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野史传说 > 历史故事

韩信的鱼饵

历史大观园 历史故事 2020-06-06 22:58:50 0


天色渐渐黑了下来,夕阳早已经不知去向。

韩信身边的执戟郎准备按惯例点燃火把照明,却被韩信厉声阻止:“是夜皆不许见明火,违者斩!”执戟郎不明所以然,欲问,韩信看出了他的疑惑,指着东方羞云半掩的明月,笑答:“有此明月,可照人间,何用火烛。”说完,自回大帐。刚撩起帐帘,韩信突然想到什么事情,转过身告诉众将:“没有我的命令,所有人都不得解甲,不能睡觉。”

众人面面相觑,大将军这是怎么了,抽什么风?

有人心里非常不痛快,暗骂韩信无耻,你自己跑回帐中睡大觉,却不让我们休息,连火把都不让点,黑咕隆咚的,万一撞见鬼,谁负责?可大将军的威严又没人敢触犯,只好嘟嘟囔囔地各自散去。

今晚的月亮真圆啊,月光有些慵懒地洒向人间,山影重重,水流潺潺。此时的韩信已经不在帐中,而是钻进了伙头营,在临时厨房中督导厨师们赶制大量干粮简餐。韩信有些饿了,信手拿起一块干粮塞进嘴里轻轻地嚼着,他似乎想起了淮阴河边柳树下那个几近饿死的落魄王孙。

吃了个半饱,韩信拍了拍不再用声音抗议的肚子,孩子气地对着月亮傻笑一阵,然后溜回大帐。时值寒冬十月,夜半时分,北风如刀,寒气四起,因为帐中没有生起炉火,帐内冷如冰窖,张耳还在帐中小走,以保持体温。有调皮的士兵挑开帘子,伸着脖子想看看大将军做什么,一阵冷风袭来,韩信和张耳猛地打了个寒战,张耳破口大骂,那人窃笑着放下帘子退出。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韩信还窝在帐中避寒。

韩信觉得时间差不多了,挑开帘子看了一下悬在半空中的皎皎明月,亮如银盘,盘中隐约可见山岭峰峦。韩信现在没心思赏月,他是通过月亮来核对一下时间,现在应该是下半夜了。

韩信借着洒进帐中的丝缕月光,从案上抄起那柄汉王赐予他的象征大将军威严的剑,一脚踢开厚重的帘子,快步走到帐前的空地上。韩信挥挥手,把正在周围执行警戒任务的执戟郎召了过来,告诉他们,立刻传唤裨将以上将官速来帐前,吾有号令。

很快,昏昏欲睡的将军们被执戟郎像赶鸭子似的从各自帐中轰了出来,嘴里叽叽歪歪,还不时打着恼人的哈欠。韩信看着这帮懒货,无奈地摇摇头,其实韩信能理解弟兄们,这一路急行军,确实很辛苦。可大战在即,今晚又必须执行对汉军来说极为重要的军事任务,所以韩信在心里很是抱歉,等完成任务,一定让弟兄们美美睡个好觉。

韩信借着月光见将军们都到齐了,轻咳一声,让众人安静,不要再诋毁大将军,小心屁股挨板子。众人见韩信偷听到他们的骂声,好不尴尬,低头蹭足,好像是犯了错被家长发现的小孩子。

将士们虽然不知道韩信这大半夜的折腾他们做什么,但肯定与战事有关,忙整盔拭甲,束手听令。有人实在忍不住,便问:“大将军深夜如此,臣等敢问何之为?”

“破赵!”韩信下意识地抬头看了一下月亮,然后回答。

大家都明白了韩信的意思,汉军要在半夜趁赵军不备,实行偷袭。弟兄们脸上立刻泛起欢喜的颜色,长途行军数百里,累得跟狗熊似的,就等着这一天破赵了。

韩信下令:“着选精锐轻骑两千人,每人手中各执一面赤色旗帜,趁此夜色,抄小道埋伏在此前不远的萆山(今河北鹿泉抱犊山),居高临下,以望赵军之壁。注意,一定要保持安静,人不得喊,马不得嘶,千万别让赵人发现。敢坏吾令者,斩!”

众将没明白韩信要做什么,为何不率主力部队强冲井陉口,却让骑兵藏进山里,还拿着红旗?大家看着韩信,希望韩信进一步解释这个作战命令。

“我已经探查明白,萆山是太行井陉一带的最高峰,山顶平坦开阔,足能容纳数千人马。而赵军大营就在萆山下。这支军队上萆山,要仔细观察赵军的动静,我有大用于此军。”

韩信顿了一下,继续说道:“接下来,我军主力出动,在赵营面前示威求战。如果赵人惧冷或惧我而不出战,大家就狠狠地骂,什么难听骂什么,一定要把赵人骂出营。但大家一定要记住,赵军如果出营,我军必不能与之缠斗不息,打一会儿要大幅后退,而且要摆出一副惧战溃逃的样子,让赵军觉得有利可图,奋起追我。如此,则赵营必空空无人,萆山上之我军等赵军出营远去后,立刻下山,占据赵营,易赵帜为汉帜,当我看到赵营赤旗漫天,便是大功。”

韩信说得非常通俗,大家都听懂了大将军的作战意图,即调虎离山,俟虎下山,就可以直捣虎穴。将军们无不拍手赞叹,大将军果然好计策!但问题来了,赵军没有二十万,至少也有十万,是我军的三倍,即使赵军全部出营,我军占领赵营,那赵军主力如何消灭?

有的将军已经搞清楚了这里的地形大势,前有井陉,后有绵蔓水,如果汉军引诱赵军出营,只能顺着绵蔓水西逃。我军没有在绵蔓水附近设下伏兵,难道大将军的意图是把赵军引到关中聚歼吗?这岂非开天大的玩笑!

看出大家的疑惑,韩信满意地笑了,智商上的优势感让韩信很受用。拥有普通战争智慧的人都可以看出,两千骑兵即使顺利占领赵营,也根本不可能抵抗得住近十万赵军的回攻,韩信要是只有这点智慧,那就不要当什么大将军了。

两千名士兵确实不多,但许多人都忽略了韩信要这两千名士兵多带赤旗。为什么要让士兵们多带赤旗?就是要掩盖入赵营的汉军只有两千人的真相!汉军至少要带上十万军队才会拥有的旗帜数量,制造十万汉军占领赵军大营的假象,等赵军回营时发现有“这么多”的汉军,在士气上会遭到沉重的打击,更有利于汉军主力部队的追杀。

韩信已经懒得再向弟兄们解释得这么详细了,他是大将军,令旗所指,万夫所向,执行命令就行了。

韩信考虑天亮之时,汉军将和赵军进行一场恶战,没有时间吃早饭,所以就把早饭提前到凌晨来吃。韩信立刻命令所有将士就地不动,放下手中的武器,然后伙头军一队队地从侧营走来,手上端着简单的干粮。伙头军每走到一名士兵面前,这名士兵就拿起干粮,韩信也领到了他的那份简餐。韩信下令:所有人都必须将手中的简餐吃光,不吃者,斩!

韩信刚才没有吃饱,现在趁机会多吃一点。见大将军狼吞虎咽,麾下弟兄们肚子里的馋虫开始作怪,大家整齐划一地举起手中的简餐,在月光的挥洒下,一排排的士兵开始了也许是他们人生中的最后一顿饭,没人知道明天这个时候,自己是在天堂,还是在地狱。

等大家吃完后,韩信略带歉意地笑了:“因为大战将至,所以只能让大家简单吃点东西填饱肚子。等破赵之后,我将在襄国城中大摆庆贺宴,弟兄们想吃什么就能吃到什么。”

“吹牛!”有人在队伍中轻轻骂了句,赵军是这么轻易能战胜的吗?

韩信不再搭理这帮见识短浅的家伙,他把眼光放在了远处黑幽幽的萆山。萆山上埋伏两千汉军,俟后占赵营,易汉帜,这个计划固然很完美,但有一点,赵军一定会出营追击在赵营前挑战的汉军吗?

赵军中并非没有善识之士,万一有人看穿汉军的挑战就是想把赵军引出大营,韩信的袭营计划就将遭到完美的失败。那么,有什么办法能让赵军必须出营?韩信考虑过这个问题,也许只有一个人能调动赵军的立功欲望,这个人就是大将军韩信本人。

经过几场漂亮的奇袭战,韩信在江湖上已经声名鹊起,各路诸侯都知道了汉王刘邦手下有一个战无不胜的大将军韩信,韩信的重要性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超过了汉王刘邦。特别是对赵人来说,汉欲并赵,最大的胜利保障就是韩信,也就是说,一旦赵军能活捉或杀死韩信,刘邦必然丧胆,从而撤兵出赵,赵无忧矣。

韩信知道自己的含金量。韩信用自己做诱饵,这也许是能将赵军引出大营的唯一办法。但紧接着又出现一个问题,就是前面有些将士提出来的疑问,汉军将赵军引出营之后,难道就这么一路向西逃窜?总要选个战场决斗吧。

其实井陉附近并不适宜大规模战役,这里山峦叠伏,谷地狭小,如果几万汉军挤在狭小的谷地里,岂不是坐待赵军屠杀?刘邦在彭城如何惨败,韩信是知道的,前有泗水,后有楚军,二十多万汉军挤进狭长的空间里动弹不得,被楚军快乐地屠杀。

韩信不是刘邦,在他的调理下,汉军虽有万夫,犹如一人,同进同退,刘邦麾下的二十万汉军简直就是一堆无头苍蝇。有韩信坐镇,汉军的战斗力不是问题,但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才能让汉军激发出更强的斗志?

韩信想到了两件事情,一是之前读过《孙子兵法·九地篇》中的一句话:“投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夫众陷于害,然后能为胜败。”二是当初他跟随项羽北上救赵,项羽过漳河之后,即破釜沉舟,以绝将士幸生之心,一鼓而斗,大破秦军于钜鹿。

这两件事其实共同说明了一个道理:断绝自己的一条生路,其实是给自己开启了另一条生路。如果一个人还有一点生存的希望,那么他很容易受到外界诱惑而动摇,放弃自己的坚持,一支队伍同样如此。

趋利避害、趋生避死是人的天性,越是在危险的环境中,人的求生欲望就会越强烈。《吴子兵法·治兵篇》也有这样的观点:“凡兵战之场,立尸之地。必死则生,幸生则死。”

汉军人数不如赵军多,在正常的作战情况下,汉军必然会产生怯敌的情绪。如果不主动卸掉这个心理包袱,汉军会越打越没脾气,最终斗志崩溃,韩信也将成为历史的笑柄。

如何卸掉怯战的心理包袱,想来想去,韩信就只有打掉所有将士的幸生之心,把他们放在一个绝对军事意义上的死地,逼迫他们为了生存玩命杀敌,只有这样,韩信才能看到希望。

韩信想到了井陉口西面偏北的绵蔓水,这条河距离井陉口东西约长五十里的空地非常宽阔,地势没有太大的起伏,比较适合大规模军团作战。将汉军置于绵蔓水以东,断绝弟兄们的退路,强迫他们拿出必死之心,为大将军的作战计划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不过汉军背水一战与之前项羽的破釜沉舟还略有不同,楚军救赵是远道而来,过了漳河距离钜鹿还有一段路,所以楚军必须长途急行军,中途没有时间休息。而汉军在井陉口下已经休息得差不多了,体力恢复到了作战时的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汉军主力到赵营前挑战,把赵军引出来后,再急行军五十里,等到绵蔓水东岸,也已经筋疲力尽,甚至汉军还没有在河岸边调转回头,顺势而下的赵军就已经杀进汉军阵中,等待汉军的就只有被屠杀。

要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并不难,提前在绵蔓水河边布下一支队伍就可以了,一部汉军去赵营中钓赵军出营,一来一去,这段时间足够绵蔓水河边的汉军恢复体力了。汉军的战斗力绝对要强于赵军,而当诱饵的这支汉军在体力上与追击出营的赵军相当,再加上守在绵蔓水的背水汉军,胜利的天平已经开始向韩信这边倾斜。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ysxl/lsgs/5069.html

上一篇:背水一战
下一篇:破赵之策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