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野史传说 > 历史趣闻

宫闱风波

历史大观园 历史趣闻 2020-06-03 15:54:45 0

在前边我们详细介绍了开元初年几位宰相的经历,李隆基即位后帝国在姚崇、宋璟、张嘉贞、张说等宰相的治理下,呈现出了欣欣向荣的局面,虽然在朝廷的官场斗争中,这些宰相们同样表现出了各自极富特色的整人手段,但这些饱读诗书、一生以致君尧舜上为理想的宰相们内心明白整人的手段乃是他们为了立足官场,当他们的地位稳固之后,最应该做的还是如何协助皇帝将帝国治理的井井有条。

所以,从开元元年一直到开元十四年,大唐帝国即李世民开创的贞观之治后,再一次迎来了一个盛世局面的到来,当然这个盛世局面并没有让李隆基满足,在前边那些贤相一一卸任之后,李隆基坚信凭借着自己睿智的双眼,一定可以继续寻找到适合做宰相的人。

李隆基确实做到了这一点,但是作为皇帝在重新塑造盛世局面的同时,也同样面临很多烦恼,因为帝国并不是只有那些具有伟岸抱负的宰相,更多的人还是不能免俗。荣华富贵、权势利益争来争去的并不少见。

在李隆基一面开创帝国盛世的同时,他同样不能摆脱来自这些人的压力,当然这些人不是来自于朝中那些位高权重的名臣,而是来自那后宫之中以及以李隆基为核心的内廷势力,按照本文依照时间顺序叙述的原则,我们先说后宫的事儿。

争宠

开元十二年(724年)七月,在张说和宇文融之间的争斗紧锣密鼓不断上演之时,李隆基突然下诏废掉皇后王氏为庶人,贬皇后的哥哥王守一为潭州别驾(后来途中赐死)。时任户部尚书的张嘉贞因为和王守一交好,被贬台州刺史。

诏书一经宣布,朝野震惊,很多朝臣纷纷猜测,皇帝陛下的用意何在,因为在此之前,废后这件事儿李隆基并没有和宰相们商议过,在很多人看来,皇帝陛下可能是犯了幻想性自由的毛病,然而事实上废后这件事儿并不是李隆基拍脑门决定的,在这背后隐藏着很多不为人知的事情,甚至李隆基也是倍感苦恼。

王皇后是李隆基即位前做临淄王时的原配夫人,出身官宦世家,父亲就是那个李隆基想要加高坟头的王仁皎。当年李隆基发动唐隆政变时,王皇后没少为他打气鼓劲儿,而且还出了不少好主意。哥哥王守一也是为李隆基出过不少力,政变成功后,王皇后顺理成章的成为了母仪天下的人。

在李隆基刚当皇帝的那几年,王家因为王皇后的缘故,颇受李隆基的优待,这一点从王仁皎死后,李隆基要求把他的坟头加高就可以看出。

当然李隆基是一位风流天子,身边的女人不在少数,除了王皇后之外,当时还有赵丽妃、皇甫德仪、刘才人等,这些女人无一例外的全都因为具有沉鱼落雁之容而受到过李隆基的宠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姓武的女人逐渐超越了所有的后宫佳丽,成为最受李隆基宠爱的人。

史书上没有记载这个武姓女子的名字,因为当时受封为惠妃,所以人称武惠妃。

如果论出身,武惠妃能够比过所有的后宫佳丽,甚至连王皇后都不能与之相比。因为武惠妃是武则天从兄武攸止的女儿。按照辈分来算的话,由于武惠妃的祖父和武则天是堂兄妹,所以李隆基和武惠妃应该算是表兄妹的关系。

武惠妃之所以进宫后能够超越众多佳丽,迅速成为最受皇帝的宠爱的人,与他自身的条件不无关系。《旧唐书·贞顺皇后武氏传》记载:惠妃少而婉顺,长而贤明,行合礼经、言应图史。

简单一句话来概括,武惠妃是个长的相漂亮,性格柔顺、知书达理、有知识、有文化的青年女子。

这样的女人别说是皇帝,即使是平民百姓,相信追求的人也不在少数,所以武惠妃能够受宠并不是偶然的。但人这辈子的性格以及诸多想法,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可能发生变化,这句话用在武惠妃的身上实在很合适,从她后来扳倒王皇后的所作所为来看,武惠妃在久居深宫,充分感受到那深宫诡秘的斗争无处不在时,她的行为方式也是在一点点的变化,这一点我们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一点点的充分感受到。

在武惠妃渐渐受到宠爱时,先前的赵丽妃、皇甫德仪等人全都成为了边缘化的人物,当然身为后宫之主的王皇后自身也受到了冲击。

但是谁也不会想到最终导致的结果,竟会是被废掉王后之位贬为庶人。很多史书记载说王皇后被废的原因是本身没有子嗣,而且姿色渐渐衰退,而深受宠爱的武惠妃为了得到皇后之位不断在李隆基面前诋毁王皇后,所以最终导致被废去皇后之位。

上述的这些原因固然有道理,但当我仔细核对史料,发现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

事实上,王皇后与武惠妃的这场斗争并不是武惠妃率先出手,相反却是王皇后率先挑衅。

不过这种挑衅也可以让人理解,只因为王皇后身处的位置与其所掌握的资源不成正比。

在母以子贵的深宫之中,皇后如果没有儿子那将会使自己陷入不利的境地,因为皇帝迟早有一天是会伸腿瞪眼的,自己的儿子继位,那新皇帝他妈就成了皇太后,古往今来不知道有多少后宫之人为了这事儿恨自己的肚子不争气。

王皇后就是恨自己肚子不争气大军的其中一员。

虽然赵丽妃曾经生下长子李瑛后,一直由王皇后来抚养,而且现在也被立为太子,但那终究是别人的儿子,而且在当时来讲李瑛肯定是未来皇位的继承者,而一旦当了皇帝,人家还是认自己的亲生母亲赵丽妃为皇太后,而王皇后自己很有可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所以,当时王皇后完全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压力山大!

反观武惠妃,自从进宫以来,一直到开元五年一共为李隆基生下了两子一女,不过可能由于是近亲结婚的缘故,这三个孩子全都早夭,搞的李隆基和武惠妃伤心欲绝,幸好武惠妃后来生下的两子两女全都健康的活了下来,也使得武惠妃的地位没有受到影响。

在武惠妃接连为李隆基生孩子的时候,我们可以想象的出王皇后是个什么心里状态,然而最关键的是,王皇后本身没有多少文化,是个粗人。

在我看来,没有文化这个原因成为了整个废后事件的导火索。

我们有理由相信王皇后作为女人,在自己的短板(不能生孩子)充分暴露在情敌面前的时候,她的内心是怎样的一种煎熬。

正如男人天生是多情的动物一样,女人天生就是嫉妒的化身。

由嫉妒所产生的就是怨恨,由怨恨所衍生的就是报复。

所以王皇后接下来想要报复武惠妃其实很正常。

事实上,就在武惠妃生下第一个儿子时,女人天生的敏感已经使得王皇后的感受到了危险即将袭来,这一感受倒不是来自于武惠妃,而是来自于李隆基。

武惠妃生下第一个儿子后,李隆基每天退朝后就捧在怀里把玩,虽然当时李隆基已经有很多孩子了,但这个孩子却是自己最宠爱的女人生下的,所以在李隆基的眼中这个孩子是独一无二的,为此他给孩子起了名字叫李一。

“一”这个字是笔画最少的汉字,但却是所有汉字的本源,甚至在古代人的眼中,“一”也是所有事物的本源。道家有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可见李隆基为孩子取名为“一”,颇有些代表上天的意思。

或许李隆基当时只是表达一种激动的心情,并没有什么有目的的行为,但他没有想到,这个举动恰恰触动了王皇后那颗敏感的神经。

在王皇后看来,李隆基为孩子取名为“一”,是有深刻用意的,因为“一”的意义是唯一,天下只有皇帝是唯一的,所以在王皇后的意识中,这个孩子有可能会成为太子,而武惠妃顺其自然的会成为皇后。

如果李瑛能够继位,自己或许在宫中还有一席存身之地,如果武惠妃的孩子未来继承皇位,在王皇后看来,自己将死无葬身之地。

于是,在多疑心里的重压之下,王皇后开始迷失了方向,其行为的典型特征就是发泄怨恨。

事实上在那种状态下,发泄怨恨也是可以理解,但没有文化的王皇后明显找错了对象,他找的对象是李隆基。

她总是寻找机会在李隆基面前诋毁武惠妃,而且说到激动的时候,还会奚落李隆基忘恩负义,喜新厌旧(时对上有不逊语),这就是典型的没事找抽了。

没有文化的王皇后可能并不明白,在那个特定的社会背景下,女人取悦男人的资本是什么,尤其是在与情敌的斗争中如何为自己赚取更大的资本。

说到这里,我倒是想起了现在某些关于女人如何挽回婚外恋丈夫的方法,说是如果想要让丈夫回心转意绝对不能大发雷霆,而是更加温柔体贴,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使丈夫回心转意。

针对这个观点我要说的是,在现代社会这只是其中的一种方法,而在王皇后的那个时代,这绝对是唯一的方法。

因为那个时代即使你身居高位,即使你做到女人中的超级牛人,别忘了给予你这一切的是男人。

王皇后的行为可以被认定为是“争宠”的性质,这一切本无可后非,但由于自身文化素质实在有限,所以采取了最下策的方法。

事实上,当王皇后在李隆基面前发泄不满情绪的时候,尤其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行为不经意间勾起了李隆基对历史的追忆。七十年前他的祖父高宗李治曾经整天面对王皇后的牢骚而不知所措,而最终倒向了武则天一边,现在李隆基同样面临一个同姓王皇后的不满怨恨情绪,不过与李治最初的不知所措相比,李隆基很快找到了答案。

没有子嗣使王皇后失去了权利博弈的筹码,没有文化使王皇后在情感之争中不具备任何优势的地位,而那些怨言则将使她与李隆基开始渐行渐远。

也就是从此时开始,李隆基萌生了废后的想法。

王皇后没有想到她的莽撞策略反而将李隆基更加推向了武惠妃那一边。当然废后这件事不仅仅是皇帝的家事,而李隆基也早已经过了意气用事的年岁,他明白当年祖父李治在废掉王皇后时,经历了来自诸多方面的压力,使其备受煎熬,这其中就有来自宰相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的压力,在这个问题上宰相们基于稳定的前提,一定反对废后,所以找宰相商议不是个好办法。

经过慎重的思考,李隆基决定首先从内廷的人开始,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他的计划最先就栽在了内廷人上。

泄露

在历朝历代都有内廷与外廷之分,外廷是指以宰相班子和各权力部门组成的处理国家大事的机构,而内廷则是指为皇帝私人服务的机构,例如太监、秘书之类的人。内廷的人虽然不如外廷的人尊贵,但由于是皇帝的贴身人员,所以显得更加亲近。

不过由于历朝历代朝廷局势相当复杂,而其中斗争瞬息万变,有时候内外廷的人可以互相转化,例如宗楚客当年内朝后妃势力的人,同时又是宰相。

李隆基这次决定找内廷的人来商量废后的事儿,可以看出在处理后宫的问题上,他对于内廷的人还是很信任的,想来想去李隆基决定找姜皎商议。

姜皎和他的弟弟姜晦曾经因为宋璟进言的缘故,被李隆基外贬出京城。不过到底是内廷的红人,兄弟二人没多久后又被李隆基召了回来,姜皎被任命为秘书监,姜晦更是坐上了吏部侍郎的职位,可谓是官运亨通。

李隆基找姜皎商议本意是想让他替自己找个废后的理由,姜皎的反应还算不赖,和李隆基的想法不谋而合,他们一致认为皇后无子是最好的废后理由。

既然已经达成共识,那接下来就是该如何运作的问题,这个问题李隆基交给了姜皎来思考。

在姜皎离去的时候,李隆基似乎意识到了什么,他叫住了姜皎,然后说了一句话:

“此事虽是后宫之事,却事关朝廷大局,卿且细思量。”

姜皎点了点头,转身离去。

在宫门外,他碰到了濮王李峤,两个人平常关系十分要好,于是开始攀谈起来。

在接下来这番对话中,虽然言语平淡,却蕴含着极深的玄机。

“姜兄刚才去见皇上了?”

“是啊!皇上有事找我相商。”

“哦?皇上只找你一人。”

“嘿嘿,当然了,皇上找我商量的事儿可是件大事。算了不跟你说了,皇上还得让我回去仔细思考呢?”姜皎说完转身想要离去。

“哎……!姜兄,皇上找你什么事啊?你看你这么着急回去,不如说出来我也替姜兄想办法。”李峤一边说着,一边拉住姜娇。

“不能跟你说!这可是件大事啊!”姜皎小声的说道。

“大事?那就更应该和我说了啊,我是皇上的宗亲,应该知道啊,你快告诉我,不然的话我进宫亲自去问皇上?”李峤故意威胁道。

“这个……,我要是跟你说了,你可不许泄露出去啊?”

“姜兄放心,咱两这么多年你还不了解我?“李峤拍着胸脯信誓旦旦的说道。

姜皎四下看看没有人,然后将嘴凑在了李峤的耳边,说出了他本不应该说的那个秘密:

“皇上想要废后!”

话一出口,李峤顿时犹如五雷轰顶,如果换做其他人,或许反应不至于这么激烈,但李峤除了是宗亲之外,他还有另一个身份——王皇后的妹夫!

“你可不许泄露出去啊!我走了!”

……

姜皎离去时所说的这句话,李峤压根就没听到耳朵里,虽然他当着姜皎的面没有露出惊讶的表情,但李峤的手心里早已经冒出了冷汗,因为王皇后一旦被废,身为他的妹夫,李峤的前途实在未卜。

我们当时并不知道姜皎告诉李峤这个秘密是源于本身脑系的问题,还是出于对朋友的信任,不过以姜皎的智商来看,废后这么天大的秘密,他是不应该如白痴一般的泄露出去,而且泄露的对象还是皇后的妹夫,所以我猜想姜皎对李峤说出这个秘密其实是有用意的。

所以很多史书上记载姜皎泄露废后的秘密是源于没有脑系的说法,根本不可信。要知道能混到皇帝内廷的红人级别,且在被贬之后还能让皇帝召回来,绝非等闲之辈。

其实如果你细心阅读上面这番对话,你会发现姜皎始终是对话的引导者,他用了很多模糊的话语试图主动引起李峤的好奇心。

或许是出于一种同情,或许是因为自己和李峤要好的关系,在我看来,姜皎告诉李峤这个秘密,或许是有意识让李峤想办法挽救王皇后,因为在他看来,李峤身为皇后妹夫和皇帝宗亲的双重身份是有机会让皇帝陛下改变想法的。

而他之所以采取一种看似是李峤逼他说出来的场景,事实上很有可能是为自己留了一条后路,毕竟是自己和皇帝陛下的秘密,如果他主动和李峤去说,那就是结党营私。

而现在是被动说来,未来一旦皇帝知道,他可以拉李峤垫背,凭借自己和皇帝的私人关系,最多落个口风不严的罪名。

总之一句话,在姜皎看来,李峤在朝廷待了这么多年,虽然不如姚崇、张说等一干猛人的脑系,但他一定会采取变通的方式力争使李隆基放弃废后的想法。

然而姜皎过高的估计了李峤的智商以及能力,甚至他也高估了自己在皇帝陛下的忍耐力以及心目中的地位,如果他知道李峤接下来会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去挽救王皇后,他一定会在心里说上一句:打死也不说。

昏招

李峤并不是没有脑系的人,他知道皇帝陛下想要废后,一定是因为皇后无子。而且作为皇后的妹夫,他当然知道这个大姨姐正面临来自武惠妃的威胁,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李峤在姜皎走后,当即决定出手相援。

问题的关键是,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方法。

废后这件事属于皇帝的家事,在李峤看来自己的身份其实很敏感,搞不好会将自己毁掉,所以思前想后,他决定抛弃所谓的权术与计谋,进宫坦然面对李隆基,用自己的诚意去打动李隆基。

不可否认,李峤的方法还是不错的,但他显然忽略了姜皎兄弟安危。

在李峤进宫面见李隆基,刚刚把废后的事一说,李隆基就立即意识到是姜皎把这个本应该只有他们两个人知道的秘密泄露了出去,作为皇帝,李隆基一方面必须要维护自己的尊严,另一方面还要顾及朝廷的局势,所以在李峤劝说他的同时,他的头脑里瞬间形成了一个计划,这是一个暂时可以压制此事的方法,同时也是一个至姜皎于死地的计划。

“姜皎简直就是挑拨离间,我什么时候说过要废后?来人!把姜皎抓来!”

当姜皎被五花大绑的压到李隆基面前时,李隆基已经好言安抚李峤让他先行告退。虽然朝堂之上只有太监、宫女和侍卫等并不重要的人,但李隆基依然要将变脸进行到底。

姜皎的眼神中已经露出惊恐之色,他隐隐的感觉到李隆基在短短的时间内,态度来个180度大转弯,一定与自己刚才在宫门外和李峤的那番对话有关,但他实在没有想到皇帝陛下为何会这么快就知道了消息,他更猜不到是什么原因会让皇帝陛下如此对待自己。

“你和濮王(李峤)说朕要废后,朕什么时候说过?你知道濮王刚才进宫问朕的时候,朕有多尴尬?”李隆基冲着姜皎咆哮道。

霎那间,姜皎明白了,原来一切根源都在李峤处理这件事的方法上。

李峤你是个什么脑子啊?怎么可以直接和皇帝说这件事。

“陛下!是您……”

“闭嘴!狗奴才!居然敢散布谣言,挑拨离间!来人!杖责六十!”

在姜皎刚要张嘴争辩的时候,李隆基就知道如果自己不阻止他的话,那么即使姜皎受到处罚,那么废后这件事一定会被人认为是自己的想法,所以即使现在朝堂上没有什么重要的人物,李隆基也不能卸掉自己伪装的面具。

为了让自己脱困,只能将一切责任推到姜皎身上。这是李隆基此刻在心底反复说的最多的一句话。

姜皎不仅最终挨了打,而且李隆基为了不留遗患,将他流放钦州(今广西钦州),他的弟弟姜晦也受到牵连,被贬到春州(今广东阳春)。

在我看来,李隆基没有下令杀掉姜皎,已经是很够意思了,但这位仁兄显然体格不济,屁股挨了打之后,伤口一直溃烂,还没走到钦州就一命呜呼。

姜皎的结局告诉我们两个深刻的道理:

1、不要用自己的智商来衡量别人的智商。

2、领导的秘密知道的越少越好,尤其是领导的家事。

处理完姜皎后,李隆基终于可以长抒一口气。不过废后风波并没有就此终结。李隆基虽然将此事暂时搁置,但这个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废后的传言还是传到了王皇后的耳朵里。

在王皇后看来,无论是姜皎挑拨离间在先,还是李隆基本身就有这个想法,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不能生出孩子,而武惠妃却是产量颇高,如果照此下去,废后现在虽然可能只是传闻,但谁又能保证未来不会变成现实呢?

所以,虽然李隆基暂时压制了此事,但对于王皇后来讲,事情远没有就此结束。

从某种角度而言,“王皇后”这个三个字已经完全超出了王皇后本人的意义所在,在她的身后是一个庞大的外戚集团,自古以来外戚由于身份的特殊,是不可能不介入到朝廷利益纷争中的,外戚们的尊贵与没落全都因为皇后的地位而随时变化,现在王皇后已然处于一种危机之中,她身后的外戚集团当然是不甘心就此认输的。

当然,在李隆基那个时代,是断然不会出现王莽、杨坚等一干外戚猛人拍案而起的局面,但作为朝廷中一股强大的势力,王皇后身后的外戚集团们试图通过其他的方式来保存自己这一派的地位,而谁都明白最好、最平稳的方式就是给皇帝陛下生个儿子。

在那个没有科学治疗不孕不育症状的时代中,人们治疗不孕不育大多依靠一种办法,那就是祈求上天赐子,当然祈求的方式多种多样,寻常百姓可以到寺庙里去拴娃娃,而地位尊贵的后宫嫔妃们则会请和尚或道士作法事求子。

不过这种方式还有另外一个专用名词,名曰“压胜”!

从唐朝建国以来,已经不知道有多少人栽在了“压胜”之法上。但王皇后的外戚成员们似乎并不死心,尤其是哥哥王守一专门为自己的妹子讨了一个不用作法事求子的妙方。

王守一这个妙方是从一个叫明悟的和尚那里讨来的。明悟和尚不是个普通的和尚,说起来也算是李隆基的老熟人,神龙年间经常出入李隆基所在的临淄王府,在唐隆政变中,明悟曾经资助过李隆基,所以李隆基即位后封他为银青光禄大夫。

明悟给了王守一两块霹雳木,所谓霹雳木就是被雷劈过的木头,明悟告诉王守一只要王皇后在两块霹雳木上写上“天地”两个字,再写上皇上的名字,然后装在香囊里,再书写一条“奉此有子,当为则天皇后”的字符,然后连同两块霹雳木一同放在寝帐之内,三日之内皇后必定会得到上天赐下的子嗣。

明悟的话让王守一大喜过望,但当他将这个方法告诉王皇后时,却遭到了王皇后的强烈反对。王皇后虽然是个粗人,但对于实行这种高风险的“压胜”之法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她还是十分清楚的。她认为虽然自己没有儿子,但如果自己好好修德,或许还能维持自己的地位(而凭恃薄德,尚可苟延),如果相信邪说,实行“压胜”之法,不用皇帝因为自己不能生儿子废掉自己,自己就无颜掌管后宫事务了(无需无子敕废,否则何颜执掌六宫?)。

王皇后的反驳应该说很正确,很多史书记载说是王皇后有病乱投医,听到哥哥王守一说的方法后,就立即照办。事实上这是不准确的,所以在上边的叙述中我将古文原文引入其中。但王皇后的反驳仅仅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本身文化素质不高的她或许并没有考虑到以王守一为首的外戚集团成员的内心深处的想法,所以她的反驳是软弱无力的。

马克思曾说过如果有200%的利润,资本家们会藐视法律;我要说外戚集团们只要看到维护自己利益的希望时,他们可以牺牲任何人的利益,其中包括他们的亲人,甚至是践踏王权!

面对王皇后的强烈反对,王守一当场并没有和她争辩,他知道自己这个妹子的脾气一旦上来,是八匹马也拉不回来的,所以他无奈的退出了出来。

但是他并不甘心,于是没过多久他指使另一个妹妹王菱借进宫探望王皇后之际,将两块霹雳木和写有“奉此有子,当为则天皇后”的字符偷偷的放在了王皇后的床下。

在我看来,霹雳木还不是大问题,而那条字符才是致王皇后于死地的关键所在!

废后

就在王皇后的外戚集团成员们努力寻找各种方法保住自身地位的时候,由于精力过于集中,他们忽略了来自敌对势力的窥探。事实上深宫之中的斗争往往都不是单人作战,王皇后的身后是整个外戚集团,而武惠妃同样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由于王皇后无子,而武惠妃又是李隆基最宠爱的女人,在当时利用武惠妃做政治投机的人不在少数。

而在所有人中最想和武惠妃靠近的并不是那些朝臣,而是很多后宫的嫔妃。

女人的嫉妒心虽然犹如熊熊火焰,但当自己渺小的力量不足以保护自身的利益时,她们便会立足现实寻求靠山,在那些地位比较低下,长时间得不到皇帝宠信的嫔妃中,很多人已经选择了武惠妃作为靠山。

当王守一和妹妹王菱在王皇后的寝宫不断进进出出的时候,他们是不可能避开那些以武惠妃作为靠山的嫔妃的,所以消息很快传到了武惠妃那里。

虽然当时武惠妃可能并不知道王守一指派妹妹王菱偷偷的将那个“秘方”放在王皇后的床下,但明悟和王守一之间的来往,是不可能瞒过武惠妃的,换句话说明悟献给王守一的那个秘方,武惠妃也是知道的。

在武惠妃看来,掌握这一点已经足够!

很长时间以来,面对王皇后的步步紧逼,武惠妃并没有与之针锋相对,作为文化素质比王皇后要高出一大截的她,深刻的知道反击皇后的前提是牢牢抓住皇帝陛下的心,当然除了能生孩子之外,还必须要让皇帝在你这里感受到在其他女人那里感受不到的温情。

到目前为止,武惠妃做的相当出色。

现在她已经知道了王守一的那个“秘方”,所以反击的时刻已然到来。

武惠妃虽然温顺贤明,但此刻面对皇后之位的诱惑,没有哪个人会不动心,更何况这场纷争的挑起者本来就是王皇后,现在武惠妃要做的就是把已经站在悬崖边上的王皇后推下悬崖,而且她轻而易举的就可以做到,而做完这件事的回报有可能是得到皇后之位。

所以,无关道德,只有利益!

当武惠妃将王守一的那个秘方告诉李隆基时,他的第一反应是愤怒,因为这种“压胜”之法,是朝廷明令禁止的,而王皇后身为后宫之主居然顶风作案,李隆基的恼怒合情合理。

如果说第一反应是出于一种本能,那么第二反应则是出于一种觊觎的心态,因为霎那间李隆基似乎找到了废后的理由,当然目前为止除了王守一和王菱之外,任何人都不知道王皇后的床下居然真的放着那个秘方。所以对于李隆基而言,眼下第一步要做的是取证。

于是,李隆基命人火速前往王皇后的寝宫进行搜查,在当时来讲,李隆基和武惠妃两个人都没有对搜查的结果抱太大的希望,他们的目的是想通过此举,为接下来使王皇后背上“莫须有”的罪名造势。

然而搜查的结果却完全出乎了李隆基和武惠妃的意料之外,当李隆基将两块霹雳木和那条字符拿在手里的时候,他的嘴角露出了一丝诡异的微笑,而武惠妃那依旧平静如水的表情下也终究掩藏不住一种幸灾乐祸以及征服情敌的快感!

“奉此有子,当如则天皇后”,李隆基最中喃喃的重复着这句话。他年少时心中立下的誓言,其中就包含自己毕生的努力使大唐帝国摆脱被祖母拦腰斩断的阴影,现在王皇后的内心深处居然有复辟的想法,李隆基那颗敏感的神经已经在剧烈的抖动。

站在李隆基的角度去想,他是不可能理解这句话,其实反应的是王皇后想生孩子的迫切愿望,所以王皇后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主宰后宫的尊贵地位就此终结。

而让人倍感唏嘘的是,王皇后自始至终完全被蒙在谷里,她只充当了她身后外戚集团的被利用者。

事已至此王皇后百口莫辩,她提出要当面和皇帝陛下解释清楚的请求被断然拒绝,此刻王皇后切身感受到了被曾经深爱过和给予她雍容华贵那个男人抛弃的苦痛滋味,瞬间跌落让她有些始料未及,此刻她终于明白了在那尊贵的背后,对于那个男人而言,自己就是个受到摆弄的棋子。

想到这一切,她的心中反而没有了恨,因为她知道那个男人可以摆布的棋子有很多,今天是自己,或许明天就是那个最受宠的人。

武惠妃!此刻你胜利了,但是你又怎能体会到那荣华富贵瞬间逝去的凄凉之痛,希望下一个人不是你,但你又有多少资本去留住那个男人的心呢?

或许未来你依然可以是宫中最受宠爱的人,但在这诡秘的后宫中,你也许会体会到那伸手即可触摸的尊贵,但却永远也触摸不到的遗憾!

开元十二年(724年)七月二十二日,李隆基亲自起草了废黜王皇后的诏书,这既是一封终结王皇后尊贵地位的诏书,同时也是李隆基一抒胸中怨气的诏书:

“皇后王氏,天命不祐,华而不实。造起狱讼,朋煽朝廷,见无将之心,有可讳之恶……”。

在这篇冗长的诏书中,上边这两句是李隆基对王皇后在整个事件,甚至是一生的一个定论。

在我看来,天命不祐生不出孩子确实属实;华而不实是李隆基片面的感受,源自于王皇后的文化素质不高;而造起狱讼,朋煽朝廷的定论则有些偏颇;这句话更适合定论于她身后的外戚集团。

从天堂到地狱,王皇后的命运瞬间决定于李隆基的这封诏书,带着无尽的悲怨王皇后于当年十月含冤去世。

文化素质不高限制了她的眼界,使她无法找到宫闱斗争有效的策略,而她身后外戚集团的利欲熏心,更使她最终走向了一条不归路。坦白的讲,王皇后虽然是这场斗争的挑起者,但她却不是那种为了维护自己利益而置所有人利益于不顾的那种人。

或许正是因为她身上的这种闪光点,很多年来王皇后和后宫的嫔妃们关系相处还是不错的,以至于她不幸早逝后,后宫的很多人不禁为她惋惜,甚至留下了悲痛的泪水。而这种情绪很快从后宫开始蔓延到整个朝廷,当李隆基得到王皇后去世的消息后,那一刻他的心中也有些同情,下令用一品礼仪安葬在长安城外的无相寺。

不可否认,同情是这个世界上很高贵的一种情感,但同情并不能洗刷王皇后的冤屈,直到30多年后唐代宗李豫即位,才为王皇后平反,重新尊她为皇后。

屈枉的批判虽能颠倒黑白,指鹿为马;但面对“时间”的最终拷问,一切都会理屈词穷地显出本来面目。

……

李隆基达到了废后的目的,但他的心似乎并不能平静,我坚信在他听到王皇后去世的消息时,除了同情之外,一定还会有一种他与王皇后结发之情瞬间消逝的怅然,事实上这种感觉在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始终伴随着李隆基。

从开元十二年七月废去王皇后一直到开元十四年为止,李隆基虽然对武惠妃的宠爱一如既往,但他始终没有册立武惠妃为皇后,即使是武惠妃的一切待遇完全已经达到了皇后的级别,他依然没有突破最后的底线,这不能不与上述的他内心感受有关。

武惠妃在王皇后被废最初的那段日子,她对于得到皇后之位并不着急,因为她坚信自己终将成为那个主宰后宫的人,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她逐渐发现自己虽然距离后位很近,但却永远迈不到那一步,所以到了开元十四年,她开始用各种方式暗示李隆基立自己为后。

面对武惠妃所释放出的信号,李隆基并没有一口回绝,而是面向所有朝臣提出这个想法,命群臣廷议。

很快,这个想法遭到了大臣的一致反对。例如侍御史潘好礼就认为武惠妃出身武氏一族,而当年武三思、武崇训等人可是祸害大唐帝国的罪魁祸首,何况太子李瑛并非武惠妃亲生,如果立她为后,很可能再起宫闱波澜。

其实谁都明白,潘好礼的话暗指李隆基不要忘了武则天拦腰斩断李唐的痛楚,只不过因为武则天是李隆基的祖母,所以不能明说。

面对大臣的反对,李隆基暂时搁置了立后的问题。

很多史书记载说正是因为大臣的一致反对,才成功阻止了李隆基立武惠妃为后的想法,在我看来这种说法并不靠谱。两年前他想废掉王皇后时首先找的是内臣姜皎进行商议,甚至最后的决定都没有和朝臣进行商议,以李隆基的这种行事作风,现在皇后之位已经空缺了两年,完全可以不和朝臣商议,一纸诏书搞定。

在我看来,开元十四年武惠妃没有得到后位,完全是因为李隆基暂时还不想立她为皇后,武惠妃是什么出身所有人都十分清楚,而武氏一族为李唐带来怎样的伤害,很多人更是有着切身的感受,而那些大臣都是李唐王朝的忠实者,找他们商议那不是存心吃闭门羹吗?

事实上,李隆基命朝臣廷议立后这件事,本身就是想借大臣的嘴来暂时断绝武惠妃的对后位的渴望,因为在他的脑海里始终有一个不为人知的想法,从某种角度而言,这个想法是倾向武惠妃的。

那就是,利用时间去扭转武惠妃在所有人心中的形象。

废后事件虽然已经过去了两年,不可否认王皇后是整个事件的挑起者,但人们的本能大多是同情最终的失败者,而对让王皇后最终落下悲惨结局的武惠妃历来没有什么好感。

除此之外,武惠妃的出身是不能改变的,唯有时间可以去淡化。

所以,暂时不立她为后,在李隆基看来是有利于她的。

我们不知道以武惠妃的智商,当时是否能理解李隆基的良苦用心,但从后来的事实发展来看,她可能读懂了李隆基的心思。

因为在此之后整整十年的时间里,史书上没有任何关于武惠妃的记载,换句话说,她按照李隆基的设想将自己隐藏了起来。

皇后的桂冠非我莫属,我现在要做的就是历经时间的考验,当那个时刻来到的时候,我将如凤凰展翅一般,用自己的光芒照亮这了无生机的后宫!

王毛仲的变化

以上我们详细介绍了开元十二年到开元十四年关于废后的事件,鉴于王皇后已经被废,后宫之争暂时告一段落,武惠废就此消停了十年,所以我们先让武娘娘暂时退场,以利再战,关于她的事情还没有完结。在她重新登场之前,我们先来说一说宫闱风波的另一个事件。

要说李隆基这个皇帝当的着实不易,宰相打来打去,老婆们争来争去,甚至就连他贴身的奴仆也有许多非分之想。

这些奴仆从某种角度而言,即属于后宫的人,也属于内廷的人。因为所谓奴仆都是些太监、秘书、贴身侍卫等等;这些人虽然地位不高,但由于随时跟在皇帝身边,可以充分发挥一把狐假虎威的做派。

不过大家害怕的还是狐狸身后的老虎,如果没有老虎,狐狸简直不值一提。

可惜有的人并不懂得这个道理!

王毛仲就是其中的一个。

这个本是高句丽人的李隆基贴身奴仆,小时候父亲因为吃了官司被没入官府,王毛仲当时流落飘零的来到潞州,因为机灵聪明,善于骑射,被时任潞州别驾的临淄王李隆基相中,从而进入其府中成为一名奴仆,同时兼任贴身侍卫。

唐隆政变之前,李隆基在争取北门禁军万骑卫的过程中,王毛仲出力不少。但在唐隆政变当天的关键时刻,王毛仲却不知去向,直到事变成功后,王毛仲才回到李隆基的身边,虽然李隆基并没有因为此事和王毛仲较真,但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件事情还是在李隆基心中留下了阴影,以至于导致王毛仲最终的悲惨结局不能不说和这件事情有关。

从李隆基继位一直到开元十五年前,王毛仲的表现还是很优秀的,在协助李隆基诛灭了太平公主集团后,被李隆基封为检校内外闲厩兼知兼牧使。

说的简单点,就是为全国的军队养马、看马的官。

在很多人的心中,王毛仲的这个官职和当年孙猴子那个弼马温的官职有的一拼。在这里我要告诉你,在唐朝如果你要了皇家的弼马温,那说明你在皇帝心中地位是很高的,除了官职的级别高(正三品)之外,还在于这涉及到国家军队的战斗力关键问题。

中国历史上军队战斗力相对而言汉朝和唐朝算是强的,而究其原因则是骑兵的战斗力强,要保持骑兵很强的战斗力,其中一个关键的因素就是马匹的数量要多、质量要过关,所以养马的官员对于帝国来讲是十分重要的,而当时李隆基能将如此重任交给王毛仲,足见他对这个曾经贴身奴仆的信任程度。

而王毛仲也的确没有辜负李隆基的厚望,他知道李隆基是个雄才大略的帝王,开创武功他长久以来的梦想,所以在任上努力工作,认真钻研畜牧的相关知识,通过他十年不懈的努力,使帝国的军用马匹从24万上升到43万,差不多番了一番。

最关键的是,皇家的弼马温是个十足的肥差,在这个位置上顺手牵马地搞点灰色收入,那简直是小事一桩,但王毛仲在任上十年的时间,居然做到了不贪污、不受贿、不浪费。

而且王毛仲还很具有经济头脑,由于每年马匹都有损耗,对于死去的马,王毛仲并没有就地一埋了之,相反他却利用这些死马在市场上做起了买卖,每年都会为朝廷赚回相当于8万匹绢的钱。

王毛仲的努力没有白费,开元十三年泰山封禅的时候,他终于得到了丰厚的回报,由于他精心挑选了几万匹上等的好马,跟随李隆基一同前往泰山,在路上这些马匹从远处望去好像彩色的绸缎在起伏飘扬,这让李隆基感觉很是悦眼,而且也很有皇家气派,回来后让时任宰相的张说亲自写了一篇《牧监颂》夸奖他,并加封为开府仪同三司。

开府仪同三司虽然只是个名誉官职,但李隆基时代只有四个人获此殊荣,分别是姚崇、宋璟和王仁皎。两个宰相,一个皇帝岳父;奴仆出身的王毛仲能和这老哥仨平起平坐,说他至此达到了人生的顶点,一点不为过。

随着地位的提高,王毛仲的身份也在不知不觉中进行转换,那就是从皇帝家奴的身份向着宠臣的身份进行转换,至少在他自己是这么认为的。事实上他的这种认为,仅仅是局限于内廷的武将中间。

不可否认,当时在李隆基身边的贴身侍卫中,王毛仲的地位是最高的,除了官衔最高之外,由于和李隆基是发小儿的缘故,在情感上让李隆基很是依恋,每次举行宴会李隆基都会让他坐在自己的身边,如果哪个活动王毛仲要是没出席,李隆基肯定是闷闷不乐。

事实证明,人处在这样一种境遇下,心中都有一股更高的欲望,更何况是奴仆出身的王毛仲,但他却在自己人生的顶点时,在一个不合适的场合,用一种不合适的方法做了一件非常不合时宜的事情。

他居然公开向李隆基讨要兵部尚书的职位!

史书记载:帝不悦!毛仲怏怏!

这是王毛仲来到李隆基身边后,双方矛盾的公开化标志!

《新唐书@王毛仲传》记载:他之所以敢公开向李隆基要兵部尚书的职位,是因为王毛仲本来就是个志骄既满的小人品性。

在我看来,这个评价并不准确。如果他本来就是个小人,在弼马温的职位上是不可能遵守“三不”原则的,而且能在雄才大略的李隆基身边,一个奴仆出身的孩子居然混到了正三品的官职,如果是小人品性是不可能升到这个位置的。

坦白的讲,王毛仲并不是个小人。不仅不是小人,而且还是个十分正直的人,除了当弼马温时奉行“三不”原则之外,他在李隆基废后的事件中,还曾经引用李世民为长孙皇后修建望陵台的事情来劝说李隆基应该效仿李世民的做法,不要忘记王皇后曾经立下的功劳。

从这一点来看,王毛仲是个有良心的人。

那我们不禁要问,王毛仲从谦虚谨慎的努力工作者,为什么在很多人看来突然变成了一个骄傲自大的小人?

通过仔细的翻阅史料和对王毛仲一生轨迹的梳理,我的得出了一个颠覆性的答案,那就是至少在公开讨要官职的时候,王毛仲的内心其实并没有变化,而之所以在很多人心中造成了骄傲自大的印象,则是因为他讨要的方式以及遭到李隆基拒绝后的内心失衡状态。

事实上王毛仲公开向李隆基讨要兵部尚书的职位是有其根源的,除了本身就身兼皇帝侍卫之外,开元九年又被李隆基任命为朔方道防御大使,和时任左领军大总管的王琚、天兵节度使张说、一同前往幽州和幽州都督裴伷先一通商议帝国北边的防御事宜。

也就是说,当时王毛仲的身份已经暂时突破了内廷范围,成了统领帝国一方军队的长官,有了这样的一个背景,当王毛仲有了开府仪同三司的头衔后,他觉得自己有能力和有资格可以当兵部尚书的,并不是他自大,而是他想站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上,继续为大唐帝国发挥自己的才智。

王毛仲的这种公开讨要的方式,其实算是一种毛遂自荐,可惜他没有仔细思考对象是谁,或许是他认为自己和其他人不一样,毕竟有着和皇帝的私交,但王毛仲显然想的过于简单了,因为他要的是权力,而且是任何一个皇帝都颇为看重的兵权。

所以李隆基当然要拒绝,在李隆基看来,王毛仲一个奴才起家的小儿,自己已经给他很多了,为什么还不知足?所以主仆这次矛盾的公开,其实究其本源,可以用一句话来总结:一个雄心壮志,另一个理解偏差!

如果王毛仲就此打住,依旧努力工作,或许未来还有机会,但他却触碰了官场最不能触碰的底线——产生抵触情绪,而且还在背地里发牢骚,所以给人造成了一种志骄即满的印象。

最关键的是,在一片非议声中,王毛仲的政治敏感度过于低下,在这种最不合时宜的时候,他和驻守玄武门的禁军将领葛福顺结为了儿女亲家。

事实证明:舆论可以将一个人捧上天,但也可以瞬间让其摔的粉身碎骨。

不可触碰的禁忌

玄武门!这个自唐朝建国以来发生过四次宫廷政变的地方,似乎成了一个让人挥之不去的梦魇,从李世民发动的玄武门事变一直到李隆基发动的唐隆政变,唐朝历次宫廷政变成功都是因为胜利者事先掌控了驻守玄武门的禁军。

李隆基成功当上皇帝后,玄武门禁军的将领陈玄礼和葛福顺成为了有功之臣,在李隆基大肆贬黜功臣的时候,由于他们官职不高,李隆基并没有为难他们,所以一直到开元十五年,玄武门的禁军依然维持在开元初年的样子,没有什么变化。

但是进入开元十六年以后,情况出现了变化。

王毛仲和葛福顺的两家联姻,其实并不意味着什么,本来都属于皇帝的贴身武将,而且又都曾经是身份不高的功臣,所以两家联姻算是门当户对,但由于先前王毛仲给人造成了一种志骄既满的印象,所以不免引来很多人添油加醋的排挤。

当时时任吏部侍郎的齐澣就向李隆基进言,说葛福顺掌握着玄武门的禁军,现在和王毛仲结成亲家,小人如果恩宠过盛,很容易产生邪念,如果不事先做准备,恐怕后患无穷。

齐澣的这些话实际上是指出了王毛仲由于地位、身份变化所带来的潜在危害,首先弼马温的官职让他统管着帝国整个的战马,和葛福顺联姻又让他与玄武门禁军有所联系,如果没有人多心,那实在是没有天理。

最终齐澣为李隆基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高力士小心谨慎,加宦人可备禁中驱使,腹心所委,何必毛仲哉?

简单一句话:以奴才治奴才是也!

不过当时或许谁也没有想到,恩宠致盛的王毛仲最终确实栽在了高力士的手上,而且随着高力士的介入,这场斗争也在逐渐增添了另一份色彩。

坦白的讲,齐澣推荐高力士并不是出于什么私心,而是他看到了当时王毛仲和高力士是有矛盾的,这种矛盾起源于王毛仲发迹后,对于宦官们的不懈,史书多有记载王毛仲奚落宦官犹如对待自己的下人。可是在宦官们看来,你王毛仲不也是皇帝身边奴仆出身嘛?正像《红楼梦》里所说的:梅香拜把子——都是奴几!神气什么?

面对齐澣的提醒,李隆基当时并没有多说什么,史料上说他当时回答齐澣说这个事情不是不那么简单,需要仔细的斟酌。

虽然这是一句冠冕堂皇的话,但在我看来,齐澣的提醒以及建议已经打动了李隆基,只是作为皇帝,他是不能让大臣看出他内心深处的想法。

在齐澣提醒过后,李隆基虽然对王毛仲和北门的禁军搞在一起的确有些心有余悸,但是对于这个跟随自己多年的发小儿,李隆基还没有下定决心进行整治,而且王毛仲确实立下过不少功劳,无论于公于私李隆基有些不忍,他依然在观察,依然再等待。

王毛仲!我多么希望你能走进我的内心,我可以给予你无尽的荣华富贵,但愿你不要触碰那不可触碰的禁忌。

然而事实证明:王毛仲的做法让李隆基很是失望。

《新唐书》上记载说王毛仲仗着在和葛福顺结为亲家之后,越来越焦躁,经常和另一个奴才李守德、左监门将军卢龙子、唐地文以及左右威卫将军王景耀、高广济等数十个人经常干些违法的事儿,王毛仲仗着和皇帝的私交,在所有人中干的坏事儿最多。

但史料上并没有列举这些人到底干了什么坏事儿。当我仔细阅读了很多史书,我发现唯一能证明王毛仲干坏事儿的证据,就是开元十七年他私自从太原运兵器到京城。

在我看来,对于老百姓而言这实在不算个事儿,但对于朝廷而言确实是件很坏很坏的事儿。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当时私自运兵器是非凡朝廷固定的,当时规定如果某个官员要调动十名以上的兵士、十匹战马或者十件兵器,手里必须要有三样东西:皇帝的敕书、兵部给地方官的公文和兵部的鱼符。

当地方刺史得到这三样东西后,先审阅敕书和公文,然后将兵部的鱼符和自己的鱼符合对在一起,如果能完全合对上,便允许发兵。

可王毛仲运送武器的时候,只有自己的碟文,其他三样东西全都没有,这明显不符合规定。当时时任太原少尹的严挺之就发现了王毛仲的违规行为,他立即密奏朝廷,觉得王毛仲的行为有些反常,希望朝廷能够重视。

这是史料上唯一能证明王毛仲干坏事的记载,但并没有记载他私自运送兵器的目的是什么,从严挺之的奏疏来看,似乎王毛仲可能有非分之想,甚至是有意图,但是直到开元十九年初王毛仲被赐死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们并没有看到他有任何越轨的行为。

综合上边所说的,我觉得史书上说王毛仲干坏事有些夸大其辞,如果说他干了触碰李隆基底线的事情还比较靠谱。

公开向皇帝要兵权,这已经让皇帝很是不爽;现在明知道私自运兵器乃是违规行为,却依然顶风作案,王毛仲的行为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宣泄不满情绪的体现。

严挺之的奏疏递上去后,李隆基并没有做出什么反应,但这不能说明他对这个问题丝毫不重视,依照李隆基的性格,在这件事上没有反应,恰恰是一种反常的表现,在我看来,只有两种可能。

一是李隆基对这个奴才发小儿依然不忍下手;二是他很可能继续为王毛仲挖一个巨大的坑,就像当年李世民明知道李承乾做了很多不堪的事,但依旧再等待一样,不需要过多的理由,只需要合适的时机,出手必无回旋余地!

从后来的事情发展走向来看,李隆基此时很可能再酝酿开元初年贬黜功臣的老招数,那就是在整个事件中,他需要一个助推器,而继续将自己隐藏,充当幕后的推手。相比于开元初年的姚崇,现在李隆基选中的人选或许更为得心应手。

因为他选中的人和王毛仲有着不可调的矛盾。

这个人就是高力士!

赐死

在王毛仲一步步走向深渊的过程中,如果说最初的阶段是因为他方式不对头而引起众怒的话,那么从他和玄武门禁军将领结亲、私自运送兵器触碰李隆基的底线开始,通过王毛仲很长时间以来的综合表现,在李隆基的心中已经开始有了清除他的想法,这个奴才未来的命运,并不掌握在自己手里,只看李隆基什么时候出手。

李隆基之所以选中高力士,并不是仅仅因为齐澣的建议,经历过诸多斗争的他,现在坐在这个宝座上,俯视着朝廷中的一切,早已经将一切掩埋于胸,以高力士为首的宦官集团和王毛仲那伙人的矛盾,李隆基是不可能不知道的。

当王毛仲和李隆基渐行渐远的时候,高力士依旧延续其一贯的良好表现,对李隆基忠贞不二,这也使得李隆基有意通过这场斗争,进一步抬高高力士等宦官的地位。

宦官本来也同属于皇帝的家奴,从开元初年李隆基有意识的提高宦官地位之后,经过十几年的时间,宦官的权力与日俱增,当时宦官被加封三品官的比比皆是。都说王毛仲横行不法,其实当时那些品阶高的宦官们也并不干净,他们到地方去巡查,地方官唯迎接的不及时,被宦官们在皇帝面前告状。而且每经过一地所得到的贿赂,最少的也有一千贯钱,京城附近的田地,三分之一都是宦官的。

这些情况李隆基当然心中有数,所以选中宦官当助推器,并不是因为宦官们具有崇高的觉悟,纯粹是因为宦官已经形成了势力,而且就目前来看是一股颇为听话的势力。

我前边说过,这场斗争还有另外一层色彩,现在可以说出来了,那就是在李隆基的精心安排下,宦官与家奴之争同时上演。

皇帝是一切操控者,宦官充当头排进攻,家奴们则在一片险境中,仓皇接招。

事实证明:打一场无准备之仗,其代价是相当惨重的!

开元十八年(730年)十二月,王毛仲的妻子生了一个男孩,三天以后,李隆基派高力士前往王毛仲府邸去慰问。派谁去不好,偏偏派高力士去。在我看来,这显然是李隆基有意安排,其目的是一种试探。

这是决定王毛仲命运的一次试探,如果应对的好,他或许还有转机,稍有差错便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坦白的讲,作为皇帝的使者,高力士的表现还是不错的,见面后代表皇帝赏赐了很多酒食、金钱、布匹等,然后他当众宣读了皇帝赐封孩子五品官的诏书。

高力士并没有因为和王毛仲有矛盾而表现出失礼,但王毛仲的表现实在糟糕,他抱着襁褓中的婴儿,憋了一眼高力士,然后面对众人嘻笑着说道:

“这孩子难道不能做三品官吗?”

值得一提的是,高力士当时的品阶正是三品官!

王毛仲说完,高力士的脸色顿时变得铁青!

三品官?那我算什么?你的儿子?

高力士当时倍感尴尬,但是敏锐的洞察力使他觉得,皇帝明知道自己和王毛仲有矛盾,为什么还要派自己来呢?这不是让王毛仲有意刁难我吗?

不!这绝不可能!皇帝陛下一定是另有深意。

霎那间,高力士变换了脸色,他抿嘴一笑,然后对王毛仲说道:

“我一定会将您的意思,转达给皇上!”说完后,高力士转身离去。

面对高力士离去的背影,王毛仲感受到了久未有过的快慰,在众人面前让自己的政敌如此难堪,这让王毛仲很是提气。

不过此时表面上恩宠至盛的他似乎忽略了三个重要的的问题,一是高力士和自己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皇帝为什么偏偏派他来。二是面对自己的当众挑衅,高力士为什么表现的出奇镇静。

最关键的一点是,封孩子为五品官是皇帝的旨意,王毛仲当众说的那些话如果皇帝知道了会怎样理解呢?

不能说王毛仲缺乏政治敏感,只能说人在如此境遇下,很难做到继续的冷静看待这个世界。

……

高力士完成了皇帝派给他的任务,而且是很出色的完成了。慰问是否到位并不重要,关键是王毛仲的表现。

所以当高力士回宫复命时李隆基的第一句话就是询问王毛仲的表现:

“毛仲高兴吗?”

这是一句内心所想与口头表达截然相反的一句话,换句话说李隆基的这个问话,希望得到的答案是王毛仲不高兴。

“毛仲抱着襁褓中的婴儿给臣看,他说这个孩子难道不能做三品官吗?”高力士如实回答,客观上也算是兑现了将王毛仲的意图转达给皇帝的诺言。

高力士在说完这句话后,并没有按照常规逻辑向李隆基大倒苦水,状告王毛仲当众侮辱自己,他之所以这样做,其实也是一种试探,因为在王毛仲府邸时自己的心底猜测,毕竟只是猜测,而皇帝陛下的真实的真实意图,高力士此刻并不知晓。

“这个狗奴才!从前诛杀韦庶人时,关键时刻就不见他的人影,鬼才知道他当时心里怎么想,只不过朕不愿意计较罢了;今日竟然敢因婴儿的封赐而埋怨朕!岂有此理!”

我之所以说所有的一切都是李隆基的布局,就是源于他这次激烈的反应。

显然李隆基将王毛仲当众侮辱高力士的话,当成了是针对的自己,但这件事和先前王毛仲用结亲的方式掌控玄武门禁军,以及私自从太原运送兵器比起来,那件事都比这件事性质要严重,但无论是齐澣的建议,还是严挺之的密奏,李隆基先前全都没有任何反应,而这一次他却大发雷霆,所以答案只有一个,他再为王毛仲挖一个巨大的坑。

在触碰那不可触碰的禁忌后,王毛仲一步步跳进了这个巨坑之中,而彻底掩埋葬送他的则是侮辱皇帝的罪名。

此时王毛仲的话是针对谁,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皇帝如何理解!

李隆基的激烈反应,终于亮出了自己的底牌,高力士也由此知晓了皇帝的意图,于是他不失时机的说了一句话:

“北门(玄武门)的那些奴隶们官位太高,彼此很是一心,如果不早除掉他们,必定会发生大祸。”

至此,宦官的助推作用已经完成,李隆基的目的已经达到。

开元十九年(731年)正月,李隆基下诏将王毛仲贬为瀼州别驾,理由是不忠和发泄怨恨的话语。四个儿子贬到边疆去当参军,同时将葛福顺、唐地文、李守德等一干亲信也全都贬到边远地方,可以说京城里已无王毛仲一党。

按说事情到这个局面也可以就此打住了,但是当王毛仲走到永州的时候,李隆基却下令将他赐死,那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原因使李隆基改变了先前的主意,而王毛仲真的罪该致死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如果想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一看在王毛仲一党被成功解决掉后,谁是最受益的人。

姿态

无论王毛仲是恩宠还是被赐死,李隆基都是高高在上的皇帝,这场斗争对于李隆基来讲充其量是清除了一个不安定分子,所以李隆基并不是最受益的人。

史书上记载,高力士此时更受李隆基的宠信,李隆基曾经说过:“力士值班,我睡的安稳。”所以从王毛仲倒台开始,高力士则很少离开朝堂,朝臣呈上的奏章,都先由高力士阅览,如果是小事情高力士可以不请示李隆基直接做主,当时金吾大将军程伯献、少府监冯绍正等很多内廷成员争相和高力士结拜为兄弟。

用《资治通鉴》上记载的四个字来总结当时高力士的地位,那就是“势倾内外”!

从很长时间以来受王毛仲的欺压,到现在的势倾内外,可以看出这场斗争的最大受益者当属高力士。

而高力士的背后则是整个宦官集团,所以在开元十九年初这场斗争落下帷幕之际,其实是宦官集团地位再上新台阶的标志。

如果说开元初年宦官的地位开始提高,那么现在以高力士为首的宦官集团开始掌握了内廷的实权。

问题的关键是宦官集团借助皇帝之手清除了王毛仲,已经达到了目的。从李隆基的一贯表现来看,很少诛杀臣子,这一次为什么却对王毛仲大开杀戒?而且是在做出贬黜的决定后追加赐死。

王毛仲是走到永州(今湖南永州)时被赐死的,从长安到永州不是个短距离,那我们不禁要问从王毛仲离开京城到永州的这段时间,是什么原因促使李隆基决定改变主意将他赐死呢?

对于这个问题,史书上没有明确的记载,所以我们只能发挥逻辑推理的力量,来还原李隆基当时内心深处的想法。

按照常规的逻辑来推断,一定是王毛仲走后,高力士怕有一天李隆基怀念起王毛仲又将他召回(参看宇文融的经历),毕竟是曾经的发小儿,所以在李隆基面前想法设法的继续诋毁王毛仲,让李隆基将王毛仲赐死。而此时高力士已经成了内廷的一号人物,备受宠信,所以李隆基言听计从的改变主意赐死王毛仲。

表面上看来,似乎存在这种可能。但如果仔细研究前边所发生的一切,我们就会发现这种可能仅仅局限于理论。

在高力士慰问完王毛仲回宫如实复命的时候,李隆基表现出了对王毛仲的严重不满,所以高力士才不失时机建议李隆基及时除掉王毛仲。请注意高力士用的是“除掉”两个字(不早除之,必生大患),而不是“外贬”。换句话说,在那个最能激起皇帝愤怒的的关键时刻,高力士已经清楚的表达了自己的意思。

然而在李隆基后来下达的诏书中,将王毛仲判为外贬,也就是说高力士虽然建议杀掉王毛仲,但李隆基并没有采纳,这至少说明在王毛仲离开京城之前,李隆基并不想对这个自幼跟随自己多年的奴才痛下杀手。

值得注意的是,高力士作为皇帝的贴身人员,能够很长时间以来得到李隆基的信任和宠爱,并且逐渐成为内廷的一号人物,除了性格温和,办事得力之外,一定还是个能够走心李隆基内心世界的人,至少很多事情必须要揣摩出皇帝的心思,从这个角度来看,在自己清楚的表达杀掉王毛仲的意思,而皇帝陛下没有采纳的情况下,以高力士的性格和经历来看,他是不可能再厚着脸皮继续劝说李隆基一定要杀掉王毛仲的。

所以,李隆基追加赐死王毛仲的原因,并不是来自于高力士这个外因,而是在王毛仲离开京城的这段时间,李隆基对这场内廷的风波并没有停止思考,相反他却用自己那颗敏锐的心去不断揣摩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

事实上,在我看来,李隆基改变主意决定赐死王毛仲,是因为他经过冷静的思考后,感觉应该用实际行动表现出一种姿态,一种让以高力士为首的宦官们感觉他们才是内廷中独一无二的姿态。

不可否认王毛仲一党被贬后,高力士等宦官们更加备受宠信,但从政治斗争中摸爬滚打出来的李隆基,深切的明白要想使自己永远不再受政敌的威胁,唯一的方法就是让政敌从这个世界上永远消逝,当年韦皇后、太平公主就是最好的例证,所以换位思考,李隆基能够体会的到宦官们此时的所思所想。

对于这个问题,绝不是你给宦官们多少赏赐、多少权力就能解决的问题,虽然在王毛仲走后,李隆基说过“力士值班,我睡的安稳”之类的话,我相信这也是再给高力士吃定心丸,但只要王毛仲存在,以高力士为首的宦官集团心中就会一天都不踏实。

因为从王毛仲的经历中,宦官们已经悟出了所谓的恩宠,犹如皇帝手中的玩物,今天可能是你,明天可能就是他。

而王毛仲现在还活着,只要活着就还有希望!

这大致是当时高力士等宦官们的想法,如果说宦官们的这个心思,在李隆基下诏书贬黜王毛仲等人时并没有深入的思考,或者说依然出于一种感情而不忍杀王毛仲的话,那么从王毛仲离开京城上路后,李隆基冷静下来仔细回味这场斗争后,他发现自己的决定并不妥当。

其实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李隆基经过宰相之争、后宫之争、奴才不安分之后,他忽然发现只有宦官们才是最听话、让自己最放心的人。

既然如此,那就应该让这些忠于我的人,体会到一种安全感!

从现在开始,内廷中没有人能够取代你们的位置,除了诸多赏赐以及给予诸多权力之外,我要用实际行动让你们感受到,在我的身边你们是独一无二的!

这就是李隆基追加赐死王毛仲的全部奥秘所在!

作为一个皇帝曾经的家奴,王毛仲之死在当时很多人看来实在不算个大事儿,但从整个唐朝历史的宏观角度来看,王毛仲之死其实是宦官们逐渐走向唐朝历史前台的标志。

我们不能否认高力士是个有觉悟、素质高的好宦官,但唐朝后来的史实告诉我们,由于生理上的某种残缺,最终还是使宦官们那变态的心理随着客观局势的变化而逐渐显现出来。

直到他们可以随意的呵斥皇帝和所有朝臣,甚至是擅权废立皇帝!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ysxl/lsqw/4517.html

上一篇:杨李之爱
下一篇:宰相混战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