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野史传说 > 历史趣闻

宋璟时代

历史大观园 历史趣闻 2020-06-03 15:55:21 0

刚正并亲切的宰相

姚崇卸任后,他的职位由并肩战斗多年的老战友宋璟接替。在所有人看来,姚崇之后,宋璟是最合适的继任者,因为两个人的施政理念相同,个人才能不相上下,并且资历相当。唯一有所区别的就是宋璟比姚崇更加耿直。

冷落过张易之和张昌宗;对抗过武三思;得罪过太平公主;从宋璟曾经的一系列轨迹来看,他给人最大的印象就是一个“直”字。

正是因为一身正气,宋璟虽然屡次遭到贬黜,然而又屡次获得升迁,直到他接替姚崇成为宰相后,宋璟逐渐迈向了他人生辉煌顶点。

开元四年(716年)十二月,在姚崇的推荐下,宋璟从遥远的广州回到了阔别已久的长安,被任命为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

自从和姚崇共同上疏请求李旦外放太平公主而被贬后,宋璟的官职屡次变更,在重新回到长安之前,他的官职是广州都督。心胸开阔的宋璟并没有因为外贬而心灰意冷,反而无论到哪个地方全都政绩出色,例如在广州为了使当地的百姓避免火灾的困扰,宋璟亲自教百姓们烧瓦代竹茅盖房,以避火灾。

事实证明,宋璟的努力的确没有白费,李隆基在看到姚崇推荐后,立即将他召回了长安,因为他知道姚崇推荐宋璟是有道理的,况且宋璟也和姚崇一样是当年名副其实的太子党。

最关键的是,在宋璟的身上,李隆基看到了当年魏徵的影子。

前边我们说过,贞观之治之所以成为中国历史吏治清明的时代之一,与当时李世民倡导的诤谏之风不无关系,而魏徵堪称所有诤臣中的典型。李隆基深知要想继续缔造盛世的局面,贞观时期形成的诤谏之风必须姚发扬广大。

现在李隆基有心想做祖先太宗皇帝,但还必须要有魏徵那样的角色。

在李隆基看来,宋璟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

在我看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形成是以姚崇的《十事要说》为基础,以宋璟形成的诤谏之风为依托的。

在姚崇卸任后,宋璟开始了帝国首席宰相的生涯。

坦白的讲,宋璟不如姚崇善于权变,但他却比姚崇更加持正,姚崇可以顺势而谋,宋璟却是那种始终将任何事务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进行。

即使皇帝的想法亦不例外!

在这一点上,从宋璟阻谏李隆基巡幸洛阳就可以明显的看出来!

宋璟在上任之后,首先提出应该立即恢复谏官制度,这一点和李隆基的想法不谋而合,所以李隆基坚决的支持,为此宋璟特意做了一个金函,摆放在李隆基的御书案上,目的为了装大臣们的谏言。

但人的本性决定了人不可能时时处处总是严于律己,即使皇帝亦不例外,当年太宗李世民亦有把玩飞鸟的时候,现在李隆基皇帝坐久了,想出去转转的想法自然很正常。

让李隆基想不到的是,正是这次外出,让他再一次见识了宋璟的刚正!

开元五年(717年)正月,李隆基按照事先的计划,从长安前往洛阳巡幸。这是李隆基期待已久的一次出行,要不是姚崇脑筋好使,关键时刻合理的解释了祭庙坍塌的原因,恐怕这次巡幸洛阳就要泡汤。

心情大好的李隆基一路上欢歌笑语,可是当走到崤谷时,他的脸上的开始布满阴云。

原因是崤谷的道路崎岖狭隘,而且年久失修,巡幸的队伍走到这里时,拥挤成一团,搞的李隆基和诸多大臣狼狈不堪。

事情很严重,皇帝很生气!

而被当作出气筒的理所当然的就是地方官,李隆基当即下令将河南尹(洛阳市长)、知顿使(护卫总监)全部免职。

李隆基当时正在火头上,官员可以说免就免,但他显然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他的这个决定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李隆基没有想到,但这个问题一直跟在身边的宋璟想到了。

在李隆基刚刚下令免官的命令后,宋璟便占了出来。

“陛下巡幸出来,还没有到达目的地就罢免了两位官员,在臣看来,接下来陛下要路过的地方,那些地方官们一定会吓得闻风而动,进而大修道路,这样以来恐怕百姓们要遭罪了啊!”宋璟面无表情的说道。

他的声调并不高,但却句句有力。

此时李隆基已经稍微冷静了一些,听到宋璟的进言后,李隆基意识到他的这个决策并不妥当,在沉吟片刻之后,李隆基说道:

“那就算了吧!爱卿去通知两位被免的官员,告诉他们官复原职吧!”

“臣认为陛下应该当面对他们讲!”宋璟进一步说道。

“嗯?为什么”

“在臣看来,陛下降罪于他们,现在因为臣的建议而又赦免他们,如果现在让臣去通知他们,两个人一定会感恩于我,而并不知道其实是陛下有恩于他们,所以还是让他们到这里来,陛下亲自跟他们讲。”

值得一提的是,在和李隆基对话的时候,宋璟的面色始终是平静如水。

但于宋璟的平静相对应的,李隆基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李隆基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感受到像宋璟这般能够让他感受到温暖的人了,此刻他忽然发现在宋璟的身上除了能够看到刚正、耿直的一面之外,在宋璟的心中还隐藏着一种宽仁和理解。

即使是姚崇,李隆基大多也是因为他的政务能力而发出由衷的赞叹,但对于宋璟,李隆基却有着一种别样的感觉。

从宋璟的话中,李隆基感受到的是一种亲切,而且这种亲切没有丝毫的做作和雕饰,这一点是李隆基在姚崇那里所感受不到的。

责任留给自己,名声留给皇帝,这既是一种为官之道,事实上更是一种超然物外!

宋璟上任后,虽然没有提出姚崇《十事要说》那种气势磅礴的施政理念,但他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维护并发扬姚崇从前的所有施政理念。

不过在我看来,和姚崇的《十事要说》相比,宋璟却做了一件更加关乎大唐帝国命运的事儿。

不赏边臣

刚正不阿的宋璟从担任宰相以来,始终贯彻和执行姚崇时代所遵循的一切,在此基础之上,他更加严守法度,任人唯贤。对于有能力者,他尽力提拔,对于立功者毫不犹豫的赏赐。

可以说帝国在这位良宰的治理下,依然稳步的向着最辉煌的时刻迈进。

然而在这征途中,从某种意义上讲,宋璟像是一位预言家那样,对于该怎样赏赐有功者,宋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要弄清这个问题,我们还得从开元四年(716年)说起。

那一年的六月二十九日,突厥的默啜可汗率领本部大军向邻部的拔野古部落发起了进攻,结果大获全胜。不过在班师凯旋的途中,默啜却遭到了伏击,由于放松了警惕,军队遭受了重创,默啜也不幸被人从背后将身体砍成了两截。

砍断默啜身体的人,是一个叫颉质略的人。

颉质略正是来自于拔野古部落, 再闻听自己的部落被默啜洗劫一空后,他决定采取突袭的方式进行报复。当颉质略砍断阿史那默多的身体后,并没有在乱军中过多的停留,而是切下了他的头颅,绝尘而去。

偷袭成功,颉质略内心十分兴奋,但接下来他要面临一个棘手的问题,那就是提着默啜的人头,自己该往何处去。

返回自己的部落是有风险的,甚至还有可能会给整个部落带来灭顶之灾,但放眼偌大的突厥地盘,实在没有自己的容身之处,思虑再三他投靠敌对阵营——唐朝!

当时大武军(今山西省代县北)子将郝灵荃正出使突厥,所以颉质略决定先去找他商议对策。事实证明郝灵荃完全没有想到自己在边境防范突厥这么多年,现在居然敌方阵营的人会送来了默啜的人头,面对这份大礼,郝灵荃的嘴巴乐开了花,在他看来有了这颗人头,自己将会前途无量。

大唐开国近百年来,能够得到突厥可汗首级的能有几人,现在我郝灵荃已经做到了,立下这样的奇功,朝廷一定会为我加官进爵。

带着这份美好的愿望,郝灵荃和颉质略来到长安,将默啜人头进献给了皇帝李隆基,而李隆基也确实很是兴奋,下令将默啜的人头悬挂在城门上示众,同时让当时还是宰相的姚崇召集相关部门的人员研究对该怎样对郝灵荃进行奖赏。

然而我们的郝灵荃同志运气实在差劲,他左盼右盼,上盼下盼,最终等来了消息却是姚崇被罢相的消息,也就是说这件事情暂且搁置,不了了之。

但郝灵荃依然没有丧失信心,姚崇不干了,总还有别人,然而他的运气的确不是一般的差,等到宋璟上台后,虽然为他加官进爵,但是足足等了一年多的郝灵荃,居然等来的只是一个正五品的郎将官职。

从原来的大武军子将到五品郎将,郝灵荃只提升了一个品级,换句话说只多拿了一级工资,这和郝灵荃当初的期望值相去甚远,问题的关键是,郝灵荃并不是个心胸宽广的人。这位仁兄在听到消息后,顿时委屈的嚎啕大哭,急火攻心之下,居然一命呜呼,算是典型的憋屈而死。

如此看来有的时候,人真是不能和命争。

唐朝开国之初,唐俭也是奉命出使突厥,在突厥呆了很长时间没有什么功绩,算是公费旅游了一趟,可是回来后居然当上了户部尚书,而且李世民还把女儿嫁给了他,可谓是功成名就抱的美人归。

我想郝灵荃之所以那么委屈以至于因此一命呜呼,很可能是想起了唐俭当年的经历,当时在郝灵荃的心中一定会说上这样一句话:同是奉命出使突厥,而且我还立下了大功,为什么奖励的差距怎么就那么大呢?

站在郝灵荃的角度而言,他的确应该得到更高的奖励。但是宋璟不赏,也的确有他的道理。

我们都知道在姚崇提出的《十事要说》中,有一条是“不求边功”,姚崇提出这一点是基于大唐帝国在此之前很多年四处征战,有很多都属于穷兵黩武式的征伐,最终导致无功而返,姚崇针对李隆基的追求,认为要想继续缔造盛世的局面,必须至少在十年内不求边功,其实等于是不再对外进行领土扩张。

基于这样的一种指导思想,在姚崇当政的四年中,严禁那些边境的守将主动寻衅滋事。因为武将不同于文官,要想升官发财,必须通过创建军功来实现,现在禁令一出,如果你为了创建军功主动寻衅滋事,那等于是触犯了法律。所以时间一长守将们也就不愿意做这有风险的事。

但有一点请注意,对于外来的侵略,守将们绝不能有所怠慢,如果到那个时候出工不出力,那可是要掉脑袋的。

事实上,姚崇提出的“不求边功”,在他当政的时期,基本是以约束边臣来实现的。

前边我们说过,宋璟担任宰相后,依然奉行和延续姚崇的治国方略,《资治通鉴》上就记载说,宋璟因为李隆基喜欢创建武功的原因,怕那些好战的边臣们心生侥幸的念头,进而会在边境上寻衅滋事,所以故意压低了对郝灵荃的赏赐。

不可否认,在对待边臣的问题上,姚崇和宋璟有着同样的看法,但既然边臣们立下了大功,理应得到对应的赏赐才是,而宋璟恰恰违背了常理,这让当时很多人产生了质疑。

事实上,宋璟除了奉行姚崇的治国方略之外,在对待边臣立功的问题上,他有着自己预见性的策略。

那就是采取不赏边臣的方法,来抑制边臣们的野心和权力!

在我看来,导致宋璟产生这种想法的,是因为他准确的预测到了一些事情的走向。

要弄清这个问题,我们还得从一个新兴的官职说起。

这个官职的名字叫节度使。

景云元年(710年),李旦以幽州镇守经略节度大使薛讷为左武卫大将军兼幽州都督,从而开始有了节度使官职的雏形。景云二年,贺拔延嗣为凉州都督充河西节度使,“节度使”从那个时候开始成为正式的官职。

节度使是武官,最初主管大唐帝国的边境防务工作。当时朝廷之所以设置这么个官职,主要是因为大唐帝国在高宗李治时期疆域达到极致后,在边境上的屯军越来越多,随着时间的推移,为了加强防御力量和改变临时征调的困难,这类屯戍军设置愈多,并逐渐制度化,形成有固定驻地和较大兵力的军、镇、守捉,各自置使。那些行军大总管也逐渐演变成统率诸军、镇、守捉的大军区军事长官,于是长驻专任的节度使应时出现。

事实上早在仪凤三年(678年),大将刘审礼远征吐蕃,兵败身亡损失掺重。从此时开始朝廷才意识到运转巨大的战争机器是有风险的,到了武则天时期,狄仁杰更提出“边兵谨守备,蓄锐以待敌。待其自至,然后击之”的策略。

应该说景云二年节度使的出现意味着大唐帝国的边疆形式已经变成由攻转守。

节度使作为边境的最高军事长官,仅仅负责军事事务,对于当地的财政、民政是无权过问的。但是我们都知道,在开元后期乃至天宝年间,大唐帝国北方逐渐形成平卢、范阳、河东、朔方、陇右、河西、安西四镇、北庭伊西8个节度使区,加上南方的剑南、岭南共为10个节度使区,并且节度使随着时间的推移权利逐渐增大,受命时赐双旌双节,得以军事专杀,行则建节,府树六纛(大旗),威仪极盛。最终集军、民、财三政于一身,又常以一人兼统两至三镇,多者达四镇,威权之重,超过魏晋时期的持节都督,时称节镇。

这就形成了一种大唐帝国特有的畸形局面:外重内轻。

而后来的事实证明,大唐帝国由盛转衰,这是其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在我看来,宋璟当时之所以对边臣郝灵荃不进行过高的赏赐,其实他并不是为难郝灵荃这样的小人物,我斗胆的猜测当时宋璟的内心深处其实是指向节度使的,他很可能已经预料到了节度使这个官职的双重效应,一方面是守卫边境的重要使命,另一方面是尾大不掉的拥兵自重。

事实上,从景云二年(710年)到开元五年(717年),仅仅七年的时间,节度使们在自己的管辖区域内,根据边境的形式,不自主的进行着兵制改革,那就是由最初的府兵和征点制军队逐渐向在辖区内募兵过渡。

总之一句话,节度使这个官职,在宋璟看来,在未来的日子里如果不加以节制,很可能会成为帝国的潜在的不安定因素。

但是宋璟是不可能超越历史局限的,他当然不能上疏皇帝请求废除节度使官职,因为节度使的出现也是帝国形势需要的产物。所以宋璟能做的,就是利用自己的权力压制节度使。

总结陈词:宋璟压制节度使的方式,是采取不赏边臣的方式,目的是发挥节度使积极一面的作用。

但历史再一次告诉我们,其发展并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宋璟只能掌管他身前的事。

终于,很多年后当那个杂胡种出身的范阳节度使安禄山率领15万铁骑南下的时候,大唐帝国的高层领导者们才意识到很多年前,他们犯下了一个致命的错误,那就是给予节度使过高的的地位和自主权。

打压内臣

宋璟不赏边臣是为了使大唐帝国从内到外保持一种平衡的状态,但宋璟明白仅仅是从帝国的外部着手是远远不够的,内部的问题同样不能忽视。

边臣可以用不赏来抑制,朝廷内臣则可以用限权来压制!

于是,在宋璟刚刚处理完赏赐边臣的问题后,接下来他将目光瞄向了朝廷内臣。

宋璟明白,边臣们如果不加以限制,野心会越来越来膨胀,朝廷内臣同样不例外。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过宋璟的观察,他发现很多不该身居高位的人,却坐在了那个高位之上。

宋璟是很多年来大唐帝国几番动荡的亲历者,他深知让那些怀揣野心的人坐在高位的危险,所以宋璟决定出手整治。

第一个目标:姜晦、姜皎兄弟。

兄弟二人的出身可谓是根正苗红,父亲姜行本在贞观时期是匠作大监(建设部部长),东征高句丽时不幸中流矢身亡,李世民哀恸不已亲自写诗以示悼念,并允许陪葬昭陵。

有了这样一位英雄的老爸,兄弟二人出生后,其人生道路可谓是顺风顺水,成年后姜皎当上了尚衣奉御(掌管皇帝的服装),虽然职位不高,但却是皇帝身边秘书类的人物。而哥哥姜晦成为太仆卿。

最重要的是,姜皎同时结交了那时还是王子的李隆基,并且因为脾气相投,渐渐的成为了挚友。从唐隆政变到诛灭太公主集团,姜皎也算是李隆基功臣团队的一员,由于他的功劳并不显赫,然而又有曾经和李隆基打下的友情,所以比起刘幽求、钟绍京等人,姜皎在朝廷里安然无恙,被李隆基任命为太常卿。

姜皎的官职并不高,而他哥哥姜晦后来则当上了吏部侍郎。

就这样,凭借着英雄老爸打下的老本以及曾经和李隆基的那点儿交情,兄弟两个人仕途一番风顺,渐渐成为朝廷内新兴的政治明星。

但宋璟却明白,以兄弟二人的能力,实在不配担任这样的官职。

于是在看准时机后,宋璟暗中上疏李隆基,请求罢免兄弟二人的官职。

值得一提的是,宋璟是采取他性格截然相反的方法来撰写奏疏的,因为他知道如果仗义直言,以目前姜氏兄弟受宠的现状来看,皇帝陛下未必能够接受。

所以,奏疏的切入点是以关怀的口吻切入的。

“臣认为姜氏兄弟现在位极人臣,享受恩宠过盛,未来恐怕对这两个人的安全不能保证啊!”

分析宋璟的话,表面看起来是关心姜氏兄弟的安危,事实上是在变相提醒李隆基要注意对大臣限权。

在奏疏的最后,宋璟写上了这样一句话:

“刘幽求、钟绍京等人皆因恩宠过盛,方致贬黜,希望陛下明鉴!”

如果说上边的话还让李隆基有所犹豫的话,那么这最后一句话,宋璟坚信将会让李隆基下定决心免去姜氏兄弟的官职。

因为李隆基是不会忘记大功臣刘幽求和钟绍京在自己身边时,是那么让他寝食难安。

果不其然,在宋璟上疏不久后的开元五年(717年)七月,李隆基下令免去姜晦吏部侍郎的官职,改任宗正卿。就这样姜晦从朝廷的中枢部门一下子转到了皇帝的内侍机构,典型的明升暗降。

姜晦虽然被暗贬,但至少还是皇家公务员,而姜皎则被一贬到底,不仅丢掉了太常卿的官职,而且被勒令返回原籍,不过李隆基并没有把事情做绝,姜皎曾经的待遇保持不变。这种做法颇有些当年刘秀的风采。

宋璟的几句话,就让姜氏兄弟丢了官职,要说这两个年轻后生和宋璟比起来,那可是小巫见大巫,在限制内臣的道路上,扳倒姜氏兄弟仅仅是宋璟小试牛刀,在扳倒姜氏兄弟的两年后,他将目标瞄准了另一个人,和姜氏兄弟比起来,这个人才是个真正的大人物。

第二个目标:王仁皎。

王仁皎的来头可谓不小,他是李隆基的岳父。不幸的是开元七年(719年)四月,王老爷子撒手人寰。一个已经死去的人,宋璟都不放过,我们的宋大人是不是有些刚正的成了二杆子?

显然,答案是否定的!

甚至在宋璟看来,王仁皎的问题要比姜氏兄弟的问题还要严重,因为在王仁皎死后,他的儿子王守一请求将老爹的坟头抬高到五丈二尺(大约17米左右)。王守一之所以提出这样的要求,是因为李隆基的外祖父窦孝谌死后坟头的高度就是五丈二尺。

窦孝谌是李旦的岳父,王仁皎是李隆基的岳父,同是岳父级别的人物,所以待遇应该相同。

而事实上当时规定一品大员的坟头不超过一丈九尺,即使是陪葬皇陵的一品大员坟头也不能超过三丈。

五丈二尺?怕轰炸机找不到目标啊?

王守一的奏疏递上去,李隆基当即批准。坦白的说,李隆基批准同意并不是拍脑门决定的,不仅因为曾有先例,更因为在李隆基还是王子的时候,王仁皎对他十分照顾,曾经卖掉自己一件名贵的衣服,让李隆基吃上一顿难忘的生日晚宴,而且大舅哥王守一始终是李隆基忠实粉丝。

所以,李隆基的想法是让老丈人活着享尽荣华富贵,死后同样风光无限。

在李隆基看来,这实在不算个大事儿,问题是宋璟并不这么看。

坦白地讲,宋璟并不在意王仁皎的坟头有多高,毕竟王老爷子已是个死人,不可能再从棺材里爬出来作威作福,可是王老爷子的坟头一旦变成了五丈二尺,这也就意味着一个问题的产生,那就是外戚地位的提升。

宋璟不会忘记自从武则天时代以来,一直到中宗李显重用外戚的后果是什么,这对于一心继续缔造盛世局面的李隆基和宋璟来讲,并不是什么好事,所以宋璟决定继续出招阻止这件事。

宋璟明白,王仁皎不同于先前的姜氏兄弟,不仅身份特殊,而且背后还有亲友团支持,自己单干未必能够扳的动,想来想去他决定联合时任副宰相的苏珽一起上疏李隆基。

在奏疏中宋璟除了指出坟头的高度应该依据规定之外,还列举了很多先前的事例,来反复说明皇族成员应该带头遵守礼仪的道理,因为宋璟已经意识到如果没有具有说服力的事件,是很难打动李隆基的。

为此,他搬出了两个人,太宗李世民和韦庶人(韦皇后)!

“昔日太宗嫁女时,嫁妆超过了长公主(李渊之女),当时魏徵便提出了反对意见,太宗皇帝虚心纳谏,听从了魏徵的谏言,事后就连长孙皇后也夸奖魏徵。反观后来的韦庶人,不仅妄自尊大的抬高父亲的坟墓,并号称酆陵,最后是自取祸端。

臣认为以皇后之父的尊贵,想要加高坟墓的高度并非难事,之所以臣等要进言,就是为了成就皇后的美德,如果陛下决定这样做,今后将会成为法则,陛下更应该慎重!”

总结宋璟的上疏,其实只有几句话:要不学做太宗皇帝。要不学做韦庶人。学做韦庶人,您的后辈会争相效仿,到时李家的天下落到外戚手里,别怪我们这些当大臣的曾经没提醒过。

整个奏疏条理清晰,刚柔并济,最后还不忘捧一下皇后,而且全篇没有一句否定加高王老爷子坟墓的话。一句话,道理我讲明白,主意您自己拿。

三天后,李隆基作出批复,驳回王守一的请求,维持原来的高度不变。

宋璟笑了,因为他知道亲身平定外戚之乱的李隆基,心中对于“外戚”这两个字是多么的敏感。

这就是传说中的打蛇打七寸!

一双筷子的奖励

《新唐书&宋璟传》记载说,姚崇善应变以成天下之务,而宋璟则是善守文,以持天下之正。

从前边宋璟不赏边臣、限制内臣来看,宋璟不仅是个深谋远虑的人,而且是个坚持原则的人。

正所谓:边臣内臣,臣臣限制;活人死人,人人把关!

上述这句话可以作为上联,事实上在宋璟为相的四年里,还可以整出一副下联,那就是:大官小官,官官严查;大员要员,个个不放!

横批:刚烈持正!

在扳倒姜氏兄弟、成功阻止王守一垒坟之后,宋璟刚烈持正的事迹并没有就此结束,在经过了两个月的沉寂之后,宋璟继续开始发飙。

开元七年(719年)十一月,李隆基下诏擢升岐山县令王仁琛为五品官。地方县令属于七品官,从七品提升到五品属于越级提拔,王仁琛当时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功绩,之所以得到越级提拔,是因为李隆基在当太子时,王仁琛是东宫的旧僚。

仗着这样一种身份,李隆基越级提拔他,明显是带有一种念旧的色彩,这明显违背了姚崇当年在《十事要说》提到的“一视同仁”的原则,现在姚崇虽然已经退休,但宋璟还在,当李隆基刚刚颁布诏令后,宋璟便又站了出来。

“王仁琛现在县令的职位就是曾经提拔得到的,现在陛下又要提拔,这肯定会让人在背后非议,臣建议将陛下的诏书先叫给吏部,审查一下王仁琛晋升的资格,如果不够资格,就不能晋升。”

这番话说的有理有据,李隆基亦不能反驳。

事实上白痴都知道吏部在宋璟的管辖范围之内,而且王仁琛又没有什么特殊的功绩,将诏令交给吏部,等于是宣告王仁琛升迁无望。

王仁琛在得知消息后,恨的咬牙切齿。不过相信他要是知道宋璟如何不给宁王李成器的面子,他的心里会很平衡。

在王仁琛事件的十天后,宁王李成器替一个打扫祭庙的清洁人员在李隆基面前谋一个小官。对于李成器的请求,李隆基没有拒绝,前边我们说过,李隆基和兄弟们的关系是十分亲密的,更何况当年李成器主动让出了太子之位。

不过这一次李隆基并没爽快的答应李成器,因为从先前的很多经验来看,如果自己贸然答应,那个刚正的宋璟说不定又会站出来,并且找到一些看似十分恰当的理由,然后像唐僧一样在自己身边翻来覆去的进言,为了省去啰嗦的环节,李隆基试探的将那个人的个人简历下发到中书、门下二省,让宋璟等人讨论该给什么官职。

李隆基知道,以宋璟的性格,看完这份简历,一定会提出反对意见。

事实证明,果不其然正中了李隆基的猜想,宋璟看完简历后,立即拍案而起。

一个清洁工,又没有什么能力和功绩,还想做官?想钱想疯了吧?

于是,宋璟继续上奏疏,继续找理由,不过这一次他的口气似乎强硬了很多。

“这个人在祭庙做过祭郎(祭庙清洁工),本身并无过人之处,臣认为先交给吏部研究一下吧!这等小事儿请陛下不要再过问了啊?”

只要到了吏部,那就是石沉大海!

面对宋璟的做法,李隆基不禁大笑起来,在他看来,这个屡次阻谏自己的人,还确实颇有些当年魏徵的风范,李隆基暗暗庆幸自己当初选择是正确的,因为宋璟并没有私心。

虽然他得罪了很多人,但是为了维护公平与正义,他甘愿受到责难和非议。

不经意间,李隆基被宋璟的所作所为感动了,他忽然意识到自宋璟担任宰相的三年多来,自己从未给予过这位刚正的宰相以名誉上的奖励。

对于宋璟这样的人,李隆基明白他并不缺物质奖励,他最在意的是是皇帝对自己的评价。

想来想去,李隆基决定用一种特殊的方式,准确的说是一种略带幽默色彩的方式,来奖励这位日常非常严肃认真的宰相。

而礼物就是自己日常所用的一双金箸(金筷子)!

这个礼物的意义并不在于这双筷子含有多少K金,而是在于他的寓意。

正像李隆基所说的:“所赐之物,并非赐金,赐卿之箸,表卿之直”。

在我看来,这个世界上似乎真的没有什么具象的物质能够像筷子那样,能够代表宋璟的刚正耿直!

宋璟的弱点

宋璟自从接替姚崇担任宰相以来,一直精心维护着姚崇先前所遵循的治国方略,而且他比姚崇更加注重吏治,这一点是宋璟对整个开元盛世的杰出贡献,可以说如果没有宋璟下大力度对于吏治的严格把控,或许开元盛世的光芒要黯淡很多。

纵观宋璟对吏治的把控,可以总结出三个字,那就是限制权利,严格管理,整顿风气。

事实证明,宋璟这几年对于吏治的严格把控,使朝廷风气焕然一新,上到皇帝下到大臣逐渐成为了一只纯洁、高效的执政团队。

这一切应该归功于宋璟那刚烈持正的工作作风。

但宋璟并不是完人,那个时代给了他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舞台,同样也让他的缺点暴露无疑。

因为一个国家不仅仅只有吏治,更有经济发展的管控。

而宋璟恰恰并不擅长经济领域。

准确的说,经济发展的管控必须要循序渐进,而宋璟依然用他的铁腕手段,来插手经济事务,结果注定是功败垂成。

当时全国恶钱的流通颇为严重,所谓恶钱就是质量伪劣的钱币。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源其实是当时允许私人铸造钱币,也就是说放开了货币的制造权,不像现在人民币的制造完全由国家管控,如果私自印刷人民币,逮到了只够数目,肯定是吃枪子儿没商量。

当时国家允许私人铸造钱币,等于是加强了钱币的广泛流通,但随之而来的就是一些不法之人以次充好,制造重量不足伪劣钱币的现象层出不穷。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恶钱和现在假币的概念并不一样,制造假币属于违法犯罪,而且不能流通,但恶钱在当时却可以流通。

宋璟当时面临的就是这样一种局面。

坦白的讲,宋璟当时针对关中地区的现状,还是想了办法的,他建议马上从国库调拨两万贯钱,设立南北两个交易站,用来购买老百姓难卖出去的,但皇宫内却需要的东西,同时允许长安、洛阳两地的官员预知俸禄,并请李隆基下诏给附近的府县,出粟十万石出售,以收回民间的恶钱,然后统一销毁。

经过实践,这种方法确实起到了很好的抑制恶钱流通的作用,关中地区恶钱流通市面的情况大为减少。

但仅仅解决关中的问题,并不代表全国恶钱流通的问题全部解决,事实上,当时全国恶钱流通最严重的当属江淮地区,这个地区因为商业比较发达,所以恶钱的流通水涨船高。

甚至当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恶钱的流通在当地已经变成了一种货币交易不可逆转的趋势。因为市面上流通的都是恶钱,如果没有这些钱,那当地可供流通的货币会极具减少,甚至可能会出现物物交换的局面,等于回到了原始社会。

所以要想治理号江淮地区的问题,远远比治理关中地区的问题要复杂的多。

事实证明:宋璟对于江淮地区的恶钱流通问题的严重性明显估计不足,他自认为先前关中的问题可以具有代表性,江淮不过是一隅,在宋璟看来江淮的问题完全不用解决关中的问题那样,采取一系列的措施进行解决,宋璟坚信只要用强势的手段就可以搞定江淮的问题。

显然,这个问题并不能用地缘政治的概念来定性。

于是宋璟派出了自己最得力的干将,时任监察御史的萧隐之前往江淮去治理,在萧隐之临走之前,宋璟派给他的任务是:禁绝恶钱,不留遗患。

在我看来,宋璟的这个任务目的很是明确,但采取何种方法去实现这个目的,则完全是空白,而且萧隐之作为监察御史其长项是监督弹劾官员,让这样一位不懂经济的人去管江淮严重的恶钱流通问题,本是就是个错误。

所以,萧隐之禁绝恶钱是做到了,在他到了江淮后,利用强制手段回收恶钱,在短短的时间内,使市面上的恶钱基本上禁绝,但不留遗患却完全没有做到,据史书记载,萧隐之利用强制手段回收恶钱,搞的当地民怨沸腾,而且正像前边所说的,恶钱是禁绝了,但市面上流通的钱却急剧减少,严重影响了货币的流通,阻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最关键的是,萧隐之的这种处理方式损害了那些恶钱制造者和持有者的利益,平民百姓是不可能制造恶钱的,只有那些富豪商贾才有实力干这种事,纵观几千年的历史,商人要是富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和官方勾结,从而形成一种官商勾结势力。

现在江淮地区的这种势力受到二杆子萧隐之同志的严重冲击,他们岂能忍得下这口气。

几十年的经营,岂能容你朝廷来个监察御史就破坏的,大家联合起来,扁他!

当然痛扁萧隐之的方式并不是群殴,要知道这些人既然已经形成了势力,就必然会有靠山,而最大的靠山当然是身在皇城内的部分朝廷要员。

所以接下来,李隆基的面前堆满了弹劾奏章。

明面是弹劾萧隐之,谁都知道其实矛头是指向宋璟。

当李隆基看完奏章知道江淮地区民怨沸腾之时,他立即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因为缔造盛世的前提是稳定,现在江淮地区起了民怨,这是李隆基决不允许的。

为了稳定局势,李隆基直接将萧隐之召回,免去其官职听后发落。

他本以为免去萧隐之的官职会暂时堵住那些言官们的嘴,但显然事情并非像他想象的那么简单,弹劾的奏章依然像雪花般的飞来,而且和先前不一样的是,这一次大部分奏章内容开始升级,由先前的攻击治理江淮问题不利转向了对现有宰相班子执政能力的不满。

看来不把宋璟拿下,这些人的嘴巴是永远比不上的!

坦白的讲,对于宋璟这次所犯的错误,李隆基是能够理解的,但宋璟这次却犯了不改犯的大忌——激起民怨!

所以,李隆基即使万般不愿意,他也必须要忍痛割爱。

宋璟,你始终用一种执着的态度去做好每一件事,并用你那刚烈持正的作风来维系着帝国的法度,其实从对抗张氏兄弟开始一直到现在为止,我知道你一直摒弃自己的私心,立于朝堂之上。

今天虽然我不得不免去你的宰相官职,但这并不影响你在我心目中的地位,离开了宰相班子,你依然是我不可缺少的人,只因为你的公正和那持正的作风永远是这个帝国宝贵的财富。

开元八年(720年)正月,宋璟结束了他四年的宰相生涯,被李隆基任命为开府仪同三司,和姚崇不同的是,宋璟虽然离开了宰相班子,但他在李隆基的心中依然是个重要的人。以至于他以另一种方式继续受到李隆基的重用。

宿命

治理江淮恶钱问题不利,致使宋璟被迫退出了宰相班子,但宋璟心中很平静,不仅因为他没有离开这个朝廷,还因为他问心无愧,虽然方法有问题,但我们不能否认宋璟的决心。比起那些睁一只眼闭一支眼、姑息养奸的官员来讲,宋璟已经难能可贵。

事实上,宋璟虽然不当宰相,但在开府仪同三司这个带有国事顾问色彩的职位上,宋璟依然尽心竭力的做好每一件事,以至于李隆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依然把他当作宰相,还要向他请教国事。

开元十二年(724年),李隆基准备东巡泰山,当涉及到谁担任留守西京的官员时,李隆基第一个想到了宋璟,这么多年的配合,李隆基已经十分了解宋璟,此时皇帝外出,留守的官员不一定是能力最强的人,但一定要是一个持正守节的人。

无论从人品还是资历来看,宋璟都是最佳的人选。

临出发前,李隆基对宋璟说;“爱卿是国之重臣,这次东巡有什么建议要和朕说吗?”

宋璟并没有直言,而是写成了奏疏呈献给了李隆基。

李隆基看完后十分满意,然后他说出了下列一番话:

“爱卿所进之言,朕会把它当作座右铭挂起来,随时观看它,以便终身受用。

在我看来,无论是做人还是做官,能够做到宋璟这个份上,已经无所遗憾,至于是不是宰相真的并不重要。

事实上李隆基对宋璟的看重并没有就此结束,开元十七年(729年),宋璟被任命为尚书右丞(右仆射),与张说、源乾曜等人同日拜官。看起来宋璟的前途似乎又光明起来,但此时年事已高的宋璟深切的知道这个世界是属于年轻人的。

此后,宋璟在尚书右丞的位置上改变了先前的作风,他渐渐的退居到了幕后,向张说、源乾曜等人毫无保留的传授自己的经验,以另一种方式继续发挥着余热。

开元二十年(732年),宋璟上表正式请求退休得到批准。这一年他六十九岁。李隆基给他的回报是,先前所遇的待遇一切不变。

然而宋璟知道一切的恩宠对于他这个已经渐入黄土的老头子来说,已经不在那么重要了,现在他最需要的就是闭上自己的家门,使自己一生劳累不堪的心得到片刻的安定。于是他婉言谢绝了李隆基的好意,表示自己应该和其他人一样,而不应该搞特殊化。为此他将自己在洛阳的一所私人宅院退还给了朝廷。

宋璟的这种做法使李隆基大受感动,在宋璟病重弥留之际,李隆基特派专使为宋璟亲自熬药,以表示自己对他的爱护和关怀。

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宋璟在家中安详的去世,享年七十五岁!

宋璟永远的闭上了双眼,但让他在九泉之下不能瞑目的,却是他的几个儿子在他之后,像很多官二代们一样,将宋家的门风败坏的五体投地。

宋璟有六个儿子,除了长子宋升官至太仆少卿,名声较好之外,其他的五个儿子全都是十足的败家子弟。

次子宋尚,官至汉东太守,天宝年间因为收受贿赂,被贬为临海长史。

三子宋浑,人如其名,是六子之中最混蛋的一个,因为和后来官居宰相的李林甫关系很好,所以被提升为御史中丞、东京采访使。这位仁兄在任期间,想尽了发家致富的好主意,一年之内征收两年的租税,一年的上交,一年的自己截留。可谓是过路财神截得一半财。

不仅如此,这位仁兄在担任东京采访使期间,看上了一位颇具姿色的寡妇,由于她已经有妻妾,所以再娶寡妇怕人非议,于是他想出了一个绝妙的高招,让自己的手下时任河南尉的杨朝宗和这位寡妇做一个挂名的夫妻,而他自己则私下占有。

浑人宋浑的好运在天宝年间终于结束,和二哥宋尚一样,因为腐败问题,被流放到高要,虽然没过多久他又咸鱼翻身,但很快他又因为私养刺客,而被贬官流放,从此之后再也没有回来。

四子宋恕、五子宋华、六子宋衡全都是因为腐败问题而被贬官流放到边远地区。

宋璟和姚崇一样,没有摆脱子嗣们在他们之后败坏门风的宿命,或许正是因为他们在生前过于耀眼,过于光芒万丈,以至于子嗣们完全忘记这个世界上富不过三代的理论,在我看来,这些官二代们之所以胡作非为,是因为他们所得到的过于容易。

但我想说的是,在这个世界上想要得到的东西或许经过百转千回才能得到,或许可以得来全不费功夫。但不想失去的东西,却往往犹如水之流转,即使你拼命的去把握,也会瞬间流逝。

是的,这个世界总是有规律的,它从不因人事而逆转!

宋璟的儿子虽然不争气,但我们依然不能否认宋璟一生的光辉,尤其是他担任宰相的四年,更是他人生光彩绚丽的巅峰,由于他和姚崇在开元初年共担任了八年宰相,而这八年大唐帝国在他们的精心治理下,出现了“大治”的局面,可以说挥洒世间的开元盛世正是此时开始绽放出夺目的光辉。

宋璟创造了诸多功绩,然而总结他一生的经历,可以看出他并不是个沽名钓誉的人。年轻时他曾经写下过一首《梅花赋》,在文章中他对屹立在寒冬时节的梅花大家赞赏,事实上此时的宋璟是借助梅花来比喻自己,发誓一生要像梅花那样,无论风吹雨打还是冰雪侵袭,依然昂首挺立。

纵观宋璟的一生,他确实做到了!

在担任宰相期间,宋璟曾经就职的广州老百姓为了感谢宋璟的功绩,特地送给他一块遗爱碑,但宋璟在接受后却将这块碑砸的粉碎。

不仅如此,宋璟在弥留之际告诉儿子们不要在自己的墓碑上刻下歌功颂德的话,因为他坚信公道自在人心,那些肉麻吹捧的话或许能粉饰太平,但终将会被历史黄沙所掩埋。

宋璟去世的三十三年后,他的后代邀请一位书法大家,为自己的先祖撰写一篇碑文,宋璟的后代之所以邀请这位书法大家,是因为他知道这个人和他的先祖宋璟一样,是一个刚烈持正、心怀天下,百折不回的人。

这位书法大家的名字叫颜真卿。

面对宋璟后代的请求,颜真卿毫不犹豫的答应了,那个时候大唐帝国昔日的雄风早已不在,帝国正在饱受煎熬。颜真卿遥想姚崇、宋璟等缔造的“大治”之世,心中不仅百感交集,顿时下笔千言。

值得一提的是,宋璟的墓碑至今依然保存完好,位于河北省邢台市沙河县十里铺村。在风雨中,历千年之久,回想盛世荣光,仍让人慨叹唏嘘!

在上一章介绍姚崇的时候,结尾我引用了一首诗来总结姚崇,现在我依然想引用古人句子来结束这个篇章,想来想去也只有乾隆皇帝的话最具代表性。

“梅花品格最胜,冰姿玉骨铁干右心回,非凡卉之匹。唐臣宋璟赋此,盖以自况也。予时巡中土,驻跸于此,遥企名贤,缅怀往迹,感兴成吟,并手写古梅一本,摹勒廊壁,以志清标,庶使千载,下睹此树,犹景其人焉”。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ysxl/lsqw/4520.html

上一篇:张说回归
下一篇:第一宰相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