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话题 > 还原历史

十六国风云——雄主变菩萨

历史大观园 还原历史 2020-06-23 10:43:49 0


称霸西北

后秦主姚兴和其父姚苌似乎是一对反义词——姚苌是一副小人嘴脸,而姚兴却是一派君子风范。

他虽然是个羌人,却早已汉化,自幼熟读经史,一心想成为一代圣君。

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他重视人才,从善如流,任何大臣在上书中提出的建议只要合理,他都能虚心接受,进谏者不仅能得到褒奖,有时甚至还能得到越级提拔。

兵部郎边熙认为军令烦苛,他马上采纳,根据其建议删除了过滥过重的内容;城门校尉王满聪在他出游晚归时,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坚决不肯为他打开城门,他不但没有生气,还升了王满聪的官。

他关心民间疾苦,曾经发布命令要求对那些因灾荒而被迫自卖为奴的百姓,一律免除奴隶身份。他本人也厉行节俭,所用的车马器物从不用金银装饰,在他的带动下,后秦上下形成了“以节约为荣,以奢侈为耻”的良好风尚,即使是达官贵人也很少铺张浪费。

他重视教育,大力兴办学校,天水姜龛、东平淳于岐、冯翊郭高等当时著名的学者云集长安,讲学授徒,慕名而来的各地学生有数万人之多。姚兴本人在政事之余也常在内宫召见各路学者,和他们一起讨论道义名理,有些文采好的人才还得到重用,被他安排在身边,负责起草诏书,参与机密。

总之,自继位以来,他一直是以孔孟之道、仁爱思想为指导,坚持勤政爱民,为全面建成他理想中的大同社会而努力奋斗。

在姚兴的精心治理下,饱受战乱之苦的关陇地区在短短几年间经济就迅速恢复,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

内政上励精图治的同时,姚兴在军事上也颇有建树。

平定前秦苻登后,他先是扫除了关陇一带的多个割据势力,接着又派大将姚硕德(姚兴的叔父)西征,拿下了秦州(今甘肃天水)。

他对于出击时机的把握,堪比天生善于捕猎的狮子——总是那么精准。

西燕灭亡的时候,他审时度势,果断派兵西渡黄河,一举夺取了原属西燕的河东地区(今山西西南部),大得其利。

之后姚兴又把触角伸向了东晋。

当时东晋在位的,是在中国皇帝白痴排行榜上勇夺桂冠的晋安帝司马德宗,此人的智商估计还不到当初以愚笨闻名的西晋惠帝司马衷的千分之一。

不要以为这是我夸张,有书有真相——史书上明确记载:帝不惠,自少及长,口不能言,虽寒暑之变,无以辩也。

连话都不会讲,生活都不能自理,国家他怎么可能会治理?

皇帝如此傻帽,引无数阴谋家竞折腰。

晋安帝在位期间,东晋爆发了一波又一波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的动乱。

趁东晋内部矛盾极其尖锐、无暇他顾的机会,公元397年,姚兴派兵东进,一路势如破竹,很快拿下了原属东晋的弘农(今河南灵宝)、陕城(今河南三门峡西)、上洛(今陕西商洛)等要地,接着又命其弟姚崇率军攻打洛阳,尽管未能成功,却得到了流民两万多户,大大充实了关中的人口。

两年后,姚兴又卷土重来,再次派姚崇和大将杨佛嵩进军洛阳,经过3个多月的苦战,终于攻克了洛阳这座名城。

这让后秦声威大震,东晋淮河、汉水以北诸城大多望风归附。

之后,志向高远的姚兴又把目光转向了自己的西边。

那里现在的形势和几年前又大不一样了。

除了原有的西秦和后凉,凉州这个弹丸之地如今螺蛳壳里做道场,小房变成群租房——居然一下子又多了好几个国家:南凉、北凉、西凉。

这3个小国都是从后凉分出去的。

后凉主吕光在公元396年称天王的时候已经60岁了——按照现在的政策已到了退休年龄。

岁月是把杀猪刀——它能把美女变成老太婆,也能把英雄变成老糊涂。

随着年纪越来越老迈,吕光变得越来越昏庸,越来越猜忌,越来越爱听信谗言,越来越喜欢滥杀无辜,搞得内部离心离德,本就成立不久、统治尚不十分稳固的后凉政权一下子变得危机四伏。

公元397年正月,吕光亲率大军前去讨伐西秦,没想到战事失利,其弟吕延战死,伤亡惨重,导致国力大损。

这次战败,仿佛一颗火星掉入了易燃易爆品仓库,马上让后凉帝国四处起火,扑救不及。

首先起事的是河西鲜卑首领秃发乌孤。

秃发部据说和拓跋鲜卑同源——“秃发”很可能是“拓跋”的同音异译。

他们原本居于漠北,大概在三国时迁到了河西(今青海、甘肃两省黄河以西地区)。

吕光占据凉州后,他们不得不臣服于后凉,但其内心却并不服气——就如正常男人的某个器官一样,虽然平时看似安分,但只要有合适的机会,就会立马爆发。

得到后凉战败的消息后,早有异心的秃发乌孤立即宣布独立,自称大都督、大单于、西平王,定都廉川堡(今青海民和)。

十六国之一的南凉就此成立。

吕光派部将前去征讨,却被秃发乌孤击败,大败而回。

更让他难受的是,这边的葫芦还没有按下,另一边竟然又浮起了瓢——此时后凉的北部又出了问题!

那里又成立了一个新的国家——北凉!

北凉的首位君主是汉人段业,不过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却是卢水“胡人”(据说是以匈奴人为主体的西北少数民族之一,因早期居于卢水附近而得名)沮渠部。

相传沮渠部的先祖曾世代担任匈奴左沮渠这一职位,后人遂以此为姓。

当时的沮渠部首领沮渠罗仇曾任后凉尚书,参与了后凉与西秦的战事,后凉军失败后他被吕光当作替罪羊处死。

这让沮渠部族人极为愤慨。

沮渠罗仇的侄子沮渠蒙逊在伯父的葬礼上聚众起兵,很快就攻占了临松(今甘肃民乐)、金山(今甘肃山丹)等地。

沮渠蒙逊的堂兄沮渠男成闻讯后也起兵响应,大概是考虑到自己实力不足,他推举后凉地方实力派之一的建康(今甘肃高台)太守段业为大都督、凉州牧,自己则担任辅国将军,掌握军政大权。

十六国之一的北凉就此建立。

沮渠男成这边进展顺利,声势颇大,而首义的沮渠蒙逊却不幸吃了败仗,无奈只得率众前来归附,被段业任命为镇西将军。

吕光命其庶长子吕纂率军前来讨伐,却被打得落花流水。

此时后凉政权的内部又发生了以大臣郭黁(nún)为首的叛乱,吕光疲于应对,焦头烂额。

趁你乱,用力踹。

南凉主秃发乌孤乘虚而入,率部攻下了原本属于后凉的乐都(今青海海东乐都区)、湟河(今青海化隆)、浇河(今青海贵德)等郡县,实力大增。

北凉当然也不会放过这个趁火打劫的好机会,段业派沮渠蒙逊出兵,连夺后凉的西郡(今甘肃永昌)、张掖(今甘肃张掖)诸郡,西面的敦煌等地也纷纷归降北凉。

公元399年,段业正式改称凉王,定都张掖。

这年年底,内忧外患中的吕光得了重病,他自知不久于人世,为了避免诸子争位,他创造性地发明了提前传位的办法(在中国历史上他是首开先河)——立太子吕绍为天王,自己改称太上皇帝。

临终前他专门召来吕绍和吕纂、吕弘等几个儿子,苦口婆心地叮嘱他们一定要团结。

说完这些话的当天,吕光就去世了,享年63岁。

然而吕光虽然煞费苦心,但其效果却等同于用女色引诱太监——完全是白费力气。

他刚死没几天,吕纂就联合吕弘发动了政变,吕绍被逼自杀,吕纂随即登上天王之位。

不久,吕纂和吕弘两人又开始互相猜忌,吕弘起兵叛乱,最后兵败被杀。

后凉动乱不已,北凉那边也不太平。

公元400年,在北凉的西部居然又出现了一个新的政权——西凉!

西凉的创立者是汉人李暠(hào)。

李暠是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这个人的身份可不一般,按照他自己的说法,他是西汉名将李广的嫡传后裔;按照后来李唐皇室的说法,他还是李唐皇族的直系祖先。

李暠年轻时就以文武全才而著称,北凉建立后,他被段业任命为效谷(今甘肃瓜州)县令,在那里他干得不错,很得人心。

一年后,敦煌太守孟敏去世,李暠被部下推举为敦煌太守。

开始的时候,段业对李暠的行为也是认可的,还给李暠发来了正式的委任状,可是后来他的亲信索嗣看中了这个职位,他的态度又变了。

在索嗣的怂恿下,段业出尔反尔,又收回成命,改任索嗣为敦煌太守。

没想到段业的圣旨在李暠那里竟然还不如手纸管用——李暠非但不接受任命,还悍然派兵击败了索嗣。

索嗣只得狼狈逃回了张掖。

之后软弱的段业不得不承认了这个既成事实,为了笼络李暠,他不仅派使者去向其道歉,还加封李暠为镇西将军。

不过,段业的绥靖政策不仅没收到理想的效果,反而让李暠看穿了他的无能,做事也更加肆无忌惮——好吧,既然你喜欢被打脸,那就不妨继续对你蹬鼻子上脸!

不久,在李暠的策动下,北凉晋昌(今甘肃瓜州东南)太守唐瑶也宣布背叛北凉,归附李暠。

在唐瑶等人的拥戴下,李暠在敦煌自称冠军大将军、沙州刺史、凉公,改元大赦。

十六国之一的西凉就此建立。

凉州的连年纷乱,也让一直觊觎这里的后秦主姚兴找到了可乘之机。

他决心出兵凉州,一统西北!

首当其冲的自然是离后秦最近的西秦。

公元400年5月,姚兴派大将姚硕德统兵5万西征。

西秦主乞伏乾归慌忙征集兵马,率部抵抗。

两军相持不下之际,姚兴亲自率大军前去增援,对外却秘而不宣。

乞伏乾归猝不及防,当即被打得大败,被俘三万六千人。

对西秦这样的小国来说,三万六千人差不多算得上是全部家当了,此役之后,乞伏乾归如输光赌本的赌徒一样彻底失去了翻本的本钱,只能到处逃亡——他先是狼狈逃回都城苑川(今甘肃榆中),之后又辗转多地,最后实在无路可走,不得不向姚兴投降。

立国15年的西秦就此灭亡。

占领西秦后,凉州诸国无疑将会是后秦的下一个目标。

然而,尽管大敌当前,他们却对此视而不见,依然秉承着“今朝有权今朝争,明日愁来明日愁”的乐观精神和“国家不亡,内讧不已”的顽强毅力,继续热火朝天地不停内斗。

在后凉,上位刚满一年的后凉天王吕纂被其堂兄弟吕隆、吕超联手推翻,吕隆成为后凉新的天王。

吕纂走得并不孤独。

仅仅数月后,北凉王段业也遭到了同样的命运。

他的掘墓人是沮渠蒙逊。

沮渠蒙逊对段业这个无功受禄的家伙本来就不服气,段业的愚蠢决策导致西凉从北凉分裂出去后,他更是再也无法容忍了。

烂泥糊不上墙,朽木当不成梁,这样的怂人怎么能做领头羊!

沮渠蒙逊找到堂兄沮渠男成,提出了自己想与他一起发动政变的建议。

和蒙逊不同,沮渠男成是个厚道人,认为段业对他们兄弟还不错,没有答应。

然而开弓没有回头箭,江水不能倒着流,沮渠蒙逊当然不可能就此罢休。

不过他深知沮渠男成在军中威望极高,只要他支持段业,自己就很难有胜算。

除非先除掉男成!

既然老兄你不愿和我联手,就别怪我对你背后下狠手!

他很快就想出了一条毒计。

他先是和沮渠男成说好日期,约定一起到兰门山(今甘肃山丹南)祭祀,但随后却又偷偷派人告诉段业说:沮渠男成将会在某月某日借休假的机会造反,如果他向您请假要在那一天去兰门山祭祀的话,那臣的话就能应验了。

几天后,沮渠男成果然向段业请假,说自己某月某日要去兰门山祭祀。

段业早有准备,当即下令把沮渠男成拿下,并勒令其自杀。

沮渠男成这才知道自己上了蒙逊的当,连忙对段业说:我是被沮渠蒙逊陷害的,他早有反意,只是因为有我在,生怕部众不跟从他,所以才设计害我。大王可对外假称我已被杀,蒙逊一定会造反,然后你再命我率兵讨伐他,这样肯定能成功……

但在段业看来,男成的这番话如缺了3条腿的桌子般完全站不住脚——既然你早就知道沮渠蒙逊有反意,为何到现在才说?蒙逊造反,还让我派你这个当哥的去打他,你当我傻呀,你们要是合兵一处怎么办?……

因此,无论沮渠男成说得多么感人,他都只当他是个死人;无论沮渠男成说得多么激动,他都丝毫不为所动。

就像钓鱼的人根本不会在意被钓起的鱼的挣扎一样,他完全无视男成的任何辩解,坚持将男成赐死。

得到沮渠男成被杀的消息后,沮渠蒙逊马上召集部众,流着眼泪对大家说:男成对段王忠心耿耿,但段王却无故杀了他,诸位愿意与我一起为他报仇吗?

沮渠男成在军中深得人心,他的冤死让士兵们义愤填膺,因此他们全都异口同声地表示愿意跟随蒙逊讨伐段业。

在得到将士的支持后,沮渠蒙逊立即点起兵马,杀气腾腾地杀向都城张掖。

段业早已失去了人心,他的部下纷纷倒戈,沮渠蒙逊几乎兵不血刃就攻下了张掖,杀掉了段业。

之后沮渠蒙逊自立为大都督、大将军、凉州牧、张掖公,成为北凉的第二任君主。

就在沮渠蒙逊上台后不久,凉州的局势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后秦军来了!

公元401年5月,姚兴命大将姚硕德率步骑6万,进军后凉。

后秦军从金城(今甘肃兰州)渡过黄河,随后一路西行,中途经过南凉控制的广武(今甘肃永登),南凉主秃发利鹿孤(秃发乌孤已于两年前去世,其弟利鹿孤继位)深知后秦的手指比自己的腰还粗,哪里敢与其对抗,连忙撤回守军,给后秦军让道。

后秦军长驱直入,很快就抵达后凉都城姑臧(今甘肃武威)城外。

后凉主吕隆无奈,只好硬着头皮派其弟吕超等人率军阻击,结果自然如三轮车撞集卡一般毫无悬念——被打得大败,伤亡惨重。

随后后秦军把姑臧城团团围住。

见后秦军势大,凉州诸国全都吓坏了,南凉的秃发利鹿孤、西凉的李暠、北凉的沮渠蒙逊争先恐后地派出使臣,向姚硕德纳贡称臣,表示愿意听后秦的话,照后秦的指示办事。

几个月后,姑臧城中的吕隆终于再也撑不下去了,被迫向后秦投降。

不久,姚硕德率军凯旋,吕隆则被姚兴封为镇西大将军、凉州刺史、建康公,让他继续镇守姑臧。

两年后,姚兴征召吕隆入朝,立国17年的后凉自此彻底灭亡。

这几年的姚兴真可谓是春风得意。

自从继位以来,他先后平苻登,取河东,占洛阳,亡西秦,灭后凉,无坚不摧,无往不利,如同一列高铁在成功路上风驰电掣地飞奔。

直到他遇到了拓跋珪。

柴壁争锋

拓跋珪这段时间当然也没有闲着。

公元398年7月,他把都城从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迁到了离中原更近的平城(今山西大同),并在那里营建宫殿,建立宗庙。

当年12月,拓跋珪在平城正式登基称帝。

他光宗耀祖的愿望似乎特别强烈,之前一般开国皇帝大多只是追尊父祖数代,现在我们骂人最多也只是骂到别人的祖宗十八代,而拓跋珪却一口气追尊了整整27代——从500多年前尚处在原始社会的远祖拓跋毛开始一直到其父拓跋寔的27代祖先,全都被追尊为了皇帝!

之后的数年,拓跋珪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内政上,分派群臣逐步完成了立官制、建礼仪、定律令等各项工作。

得到后秦在西北大获成功的消息后,拓跋珪开始坐不住了。

他知道,一山不容二虎,一个北方不容两个霸主,他和姚兴之间必有一战!

北魏和后秦的矛盾其实由来已久。

比如,正是因为有了姚兴的庇护,依附于后秦、被姚兴封为高平公的鲜卑破多兰部首领没奕干才敢于收留北魏的世仇铁弗部刘卫辰之子刘勃勃,甚至还将他招为女婿。

这让拓跋珪十分不满,但由于那个时候他主要的敌人还是后燕,为了避免腹背受敌,他只能把满腹的怨气硬是憋了回去——但这显然只是暂时的,正如憋的尿迟早得要宣泄出去一样,他的不满肯定也是迟早要爆发的。

后来发生的另一件事更是让双方的关系从临界点降到了冰点。

可能是听说姚兴的女儿长得不错,拓跋珪特意遣使向后秦求婚。

姚兴得知他已立慕容宝之女为后(在攻下中山后,拓跋珪俘获了慕容宝的小女儿,将其纳入后宫,并在公元400年立为皇后)后,顿时大为恼火——在你的眼里,我姚兴的女儿居然还不如慕容宝的女儿!

这句话如果提取公因式,那就是:在你的眼里,我姚兴居然还不如那个败家子慕容宝!

此时正是姚兴最志得意满的时候,所谓财大则气粗,意满则气傲,一怒之下,他不仅严词拒绝了拓跋珪的求婚请求,还悍然扣留了北魏的使臣。

这下终于彻底惹毛了拓跋珪。

既然你对我如此无礼,我不报复岂不是显得我很无力!

西北无老虎,姚兴称霸王。遇我拓跋珪,打得你叫爹娘!

公元402年初,拓跋珪对后秦发起了突袭。

不过他并没有直接入侵关中,而是先来了个敲山震虎——对姚兴在北方的几个小弟下手。

他命大将拓跋遵率部进攻破多兰部的没奕干,大将和突则出兵讨伐后秦的另两个附属部落黜弗、素古延。

与此同时,拓跋珪在国内大量选拔将士,并在并州各郡县征集了众多粮草,将这些物资全部集中在平阳(今山西临汾)附近的乾壁(今山西襄汾东南阎店村)城内。

拓跋珪此举的目的,《魏书》上说他是为了防备后秦可能的进攻,但现在也有人认为,拓跋珪在乾壁城积聚如此多的粮草,似乎并不像是为了防守,而更像是在为进攻后秦做准备。

北魏军初期的进展颇为顺利。

和突大破黜弗、素古延两部,拓跋遵则在高平(今宁夏固原)大败没奕干,没奕干、刘勃勃等人仓皇逃到了秦州(今甘肃天水)。

随后拓跋遵率部进逼瓦亭(今宁夏泾源)。

与此同时,北魏平阳太守贰尘也奉拓跋珪之命,率军对后秦的河东地区发起进攻。

一时间,后秦国内人心惶惶,关中各城池大白天都不敢开门。

面对北魏的疯狂挑衅,之前一直所向披靡的姚兴当然也不会示弱。

他立即征集兵马,在长安城西举行大规模阅兵,准备以攻对攻,亲自出马,率军伐魏!

群臣纷纷劝阻他不要亲征。

但姚兴却坚决不听:王者当以廓清天下为己任,我焉能推辞!

公元402年5月,姚兴命尚书令姚晃辅佐太子姚泓留守长安,自己则亲率大军东渡黄河,进入河东,踏上了伐魏的征途。

他命其弟义阳公姚平、大将狄伯支率步骑4万为前锋,日夜兼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扑北魏军的辎重要地乾壁。

姚兴置西北地区入侵的北魏军拓跋遵、和突所部于不顾,而是采取围魏救赵之策,直捣并州,显然是出乎拓跋珪的预料之外的。

后秦军也由此占据了主动。

经过多日激战,姚平顺利攻克乾壁,取得了第一阶段的胜利。

不过,拓跋珪这个人最大的特点是善于打逆风仗,在他30多年的人生旅途中经历过无数次的大风大浪,早就习惯了在激浪中弄潮,风雨中奔跑。

越是身处险境,他的头脑越是冷静;越是面临危机,他越是能创造奇迹!

这次他的反应依然是非常迅速,在得到后秦军进入并州的消息后,他马上令毗陵王拓跋顺(拓跋珪叔叔地干之子)、大将长孙肥为前锋,自己亲领大军为后继,南下救援乾壁。

7月,北魏军进至离平阳仅百余里的永安(今山西霍州)。

当时姚平派出200名精锐骑兵前去侦察敌情,被北魏大将长孙肥发现,将他们全部俘虏。

拓跋珪由此掌握了后秦军的兵力、部署、位置等信息。

随后北魏军继续向南进军。

见对方来势汹汹,姚平不敢恋战,急忙放弃乾壁南撤,打算向姚兴和后秦主力靠拢。

拓跋珪立即率军全速追赶,最终在汾河东岸的柴壁(今山西襄汾新城镇柴庄村)追上了姚平军,将其包围。

姚平只得一面依托柴壁城死守,一面苦苦等待姚兴来救。

关键时刻,姚兴却犹豫了。

可能是在思考更好的方案,也可能是在等待更多的军队,当然更可能是因为忌惮北魏军的强大,姚兴在蒲坂(今山西永济)一带一直逡巡不前,拖了很多天后才开始率军北上。

和对手拓跋珪相比,也许姚兴的智力、魅力、统率力、用人能力都不一定逊色,唯一不如的,就是果决。

但这却是致命的。

因为,一个人最强大的武器,就是豁出去的决心!

正是姚兴在蒲坂的拖延,让拓跋珪有了从容布置的时间。

他在柴壁城外构筑了多道长墙,以阻止姚平的突围和姚兴的救援。

谋士李先建议,在姚兴军抵达之前,抢先占领汾河西岸的要地天渡。

大将安同也持相同的看法,他说:汾河东岸有天险蒙坑(柴壁城南的一道天然鸿沟,沟深近百米),无法行军,姚兴要来,肯定只会从汾河西面逼近柴壁,我们应在包围柴壁的长墙南北两端各修建一座浮桥,在西岸也修建长墙,把对柴壁的包围圈扩大到汾河西面,这样姚兴就必然无所作为了。

拓跋珪依计而行。

一切布置妥当之后,拓跋珪终于可以放心大胆地对付姚兴的援军了。

他亲率3万步骑南下,占据有利地形,准备阻击姚兴。

8月28日,姗姗来迟的姚兴率四万七千大军终于逼近了柴壁,但刚到就遭到了北魏骑兵的伏击。

立足未稳的后秦军当然不是以逸待劳的北魏军的对手,被打得大败,后撤四十多里。

初战告捷后,拓跋珪依然没有大意。

他分派部队驻守各处要地,把姚兴救援柴壁的各个要道全部堵得滴水不漏,连一只蚂蚁也钻不过去。

而姚兴则率部驻扎在汾河西岸,与北魏军对峙。

为了突破北魏军的防线,他可谓是动足了脑筋。

他先是命人砍伐了大量树木,把它们捆绑在一起,从汾河上游投入水中,企图以此来冲垮北魏军修建的浮桥。

凭借水流的推动,无边落木萧萧而下,直奔浮桥而去!

然而拓跋珪对此早有准备,命士兵们用钩子把这些树木全部钩到了岸边。

后秦军辛辛苦苦砍下来的树木,就这样成了北魏军取暖做饭的薪柴——而且还是包邮!

姚兴当然不会就此罢休,他又乘夜派部队前去偷袭北魏军在西岸的防线。

没想到拓跋珪再次想到了姚兴的前头,提前加高了那里的长墙。

后秦军带来的梯子短了一截,够不着墙顶,只能无功而返。

无奈,姚兴只好不再取巧,采用笨办法率军沿着汾河西岸步步推进,经过不懈的努力,总算逼近到了北魏军包围圈外面。

但他们到了那里就再也无法前进一步!

尽管他们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攻击,但在北魏军无懈可击的防守面前却完全是徒劳,如同苍蝇在没有任何缝隙的玻璃窗前嗡嗡乱撞——除了碰得头破血流,什么也得不到。

多次攻击未果后,他们也只能像撞玻璃撞累了的苍蝇一样停了下来,与汾河东面柴壁城中的姚平隔河相望。

两支后秦军之间,离得是那么近,似乎一伸手就能够着。

两支后秦军之间,离得又是那么远,仿佛一辈子都够不着!

时间就这样一天天地过去。

尽管姚兴费尽了心思,竭尽了全力,却依然无法取得任何进展——如同一台系统濒临崩溃的电脑,尽管一刻不停地在全速运转——CPU和内存使用率都达到了100%,但其屏幕上却始终是毫无反应,什么都没变。

到了10月,柴壁城内粮食将尽,被逼上绝路的姚平只能殊死一搏,趁夜率部向西南方向突围。

姚兴也集结部队,在汾河西岸列阵,高举火把,大声鼓噪,为其声援。

拓跋珪则在南面的浮桥及其两端派驻了大量精锐,重兵布防,严阵以待。

两支后秦军只能遥相呼应。

姚兴在这边拼命擂鼓呐喊,指望姚平能拼力死战,突破重围。

而姚平本来是打算力战突围的,但在听到对岸震耳欲聋的鼓声和呐喊声后,却误以为姚兴正在外面进攻来解救自己,顿时松了口气,指望着姚兴和后秦军主力能撕开北魏军防线。

如果有了手机这样的现代化通信工具,也许他们就不会有那样的误会了。

可惜那时候离手机的发明还差了整整1571年,所以两支后秦军只是在汾河两岸呼叫相和,都在等着对方行动,而自己却都没有全力进攻北魏军的防线。

随着时间的不断前行,姚平的信心也在逐步归零。

最后他终于彻底绝望了——绝望地带着身边的30多人跳入了滚滚汾河。

部将雷重等4000多名将士也紧随其后,企图游过河去,侥幸生还。

但10月的河水冰冷刺骨,在这个时候跳河与从10楼跳楼基本没什么区别——很难不死。

包括主帅姚平在内的后秦军大多很快就溺水而死,极少数百里挑一的没死的幸运儿也都被拓跋珪命人用长钩钩了起来,一个也没有逃脱。

见此情景,姚平麾下其余的3万多后秦将士彻底失去了斗志,全都束手就擒,其中包括后秦大将狄伯支、唐小方等40多位四品以上将军。

而此时姚兴和西岸的后秦军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兄弟和战友惨死在自己的面前,却完全无能为力,只能一起放声恸哭。

一时间,哀号声响彻山谷,悲鸣声直入云霄!

见识了拓跋珪厉害的姚兴再也不敢打下去了,一面赶紧退兵一面多次遣使向拓跋珪请和。

拓跋珪当然不会答应。

他乘胜继续进军,攻打河东重镇蒲坂(今山西永济)。

后秦守将姚绪(姚兴的叔叔)坚守不战。

北魏军一时无法攻下,加上担心自己后方的柔然会乘机进犯,拓跋珪也就没再坚持,率军班师。

回军路上,拓跋珪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姚兴此次来攻,为什么会这样不管不顾不偏不倚直捣乾壁这个自己的要害之地?其目标之明确,动作之迅捷,让人简直要怀疑他有传说中的千里眼和顺风耳!

此事必有蹊跷!

拓跋珪秘密命人展开调查,很快就查明了真相。

原来是太史令晁崇和其弟晁懿给姚兴提供了这个绝密的情报!

他立即下令将晁崇、晁懿两人处死。

这就是史上著名的柴壁之战。

这一战是十六国后期一个重要的分水岭——之前的北方大地上是北魏、后秦双雄并立,之后就变成了北魏的一骑绝尘!

就像世界杯淘汰赛总是胜者进入下一轮、败者则从此彻底出局一样,后秦在这次强强对决中的完败,也导致了它的上升势头从此戛然而止,开始掉头向下,仿佛进入下降通道的股票一样屡创新低,一蹶不振!

由盛转衰

更重要的是,这一战不仅重创了后秦的国力、军力,还重创了姚兴的信心。

习惯了温暖环境的热带鱼一下子放到冰水中必然难以存活,习惯了百战百胜顺风顺水的姚兴一下子遇到这样惨重的失败,也肯定是无法适应的。

他虽然还活着,但他的心已经死了。

那种称霸天下的雄心已经彻底从他的基因里消失了。

他觉得,有拓跋珪在,自己再怎么努力奋斗也肯定不会有什么前途,正如有太阳在,路灯再怎么努力发光也依然会被人忽视一样!

口中无味的人往往渴求味觉的刺激,事业无望的姚兴当然也急需精神的寄托。

他选择了佛教。

此后,那个心比天高、锐意进取的一代雄主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看破红尘、慈祥和蔼的出家法师。

他在佛教上的导师是一代名僧鸠摩罗什。

鸠摩罗什祖籍天竺(印度古称),出生于西域龟兹国(今新疆库车一带),是当时誉满天下的著名高僧。

相传吕光在平定西域见到鸠摩罗什后如获至宝,把他带到了凉州当作国宝供奉起来,这次后秦吞并了后凉,姚硕德又专门把他作为高端引进人才送到了长安。

现在的姚兴像以前沉迷于政事一样沉迷于佛事,他把鸠摩罗什奉为国师,经常把皇宫的殿堂当成寺庙的佛堂——在宫里率群臣听鸠摩罗什讲授佛经。

在姚兴的身体力行和积极倡导下,佛教在后秦境内极为风行。

仅长安一地,据说就有和尚5000多人,史载各地信奉佛教的人甚至达到了“十室而九”(每十户人家中有九家)的地步!

不知是不是受佛家教义的影响,姚兴也变得越来越仁慈,不仅对自己人,甚至对外敌也慷慨得让人几乎难以理解。

公元405年,东晋朝廷遣使前来访问,请求归还南乡(今河南淅川)等九个郡县。

姚兴不顾群臣的强烈反对,不仅全部答应了东晋的要求,还本着做好事不嫌多的精神额外多给了3个名额——把南乡、新野(今河南新野)、舞阴(今河南泌阳)等12个郡还给了东晋。

当然了,这种事就和出轨一样,有了第一次,往往就难免会有第二次。

一年后,姚兴居然把当初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弄到手的凉州(治所姑臧,今甘肃武威)也送掉了。

凉州孤悬西北,离后秦的大本营关中距离极为遥远,且一直不大安定——周围南凉、北凉、西凉这3个后秦名义上的小弟老是打架。

为防守和治理凉州,姚兴不得不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时间长了,他对这块地盘渐渐失去了兴趣,就像并购了一个徒有虚名却财务不良、债务繁重的公司一样——颇有得不偿失之感。

他开始有了甩掉这个包袱的想法。

此时善解人意的南凉主秃发傉檀(秃发利鹿孤已于402年去世,其弟秃发傉檀继位)看出了姚兴的心思,主动上表请求让他接管凉州,为宗主国分忧。

一开始姚兴并没有答应。

公元406年6月,秃发傉檀给后秦进贡了3000匹马、3万只羊,姚兴吃人嘴软,拿人手短,一时心软,便同意把凉州赏给了他。

他任命秃发傉檀为都督河右诸军事、凉州刺史,驻守姑臧,将他原先派驻姑臧的凉州刺史王尚召回长安。

此令一出,顿时舆论大哗。

不仅群臣纷纷表示异议,甚至连凉州百姓也派出代表向姚兴情愿,极力要求留在后秦。

这样一来,姚兴本人也感觉到自己是做错了,连忙派人前去制止秃发傉檀。

然而木已成舟,葡萄已成葡萄酒,暗恋的少女已成他人妇,哪里还来得及?

当时秃发傉檀已经带兵到了姑臧附近,得到姚兴的通知后,他非但没有撤兵,反而加速前进,迅速占领了姑臧城。

姚兴也只能承认了这个既成的事实。

他对自己当初作出的决定感到无比悔恨。

好在这种负面情绪持续的时间并不长。

正如很多时候人之所以不再思念旧情人,往往是因为找到了一个更好的情人,姚兴之所以不再为凉州的事烦恼,是因为他碰到了一个更大的麻烦!

深受他信任的刘勃勃居然造反了!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rmht/hyls/11256.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