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野史传说 > 历史趣闻

高句丽恩怨

历史大观园 历史趣闻 2020-06-03 15:05:04 0

恩怨渊源

贞观十七年以前,唐朝对外重点防范的地区是西部,当然这和我们中国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中国往西是一片广袤的大陆,而往东除了朝鲜半岛之外,全部都是汪洋大海,所以当时唐朝将防御重点放在西部也就不足为奇了,在前边我们介绍过唐朝在西部分别与东突厥、高昌、吐蕃过招的历程,可是在经历了贞观十七年的政治地震后,唐朝在东部却迎来了一个对手。

这个对手的名字叫高句丽!

高句丽是公元前一世纪至至公元七世纪在我国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上存在的一个国家,与他并存的还有新罗和百济,这三个国家的同时存在并称为朝鲜的“三国时代”,高丽因为领土最大,人口众多,所以成为三个国家中实力最为强大的国家。

高句丽的历史悠久,始建于公元37年,公元前37年,扶余王子朱蒙因与其他王子不和,逃离扶余国到卒本扶余,建立高句丽。很长时间以来高句丽和中原的关系时好时坏,从西汉一直到隋朝,几乎每个朝代都和他发生过冲突。

中原的各个王朝曾经给予高句丽以毁灭性的打击,例如三国时代的曹魏政权就攻破过高句丽的王城丸都城,迫使其国王东川王向南逃窜,不过在曹魏攻破其都城后,以为高句丽就此灭亡,所以没过多久就撤回本国,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仅仅过了70年,高句丽就重建了都丸城,并开始进犯辽东,公元313年,随着高句丽攻破原汉朝四郡的最后一郡乐浪郡后,高句丽控制了朝鲜半岛的北部,并开始对南部的百济和新罗形成了长达300多年的军事压制。

公元413年高句丽长寿王登基,这位国王即位后,大肆对外侵略扩张,吞并了扶余,靺鞨和契丹部落,并且加强了对百济和新罗的控制,在东部与北魏政权进行对抗,高句丽终于迎来了建国后最鼎盛的时期。

可是好景不长,没过多久,高句丽因为内部的政治斗争而开始逐渐衰落,6世纪中期其北部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攻击,南部受到百济和新罗的联合进攻,高句丽由此丢掉了汉江流域,从此汉江流域被新罗所控制,新罗因此可以通过跨越黄海,直接与中国进行贸易交流,并且成为中国的属国,这样新罗在外交上就不在受高句丽的控制,可以直接从中国学到先进的科学技术,然而让高句丽人想不到的是,正是因为他们丢掉了肥沃的汉江流域,从而成就了新罗与中国的联盟,这种联盟最终在7世纪中期为他们带来了灾难性的结局。

隋朝建立后,与高句丽也是摩擦不断,让隋朝人意识到高丽是中国的心腹大患,是因为隋炀帝杨广有一次在突厥的始毕可汗那里看见了高句丽的使臣,在前面我们介绍过隋朝和突厥的交锋,而高丽人如果和突厥联合成功,那么接下来隋朝将有可能受到两面夹击,所以才有了隋炀帝杨广的三伐高句丽。

不过杨广的军事水平实在差劲,可以说隋朝灭亡的导火索就是因为杨广的三伐高句丽,隋朝几度在高句丽的惨重失败,前后数十万将士魂断辽东,造成了国库空虚,百姓民不聊生,进而点燃了农民起义的熊熊烈火,隋朝最终在杨广的倒行逆施之下灭亡了。

唐朝建立后,在武德和贞观初年,高句丽和唐朝的关系还算平稳,可是作为唐朝来讲,对于隋朝在辽东的惨败始终耿耿于怀,李世民就曾经说过:“辽东地区(高句丽)自古就是中国的地盘,从曹魏到周(南北朝的北周),始终不曾收回来,隋朝几次东征,都是大败而回,高句丽杀我们的将士不计其数,朕只要一想起这些就夜里睡不着觉,想为他们报仇雪恨。”

史料上没有记载李世民是在什么场合说的这些话,或许只带有个人的主观色彩,但作为大唐帝国的皇帝,这种言论势必会给国人带来一种心理上的暗示,那就是辽东是中国人的辽东,在那片土地上永远浸满了中国人的鲜血!

唐朝自上而下虽然没有忘记和高句丽的恩怨,但是自建国以来,一直忙于全国统一,不停的东征西讨,所以无暇顾及。李世民继位后,又一直忙于恢复生产,加上后来和东突厥、高昌、吐蕃的过招,所以唐朝将目光着重锁定在西部,对于辽东地区算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可问题的关键是,有的时候你越置之不理,反而会助长对手的嚣张气焰,在这一点上,高句丽就是典型的代表。

就在李世民继位不久,高句丽做了一件相当有损阴德的事情。

京观

这件事情就是建造京观!

所谓京观,其实就是一个超级大坟冢,不过这个坟冢的建造材料实在有些特殊,它是用敌人阵亡将士的尸骨建成的,高句丽人在贞观初年建造京观,白痴都能看出来是用什么人的尸骨建成的。

是的!用的就是隋军阵亡将士的尸骨!

我们不能否认杨广东征高句丽是错误的,但那些魂断辽东的隋军将士又有什么错,既然已经战死疆场,为什么就不能让他们安息呢?

我们可以想象的出,当烈烈寒风吹过京观的时候,会卷起慢慢烟尘,顷刻间会露出那森森白骨,“尸山血海”早已不再是文学中的形容词,而是一幕幕映入眼帘的真实惨景!

那一刻,我听到了几十万烈士的忠魂不断地嘶喊,仿佛在像世人倾诉着他们的冤屈!

正是山有木兮国有殇。魂兮归来,以瞻河山!

高句丽人建造京观就是为了向新生的大唐帝国炫耀武功,因为那个时候他们还不太不知道大唐帝国究竟是个怎样的国家,他们更不知道在不远的将来,这个新崛起的帝国,将以翘首的姿态屹立在他们的西边。

面对着雄壮的京观,高句丽人是那样的傲慢,在他们看来,京观代表着自己的荣耀,因为数百年来,他们面对中国从没有过这样的胜利,同时,京观只要存在一天,就代表着唐朝的耻辱,面对此种情况,雄才大略的李世民是不会不闻不问的。

当然,解决问题的方法多种多样,战争是政治斗争的极端形式,当时刚刚即位不久的李世民面对着来自突厥的压力,所以他实在不愿意在东边再树立强敌,但李世民是不能忍受耻辱的,所以在贞观五年,他决定首先通过外交方式来尝试解决问题,于是他派出广州司马长孙师前往高句丽解决“京观”问题。

李世民只给长孙师一个命令:不能有失国体的情况下,让高句丽人毁掉京观!

应该说长孙师的任务完成的还是不错的,在到达高句丽后觐见了国王高建武,详细陈说唐朝对于高句丽建造京观的看法,希望高建武能够毁掉京观。

高建武是杨广三伐高句丽时国王高建元的同父异母兄弟。

坦白的讲,高建武还算是个不错的国王,从个人角度而言,对唐朝还是很有好感的,早在武德年间,高建武就曾经几次遣使向唐朝进贡,特别是武德五年的时候他还奉李渊之命,搜罗隋末散落在辽东的隋朝士兵和百姓,并且以礼遣返。

对于这样一个和唐朝保持友好关系的国王,为什么会忽然间想起了建造京观来触痛大唐的神经呢?

在我看来,建造京观并不是高建武的决定!

首先从高建武个人来分析,从他先前和唐朝的关系来看,他是不应该也不可能主动下令修建京观的,也就是说修建京观不是高建武的主管意识所为。

如果这个假设成立,那么决定修建京观很可能是当时高句丽国内一位地位非常高、并且有威望的大臣决定的,虽然史料上没有明确的记载这个人是谁,但是决定修建京观这样一件有国际影响的事情,绝不会是一般人的决定。

如果这个假设也成立,那么就可以看出,这位大臣的权利在某种意义上已经超出一般臣子的概念,甚至说成为了权臣!

那么说高建武知道修建京观这件事吗?

我认为他是知道的,不过有时候民族自豪感是会在第一时间占据内心的,京观代表着高句丽对中国的胜利,在这一点上,高建武作为高句丽人,内心深处是不会反对的。

当然前提是,没有人找上门来!

现在长孙师已经找上门来,所以高建武不得不作出姿态,表示立即毁掉京观,正式安葬那些牺牲在辽东的隋朝将士尸骨。

长孙师的任务完成的还算顺利,当然前提是在他的背后有一个强大的国家作为后盾,后来的清朝也想和洋人们谈判,但因为国家积贫积弱所以只能签下不平等条约。

因为弱国无外交!

京观终于毁掉了,李世民总算是出了一口气,毕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但对于高句丽来讲,这却是一个敏锐的信号,在他们看来,唐朝并没有忘记曾经在辽东的惨败,而且更加预示着唐朝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很可能会抽出手来着手解决辽东的问题。

弹丸之地的高句丽如何能与具有天可汗威名的大唐相抗衡?

想到这里高建武觉得不寒而栗,虽然自己的国家曾经打败过隋朝,但自己的国家同样伤了元气,如果未来大唐真的大兵压境,恐怕高句丽会有亡国之险!

为了以防万一,高建武决定效法当年的秦始皇,在国内东起扶余城,西南至海的千里地带上修建起了一条长城,他的初衷和秦始皇一样,两个字:防御!

这条长城的规模虽然无法和中国的万里长城相比,但它却好像一道裂痕一样,从此高句丽和唐朝的关系开始产生了微妙的变化,准确的说是开始有了隔阂。

当然两国的隔阂截止到贞观十七年并没有升级,表面上还维护这一团和气,因为高建武对唐朝还是十分恭敬的,例如贞观十四年还让儿子向唐朝进贡。

而导致双方最终大打出手的导火索是因为一个人的出现。

这个人的名字叫盖苏文!

弑君

盖苏文,原名渊盖苏文,又名渊盖金。

这是个颇具争议的人物,在同行眼中他是个铁腕的军事独裁者,在唐朝人的眼中,他是个与大唐帝国势不两立的人,而在高句丽民间,却把他奉为成功抵御唐朝入侵高句丽的英雄!

当然,所有人都不能回避他弑君摄政的那些事儿!

盖苏文经过了多年的努力,终于在贞观十六年成为了高句丽最有实权的人物,因为此时高句丽国内一半以上的军队都在他的掌控之下,甚至说当时军界很多人只知有盖苏文,而不知有高建武也并不为过。

面对盖苏文势力一天天不断的膨胀,作为国王的高建武心中当然不舒服,因为任何一个皇帝都不希望自己变成傀儡,而任由臣子摆布,最关键的是盖苏文是个野心勃勃的人,高建武明白只要时机一到,盖苏文一定不会放过自己。

不甘心的高建武决定除掉盖苏文,但是这位仁兄的智商显然没有盖兄高,就在高建武和自己的嫡系在深宫中商议如何除掉盖苏文时,消息早已经传到了盖苏文那里,看来凭借自己奋斗而身居高位的人确实比坐吃家底儿的人要强很多。

听到消息后,盖苏文笑了,在笑容的背后,他的一双眼睛放射出摄人心魄的精光。

“高建武!本来你可以活的更久些,但现在你却给了我对你痛下杀手的机会……”

在短暂的思考后,盖苏文决定在高建武出手之前,先下手除掉高建武,正所谓: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因为他知道,君臣二人早晚有一天会兵戎相见,这只是时间问题,现在这个时间已经提前来到,所以自己要做好应对的准备。

显然,和高建武比起来,盖苏文的计划显得十分严密!

第一步:发布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消息,理由很简单,自从打败隋朝后,本国还没有举行过盛大的阅兵仪式以示纪念,所以有必要搞一次阅兵式,当然这个事情的具体操办人是盖苏文自己。

第二步:邀请国王和所有的大臣观摩盛大的阅兵式,并举办庆祝晚宴,国王和大臣都要参加。

第三步:在晚宴上设伏兵袭杀高建武及其嫡系,同时命令自己的嫡系部队控制整个王城。

第四步:找一个傀儡代替高建武,自己做摄政王,总揽朝中一切大权。

在这四个步骤中,最能体现盖苏文权谋的是第四步,因为他明白,如果自己贸然称帝等于将自己放在了众矢之的的位置,那样全国老百姓一人一口唾液也会把你淹死,盖苏文的策略很明显,就是暂缓一步,伺机而动,最终的目的还是那个高高在上的宝座!

在盖苏文的精心策划下,高建武同志很不幸的牺牲在庆功晚宴上,被砍成了数段,而且他死后的长眠之地,是一个不折不扣充满黑色幽默的地方——水沟!

一代国王最终落的如此下场,确实有些让人同情,不过在政治舞台上,“同情”只是个理想化的词汇,决定成败的是实力。

在政变成功后,盖苏文找到了高建武的替代者——他的弟弟高藏,而盖苏文野初步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接下来他所要做的就是如何像当年的李渊一样,在最短的时间内,将高藏踢到一边去,自己坐在那个位子上。

以上是盖苏文同志的发家史,很快他就会走向人生的制高点!

导火索

盖苏文是个有野心的人,具体表现并不仅仅体现在他将高建武砍成数段扔向水沟,然后将高句丽的军政大权集于一身那么简单,事实上,在他的心中一直埋藏着一个秘密,这个秘密也是他的理想,那就是统一朝鲜半岛,进而脱离唐朝的控制。

盖苏文是个雷厉风行的人,这一点从他毫不犹豫的将高建武砍成数段扔向水沟就可以明显的感受到,所以在他刚刚兵变成功的没多久,盖苏文就下令向南部的邻国新罗发起了攻击。

如果单从盖苏文的角度来分析,高句丽进攻新罗事实上是明智之举,因为盖苏文最终的理想是想脱离唐朝的控制,他也知道唐朝时刻没有忘记隋朝曾经在辽东的惨败,唐朝发兵收复辽东是早晚的事,而现在唐朝之所以没有动向是因为还没有找到合适的理由,或者说还没有做好准备,也就说唐朝和高句丽最终难免一战,而高句丽如果想没有后顾之忧的和唐朝一决雌雄,就必须要先解决掉南部的两个邻国新罗和百济。

而无论解决哪一个国家都势必会触动大唐的神经,因为两个国家都是唐朝的属国。

盖苏文最终决定先对新罗动手,是因为他有合适的理由!

这个理由就是新罗在隋朝进攻高句丽的时候,趁火打劫的侵占了高句丽的五百里土地,现在盖苏文要将被占领的土地夺回来。

这是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事实上,在我看来,高句丽决定首先攻取新罗,是因为新罗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

如果你找来当时朝鲜半岛的地图,你就会发现百济靠近中国的黄海,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而新罗泽靠近日本海,换句话说,从新罗距离唐朝较远,所以受关注程度肯定不高。

而如果攻取百济势必影响到唐朝的利益,因为黄海的对面就是唐朝,而唐朝是绝对不能允许在朝鲜半岛出现一个超级大国与自己隔海相望的。

狡诈的盖苏文坚信,如果出兵攻取新罗,唐朝不会轻易出兵相救,一是路途遥远,而是牵涉的利益并不至关重要。

事实证明,在盖苏文出兵的最初阶段,事情确实是按照他的想法进行的,新罗一溃千里,迅速向唐朝求救,而李世民在得到新罗的求救后,确实没有出兵相救,而是派遣司农丞相里玄奖前往高句丽进行调解,李世民相信盖苏文会看在自己的面子上,停止对新罗的攻击。

但李世民并不明白盖苏文内心深处的想法,这绝不是仰仗谁的面子而去做的事情,因为利益远比面子重要。

此时的盖苏文可谓是意气风发,新罗就像一只蚂蚁一样,顷刻间就会被盖苏文这只粗壮的大手捏死,而且不会留下任何痕迹。

或许是骄傲的过了头,盖苏文同志的脑子开始发热起来,而在我看来,唐朝派出使者进行调停,这是稳住唐朝的绝好机会。

而苏文此时却犯了一个错误,这个错误最终导致了唐朝与高句丽的一场战争!

事实上,这场战争本来是暂时可以避免的。

当然,这场战争最终也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

抱歉,调解无效

相里玄奖是信心百倍的,他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会完成李世民交给的任务,坦白的讲,相玄里奖的自信并不为过,因为他一副好口才。

但事实证明,再好的口才当碰到“利益”二字的时候,也会变成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就在相玄里奖到达高句丽的转天,他立即去见盖苏文,希望能尽早阻止他对新罗的军事行动。

就在盖苏文的住处,两个人有了一下一番对话:

“大人(盖苏文的官职)新上任不久,一切当以稳定为前提,新罗并没有侵害您的利益,而且它也是我们的属国,所以希望大人能够看在天可汗的面子上,停止对新罗的进攻!”相玄里奖率先开口说道。

“唐使怎么知道新罗没有侵害我们的利益呢?”盖苏文反问道。

“新罗是个小国家,地处偏远,高句丽和它比起来乃是大国,难道弱小的新罗会侵犯强大的高句丽吗?”

面对盖苏文的反问,相里玄奖毫不示弱!

“哈哈哈!看来唐使并不知道20多年前的事情啊?”盖苏文一边摆着手,一边说道,不过话语中颇有些轻蔑。

“哦?还请大人明示!”

“20多年前,隋朝攻打我们的时候,新罗趁机侵占了我们五百里的土地,请问唐使,被侵占的土地我们是不是该讨回来。”

“那自然是应该!”相里玄奖随声附和。

“好啊!唐使既然这么说,那我们可以停止进攻信罗,但要有一个条件!”

“什么条件?”

“新罗主动归还我们的土地,不然的话誓灭信罗!”盖苏文的语气开始强硬起来。

这样一来,轮到相里玄奖为难了,毕竟是陈年旧账了,翻老账这种工作,操作起来的确有难度。

身为李世民的特派使者,相里玄奖明白,此时如果退让一份,势必会引起高句丽人的耻笑,所以在短暂的思考过后,相里玄奖缓缓说道:

“大人此言差矣!您的说的事都是陈年旧账了,如果按照您的说的来判断,那辽东曾经是我们的地盘,被你们侵占了这么长时间,我们并没有讨要啊!”

辽东!一个敏感的词汇,此刻直刺盖苏文的心窝。

在听完相里玄奖说完后,盖苏文的脸顿时阴沉下来,在他看来,此番李世民派使者前来,根本不是什么调解,而是挑衅!

“不—要—再—提—辽—东!”盖苏文指着相里玄奖说道,每个字都说的很重,他仿佛要将这六个字一个个的塞进相里玄奖的耳朵里。

相里玄奖颤抖了一下,但瞬间又恢复平静,然后他缓缓的说道:“这是个永远绕不开的话题!”

“来人,将他轰出去!”

至此,双方彻底决裂!

显然,在这场对话中,盖苏文并没有很好控制自己的情绪,他太在意唐朝对辽东的看法了,以至于最终不得不面对唐朝和新罗的夹击。

还是那句话,这一切本来真的可以避免!

贞观十八年(644年)二月一日,憋了一肚子气的相里玄奖回到长安后,立即向李世民汇报了出使高丽的来龙去脉,而就是这次不起眼的汇报工作,成为了唐朝和高句丽关系的分界线,不可否认双方曾经有隔阂,但毕竟没有撕破脸皮,但从现在开始,李世民决定用武力的方式解决辽东的问题。

“盖苏文杀死国君,残害忠良,现在居然敢违背我的命令,朕决定出兵讨伐,而且要夺回辽东的土地。”李世民说完后,拳头使劲的砸在御书案上!

当然,促使李世民决定出兵辽东,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错位的想法

如果说贞观十七年之前的李世民是一位虚心纳谏,能够客观、冷静分析问题的皇帝,那么贞观十七年后,在经历了储位之争的震荡后,李世民似乎变的有些焦躁,有些自负。

虽然他依旧让所有的人为他指出不当之处,虽然他依旧面带笑容向所有人征求谏言,但人们明显感觉出,这位威名远播的皇帝内心深处是不能接受不同意见的,而且很多人细心的发现,皇帝大人明显比以往更加暴躁。

这一点,从他处理高句丽的问题上就可以看出来。

李世民听完相里玄奖的汇报后,在没有征求朝臣意见的情况下,就说出了决定出兵辽东的话,这明显不符合李世民曾经的性格。

那么李世民为什么会轻易说出来呢?

除了这位皇帝因为更年期的原因有些焦躁之外,事实上,李世民决定出兵辽东,和当时朝廷的局势有关。

贞观十七年的储位之争,是继玄武门事变以来,唐初内部矛盾最突出的一次斗争,虽然在李世民的精心处理下,最终没有演变成流血事件,可是在所有人的心中,已经造成了阴影,那就是唐朝这个光芒万丈的帝国,内部依然有它的阴暗面,试想大唐帝国的储君居然是恋童癖,曾经最有希望继承储君的魏王原来是个耍弄老爹恐吓兄弟的主儿,就连新任太子也是个性格懦弱的人,在人们的印象中,大唐帝国不应该是这个样子的,它应该是所有人膜拜的对象,没有瑕疵,没有污点。

可是随着储位之争的爆发,人们才发现,唐朝原来也是不过如此!

于是很多人改变了曾经对唐朝的一切美好印象,他们对唐朝产生了信任危机,很多人冷眼旁观、嬉笑怒骂,生怕错过唐朝一幕幕权力斗争的大戏,仿佛这个帝国一夜之间崩溃了才是他们最愿意看到的。

一个内部戡乱的国家凭什么成为我们的领导?

在我看来,盖苏文不留情面的拒绝李世民的调解,似乎也有这种因素!

在这种境遇下,最难受的莫过于李世民,他知道这个帝国所发生的一切,最终都会和他牵连在一起,因为他是这个国家的掌舵者,天可汗的威名会让他光耀四方,但同样人们背后的非议,他也必须要承受。

因为权利和义务本来就是对等的!

所以,在承受了太多的压力过后,李世民迫切的需要证明自己,证明这个帝国依然是这个世界上最强盛,最应该受人敬仰的国家。

因为他有这个义务!

可是现在的李世民不再是曾经的李世民,如果看看他去逝的年龄(52岁),此时的他事实上已经进入了晚年,固执、刚愎自用已经占据了整个心灵。

李世民想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想法并没有错,但是他忽略了一点,证明自己的方法有很多种,可是他偏偏选择了武力。

问题的关键是,贞观十七年的政治地震虽然已经结束,但你的心里还处在一种动荡游离的状态,对于外界的很多事物,真的无法保证冷静、客观的对待。

而这次决定出兵辽东,李世民就是在一种毛躁的心态下做出的决定。

虽然也有很多人提出了反对意见!

分歧

当李世民在朝堂上愤怒的宣布出兵辽东的决定后,立即遭到了谏议大夫褚遂良的反对。

“臣望陛下三思而后行,陛下手指一动,中原就宣告平静,顾盼之间四方都会折服,这说明陛下的威望已经很大了,现在陛下决定辽东,如果有把握迅速取得胜利还可以,如果没有把握,万一失败了那就会有损陛下的威望,如果将高句丽整个国家的愤怒情绪挑起来,那结果就很难讲了。”

坦白的讲,褚遂良的话虽然是一盆冷水,但却不无道理,当年杨广三伐高丽的时候,实力不可谓不强大,可是最后的结果却是狼狈至极,最终成为了亡国的导火索,而褚遂良正是敏锐的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才果断的站出来反对,但褚遂良是个老油条,他知道如果从吸取隋朝教训的角度来说服李世民是不可能的,因为这其中必须要提及杨广,这样很可能就会让人联想到现在李世民的决定很像当年的杨广。

将当朝的皇帝李世民和暴君隋炀帝杨广联系在一起,相信不用李世民说话,褚遂良也会被淹没在朝堂上那些言官们的唾液里。

褚遂良的话刚一说完,兵部尚书李世勣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我不这么认为,前几年薛延陀不断扫骚扰我大唐的边境,陛下想要进行征讨,因为魏徵的劝告而停止,结果现在薛延陀越来越强大,如果以前就用陛下的策略,那北方的边境早就安定了。

褚遂良是文臣,李世勣是武将,双方都从不同的角度阐述自己的观点,应该说都有其道理,现在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李世民的心态。

在听完两位朝臣的话后,如果按照李世民以前的性格一定会沉思片刻,在征求一下其他朝臣的意见,然后最终做出决定。但这一次李世民却轻率的给出了答案。

而且是一枚重磅炸弹!

“盖苏文蔑视我大唐,罪不容诛,不仅要出兵讨伐,而且朕要御驾亲征!”李世猛然间站起身来在朝堂上高声喊道。

很多人都在怀疑,很多人都在感慨,因为他们看到了李世民头上那丝丝白发,那眼角间深深的皱纹,以至于说话的气力都已不复当年。

自从渭水之盟后,已经将近20年的时间,李世民没有亲自挂帅出征了,20年的时间足可以完全改变一个人的心智,此时那个高高在上的皇帝李世民还是曾经那个四处征讨意气风发的秦王李世民吗?

李世民说完后,朝堂下一片寂静,所有的人都低头不语。

“为什么不说话,难道你们不相信朕吗?”李世民厉声问道。

依然寂静一片!

“朕荡平四海,刘武周、薛仁杲、王世充、窦建德哪个不是朕的手下败将,区区一个盖苏文你们难道还怕了?”李世民继续高声说道。

还是一片寂静。

刹那间,朝堂的氛颇有些尴尬!

最终打破这尴尬氛围的依然是褚遂良!

“天下就好像一个身体,长安和洛阳两京就像是心脏,而州县就像是人的四只手脚,而四方夷狄就像是身外之物,高句丽虽然罪过很大,如果陛下真要讨伐,只需派遣二、三员猛将率领几万人马,相信依靠陛下的神威,打败高句丽是不成问题的,而且太子刚刚封立,年龄还小。陛下远离故土,到遥远的辽东,臣等很是担心啊!”

“是啊!陛下!辽东地处偏远,而且气候变化无常,陛下要亲自带兵远征,臣等担心陛下的身体啊!”长孙无忌紧跟着说道。

“哈哈哈哈!你们认为朕是那么脆弱吗?朕这辈子什么磨难没有经历过,想当年朕差点死在战场上,可是结果呢?”李世民的神情骄傲的说道。

“朕告诉你们,就算是八个尧、九个舜,遇上寒冷的冬天一样种不出来庄稼,而到了春天,就算是普通的庄稼人也能种出好庄稼,你们说这说明什么?”

朝堂下没有人开口。

“这就是时令!”李世民得意的说道。

“现在盖苏文祸国殃民,高句丽的百姓都等着我大唐去解救他们呢?如果我们不去做,这就叫违背时令!你们说愚蠢不愚蠢?”

自认为天才的人,有时真的会变成蠢材!

在李世民看来,在这个世界上,只有自己懂得这个道理,因为他是皇帝,是住在很多人命运的皇帝,可是他忘记了一点,皇帝也是人。

只要是人就会有无法克服的弱点!

“朕意已决,出兵辽东,关于这件事还得自己筹划详细的方案!退朝!”李世民起身回到了内宫。

朝堂里,留下很多人立在原地,对于刚才皇帝陛下说的话,久久不能释怀。

……

8、先头部队,挺进!

出兵辽东的方针已经定下,李世民为此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准备,这个时间段足有将近一年的时间。

首先,他针对高句丽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调研,这个问题他找到了已经退休在家的宜州刺史郑元壽,因为郑元壽曾经跟随隋炀帝杨广讨伐过高句丽,相比较而言比较熟悉高句丽的情况。

郑元壽根据自己的经验,向李世民提了两点忠告:

1、辽东地处偏远,粮食运送相当困难。

2、高句丽擅长防守城市,不可能速战速决。

郑元壽虽然没有明确反对李世民远征辽东,但从他提的忠告来看,郑元壽是持反对意见的,因为隋朝在辽东的惨败,他有着切肤之痛,所以他不希望李世民重蹈杨广的覆辙。

可是,李世民并没有听进郑元壽的话,就像在朝堂上对朝臣信心百倍时的样子一样,他只告诉了郑元壽一句话:现在的大唐不同于隋朝,你就等着听好消息吧。

而后来的事实证明,郑元壽的这两点忠告都应验了,唐朝和隋朝的结果相差并不远。

其次,为了确保本次作战万无一失,李世民决定在自己统帅兵马出征之前,让先头部队先来个“前排进攻”。

贞观十八年(644年)十一月二十四日,李世民诏命刑部尚书张亮为沧海道行军总管,中郎将常何为副总管率领江淮、岭南、三峡等地区的水军四万,战船五百艘,并在长安、洛阳地区招募士卒三千余人,出莱州横渡黄海,直插高句丽首都平壤。

同时诏命兵部尚书李世勣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江夏王李道宗为副总管,率领步兵六万人以及早就投降唐朝的兰州、河州的突厥骑兵,共计八万人向辽东进发。

而且为了保险起见,他还诏命奚、契丹、新罗、百济等属国,分道进击高句丽,从而形成一张网,牢牢的罩住高句丽。

仔细观察我们不难发现,李世民这次远征高句丽的策略和当年的杨广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是水陆并进,形成前后包围的态势,让高句丽首尾不能兼顾。

坦白的讲,进攻高句丽没有比这种战术更加对头的了,但是为什么杨广会惨败呢?

答案只有一个:战术是战争的组成部分,但绝不是全部。

李世民是从战场上摸爬滚打出来的,这个道理我想信他一定明白,只是此时的他实在太想证明自己,以至于认为只有战术对头就可以大获全胜。

殷鉴不远,就在去年!隋败之痛,犹在眼前!

只是李世民的眼睛现在已经被那虚无缥缈的“胜利”二字所遮掩。

两只拳头已经狠狠的击向了对方,他坚信依靠“前排进攻“的威力,可以严重削弱高句丽的抵抗力,而等到自己出征的时候,前面将是一片坦途。

李世民笑了,笑的以至于有些高傲!

杨广,你在辽东的惨败,我会为你找回来。

这不是为你,而是为了这个国家的荣誉,更是为了魂断辽东的数万将士!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ysxl/lsqw/4484.html

上一篇:东征高句丽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