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野史传说 > 历史趣闻

储位之争(二)

历史大观园 历史趣闻 2020-06-03 15:05:10 0

告变

贞观十七年(643年),四月一日,纥干承基上书李世民,状告太子谋划造反。值得一提的是,这位仁兄是在监狱中为李世民上书的。

前面我们说过,纥干承基是江湖人士(自由职业者),也是太子李承乾的同党,为什么此时会在监狱里呢?

答案是:因为他同时受雇于李佑。

要知道纥干承基并不是朝廷的官员,只是一名武功高强的江湖人士,作为自由职业者,是可以受雇于任何人的,前提是只要你肯花足够的银子。

所以纥干承基并不像当时那些朝廷官员,会有很强的派系归属,他既可以为李承乾效力,同时也可以接受李佑的邀请。

这次李佑造反,李世民下令彻底清查李佑在各地的同党,纥干承基同志很不幸的被牵连出来。

没办法!纥干承基同志!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短!李佑已经被赐死,朝廷现在只把你关在监狱,已经很高看你了。

或许正是想到了这一点,身在监狱中的纥干承基为了立功赎罪,不得已将李承乾供了出来。

如果从他和李承乾曾经的交情来看,纥干承基真不是爷们!

得到了纥干承基的上书,李世民惊呆了!李佑造反刚刚平定,现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而且这次纥干承基无疑于抛出一枚重磅炸弹,因为太子造反是一件远比齐王李佑造反更加严重的事件,它不仅影响着当时朝廷的政治走向,更加影响无数人的命运。

为了弄清事情的真相,李世民特意下令让长孙无忌、房玄龄、萧瑀、李世勣组成“太子谋反事件”专案组,会同大理寺、中书省、门下省一同参与调查。

坦白的讲,作为皇帝,李世民是怀疑太子的,因为自己的这个宝座当年就是夺来的,自己夺得,为什么别人就不能夺?但同时作为父亲,李世民是不相信自己的儿子会做出这种事,准确的说是不愿意相信,基于皇帝和父亲的双重身份,迫使李世民只能让众多的人参与调查,目的就是为了公正、公平。

但是,我依然相信在他派出众多元老重臣调查的同时,李世民的内心希望调查的结果是纥干承基说谎,因为一旦太子计划谋反属实,从另一个侧面也证明了李世民的失败——至少是对太子教育的失败。

当然最大的失败就是17年前玄武门事变的成功,让下一代找到了为自己的谋逆行为开脱的理由。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成功,也没有绝对的失败,成功和失败有时其实是一种错觉!

李世民焦急的等待着调查的结果,不久之后专案组汇总了一份调查报告呈给了李世民,其中上边出现了他最不愿意看到的字眼——太子计划谋反属实!

李世民缓缓的闭上了眼睛,此时他的心中犹如翻江倒海一样,他觉得这个事件就像一记响亮的耳光抽在自己脸颊一样,他的脑海不经意间出现了李建成、李元吉的面孔。

“想不到吧!李世民!你今天也会面对自己儿子的背叛!哈哈哈!”

李世民心中一惊,急忙睁开眼睛,朝堂之下依然跪着长孙无忌、萧瑀等专案组的成员。

“真的属实吗?”直到现在为止,李世民依然不愿意相信这一切。

“的确属实,臣等不敢懈怠,如有差错,臣等愿担罪责,而且据纥干承基说齐王谋反之初,太子曾经还嘲笑过齐王,说自己距离大内比他近多了,如果造反,肯定会比齐王方便。”长孙无忌缓缓说道。

“哎……,没想到啊……”李世民喃喃自语。

太子计划谋反确实属实,虽然李世民内心深处无限自责,但是作为一个高高在上的君王,他是不能让朝臣看他的笑话的。

无论如何,太子计划谋反,按照当时的法律等同于谋反,应该是死罪。

但毕竟是血浓于水啊,而且李承乾是未来皇位的继承人,如果将太子杀掉,那所有的人都会看大唐的笑话,其中包括朝臣、百姓、甚至是周围国家的人。

该如何处理太子李承乾呢?

李世民眉头紧紧地皱在了一起,眼前摆在他面前的是一个艰难的抉择。

……

试探

李世民终于等到了李承乾的致命破绽,只是这个时刻真的到来时,他却陷入了矛盾之中,作为皇帝他必须要执行国法,作为父亲他又不忍心伤害儿子,毕竟这是他的嫡长子,此时的李世民究竟应该扮演皇帝还是父亲,恐怕连他自己也说不好。

就在长孙无忌等人汇报完太子谋反的调查结果后,李世民将李承乾暂时扣押了起来,值得注意的是,他并没有立即废掉李承乾的太子地位,也就是说,到目前为止,李承乾还是储君,只要他一天是太子,就意味着他有可能随时坐上那个宝座。

李世民正在反复思索着李承乾的问题,他不希望因为处理李承乾,而引发朝廷的动荡,特别是不希望因为另立太子而引发另一波权力斗争的冲击波。

就在李世民思考着该怎样用一个万全之策解决李承乾的问题时,有一个人正在暗中窥视着一切,他迫切希望李世民尽早处理李承乾谋反案件,因为这对于他来讲是个无限靠近储君地位的绝好机会。

这个人就是李泰!

在李承乾谋反案被揭发后,朝廷中最高兴的人当属李泰,李承乾被关押后,李泰认为自己的机会来了,所以在李世民最犹豫彷徨之时,李泰向自己的父亲大献殷勤,当然对于献殷勤的方式,李泰还是仔细研究过的。

无论李承乾接下来是死还是活,他的太子地位无疑将会被剥夺,李泰猜透了李世民接下来迫切思考的问题将是立谁为太子,鉴于自己备受宠爱,所以李泰判断出自己的父亲很可能有意立自己为储君,当然,这只是他自己的推断,在李世民没有宣布最后的结果之前,一切都是未知数。

不可否认,从之前的一切迹象来看,李承乾被废掉的话,李泰是储君之位的第一人选,而且早在贞观十二年的时候,李世民曾经说过“设无太子,则母弟次立”的话,其实已经暗示了李承乾如果有什么意外,李泰将是储君的不二人选。

李泰作为嫡子,才能出众,论能力做储君是绰绰有余的,但李泰稍稍担心的是,嫡子不仅仅只有他一个人,除了李承乾之外,李治也是不能忽略的。

在李承乾和李泰明争暗斗的时候,李治身处事外,以至于像是一个被忽略的人,问题的关键是在李世民考虑储君之位时,是不会忽略这个儿子的。

出于一种试探和标榜的觊觎心态,李泰对自己的父亲开始了一番试探。

一天,李泰终于有机会和李世民单独相处,父子二人进行了一番充满玄机的对话。

“现在太子已经犯下重罪,地位已经不保啊!”李世民率先开启了话题。

“儿臣真是惋惜啊!其实太子实在是不应该这样的。”

“希望你不要像他一样啊,除了太子之外,你也是朕的嫡子,所以你应该明白这对于你意味着什么。”

李世民的话说的很巧妙,既含蓄,又有寓意。

李泰是何等聪明之人,立即悟出父亲话中的含义,他的眼光中闪过了一丝不易被人察觉的狡黠,然后开始了他精心设计的试探:

李泰一头扎进李世民的怀抱,然后开口说道:“我今天才真正成为皇上的儿子,今天是我再生的日子,我有一个儿子,我死的那天,我一定会为皇上杀掉他,传位给晋王。”

说完后,李泰抬起头观察着李世民的表情。

李泰的话的确很能打动人心,此时正值情绪低潮期的李世民也的确被李泰的话所打动,他此刻仿佛认定了李泰就是未来储君的人选,直到现在为止,他才真正的感觉到,自己曾经的选择是多么的正确。

而事实上,当时处于迷茫的李世民不小心被李泰忽悠了,幸好还有一班精明大臣的提醒。

就在父子二人结束谈话的转天,李世民就把自己和李泰的对话告诉了一帮朝臣,李世民甚至激动的表示,自己早就应该下定决心立李泰为太子,可是就在李世民兴奋过头的时候,褚遂良不失时机的为他泼了一盆冷水。

“这怎么可能呢?臣敢问皇上,是父子亲还是兄弟亲呢?”褚遂良问道。

“这个……”,猛然间,李世民似乎明白了什么。

“这明显不符合人的本性,陛下想一想,一个连自己儿子都肯轻易杀掉的人,怎么会有仁爱之心呢?一个连仁爱之心都没有的人,还能传位给自己的弟弟,臣实在没听过这个道理。”

“可是,魏王和我说这话的时候,的确很真诚啊,你想哪个父亲不爱自己的儿子,我看到他那个样子,真的很怜悯他。”李世民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

“希望皇上不要再犯错,承乾本来是太子,可是您又宠爱魏王,宠爱的程度甚至超过了太子,太子谋反不能不说与这有很大的关联,刚刚过去的事希望陛下引以为鉴,如果皇上确实想立魏王,希望能够首先把晋王安置好。”

褚遂良表达虽然有些隐晦,但是谁都明白他所说的安置晋王是指杀掉晋王的意思,因为在褚遂良看来,以李泰的为人,只要坐上皇帝宝座后,是绝不会容其他兄弟在他身边的,褚遂良的这番话确实点中了李世民的要害部位,他的话让李世民顿时感觉左右为难。

李世民的眼眶湿润了,他忽然觉得十七年前自己种下的恶果,今天终于轮到自己品尝它的滋味了。

李世民缓缓的摇了摇头,只说了五个字:我不能这样做!

这是一句含义及其深刻的话,既像是为群臣传达一种信息,又像是一句自我谴责的话,其中滋味只有李世民最能体会。

李世民站起身来,缓缓的走进了后宫。

他需要清醒一下自己,梳理一下最近所发生的事情,然后希望在一种动态的变化中去寻找一个解决问题的万全之策。

……

李治的秘密

李世民内心很纠结,同样,李泰内心也很不安,自从和自己父亲那番充满玄机的对话后,李泰一直盘算着接下来该走哪步棋。

李承乾基本已经算是个废人,目前能和李泰竞争的人只有晋王李治。但你千万不要认为李治是和李泰一样打破脑袋也要往争储队伍靠拢的人,事实上恰恰相反,此时的李治真的是无欲无求。

作为皇帝的嫡子,在太子被废的现实面前,李治难道真的不动心吗?

有的人认为李治的无欲无求是在作秀,他做出“不争”的姿态其实是在捞取一种政治资本,是一种韬光养晦的策略,在我看来这种说法并不靠谱。

当然造成李治无欲无求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其觉悟有多高,而是因为他的性格原因。

那么李治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呢?

归纳起来说,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宽仁孝友!

关于李治少年时期的经历,史书记载的很少,我们从史书记载的只言片语中,仅仅知道他四岁的时候受封晋王,遥领并州都督,后来进拜右武侯大将军,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其他的记载。

等到年龄稍长后,关于他的记载依然很少,如果说那个时候他给人们留下过什么印象的话,也就是他和父皇李世民的一次对话,那个时候李治正在学读《孝经》,于是李世民问这个宝贝儿子:“这部书中什么话最重要啊?”

李治回答:“我认为‘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君子之事上,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这句话最重要。”

李世民闻言大悦,说道:“这样做就可以完全服侍父兄,做一个很贤明的臣子了。”

从李世民的回答中,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他当时对于这位九皇子并没有过高的期望,只是希望他能做好一个臣子就可以了。这和他评价李泰很像自己时,态度是迥然不同的。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李治是缺少李泰那样才华的,甚至也缺少李承乾早期代父处理政务的能力。

“宽仁孝友”这四个字如果形容普通的文人学士,或许是个很高的评价,但是用来形容未来登上皇帝宝座的李治,未免有些贬低的味道。其实这四个字不仅仅是李治性格的特征,甚至可以概括李治一生为人处世的基本特点。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同是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儿子,为什么李治的性格跟他的父兄有着截然相反的差别呢?

这个问题,如果想通过史料记载去寻找根源,似乎并不容易,因为现有的史料实在缺少有关这一问题的直接记载,甚至从李治周围的人身上,也很难找到间接影响李治性格的因素。

但是当我们将诸多史料片段的记载拼接在一起,充分发挥我们的逻辑推理力量,找出问题的答案其实也并不困难。

我们知道李世民是位强势皇帝,为大唐帝国的建立与巩固立下汗马功劳,尤其是在玄武门之变前后,更是显示出了策划周密、毫不手软的特点,显然用“宽仁孝友“来形容李世民是不合适的,从遗传学角度来讲,李世民对李治性格的形成并无太大的影响。

再看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为人宽厚,性格温顺,似乎与李治的性格有着某种传承关系,如果说李治的性格受其生母的影响,当然也很正确。问题的关键是,宽厚只是长孙皇后性格的一个侧面,我们从长孙皇后一生的经历中,感受更深的是她的聪慧与明智,而这一点在李治身上体现的却很少。

也就是说,早期的李治性格似乎存在着某种缺失,具体就是缺少才华,缺少胆略,显得过于柔弱等等。

这是为什么?

当我翻遍了诸多史料,进行详细的剖析后,我将这一切归为一个原因,那就是长孙皇后过早的逝世。

贞观十年,三十六岁的长孙皇后因病逝世,那一年李承乾18岁,李泰17岁,而李治只有9岁。

从年龄上来讲,李承乾和李泰都已是成年人,对于母亲的逝世,虽然心中悲伤,但成年人总是懂得控制自己情绪的,可对于9岁的李治而言,在当时他还缺少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应该说长孙皇后的过早逝世,使李治幼小的心灵受到了严重的创伤,我们虽然找不到长孙皇后如何疼爱李治的史料记载,但从长孙皇后去逝时李治哀泣不已,以至于后来因此而落下眼疾,左右皆为之动情的情况来看,母子之间的感情肯定是相当真挚深切的。

一个9岁的孩子在看到母亲闭上了双眼,并且知道永远永远也不会再睁开的时候,你能感受到他那种撕心裂肺的痛苦吗?

所以对于李治性格的柔弱,说句实话,我挺同情他!

他本来应该可以有更多的时间依偎在母亲的怀抱里,充分享受着母爱带来的快乐,九岁的年龄应该是冲着妈妈撒娇的时候,但是对于李治而言,在贞观十年的某一天,先前的一切戛然而止,而且永远不会再回来。

一个九岁的孩子怎么能承受这人世间莫大的痛苦?

所以,我们有理由认为,长孙皇后的早逝,使李治在成长的道路上遇到了某种障碍,从而使他的性格稍微缺少些自信与决断!

我想,后来李治深切眷恋着比他大四岁的武则天,除了武则天主动投怀送抱之外,事实上最关键的是李治具有恋母情节!

长孙皇后去逝后,李治最初一直和妹妹晋阳公主住在一起,兄妹二人关系极好,但晋阳公主不久后因病不幸夭折,所以对李治又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这可能对李治性格也有间接的影响。

当然,性格只是一种对行为的倾向性归纳,并不能代表人这一辈子行为方式不会产生变化,事实证明,后来的李治,在某些时刻的确也表现出了与他早期“宽仁孝友”截然不同的行为方式,但不能否认早期的李治性格的确是柔弱的。

从贞观十年到贞观十七年这七年间,总体来看,李治的生活平淡而安逸,甚至有些孤独,他既不像李承乾那样自甘堕落,也不像李泰那样积极争储,这不能不说与他的性格有关,李治似乎依然扮演着被人遗忘的角色,当然他并不反感这种角色,他明白此时的朝廷已经是山雨欲来风满楼,而如果自己深陷其中,凭借自己的能力估计十有八九会成为牺牲品,所以李治躲避着一切,他只想安安静静的生活,做一个“进思尽忠,退思补过”的好人。

然而,正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李治的想法过于天真了,他的嫡子身份决定在贞观十七年的这场政治地震中,他是不可能置身事外的,他可以不去和别人一争高下,但是他不能阻止别人把自己当成竞争对手。

李泰恰恰就是这样想的。

在面对比自己小九岁的弟弟时,李泰表现的实在过于强势!

而李泰最终的失败,就是此时埋下的祸根!

李泰的错误

“目前情况下还能有谁对自己产生威胁呢?”

李泰始终在心中盘算这个问题,上看下看,左看右看之后,他将目光瞄准了李治。虽然李治比自己小八岁,而且性格柔弱,但李泰此刻实在不能忽略这个弟弟的,因为李治嫡子的身份让他同样拥有争夺储君的筹码,虽然李治本身并没有夺储的想法,但是在李泰看来,李治应该是和自己一样准备跃跃欲试的,而且谁又能担保李世民不会考虑李治呢?

面对如此状况,李泰开始思考如何消除来自李治的威胁,想来想去,李泰决定还是从李治柔弱的性格入手。

一天,李泰正好碰到李治,兄弟二人寒暄过后,李泰看似漫不经心的说了一句话:

“据我所知弟弟曾经和汉王(李元昌)关系很好,如今汉王因为太子谋反而被关进了监狱,弟弟不感觉忧伤吗?”说完,李泰的眼睛诡异的盯着李治。

李治虽然性格柔弱,但并不是白痴,他听得出来李泰是在挑衅,于是不温不火的回了一句:“岂能为反贼忧伤?”

这是一句很巧妙的话,即避开了自己和汉王关系的敏感话题,又表明了自己的立场,有的时候性格和城府的确不能划等号。

面对李治的推太极,李泰有些尴尬,在他看来,自己似乎反被李治挑衅,于是他卸下了先前的一切伪装,恶狠狠的对李治说:“告诉你!太子被废已成定局,储君之位早晚是我的,你最好老实点,不然的话,我会告诉父皇你和汉王关系亲密!”

李泰说完转身离去,只留下李治在原地捏呆呆的发愣。

大错就此铸成!

显然,李泰过于自信了,如果对象不是李治,李泰或许会换一种说话的方式,但李治外在形象上也许就给人一种柔弱的感觉,所以李泰毫不顾忌,直接亮明自己的底牌,他认为经过自己这样一番恐吓,柔弱的李治会被吓住,事实证明,李泰只猜对了一半!

坦白的说,李泰的话确实让李治心中不安,他怕李元昌因为参与谋反从而牵连自己,所以李泰走后,李治整天愁眉不展,茶饭不思,以至于李世民召他觐见时,依然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

李治的反常立刻引起了李世民的注意,在李世民看来,李治本不该是这个样子的,虽然这个儿子性格内向,但也不至于眉头紧锁,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李治是个不善掩饰自己的人。

“稚奴(李治的小名)可有烦心事?”李世民问道。

“哦……,回禀父皇,孩儿没有!”李治若有所思的回答。

“不对!你一定有什么事瞒着我。”

“我……”

“有什么事快跟我说,朕帮你想办法!”

“这个……”

“为什么吞吞吐吐的,难道有什么不可告人的事情瞒着朕吗?”李世民语气强硬起来。

“孩儿不敢!孩儿不敢!”李治急忙叩头请罪。

“那就赶快和朕说!”

“魏王……,魏王他说让孩儿老实点,不要和他争储君之位,不然的话他会向父皇报告我和元昌叔叔曾经关系亲密!父皇啊!我虽然和元昌叔叔关系好,但是我确实不知道他参与太子谋反的事情啊!请父皇明察!”说罢,李治连连叩头!

李治说完,李世民惊呆了!

很长时间以来,他一直认为李泰是一个纯粹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当李承乾谋反事件被揭露后,他将所有的希望寄托在李泰身上,甚至在某些时候李世民庆幸自己幸好还有一个很像自己的李泰,不然的话大唐帝国的储君之位,他真的不知该让谁来继承,但是现在随着李治的一番话,李世民仿佛瞬间看清了李泰的真面目!

在一片温和的慈眉善目之下,终究掩藏不住野兽一般的伶牙俐齿,在嗅到血腥之后,不顾一切的猛扑上去,将猎物顷刻间撕咬的粉碎!

这就是传说中的狼子野心!

“如果未来李泰真的当了皇帝,他会容得众兄弟吗?”李世民的眉头紧紧的皱在了一起。

想到这里,李世民不禁倒吸一口凉气,他仿佛看到了李泰端坐在皇帝宝座上,指挥着一切残杀兄弟的血腥屠戮,而且发出狰狞的大笑!

不!我要阻止这一切,17年前的那场残杀,绝对不能再重演!

绝对不能……

纠结

通过这次和李治的对话,李世民仿佛明白了很多,虽然他是个高高在上的皇帝,以前他认为任何事情都不会瞒过自己的眼睛,但是现在他忽然觉得皇帝被称为“孤家寡人”实在是很有道理的。

都说站的高望的远,但是端坐在那个宝座上却是个例外,它有时会称为一个枷锁,封闭通往众多人心的道路。

李世民实在不愿意相信李泰对李治说的话,在此前李泰和李承乾的明争暗斗之时,很多人似乎都认为李泰是处于弱势的一方,现在看来,那不过是李泰的一种手段,因为弱势往往是受到同情的。

在和李治的那番对话前,李泰的掩饰很成功,这种掩饰成功欺骗了李世民,获得了李世民的过分宠爱,以至于让李承乾迫不得已的走上了谋反的道路,李泰的掩饰让我们仿佛想起了当年的杨广是怎样经营到太子地位的,在李世民的心中一定不希望自己成为隋文帝杨坚。

可是现在李承乾基本已经是个废人,李世民接下来该选择谁呢?

李泰还是合适的人选吗?

出于一种自责和试探的心里,李世民决定召见李承乾,他想知道这个即将远离这场政治纷争的儿子的态度,这是李承乾谋反案被揭发后,李世民和他的第一次见面,同时也是父子二人的最后一次见面。

李世民看到李承乾时,心中不仅怅然若失,曾经被寄予无限希望的太子,如今会落得如此田地,究竟是谁之过呢?

李承乾的自感堕落固然是根本原因,但李世民就没有责任吗?

李承乾依然照例行跪拜大礼,只是连日来的惊恐和忧思让他的身躯微微有些颤抖。看着一脸憔悴的李承乾,李世民缓缓的叹了口气,然后开口说道:

“为什么要那么做啊?”

李承乾明白这句话的含义,所以在父亲说完,开始失声痛哭起来,显然这是一种后悔的表现。

李世民并没有阻止他,因为他知道李承乾很长时间以来承受了太多的压力,现在他失声痛哭也许是释放压力最好的方式。

作为父亲,他的确是不应该阻止儿子的!

“我为太子,还有什么更高的要求呢?”李承乾忽然说道。

这是一句略带责备的话语,也是一句自责的话语!

“只因为魏王有所图谋,所以儿臣才经常和朝臣们谋求自保的方法,因此那些不法的人就趁机教我做些不轨的事。”

李承乾虽然强调的是客观原因,但他所说的的确是事实,这一点李世民也明白。

最后李承乾说了句意味深长的话:

“父皇啊!如果你真的立魏王为太子,那就正好落入了他设的圈套啊!父皇!你要三思而行啊!”

说完李承乾继续哭泣……

这次召见李承乾,虽然父子二人见面的时间很短,但李承乾所说的话句句深入了李世民的心窝,尤其是最后一句,更是像一把尖刀一样,深深的扎进了他的心窝,李承乾的话让李世民顿时觉得很长时间以来,自己成为了李泰的一杆长枪,在李泰的精确瞄准下,成功打掉了李承乾这只大鸟。

如今想要再挽回大鸟的生命,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一生戎马的李世民,开创了贞观盛世的李世民,轻松驾驭群臣的李世民,居然在很长时间内被自己的儿子玩弄于鼓掌之间,说实话,确实有点意思!

但在有意思的背后,更多的则是悲哀!

李承乾的话结合李治的汇报,让李世民对李泰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不经意间,李世民的态度开始逐渐转变,只是他还不能确定谁是最好的人选。

眼下这个问题,是必须要解决的,可是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李承乾的太子之位首先必须要剥夺,李承乾说过,有一些不法的人教他做那些不轨的事,当然李世民心中也明白这些人都有谁。

他更明白,在这些人中,谁是那些不法分子的带头人。

毫无疑问,答案只有一个——侯君集!

在彻底解决储君人选的问题之前,李世民决定首先解决侯君集的问题,在他看来,这位玄武门事变 置位凌烟阁的功臣实在是不应该成为谋逆之人的,如此看来,先前针对一切侯君集的打压策略,全都意味着失败。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储君之位的问题虽然不好解决,但是侯君集的问题,李世民却很快找到了解决的办法。

虽然,他并不忍心这样做!

……

侯君集的结局

当李承乾谋反被揭发的那一刻,就注定了侯君集的前程即将断送,和李承乾一样,这位在西域立下奇功的大唐第一功臣被关进了大狱,只是这一次不再是李世民的有意打压,而纯粹是他自作自受。

很长时间以来,侯君集的心态决定了他的行为方式,江夏王李道宗曾经就评价过侯君集,说侯君集志向高远,但是缺乏智慧,在李靖和房玄龄之下,心中肯定颇多不服,甚至认为是一种耻辱,虽然做了吏部尚书,心里还是不满足,李道宗当时就判断侯君集将来可能会谋反。

李道宗的眼光的确独到,不愧是曾经和侯君集并肩作战的战友,对于这位老战友想必李道宗了解的十分透彻。

如今李道宗的预言真的应验了,看来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真是超级有道理的!

坦白的讲,对于这位为自己立下奇功的人,李世民此刻的感受颇为复杂,他憎恨一切谋逆之人,可是对于侯君集心中又不免惋惜。

如果时间可以重来的话,李世民真的希望他的人生道路是另一番景象。

即使这样,李世民还是希望见一见这位“志殊怏怏”的大功臣,一来可以让侯君集死而无怨,二来可以借势震慑朝廷的其他功臣。

为此,李世民决定利用早朝的机会,在文武百官面前,亲自审问侯君集,他相信这将是侯君集一生中最后一次走进这座朝堂!

那是一个阴霾的清晨,天空低垂的让人有些压抑,夏天的燥热在不经意间侵扰着每个人的心。

李世民依旧端正坐在那个宝座上,朝堂之下所有的人都凝神低头,屏住呼吸,不敢有丝毫的动弹,因为他们知道今天皇帝陛下的心情实在糟糕,所以所有的人连大气也不敢出一声。

“带侯君集!”李世民的声音依旧低沉有力。

“带侯君集……”,随着殿监太监的高喊,不一会,随着脚镣声的由远及近,侯君集被带到了大殿之内。

所有人的眼光注视着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名将,他们看到侯君集的眼中布满了血丝,曾经的耀武扬威如今只剩下那迷离又略带一丝忧伤的眼光注视着宝座上的那个人。

侯君集缓缓的跪下去,但是口中没有说一句话,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啊!何需更多的语言,何需更多的辩解,一切都即将尘埃落定。

朝堂的气氛顿时凝结!

“朕不想让你受狱官的凌辱,好歹你也是曾经的功臣,所以朕要亲自审问你!“李世民终于打破了朝堂的凝重。

“我不服!皇上你可有证据说我谋反?”侯君集依然做最后的挣扎!

“证据?你看看这个!”说罢李世民让太监将诸多信笺送到了侯君集的手中。

当侯君集打开信笺的一刹那,额头顿时冒出了冷汗,因为这些信笺都是他曾经和李承乾来往的记录,信中有诸多侯君集忽悠李承乾谋反的话语。

“这个是否能当证据呢?”李世民反问道。

直到现在为止,侯君集终于低下了他那曾经高傲的头颅,因为他知道一切都已经无法挽回。

看着侯君集跪在大殿中央的颓然态势,李世民长叹一口气,然后开口对文武群臣说道:“君集对大唐有功,我想为他赦免死罪,众爱卿你们说可以吗?”

这是一句水平极高的问话,他向所有的人传达一个信息,侯君集是死罪,试想皇帝要想赦免谁,还用征求大臣的意见吗?

所以结论就是:侯君集死期已到!

自古以来皇帝和大臣之间始终是一对矛盾体,但有的时候双方又像是陈佩斯当年演的小品《主角与配角》,当然皇帝是主角,大臣是配角。

现在主角已经说出了台词,所以配角必须有所回应,当然配角并不能忘记自己的角色任务,是为了衬托主角,所以李世民的话刚一出口,所有的人异口同声的说出了三个字:

“不可恕!”

无需编剧的创作,无需导演的精心设计,一切都是那么自然的上演,没有一丝表演的痕迹,所以我说官场中人是这个世界上演技最高超的人!

侯君集绝望了,他缓缓的抬起头来,他虽然没有说一句话,但他那闪耀一丝迷离的目光,仿佛在告诉李世民,他的结局本不应该是这个样子。

忽然之间,侯君集扑到在地,再抬起头早已经是泪流满面!

侯君集转身缓缓地走出了朝堂,他曾经无数次从这个朝堂进进出出,那是何等的威风,而如今这一次却只是一个凄怨的身躯被那至高无上的权利永远的逐出门外。

“朕为你当永不再入凌烟阁!”

侯君集听到背后传来李世民的高喊声,下意识的停下了脚步,但他并没有回头,因为他知道今后这个世界上所发生的一切,都将与自己无关了。

侯君集继续迈开脚步向朝堂外走去,走出朝堂后,他感受到了一丝凉风,抬头望眼时,天空已经落下点点雨丝!

他忽然想起二十多年前,当他第一次走进李世民的行军营帐时,外边也是小雨正下。

……

侯君集最终被斩于东市,临刑前,他说出了一生中在我看来最为动情的话语:“我竟然失误到这个地步,不过看在我很早就侍奉皇上的份上而且又曾经击败过吐谷浑和高昌,所以希望皇上能为我留下一个儿子,以奉祭祀!”

当李世民听到这个消息后,毫不犹豫的答应了!

对于侯君集我不想过多的评价他,功劳与过失一切早已是过眼云烟,他一生的经历留给后人的其实是一盘无限深思的棋局……

平衡

侯君集走了,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无论结局如何,总算是一种解脱,但对于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来讲,只要活着就必须面对人世间的一切酸甜苦辣。

现在李世民的心中就有说不出的苦涩!

目前来看,李承乾被废已成定局,李泰也不是合适的人选,李世民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帝国的继承者,那么这个人该是谁呢?

思维的惯性让李世民不经意间注意到了最不引人瞩目的李治。

李治难道就是个合适的人选吗?

前边我们分析过李治的性格,从性格来看,李治的确不是储君的最好人选,但事实再一次告诉我们,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的确是桓古不变的真理,在贞观十七年的这场政治地震中,李治的性格其抗震性能堪称优良。

李世民现在正迫切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在自己死后,如何让儿子们安安稳稳的生活下去,虽然17年前他发动了玄武门事变,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兄弟,制造了一起千古罕见的兄弟相残事件,但是当他今天面对自己儿子的你争我夺时,他却不希望17年前那场悲剧重演,所以在挑选继承者时,他就必须考虑一个因素——性格因素。

以李泰的性格来看,如果他当皇帝后,估计会把李承乾挫骨扬灰,而李治则不会,从这一点来看,如果李治上位能够实现李世民保全儿子们的愿望,但这仅仅是个底线,作为一个开创贞观盛世局面的帝王而言,将这个盛世局面能够无限的延续下去才是最大的心愿。

那么从这个意义上讲,李治还是合适的人选吗?

如果要弄清这个问题,仅仅从李治个人角度是很难说清楚的,我们曾经说过,一个国家要想正常的运转,仅仅依靠皇帝是远远不够的,在皇帝身边还需要一个官僚群体协助皇帝进行决策和执行,在这个过程中官员和皇帝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李世民之所以能够开创贞观盛世的局面,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因为君臣关系融洽,通力协作的结果,当然我们不能苛求君臣之间一片歌舞升平,没有一丝一毫的矛盾,但至少从整体来讲,贞观时代的君臣关系还是以和谐唱主旋律的。

李世民当然希望未来的继承者最好还能保持这种局面,目前来看,李承乾已经不可能,李泰虽然受到自己的宠爱,但并不能得到大臣的支持,先前褚遂良的进言就证明了这一点,而当李世民将目光注意到李治的时候,他忽然发现李治未来可能会实现自己的愿望。

因为李治有一个很重要的支持者,这个人就是长孙无忌!

在这场储位之争的大戏中,长孙无忌虽然戏份不多,但绝不应该被忽视,一个是因为他的身份,另一个是因为他和李治的关系。

而这二者却又有着内在的联系。

很长时间以来,长孙无忌都是李治忠实的粉丝,不过他这个粉丝并不是发自内心对李治崇拜,事实上,长孙无忌有自己的私心。

唐朝到了贞观十七年,随着先前的老臣一个个的逝去,朝廷剩下威望较高又有资历的只有长孙无忌、萧瑀、李世勣、房玄龄、褚遂良等人,在这些人中长孙无忌作为李世民的大舅哥,他的身份比其他人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而且才能俱佳,所以在这些人中威望最高。

所以长孙无忌支持李治,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贞观一朝的大臣基本上都倾向李治,当然并不能代表全部,例如尚书右丞刘洎就是个例外,关于这位仁兄的事情我们在后边还会详细说道,暂不赘述。

舅舅支持外甥,这本无可厚非,问题的关键是李泰同样也是长孙无忌的外甥,按照常理来推论,李泰最受李世民的宠爱,长孙无忌本应该更加支持李泰才对,那为什么长孙无忌偏偏支持不被看好的李治呢?

答案只有一个:李治更加易于控制!

李治的性格注定了他不是个强势者(至少现在看来是这样),而长孙无忌偏偏又是个爱权者,虽然在贞观初年他主动辞去了宰相的职位,但那只是明哲保身的一种策略,这么多年以来长孙无忌一直都在暗中蓄势待发,他明白只要李世民活着,自己是不可能大权在握的,只有等到李世民死后,下一任皇帝即位后,自己才有可能出头,当然前提是未来的继承者绝不能是像李世民这样的强势者。

从这个角度来看,李泰显然不是合适的人,试想李泰连他老爹都玩弄于鼓掌之间,几句话感动的李世民热泪盈眶,要不是在面对李治时偶然疏忽说错了话,李泰的努力近乎成功,这样工于心计的人,长孙无忌显然是不欢迎的,如果李泰真的当了皇帝,相信用不了多久,长孙无忌就会像当年的裴寂一样,卷起铺盖卷远离长安。

所以,为了实现总揽大权、把持朝政这个宏伟的愿望,长孙无忌把所有的赌注押在了李治身上,为了达到心中那个不可告人的目的,长孙无忌很多次请求李世民立李治为太子,一直到李泰的阴谋被发现,长孙无忌终于看到了希望。

对于长孙无忌的不断请求,李世民当然明白他内心深处的想法,对于这位和自己并肩战斗多年的老战友,又是自己的大舅哥,李世民对长孙无忌有着特殊的感情,一方面不断提防他,另一方面因为长孙皇后过早的逝世,李世民对长孙无忌本能的又有一种亏欠的心里。

李世民明白自己是不可能永远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一旦自己撒手西去,这个帝国除了必须有一个合适的继承者之外,还必须要有一些德高望重、才能俱佳的贤臣来辅助,长孙无忌无疑是这样的人,而且以长孙无忌的威望,相信朝廷的大臣一定会通力协作,继续书写贞观盛世的长歌。

现在李世民从长孙无忌和李治的身上看到了这种希望,也许李世民内心深处明白长孙无忌未来可能会把持朝政、独揽大权,可是他又能如何左右身后事呢?

也许这就是人生的悲哀吧!

后来的事实证明,所有的人都没有想到,历史会拐向另一方,大唐帝国会在一个女人的手中继续书写着盛世的传奇故事!

不过目前来看,李世民似乎宽慰了很多,虽然他不喜欢李治的性格,但是关系到帝国未来的稳定,更关系到千万人的前途,李世民决定选择李治!

当然,他更明白,出于政治需要,他必须要有一个巧妙的安排!

太子被废

贞观十七年(643)四月六日。

这一天,所有的大臣都早早的来到皇宫大殿门口等待着早朝,往常朝臣们等候早朝的时候都会互相寒暄一番,有的讨论国事,有的互相开着玩笑。

但是今天却没有人开口讲话,大殿外边寂静的像是一个人也没有,在此之前,他们通过小道消息得知,皇帝陛下今天可能会有惊人之举,所有的人全都凝神等待着,每个人面部表情凝重,仿佛正在迎接一种挑战。

没错!从今天开始,随着朝廷格局的改变,有些人的命运会发生微妙的变化!

早朝的程序与往常并无二致,商讨完所有的事宜后,正当所有的人都认为早朝就这样结束时,李世民忽然开口说道:

“承乾的事该如何处理呢?众位爱卿说说看。”

所有的人都明白,这才是今天早朝的关键点,留到最后才说的话题,往往都是最重要的话题。

可这个话题实在太敏感,因为李承乾不是普通人,他是皇帝的儿子,即使李承乾犯有谋反大罪,应该被处以极刑,作为大臣也不能讲出口,因为在那个封建社会里,最终说话算数的还是皇帝,皇帝可以随便处置自己的儿子,但作为大臣如果你也认为应该秉公办事,而仗义直言,那就只能证明你是脑残。

此刻能够站在这个大殿上的,没有一个是脑残者,所以所有人都默不作声!

“为什么都不说话?”李世民太高嗓门问道。

不是不愿意说啊,而是实在不知道皇帝陛下您是个什么心气儿啊?

沉默片刻,李世民长叹一声,他仿佛明白朝臣们的顾虑,但他实在没有想到大殿上的近百位朝臣竟然没有一个能够说出好办法。

你们平常争着吵嘴架的功夫哪去了?

李世民心中虽然这样想,嘴上当然不能说出来,但是他却用一种看起来很像市井大妈的架势来回击这些朝臣。

“如果没有人说话,今天谁也不要走出这座大殿,违者定斩不饶!”

这个方法虽然有些低劣,但对于急切需要解决储君问题的李世民来讲,此刻也实在想不出什么更好的办法了。

李世民的威胁终于起到了作用,就在他的话刚刚说出口,一个人站了出来。

这个人的名字叫来济,时任通济舍人。

相比于长孙无忌、李世勣等那些德高望重的名臣来讲,来济实在是个小人物,他唯一可以骄傲的资本,就是他的老爹是隋朝的大将来护儿,除此之外别无仅有。

“皇上不能不说是一位慈父,如果能不杀太子,那是最好的!”来济的声调虽然不高,但却很有力。

在我看来,这是一句将中庸之道演绎的出神入化的一句话,同时又是一句巧妙提出处理意见的一句话,更是一句不损皇家威严的一句话。

仔细分析来济的话,我们可以看出有三重含义。

1、理解皇帝不想杀掉太子的心里。

2、太子虽然可以不杀,但并不能代表所犯之罪不是死罪。

3、不杀太子是因为皇帝是一位慈父。

所以结论就是,这是句话既不露痕迹的吹捧李世民,又平稳解决了太子谋反大案。

高!实在是高!

仅凭这句话,来济绝对可以跻身一流政客之列。

事实证明,在听完来济的话后,李世民点了点头,表示同意来济的话,当然,来济的话也适当的替群臣解了围,至少李承乾被废已经达成了共识。

李承乾就这样在李世民和一班朝臣的潜在过招后,结束了他17年的太子生涯,被废为庶人徙往黔州。贞观十九年(645)病逝于那里。

本可以成为人人敬畏的真龙天子,最终却从天堂跌落到地狱,以至于千百年后依然让人为之叹息,李承乾并不是工于心计的人,如果不出生在帝王家,他或许会成为一个人人夸奖的好青年,即使在他成为太子的最初岁月里,也依然可以看到他的勤奋和努力,他只是在错误的时间,做出了与自身身份和能力相违背的事情,而且最终触碰了千百年来被视为大忌的两个字——谋反!

也许他本来就不应该出生在帝王家!

表演很到位

李承乾正式被废,意味着接下来即将产生新的储君人选。

当然,解决李承乾的问题,只是李世民拥立李治的第一步,事实上接下来他还有很巧妙的安排。

长孙无忌虽然是李治坚决的粉丝,并在朝廷威望最高,最受朝臣的拥戴,但李世民依旧担心在立李治为太子这个问题上,长孙无忌是否真能代表多数朝臣,因为立储这个问题牵涉到诸多人的利益,也许有的人因此一飞冲天,而有的人就此终结政治生命。

到目前为止,立储问题已经将李世民折磨的筋疲力尽,他不希望在看到曙光时,因为自己的一着不慎而满盘皆输,为了慎重起见,李世民决定必须公开得到朝臣的表态,然后在立李治为太子,也许这只是一种形式,但在某些时候,形式是很重要的。

当然,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运用一些手腕才行,而李世民正是玩手腕的高手!

李世民明白目前情况下没有必要亲自听到所有朝臣的表态,他只需要从中找出几个代表,然后让他们信誓旦旦的点头同意就完全可以了。

李世民选中的人颇具代表性,除了长孙无忌之外,还有房玄龄、李世勣和褚遂良。

房玄龄和褚遂良是文臣的代表,而李世勣则是军界的首脑,如此看来,李世民的考虑破费苦心,不仅要顾及文臣,武将也是不能忽略的。

值得一提的是,这四个人除了房玄龄在贞观二十二年逝世之外,其他三人都李世民的托孤重臣,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李世民在当时是有深谋远虑的,那就是为李治搭建好班底。

就在李承乾正式被废的那天早朝过后,李世民将这四个人留了下来。

当然,还有李治!

空旷的大殿中显得更加寂静,甚至都能听到人的心跳声。在皇帝陛下没有开口之前,四个人始终低着头一言不发,不过四个人的脑子正在飞速运转,时刻思考着皇帝陛下会说些什么,自己该如何应对。

只有年轻的李治左右看看这些老臣们,仿佛他是个置身事外者。

在沉默片刻之后,李世民的开场白颇有些诉苦的味道,他开口缓缓说道:“我的三个儿子和一个弟弟竟然做出这种事来,真是让我失望啊!”

这句话即是一句诉苦的话,又是一句铺垫的话,要知道李世民有四个儿子,三个儿子让他失望,那另一个呢?

在李世民说完后,朝堂下依然一片寂静!

这让李世民有些尴尬,在看到五个人没有反应后,李世民忽然间抽出身上的佩刀向着自己脖子抹去。

很长时间以来,我对李世民的这个举动颇为好奇,经历过无数次惊心动魄的搏杀,为什么会在看到朝臣没有反应后,就脆弱的想到自杀?这明显不符合李世民的性格。

那么李世民为什么会有这个举动呢?

在说出答案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五个人的反应。

李治首先吓坏了,愣在那里不知所措。长孙无忌和房玄龄想要上前阻止李世民,不过他们俩人的动作没有褚遂良快,褚遂良上前一把夺过李世民手中的佩刀,将它递给了李治。

如此看来,褚遂良的反应堪称神速,几乎是在李世民抽出佩刀的同时,就冲了上去,要想达到这个结果,只有一个办法,事先经过了周密的安排,不然的话,万一五个人全都没反应,李世民岂不要真的前往佛祖那里去报到。

虽然史料上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是通过对现场的还原分析,我们还是可以看出一些表演的痕迹。

所以说李世民做出这个举动,其实是一种逼迫朝臣的表演方式,其潜台词是:你们要是不为我着想,我真的活不了了。

幸好褚遂良这些配角们事先拿到了剧本,所以配合皇帝陛下顺利完成了表演,还是那句话,有时形式是很重要的。

“皇上你有什么想法,请说吧,我们愿为皇上分忧!”长孙无忌开口说道。

“我想立晋王为太子!”李世民终于说出了他很长时间以来最想说的话。

“臣等谨遵皇上的诏命,如果有异议者,我请求皇上杀掉他!”长孙无忌信誓旦旦的说道,此言一出,意味着至少在场的人必须一致。

李世民长舒一口气,然后对李治说道:“你的舅舅赞成朕立你为太子,你还不赶快拜谢!”

此时的李治早已被先前君臣的对话所惊呆,只有16岁的他当然不明白其中玄妙,此刻他只觉得幸福来得如此突然,仿佛还在梦里。

李治下意识的朝着长孙无忌跪了下去,这一跪也意味着今后在一段时期内,李治会依靠长孙无忌,当然仅仅是一段时期内。

长孙无忌笑了,他实现了自己多年的梦想。李世民也笑了,困扰多时的储君问题即将解决。

“召集文武百官,朕有话要对他们说!”李世民整整衣冠,眼睛放射出精光。

是的,距离李治当太子还差一个环节!

当然,是最后一个环节,完成这个环节,一切就都尘埃落定!

尘埃落定

当文武百官重新走进这座大殿时,敏锐感觉到了一丝不同于刚才的气氛,因为他们看到李世民、长孙无忌等人脸上洋溢着笑容,当然他们此刻也明白了接下来自己该充当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承乾犯下谋反大罪,泰的用心也非常险恶,我想从其他的儿子中选出一个作为储君,爱卿们认为谁合适呢?”李世民开门见山的说道。

“晋王仁孝,当为嗣!”所有人异口同声的说道!

就像先前审问侯君集一样,君臣之间一问一答都显得那么自然,这是一场无需用过多言语进行排练的剧目,彼此心照不宣,互相演好各自的角色,而最终的目的就是取得一个平稳过渡的结果。

某些时候皇帝和大臣其实是要心有灵犀一点通的!

就在同一天,李泰率领一百多名骑兵入宫觐见李世民,在路过永安门时,李世民得到了消息,他下令让禁军将领遣散了李泰的骑兵,将李泰独自引入肃章门,幽禁在北苑。

李世民不愧是政治老手,他不允许任何意外发生,因为17年前他就是意外事件的制造者,如今李泰率领一百多名骑兵前来,他必须要将一切危险扼杀在摇篮之中!

而身处在北苑的李泰此时感觉犹如从天堂跌落到地狱一般,他并不明白父皇李世民为什么对自己的态度和先前反差这么大。

对于李泰其实用一句话可以形容: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李泰虽然没有丢掉性命,但是对于一个视夺取储君地位为人生理想的皇家子弟而言,政治生命的终结也意味着整个人从此推出了历史舞台!

四月七日,李世民正式下诏书立晋王李治为皇太子,宣布大赦天下!

所有的人都长舒一口气,储君之位的选立,终于以平稳的方式而收场,虽然每个人对先前的一切还心有余悸,但无论怎样,结果还是不错的,正像李世民所说的:“立李泰为太子,承乾和治痘不能保全,立治为太子,承乾和泰都可以安然无忧!”

其实正应了那句话:稳定是发展的前提!

李治并不是个最完美的选择,但却是个最合适的选择,因为在他的身上看不到一丝巧取豪夺的阴谋,更看不到刁钻经营的诡诈!

夫唯不争,天下莫与之争!

贞观十七年的政治地震让李世民心力交瘁,不经意间他的行为方式改变了,或许是年岁渐老的原因,李世民开始变的多疑起来,每一天他都用猜忌的眼神看着那些跪在朝堂之下的大臣。

不过这也可以理解,连自己的亲生儿子都会背叛自己,你说还指望他会相信谁呢?

孤家寡人!名副其实的孤家寡人!

长时间的压力让李世民对朝廷的内政暂时有了一种厌倦,他迫切的需要从压力之中缓解出来。

那么释放就是最好的方式!

作为大唐帝国的皇帝,释放的方式绝对不能是站在高山之巅对着群山高声喊叫,更不是找几个出气筒随便发泄一下。

李世民需要的是一种自信力,不可否认在他年轻东征西讨的时候曾经有过这种自信,现在他还能找到当初的感觉吗?

不经意间,李世民的目光由内政转向了国外!

在不远的将来,他的确找到了目标!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ysxl/lsqw/4485.html

上一篇:高句丽恩怨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