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野史传说 > 历史疑问

大英帝国因为擅长借钱而兴盛吗?

历史大观园 历史疑问 2020-06-14 13:29:23 0

国家的借款越少越好吗

财政赤字对国家来说是坏事吗?突然被问到这个问题,恐怕许多人都会挠头。

近代经济学推崇“预算平衡”——收入与支出相当,没有借款。2017年,日本政府的累计负债已达1000兆日元。如果以家庭收支来打比方,这就好比年收入是577万日元,却需要归还借款235万日元。这种状态无论在谁看来都肯定说不上好。

如果我们不看现代,从世界史的角度思考“国家与借款”的问题,会怎么样呢?

可能有点意外的是,强大的大英帝国曾是借款大国。甚至可以说,正是因为擅长归还借款,英国才成了一个强大的国家。

深陷战争、财政困难的欧洲

不仅是英国,近代欧洲各国都曾为借款头痛不已。这种情况的首要原因就是战争。

近代欧洲的最大特点是战争连续不断。狭小的欧洲没能形成统一的帝国,各地势力几乎一直在争斗。15世纪,军事革命之后,枪炮被投入战场,各国军费飞跃式上涨。

大英帝国因为擅长借钱而兴盛吗?

表1?18世纪英国的战争支出(单位:英镑)和债务率

为了维持庞大的军事开支,各国不得不大量借款。然而,找到新的财源可没有那么简单,许多国家为了还款甚至不得不卖掉领土。法国大革命(1789)爆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战争导致的财政困难。

不过,有一个国家尽管背负了巨额债务,却成功避免了财政崩溃。这就是英国。

从17世纪下半叶起,英国的借款以惊人的速度增长。据说,到了1788年,英国政府的借款已达名义GNP(国民生产总值)的约1.8倍。这些借款全部用于战争,尤其是与法国的战争。1689年,光荣革命后,法国介入了英国的王位之争。直至拿破仑战争结束(1815),两国之间的战争持续100多年,被称为“第二次百年战争”。

英国不断借款,仍然成了强大的国家,法国的波旁王朝却陷入了崩溃的境地。两国之间的差异到底在哪里呢?

英国的消费税和法国的土地税

研究英国历史的学者约翰·布鲁尔提出,18世纪的英国是“财政——军事国家”。换句话说,英国为战争借了大量外债之后,维持了财政的合理运行,成了强大的战争国家。

大英帝国因为擅长借钱而兴盛吗?

图表1?国债在税收总额中所占比例

与法国相比,英国的税收负担要重很多。法国的人口是英国的2倍至4倍,税收收入理应比英国更多才对。

英国的借款更多,却在法国发生了革命,英国不但没有发生革命,还奠定了日后繁荣的基础。两国之间的差异是什么?答案是税收制度。法国的税收以土地税等直接税为主,英国的税收则以消费税等间接税为主(见表2)。

大英帝国因为擅长借钱而兴盛吗?

表2?英国、法国的直接税和间接税在税收总额中所占比 例(单位:%)

英国的消费税所占比例的增长也与借款有很深的关系。每当发行新的长期国债,为了支付利息,英国都会提高关税、消费税、印花税等间接税。

这种以消费税为主体的税收制度成就了英国。

英国的消费税谨慎地避开了生活必需品,主要向奢侈品征收——如啤酒、煤炭、肥皂、皮革、玻璃等。国民收入提高后,生活必需品的消费量不会再增加太多,提升生活质量的奢侈品的消费量却会大大增加。如果向奢侈品征收消费税,那么在经济增长时,税收的增长率可以超过国民收入的增长率。用经济学的语言来说,英国向需求价格弹性高的商品征税,从而增加税收。

与之相比,法国是怎么做的呢?从17世纪初到18世纪初,法国的支出大幅增长。其主要原因与英国相同,也是因为战争。从17世纪到18世纪,法国曾经多次不履行债务,财政政策极为混乱。

法国之所以会财政崩溃,是因为丧失了信用。法国的负债比英国少,但需要支付的利息在税收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高于英国。这是因为法国由于多次不履行债务,已经丧失了信用,只有给出更高的利率才能筹集到资金。

法国税收的主要来源是土地税。与消费税不同,土地税的增长率很难超过经济的增长率。而且,法国土地的三成到四成归贵族和神职人员所有,他们享有免税的特权。这种不公平让法国国民更加觉得自己在被剥削。

在1815年拿破仑战争结束后,法国才放弃了旧时以土地税为核心的财政制度,转为近代国家财政制度。从增加税收收入的角度来看,法国的财政制度远远逊色于英国。

决定胜负的泡沫事件

18世纪初期,英法两国几乎同时发生了著名的泡沫事件。英国发生了南海泡沫事件(这也是“泡沫经济”一词的来源),法国发生了密西西比泡沫事件。两个事件的开端和崩溃的过程都非常相似,最终的结局却很不相同。

让我们简单地看看事件的经过。英法两国的泡沫事件都由处理战争借款而起。

1711年,英国南海公司成立了。英国在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中获胜后,为了在拉丁美洲进行贸易,成立了这个公司,主要从事从非洲到西印度群岛的奴隶贸易。其实,英国成立南海公司的真正目的是偿还债务——由于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英国的债务已经从1600.4万英镑涨到了5300.7万英镑,暴涨了3倍多。

南海公司没能从奴隶贸易中获得预想的高额利润,不久后,就开始把处理政府债务作为主要业务。具体的做法是,将国债转换成南海公司的股票,从而为政府融资。

1720年,英国政府宣布,除英格兰银行和东印度公司持有的国债外,将其余所有国债(约3000万英镑)全部转换成南海公司的股票。同年5月前后,南海公司的股价飙升到了法定平价的5倍左右。但是,仅仅几个月之后,股价便跌回了原来的水平,之后又继续下跌,最终泡沫破裂了。

法国密西西比泡沫事件的主人公是苏格兰出身的企业家约翰·劳。

1717年,约翰·劳获得了密西西比公司的经营权,计划与密西西比河流域的法国殖民地(法国当时在北美路易斯安那等地拥有广阔的殖民地)展开贸易。约翰·劳在扩大密西西比公司的同时,还成立了拥有货币发行权的皇家银行。

约翰·劳的目的是消除法国的财政赤字。他的想法是:法国皇家银行发行钞票,拥有特权的密西西比公司接受这些钞票,再将它们借给政府,政府以这些资金为本金来维持财政支出并偿还债务。后来,约翰·劳还发行了“不兑现纸币”(不能兑换黄金的纸币)。

密西西比公司没有实际业绩支撑,股价却在1719年从500里弗尔暴涨到了1万里弗尔。但是第二年股民的信心下跌,到了1721年,股价又暴跌回了500里弗尔。约翰·劳不得不逃离了法国。

从上述的过程来看,两个泡沫事件非常相似。

但是两国最终的处理方式却大相径庭。

在英国,负责处理南海泡沫事件的是辉格党政治家罗伯特·沃波尔(1676—1745)。1721年,沃波尔就任首相,首先将南海公司欠政府的债务减免一半,剩余的一半通过没收公司理事和被弹劾的政治家的财产、转嫁给英格兰银行负担等方式来解决。同时,还向投资者提供了一定补偿。

这里有一点很重要,沃波尔带领执政党辉格党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得到了议会的支持。在英国,财政部和议会几乎可以说是一体的,双方围绕预算案几乎从来没有过争执。同时,国债的偿还还得到了议会的担保。

此外,南海泡沫事件之后,英国以英格兰银行为中心进行了财政制度的统一。这种政府、议会、中央银行相互联结的公债制度(资金筹措制度),成了英国在借款增加的同时还能成功筹措战争资金、维持财政运转的秘密武器。

相比之下,法国在密西西比泡沫事件之后的财政改革仍旧不断失败。1774年,被任命为财政总监的雅克·杜尔哥试图限制贵族和神职人员的免税特权,但遭到贵族的强烈抵制,仅仅两年就被迫辞职。继他之后,中产阶级出身的银行家雅克·内克尔在大革命后负责国家财政,发行了“指券”,但最终以严重的通货膨胀而告终。

英法两国不同的处理方式不仅影响了财政,还影响了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

这期间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是荷兰。荷兰在17世纪迎来黄金期,成了欧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尽管在多次战争(如英荷战争)之后,荷兰的地位在不断下降,但在金融和投资方面,阿姆斯特丹依然是欧洲金融市场的中心,欧洲的金融信息都集中在这里。

在南海泡沫事件中也有荷兰人的身影,股价异常暴涨的背后就是成功抛售南海公司股票的荷兰投资人。与荷兰人在金融方面的丰富经验相比,英国人可以说是彻头彻尾的初学者。

事实上,荷兰的资金也曾大量流入法国。但在约翰·劳的财政政策失败后,荷兰向法国的资金输出就基本停止了。相反地,在南海泡沫事件后,荷兰向英国的资金输出迅速增加。当时,伦敦和阿姆斯特丹之间每两周就有一艘邮船往返。无论是在信息方面,还是在金融方面,两个国家的联系都非常紧密。

总之,荷兰的资本已经对法国丧失了信心,而英国却因对泡沫事件的处理获得了资本的信任。与人们通常的认知不同,南海泡沫事件反而对英国经济起到了积极作用。

胜利的关键在于筹措战争费用的能力

从18世纪到19世纪,欧洲各国陷入了无止境的战争中,最后取得胜利的是英国。

近代战争的规模并不算大,武器也没有很大的技术革新。英国能够取胜,并不是因为在军事上具有压倒性优势。

当时,英国海军采用的是“强制征兵”这一相当粗暴的征募方式。战争爆发时,海军会强制征募船员,人们好好地走在街上,就可能突然被拉到船上去。他们当中有不少流浪汉,因此,我们现在还可以看到战争爆发后失业者减少、犯罪率下降的报告。这样看来,很难说英国海军士兵的素质很高。

那么,英国的强项到底是什么呢?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经济实力和财政实力。要在战争中取胜,就必须坚持战斗到最后。这听上去似乎理所当然,但士兵需要吃饭,弹药需要补给,这一切都需要财力支撑。一旦财政崩溃,就无法继续战斗下去。

因此,战争的胜利者必然是能够成功筹措资金的国家。当时,英国发行公债以筹措战争费用,然后长期返还,正是这种制度让英国成了欧洲最强大的国家。

最重要的不是借款金额的大小,而是能否按时足额还款。在这个方面,现代日本做得怎么样呢?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ysxl/lsyw/6865.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