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野史传说 > 历史故事

大丈夫定诸侯,奈何做假王!

历史大观园 历史故事 2020-06-06 22:57:56 0


汉大将军韩信的北线围楚战略,在田吸、田既等人的人头扔在韩信脚下的那一刻,正式宣告完成。韩信以几乎不可能的概率,在中国的北半部画了一个漂亮的半弧形。从汉中到陈仓,从陈仓到咸阳,从咸阳到平阳,从平阳到襄国,从襄国到临淄,这些在青铜祭器上铸写着数百年辉煌的城市,都要为韩信的到来而改变它们原有的颜色。

韩信用兵,已经达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肉麻地歌颂韩信是一代战争艺术宗师,并不为过。战争就一定是双方的英俊主将纵快马、舞大戟,决死三百回合分胜负吗?那只是街头小孩子的打闹游戏。真正的战争大师是最善于借力打力的,以天地为兵,以山河为马,纵横八荒,包并四海,而不是昏头涨脑地拎刀上阵对砍。

正如明人茅坤对韩信的评价:“破魏以木罂,破赵以立汉赤帜,破齐以囊沙,彼皆从天而下,而未尝与敌人血战者。”韩信发动的这些战役,基本没有大规模阵地战,用的全是巧兵、智兵、天地之兵,这才是用兵的最高境界。

东汉初人田邑在《报鲍永书》中对韩信的军事天才推崇备至:“昔者韩信将兵,无敌天下,功不世出,略不再见。”南宋人陈亮激动地大喊:“韩信之用兵,古今一人而已!”这些历史上著名的史评家对韩信崇拜得几乎五体投地,足以说明韩信的伟大。

韩信从举目无亲的淮阴小城仓皇逃出,去追寻一个在别人看来几乎是笑柄的梦想——做大将军,横扫天下!即使是用人不疑者如刘邦,开始时也没有认可韩信的价值。历史应该感谢萧何,如果不是萧何逼刘邦立韩信为大将,江湖上将不会留下韩信的传奇足迹。

老话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无论这块金子埋在地下有多久,总有破土见光的那一天。即使曾经有那么不堪的苦难经历,韩信还在咬牙坚持,一刻也没有放弃过。韩信在得到施展抱负的平台后,把一个接一个的胜利扔在质疑过他的那些人的脸上,比如刘邦、项羽、龙且。

韩信出任汉国大将军前,天下形势一片混乱,诸侯数十,其中西楚实力最强。现在呢?秦、魏、赵、代、燕、齐都被韩信踩在脚下,汉国已经是当之无愧的天下第一大国。更让韩信兴奋的是,项羽手上最后一支精锐部队“二十万”在龙且的率领下,被韩信成功歼灭。

项羽在北线的盟友全部被韩信消灭,严重挤压了楚国的战略生存空间,楚国内部又有彭越不停地捣乱,汉军即将在北线与东线对项羽实行合围,项羽的末日就要到了!

不过韩信做事很谨慎,即使现在齐国基本被他征服,在齐国境内还是有一些小股力量企图复兴齐国,这是韩信无法容忍的。如何才能在最短时间内稳定齐国,进而对项羽完成最后一击?不知道是韩信自己的苦思冥想,还是蒯彻等人的暗中撺掇,韩信给远在成皋养病的汉王刘邦写了一封信,信中提到了稳定齐国的好办法——立韩信为假(代理)齐王。

对于韩信突然提出这个要求,历来有两种解释,一是韩信确实是出于稳定齐国大局考虑,二是韩信有了裂土分封的私心。对于齐国内部的那些小股反抗势力,以韩信的军事天才,并不是什么大的问题。唯一合理的解释,只能是第二点。

客观来说,韩信的人生画卷写到现在已经足够成功,但有一件事情始终让韩信感觉到一丝不快,就是他的爵位问题。虽然韩信战功卓著,威震天下,但除了大将军的军方职务外,韩信居然无爵位无封邑,在汉国高层大多数人都有爵位的大背景下,这几乎是不可置信的。

虽然刘邦拜自己为大将军,但韩信和刘邦并没有什么私人交情,全是公事公办。即使是公事公办,刘邦也应该给韩信封爵,韩信也有个人功名利禄的追求。刘邦却把韩信当成一个志愿者,一毛不拔,占尽便宜。

看看樊哙,每立一功,便得一爵,破宛陵时因斩杀八个敌军,樊哙就被封为贤成君。韩信连破秦、魏、代、赵、齐,功盖天下,却一无所得。樊哙确实立过功劳,但有些人战功明显不如樊哙,却封得肥爵,比如卢绾就封为长安侯,只因为他是刘邦的发小。

刚被拜为大将军的时候,韩信还能一心破敌,但随着功劳的不断加大,韩信的心态也不可避免地出现变化。当然,韩信的要求其实并不过分,以张耳之功,犹能封为赵王,韩信之功远在张耳之上,封王又有什么不可以的,何况韩信并没有狮子大张口,他要求得到的只是一个代理齐王而已。

韩信还在焦急地等待着刘邦的回复。

刘邦的胸伤已经基本痊愈了,他特意回关中一趟,视察萧何的后勤工作。因为前线战事太紧,刘邦只在栎阳待了四天,就立刻返回河南前线。虽然刘邦没有接受项羽的单挑请求,但楚军攻势依然猛烈,刘邦的军事能力本就不如项羽,在楚军大密度的进攻下,刘邦已经明显感觉到压力。

要想让讨厌的项羽撤军,刘邦现在只能期待韩信的釜底抽薪,从齐国南下进攻彭城。韩信平定齐国的消息,刘邦已经知道了,大喜之余,汉王每天都在等待韩信军南下攻楚的消息。

随着韩信特使飞驰入营,呈上大将军的鸡毛信,刘邦脸上写满了喜悦。韩信肯定已经出兵南下了,用不了多久,项羽就会骂骂咧咧地滚蛋了。刘邦打开锦囊,抽出帛信,扫了一眼,顿时脸色大变,当场就爆了粗口:“你大爷的,韩信!”

韩信的鸡毛信是这样写的:“尊敬的陛下,臣已经基本平定齐国,即将南下击楚,但因为齐国处事向来反复无常,今日能附汉,明日就能附楚,不可深信。方今之计,唯有陛下立臣为代理齐王,借陛下之威以驭齐。此致敬礼!”

刘邦苦苦等待韩信在外围攻楚以救河南之危,结果竟盼来了韩信的威胁信,让刘邦如何不恼火。刘邦一边把信交给旁边的张良和陈平传阅,一边抠着脚丫子破口大骂:“寡人在河南独自承受项羽的攻击,已经危在旦夕,就盼着他来救寡人,哪知他便欲自立王。”

刘邦如此愤怒,自然有他的逻辑。

韩信要求立为假齐王的举动,实际上在汉国内部开了一个很恶劣的先例:但凡有功,即可要挟刘邦讨赏。韩信有功,其他将领难道就没有功劳吗?如果所有人都像韩信那样伸手要这要那,刘邦还谈何汉王的威严?

按道理说,韩信功高盖天下,封他为王并不为过,但刘邦却懂得一个道理:待韩信如养鹰,狐兔未息,不敢先饱,饥则为用,饱则飏去。为了灭楚大业,刘邦必须让韩信时刻保持着对荣誉的饥饿感,如果过早地封韩信为大国之王,韩信的战意还有多少就值得怀疑了。

随着战事顺利推进,韩信的地位越来越举足轻重,更让刘邦难以放心。韩信今日能灭楚,明日就有可能灭汉。刘邦看信之后大骂韩信,是长久以来对韩信猜疑的必然结果。

张良和陈平已经看完了韩信的来信,再抬头看着刘邦过激的反应,他们立刻意识到,决定汉国前途命运的时刻已经提前到来。韩信功高盖世,天下闻之色变,并手握重兵,韩信的态度将决定刘邦和项羽的命运,同时也将决定张良和陈平等人的命运。如果刘邦倒了,还有他们的存在价值吗?

刘邦还在大发雷霆之怒,可见韩信此举对刘邦的感情伤害有多大。张良和陈平对视一眼,立刻看出了对方心里的想法:必须阻止刘邦继续激怒韩信,否则天下形势将会出现不利于汉国的大变。

因为二人就站在刘邦的身边,所以陈平利用案子的遮挡,狠狠踩了刘邦一脚,刘邦当即叫出声来。刘邦刚要大骂陈平的无礼,张良立刻贴近刘邦,附耳轻声给刘邦讲解此中利害:“我军被项羽挤在河南,不得东出入楚,大王自问,以我们现有的实力,能禁止韩信自立为王吗?韩信今日派人来求为王,说明他心中还有汉王。汉王不可错失良机,为今之计,当封韩信为齐王,先稳住他,使之灭楚。否则激怒韩信,他要是与项羽合兵,还有我们的活路吗?”

听完张良一席耳语,刘邦已是冷汗浸背,他刚才只顾着过嘴瘾,却没有想到这一层。韩信不是没有可能在刘邦拒绝他封假王的情况下自立门户,与楚汉三足鼎立,或者干脆与项羽联合灭汉。一个项羽已经让刘邦筋疲力尽,如果再跳出一个用兵如神的韩信,对刘邦来说,笃定是灭顶之灾。

即使刘邦对韩信有一肚子的不满,现在也不是和韩信算账的时候,在张良和陈平的提醒下,刘邦逐渐冷静下来,他已经意识到危机的到来。刘邦对刚才大骂韩信有些后悔,毕竟韩信的使者就在不远处,相信他听到了刘邦的声音。

如果此人如实回复韩信,韩信不反,估计也会被刘邦给逼反了。怎么办?刘邦确实够聪明,够机变,他几乎是下意识地想到了一个应对办法。刘邦又张口大骂韩信,而且分贝特别大,唯恐齐使听不见。

“大丈夫者,纵横天下,万夫授首!大将军定三秦、擒魏豹、斩陈馀、降臧荼、定东齐,威震天下,功高也,孰以之比!此真大丈夫也。没有大将军,寡人何以有今日,大将军定齐,当为真齐王,以酬不世之功,做什么假齐王,何其小气!”刘邦几乎是怒吼着说出来。

张良和陈平在旁边欣赏着刘邦的精湛演技,心情很复杂。

稳定住了韩信,就是稳定了大汉天下,否则一切都是未知数。虽然刘邦对韩信的临阵要挟极为厌恶,从此埋下了杀韩信的种子,但表面上,刘邦依然春风和气。刘邦皮厚心黑,项羽和韩信都是心黑皮薄,要玩儿权术,他们哪里是刘邦的对手?

汉四年(前203)春二月,刘邦极不情愿地派出张良带着新刻的齐王大印赴临淄,册封韩信为齐王。

这是一个韩信没有想到的结果,他向刘邦求立假齐王已经忐忑不安,他不知道刘邦是否因此而猜疑自己,没想到汉王这么大度,居然封自己为货真价实的齐王。听张良陈说着汉王对自己的欣赏,韩信感激涕零,面对张良,伏拜如仪,略有些惶恐地接过了齐王大印。

当然,刘邦立韩信为齐王是有条件的,就是韩信在封王之后,要率兵南下击楚。韩信还沉浸在对刘邦的感恩戴德中不可自拔,士为知己者死,汉王如此待我,我必有以报之。

“发兵击楚!”齐王韩信抽剑下令。

站在韩信身后的张良扫了韩信一眼,沉默不语。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ysxl/lsgs/5061.html

上一篇:武涉说齐王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