快乐的事情。

但是,对于赵国和韩国来说就完全不同,卫国和郑国都是魏国的马仔,看着就讨厌。关键的是,分明在自己的嘴边却不敢啃,十分窝火。所以,两家都在暗中筹谋,想要吃掉卫国和郑国。

这一点,就像一个贵妇人和两个流浪汉在路上遇到一条贵宾犬,贵妇人想的是收养这条狗,以后牵出去很有面子很有款,而流浪汉想的是把狗牵到没人的地方宰了吃肉。

魏武侯二十一年,魏武侯决定攻打楚国鲁阳,以便扩大自己在东面的地盘。只不过这一次魏国没有邀请韩国和赵国助拳,完全靠自己。

楚国也并非软蛋一个,双方在鲁阳形成僵持局面,魏国尽管占据上风,可是攻难守易,一时也无法拿下鲁阳。

就在这个时候,韩国国君韩哀侯看到了机会。

在一个只有半个月亮的晚上,韩国人悄悄地出了虎牢关,发动了战国以来的第一场闪电袭击。郑国人原本以为有魏国罩着,韩国人就算吃了狗胆也不敢动自己,因此完全没有设防。

结果,一个晚上,韩国占领了郑国首都荥阳,俘虏了郑国国君及其所有的老婆。

之后,韩哀侯派出使者前往魏楚战场前线,向魏武侯通报了韩国灭掉郑国的事情。当然,韩国使者没傻到要说“我们趁您老人家不在家,把您的马仔给灭了”。韩国使者是这么说的:韩国国君及韩国人民支持魏国为了保卫国家所进行的正义斗争,并预祝魏国取得胜利。可恨的是,郑国人在关键时刻两面三刀阳奉阴违,暗中勾结楚国人,妄图对魏国不利。我韩国得知后采取了果断的行动,一举歼灭了郑国叛徒集团,粉碎了他们的阴谋。为了防止一小撮郑国叛徒兴风作浪,我国特决定将国都从翟阳迁至荥阳。作为魏国的坚定盟友,我们将全力协助魏国,防止楚国从魏国身后包抄魏国。最后,再次预祝魏国获得全面胜利。

明明是偷袭了郑国,还恶人先告状,可现在是死无对质。此外,韩国使者最后的一段话意思很明白:要是魏国敢干我们,我们就和楚国联合,前后夹击你们。

听完韩国使者的一番话,魏武侯气得差点跳起来。可是此时此刻,又真不能和韩国翻脸。

就这样,魏武侯只好吞了这只苍蝇。

好在,魏国最终战胜了楚国,拿下了鲁阳,算是得到一点心理补偿。但是从此之后,魏国和韩国之间的关系接近破裂,互不往来。

赵国眼看着韩国吞并了郑国,也坐不住了。第二年攻打卫国,占领了卫国部分领土。这一次,魏武侯终于忍无可忍了,如果再沉默,如果再不出手,谁还将他放在眼里?于是,魏军出动攻打赵国,自然是实力更强的魏国获胜,将被赵国夺取的土地抢回来还给了卫国。

至此,魏国与赵国公开翻脸。

三晋联盟解体了。

历史已经证明、一再证明、正在证明并且还将证明,任何邻国之间,除非实力相差悬殊,否则必将成为仇敌。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近邻就是仇人。

魏武侯在位二十六年薨了,死于脑溢血。

因为死得突然,魏武侯忘了做一件事,一件非常重要的事,那就是立太子。

按着规矩,魏武侯早就应该立太子,而太子就应该是嫡长子魏罃。然而在当时的国际形势下,魏武侯认为立长不如立贤,哪个儿子更贤能就立谁,这样才能保证这个国家能够立足下去。在这一点上,魏武侯与他的父亲魏文侯是一脉相承的。所以,魏武侯一直在考察大儿子魏罃和二儿子魏缓,一直没有确立谁做太子。

魏武侯以为自己的做法很好,可是对于卿大夫们来说却是另外一回事。俗话说:干革命要跟对人。太子没有确定,让卿大夫们跟谁?所以,大家只好赌,有的站在魏罃这一队,有的站在魏缓这一队。倒不是谁更贤能就跟谁,而是谁更有可能当太子就跟谁。于是,想不拉帮结派都没有可能。

再说魏罃和魏缓两兄弟,就算他们之间没有争夺宝座的想法,可是扛不住那么多追随者的忽悠挑拨和不停的励志教育,最终兄弟两个还是反目成仇,要为争夺宝座而骨肉相残。

当时,国相公叔痤站在魏罃这一队,魏武侯最宠信的大臣王错站在魏缓这一队。从这个角度说,似乎魏罃贤能一些,但是魏武侯更喜欢魏缓一些。

魏武侯薨了,两兄弟之间的血腥竞争直接就摆到了台面上。

因为有公叔痤的支持,魏罃首先动手。魏缓依赖的王错不过是魏武侯的宠臣,讨好主子一套一套,动手能力不行。所以眼看着魏罃占了先手,怎么办?

“去他娘的,跑吧。”王错先跑了,跑也不会跑,跑到韩国去了。

魏缓一看大事不妙,也只能跑了,他聪明一点,跑到了实力略强的赵国。

这样,魏罃继位,就是魏惠侯。

俗话说: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

公孙颀是宋国人,目前在赵国北漂,一直没什么机会混进上层社会。听说魏缓来赵国避难,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

于是,公孙颀托人求见赵国国君赵成侯。

“主公,机会来了,还在睡大觉啊?”公孙颀见到赵成侯,兜头就这么一句。

“睡大觉?没有啊,我早就起来了。”赵成侯觉得挺奇怪,自己分明没有睡大觉啊。

“咳,我就是这么个意思。机会来了,如果不抓住,不就等于睡大觉?”公孙颀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要让赵成侯打起精神来。

“什么机会?”果然,一惊一乍之下,赵成侯来了精神。

“魏缓啊。”

“魏缓,魏缓是谁?”赵成侯有些迟钝,一时没有想起来。

“咳,魏武侯的二儿子啊,现在在赵国避难呢。”

“哦。”赵成侯算是有点印象。

“这是咱们削弱魏国的好机会啊,魏罃虽然已经继位,可是魏缓在魏国还有不小的势力和不少追随者。我们何不趁着这个机会,联合韩国一起讨伐魏国。对外就声称魏缓才是魏武侯确立的太子,魏罃不过是个篡位者。”

赵成侯一听,这果然是个好主意,这样就等于赵国韩国联合魏缓对付魏罃,取胜的把握还是比较大。

于是,赵成侯派公孙颀前往韩国,说动韩国一同行动。

果然,韩懿侯也正想要削弱魏国,被公孙颀一通忽悠,毫不犹豫地答应和赵国联手的建议。

于是,赵韩联军,再加上魏国国内的魏缓余党做内应当魏奸,一同讨伐魏国。

匆忙之间,魏罃和公叔痤领军在上党迎战韩赵联军。结果惨败,死守上党,韩赵联军则将上党围了个水泄不通。

魏罃和公叔痤一筹莫展,不要说此时无法突围去向其他国家求救,就算能够求救,哪个国家会来救自己?秦国?齐国?还是楚国?到了这个时候,才后悔得罪太多人了。

上党不是晋阳,要守,是守不了多长时间的。怎么办?还真没办法。

可是就在这个时候,有人打起了小算盘,谁?赵成侯和韩懿侯。要说打小算盘也没什么大不了,麻烦的是,这小算盘是各打各的。

论实力,韩国是最弱的。因此,韩国既担心魏国太强,也担心赵国太强,最好是大家都弱一点。所以韩国的想法是干脆把魏国一分为二,魏罃和魏缓各占一半,这样大家就都弱了。赵国的想法不一样,因为魏缓在他们手中,他们的意思是干掉魏罃,然后立魏缓为魏王,先让魏缓割一部分土地给赵国,然后慢慢吞并整个魏国。

小算盘打完,韩懿侯就直接去找赵成侯了。

“那什么,打虎不要打着,赶人不要赶上。我看,差不多了,干脆让魏罃和魏缓平分了魏国,这样,他们的实力削弱了,我们的日子就好过了。”韩懿侯开门见山,说了自己的想法。

“我靠,那我吃饱了撑的来打魏国?”赵成侯一听就不高兴了,出了半天力,自己什么好处没捞到,“不行,我就要干掉魏罃,扶持魏缓,让他割地给我们。”

两人为此争执起来,结果自然是谁也不能说服谁。

韩懿侯回到自家大营,闷闷不乐,越想越觉得自己是在给赵国人当炮灰,想到后半夜,一拍大腿:“干他娘,老子撤了,让他玩去。”

到第二天早上,赵国人发现韩国人已经走了。

“韩国人跑了?”

“韩国人跑了!”

赵军大营炸了营一般,因为谁也不知道韩国人为什么突然跑了。

“韩国人撤了?”

“韩国人撤了!”

城里,魏国人也炸了营,没有韩国人,魏国人对赵国人还是信心十足的。

现在,赵成侯有点傻眼,也跟着韩国人撤吧,太没面子,实在太没面子。自己跟魏国硬扛吧,还真心里没底。

“打狗日的赵国人。”魏国人不用动员,杀出了上党。

原本就犹疑的赵国人根本无心迎战,纷纷溃逃。

魏缓阵亡,好在,赵成侯逃回了赵国。

魏罃,现在可以正式称为魏惠侯了。

魏国随后展开了对赵国和韩国的报复,分别击败两国。但是,报复的快感只有一时,后果却很严重。

魏国与韩赵两国成为仇敌之后,秦国、齐国、楚国都看到了向魏国复仇的机会。于是,魏国终于陷入了当年魏文侯所最担心的境况:四面都是敌人。

从魏惠侯登基到魏惠侯六年,魏国与周边的韩国、赵国、秦国、齐国、楚国之间战事不断,疲于奔命。而战争的结果也不再是魏军所向披靡,而是互有胜负。

且看《史记·魏世家》的记载:“魏惠侯二年,魏败韩于马陵,败赵于怀。三年,齐败我观。五年,与韩会宅阳。城武堵。为秦所败。”

这算是不完全记载了,基本上,魏国没有清闲的时候,四面八方的敌人轮流过招。

终于,有人受不了了?谁,国相公叔痤。老爷子六十多了,身板还算硬朗,可是整天操不完的心,动不动还要率军出征,真是劳心劳力。

“主公,我提个建议吧。”公叔痤思考了很久,觉得应该提出来了。

“您请讲。”魏惠侯很尊重公叔痤。

“你看,咱们魏国是个狭长的国家,常常是首尾不能相顾。因此,定都在哪里就很有讲究。如今,我们定都在安邑,靠近蛮夷的秦国却远离中原腹心。秦国这样的国家偏僻荒蛮,战胜了它却很难占领它,占领了它也很难保有它。所以,不如迁都到中原,而筑长城隔绝秦国。”公叔痤的意思就是迁都,把重心放在东边。

“好主意。”

于是,魏国迁都大梁,也就是后来的开封。

大梁本是郑国的地盘,被楚国夺走,再被魏国夺走。

现在,魏国和韩国都将首都迁到了原先郑国的土地。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bjzm/22009.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