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野史传说 > 历史故事

忽必烈用兵日本——大元帝国日本行省

历史大观园 历史故事 2020-06-14 12:26:46 0


大元至元十八年(1281)闰七月十二日,日本海中隐岐诸岛。

在日本的行政区划中,这几个小岛有着另一个统一的名称——隐岐国。然而此时,在由其中的西之岛、中之岛和知夫里岛这三座小岛所围成的一片水域里正潜藏着惊天的大秘密。

在一个临时支起的大帐里,一位身材魁伟的中年男人正等待着一个让他翘首企盼了好多天的消息。时年四十五岁的他在二十九岁那年从遥远的中亚来到中原,跟随忽必烈大汗南征北战,在三十七岁那年就当上了征讨南宋的总帅,并且在步入不惑之年的时候给自己送上了一份隆重的生日礼物——拿下了南宋都城临安。

他就是伯颜,中书右丞相,远征日本的元军总指挥,大元帝国最优秀的统帅。

数月前,刚从江南前线返回大都不久的伯颜接到了忽必烈的命令——随皇太子真金镇守漠北。然而,伯颜出城之后并没有前往漠北。这倒不是他有意抗旨不遵,而是因为在出发之前,忽必烈亲自召见了他,并告诉他,此行的目的地并非漠北,那只不过是掩人耳目,他真正要去的地方叫做高丽,确切地说是一个叫做合浦的地方。在那里,他将再一次肩负起大汗交付的重任。

仅在数日之前,伯颜统率的舰队从天而降一般突然出现在这个主要由四个小岛所组成的地方,岛上的日本人还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就成了元军的俘虏。

“报——东路军忻都元帅的人终于到了,他说他们已经按照预定计划撤回了对马岛。又报,倭将宇都宫贞纲已率近畿各地敌军前往九州,总兵力约步骑六万余!”一名小校冲进帐篷,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伯颜一下子从座位上弹了起来,多少天等待的焦躁、不安在瞬间获得了释放。

至少到目前为止,一切事态都在按照预定的作战计划发展——东路军大张旗鼓袭击了日本北九州沿海的松浦、博多和本州西部的周防、长门等地,完全吸引住了九州地区和中国地区全部敌军的注意力,近畿地区的敌军主力也在敌将宇都宫贞纲的率领之下开赴九州,增强防御力量,以求打破前线所形成的僵局。

忻都的东路军似乎已经完成了第一阶段的任务,接下来,该轮到我的北路军登台表演了!

战机稍纵即逝,全军满帆突进,驶向东南!

两天之后,当伯颜率领的北路元军舰队出现在若狭国敦贺港外的时候,岸上的日本人目瞪口呆——他们从来没有见到过如此庞大的舰队,做梦也想不到离九州前线如此遥远的若狭竟然会突然之间冒出元军的舰队。当他们反应过来准备组织抵抗的时候才发现,几乎所有的精锐部队都跟着宇都宫贞纲到了九州,去痛打东路元军那条“落水狗”了,留下来的老弱病残显然连送死的资格都不够。于是,人们四散奔逃。

登陆以后的元军,没有丝毫停留,顺着若狭街道向南直插。这条道路又被叫做鲭街道,是日本海捕捞起来的新鲜鲭鱼进贡京都朝廷的快速通道,并因此知名。而这一次,沿着这条路奔向京都的并不是鲜美可口的鲭鱼,而是杀气腾腾的元军。

虽然经过了数天的海上颠簸,元军已经人困马乏到了极点,但大家心里都很清楚,孤军深入,跨海远征,这都是兵家大忌,眼下要想活命,就必须得兵贵神速。如果没有在敌军反应过来调兵遣将组织起有效的防御和反扑之前直插敌军的心脏,那他们的命运将不堪设想。这是一步险棋,对付日本显然不能用当年对付南宋的那一套打法,隔着大海呢,元军耗不起。

当元军沿着琵琶湖西岸一口气冲到京都大门口的时候,所有人都惊喜地发现,作为日本首都的京都竟然没有城墙!是的,人家日本贵族居住的都市都是不兴修城墙的。有城墙的在这里叫城堡,是穷武士的窝点,多半修在山上。

更让元军惊喜的还在后面。由于事发突然,日本的朝廷甚至没有来得及迁都,除了早已退位的后深草天皇正在熊野祭祀神灵不在京都外,后宇多天皇和主要公卿大臣在内的贵族们都被包了饺子。

伯颜向部下重申了出征之前忽必烈的训诫——“军士入其境,勿擅入其城,勿滥杀其民”,然后派出了使者进城去递交忽必烈事先准备好的国书。

这绝对是彪炳史册的一幕——十四岁的后宇多天皇率领着日本朝廷的公卿们郑重地捧着自古以来就被奉为“三种神器”的八咫镜、八尺琼勾玉、天丛云剑出宫相迎,其意义就如同中国的传国玉玺一般。只有已经退位的前代天皇龟山院搞了点特殊化:要逃?城外全是元军,插翅难飞;要降?面子上实在过不去;要死?那是武士的爱好,不是贵族的风格——于是,干脆把自己关在政院里啥也不干。

在蒙古刀已经架到脖子上的情况下,日本朝廷的公卿们哪怕有一万个不愿意,也还是答应了忽必烈国书的全部内容,其中包括取消天皇称号、取消日本年号、尊奉元朝为宗主国、进行朝贡、接受册封等。后宇多天皇世仁撤销了天皇尊号,受封日本国王,并接受了大元帝国日本行省平章政事的任命。

伯颜所部只有五万元军,由于孤军深入敌境作战,所以在控制日本朝廷之后,便不敢再有大的动作,只得一边整顿兵马围绕京都筑垒防守,一边派人原路返回,急速向尚在西边等候消息的东路军和江南军报信。

与此同时,以天皇和日本朝廷名义发布的书状也被发往日本各地,要求各地已经集结起来的武士们放弃敌对行动,全部就地解散,各回本领本乡。元军还郑重承诺:只要不抵抗,所有领地庄园,一律安堵如故;如果帮着元军维持当地治安,立下功劳的还大大有赏。

这一招果然厉害,前不久还带着六万大军意气风发的宇都宫贞纲进入大宰府的时候身边除了他从关东带过来的少数嫡系以外,其他人基本上全跑光了。很多西国武士在收到朝廷书状之后也从前线悄悄溜回了自己的老家。

之前撤到对马岛的四万东路军和十万江南军在得知北路军已经得手之后,毫不理会待在防垒后面尚在观望的日军,从他们的眼皮子底下通过关门海峡,横穿濑户内海,在今天大阪附近的难波津登陆,与总帅伯颜亲率的北路军会师于京都。与此同时,第二批次的元军增援部队数万人在几乎没有遭遇到什么抵抗的情况之下分别登上了本州岛和九州岛,各地武士纷纷表示,要紧跟天皇和朝廷的步伐效忠于大元,接受元朝中央政府的册封与委任。元朝也说话算话,除了驻军于水路要冲之外,没有打土豪分田地,反而根据这些武士的势力大小分别委以千户、总管之职,赐以金牌、银牌等信物。

畿内和西海道、南海道、山阴道、山阳道不战而定,元朝于畿内设招讨司,其余诸道均设置宣慰司进行治理,选用当地有能力的武士首领任招讨使、宣慰使、同知、副使等官,改各道原来下属的“国”为州,以蒙古人为各州达鲁花赤。

当然,还是有一部分武士表示要继续效忠幕府,拒不接受臣服元朝的天皇敕令,于是,他们遭到了周边武士的围攻。很快,他们的领地就被高举着“勤王”义旗的邻居们哄抢而光。

后深草天皇辗转逃进镰仓,向北条时宗、安达泰盛等人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诉自己是如何历经千辛万苦才逃出生天的。幕府当局自知这几年他们是拒绝朝贡在先,斩杀元使在后,哪怕宣布投降,也绝没有好果子可吃,于是决定与元军血战到底。在镰仓,他们拥立已经退位多年的后深草天皇久仁重新即位,并向东国武士广发檄文,号召他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率军勤王,打退异国。

经过短暂的休整,元军从近畿出发,兵分三路,讨伐幕府。左军主要是原东路军班底,以忻都为主将,金方庆、洪茶丘等将率蒙古军、高丽军和汉军,步骑共三万北上,出越前爱发关,沿北陆道进军,攻略加贺、能登、越中、越后等国。右军主要是原江南军班底,以阿塔海为主将,范文虎、张禧、李庭等将率汉军、新附军共三万,以步兵为主,出美浓国不破关,沿东山道东进,攻略飞騨 [1] 、信浓、上野、下野诸国。伯颜亲掌中军,有蒙古军、汉军、新附军共五万,携回回炮,出伊势铃鹿关,沿东海道进军,和从难波津赶来的水军沿海策应,水陆并进,攻略尾张、三河、远江、骏河、甲斐等国,并与右军约定,三个月后会师于地处相模国的幕府老巢镰仓。

要说也怪,日本天皇长期占着茅坑不作为,可他发的敕令还照样挺管用,再加上元军给的政策好,宣传又到位,所以三路元军推进得相当顺利,虽然路上也遇到不少一根筋、二愣子,但基本上不用元军怎么出手,日本人自己都能把这些家伙给修理掉。个中缘由暂时不明白也没关系,如果你有耐心把后面的故事看完的话,相信你一定会懂的。

当元军的马蹄踏上关东平原的那一刻,就注定了已经不会再有什么东西还能阻止他们取得胜利了。蒙古骑兵们在平原上纵横驰骋,就如同回到了他们当年起家的蒙古草原一般。虽说幕府在这一带的根底很扎实,动员了不少人起来,可小人小马的日军哪里是此时已经如鱼得水的蒙古铁骑的对手?

很快,元军如期兵临镰仓。

残存的万余日军还想困兽犹斗,作最后的挣扎,可当元军把回回炮搬出来的时候,日本人可就傻眼了。一块块巨大的石块从天而降,落到房顶上房子塌,落到人头上脑袋开花,落到空地上也要砸出一个深坑来……元军还朝日本人抛射一种可以爆炸的火药武器,随着一声声巨响,日本军队人仰马翻。在爆炸形成的浓密烟雾中,元军对镰仓的日军防守据点发起了冲击……

按照日本人的说法,当元军攻入镰仓的那一刻,包括掌权北条时宗等幕府高层在内的残余日军全都把自己关进寺庙里搞了个集体切腹。镰仓上空的硝烟宣告了一个旧时代的逝去和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天皇治世的日本国已成为历史,现在它的正式名称是大元帝国日本行省。

三个月后,后宇多天皇,哦,应该叫日本行省平章政事世仁同志来到了大元帝国的中枢——大都。这是日本天皇的后代第一次以一个朝贡者的身份踏上中原皇朝的土地。忽必烈大汗在兴圣宫接见了他,而站在他右边的是特意前来贺正的高丽国王王愖。世仁同志其实对站在王愖的左手边十分不满,可也没有办法,谁教人家在大元国际控股集团公司的工龄比他长呢?更何况人家还是董事长兼总经理忽必烈同志的乘龙快婿呢!

五个月后,前天皇世仁获得了忽必烈的正式封赏,他的头衔变成了开府仪同三司、日本国王、日本行省平章政事。忽必烈还从自己数不清的女儿中挑选了一位赐婚给世仁,认了这位女婿。而作为回报日本必须同高丽一样,在国王继承的问题上接受中央朝廷册封,也就是说,老国王死了,他儿子要继承王位必须得先请示,经过元朝皇帝批准,否则就是非法。

一年之后,为了便于和中央加强联系,日本行省将治所从京都西迁到原大宰府,并改名为西京,在镰仓设立镰仓宣慰司,镇守东部地区。

时光飞逝,转眼就到了公元1368年。这一年,帝国南方冒出来的明军攻入了大都,元廷被迫远徙漠北而自顾不暇,自然也就失去了对海外行省的约束能力。当时的日本国王弥仁趁势宣布恢复天皇称号,即后光严天皇,改年号为应安,并还都京都,尽逐诸道达鲁花赤。同年十一月,日本行省镇东都元帅足利义满自称征夷大将军,并改镇东都元帅府为征夷大将军府,建立了历史上的足利幕府,即室町幕府。

日本历史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当然,我不得不特别声明,上面所说的大多数只是在读史之余个人天马行空的一些臆想,接下来我所要讲的才是真正的历史。


[1] 騨,音tuó,日本汉字,同“驒”。——校者注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ysxl/lsgs/6860.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