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野史传说 > 历史启蒙

隋唐新传——罗士信单骑闯战阵 李世民妙计退敌兵

历史大观园 历史启蒙 2020-07-07 16:30:43 0


在隋军讨平杨玄感的同时,东部地区有个叫张须陀的齐郡(辖区包括今济南、淄博等地)郡丞(郡的主官),虽是文官,却善武功。他率领郡兵,首先去征剿第一个举义旗的王薄。那时王薄已转移到鲁郡的泰山下,两军在泰山脚下展开了激战。张须陀部下有骑兵和步兵两万人,而王薄率领的却是缺少战斗经验的农民。那张须陀身先士卒,执大砍刀第一个冲进农民军队伍。王薄抵挡不住,只好北渡黄河,退向临邑(今山东临邑),又被张须陀追上。农民军损失甚重。但王薄不肯屈服,再次联络另两股起义军孙宣雅和郝孝德,聚集了十万人,攻打章丘(今山东章丘)。农民军先锋裴长才带两万人攻到章丘城下。张须陀统兵援救。他自己带了五骑亲兵,首先赶往章丘,准备主持防守,不料正好跟裴长才所部在城下遭遇。农民军见张须陀只有六人,便将他们包围起来。张须陀身陷重围,拼死冲杀,身上数处负伤,五骑随从都死了,但他仍然坚持战斗。这时隋军大队赶来,城中守兵也出来夹击,裴长才只好退却。张须陀忍着伤痛,挥兵追击,裴长才终于败走了。

隋唐新传——罗士信单骑闯战阵 李世民妙计退敌兵

农民军向东撤退,在潍水(今名潍河,在潍坊市东)前布阵。张须陀追赶过来,两军相遇。张须陀部下有个叫罗士信的小将,年方十四岁,第一个冲到阵前。农民军一员将领出阵交战,那罗士信年纪虽轻,却非常勇猛,竟一枪把对手刺死,又下马割了对手的首级,用长矛挑着,在农民军阵前驰来驰去示威。接着又连伤农民军五员将领。张须陀趁机挥动大军猛扑上去。农民军再一次败退了。罗士信率先追杀,每杀一人,就把死者的鼻子割下,揣进怀里,待收兵时拿出来计算战功。

这时,南方也有多起农民起义。这就好像野火一样,这处扑灭,那处又燃起,渐渐地便成燎原之势了。余杭(今浙江杭州)人刘元进首先在江南发难。那时炀帝屡次征兵攻打高丽,又征发江南的水手运送军粮,许多人一去不返。大业九年,炀帝又要征高丽,江南子弟不肯再替炀帝卖命,纷纷逃亡。待到刘元进奋臂一呼,避役的群众争着响应,不到一个月就发展到几万人。

炀帝派吐万绪征讨刘元进。隋军虽然屡次得胜。但起义军散而复聚,而且越来越多,剿不胜剿,声势更加壮大。炀帝罢免了吐万绪,另派江都丞兼江都宫监王世充替代他。王世充是个十分狡猾的家伙,他采用武力征讨和诡计诱降的两手策略。一方面,他集中兵力攻打刘元进的主力;一方面派人去收买一些旁支的部队。他和一些义军首领在通玄寺的神像前设誓,相约对投降者一律不杀。王世充善于用兵,连战皆捷,终于把刘元进的主力消灭。刘元进也在吴县(今江苏苏州)的一次战斗中阵亡。刘元进的部下本来想下海为盗,听说王世充已在神前设誓,便又回来自首。王世充把降者三万多人统统聚集到一个叫黄亭涧的地方,全部杀害。王世充因此为炀帝赏识,得到宠任。然而他们万万不会想到,这种做法只能更加激励人们去反抗他们,再也不被他们的花言巧语所迷惑了。

隋炀帝杨广死要面子,两次东征高丽失利,还不死心,非要高丽降服不可。大业十年,他又纠集了几十万人,进行第三次东征。这次没有第一次那样威风了,士卒们沿途逃亡;而他征调的各地府兵,由于天下大乱,交通断绝,有的已无法到涿郡来会合。七月,炀帝亲率大军来到辽水西岸的怀远镇。同时,水军统帅来护儿的船队则登上平壤西海岸的毕奢城,击败了高丽守军,准备攻打平壤。

连续两次战争,隋军损失惨重;高丽却也遭受蹂躏,土地荒芜,房舍焚毁,人民流离失所。这次隋军又来了,高丽的大臣们纷纷上表,要求高丽王求和。高丽王也打怕了,终于派遣使者,押送那逃亡高丽的隋朝兵部侍郎斛斯政到怀远镇去乞降。

炀帝的面子终于挽回了,他马上下令停止进兵,并派遣使者召回来护儿。八月,炀帝班师回朝。一路上让将士们高唱凯歌,他自己也得意扬扬地骑上战马,仿佛是建立了旷古未有的奇勋。不料走到邯郸(今河北邯郸),有一股农民军杨公卿斜刺里向他直袭过来。幸亏他的亲卫骁果营奋勇抵住,杨公卿才没得手,但御营里的良马四十二匹却被农民军掳走了。经此一吓,炀帝不敢再摆威风,只好又钻进车辇里,让骁果们保护着前进了。

骁果是炀帝于大业九年招募的禁卫军。取名“骁果”,是表示“骁勇果敢”的意思。这些人多是年轻力壮、武艺高强的关西大汉,统领则是炀帝最宠信的大将军宇文述的儿子宇文化及。

十月,炀帝回到长安。他把斛斯政杀了,又让高丽使者回国,说他宣召高丽王高元来朝。高元不肯来,炀帝又火了,下令各军将帅严装准备,他还要四征高丽哩!

然而当时已是严冬,炀帝想想东征途中的种种辛苦,决定把东征的事暂放一放,明年再说吧!

两年来,各地起义军风起云涌,炀帝却不甚清楚。原来他最宠信的大臣,文的是中书令虞世基,武的是大将军宇文述。这两个都是谄媚的小人,一贯看皇帝的眼色行事。他们知道炀帝不喜欢听坏消息,所以各地来的警报,他俩都压下不让炀帝知道。结果炀帝昏昏然还以为天下太平呢!大业十年十二月,他嫌长安寂寞,又来到东都洛阳。过了年的春天,洛阳西苑里放养的两只孔雀飞到了朝堂上。当时在朝堂值班的亲卫校尉(禁军军官)高德儒看到了,硬说这是两只鸾鸟。他听人们传说鸾乃是凤凰的一种,鸾鸟出现是国家的祥瑞,便赶忙去向炀帝报喜。等炀帝匆匆赶来,两只孔雀早飞走了。在场的十几名禁卫军都是高德儒的部下,自然跟着高德儒撒谎。于是炀帝大为高兴,立刻加封高德儒为朝散大夫,赐缣一百段。百官听到消息,纷纷赶来向皇帝贺喜,称颂皇上圣明,福寿绵长,所以上天才派鸾鸟来显瑞。隋王朝的君臣就是这样在互相愚弄中过日子。

到了四月,暑天来了,炀帝带着百官要到北边避暑。当时他在全国各地修了许多行宫。行宫中照例有妃嫔们和宫女、太监伺候。他首先来到太原郡的晋阳宫(在今山西太原),宫监裴寂接驾。宫中的两位贵人,这才算第一次见到皇上。炀帝在晋阳宫住了几天,嫌这儿还热,就又向北走,来到汾阳(今山西阳曲)宫。这儿地处北陲,虽然建了个行宫,但宫城狭隘,城池也小,随驾的百官和士卒们住不下,有的只好在山谷间结草为庐,风餐露宿。而炀帝当然管不了这许多,他只要这儿凉爽就行了。

八月,秋天到了。炀帝见秋高气爽,又想到边塞去巡视一下。当时北边是突厥占据。突厥酋长启民可汗跟炀帝是亲戚,隋文帝曾将宗室的女儿义成公主许配给他。这些年启民可汗跟炀帝关系很好,双方互相往来。不过启民可汗已于大业五年病故了,他的儿子咄(duō多)吉即位,称为始毕可汗。按照胡俗,义成公主又成了始毕可汗的可贺敦(突厥可汗的妻子称可贺敦)。

却说炀帝巡边,过了雁门关(在今山西代县),继续北上。当时这一带还是牧区,炀帝骑在马上,放眼四望,只见天高云淡,草原上长草披拂,野花似锦,比起那琼楼玉阁、假山水池来,别有一番粗犷的情趣。正在观赏间,突然两骑马从北方奔驰而来,跑到跟前,见是骁果的一个小头目陪着一个突厥装束的汉子。那汉子呈上一封书信,炀帝打开一看,是义成公主写给他的,信中说:始毕可汗听说他来到北疆,准备袭击他,已召集了几十万骑兵,即日便将南侵,要他赶快回去。

麻烦都是炀帝自己惹出来的。原来始毕可汗即位之后,炀帝听信裴矩的建议,企图分散始毕可汗的势力,便准备将宗室女嫁给始毕的弟弟叱吉设,并要封叱吉设为南面可汗,让他跟始毕对立。但叱吉设不干,反而告诉了哥哥,这就引起始毕对炀帝的怨恨。始毕有个叫史蜀胡悉的大臣,很有谋略,为始毕所信任。又是裴矩设计,假说要跟他在马邑(今山西朔县)互市,把史蜀胡悉诱杀了,却又派人送诏书给始毕说:“史蜀胡悉背叛可汗,向隋投降。朕已代可汗将他斩了。”始毕询问史蜀的部下,知道了真相,从此便断绝了和隋朝的关系,不再来朝贡。

如今,始毕可汗乘炀帝北巡的机会要来报复了。炀帝虽说带了两万名悍勇的骁果,但要对抗几十万突厥兵,还不是以卵击石吗?他吓得连忙掉转马头,便朝南跑。好容易跑进雁门关,那北方也已烟尘滚滚,始毕率领大军追来了。

雁门关虽是一座小城,但却是北方重镇,因此,城池坚固,易守难攻。炀帝的骁果营和雁门关的守军一齐登上城墙防御。又把城中的房屋拆了,把砖石和梁木等搬上城头,作为守城的工具。炀帝战战兢兢来到北城楼上,往外一看,只见突厥骑兵已把城池团团围住,而远处更有一队队的骑兵左右奔驰。到处是飘扬的旗帜,马蹄声和胡笳声响成一片。这声势把炀帝的冷汗都吓出来了。那城外的一处处村落先后燃起了浓烟大火,烟火影里,突厥兵驱赶着居民北去,等待他们的将是做奴隶的命运。

突厥兵来攻城了,他们呐喊着向城上施放弓箭。城上的守军连忙还击。炀帝刚想下城,突然城下一箭射来,正中他的皇冠,吓得他脸色灰白,一屁股坐在地上。他身旁的赵王杨杲来扶他,他搂着杨杲便痛哭起来,直到哭够了,才带领百官溜下城去。

困守孤城,总得想个解围的办法。炀帝召集大臣们商议。左卫大将军宇文述说:“不如挑选精骑三千人,保护皇上突围而出,以脱离险境。”纳言苏威反对,他说:“轻骑乃突厥所长,陛下是万乘之主,怎可冒险轻动?”民部尚书樊子盖说:“雁门乃是坚城,只要军民坚守,敌人不易攻下。目前重要的是急速派人征调四方兵来援。陛下也要亲自抚问守城士卒,给以鼓励,并答应他们不再征辽。士卒同心,坚城定能守住。”内史侍郎肖瑀说:“突厥的风俗,可贺敦可以参与军务。义成公主既然已事先报信,必然是有意保护陛下。因此,应再密派使者去见公主,恳求她相机援手。至于守城军民,也应重悬赏格,并下诏停止东征的准备。众心安定,就能够人自为战了。”

于是炀帝亲自到各处巡视,鼓励守军,并亲口答应有功的予以重赏。更派出使者,四处传达他的旨意。这样,守军振奋,虽然伤亡严重,仍然坚持守住。

这时派出求救兵的使者分别到了附近各州郡。那原弘化留守、卫尉少卿李渊已升任为山西、河东抚慰大使,正在和农民起义军母端儿作战,不能分兵,便派他的次子李世民带一千亲兵赶赴雁门。李世民那年只有十八岁。

李世民经过五台山,见山脚驻扎着一支人马。原来是屯卫将军云定兴带两万人来支援,见突厥兵多,不敢进攻,所以驻在这里,想等跟别的援军会合后,再去解围。李世民观察了局势,对云定兴说:“始毕之所以敢于攻袭天子,就是因为我军隔得远,仓促之间难以赴援的缘故。现在我军聚齐,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敌众我寡,势力悬殊,突厥若前来进攻。我军便危险了。”云定兴问:“那么李公子有什么万全之策?”李世民答:“在大军聚集之前,可采用虚张声势的计策。白天,沿几十里山林遍设旌旗;夜间则钲(zhēnɡ征)鼓相应。敌人必定认为我大军聚齐,便会望风遁去了。”

说起旌旗钲鼓,云定兴却是行家。原来他就是已故太子杨勇的侧室云昭训的父亲。杨勇被废之后,他去投靠了宇文述。宇文述派他制作军队的旗帜甲仗。大业五年,炀帝检阅军队,夸赞旗甲精美,宇文述便向炀帝进言说是云定兴的功劳,炀帝就封他为太府丞(掌管内府器物的主官)。后来他又追随宇文述,当上了屯卫将军。如今要用旗帜钲鼓,这是他早已熟悉的活计,便派部下筹办。三天之后,沿五台山麓便到处招展着隋军的旗帜,夜间钲鼓声此起彼应,绵绵不绝。突厥兵大为惊疑,竟不知隋军援兵来了多少人马。

这时,义成公主也见到了炀帝派来的使者。她派人告诉始毕可汗,假说北方有警,让他赶快回来。始毕看雁门关一时攻不下,而隋军的援军又到了,便解围而去。炀帝这才心头一块石头落地,急急地跑回洛阳去了。可是他在雁门关危急时刻所许下的诺言却被他全部忘到了脑后。那计退敌兵的李世民只好两手空空地回到父亲身边。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ysxl/lsqm/20454.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