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话题 > 还原历史

一人之力战天下 ——传奇女皇武则天

历史大观园 还原历史 2020-07-15 17:32:55 0


现在流行宫斗小说绝大部分都是虚构的,历史上的后宫斗争没那么多神奇的故事。但武则天的前半生,却是名副其实的宫斗传奇。

武则天不叫“武则天”,她姓“武”,“则天”是她退位后,她的儿子给她的尊号:“则天大圣皇帝”,她的本名已不可知。

武则天相貌美丽,在十四岁时被李世民收入后宫,做了级别比较低的“才人”。李世民病危的时候,太子李治和武则天都要侍奉皇帝,两个人有了机会见面,结果李治被武则天迷住了。李世民去世后,武则天按照惯例出家为尼,不久,李治就把她从寺庙里弄了出来,立为妃。

李治性格软弱,上台时年龄也小,李世民安排了几位老臣辅佐他。在中国政治史上,外戚、宦官、权臣、军阀这几方势力,哪一方太强大了都可能威胁到皇权。威胁李治的,就是这几个位高权重的老臣。

老臣们对皇帝干涉太多,引起了李治的不满。当初李世民选李治继位,是因为别的皇子都拉帮结派竞争皇位,只有李治不结党营私。可是李治不结党营私,上台后就势单力薄,身边连个能依靠的人都没有。正好武则天人很聪明,读过很多书,而且和重臣之间没什么瓜葛。她理所当然成了李治的贤内助。和武则天相反,李治皇后的家人是重臣一党,李治因此想方设法废掉了皇后,改立武则天为后。

巧的是,李唐王室还有家族遗传病。以现在的医学知识来看,估计是高血压。高血压的早期症状是头晕,李治后来头晕得连公事都没法办,干脆都交给武则天处理。于是天下大权就掌握在了武则天的手里。

到了李治统治后期,武则天已经成了大唐帝国的实际统治者。在李治去世后,武则天的儿子当上了皇帝,武则天以皇太后的身份继续统治天下。可以说,这是古代女性可以追求的最高地位了。按照一般宫斗小说的节奏,这已经是打到关底,故事可以大结局了。

但对于武则天来说,这只是一个开始。她的目标是要当皇帝。

在我们今天看来,当时武则天手中的权力已经和皇帝没有什么区别,当皇帝只不过是一个手续问题,这有什么难的呢?

事实上,这非常难,原因在于中国古人对女性的极大歧视。

人类对女性歧视的源头,可以上溯到原始人时代。

我们知道,在一次生殖过程中,哺乳动物雄性和雌性付出的时间成本有极大的差别:前者只需要数秒,后者则需要长长的怀孕期(如人类的十月怀胎)和数个月的哺乳期。差距如此之大,因此很多哺乳动物演化出一种特殊的生育模式:先由雄性互相竞争,产生一个身体最强壮的优胜者,这个优胜者可以和附近所有的雌性生育后代。猴子就是这样:猴群中公猴总打架,打赢的那个是猴王,别的猴子有好吃的都得先给它,母猴也都归它。直到有一天它老了,马上就会有别的公猴站出来来打败它,成为新的猴王。原始人类也是一样。

对于种群进化来说,这个模式好处很大:它可以筛选出种群中最优秀的雄性基因,最大限度地复制这个基因,整个种群的进化速度就加快了。

这本是生物在千百万年的优胜劣汰中筛选出来的一种生存模式,并不包含歧视的概念。但是当人类产生私有制以后,这种模式很容易产生这么一种观念:对女性的支配权,是男性用来争夺、占有的财产。也就是说,女性是一种财产,而不是独立的人。这是对女性歧视的源头之一。

对女性的歧视还和男女的生理差别有关。在工业时代之前,体力是生产、战争的决定性因素,女性的体力弱于男性,社会地位也就低于男性。

还有一个因素是,由于医疗条件的限制,古代女性生育的死亡率非常高。高到什么程度呢?康熙的皇后就是难产死的。女性生孩子,第一胎危险性比较大;年纪越大危险性越大。康熙的皇后难产时只有二十一岁,而且还是生的第二胎,也就是说,她并不属于高危人群。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康熙时代还是清朝最鼎盛的时候,也就意味着当时处于中国古代医疗技术比较先进的时代。而且康熙贵为一国之主,是全天下物力、人力的所有者,拥有全国最好的医疗条件。在这么有利的条件下,皇后还是不幸死于难产,那普通人家的女性生育的危险就更大了。

在古代,人口就意味着生产力,国家和个人都想方设法多生孩子。女性生育和哺乳的周期又很长,在这种情况下,生育成了古代女性最重要的任务。基本上古代女性一辈子都是在冒着生命危险不断地怀孕、哺乳。又因为生育的危险性大,女性更容易被当成是用来生育的“易耗品”(原谅我措辞冒犯)。这种定位也容易把女性物化,贬低女性的地位。

因为以上种种原因,在中国古代,女性常被当成是父亲或者丈夫的财产。比如游牧民族的“转房婚”:女性的丈夫去世以后,要被迫嫁给丈夫的兄弟甚至儿子,继续生育子女。在这里,女性就被当成了用来继承的财产,用来生育的工具。我们现在的婚俗中,也保留了一些痕迹:女性在结婚以后,要同男方家人一起生活,成为了男方家的人。在结婚时,男方要给女方家庭聘礼。这可以看成是一种隐晦的交易:聘礼就是男方家庭用来“购买”女性的款项。

对女性的歧视,深深地写在了儒家礼教里。

最有名的例子是女性必须服从的“三从四德”。“三从”,就要求女性在出嫁前服从父亲,结婚后服从丈夫;万一丈夫死了呢,还得服从儿子,完全没有自主权。

还有隐蔽的歧视。古代女子没有自己独立的身份,她们的身份只能依托在男人的身上。比如出嫁以后的女性,丈夫的社会地位决定了她的地位。丈夫是县令,她就是县令夫人;丈夫是知府,她就是知府妇人;丈夫受到了皇帝的嘉奖,她就成了诰命夫人;如果丈夫犯了法,被发配或者砍头,她也很可能被发配为奴,为了和自己无关的错误承受苦难。

哪怕贵为皇后也是一样。皇后好像很尊贵,有很多特权,其实这些特权并不是她自己的,而是她的丈夫给她的。一旦她的丈夫不是皇帝了,那她拥有的特权立刻烟消云散。所以即便是贵为一国之母的皇后,在古代的地位也是很低的。唐初的官方著作《毛诗正义》中说,就算是皇后也只能天天养蚕织布。女人嘛,只配织布,干涉朝政什么的那都是做梦。

可我们也知道,历史上有不少干涉朝政的皇后。尤其那种幼子登基的皇太后,她们堂而皇之地执掌朝政、命令群臣,那她们为什么能被群臣接受呢?

秘诀就在于“儒表法里”四个字。

前面说的那一大堆礼教对女性的歧视,这是属于“儒表”的部分,遵守“儒表”不妨碍你在底下大玩法家的权术啊。历史上那些掌握朝政的皇太后,她们在表面上都遵守妇道,强调自己的从属身份:天下是皇帝的,政令都是皇帝下的,文件上都盖的都是皇帝的印,这些皇太后只是站在一边辅佐皇帝、帮助皇帝而已。至于小皇帝事事都要听母后的,那是私底下的“法”,只要别公开说出来,别破坏“儒表”,儒家官员是可以容忍的。

可武则天是要做什么呢?

她不光是要搞“法里”,她还要表里如一,要把最外面的“儒表”去掉。什么遮羞布啊,什么脸面啊,都不要了!她六十多岁的时候,亲手终结了李家王朝,自己当上了皇帝,并且改国号为“周”。

武则天既然打破了中国古代社会最重要的传统,也就会迎来社会的全面反击。

在李治死后,武则天作为皇太后已经拥有了控制全国的权力。但她手下的百官只忠心于李家王朝,不会服从一个违反儒家礼制的女皇帝。她要登基即位,必须从现有的文官系统之外寻找支持自己的力量。

我们说过,李渊属于关陇贵族,唐朝也是靠关陇贵族打下的天下。所以在唐初拥有权势的人也都是关陇贵族。武则天的家世却很一般,她的父亲原本只是个木材商人,是因为和李渊一起起兵才发的家。说白了,她们家才兴旺了一代,和那些经营多年、势力盘根错节的大贵族们根本没法比,武则天是没有后台的人。那么,一个没有后台的人掌权后,该怎么能扶植自己的力量呢?

答案是:提拔同样没有后台的人。

那些老臣手上的权力都是李家给的,他们自然对李家很有感情,会觉得你一个外姓的女人跑到李家的政权里横插一杠子,你算老几啊?但是对于出身低微的人来说,武则天提拔了他们,那武则天就是他们的恩人。他们手中的权力、身上的富贵都是武则天给的,没了武则天他们什么都不是。他们自然对武则天忠心耿耿,武则天叫他们咬谁他们就咬谁。

唐朝的上层官员大都来自于关陇门阀。武则天要扶植自己人,就要从没有背景的普通人里选拔。这就是武则天重视科举制的原因。

我们来讲讲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在隋朝出现,进入唐朝后变得越来越重要,这是历史的大势所趋。这个趋势,就是人类在政治领域逐步摆脱自己的原始本能,逐渐变得成熟的过程。

什么叫“摆脱自己的原始本能”呢?

人类有很多原始的本能,其中很多本能不适合文明社会,需要我们去克制。比如说人有食欲,饿的时候见到食物就想吃。但是在有了私有制后,社会规定,你就算很饿,见到不属于你的食物也不能吃。只有人人都控制住这个本能,社会才能有秩序可言,才有可能产生私有制。而有了私有制,才有可能产生今天的人类文明。

也就是说,克制一些原始本能,可以让社会变得更成熟、更文明。

在政治领域也是如此。

在原始社会,为了延续自己的基因,人们会不惜一切代价把能掌握的资源都交给自己的子女。这种本能就产生了基于血缘的继承制度,产生了大家族。把这种本能带入权力领域,就产生了分封制,产生了世袭的贵族制度。这就是商周时代的政治制度:只有跟我一个家族的人才能拥有权力。我当了皇帝了,那我身边的大官就都是我的三叔四伯六舅什么的,肥水不流外人田。

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制度暴露出越来越多的缺点。到了战国时代,有识之士认识到这种模式的弊病,他们开始想办法克制“把权力分给家人”的原始本能,试图设计一个更冷静、更成熟的制度。这就是从汉武帝开始实行的“察举制”和曹魏时开始实行的“九品中正制”。

“察举制”的做法是,先由地方官寻找品学兼优的人才,把他们推荐给朝廷,朝廷再安排考试。通过考试的人就可以当官了。

“九品中正制”的做法是,设立一些叫作“中正”的官员,由这些官员去把知名人士分成九个等级,按照这个等级来安排官员升降。

简而言之,这两种制度都是靠官员推荐人才。和世袭制相比,这种制度意识到官员应当从民间广泛选拔。但它们的缺点是选拔的过程漏洞太大。靠“个人推荐”来选拔官员,很容易造成亲友之间互相推荐,最终就形成了由大家族垄断权力的门阀社会。比如到了两晋的时候,有一句话叫“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寒门”是没有背景的普通人家,“世族”是大家族。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所谓“九品中正制”看着好像是在品评人们的品德学问,其实品评的是家族背景,有背景的就是上品,没背景的就是下品,非常不公平。

“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的本意是改掉权力世袭的坏习惯,但是因为“人类把好东西都给子孙”的本能实在是太强大了,制度上只要有一点儿漏洞,马上就会被大肆利用。所以这两个制度最终还是退化成了权力世袭制,制造了门阀社会。

科举制度是打击权力世袭制的又一次努力,而且非常成功。

科举制有两个关键的地方:第一,任何人都可以参加考试。第二,只以考试结果论成绩,权贵推荐不是说没用,但已经不起主要作用了。

科举制的好处非常明显:它杜绝了权贵互相推荐,人们是靠考试成绩而不是血缘进入官

场。魏晋南北朝的那种多少代人都当大官的门阀大家族也就渐渐消失了,门阀社会的种种弊病也就没有了。

科举制度的另一大好处是增加了社会的流动性。贵族和门阀社会的社会流动性就很差,“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么,穷人永远也出不了头。这造成了社会的不公正,造成了底层百姓对上层的仇视,造成了真正的人才不能为国家所用,反倒成了国家的敌人。在科举制下,没有背景的普通百姓也可以通过念书考试进入社会上层。反过来,原本的豪门子弟如果不好好念书,也会很快没落,沦为平民。这样做的结果是增加了社会的稳定性,每个百姓都有出头之日,每个权贵都不能得意忘形,国家最大程度地吸收人才。

因为科举制的实行,中国百姓有了一个非常好的传统:重视知识、重视读书、尊重知识分子。祖训、家规都强调子弟要好好念书。过去很多宗族会僻出一些公田,用来供养宗族内没有钱的孩子去念书。直到今天,在我国的贫困地区,一个家族竭尽全力供一个孩子读书的情况仍旧屡见不鲜。

那些家族这么做,出发点是很功利的:只要子弟考个好成绩,当上了大官,家族就能兴旺,每个成员都能获利。但是在客观上,这观念让中国变成了一个遍地礼仪诗书的国度,把知识的光明带到每一处乡间。

明末清初的时候,欧洲的知识界第一次比较详细地了解中国,像伏尔泰那样的大知识分子一看到中国的文化制度,当时就崇拜得五体投地——一个处处尊重知识的国度,这就是柏拉图设想的“由哲学家统治国家”的理想国啊,比靠宗教和贵族统治的欧洲要高了不止一个等级。中国全社会的文明程度,是当时的欧洲难以企及的。

科举制度如此优秀,以至于我们今天的官员选拔制度仍旧类似于科举制:面向全社会的、公开的、统一命题和阅卷的公务员考试。

因为科举制度有这么多优越性,对维护国家统治大有好处,因此我们说,采取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的大势所趋。古代社会越成熟,就会越依赖科举制度。

可是,既然科举制度这么好,那为什么中国人不早点实行呢?为什么要到隋唐时才开始实行呢?

主要原因是读书的成本问题。

前面说过,秦汉的人们用简牍来写字。相比甲骨文、金文来说,简牍的成本已经很低了,不是贵族也用得起,所以孔子才说“有教无类”,招收非贵族的学生念书。但是对于贫苦百姓来说,简牍还是不便宜。书籍得靠豪门大家世代积累,所以才有“累世经学”,学问都是在家族里代代相传的。即便是所谓的“寒门”出身的读书人,家里也都得有相当的经济实力,否则买不起那么多的书。在这种条件下,科举制度的意义就不大了。

到了东晋的时候,纸张彻底取代了简牍,这时读书写字的成本才慢慢降下来。到了唐朝时,普通百姓念书才变得比较现实。宋朝又普及了雕版印刷技术,图书复制不需要文人一字一字地抄写,刷刷刷就能印出来,这又大幅度降低了图书的成本。这个时候,毫无背景的读书人多了起来,科举制度才有实现的价值。

虽然我们强调科举考试是历史的必然,但武则天本人推崇科举却是出于私心。没有背景的武则天要对抗政坛上门阀贵族,她就只能用科举制度去扶植同样没有背景的寒门子弟。狄仁杰就是通过武则天时期的科举考试进入了官场。狄仁杰能力出众又缺乏门阀背景,因此成了武则天很仰仗的重臣。

但是光提拔寒门还远远不够。武则天想当皇帝,她要对抗的不是几个门阀贵族,而是整个儒家礼教。你要想对抗儒家思想,就要用另一种思想取而代之。武则天有什么思想可以利用呢?

可能有人想到法家,因为我们一直在强调“儒表法里”嘛。法家的确要用,但不能公开用。因为在儒家社会里,法家的权术都是藏在私底下的,人人都在用,但是口头上不能这么讲。就好比古代 有很多书生当官并不是为了济世救民,而是为了升官发财——“书中自有黄金屋”嘛。可是这些人当了官后,在正式场合一定要高喊为国为民的大道德。假如一不小心把升官发财大实话说出来,那就麻烦啦。

武则天需要一套能摆在明面上的,和儒家不同的思想。有哪些思想可以用呢?中国古代有三大思想:儒、释(佛教)、道。儒家当然不能用了,道家能不能用呢?也不能。这说来也凑巧,唐朝皇帝不是姓“李”吗?正巧当时的人们认为,道教的祖宗老子也姓“李”。我们说过,李唐家族的前身是鲜卑人,这在尊崇汉人的儒家看来有些尴尬。李唐王室为了让自己的家族更光鲜一些,宣称自己的祖宗是老子,十分推崇道教。这样一来,道教武则天也不能用了。她唯一能用的,只剩下佛教了。

正巧佛教讲“众生平等”,当然也主张男女平等,这种教义正好满足武则天的需要。于是在武则天时期,佛教的地位非常高。武则天命人在洛阳修建了一座巨型佛像,有乐山大佛的两倍高,据说佛像的小拇指里就可以站下数十个人。武则天还在龙门修造了一座近20米的石佛,据说佛像是按照武则天本人的相貌雕刻的。这尊佛像今天仍可以看到。

佛教只是表面上的文章,武则天还要有内里的手段,这就是法家的刑罚和权术。

武则天并不反对儒家礼教——离开了儒家制度,谁都管不好庞大的中国。但武则天既然正面触犯了儒家体系,那她就只能靠法家的手腕来弥补统治能力上的不足。

据说武则天说过这样的话:驯服烈马需要三样东西:鞭子、锤子和匕首。先用鞭子抽马,如果马还不听话,就用锤子锤,如果还不听话,就用匕首杀了它。这就是典型的法家思维。

武则天行事非常残忍,该杀人的时候绝不手软。有一次,武则天的孙子、孙女和孙女婿三个人私下里议论武则天的男宠,被人告发。就因为这么一件事,武则天勒令这三个人自杀。这个孙女年仅十七岁,还有孕在身,还是被无情地杀死了。

武则天更为人诟病的是重用酷吏。

“吏”说白了,就是整治人的小官。

武则天为了强化法家,任用了一批“吏”,赋予他们极大的权力,让他们去遏制百官。这些人没受过良好的教育(否则他们就成了传统儒生,也就不是武则天能用得了的“吏”了),掌握了权力后,就如同宦官掌握了权力一样,肆意妄为,用鲜血和暴力维持自己的权威,用诬陷和告密来证明自己的重要性,造就了无数惨案。

有一个著名的段子。有一次,武则天叫她的酷吏来俊臣去审问另一个酷吏。于是来俊臣请这个酷吏吃饭,在席间向他请教:如果有囚犯硬是不认罪,该怎么办呢?那酷吏说:“这事儿容易啊,你把犯人放到瓮(wèng,陶制的大罐子)里,四周燃起火就行了。”来俊臣就叫人找来一口大瓮,四周点起火,对那酷吏说:“现在有人告发你,我奉命审查,就请您入瓮吧!”那酷吏一看就崩溃了,直接就招了。这是成语“请君入瓮”的来历。

酷刑固然可怕,但和下面这个制度相比,酷刑的害处就不算什么了。

正常的政府要想管理百官,靠的是各部门的互相监督。每个朝代,都会有一个负责监察、检举百官的部门。但并不是说这些监察人员想搞哪个官员就搞哪个官员,他们发现了官员的错误只能向上报告,没有审判的权力。在他们报告以后,还有另一队人——国家的人事部门或者司法部门——负责调查案情,去判断检举是不是属实。最后的审判结果,还要交给皇帝和群臣审评。以上过程理论上应该是向百官公开的,你们是怎么检举的,被检举人是怎么辩护的,最后是怎么审判的,这些都有档案,百官都能知道,都能参与评判。而且最关键的是,所有这些人全都信仰儒家道德,坚持同一个道德准则,是非观相同,这样公开监督才有意义。

上述这么一大堆东西,才能算是一套比较完善的监督系统。

武则天任用酷吏,就没法使用上述公开的监督系统。因为“儒表”嘛,满朝的官员都信仰儒家道德,反对法家的酷政。就连她起用的那些寒门官员也是读书人,也反对酷吏政治。那么武则天靠法家权术抓起来的那些官员,就不可能交给群臣来评议监督。所以武则天不能使用传统的方式来监督百官,只能用法家的办法。其中最有效也是最恶心的,就是告密制度。

注意,这里说的“告密”,指的不是告发刑事犯罪。如果你发现一个人往井里投毒,你去告发他,这是应该的,因为你阻止了恶性犯罪。但还有另一种告密,它所告发的是一些生活中的小事:道德上的瑕疵,日常生活的疏忽,甚至只是几句牢骚话。如果当权者鼓励人们告发这些小事,因为这些小事而严加惩戒人们,这就构成极为可怕的制度了。

人性经不住考验,人性的缺陷需要包容。而告密制度,就是在用鲜血去考验全社会的人性。结果是全社会都经不起考验,整个社会最基本的人际关系都被破坏掉了。

假如一个社会鼓励亲人朋友之间的告密,甚至鼓励孩子告发父亲、丈夫告发妻子。那结果只能是父子失和,兄弟反目,夫妻间充满虚情假意,朋友之间连一句真心话都不敢说,人与人之间处处提防、多说假话,少说实话,都怕别人去告发自己。这社会变成《大逃杀》里的世界了,每个人之间都互相为敌。

这样的世界能美好吗?

回来说武则天。

正因为告密制度会摧毁人际关系,所以重视人伦关系的儒家才讲“亲亲相隐”。孔子说:“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他说,父亲包庇儿子、儿子包庇父亲,这才是正值的行为。

而武则天呢,她发明了“举报箱”,鼓励人们往里面投举报信。她还重奖告密者,凡是告密的人,每天都由国家供应米面酒肉,好吃好喝好招待。被告发的人如果不承认,就要受到酷刑逼供。受不过酷刑的人光招供还不行,还必须去告发更多的人。结果导致全国冤案横行,只要有一点风吹草动,那些酷吏就像猎狗一样扑上去,一场案件动不动就牵连出几百条人命,严重破坏了社会秩序。哪怕是出身寒门的知识分子也无法容忍她长期这么搞下去。武则天最后承受不住各方面的压力,只能承认告密和酷刑政策的错误,下令诛杀了酷吏,宣告法家政治的失败。

当时,作为一个伟大的政治家,武则天本人也明白其中的道理,她也想回到儒家统治的传统道路上来。特别是在她登基以后,政策一直在努力往儒家这边转。但是只要她以女人身份当皇帝,她和儒家礼教的矛盾就绕不过去。

古代中国“儒表法里”,这个“儒表”体现在一系列的制度上。这些制度并不是走个形式做个样子的,它有相当的实用性。比如前面说过的嫡长子继承制度,听着荒谬,没了这制度国家就得乱。

武则天的困境是,女性当皇帝,和整个儒家制度到处都是满拧的,哪哪都顺不过来。就说传位问题。武则天终结了李唐王朝的统治,建立了武姓的大周朝,可她的皇位传给谁呢?如果传给自己的儿子,可是儿子姓李啊,往后一辈辈传下去也都姓李啊,这是武家的天下还是李家的天下呢?

如果说传给武姓的人,那武则天就不能在自己的后辈中找继承人,得去娘家家族里找,比如找娘家的侄子继承皇位。问题是,这些人和武则天的血缘关系太远了。因为按照中国的传统观点,女性的身份要依附在男性的身上。女子嫁到男方家里后,就是丈夫他们家的人了,丈夫家是“自己人”,娘家反倒是“外人”。说个现实点的问题,从武则天的侄子那里往上捯家谱,这个家谱是人家侄子的爸爸、侄子的爷爷这么一溜,这里面可没有武则天的位置。你把皇位给了侄子了,你武则天又算什么呢?

中国人有祭祖的传统,用来供奉祖先牌位、举行祭祖仪式的地方,叫做“宗祠”或者“宗庙”。皇帝的宗庙就是“太庙”,在古代是极为重要的场所。在历史上,武则天曾试图找自己的侄子继位,有大臣就发话了:您是皇帝,您去世之后继位者得给您立太庙,可您见过侄子给姑母立庙的吗?——按照儒家的规矩,人家应该祭祀的是自己的爸爸和爷爷,人家不会祭祀你啊!

还有一种办法,武则天让自己的儿子继位,然后让儿子改姓“武”,延续武家王朝,这不就两全其美了吗。实际上,武则天的儿子怕母亲弄死他,曾主动把自己的姓改成了“武”。可是这事也就是武则天活着的时候这么办,等武则天一死,她的儿子继位,人家还会继续姓武吗?因为天下本来就是李家的啊,人家放着堂堂正正的李家皇帝不做,人家神经病啊还要改姓武!再说你一辈子跟妈妈姓,你不让群臣笑话死吗?所以只要是武则天的儿子继位,天下肯定还是姓李的。

武则天想把自己的大周王朝传下去,可这伦理关系怎么都理不顺,放到儒家伦理系统中总是别扭的。但武则天又不可能推翻整个儒家体系,怎么办呢?

政治的魅力,在于妥协。

除了武家外,整个文官集团、贵族集团都怀念李唐王朝,抵触武则天的法家统治。武则天晚年的时候,群臣发动了“神龙政变”,逼迫武则天传位给李家人——也就是武则天的亲儿子。武则天知道自己马上就要寿终正寝,再也不可能改变天下大势,于是同意了群臣的要求,索性人情送到底,她还下令把国号改回“唐”,自己不再是皇帝,身份变回李治的皇后——她知道,就算她不改,将来李家人也会反攻倒算。还不如此时以退为进,自己在死后没准还能保住皇太后的身份。

就这样,武则天建立的武周王朝昙花一现,武则天成为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女皇帝。她的王朝虽然只持续了一代,但是以后的李唐皇帝都是她的亲生子孙,这也让后来的唐朝皇帝在批判她时多了一丝尴尬。武则天任用酷吏,对待官员残忍恐怖,但是她在处理政务国事上却颇有建树,唐朝的经济在她治下继续发展,终于在她的孙子李隆基的时代达到了顶峰,这就是“开元之治”。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rmht/hyls/26024.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