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野史传说 > 历史趣闻

宰相混战

历史大观园 历史趣闻 2020-06-03 15:54:59 0

皇帝虽然高高在上,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很多时候在面对纷繁复杂的朝廷事务时,手中的权力并不是放在哪里都能管用,纵观李隆基继位以来这十几年的皇帝生涯,虽然帝国在他的治理下已经逐渐步入了黄金时期,但朝廷内部的政治斗争却是从未终止,甚至是此起彼伏。从诛灭太平公主开始到动用权术驾驭功臣,再到宰相班子成员的来来往往,甚至是内廷宫闱的斗争,李隆基这个皇帝当的着实不轻松。

因为他手中的权力无法阻止那无休止的斗争,甚至这种权力俨然成了各色人等争相利用的筹码,从这个角度来讲,皇帝有时候真的是名副其实的孤家寡人,所以我们理解了在遍览诸多纷争之后,李隆基为什么对宦官那么抱有好感了。

事实上就在内廷权力斗争的同时,外廷的斗争依然在继续,从你来我往到彼此混战,从波澜不惊到沧海桑田,而最终的结果却只是成就了一个人。

一个充满矛盾,内心复杂的人!

来来往往

朝廷还是那个朝廷,依然是内廷和外廷组成。

内廷是皇帝的私臣,外臣是国家的公臣。外臣之中地位最高的当属宰相班子的成员。自从张说罢相之后,让李隆基没有想到的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继任的宰相们居然出现了混战的局面。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局面,一方面是继任人员的素质、个人资历问题。另一方面则是制度问题。

开元十四年(726年)四月张说罢相后,李隆基改变了自开元以来的“首相”制度,恢复了先前的“群相”制度,换句话说,宰相班子再也不是曾经姚崇、宋璟、张说一人主宰局面的时候了,李隆基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从姚崇一直到张说,历任首相的任期超不过5年,即因各式各样的问题而不得不被迫罢相,而且张说担任宰相的最后时间段里,还引发了他和宇文融的当政,所以现在李隆基在天下大治的局面下,有意尝试恢复先前的宰相班子制度。

然而让他想不到的是,接下来的局面不仅丝毫没有改观,相反却带来了更大的麻烦!

李隆基当时一口气让两个人充实进了宰相班子,这两人分别是杜暹和李元纮。

在此之前,杜暹是户部侍郎;李元纮是安西副大都户。一个擅长理财,一个擅长军事。虽然分属不同的门类,但两个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品质,那就是为官清廉。从两个人的特长来看,可以说李隆基是在打造一支互补型的宰相班子,从个人品质角度来讲,李隆基的用人理念并没有变,依然是注重官员的德行。

不可否认两位大人的德行那实在让人佩服的五体投地。李元纮身为宰相成员,出门时只穿一件普通的长袍,骑下的坐骑是一匹瘦骨嶙峋的老马,而且从来不用兵丁鸣锣开道,单从打扮上来看,和市井大爷上街买菜没啥区别。

而杜暹的所作所为更加让人称道,除了自己省吃俭用之外,还对亲戚们严格要求,三姑六婶二大爷要想从他这捞些实惠,那可是碰上了铁公鸡瓷仙鹤玻璃耗子琉璃猫——一毛不拔。

按说这两个品行端正、才能出众的宰相,一定会充分发扬精诚合作的精神,共同协助皇帝将这个国家治理的更加上水平才对,然而事实告诉我们,个人品行与工作是否能够融合到一起,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据史书记载,自从杜暹和李元纮上任以来,两个人就压根没有合作到一起,每次在皇帝面前商量事情的时候,从来都是各执己见没有统一过,甚至有时还发生激烈的争吵。史料上也没有明确记载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局面的出现,不过在我看来很有可能是因为原先各自的履历。

杜暹原先是户部侍郎,是朝廷的行政官员;而李元纮原先则是安西副大都护,是边境的军政长官;换句话说两个人先前的仕途之路没有什么交集,也就是攀不上什么派系关系,没有派系背景固然是一件好事,但这又产生另一个问题,彼此之间并无顾忌。

资历相当,又各有所长,现在又都是宰相新兵,凭什么你的意见就是对的?

我想这就是杜暹和李元纮合不来的原因所在。

但显然他们忽略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那就是进位宰相班子之后,自己的身份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如果有矛盾可以进行暗战,但当着皇帝的面明战实非明智之举。

叫你们来是为了做事,不是看你们打架,一次两次还可以忍,但是长时间耽误李老板的经营业务,那结果只有一个——炒鱿鱼!

杜暹和李元纮这对宰相虽然合作的时间不算短,从开元十四年四月到开元十七年共有三年的时间,但政绩平平,而且经常掐架搞的李隆基心烦意乱,终于被李隆基一同罢免。

在他们走后,接替他们的是萧嵩和裴光庭。

从才能上来讲,萧嵩类似于李元纮,时任兵部尚书兼朔方节度使;而裴广庭则属于复合型人才,时任兵部侍郎,进位宰相后又兼任吏部尚书。

萧嵩之所以被李隆基相中是因为在此之前,他在解决吐蕃的问题上立下了大功。

开元十五年(727年),吐蕃攻陷瓜州,接着西北新崛起的回纥部族又伏击了唐朝的军队,造成了河西节度使王君奂阵亡,自从贞观时代郭孝恪阵亡以后,王君奂唐朝已经近100年来阵亡的最高级别将领,此事当时震惊了整个朝廷,为了稳定局势,李隆基将萧嵩排到了瓜州前线。

萧嵩这个人很奇特,要论文化水平他比不上当朝的那些文官,可他也不是那种张飞猛将式的人物,他的这种高不成低不就的风格,以至于给很多人造成了一种绣花枕头的印象,然而实业没有想到萧嵩居然用一种四两拨千斤的方式,瞬间稳定了瓜州前线的局势。

萧嵩到达瓜州前线后,并没有和吐蕃人立即开展,而是仔细分析了目前的局势,在经过一番研究调查后,他发现瓜州的局势完全可以不通过战争来稳定,而要想做到这一步,就必须要找到实现这个目的的关键因素。

所以他的策略并没有从相关的战略战术下手,而是从一个人身上寻找突破口,这个人就是吐蕃的一个大将,名叫悉诺逻恭禄。

悉诺逻恭禄是一个即勇猛又很谨慎的将领,在吐蕃具有很高的地位,先前就是他率领着吐蕃大军攻陷了瓜州,并且扬言要继续东进。

不过在萧嵩看来,外表越坚硬的人,反而越有最致命的弱点。悉诺逻恭禄由于打了胜仗,又放出话来说要继续东进,所以就引起了吐蕃国王强烈的征服欲,他下令让悉诺逻恭禄不要耽搁时间继续向东进攻,然而悉诺逻恭禄却迟迟没有行动,这到并不是因为悉诺逻恭禄故意违反命令,是因为作为前线指挥官他才是最了解战局的,在悉诺逻恭禄看来,刚刚打下了瓜州,目前最需要的补充军需。

国王要向前,大将要军需,所以矛盾出来了!

而这个矛盾恰恰被老谋深算的萧嵩所看到。

于是,他开始让人四处放风说悉诺逻恭禄之所以迟迟不向东进兵,并不是因为军需不够,而是因为他想和大唐和谈,实现以战养战的目的。这个计策其实很眼熟,后世明朝的袁崇焕就是这么死在了崇祯的刀下,而此刻悉诺逻恭禄的命运和袁崇焕一样,被吐蕃国王找个借口召了回去,一刀结果了性命。

看来,反间计对于身处高位的人来讲,确实是屡试不爽。

接下来的事情,相信不用我说大家也能够猜到,没有了悉诺逻恭禄的吐蕃军队实力大减,几次战役下来伤亡惨重,不得已放弃了瓜州,退回吐蕃国内。

消息传到长安,李隆基大喜过望,没过多久就将他充实进了宰相班子,任命他为中书令。

萧嵩出奇谋打败吐蕃,以军功进入到宰相班子,这一点和当年的张嘉贞颇为相似,相对于萧嵩,另一位宰相裴光庭的经历就有些平淡了。

很意外

裴光庭幼年丧父,母亲狄氏被武则天召为御正(女官名),由于颇受信任,所以裴广庭长大后也屡次得到升迁,官至太常丞。后来因为做了武三思女婿,曾一度受牵累贬官郢州司马,开元初年,升任兵部郎中。

裴光庭性格内向,不善与人交际,进入仕途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并不被官场人所看好,所以一直得不到升迁,直到开元十三年封禅大典的举办,裴光庭才迎来了转机。

当时中书令张说认为前往泰山举行封禅大典,京城必然防备空虚,他担心西北边境的各部族会趁火打劫,所以建议李隆基增兵西部边境以防不测。

但这个建议却遭到了裴广庭的反对,他认为泰山封禅本来是为了宣扬仁义,现在主动在边境制造紧张氛围,这与封禅的原则相违背,他建议要想巧妙的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邀请四夷部族的首领一同参加封禅大典,这样既表示了大唐对各部族的尊重,又不用担心在封禅期间边境会起战事,裴光庭的这个建议得到了张说的赞同,后来李隆基知道这是裴光庭的建议后,立即将他破格提拔为兵部侍郎。

虽然在兵部侍郎的职位上,裴光庭并没有拿得出手的业绩,但由于性格温和,开元十七年(729年),身为老资格的他成功实现跨界升迁,被任命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你,正式进入宰相班子。一年后又升任门下省侍中,兼吏部尚书;成为继萧嵩之后的宰相班子二号人物。

从裴光庭的经历来看,我们不难看出李隆基将政绩并不显赫的裴光庭,充实进宰相班子的用意,那就是用一个不那么强势的人来协助萧嵩,但这并不意味着又重新回到当年姚崇、宋璟独揽相权的时代,因为从资历上来看,萧嵩和裴光庭旗鼓相当。

可以说李隆基充分吸收了先前杜暹和李元纮的经验教训,在选人的过程中可谓是费尽心尽,因为在姚崇、宋璟、张说等一干牛人接连推出政局后,能升任的人就那么几个。

李隆基坚信这一次新一届的宰相班子一定能够精诚团结,不会再出现掐架的局面了。事实上李隆基只猜对了一半,掐架确实没有出现,但据《旧唐书@萧嵩传》记载,两个人同位数年,情颇不协。

通俗一点说就是面和心不和!

不过相对于杜暹和李元纮形同水火的是,裴光庭在开元二十一年(733年)不幸病逝,所以和萧嵩的矛盾也仅仅是停留在暗中较劲儿的程度,不然的话,两个人最终真的有可能重蹈杜暹和李元纮的老路——一同被罢官!

裴广庭的病逝使两位宰相的矛盾到此为止,对于萧嵩来讲这算是一件好事,但对于费劲心思构建这届宰相班子的李隆基来讲,确实是个意外的打击。因为接下来的该干的事儿还得干,在遍览朝廷众臣后,李隆基一时间还真找不到合适的人选,于是他征求萧嵩的意见,问谁适合进入宰相班子。

对于萧嵩来讲,这是一个掌控宰相班子的绝好机会!

坦白的讲,萧嵩并不是那种权势欲很重的人,他只想找一个能和自己共融的人,他坚信只要做到这一点,就完全可以使自己成为整个宰相班子的掌控者,现在李隆基向他征求意见,正好给他这样的机会。

萧嵩给李隆基推荐的人选是时任右散骑常侍王丘。萧嵩之所以推荐这个人,并不是因为王丘有多少才能和政绩,而完全是因为王丘和自己要好,算是铁哥们。这个提名李隆基并没有反对,但王丘在得到消息后,立即表示自己不能升任,推荐了一个人选——时任尚书右丞(右仆射)的韩休。

韩休是个正直的人,早在先天年间就被人举荐为德才兼备的人,历任左补阙、礼部员外郎。开元十二年出任虢州刺史,虢州距离京城很近,当时分担京城的马车草料税,韩休到任后,认为这个政策很不合理,应该将这个税收平均分担到其他各州,不应只由虢州来承担,于是他准备向时任宰相的张说提出这个申请。

手下人都劝他这样做是在和宰相作对,未来没有好果子吃。但正直的韩休却坚持己见,他认为作为地方父母官就应该为民请命,所以他坚持向张说提出了这个申请。当时虽然张说不太愿意同意这个申请,但由于韩休的申请事实清楚、论据充分,最终不得已免除了虢州的车马税。

开元十二年底韩休因为母丧解职回家守孝,三年后回京出任工部尚书,开元十九年调任尚书右丞。

韩休的仕途经历并不没有什么大起大落,可谓是一步一个脚印逐渐走向了高位。当王丘提名韩休进入宰相班子的时候,李隆基将决定权授予了萧嵩。

萧嵩和韩休在仕途之路上并没有什么交集,当韩休在朝廷中一步一个脚印的行进时,萧嵩正在西北边境做他的安西副大都护,即使是了解也仅仅是直觉表象上的。

韩休的正直萧嵩心里十分清楚,而且很长时间以来韩休给萧嵩的是一种恬静和气的印象,这样的人萧嵩是十分欢迎的,所以向李隆基表态,韩休做宰相比较适合。

既然人选已经敲定,接下来就进入了实际工作阶段。

事实证明,当萧嵩和韩休真正搭火干事儿时,萧嵩发现自己对韩休的判断是错误的。

这种判断始自韩休对李隆基的态度!

当时有个将军名叫程献伯,目无法纪,专干欺压老百姓的勾当,韩休一直想找个机会将其拉下马。此时正巧有一个万年县尉名叫李美玉,因为言语失当被李隆基下狱治罪。皇帝陛下很生气,后果当然很严重,所以当朝的官员们全都不好再说什么。

但是韩休偏不这么认为。

他上疏李隆基要求如果要处理李美玉,那就先处理程伯献。李美玉只是言语失当,而程伯献才是明显触犯了法律。韩休的公开顶撞,使李隆基很是不满意,他并没有立即表态,而是说了句:切钩者诛,切国者为诸侯。

其实这等于是将韩休顶了回去。

李隆基认为自己的恼怒可以把韩休彻底压制下去,但显然韩休并不吃这套,他的反击策略是,如果皇帝不治程伯献的罪,自己身为宰相无法处理李美玉。

这一次李隆基彻底无语了!

虽然李隆基此时已经怒愤至极,但他并没有头脑发热的将韩休罢免或者治罪,因为通过韩休的这些做法,李隆基虽然在韩休这里栽了面子,但他更到了这种做法背后所隐藏的内涵,那就是公正和无私。

李隆基不是昏君,所以他放弃了自己的固执,并说了句意味深长的话:太宗伟业之成乃有魏徵之功。

韩休公开顶撞李隆基这件事儿,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之外,当然由于身份、地位不同,每个人对于韩休都有着不同的看法,比如宋璟就对韩休大加赞扬,说韩休看起来是忠厚温和的人,没想到在原则面前坚决不妥协,实在是个勇敢的人。

既然有赞扬就会有贬低,当时也有很多人认为韩休的做法是沽名钓誉,目的是为了引起皇帝的重视,而有的人表面上不发表评论,但内心深处对韩休是很有意见的。

而萧嵩这些人其中的代表。

一损俱损

萧嵩实在没有想到韩休居然这么生猛,归根到底有两个原因,一是他对韩休先前的经历并不十分了解,其实细数韩休的履历,他当过左仆阙,也就是说是谏官出身,试问谏官哪个不是敢言的主儿?第二个原因则是萧嵩和韩休的性格截然相反。

这也是萧嵩在内心深处对韩休有意见的关键所在。在外人看来,萧嵩因为武官出身,可能更加粗狂;而韩休则是文臣,应该更加温婉一些。

事实上这两个人的性格如果反过来,反而更加准确。萧嵩其实是个处事圆滑,典型的官场老油条;韩休却是个坚持原则,刚正不阿的人。

所以综合各种原因,也就注定了萧嵩和韩休肯定是不能融合的。

当韩休顶撞李隆基的时候,萧嵩就意识到当初举荐韩休进入宰相班子是个错误的选择,因为这样的人实在不好驾驭,但是现在自己又不能立即将韩休踢出去,如果那样无异于等于煽了自己的耳光。

所以,萧嵩的策略只有等,等待机会的出现,等待韩休出现纰漏。

这种等待注定是熬人的,因为彼此性格和处事方式的差异,其实韩休对于萧嵩的很多做法也很是不屑,这让萧嵩很是不爽。

萧嵩喜欢巴结有权势的宦官,韩休嗤之以鼻;萧嵩喜欢为李隆基歌功颂德,韩休认为他虚伪,总之萧嵩在官场上所做的在别人看来全都很正常的一切,在韩休的眼里就显得格格不入,而韩休的性格和经历又注定使他不会像卢怀慎、源乾耀那样甘愿做个好好先生,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韩休的不满情绪渐渐的显露出来。

据史料记载,韩休经常当面奚落萧嵩,说他是个没有原则的人,更有甚者还经常在李隆基面前揭萧嵩的短,这让萧嵩倍感尴尬。很多人都认为韩休是一个不懂得的感恩的人,他能够进入宰相班子全赖萧嵩之功,现在即使看不惯萧嵩的所作所为,至少也不应该当众发飙,最起码应该让老领导的面子过的去。

在我看来持这种看法的人,其实根本没能换位思考的站在当时的环境去分析这个问题。韩休能够一路升迁走到今天,绝不是靠痛骂大臣、顶撞皇帝走过来的,以韩休的智商不会不懂得官场的规则,萧嵩作为他的举荐人,他难道会不知道应该照顾萧嵩的面子?

事实上,韩休之所以如此对待萧嵩,其本身的性格因素并不能完全解释得通,最多算是个诱因,而隐藏在背后的,其实皇帝对韩休的看重。

资治通鉴上记载说,韩休进入宰相班子后,每当李隆基在皇宫内举行各式各样的宴会及在苑举行狩猎活动时,往往都会下意识的对手下人问韩休是否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李隆基对于韩休是一种敬畏的态度,和当年李世民对魏徵的态度颇为相似。而李隆基每次问完之后,韩休的谏书都会在第一时间送到李隆基的面前,李隆基不用看也知道又是在劝自己不要铺张浪费、追求奢华生活之类的话。

那些善于逢迎的太监们知道李隆基作为一个具有正常思维的人、一个具有至高无上权威的皇帝,本能的对韩休的谏书有一种排斥心里,所以在李隆基面前吹风说自从韩休做的宰相,陛下比以前瘦了很多,应该立即将韩休赶走。

而李隆基的回答却出乎了这些人的意料:朕虽然比以前瘦了,但天下的百姓一定比以前肥了,萧嵩虽然每次都顺着我,但朕每天睡的并不安稳;韩休的话虽然不中听,但是朕睡的安稳,用韩休并不是为了朕,而是为了大唐!

从这个事例我们明显看出,对于韩休的性格以及品性,李隆基其实是有着很深了解的,从李隆基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韩休的工作作风是肯定的,甚至是一种推崇。

所以我始终认为,韩休不断奚落萧嵩,是因为韩休知道自己的这种作风皇帝是认可的。而透过史料,我们还能知道萧嵩虽然厌恶韩休,但史料上并没有他和韩休当庭争辩甚至是暗战的记录,萧嵩并不是怕韩休,而是他担心一旦得罪了韩休,那个坐在皇帝宝座上的人不知道会是一个什么态度。

但韩休的做法显然有些过火,皇帝虽然肯定你的工作作风,但如果破坏了团结,这是任何一个皇帝所不愿看到的,然而韩休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在这里他的性格因素就凸显出来了。

面对韩休的紧逼,萧嵩显的很彷徨,每次在李隆基面前,当韩休直面顶撞他的时候,他都是默默无语,因为他始终在观察李隆基的的态度,通过几次认真的观察后,他发现李隆基对韩休这种丝毫不考虑别人感受当堂庭争的方式也有些不满。

于是,一个将韩休踢出宰相班子的计划,在他的头脑中逐渐形成了,他的这个计划名叫以退为进。

事实证明,萧嵩其实是一个不善于搞权术的人,因为这个计划最终却将他自己也卷了进去。

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十月,萧嵩突然向李隆基提出退休的申请,虽然当时萧嵩已将近古稀之年,但由于先前没有任何迹象表明萧嵩有退休的想法,这让李隆基有些始料未及。

于是,李隆基就立即召见萧嵩问个究竟。

“这几年你做的不错啊,朕也没有嫌弃你老啊,为什么这么着急想着退休呢?”李隆基不解的问道。

“臣得到陛下的厚恩,在宰相的位置上已经得到了太多的富贵,在陛下陛下不嫌弃臣的时候,臣应该自知之明主动隐退,如果等到陛下厌恶臣的时候,恐怕臣那时已经性命不保,就不可能做到如愿退休了。”

言罢,萧嵩的眼角淌下了泪水。

面对萧嵩的一番话,李隆基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于是他只得采取拖延的策略,对着萧嵩说道:

“你请求退休这件事太过突然,这里边还涉及到很多事情,你先回去,容朕仔细斟酌。”

“臣遵旨!不过希望陛下能够理解臣的苦衷,臣已经老了,实在没有精力再纠缠一些琐碎的事了。”

萧嵩说完,叩头离去!

整个对话能够表达萧嵩真实意愿的只有这最后一句。

在萧嵩看来,自己的这最后一句话,一定会让李隆基联想到韩休如何对待自己的,从皇帝陛下的语气中,萧嵩明白了皇帝其实是不舍得自己退休的,在这种情况下皇帝联想到韩休的所作所为,必然会认为是韩休逼自己走的,那么接下来皇帝必然会对韩休有动作。

这就是萧嵩自认为的一招“以退为进”的妙棋。

他坚信即使皇帝不立即罢免韩休,至少也会心生出这个想法。于是在离开朝堂的瞬间,萧嵩很为自己的这个计划感到得意。

但显然他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他的表演有些过于逼真,以至于这种逼真居然真的把皇帝陛下忽悠住了。

就在萧嵩洋洋得意,准备看韩休的好戏时,三天后,李隆基的诏书送到了他这里。

“韩休免职,任为工部尚书!”

萧嵩激动的差点蹦了起来,要不是碍于身份,他真的想立刻找个没人的地方,一次乐个痛快。

然而后边还有一句话:“同意萧嵩辞去宰相职务,改任尚书左丞!钦此!”

此话一出,萧嵩犹如从天堂到地狱一般,差一点瘫坐在地上。

……

从李隆基的这份诏书来看,我们明显看出他是明白萧嵩的部分用意的,不然的话他是不会在萧嵩只字未提韩休的情况下,将韩休免职。

但萧嵩的真情逼真表演确实也让李隆基产生了错觉,所以最终的结果就是一损俱损。

随着萧嵩那聪明反被聪明误的计划失败后,开元十四年以来第二届宰相班子就这样以一种戏剧化的方式结束了使命。

几乎在萧嵩和韩休同时被免职的时候,一个人从家中走了出来,在此之前他因为母丧在家守制,如今三年过去了,他接到了来自京城皇帝陛下的诏书,起用他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等于进了宰相班子。

于是他立即收拾行囊,匆匆上路回到了京城,又一次开始了他充满艰险的仕途之路。

这个人的名字叫张九龄!

张九龄

张九龄,字子寿,广东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西汉留侯张良之后,西晋开国功勋壮武郡公张华十四世孙,唐朝第一位出身岭南地区的宰相。

在因为母丧回家守制之前,张九龄的仕途之路颇为顺利,因为他有一个颇为赏识他的宰相——张说,能够得到这位张说的赏识,是因为张九龄的文采。

元年间的宰相能够得到李隆基的重用,基本上都有各自的特点,姚崇擅长政务,宋璟秉守法度,张说擅长文学,就连彼此掐架的李元纮和杜暹也都以尚俭为名。

张九龄的文采自很小的时候就已经表象的淋漓尽致,13岁的时候得到了著名书法大家王方庆赞赏,预测张九龄“此子必能致远”。后来王方庆的话真的得到了验证,20岁的张九龄凭借着自己的才学,一举考中了进士,这在唐朝“五十少进士”的时代确实是个奇迹。

进入仕途后,不能不说张九龄的运气也实在不错,除了仕途之路一番风顺之外,更得到了同样文采出众的张说的信任,张说称赞他为“后来词人称首也”。

张说的称赞并不为过,事实上张九龄的文学成就远远超过了张说,除了妙笔生花,下笔如有神助之外,还因为张九龄为后世的人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家篇名句,其中最著名的便是那首《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这首诗除了抒发离乡之后,思念远方的亲人、爱人之情外,我们还从诗中读出了张九龄那志向高远,清高秀丽的雅士之风。

作为诗人,清高秀丽的雅士之风绝对让人么羡慕不已甚至是引来众人的钦佩赞许,但是身在官场,张九龄身上的这种特质,并不一定能够为他带来好处。

开元十八年张说病逝后,张九龄正好回家母丧守制,三年后当他重新回到那个充满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朝堂之后,在没有了张说的庇护后,张九龄的第二此仕途之路注定不会平坦。

开元二十二年(734年)正月,张九龄刚刚回到朝廷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上疏李隆基,建议不必禁止私铸钱币。因为在当年宋璟治理江淮坏钱的事件后,朝廷对于民间私铸钱币管理的相当严格,以至于经过这么多年,已经由当年查治坏钱,逐渐演变成了禁止私自铸钱。

张九龄的这个建议一经传播,便立即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例如和他同时进入宰相班子的裴耀卿就认为如果放开私铸钱币这件事,恐怕那些不安分的小人就会不再农耕劳作,而去追求铸钱所得到的利益,很可能又会出现恶钱泛滥的局面。

时任秘书监的崔沔和右监门录事参军的刘秩也认为铸钱这件事本就不是平常百姓所做的事情,如果放开了,肯定是那些富有的人去干这件事,这样以来平常百姓永远受制于那些富人。他们还举出了当年西汉吴王刘濞之所以造反,就是因为私铸钱币的原因所造成的来反驳张九龄。

最终,在众人的反对下,张九龄的这个建议没有获得通过。

我们不能否认张九龄是个具有敏锐洞察力的人,这一点从先前封禅大典他提醒张说注意封赏问题就可以看出,但从这件事情来看,张九龄显然违反了新官上任的“急于知事”的原则,所谓“急于知事”是指新官上任后,在对待工作上首先要充分了解情况,努力做到将情况烂熟于心,并且有据可查。并且知事的要点一定要弄清过去的情况如何;以前是怎眼的做的;现在情况如何;未来的目标是什么;

史书上没有记载张九龄建议不必私铸钱币的理由是什么,但从众人的反对和这个建议最终被驳回的结果来看,这个建议的确很不成熟,这件事情虽然没有影响张九龄日后的升迁,但从这件事中我们还是可以看出张九龄的弱点的,那就是内心有一种自负之感。

这种感觉来自于他那超越常人的文采,同样也来自于他那先前颇为一番风顺的仕途经历,没有经历过宦海风浪的张九龄此时或许没有想到,前方等待他的将是一个又一个政治旋窝。

开元二十二年(734年)四月,张九龄被任命为中书令,裴耀卿为侍中;与先前的宰相班子两个人支撑门面不同的是,这一次李隆基又将一个人充实到了进了宰相班子。

这个人就是时任礼部尚书的李林甫,和张九龄的清高自负相比,李林甫堪称是一个八面玲珑、左右逢源的高手。

让张九龄想不到的是,他的二次仕途旅程,最终就是断送在这个与他一同进入宰相班子的同僚手上。

升迁之路

李林甫当时能够进入宰相班子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因为在此之前他除了政绩平平,最重要的是和张九龄比起来,李林甫是个不折不扣的文盲,而且还曾经当众闹过笑话。

中国古代将生儿子称为“弄璋之喜”,“璋”代表美玉的意思,表示这家得了儿子就像得了美玉一样,可是有一年李林甫的表弟得了儿子,李林甫在贺信上将“弄璋之喜”写成了“弄獐之喜”,结果所表达的意思完全是猴吃麻花——蛮拧,人家生儿子成了得了禽兽。

在进入宰相班子之前,李林甫能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是他跟着宇文融一起排挤张说那件事,而从那件事过后,李林甫就逐渐归于平静,一直到开元二十二年初突然进入宰相班子。

李林甫能够拜相看似是一种偶然,貌似天上掉下个金元宝砸在了他的肩膀上,而事实上仔细分析李林甫的发迹之路,他能够进入宰相班子其实是一种必然。

我们都知道仕途之路能够得到升迁,无非是当事人具有出众的能力,但是这种能力又可以划分出多种概念,纵观李林甫身上的能力,可以用八个字来形容,眼光独特,巴结权贵!

巴结权贵不就完了吗?为什么还非得加上眼光独特?

事实上,官场中巴结权贵十分需要独特的眼光,因为权贵实在太多了,如果巴结不好,要是站错了队,那不仅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甚至有可能断送了自己的前程。

在这一点上,李林甫做的那实在是相当到位。

从进入官场开始到开元二十二年进入宰相班子,李林甫巴结的权贵有很多,除了宇文融之外,对他升迁之路有决定性影响的一共有四个人。

第一个人:姜皎!

姜皎是李林甫的舅舅,李林甫在刚进入官场时,就已经看重姜皎内廷宠臣的身份,所以他找到各种机会,尽其所能的巴结这个舅舅,姜皎喜欢吹拉弹唱等娱乐活动,李林甫就天天带着乐器到姜皎的府上去取悦这个舅舅,最终通过姜皎的关系,李林甫没过多久得到了太子中允(五品)的官职。

虽然是个有名无实的闲职,但巴结姜皎的成功经历,使李林甫悟出了一个道理,那就作为没有文化的他,如果想在高手如林的官场创出一片天地,唯有靠依附有前途的权贵,来实现自己的成功目标。

第二个人:源乾耀!

对于姚崇而言,源乾耀可能是个摆设,但是对于李林甫而言,源乾耀可是个大人物,除了源乾耀是宰相班子成员之外,还因为他和姜皎是姻亲关系,算起来源乾耀和李林甫也算是沾亲带故,有了这样一层关系,李林甫接下来要考虑的就是采取什么方法靠近向源乾耀靠近,在仔细分析现状后,李林甫决定以源乾耀的儿子为突破口。

当时源乾耀的儿子和李林甫年龄相仿,而且也是身居闲职,两个年轻人在一起,总会有谈不完的话题,再加上李林甫善于揣摩人心,所以很快两个人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有了这样一层关系,李林甫不用自己说,源乾耀的儿子也会帮忙,结果从源乾耀那里李林甫得到了太子谕德(四品)的官职。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林甫的巴结之术日益提高,从身居闲职到跻身权力部门,他是仗着巴结宇文融而得到了御史中丞的官职,后来由于宇文融后来被罢免,李林甫的仕途之路暂时陷入沉寂,但这种状态他并没有经历太久,因为精明的李林甫是不会死抱一颗大树的,遍观朝廷所有人,他发现皇帝身边有一个人对于自己的前途可能有着直观重要的影响,于是李林甫义无反顾的主动靠拢,而正是这个人对他能够跻身宰相班子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三个人:武惠妃!

李林甫巴结武惠妃并不能仅仅用投其所好来解释,因为这涉及到接下要介绍的储位风波事件,众所周知在前边介绍的王皇后和武惠妃的斗争中,武惠妃虽然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但并没有立即顺利的登上后位,这里边固然有李隆基自己的原因,同时也有大臣反对的原因,而大臣反对的其中一个理由就是如果武惠妃当了皇后,该如何对待现在的太子?

这个问题对于武惠妃而言的确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但对于李林甫来讲却是个难得的机遇,因为他敏锐的洞察出了太子的问题才是羁绊武惠妃不能当皇后的根本问题,如果自己向武惠妃表态,如果自己能够帮助武惠妃的儿子当上太子,那绝对是雪中送炭,武惠妃一定是感激不尽。

当然,这种支持李林甫是要求回报的,而李林甫看重的就是武惠妃那强劲的枕边风威力。

有时候女人温柔乡里的话语,远胜过男人们那义正言辞的说教!

在李林甫下定决心之后,他决定从武惠妃身边的太监开始入手,能贿赂的全都贿赂到,能巴结的全都巴结上,只为了最终的一个目的,让武惠妃明白自己和她站在同一战线的,大家共同实现心中的愿望,你好,我也好!

面对李林甫的主动投靠,武惠妃当时犹如抓住了救命的稻草,为了回报李林甫,同时也使这个战友更有力的支持自己,武惠妃没少在李隆基耳边吹风,这种吹风或许暂时不可能改变李林甫的地位,但潜移默化中李隆基对李林甫肯定是建立了一种更加良好的印象。

如果说武惠妃的枕边风在李林甫进入宰相班子的道路上,起到一种推波助澜的作用,那么接下来的第四个人,是李林甫成功拜相的直接举荐人。

第四个人:韩休!

正直的韩休按说应该看不起李林甫这种没文化的人,但天底下的事情很多时候却是机缘凑巧,韩休能够举荐李林甫进入宰相班子,并不是李林甫有意巴结他,而是多种因素促成的结果。

李林甫有个秘密情人,这个情人名头并不响亮,但她却有个名头响亮的老爸——武三思。武三思的这个女儿曾经帮助过高力士在武则天当政时渡过困难,知恩图报的高力士下定决心未来有机会一定要报答她。

武三思的女儿做了李林甫的情人后,请求高力士在李隆基面前举荐李林甫,正好那个时候李隆基准备任命韩休进入宰相班子,于是高力士看准机会在李隆基下达任命诏书前,将这个消息告诉了武三思的女儿,然她转告李林甫立即到韩休那去道贺。

李林甫就凭着这样的内部消息,和韩休攀上了关系。当李隆基任命的诏书下达到韩休那里后,韩休立即将李林甫视为生命中的贵人,于是对李林甫刮目相看,最终在离开宰相班子时,正式向李隆基推荐李林甫做宰相。

李林甫凭借着巴结之术,以及生命中几个重要贵人的帮助,在开元二十二年和张九龄、裴耀卿一起进入了宰相班子,当然和前两位相比,此时的他资历尚浅,所以最多算是跟在两位大人身后帮个腔。

然而城府极深的李林甫并不满足当前所得到的一切,而且他已经承诺武惠妃,协助她的儿子当上太子,所以这就决定了李林甫未来的宰相之路不会平坦。

因为他深切的知道,实现这个目的的前提,首先是自己必须要想当年姚崇、宋璟那样,成为朝廷的首席宰相。

在李林甫看来,完成这个任务并不容易,裴耀卿注定不是个关键人物,但张九龄绝对是他最大的对手!

但资历和职位皆处于下风的李林甫,目前只能在张九龄面前装孙子,他坚信终有一天,通过自己的努力,矮人一等的孙子将终会成为高高在上的爷爷。

自负

从张九龄和李林甫同时进入宰相班子那一刻起,就决定了这对宰相同样要延续先前杜暹和李元纮、萧嵩和韩休的掐架局面,唯一不同的是,由于开元年间诸多矛盾的日益显露,以及李隆基的内心变化,使得这对宰相的斗争逐渐衍生出各种影响大唐历史走向的事件。

坦白的讲,张九龄和李林甫的矛盾从没进入宰相班子以前就已经形成了,张九龄是张说的人,而李林甫先前跟随宇文融一起弹劾过张说,两个本不属于同一派系,甚至是斗的你死我活的派系,各自的接班人现在居然成为必须合作的宰相,不知道李隆基在重新整合宰相班子的时候,有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

事实上,由于张九龄才学出众、自负清高,内心深处根本瞧不起斗大个字一个不识的李林甫,李隆基在任命李林甫做宰相前,曾经征求过张九龄的意见,张九龄认为宰相关系到国家安危,而李林甫自身没有文化、不学无术,如果当了宰相恐怕国家会有忧患。

在我看来,张九龄对李林甫的评价有些偏颇,才学不高这的确是事实,但不学无术则是冤枉了李林甫,其实李林甫所学的那些东西,通过后来的事实证明,远比张九龄要实用的多。

李隆基之所以没有听从张九龄的建议,其实也是看重了李林甫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刚刚进入宰相班子的时候,张九龄在李隆基心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崇拜,李隆基曾经评价张九龄说:“其文章自有唐名公皆弗如也。朕终身师之,不得其一二,词人真文场之元帅也。”

而且张九龄每次上朝时,都会表现出精神百倍的样子,李隆基经常说每次见到张九龄都会感觉精神顿生。可以说张九龄的个人气质当时对整个朝廷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照此下去,张九龄将永远是当时的首席宰相;如果照此下去没文化的李林甫将永远被张九龄的光辉所掩盖。

然而这个世界很多事情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冥冥之中似乎自有定数,当李林甫决定暂时隐忍的时候,朝廷的政治走向出现了利于他的转机,这一切都来源于张九龄的自负与清高。

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正月,幽州节度使张守珪在边境打败契丹人,并将其国王屈烈和大将可突干斩首,将人头送往李隆基身在的东都洛阳报捷。

李隆基得到消息后,决定任命张守珪为宰相,张九龄立即表示反对。

“宰相是代天子治事,不是用来赏赐功臣的,希望陛下能明白其中的利害。”张九龄当人所有朝臣开口说道。

李隆基内心明白张九龄的反对其实很有道理,因为自姚崇、宋璟时代以来,不赏边臣已经成了惯例,更何况还是一下子进入宰相班子,如果张九龄不反对,那就是失职。

“朕只给他个头衔,不让他真的任职可以吗?”李隆基说道。

表面看起来李隆基的这句话似乎是一种妥协,但实际上他是在给自己和张九龄寻找一个契合点,他既不希望自己的想法被彻底否定,又不想给朝臣造成一种拒不纳谏的印象,所以这句话其实是在告诉张九龄,你的意见说到这里就可以了。

但自负的张九龄并没有理解李隆基的深意,他继续回绝了李隆基:

“不可以的!名义和职权都能轻易授予人,张守珪刚刚打败契丹人,陛下就想用他做宰相,如果将契丹和奚全部灭掉,陛下该怎么赏赐张守珪呢?”

一句话,让李隆基哑口无言!

从道理上讲,张九龄的话完全无懈可击,而且不赏边臣是朝廷的惯例,张九龄的据理力争没有错误,但张九龄面对的对象是皇帝,和皇帝讲理,那是要看皇帝心境的。

当时间走进开元二十三年的时候,李隆基的内心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二十多年来的励精图治使这个帝国走向了辉煌的黄金时刻,但同时也让李隆基付出了许多心血,现在看着这辉煌的成就,怎能不使人心潮澎湃?

每个人的一生大体都经历这样一种过程,年轻时的努力打拼,中年时的享受成果所带来的荣耀,晚年时美好回忆;李隆基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事实上也在经历着这样过程;此时的李隆基已经整整50岁,正是享受经过年轻时努力打拼所带来的成果,而且这个成果足以超越所有人,成为中国历史辉煌灿烂的篇章。

成就固然可喜,但同时这种成就有时也会让人会失去方向,甚至是陷入一种自我陶醉的境地,普通人尚且会出现这样的状况,更何况是具有无上权威的皇帝。据很多史书记载,此时的李隆基已经不同于开元初年那个励精图治的李隆基,长久以来的富足是他逐渐产生了懈怠,四海升平的歌声让他渐渐麻醉,以至于完全呈现一种自大的状态。

这种状态的其中外在的一种表现形式就是拒谏!

所以,当张九龄据理力争后,李隆基沉默了。

这种沉默其实是一种无声的抗议,虽然最终的结果张九龄达到了目的,张守珪只得到了右羽林军大将军兼御史大夫的官职赏赐,但李隆基的心中不爽,已经让他开始对这个文学天才有了一丝排斥心里。

然而张九龄却没有看出其中的端倪。

一年后,在关于另一个人的处理问题上,张九龄继续扮演和皇帝据理力争的角色。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四月,张守珪手下的一个将领在讨伐契丹的战争中擅自冒进,结果中了埋伏被打的损兵折将,当时张守珪上奏李隆基请求杀掉这个将领,如果不是临行前他那一声大喊,恐怕早已经是人头落地。

这个将领的名字叫安禄山!

安禄山本是营州的杂胡人,本名阿荦山,之所以称为杂胡,是因为谁也不知道他的生身之父是谁,安禄山在很小的时候,就跟着以卖弄巫术的母亲嫁给了突厥人安延偃,所以改名叫安禄山,长大后因为勇猛有力在幽州参军,后来又因为勇猛善战和善于迎合张守珪,而颇得张守珪的赏识,被任命为捉生将。

几年来安禄山跟着张守珪在讨伐契丹和奚的战争中履立战功,进而又升迁为坐骁卫将军,这一次当他因为冒进吃了败仗后,张守珪虽然内心十分不愿杀安禄山,但为了严肃军纪,所以不得不做出杀安禄山的决定。

当安禄山被绑在柱子上,刽子手即将行刑时,安禄山索性来个最后一搏,他口中高声喊道:将军难道不想灭掉契丹和奚了吗?怎么能够杀掉禄山,而让敌人高兴呢?”

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安禄山虽然是个武夫,但绝不是那种只有蛮力,没有脑系的人,这句话他其实是借用了春秋时期秦晋肴山之战,秦穆公没有因为吃了败仗而杀掉孟明而继续重用的典故,来试图打动张守珪。

在刽子手的刀即将砍掉自己的脑袋时,居然还能从容不迫的说出典故,从这一点来看,安禄山绝对是个颇有心机、应变能力极强的人!

事实证明,他这一招十分有效,不管是这句话真的使张守珪懂了恻隐之心,还是为张守珪找到了可以后退的台阶,总之这句话暂时将安禄山从鬼门关上拉了回来,张守珪决定将他押往东都洛阳,让皇帝陛下亲自处理这件事。

当张九龄知道这件事后,在第一时间上疏李隆基,他在奏章中列举了春秋时期穰苴杀庄贾、孙武杀吴王姬的典故,来试图说明必杀安禄山的理由。

张九龄的奏疏句句在理,然而面对这封奏疏,李隆基却没有理会,只是下诏免除安禄山的官职,以平民的身份继续带兵。

表面看起来,李隆基的做法颇有些当年秦穆公不杀孟明的风范,但仔细分析,李隆基这么做事实上是对张九龄的一种回击。

朕的意志岂能为你所左右?

当张九龄看到皇帝没有理睬自己后,他决定动用杀招来做最后的努力,于是他亲自面见李隆基,说出了下列一番话:

“禄山违抗将领损兵折将,按照法律不能不杀,而且臣看他面貌上有造反的特征,如果不杀他必定日后会祸国殃民,请陛下一定要三思啊!”

而李隆基的回答则是:“你不要用王衍看石勒的事情冤枉安禄山!”

通过20年后那场持续八年之久的叛乱来看,这是张九龄仅有的几次极为精准的预言之一,即张说没有听从张九龄提防宇文融的劝告后,李隆基也错过了拯救大唐帝国国运的绝好机会。

究其内中原因,乃是自负的意气战胜了理智使然,纵是高高在上的皇帝亦不能突破这个局限!

处理安禄山事件,是李隆基第一次在张九龄担任首席宰相后,没有听从他的劝告,而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的一件事,在很多人看来,这件事最多不过仅仅说明了君臣二人在具体问题上有分歧,并不能说明有什么严重的矛盾。

然而对于心机深沉的李林甫来讲,他却从中嗅到了一丝皇帝内心有些排斥张九龄的味道,只是现在他还不敢妄下定论,他需要采取试探的方法,来逐渐摸清皇帝的真实想法。

只有这样李林甫才有扳倒张九龄的机会,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试探性的进攻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十月,京师长安发生了震级不算高的地震,似乎是在轻轻召唤已经离开它将近三年的皇帝陛下尽快归来,或许是因为受到了某种感应,身在洛阳的李隆基决定在来年二月返回长安。

可是在李隆基刚刚通知完大臣们这个消息的当天夜里,寝宫里边忽然出现了奇怪的声音,这种声音一直持续到清晨才渐渐消失,当时搞的王公大臣全都人心惶惶。

在那科学并不发达的年月里,出现这种事情人们大多会用什么上天警示、天神感应之类东西来做解释,所以李隆基转天便立即召集大臣们,商议是不是不要等到来年二月启程,应该立即启程回长安,因为在他看来,做出来年二月返回长安的决定,上天可能觉得并不妥。

朝堂之上当李隆基说出自己的想法后,张九龄依旧一如既往的站出来表示反对:

“陛下!现在农家尚未收割完农作物,希望陛下等到仲冬过后再启程吧。”

张九龄的这句话,其实所表达的意思就是不希望朝廷此时出发,因为大队人马一路行进肯定要踩踏到一路的庄稼,农民们一旦收成不好,势必会影响国家的税收。”

不过张九龄这次站出来反对并不是孤身一人,另一位宰相班子成员时任门下省侍中的裴耀卿这次和他站在了同一阵营。

“张中书所言极是啊!仲冬时节过后,我们再启程回去,到那时农家已经收割完毕,所有人一定会感激皇上的。”张九龄说完后,裴耀卿补充着说道。

坦白的讲,张九龄和裴耀卿所说的的确很有道理,而且都是以体恤民生为出发点阐述反对的理由,但显然他们忽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备受昨天夜里怪声困扰的皇帝陛下,此刻内心是一种什么状态。

从这个角度来看,张九龄和裴耀卿虽然都有各自突出的才能,但并不善于揣摩人心,当然在此基础上他们更不会找一个折中的办法来解决问题,要知道身为宰相,不仅仅是要指出存在什么问题,关键是要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张九龄和裴耀卿说完后,李隆基瞬间犹如一盆凉水从头泼到脚,在他看来,偌大的一个朝廷怎么就没人切身站在他的角度,在乎一下他的感受呢?

“这个事情改日再议吧……”李隆基尴尬的说道。

……

接下来的整个朝会在一片凝重的氛围中进行着,可想而知这种氛围的朝会根本没法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在朝会只是象征性的维持了很短的时间,李隆基便宣布散会。

谁都知道,张九龄和裴耀卿两位宰相大人,一上来就坏了皇帝陛下的兴致,所以朝会不欢而散是必然的。

大臣们依次退出朝堂之外,向着自己官邸走去,但有一个人却径直前往李隆基的寝宫,这个人就是李林甫。

此刻他之所以没有和众人一同散去,而是私下里去面见李隆基,是因为通过今天的早晨的朝会,他察觉到这是一个绝好试探皇帝陛下真实想法的机会。

通过这场朝会后来凝重的氛围李林甫明显的感觉出,皇帝陛下心中不爽,这种不爽除了张九龄和裴耀卿当面否定他的想法之外,还因为满朝那么多大臣,居然没有一个人出来为自己解围,李林甫本想在那个时候站出来,因为他已经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只是李隆基的沉默,让他不敢轻举妄动,毕竟如果那个时候站出来,自己是以一对二,而且皇帝陛下还未必能够站在自己这一边。

所以,稳妥的办法就是私下里和皇帝陛下说出自己的想法。

李林甫来到李隆基的寝宫后,在口头行礼过后,他发现皇帝陛下面部的阴云依然没有散去,显然还是为早朝议论的还京事件而郁闷。

此刻,李林甫并没有主动开口讲话,他要等皇帝问自己,才好说出口。

“刚刚散了早朝,爱卿来面见朕,是不是有什么紧急的事情?”

“嗯……,陛下!恕臣直言,刚才早朝的时候,您是不是被张、裴两位大人扫了兴致?”李林甫小心翼翼的问道。

“唉!昨天夜里出现的怪异声音,朕听的毛骨悚然,朕明白一定是上天在警示朕,来年二月回到长安有些晚,爱卿你说张九龄和裴耀卿他们为什么就不明白朕的心思呢?”李隆基越说调门越高。

在李隆基说话的时候,李林甫虽然不敢直视高高在上的皇帝,但是他努力的将眼睛上抬,不断观察皇帝陛下说话的表情,透过李隆基刚才说的话,他知道如果自己心中的想法,势必会在皇帝面前赚足印象分。

“陛下!其实依臣来看,还京这件事很好解决!”李林甫说完故意停住。

“接着说啊,看来你有办法?”

“其实无论是长安还是洛阳,无非都是陛下东西两宫而已,陛下想去哪里就去哪里。现在陛下想回长安了,立即就可以启程,为什么还要等到仲冬以后呢?”

“难道早朝时你没听到张九龄和裴耀卿反对的理由吗?”

“哎……,他们说的问题,实在是个很好解决的问题。”

“李林甫!你别卖官司!朕知道你机灵,赶紧说你有什么办法!”李隆基站起身来,不耐烦的说道。

“陛下息怒!张九龄和裴耀卿他们反对的理由不就是怕践踏了庄稼,影响了农家的收成,没法收税嘛!陛下尽管走路,到时踩到了哪里的庄稼,把那个地方的税免掉一年就可以了啊!不知道这个办法陛下是否满意!”李林甫说完躬身在李隆基的身旁。

雨果曾经说过:没有任何东西的威力比得上一个适时的主意。

李林甫的话让李隆基顿时豁然开朗,此时他不禁抚掌大笑夸奖李林甫道:

“还是爱卿有办法啊!比起张九龄那些只知道写漂亮文章的人管用多了!哈哈哈!”

“陛下过奖了,臣建议明天召集百官,陛下和他们说个方法,然后下令立即启程!”

“好!就这么定!不过朕不明白,爱卿你为什么早朝的时候不说呢?”李隆基不解的问道。

此时面对李隆基这句问话,心机深沉的李林甫再一次意识到,这是一个可以为张九龄进谗言的机会,虽然未必能够立即有什么效果,但既然有机会就坚决不能错过。

在瞬间的思考后,李林甫开口说道:

“不是臣那个时候不想说,而是张、裴两位大人反对后,陛下没有什么反应,臣实在不知道陛下心中有什么想法,所以……”

“所以你就私自来见朕?”

“请陛下恕罪!”

“唉……,其实朕心里实在有些反感张九龄他们,每次朕有什么想法,他总是站出来第一个反对,可是反对的理由听起来还很有道理,爱卿你说让朕怎么办?”李隆基有些无奈。

在李隆基说话的时候,李林甫一直在认真的倾听,他再仔细揣摩此时这位皇帝陛下的心里,综合整个的对话,李林甫已经明白了李隆基现在迫切需要一个为自己跨刀的人。

如果他自己能够充当这个角色,无疑对自己未来的前途十分有益,不过他明白此时如果在皇帝面前一味的贬低张九龄,精明的皇帝或许立即就能察觉出他的真实意图,于是他假装像是自言自语的说道:

“呵呵!张中书其实也是好意,不过身为宰相应该更多的是为陛下分忧,而不仅仅是反对!”

“嗯……,爱卿所言及是,朕明日立即召集所有大臣,还京的事情就这么定。”李隆基一边点着头,一边坚定的说道。

在他说这句话的时候,李林甫的嘴角露出了一丝诡异的微笑,对于李林甫而言这次对张九龄的试探性进功已经圆满完成任务。

朝堂争执

李隆基和李林甫这次私下里的对话,其实是一次双赢的对话,不仅李林甫摸清了皇帝陛下的深刻想法,更让李隆基对这个人人评价不学无术的宰相有了全新的认识。

在此之前,李隆基对李林甫的印象大多来自宦官和武惠妃,之所以把他拉进宰相班子,完全是因为很多人的良好评价,说这个人是一个很温和人,可以给张九龄、裴耀卿做个帮手。坦白地讲,李隆基并没有真正的具有实际意义的看出李林甫究竟有什么过人之处。

但是通过这次私下里的对话,李隆基不禁对李林甫有些刮目想看,他已经看出了李林甫实际上是个应变能力极强、善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人。

而身为宰相能够解决实际问题这一点很重要,但张九龄和裴耀卿显然在这方面有所欠缺。

也就是从此时开始,李林甫在李隆基心中的地位陡然而升,如果说先前他因为朝廷里能够胜任宰相的人少之又少,所以有些时候不得不屈从张九龄等人的意见,但李林甫的这次出现,让他霎那间似乎意识到了什么,这是一种朦胧的感觉,隐隐约约的他感觉到李林甫假以时日可能是张九龄很好的替代者。

有了这样的感觉,李隆基下定决心,在未来的日子里,如果张九龄再来个面折庭争,自己可以不必再屈从他的意志。

事实证明,李隆基并没有等待太久的时间,仅仅一个月后,他就等到了这样的机会。

当李隆基在百官面前说出李林甫的那个方法后,所有人全都拍手称赞,就连张九龄和裴耀卿也都在埋怨自己为什么没有想到如此两全其美的办法,当然善解人意的李隆基并没有在众人面前说是李林甫的主意,因为他知道既然李林甫私自找到自己,就说明他不想把自己明摆在张九龄和裴耀卿的对立面。

十月二十一日,李隆基等文武大臣终于回到了阔别了将近三年的长安城,值得一提的是,此后李隆基再也没有到过洛阳,一直到他去世为止。

回到久违的长安,让李隆基的心中兴奋,只是这种兴奋还没有维持多久,就又被一盆凉水迎头浇了过来,而浇凉水的人正是张九龄。

事情的起因和上次张守珪的问题一样,只不过这次换成了朔方节度使牛仙客。

作为一方的军政长官,牛仙客在当地颇具声望,不仅严于律己,还能够为国家节省开支,粮食储备充足,武器装备精良,最重要的是这一切都不是朝廷的刻意要求,而是牛仙客凭借很多年的努力,精心治理的结果。

于是,很多人在李隆基面前开始保举牛仙客,而李隆基在经过详细的调查后,确认了牛仙客的先进事迹,所以准备把他提拔他到尚书级别的官职,只是李隆基一直在考虑该把他放在哪个部门。

就在李隆基思考的这段时间,张九龄上疏表示反对。

这一次张九龄的理由和上次反对任命张守珪的理由有些区别,“陛下!大唐自从建立以来,只有当过宰相的德高名扬天下以及望重的人才有可能被任命为尚书级别的官员,牛仙客原来是河湟节度使判官,如果现在让他担任国家权力机要部门的官员,恐怕有辱朝廷的名声。”

对于张九龄犹如幽灵般的反对声音,李隆基事先到是有所准备,于是他耐着性子说道:“那么只加实封可以吗?”

“不可以!封爵是用来奖励有功之人的,边防的节度使仓库充实、武器精良是他们应该做到的,这只是尽到本分而已,不能算是他们立了功劳,陛下可以赏赐金钱物品,封给爵位恐怕不适宜。”

一番话说的李隆基再一次无语。

朝堂上顿时寂静无声,高高在上的皇帝阴沉着脸,跪在下边的张九龄看起来要坚持到底,此刻没有人出来打圆场,朝堂之上顿时陷入了一片尴尬的境地。

其实所有人都在思索着接下来会出现怎样的一幕,这其中就包括李林甫。

如果上一次在张守珪的问题上,李林甫由于没有摸清皇帝的想法而不然贸然出头的话,这一次他再也不能将自己隐藏起来,因为他深知上次私下面见皇帝,其实已经摆明了自己的立场,精明的皇帝陛下岂能不知?这一次和上次的情形是那么相似,皇帝陛下一定是希望自己站出来的,如果不出头,恐怕皇帝陛下那里未必能够交代的过去。

更何况这也是一次排挤张九龄的绝好机会!

在整理好思绪后,李林甫从朝臣中闪出身来躬身说道:

“陛下!臣认为仙客具有当宰相的才能,任命他为尚书级别的官员又有什么不可呢?”说完后,他瞥眼看了一下张九龄,然后继续说道:

“九龄是书生,实在不通大体!”

朝堂之上一片哗然!

李林甫站出来说出自己的意见也就罢了,但是公开贬低张九龄,这可是谁也没有想到的事情,虽然同为宰相班子成员,但怎么说张九龄也比李林甫的官职要高。

于是有的人开始切切私语,有的人开始偷偷的抬起眼睛观察张九龄此时的表情。

此时的张九龄虽然嘴上并没有反驳李林甫,但他内心照实吃了一惊,这个表面看起来柔弱的李林甫为什么今天会如此一番常态,虽然俩人不和由来已久,但公开挑衅实在有些出乎他的意料。

他隐隐觉得李林甫这种强硬的态度,其背后可能是皇帝意志的体现!

“好了!李爱卿的说法朕赞同,不过到底该给个什么官职,明天再议!”李隆基的话打断了张九龄的思绪。

事实上没有人比李隆基此刻想的更多,李林甫的挺身而出,让他找到了可以就此退身的台阶,而且李隆基最后所说的话,也表明了对李林甫的肯定,但是他不想就此在朝堂之上让张九龄丢了身份,如果自己顺着李林甫的思路和他站到同一阵营,那么身为首席宰相的张九龄无疑颜面尽失。

其实归根到底只有一句话,李隆基认为凭借张九龄的聪明才智,通过这次朝堂之上的争执,他应该能够悟出些什么,从而能够使自己变得圆滑一些。

然而高层大厦都是带有棱角的砖瓦所建成,如果将它们打磨成没有棱角的石头,那么只能变成深处水中让人观赏的鹅卵石。

当第二天继续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张九龄的表现终于让李隆基再也不能忍受下去!

“陛下!牛仙客万万不能任命啊!如果开了先例,臣恐怕未来一发不可收拾,如果陛下执意如此,臣不敢奉诏!”

张九龄你才学如此出众,为什么就不开窍呢?看来“读死书,死读书”这句话,就是再说你这样的人。

面对张九龄的固执,李隆基终于不再忍耐,因为此刻张九龄的话在李隆基看来,已经变了味道,不再是衷心纳谏,而是故意限权!

“难道什么事情都由你做主吗?”李隆基顿时翻脸!

“陛下不嫌弃臣的愚昧,让臣身在宰相的职位上,臣怎么能不实话实说呢?”看到李隆基翻脸,张九龄顿时跪倒在地。

“你嫌弃牛仙客出身低微,而你是名门望族出身吗?”显然李隆基这次已经下定决心不再给张九龄留任何面子。

“臣是龄外海边微贱的人,比不上牛仙客出生在中华大地,然而臣身在宰相之位,掌管各种事务多年,而牛仙客是边陲小官不识文学,如重用他恐怕众人不服!”

“懂文学有什么用,朕需要的是能为朕分忧的人,朕就是要重用牛仙客!”李隆基的声调越来越高,说道最后已经有些歇斯底里,说完后他起身怒气冲冲的离开了朝堂。

朝会又一次不欢而散!

张九龄的固执和皇帝陛下的愤怒,李林甫全都看在眼里,显然皇帝陛下已经忍无可忍,但是在李林甫看来,皇帝陛下离开朝堂之前最后的那句话,显然是对自己的一种暗示,因为在此之前的还京事件中,他已经充当了一次为皇帝陛下分忧的角色。

但是今天朝会上针对牛仙客的问题,实质上并没有最终的结果,李林甫现在要做的是就是让皇帝陛下尽快做出重用牛仙客的决定。

于是,他再一次私自找到李隆基。

“陛下千万要息怒,如果真的有才干见识,何必非得懂得文学!陛下贵为九五之尊,现在想用人,有什么不可以的!”

李林甫的这句话,既是在举荐牛仙客,同时也是再推荐他自己!

最终在李林甫的不断怂恿下,一个月后李隆基下诏赐牛仙客为陇西县公,并给予食邑实封三百户。

牛仙客事件是张九龄担任宰相以来,李隆基第一次公开在朝堂上和他翻脸,这里边固然有张九龄的固执不圆滑的原因,也有李林甫挑拨是非等诸多因素,但在我看来最关键的原因还是在于李隆基心态的微妙变化。

此时的李隆基不能说完全放任了自己,但是与开元初年相比,他的确缺少了那种锐意奋进的势头,相反的是自大、唯我独尊开始在他的心中生根发芽。

事实证明,随着时间的推移,李隆基逐渐陷入了一种畸形状态,其标志性事件就是在很多人看来,李隆基表现出残忍绝情的一日杀三子事件!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ysxl/lsqw/4518.html

上一篇:宫闱风波
下一篇:张说回归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