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野史传说 > 历史故事

安史之乱——造化弄人

历史大观园 历史故事 2020-06-15 22:40:47 0

得失之间

河阳大战告一段落,以史思明一败涂地收场。

凭借河阳大战的胜利,李光弼走上了人生的巅峰。公元七六〇年正月十九日,李亨又为李光弼加了两顶帽子:太尉、兼中书令,其他原有帽子保持不变。

此时李光弼是李亨眼中最红的红人,李亨指望他收拾山河,就像当年指望郭子仪一样。

走上巅峰的李光弼没有让李亨失望,他带着高昂的斗志进入到与史思明的缠斗之中。

李光弼斗志高昂,史思明也不含糊。

尽管河阳大战没能从李光弼那里讨到便宜,史思明也不以为意,他权衡再三还是住进了洛阳皇宫,他要以这里为起点,向西一直打到长安。

理想和现实总是充满差距,史思明设想得不错,不过由于李光弼挡在前面,他很难向西前进一步。

深谙军事的史思明变通很快,他马上调整部署,向南、向东用兵,他派出将领向淮西、山东方向进军,既然短时间内不能攻陷长安,那就先多攻点城、掠点地,反正不能闲着。

整个公元七六〇年,史思明和李光弼成为中原大地上最忙碌的两个人。

在史思明、李光弼忙碌的同时,有一个曾经的忙人正在长安城中百无聊赖,他有一身杀敌的本领,只可惜,别人不给他杀敌的舞台。

不用问,此人正是郭子仪。

从前一年七月被调回长安后,郭子仪就过上了退居二线的生活,朝廷事务基本与他绝缘,偶尔用到他,也是用一下他的名字,而不是他本人。

公元七六〇年正月,党项部落叛乱,蚕食唐朝边境地区,眼看战火即将烧到京畿地区,李亨坐不住了,连忙从邠宁战区分割出一个渭北战区,这两个战区成为迎击党项部落的主要部队。

谁带领这两个战区出征呢?

郭子仪!

得到消息的郭子仪激动不已,终于等到重新挂帅出征的机会了。

不久,郭子仪发现,白激动了。

所谓郭子仪挂帅邠宁战区和渭北战区,只是一个广告,用一下“郭子仪”这三个字,跟郭子仪本人没有关系!

相当于贴牌,郭子仪,这下你明白了吗?

郭子仪的赋闲就这样一直继续,直到有人给李亨提了一个醒:天下还没有平定,不应该把郭子仪放在闲散的位置上。

李亨何尝不知,只是他陷于两难之中,一方面他想重用郭子仪,一方面他又怕郭子仪水涨船高将来成为又一个安禄山,既想用,又害怕,李亨在心中不断上演着“自相矛盾”。

不久,李亨不“矛盾”了,因为他已经被党项部落搅得心烦,于是一狠心,壮着胆子把郭子仪派出了长安,前往邠宁战区镇守,迎击党项部落。

事实证明,原装和贴牌就是有本质区别。

郭子仪没到邠宁战区镇守之前,党项部落骚扰不断,怎么打都不退;郭子仪到任之后,奇怪的事情发生了,仅仅几天,党项部落停止骚扰,收兵而去。

看来,党项部落怕的是郭子仪这个人,而不是“郭子仪”这个牌。

随着郭子仪复出首秀成功,李亨又动了重用郭子仪的念头,他想让郭子仪带兵直扑史思明的老巢——范阳。

李亨此举,可能是延续李泌彭原对策的思路,把叛军的老巢连根拔起,那么叛军就闹腾不了几天。

公元七六〇年九月二十一日,李亨下诏:

郭子仪率各战区军队从朔方出发,直取范阳,取完范阳,再回师平定河北叛乱。在此期间,英武军等禁军以及朔方、渭北、邠宁、泾原等战区蕃族、汉族士兵共七万人全归郭子仪指挥。

如果这个诏书的内容得以实现,李亨有望在有生之年结束安史之乱。

只可惜,他是一个软耳朵。

李亨诏书下达后,立刻有一个人上蹿下跳起来,这个人就是死太监鱼朝恩。

前面说过,正是鱼朝恩嫉妒郭子仪,把邺郡大战失利的责任全推到郭子仪头上,最终导致郭子仪被收回兵权。现在,郭子仪即将东山再起,鱼朝恩岂能坐视不理。

这时,鱼朝恩与李亨的距离起了关键作用。

自古,宦官与皇帝亲密无间,相比之下,大臣与皇帝,那就是山高水长了。一般情况,大臣与宦官斗,最终输的都是大臣。

距离产生美,距离同时也是生产力。

十几天后,郭子仪意识到,自己又输了,因为李亨的诏书下达之后,再也没有下文了。

郭子仪又叹了一口气,或许这就是命。

在此期间,李光弼辗转听说了郭子仪的遭遇,作为曾经的同僚,他很是同情,然而,他也无能为力,有那么个死宦官横在前面,纵使你有心杀贼,又能如何?

李光弼怎么也不会想到,不久之后,死宦官居然缠上了自己,进而影响了自己的一生。

惨败洛阳

死宦官鱼朝恩缠上李光弼是由一则谣言而起。

谣言内容如下:

据守洛阳的叛军士兵都是燕赵人,他们出征日久,思归之心非常迫切,目前已经上下离心,军心不稳,如果政府军加以猛烈攻击,洛阳城一定能攻破。

这则谣言不知何时何地出于何人之口,却晃晃悠悠地在唐军士兵口中传播,又晃晃悠悠地晃进了鱼朝恩的耳朵里。

鱼朝恩当时驻守陕州(河南三门峡),身份还是观军容宣慰处置使。

听到这则谣言,鱼朝恩眼前一亮,这不正是天赐良机吗?此时不攻,更待何时?

宦官这个群体啊,自古文化水平偏低、智商偏低,像蔡伦、郑和那样有追求的宦官毕竟是凤毛麟角,多数还是像鱼朝恩这样,文化偏低、智商偏低,只是因为善于琢磨皇帝心思,就得到没有理由的恩宠。

智商不高的鱼朝恩把这个消息报告给了李亨,李亨心里便长了草,他早就想收复洛阳了,做梦都想!

鱼朝恩几次游说之后,李亨彻底动心了。

李亨动心一是因为洛阳是两京之一,不得不收;另外一个原因,他想早点毕其功于一役,然后让李光弼交出兵权。

因为李光弼已经功高震主了。

如果成功收复洛阳,打败史思明,进而攻取史思明的老巢范阳,那么李光弼这只苍鹰也就用不上了,可以跟郭子仪一样闲置了。

没有在安史之乱的环境中生活过,便很难体会李亨复杂的心情,一方面他渴望大将们帮自己完成中兴大业,一方面他又怕大将们成为新的安禄山、史思明,他已经见识了安史之乱的巨大杀伤力,因此对大将忌惮就成了他生命中的主题。

现在他不想夜长梦多,只想早一点结束让他整日惴惴不安的战争。

李亨下诏,命令李光弼等人作好进攻洛阳的准备。

诏书下达不久,李光弼的奏疏到了:“叛军兵锋还很锐利,不可轻易进攻!”

李亨烦躁地将李光弼的奏疏扔到一边,他不想听这样的话。

难道就没有将军支持朕的决定?李亨自问道。

就在李亨惆怅之时,一封奏疏不期而至,这封奏疏是主张进攻洛阳的。

奏疏是仆固怀恩写的。

按理说,仆固怀恩是李光弼的下属,他应该拥护李光弼的决定,而不是跟李光弼唱反调。

仆固怀恩为什么要这么做?

因为他是郭子仪的老下属,他看不惯李光弼的做派。

前面说过,郭子仪治军宽松,李光弼治军严整,这一正一反,就让仆固怀恩一直看不惯李光弼。

仆固怀恩早就习惯了郭子仪的宽松,他根本无法适应李光弼的严整。时间长了,仆固怀恩与李光弼的关系成了满拧,尽管面和,但心是不和的。

这次在进攻洛阳的问题上,仆固怀恩就跟鱼朝恩站到了一起,他也主张向洛阳进军。

仆固怀恩的加入,让鱼朝恩和李光弼的争执立刻分出了胜负,本来李亨就倾向鱼朝恩,现在又加上仆固怀恩,李亨的东征之心再也拦不住了。

同父亲李隆基一样,李亨向李光弼下达了进军洛阳的诏令,他派出传旨的宦官也是络绎不绝,项背相望,手一搭,就能“突突突”开火车!

李光弼被悲愤笼罩了,此刻他比谁都能理解当年被迫出征的哥舒翰——当瞎指挥扑面而来时,你除了悲愤,还能干什么呢?

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上,李隆基、李亨父子,在偏执方面真是一脉相承,绝对是亲爷俩,用不着亲子鉴定。

百般无奈,李光弼只能硬着头皮出征,他命令郑陈节度使李抱玉镇守河阳,自己则会同鱼朝恩、神策节度使卫伯玉一起进攻洛阳。

这次出征,从一开始就埋下了失败的伏笔,因为李光弼是在以己之短,攻人之长。

李光弼的强项是城市攻防战,野战是他的软肋,现在他要拿他的软肋攻击史思明的特长。

史思明正在洛阳的邙山下等着他,正想跟他进行一场痛痛快快的野战!

由此来看,此前的谣言可能就是史思明散播的,目的就是牵着李光弼的鼻子走。

公元七六一年二月二十三日,一个李光弼刻骨铭心的日子。

当天,李光弼率军抵达洛阳城外的邙山,一看邙山的地形,李光弼立即决定依据邙山险要列阵。

不料,仆固怀恩表示反对,他想在平原列阵。

李光弼说:“依据险要列阵,进可攻,退可守,如果列阵平原,一旦战事不利就会功亏一篑,史思明深谙军事,不可小视。”

李光弼说完,再次下令,依据险要列阵。

仆固怀恩再次反对!

如果仅仅按照隶属关系而言,仆固怀恩没有资格跟李光弼叫板,然而,这次不同了,仆固怀恩背后站着的是鱼朝恩,那可是皇家特派员。

两人争执不下,互不相让。

李光弼和仆固怀恩的争执还在继续,唐军列阵于何地还在左右漂移,这时史思明嗅到了胜机,他要打唐军一个措手不及。

史思明率军向尚未来得及列阵的唐军发起了攻击,唐军一下就乱了,这时无论列阵险要还是列阵平原都来不及了,史思明的精锐骑兵已经不给机会了。

唐军很快被冲得七零八落,李光弼根本无法指挥,只能且战且退。

一仗下来,唐军战死数千人,军械、辎重丢弃殆尽,一场酝酿中的超级大战,就因为一场针锋相对的争论泡了汤。

溃败的李光弼和仆固怀恩引军退守到闻喜(山西闻喜县),鱼朝恩和卫伯玉则退到陕州(河南三门峡),这时,他们终于不争论了。

雪上加霜的是,郑陈节度使李抱玉放弃河阳城出走,史思明打了半天没有打下的河阳城就这样到了史思明手中。

惨败的消息很快传到长安,李亨傻眼了,自己居然犯了与老爹一样的错误:自毁长城,自乱阵脚。

长安再次被战争的阴霾笼罩,李亨无奈,只能往陕州增派军马,希望能挡住史思明西进的铁蹄。

意料之外

惨败洛阳让李亨过上了提心吊胆的日子,他担心有朝一日史思明会打过潼关,挺进长安,如果那一天真的来临,他就得跟父亲李隆基一起再次逃出长安,重新品味四处流浪的滋味。

连李亨自己都没有想到,警报居然自动解除了。

史思明死了。

同安禄山一样,死于自己的儿子之手。

也同安禄山一样,史思明的死与继承权有关。

从发迹以来,史思明的军事才能有目共睹,然而在卓越军事才能的背后,是他的残忍好杀,属下略有不合他意的地方,他就会痛下杀手,有的甚至会株连到整个家族。

因为这个因素,跟随史思明的人常年生活在恐惧之中,他们都担心有一天会莫名其妙死在史思明手中。

相比而言,史思明的长子史朝义口碑非常不错,他为人谦虚谨慎,礼贤下士,爱护士卒,将士们更愿意跟他亲近,为他效力。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深受将士爱戴的长子,居然不招史思明待见。

根子出在史思明的皇后辛氏身上。

辛皇后是史思明最宠爱的女人,她比史朝义的母亲更受宠,因而她的儿子史朝清也水涨船高,成为史思明最喜欢的儿子。

生于改革开放之后的人,很难理解,为什么同是自己的骨肉,父母会厚此薄彼。其实,厚此薄彼在孩子众多的家庭是普遍现象,这样的家庭中一般都会有一个最受宠的孩子,同时也会有一个最不受宠的孩子,同样是父母的骨肉,有些父母确实无法做到一碗水端平。

史思明就是这样的父母,他总觉得史朝清比史朝义好,这个想法根深蒂固,一直延续到他“称帝”之后。

如果史思明仅仅是一个将军,他不需要过多考虑继承权,而现实的问题是,偏偏他是“皇帝”,继承权马虎不得。

“登基”之后,史思明就在想继承权问题,思来想去,他还是想立史朝清为“太子”,他跟这个儿子有感情。

史思明顺着这个思路延伸下去,他发现问题没那么简单。

如果立史朝清为“太子”,史朝义恐怕不会善罢甘休,古往今来,皇子之间你死我活争夺继承权的例子太多了。安全起见,就得杀了史朝义,免得将来成为史朝清的祸患。

尽管史思明是狼王,但他依然下不去手,虎毒不食子,况且他是人。

史思明的犹豫一直在持续,渐渐地,消息不胫而走,史朝义知道了史思明的心思。

史朝义表面不动声色,但心中充满了芥蒂,忍而不发。

洛阳邙山大胜之后,史思明想乘胜攻克潼关,便兵分两路:一路由史朝义率领,从北道突袭陕州城;一路由史思明亲自率领,从南道进军。

公元七六一年三月九日,史朝义率领先锋部队抵达了礓子岭(三门峡市南),本想打一个开门红,没想到却遭到唐军神策节度使卫伯玉的迎头痛击,立足未稳的史朝义很快败下阵来。

史朝义连续几次组织反击,都被卫伯玉击败,只好引军撤退。

史朝义出师不利让史思明非常恼火,因为这一下便打乱了他的行军部署。考虑到唐军已经有了准备,史思明只能暂时中止西进计划,引兵退到永宁(河南洛宁县)。

两支部队会师,史思明看到了“不成器”的史朝义,在他看来,史朝义就是胆怯懦弱,没有大将之才,史思明对左右说道:“他啊,终究难成大事!”

史思明的心里起了杀机,他想将史朝义及其部将一起军法从事。

转念一想,正是用人之际,不如权且寄存他们的项上人头。

时间走到三月十三日,史思明又交给史朝义一个任务:建造一座三角城。

三角城是靠山而建的战术城堡,史思明准备用来储备军粮,他给史朝义的工期是一天。

太阳偏西,史思明来验收工程,到现场一看,主体都完工了,但墙体还没有抹泥。

史思明动了肝火,效率太低了,整整一天都没干完,居然连泥都没抹!

史思明命令左右就在现场监工,督促抹泥。

不一会儿工夫,泥抹完了。

史思明依然难消心头之火,冲着史朝义说道:“等拿下陕州,一定斩了你这个狗东西!”

或许,史思明只是说说而已。

然而,史朝义却不只是听听而已。

正是这句话要了史思明的命。

当晚,史思明下榻于鹿桥驿站,给他担任护卫的是心腹曹将军;史朝义下榻于当地旅店,与他在一起的是部将骆悦和蔡文景。

史思明很快进入梦乡,史朝义这边却睡意全无,他们都在琢磨史思明白天说过的话。

骆悦说:“我等与大王,不知道将来哪一天就会死。自古就是有废有立,请大王召曹将军来一起共商大事。”

史朝义不敢表态,低着头不作声。

骆悦继续说道:“大王如果不同意,我等今晚就去向唐军投降,到那时,大王你想自保都难!”

骆悦把史朝义逼到了墙角,他不得不表态。

史朝义哭了,他不想迈出那一步,然而他又不得不迈,一边是要置他于死地的父亲,一边是威胁要离开他的部将,无论选择哪一边,都是一个艰难的选择。

史朝义终于下定了决心,既然父不仁,就别怪子不义了。

史朝义说道:“你们好好去干吧,别惊动圣人(当时称呼皇帝为圣人)。”

这就是一句废话,惊动的就是圣人,不惊动圣人,怎么成大事呢?

得到史朝义的许可,骆悦派人召来了给史思明宿卫的曹将军。

骆悦跟曹将军一摊牌,曹将军惊呆了,他下意识地想表示反对,但一看屋里杀气腾腾的气氛,他腿软了,众怒难犯,看来人家已经准备好了。

曹将军艰难地点了点头:“我同意!”

半夜,骆悦带着三百全副武装的士兵包围了史思明下榻的驿站。宿卫士兵看到这么多人闯入,大为奇怪,然而一看领头的居然有曹将军,一个个都不敢动了,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进去。

在他们进去之前,史思明做了一个梦。

在梦中史思明遇到了一件奇怪的事,一群鹿到水边喝水,正要喝的时候,水中的沙上来了,水却干了,没有喝到水的鹿一个一个都渴死倒在了沙里。

这个梦意味着什么呢?

鹿,禄也,水干鹿死,你的禄到头了,你的路也到头了!

从梦中醒来的史思明当时并没有理解梦的含义,他迷迷糊糊地去了厕所。

就在这个当口,骆悦带兵进来了。

骆悦一看史思明的床空了,顿时变了脸色,马上持刀逼问史思明的近侍,近侍硬挺着不说。

骆悦一刀一个,连砍几个。

这时一个近侍用颤抖的手指了指厕所方向,骆悦一个箭步冲了过去。

此时,史思明已经意识到发生了兵变,他翻过围墙,钻进马厩,装好马鞍,一翻身上了马。

只要骑马冲出驿站,他就能找到一条生路。

就在史思明准备骑马冲出驿站时,骆悦的手下抬手射出一箭,正中史思明的臂膀,史思明应声落马,束手就擒。

史思明怒问道:“带头作乱的是谁?”

骆悦说:“奉怀王史朝义之命。”

史思明明白了,都是说话惹的祸。

史思明叹息一声,说道:“我白天说错话了,应该有这个报应。然而你们杀我太早了,为什么不等我攻克长安呢?你们这样终究成不了大事的!”

骆悦没有再给史思明解释的机会,一行人把史思明押到柳泉驿站囚禁了起来,然后向史朝义汇报:“大事告成!”

史朝义明知故问道:“没惊动圣人吧?”

骆悦回应说:“没有!”

虚伪到家了!

擒住了史思明,事情只成功了一半,接下来是接收史思明所率领的后军,此时后军正由宰相周挚、许叔冀率领,驻扎在福昌(河南宜阳县西福昌镇)。

史朝义先派许叔冀的儿子前去通知周挚和许叔冀兵变的消息,许叔冀毫无反应,周挚当场晕倒在地。

这次晕倒要了周挚的命。

随后,史朝义率军到了后军大营,许叔冀和周挚出来迎接,史朝义顺势拿下了周挚,斩首!

谁叫你忠于史思明!

接收完后军,骆悦马不停蹄赶到了柳泉驿,史思明还在这里苟延残喘呢。

骆悦看了史思明一眼,他知道,自己已经把史思明得罪到家了,他多活一天,自己就危险一天,还是趁早解决吧!

骆悦下了死手,他用一根绳子结束了史思明波澜壮阔的一生,然后用毡毯裹住尸体放到骆驼的背上。没能马革裹尸的史思明,就这样毡毯裹尸,被骆驼驮回了洛阳。

如果从他跟随安禄山范阳起兵开始算起,到此时,不过五年多的时间;如果从他诛杀安庆绪算起,到此时,不过两年时间;如果从他自称“大燕皇帝”算起,到此时,还不满两年。

现在,一切都结束了,那个自命不凡、与李光弼、郭子仪棋逢对手的史思明已经消失了,留下的只是骆驼背上那已经发硬的尸体。

这是安史之乱中死去的第三个“皇帝”,他们都没能逃脱死亡接力棒上暗含的咒语。

接下来,还会有第四个,那个在洛阳称帝的史朝义。

回到洛阳,史朝义登基称帝,改年号为“显圣”。

登基仪式结束,史朝义马上着手一件大事,他要让多年的郁闷之气,一吐了之!

史朝义给“散骑常侍”张通儒下了一道密诏:诛杀史朝清、辛皇后以及其他数十位不听命令的官员。

范阳顿时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忠于史朝义的部队,与忠于史朝清的部队在范阳城中打成一团,足足打了数月,死了数千人,范阳才平静下来。

恶战的结果是,史朝清、辛皇后跟随史思明而去,再也无法与史朝义争夺“皇位”。

随后,史朝义委任大将李怀仙为范阳尹、燕京留守,显然,史朝义把李怀仙视作可以信任的人。

他哪里会想到,几年后,就是这个李怀仙,飞起一脚,将他狠狠踹进了地狱。

坐上皇位的史朝义长长出了一口气,他再也不用过提心吊胆的日子了,那个时常想将他置于死地的父亲已经去了,世上应该没有人再能威胁他的生命。

他安全了!

真的安全了吗?

未必!

此时的洛阳已经是一座孤城,方圆数百里内,州县都是废墟,纵使史朝义想抢,都没有可以下手的地方。

更糟糕的是,虽然他自称“大燕皇帝”,但他这个“皇帝”的辐射半径已经大大降低。

史思明在世时,还能勉强约束那些飞扬跋扈的节度使,史思明不在了,那些节度使根本不买史朝义的账。试想,节度使们当年都是安禄山旧将,与史思明平级,只不过史思明号称二号狼王,他们才勉强听史思明的差遣。

现在,二号狼王已经去世,二号狼王的狼崽子想拿鸡毛当令箭,别白日做梦了。

自此,“大燕帝国”的节度使们多数不听史朝义的指挥,只是保持名义上的松散直属关系而已。表面看上去,“大燕帝国”还跟原来一样庞大,但实际,已经风雨飘摇。

史思明临终那句话发自肺腑:“你们这样终难成大事!”

一语成谶!

峰回路转

如果从公元七五五年安禄山范阳起兵开始算起,历史舞台上活跃着四个主要军事人物,分别是安禄山、史思明、郭子仪以及李光弼。

安禄山死后,主要人物就剩下三个。

现在,史思明也意外挂掉了,主要人物只剩下两个,郭子仪,李光弼,至于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他顶多算半拉主要人物,一般不带他玩。

历史总是充满了玄机,在史思明发生意外之后,郭子仪和李光弼的生活也发生了意外,所不同的是,李光弼从此走上了下坡路,而郭子仪则东山再起。

李光弼走上下坡路与洛阳惨败有关。

洛阳惨败之后,李光弼主动上疏请求处分,同时坚决辞让太尉头衔。李亨考虑再三,还是同意了。

不久,李亨任命李光弼为开府仪同三司、侍中,兼河中节度使,虽然依然位高,但与以前相比,含金量已经明显下降。

从这个任命来看,李亨有意把李光弼放到冷板凳上,就像当年对待郭子仪一样。

然而,李亨是一个摇摆不定的人,尽管他一度想把李光弼闲置,但转念一想,普天之下,他还能找出几个像李光弼一样的将领?

不行,这样的人不能闲置不用。

一个月后,李亨再次任命李光弼为天下兵马副元帅、太尉,兼侍中,兼河南、淮南、山南东道等八战区特遣部队元帅,率军镇守临淮(江苏盱眙县淮河北岸)。

这个任命意味着,李亨对李光弼依旧信任,不过略打了一点折扣,从此他不再奋斗在平叛一线,而是退到了平定叛乱的二线。

从此时起,李光弼与河南、河北主战场渐行渐远,他更多地奋战在江淮一线,虽然也非常重要,但与昔日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对李光弼而言,更加不利的是,他在无形中得罪了宦官鱼朝恩,从此,鱼朝恩视他为眼中钉。不仅鱼朝恩对李光弼充满敌意,鱼朝恩的朋友、同为宦官的程元振也看李光弼不顺眼,这两个宦官在敌视李光弼的道路上“同仇敌忾”。

正是因为两个死宦官从中作梗,李光弼与长安皇室的关系越来越疏远,从当初的亲密无间,发展到最后的相互猜忌,而李光弼的功绩也随着与皇室关系的疏远被渐渐漠视。

于是,这个唐朝中兴战功第一的战将与长安越来越远,不是他不想接近,而是他不能接近。

这都是拜死太监所赐!

在李光弼与朝廷渐行渐远的同时,郭子仪却在东山再起。

郭子仪东山再起,是形势所逼。

准确地说,是两起骇人听闻的兵变所逼。

公元七六二年,当唐朝军队还在与史朝义叛军缠斗不已的同时,河东、朔方两大兵团发生了兵变。

首先发生兵变的是河东战区,起因是一匹马。

当初王思礼任河东节度使时,兢兢业业,克勤克俭,在他的经营下,河东战区除了满足自己的军需外,还节余一百万斛大米,王思礼主动上奏,将五十万斛大米运抵长安,充实长安国库。

就是这么殷实的家底,在王思礼去世后,很快就被折腾光了。

接替王思礼的人是一个好好先生,管理松散,而且纵容左右贪污,仅仅几个月时间,王思礼的仓库都被折腾光了,偌大的仓库里只剩下一万斛大米,而且还是发霉变质的陈化粮。

李亨很快得到了举报,便把接替王思礼的人撤职查办,同时调原淮南东道节度使邓景山接任河东节度使。

邓景山临危受命,不敢大意,一进入河东战区就开始调查粮食腐败案,这一查不要紧,几乎河东战区的将领人人有份,河东战区陷入集体腐败的漩涡。

如果邓景山是个吏治高手,他应该将陷入集体腐败漩涡的将领们区别对待,惩罚罪大恶极者,放过随波逐流者,这样尽管会让多数人占了便宜,但可以最大限度地稳定人心。

邓景山没有这么做,他把案子挂了起来,悬而未决。

这下,将领们都忐忑了起来,他们不知道哪一天会受到邓景山的重罚。

这时,正巧发生了一件事,一位裨将触犯了军法,按律当斩。

眼看同事将被斩首,其他将领有些于心不忍,便一起向邓景山求情,请求邓景山放裨将一马,以观后效。

邓景山态度决绝地予以拒绝。

随后,裨将的弟弟向邓景山求情:愿意替兄长去死,以自己一命换兄长一命。

邓景山还是拒绝。

最后,有人向邓景山献了一匹马,想用这匹马为裨将赎罪。

邓景山居然鬼使神差地同意了!

河东战区炸了锅。

众将一下子发了狂:“我们居然连一匹马都不如!”

欺人太甚!

公元七六二年二月三日,众将发动兵变,将邓景山斩于军中。在此之后,诸将一起向李亨上疏:请求任命都知兵马使、代州刺史辛云京为河东节度使。

接到奏疏的李亨大吃一惊,他明明知道这是一场兵变,但他不敢追查到底,如果再追查下去,谁能保证不发生下一次兵变?

李亨感慨了一声,便不再追究,同时任命辛云京为北都留守、河东节度使。

生逢乱世,连皇帝都要学会妥协。

河东战区兵变发生不久,朔方兵团也发生了兵变。

兵变发生之前,朔方等兵团特遣部队驻扎在绛州(山西新绛县),负责统御他们的是特遣部队总指挥官李国贞。

李国贞原名李若幽,原本在长安当宫中总管(殿中监),深得李亨赏识。后来李亨便把李若幽派到绛州,出任朔方等特遣部队总指挥官,这是一个关键职位,一般人李亨信不过。

临行之前,李亨还给李若幽起了个新名字:李国贞。

希望你忠君爱国,成为国之栋梁。

带着李亨的殷切期许,李国贞来到了绛州,一到绛州,他便暗暗叫苦,绛州的情况太糟糕了。

由于近几年战乱频仍,农业生产无法正常进行,因此民间发生饥荒,政府应收的粮食、税赋都无法足额征收,即使想强行抢夺,都没有可以下手的地方。

这样一来,驻扎绛州的士兵就惨了,不仅粮食短缺,而且皇帝的赏赐也多数是空头支票,口惠而实不至。

目睹绛州惨状,李国贞不断向李亨上奏疏告急,然而,李亨却没有给他回复。

李国贞一下成了众矢之的,嗷嗷待哺的士兵都恨上了他。

这时,一个叫王元振的突将活跃了起来,他想发动一场兵变。

论起来,王元振算是郭子仪的旧部,跟随郭子仪多年。他想发动兵变,一是因为军中伙食实在太差,二是因为李国贞军法森严,与郭子仪的宽松可谓天壤之别。

这次兵变,王元振是在押宝,他想通过这场兵变把郭子仪请回来,一旦郭子仪顺利回归朔方兵团,王元振不就是首功一件吗?

算盘打得很精!

兵变之前,王元振散布了一个谣言:“明天总指挥官李国贞要修建住宅,所有士兵都要拿上工具去劳动,一早到他住宅门口集合。”

谣言一出,士兵哗然,不给我们吃饱也就算了,还要白白盘剥我们的劳力,大家纷纷说道:“我们朔方勇士难道是修房子的民工吗?”

是可忍,孰不可忍!

二月十五日,王元振率领手下士兵发难,先是放火烧毁了内城城门,然后向李国贞的住宅发动了攻击。

李国贞一见情势不好,连忙跑进监狱避难,然而还是没能逃脱。

王元振抓住了李国贞,把将士们平常吃的伙食放到他面前,质问道:“将士们吃这么差,还要让他们出苦力,可行吗?”

李国贞辩解道:“我没有下令为自己修房子,根本没有这回事。至于军中伙食问题,我已经屡次上奏,可是朝廷没给我答复,这些你们都知道啊!”

众人一听李国贞如此说,意识到此前传说的是谣言,便准备大事化小,转身离去。

王元振一看众人要散,心里一惊,他知道只要众人散去,他一定没有好果子吃。

王元振大声说道:“今日之事,何必再问!李国贞不死,咱们都得死!”

王元振挥手一刀,李国贞彻底“国贞”了!

众人本不想闹到这个地步,然而事已至此,已经由不得他们了,他们都被王元振“绑架”了!

这个世界上,感冒可以传染,禽流感可以传染,连兵变也可以传染。

几天后,驻扎在翼城(山西翼城县)的镇西、北庭特遣部队也发生了兵变,节度使荔非元礼没有死于李光弼之手,却死于兵变士兵之手。

推演兵变的起因,粮食短缺是罪魁祸首。

两起兵变消息传到长安,李亨彻底震惊了,震惊之余,他任命裨将白孝德(河阳大战使双矛勇擒刘龙仙那位)出任北庭节度使,暂时安抚一下翼城的军心,至于如何安抚绛州的军心,他的心中是一团乱麻。

绛州驻扎的是朔方等主力兵团,由于群龙无首,军纪已经败坏,烧杀抢掠时有发生,将领们想压制都压制不住。

更令人担心的是,如果混乱蔓延下去,绛州兵变士兵可能与太原士兵联合,倘若他们一起向史朝义的叛军投降,后果将不堪设想。

如今当务之急,还是由一个德高望重的老将出马,到绛州安抚军心,只要绛州安定了,太原就会安定,如果绛州安定不了,太原也将不得安宁。

让谁去绛州呢?

若论德高望重,除了郭子仪、李光弼还能有谁?

而李光弼刚刚遭遇洛阳惨败,威信扫地,此时舍郭子仪,还能有谁?

危急的形势将李亨逼进了墙角,进而把郭子仪逼上前台。

尽管猜忌,尽管有人从中作梗,但李亨已别无选择,因为只有郭子仪才能化解绛州的危局。

二月二十一日,下诏,封郭子仪为汾阳王,担任朔方、河中、北庭等兵团元帅,兼兴平、定国等军副元帅,同时向绛州调拨绸缎四万匹、布五万匹、米六万石,以供军需。

如果早点拨付,李国贞就不必“国贞”了!

三月十一日,郭子仪即将走马上任。就在这时,李亨患病,百官都无法见李亨一面。

郭子仪急了,他必须见李亨一面,不然他寝食难安。

郭子仪着急,一半为公,一半为私,此去绛州,再次大权在握,他必须得到李亨的充分信任,不然,在前线立再多的功,也抵不上宦官的一次小报告。

郭子仪在奏疏中恳切地写道:“老臣受命出征,可能将死在外面,不见陛下一面,将来恐怕死不瞑目。”

奏疏起到了作用,李亨把郭子仪召入卧室,就在病榻上接见了郭子仪。

李亨对郭子仪说道:“河东之事,都托付给你了!”

一句顶一万句,郭子仪要的就是这句话!

五月初,郭子仪抵达绛州,王元振的计划无限接近成功。

只要郭子仪稍有一点“良心发现”,王元振的前途便一片阳光灿烂。

郭子仪很快给之前事件定下了一个基调:

你们驻扎在濒临叛军的边境线上,却无辜残杀主将,如果叛军趁机进攻,绛州将不复存在。我身为宰相,怎么能因一名士卒的私情而辜负国家大义!

五月二日,“精明”的王元振及其同谋四十人被郭子仪处斩。

叫你算盘打得精。

消息传到太原,新任河东节度使辛云京如法炮制,将杀害邓景山的数十人斩首示众。

从此军纪好转,秩序井然,绛州、河东的局面稳定了下来。

东山再起的郭子仪心情大好,他准备大展拳脚,大干一场。

然而,人在仕途,环境叵测,纵使是郭子仪这样的中兴名将,也无法把握住王朝的脉搏,于是他的命运便随着皇帝的更迭,起起伏伏。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ysxl/lsgs/7513.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