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野史传说 > 历史故事

王安石——年少不识愁滋味

历史大观园 历史故事 2020-06-08 10:07:40 0


01 耕读传家久

男儿少壮不努力,挟此穷老将安归?

王安石在年少之时写下如此雄奇之诗句,一个非同凡响的特立独行人物早在未冠之年就对自己期许甚高,希望可以成为契、稷那样的伟大人物。

仔细剖析王安石人生轨迹,就会发现,王安石之所以会成为一个至今仍无法盖棺定论的人,心性并不是完全在他少年时期就形成的。

王安石波澜壮阔的一生,如果可以看作是华夏史中世纪一出悲喜剧的话,那么决定这一切的正是他的性格。

人最初的感知,无不是来自父母的言传身教。后天的努力也多是先天的延续。毫不例外,王安石的性格,秉性形成,完全是受了父母亲的影响所至。

王安石的父亲王益,是一个有志于在平凡岗位做一番成就的封建小官员。终其一生,他不过是在地方上做过几任知县、知州。但在任上,却尽力做些除暴安良、兴利除弊之事。每至一地、皆有官声,去职后更有遗爱于地方。这种居其位、谋其政,忠于职守、清廉自律的为官之道影响了年少的王安石,如果有一个选择题——谁是你生命中影响你至深的人?相信王安石会毫不犹豫的选择是他的父亲王益。

王益虽官声不错,却不谙为官之道。有人就有江湖;有官就有官场;有官场就会有官场潜规则。官场潜规则于千年前的赵宋王朝就已经存在。

北宋真宗天禧五年(1021年),官二代王安石生于临江军、即今江西清江县临江镇,王益所居的官舍。说王安石是个官二代,并非戏言,他这个官二代是货真价实的。这时候,王益正任临江军判官一职。王益虽是个官,王家在地方上却并不是什么名门宦族。直至王益这一代,通过科考,临川王家才跻身仕宦之途。上溯几代,无一不是扛锄头的农夫。从王益入仕之后,王家从此勉强可以在门墙上高挂‘耕读传家久、读书继世长’的楹联了。

与其他积极要求进步的低级官员不同,王益非但在任上没有跑官要官,反而与上司、地方豪佑不合作。与他截然相反的是,王益上司与地方豪强却是实现了强强联合。官府与地方勾结,鱼肉百姓这种行为在王益眼中视为丑行,嫉恶如仇的王益不但从中作梗,而且努力压制打击地方豪强势力。王益因此也得罪了许多的同僚与地方大户,惹的这些人无不对他侧目而视。

王益的不识时务,显然已经严重影响到了这些人的利益——挡了他们的财路。在他们群策群力之下,王益这个官场另类很快遭排挤、调任他处。年幼的王安石只好跟着父亲宦游不已,好在少年不识愁滋味,这种颠沛流离生活,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最多是增加了一次令人愉悦的远足而已。王益官场蹭蹬不达,却并没有因此而改变他的为官之道。在新淦县令、韶州知州任上,仍一如既往,整治地方奸猾之徒,尽心尽力做好本职工作。他的这种不畏强暴,积极维护贫弱百姓利益的行为,使少年王安石在耳濡目染之下,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影响日深。

王益作官,与众不同。他并不是仗势欺人,为抖威风,将惊堂木拍的山响,恼羞成怒之后,对治下小民大棒伺候。他所讲求的是以理服人,史称‘一以恩信治之,尝历岁不笞一人’。对待治下生民如此,居家对待妻儿更是以说服教育为主。相信王安石兄弟几人调皮之后,经常会被父亲耳提面命、谆谆教导一番。而不是不问青红皂白的动用家法,棍棒下面出孝子。王益的这种和风细雨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法,无疑对王安石年少时候的心智成长益处良多。注重务实的王益,很少在闲暇之余吟风弄月,但这并不等于他不善为文。少年时代的王益就曾经拿了自己的写的文章,去名臣张咏那里班门弄斧。张咏看过之后,赞赏不已。得到将寇准讥为不学无术的张咏首肯,王益的文章定有可圈可点之处。王安石青出于蓝,终成一代文学大家,王益所作的教诲、启蒙功不可没。

02 天才少年

王安石的母亲吴氏,与寻常女子的无才便是德不同,吴氏勉强称得上是知识女性。对这位有文化、识见不凡的伟大女性,王安石的文友曾巩如此称赞她:好学强记,老而不倦,其取舍是非,有人所不能及者。

这样一位杰出女性,与王益的结合也是一对璧人、天作之合。有如此父母,对于王安石的学养形成作用如何不言而喻。令人称异的是,王安石的外祖母也是位粗通文墨的女性,喜欢阴阳术数之学。家学渊源,少年王安石所学不完全囿于儒家之说。这两位他生命中重要的女性,对他学术思想的形成直接产生了影响。王安石的母亲吴氏,是王益的继室。作为继母,吴氏非但没有用三聚氰氨奶粉之类伤人于无形的食品去作践王益前妻留下的两个孩子,反而对丈夫前妻所生的安仁、安道的爱抚远超过自己的几个儿女。吴氏不但是位贤惠善良的女子,而且自嫁与王益之后,育有安石、安国、安世、安礼、安上五个儿子,另外两个女儿,因为历史上重男轻女的原因,名字是什么根本无由考证了。从王安石传之后世与其妹唱和的诗文中推测可知,这两个妹妹也是知书识礼之人。所有这一切应该皆是拜吴氏所赐!

除了在十三岁到十五岁期间,因父亲丁父忧在江西临川小住之外,王安石的童年与少年时期,一直都是随着父亲在他仕宦之地韶州、江宁府间奔波。景佑四年、即公元1037年,王益改任建康府通判一职,妻儿再次随他赴任。好不容易生活才安定下来,两年之后王益却积劳成疾,死在了任上。

王益死后,厌倦了奔波之苦的王安石一家,从此在江宁府落了户。父亲的早逝,给正在步入青年王安石打击无疑是巨大的。居家守丧的几年时间中,王安石对自己的人生在做了深刻自省之后,开始了对社会现实的反思。跟随父亲十多年的宦游经历,青年王安石对盛世之下的萧条景象百思不得其解:丰年的时候百姓尚不得温饱,荒年、灾年更将如何?田间禾稼绝收,生民嗷嗷待哺,何以催缴赋税的胥吏就开始新一轮的叫嚣?青黄不接时候,路有倒殍,国家官吏的不作为与漠然更是令王安石扼腕叹息。现实的无奈,对于青年王安石的治学与人生发生了重大的转变。

在赵宋王朝的有意引导之下,学而优则仕在北宋太宗一朝得到了充分体现。更在宋真宗《劝学文》露骨的一番忽悠之下,看到了希望的贫寒士子想要实现凌云之志,只有寒窗苦读一途。不管统治者初衷如何,毕竟身在底层的士民看到了可以参政议政的可能。两宋经济的繁荣,有了坚实的经济基础,更让教育事业在中世纪的华夏大地得到普及和高速发展。进士及第荣耀无比,成了所有有志之士为体现人生价值的必经之途。不同阶级、阶层的知识分子,读书热情高涨,竞相投身于科场,甚至有生命不息、考试不止者。在这种时代背景之下即便是孔、孟复生,也不得不走进考场去挤这独木桥,以期出人头地。王安石在父亲逝后,一改从前只知吟诗作赋、不关心国计民生的情形,开始注重社会现实。他耻于作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腐儒,而是抱定了学以致用的心思,渐渐生发出以天下为己任的凌云壮志。在建康读书的数年时间内,在悉心研读圣贤书的同时,开拓眼界——自诸子百家之书,及于《难经》、《素问》、《本草》诸小说,无书不读。而且与众不同的是:王安石读书,不拘于前人传注,大胆思考、发前人所无,师古而不泥古。这样一来,日久形成了自己在学术上的认识与深刻理解。

儒学在经历了汉唐数百年的发展之后,在有宋一代形成了新儒学,史称宋学。出现这种情形,绝不是一种偶然。正是因为有许多与王安石基于相同认识的士人大力推动、发奋有为,开创了以已意解经的新学术思想。儒学在北宋迎来了一个空前发展的伟大历史时期,逐渐形成了带有两宋鲜明时代特色的新儒学。

儒家的经典是步入仕途的唯一敲门砖,每想到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栗这些足以充饥的画饼,所有有志入世寒窗苦读的士子就浑身是劲、两眼放光。想要实现人生理想的王安石同样不能免俗,父亲的早亡,使全家人失了庇佑,莫说作官造福天下苍生,就算是想要母亲兄弟家人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他也得必须六经勤向窗前读!

难能可贵的是,对于传统儒家文化,并不是墨守成规的奉为圭臬,对孔孟之道王安石持批判继承的态度。对于圣人之学,他也大胆提出了自己看法。直抒己见:言而无理,虽周、孔所不敢从。对圣人的理解,王安石也认为圣人并非是生而知之的,而是后天的培养形成。之所以是圣人,完全是在学习中勤于思考的原因。王安石认为:万物莫不有至理焉,能精其理则圣人也。即使是普通的贩夫走卒,只要是精通其理,同样是圣人。

王安石的这种惊世骇俗思想,在那些自诩为孔孟传人的腐儒眼中看来完全是一种离经叛道,当然是无法容忍的。

其实,王安石身上有许多的行为是时人无法理解的。在建康读书的同时,王安石也注重做社会调查,儒家经典外的学问也是他学习的重点。对农夫女工他一样虚心请教,借此印证圣贤之学的正确可靠与否。在对社会现实有了深刻理解与认识之后,更坚定了他刻苦读书的决心。这种理论联系实际、严谨务实的治学之风影响了他一生,也是青年王安石胸襟见识远超侪辈的原因,同样也成了日后政敌攻击他的把柄。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ysxl/lsgs/5463.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