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野史传说 > 历史故事

被出卖的郦食其

历史大观园 历史故事 2020-06-06 22:58:30 0


得到了汉王的赏识,郦食其非常开心,又醉得一塌糊涂。

谋划天下,运筹帷幄,并不是郦食其的职责所在,但最近郦食其总是伸手过界,抢张良和韩信的饭碗。原因出在哪里?其实很好理解,此时的郦食其已经年过六旬,人生即将走入黄昏。如果只做辩士,供人驱使,他的功劳将远远不如张良、韩信,特别是韩信。

郦食其骨子里非常骄傲,看到韩信不断立功,“羡慕妒忌恨”,让郦食其非常不服。特别是韩信井陉破赵,威震天下,即将整兵东征齐国,更是对郦食其的莫大刺激。

郦食其要想在谋略场上立下奇功,打破韩信对功劳的垄断,就只有一条路可走:抢在韩信之前,说降齐国。刘邦对郦食其的计划大加赞叹,鼓掌称好,他没想到这个老酒鬼还有如此锦绣韬略。郦食其的说齐之策被汉王采纳,接下来就是要派辩士入齐,游说齐国。这个口吐莲花的任务,当然由郦食其本人完成最合适,也算刘邦对郦食其多年跟随自己的褒奖。

从史料的记载来看,留在赵国的大将军韩信对郦食其游说齐国并不知情,他还在傻头傻脑地练兵,准备与强硬的田横决一死战。而从河南赴齐都临淄,必须要路过赵国,郦食其对韩信的保密工作做到如此地步,只能说明他刻意与韩信争功,他担心韩信知道他使齐后,抢在他的前面攻下齐国。

来到临淄后,郦食其以汉国使者的身份,拜会了齐王田广和齐国丞相田横。田广是前齐王田荣的儿子,田横之侄,他是被田横拥立为齐王的。田广名义上是齐王,但齐国的军政大权皆掌握在田横手上,史称“专国政,政无巨细皆断于相”,田横类似陈馀在赵国的地位。

寒暄完毕,下面进入正题,郦食其开始往汉王刘邦的那张老脸上涂脂抹粉。在郦食其的嘴里,出陈仓、定三秦、渡黄河、平河东、下井陉破赵的赫赫战功都成了刘邦的功劳,韩信被直接无视,而刘邦彭城惨败,出逃成皋的“光荣历史”也被郦食其屏蔽了。

郦食其的说齐之策,总结起来有两点:

一、从政治入手,说明汉王深得天下人心,而项羽负先入关中者为王的约定,又沉杀义帝,到处烧杀抢掠,天下人孰不恨项羽?项羽为人自私刻薄,楚军诸将立功无数,却不得封赏,用人以亲不以贤,绝天下贤士展才之途。还有一点,项羽喜记人过,不喜记人之功,齐国田氏兄弟与项羽缠斗不休,以项羽狭窄的心胸,他肯定不会忘记齐国对他曾经的不敬,一有机会,项羽会放过齐国吗?

二、从军事入手,夸大刘邦的军事能力,同时指出汉国在与楚国的战争中已经占据地理上的优势。汉国据敖仓之粟,塞成皋之险,守白马之津,杜太行之阪,距蜚狐之口,进可图江淮,退可守关中。楚据平原四战之地,楚能守之,汉亦能攻之。

郦食其的分析果然条理清晰,双管齐下,对楚汉之争的形势看得也非常透彻,让田横无话可说。其实还有一点,虽然郦食其的谈话中没有提到韩信,但韩信在赵国准备东下的事情,田横是知道的。韩信的威名,在无形中增加了郦食其的底气,如果没有韩信,凭刘邦臭不可闻的军事能力,田横根本不会把郦食其当盘菜。

以现在的形势来看,汉、楚势均力敌,但汉在地缘上占有优势。天下非楚即汉,在齐不可能与楚联合的情况下,田横只能选择站在刘邦这一边,他已经没有选择的余地。齐与汉虽然交往不多,但向来无冤无仇,这一点也奠定了齐与汉合作的基础。

再者,还有韩信的因素。田横已经在军事上做好了迎战韩信的准备,布重兵于历下(今山东济南),使大将华无伤、田解据涕水南岸死守。田横知道韩信是如何在魏国重兵聚于蒲坂的情况下飞渡黄河的,他甚至无法预测汉军将从哪里渡河,对于战胜韩信,田横一点底气也没有。

在田横的授意下,齐王田广接受了汉说客郦食其的说辞,表示愿意成为汉国的战略盟友,共讨暴楚。同样是派人游说,燕王臧荼归顺汉国,而齐国则是汉国的盟友,在地位上是平等的,这是汉国对齐国的尊重,让田横非常受用。

既然汉、齐成为盟友,田横要做出一点姿态来表达自己的诚意。这位性格刚硬的齐国丞相下令,让驻防历下的齐军停止对汉军的防备。汉齐边境,将无兵无火。齐国使者从临淄出发,前往河南,与汉王刘邦达成了合作协议。

至于汉使郦食其,田横并没有立刻让他回国复命,而是每天与这位酒鬼纵酒为乐。田横其实多留了一个心眼,虽然与汉国达成了书面协议,但时局动荡,难免生变,把郦食其留下变相扣为人质,再观察一下汉国的动静。

郦食其并没有想到这一点,他看到的只是齐国侍人端出来的金樽美酒。郦老先生一手搂着美丽的侍女,一手执樽,开怀大笑。能理解郦食其的兴奋,齐国七十二城,瞬间就变成了汉国的间接属地,这份功劳是他郦食其一个人的,韩信都得靠边站。

由于郦食其出使齐国是背着韩信去的,所以韩信并不知情,不然他不会把新训练出来的汉军带到平原(今山东平原),距离历下不过二百里。直到这时,韩信才得到了这个情报。韩信愣了,郦食其使齐这件与自己紧密相关的大事怎么没人告诉我?难道汉王喝醉了,或者有人刻意对自己隐瞒什么?

韩信对自己受到冷落感觉到一丝不快,但他还是为使齐成功的郦食其感到高兴。郦食其说下齐国对韩信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韩信不用与齐军苦战,一则能保证队伍的完整,保持旺盛的体力;二则汉军可以顺利地通过齐国辖境,直插楚国腹地,在战略意义上完成了对楚国的北线包围。

韩信兴奋地搓着手,他立刻命令军队就地待命,稍事修整。韩信准备派人去临淄,与田横交涉关于汉军过齐国境的事情。毕竟齐国还是主权国家,异国军队不打招呼就穿境而过,容易引起外交纠纷,甚至战争。

韩信刚要传使者入厅,接受去临淄的任务,突然听到背后有人喊了一声:“大将军,且慢。”韩信回头一看,是谋士蒯彻。

蒯彻,范阳人,也是江湖上鼎鼎有名的辩士。蒯彻曾经替范阳令徐公做说客,成功地说服了陈胜时代的赵王武臣,让杀气腾腾的武臣低三下四地派出车百乘,以侯印迎徐公。徐公归顺武臣,对周边诸侯起到了非常好的带头作用,燕国和赵国投降武臣的有三十多座城池,蒯彻的嘴上风暴可见一斑。

蒯彻问韩信:“大将军不欲立功于天下乎,为何罢平原之兵?”

“你不知道广野君(即郦食其)已经说下田横了吗?齐与汉和,我欲用兵于何处?”韩信不解。

“汉王命大将军发兵击齐,却暗中派郦老头儿贼一般地出使齐国,有意避开大将军,难道大将军没有感到一丝寒意?甚至郦食其说下齐国,可有诏书命大将军罢进齐之兵?”蒯彻再问。

韩信茫然:“没有。”

蒯彻用手捋着老鼠须子,不阴不阳地笑了:“既然汉无诏书止将军击齐,那大将军就没有必要因郦食其说齐而罢兵。臣所闻,齐已罢历下兵,历下空虚,河渡无人,大将军何不乘其虚而直取其实?令旗所指,万夫东下,一战可定临淄。臣善意提醒大将军,如果不想功居郦食其之下,必以兵临齐,否则郦食其便是平齐首功,大将军颜面何存?大将军破赵时,将数万之众,背水绝生,历尽艰苦才攻下赵国五十城。郦食其不过是个耍嘴皮子的,仗着有口吐莲花的功夫,便说下齐城七十二,此功足撼天地。大将军之功与郦食其相比,岂不黯然失色?且田横之归汉,并非郦食其之功,而是田横惧大将军威名所致。平齐之功,大将军本当居其首,却让郦食其独得其功。此后天下皆知高阳郦食其,又有谁知道无双国士、淮阴韩信!”

蒯彻的最后一句话实在够狠!直接让韩信之前的兴奋都变成了沉默。

得到郦食其说下齐国的消息后,韩信只顾着为郦食其高兴了,却完全没有想到蒯彻所说的这一层。郦食其确实风光无限,可韩信却将被人遗忘,至少在这件事上,韩信可悲地沦为配角,虽然他的功劳并不亚于主角郦食其。

一位堂堂的大将军,横空出世以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定秦平魏破赵说燕,震惊天下。可在这无限风光的背后,又有谁知道韩信为此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汗水?更不要说在做汉国大将军之前那段不堪回首的苦难人生。郦食其仅凭一张嘴,就足以使拥有无数光环的韩信瞬间黯淡下去。

这是骄傲的韩信无法容忍的。

不要说韩信嫉贤妒能,嫉郦食其之功,在此次事件中,刘邦做得非常不靠谱,郦食其也难逃抢功的嫌疑。刘邦在派郦食其出使齐国时,应该提前通知韩信,而不是让韩信带兵长途拉练。

郦食其明明知道韩信军即将与齐国大战,却不提醒刘邦应该通知韩信,而且从他与田横的对话中,绝口不提韩信之功,已经说明了问题。从郦食其献说齐之策到说齐成功,韩信居然完全被蒙在鼓里,再加上刘邦对韩信三番两次地掣肘,让韩信如何能咽下这口气!

韩信越想越恼火,不是因为他贪功,而是刘邦和郦食其对自己欠缺一份尊重。韩信虽然不属于刘邦最亲信的沛人集团,但汉国能发展到今天,韩信功居第一。得到一份最起码的尊重,这很难做到吗?

蒯彻说得没错,韩信可以装作对郦食其使齐毫不知情,在齐军已经撤去历下守兵的情况下突袭齐国,虽然会置郦食其于死地,但在军事上却是一个最佳选择。

韩信还多了一层军事战略上的考虑,齐国虽然和汉国成为盟友,但是相对独立,并不受汉国管辖,随时有反水叛汉的可能。如果韩信偷袭成功,汉国将彻底控制齐国,真正完成对楚国的战略合围。而且汉不攻齐,楚一旦得齐,韩信千辛万苦才在北线建立的防御体系将在瞬间崩溃。

韩信决定听从蒯彻的计策。他是汉国大将军,必须从大局考虑,而不是个人恩怨。至于郦食其的生死荣辱,听天由命吧。大将军下令:各部立刻整装,操起矛戟,以最快的速度从平原狂奔到历下的涕水北岸,准备渡河入齐。

汉四年(前203)十月,新的一年开始了,韩信相信自己将迎接又一个胜利。

由于齐军主力都在涕水以东的齐国本土,涕水以西没有驻防齐军,所以韩信从平原出发,一路急行军畅通无阻,很快就杀到了涕水西岸。田横与汉联合后,就撤掉了历下守兵,韩信站在西岸往对岸眺望,果然没有发现一个齐兵,韩信大喜。

在韩信的率领下,汉军异常轻松地渡过了涕水。

齐国虽然在历下驻有重兵,但也不会比秦、魏、赵的重兵强多少,而且全都处于休闲无备的状态,韩信能轻松拿下章邯、魏豹、陈馀,田横在韩信面前又能有多少胜率?

从史料记载来看,齐军重兵虽然还驻在历下,但应该不在涕水南岸,因为历下距离涕水也有十几里的距离。汉军渡河之后,稍事休整,韩信已经提前派出斥候前往历下观察齐军的动静,他在等消息。

斥候的回答果然和韩信希望的一样,华无伤和田解每天也在喝酒取乐,齐军完全不在作战状态,大营也形同虚设。看上去,这支部队更像是一个庞大的旅游度假团。

很好,韩信立刻命令军队以最快的速度向历下方向挺进,他要利用这股冲劲,闯进齐军的大营,猛虎下山,势不可当,就是这个道理。由于距离实在太近,汉军挟裹着风速,一鼓作气,在齐军毫无防备的惊叫声中,冲进了齐军大营。

韩信已经下达了指令,务必将这支齐军全歼,因为这是田横闯荡江湖的所有本钱,灭此齐军,齐国将唾手可得。在韩信的北线战略中,魏是头,赵是腰,齐是尾,而这个尾部正好对接着楚国的头部,所以战略意义非常重大。控制齐国后,汉军就可直插楚都彭城,韩信绝对不容此战有失。

韩信带的都是新兵,也许技战术上不是很熟练,但初生牛犊不怕虎,斗志更加旺盛,不像老兵油子那般油滑。齐军人数上可能更多,但状态太过懒散,他们绝对不会想到在齐与汉联合的情况下,还会有汉军无耻地偷袭,所以等他们想恢复作战状态时,已经来不及了。

这是一场毫无悬念的战斗,齐军或死或降,仅有几条漏网之鱼侥幸逃脱,华无伤、田解生死不详。

轻松攻克历下,齐都临淄的西大门已经被韩信缓缓推开,临淄以西,再没有韩信过不去的坚城。历下与临淄正处在鲁中南山地丘陵地带的最北部,这里平原纵横,两地之间距离不到三百里,利于急行军。

韩信意识到了一点,必须尽快拿下临淄,否则就会惊动田横。为了生存,田横极有可能与楚联合,一旦楚军北上救齐,汉军突袭行动的效果就要大打折扣,所以韩信必须在田横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就占领临淄形胜之地。

韩信纵马驰奔,汉军整阵前进,十万旌旗如画。

汉军的速度非常快,距离临淄越来越近。

临淄城中的齐国丞相田横已经惊愕得说不出话来了。他略微颤抖着,厉声质问郦食其:“汉诚欺我,奈何韩信兵来!”郦食其的脸上同样写满了惊愕,他也没有想到韩信会不请自来,破坏了自己的这桌好菜。

郦食其不知道如何回答田横,齐国听信了他的说辞,解历下之兵,结果韩信乘虚而入。不管韩信是有意进兵抢功还是确实不知情,从道义上讲,郦食其确实对不住齐国,他也确实看到了田横的脸在不断变换颜色,扭曲得可怕。

历下兵顷刻间烟消云散,这可是齐国唯一的重兵军团,没有了历下兵,田横拿什么对抗韩信?

田横又把眼光盯在了郦食其的身上,对,就拿这个老头儿做人质,逼迫韩信撤军,然后火速请楚军北上救援,齐国还有一丝生机。郦食其还没有反应过来,他已经被田横的手下武士五花大绑。一鼎沸腾着的油锅在柴火的烧烤下,散发着让人窒息的死亡味道。

田横也不和郦食其称兄道弟了,他狞笑着,问郦食其一个问题:“今日之事,汉有负于齐,不是你花言巧语,我的历下兵怎么会被韩信袭灭!我不想为难你,只要你答应去汉军中说退韩信之兵,保我齐国,我就放你回去。”

田横又在犯傻,他怎么知道一旦放郦食其回汉营,郦食其会劝说韩信撤兵?但郦食其冒的傻气比田横还要多,他居然没有想到这是一个绝对的逃生之计,而是气定神闲地拒绝了田横:“韩信入齐,虽置我于死地,但于汉大有益,他做得没错,换了我也会如此。我劝你不要不识时务,我死不死,齐国都是要亡的。”

田横被郦食其“骗”得家破人亡,他牙咬得咯咯作响,突然爆出一阵让人毛骨悚然的大笑。我是打不过韩信的,但在我死之前,也要你提前下地狱探路!田横喝令武士把郦食其投下油锅,立刻传来一阵惨叫。

郦食其死得非常可惜,而且他的死,韩信要负一半的责任。为了自己的功名,韩信不惜让郦食其充当死间,惨死于油鼎之烹,在良心上韩信有愧。但更应该谴责的是蒯彻,不是他多嘴,郦食其也不至于如此。

郦食其的大度,让人赞叹,以他的阅历,应该猜得出来韩信是有意进兵,但他还是站在汉国的立场上为韩信辩解。因为郦食其知道,韩信进兵,在军事上对汉国是有利无弊的。刘邦待郦食其不薄,他无以为报,做了一回死间,也算是报答了刘邦的知遇之恩。

韩信已经杀到了临淄城下,郦食其的惨死严重刺激了韩信,他真没想到田横下手会这么狠,让韩信处在一个非常尴尬的位置,他将背负卖友求荣的骂名。现在郦食其为韩信而死,那韩信就应该为郦食其报仇,打不死田横,也要彻底征服齐国。

田横在这件事情上做得实在不够聪明,他完全可以继续绑架郦食其做人质,这样反而不利于韩信进军。郦食其的死,对田横来说已经失去了最后一个可以有效制衡韩信的手段,等待他的结局,不说自明。

田横还算有些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和韩信不是一个档次的,一旦与汉军开战,必是飞蛾扑火。田横现在只能有一个选择:逃离临淄,据险死守,等待楚军的救援。

在汉军即将杀到临淄城下时,田横拉着侄子田广,如惊弓之鸟般逃出了临淄。他不知道此去一别,还能否有机会回到临淄——这个田氏祖祖辈辈统治的国都。不过田横为了防止被韩信一锅端,他让田广逃往高密,自己逃往博县(今山东泰安)。

临淄很快就落在了韩信手上。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ysxl/lsgs/5064.html

上一篇:成皋拉锯战
下一篇:汉王窃兵符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