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话题 > 还原历史

清宫玄机录——棋高一着的清高宗

历史大观园 还原历史 2020-06-23 09:32:53 0

世宗鉴于上一代争储的教训,在即位不到一年后,便另设秘密传位的办法。雍正元年(1723年)八月,世宗召见满汉大臣谕云:“今朕特将此事(指建储)亲写密封,藏于匣内,置之乾清宫正中世祖章皇帝御书‘正大光明’匾额之后[1],乃宫中最高之处,以备不虞。”另外,又有一份内容相同的传位诏置于圆明园内。因他在圆明园内居住时间较多,最后亦崩于园中。但这一份他只告诉大臣张廷玉和鄂尔泰放在何处。

这办法有两大好处,一是避免了诸子之争夺,二是储君的名字不公布,又不至分削他的权力,这也表现了世宗对大事的思虑周密。

世宗共有八个后妃,十个儿子,长到成年的有四个:弘时、弘历、弘昼、弘瞻。可是,藏在这个神秘匣子里的储君究竟是谁呢?只有世宗自己知道。

他死后,大家才知新君是宝亲王弘历,即高宗,时年二十五岁,世宗第四子,母钮祜禄氏。

所以,自世宗至高宗两朝,就没有争夺储位的纠纷。但有一件事仍与康熙朝的宫闱内幕有关,而至乾隆朝才始了结,这便是《大义觉迷录》的颁布和禁止。

通常的禁书,著作或编辑它的人,总是被皇帝认为站在敌对地位的大逆不道的罪犯。这部《大义觉迷录》却是世宗在位时官修与颁行的,即策划和发行的人都是世宗,却为他儿子高宗禁止,你道怪也不怪?

雍正六年(1728年),湖南生员曾静,派遣弟子张熙,劝说川陕总督岳钟琪举兵反清,后被岳钟琪奏告,世宗即命刑部严审。《大义觉迷录》中所收的即是曾静口供和世宗各道谕旨。世宗为了使“各府州县,远乡僻壤”的士子与小民都由“迷”而“觉”,故编成此书。“人人观览知悉”,学校皆须收藏。如果读书人有一人未见此书,就是从重治罪。世宗还特赦曾静、张熙,不予追究。

那么,高宗究竟禁得对不对呢?

答案是完全正确,十分必要。

《大义觉迷录》的内容重心,一是有关世宗本人政治生活的隐私——即属于家族问题,一是有关夷夏之防的种族上问题。后者不属本书范围,这里专谈前者,即涉及世宗弑父逼母、残害兄弟的传闻。其中最吃重的不在于用煌煌圣谕如何力辩自己的清白仁慈,而在于罪犯曾静的供词。

例如刑部问曾静,皇上将二爷(即废太子允礽)的妃嫔收了等语,“今你这话从何处来?”曾静供道:是从衡州路上一个犯官那里听到的,“弥天重犯(曾静自称)听得此话不察,妄以为此话自犯官说出,毕竟是事实”,直至到了长沙,“方知皇上清心寡欲,励精图治”(皇上的“清心寡欲”,怎的到了长沙才知道?),“而谣言竟传以为收宫妃,岂不深可痛憾!”世宗谕旨中又说:“至于和妃[2]母妃之言,尤为怪异莫测。朕于皇考之宫人,俱未曾一见面者,况母妃辈乎?”

尽管这是道听途说的谣言,世宗之意,原为辟谣澄清,但这样的谣言,往往越辟越昏,越澄越浑,如同双手伸进酱缸。

又如曾静供道:“有人传说,先帝欲将大统传与允禵,圣躬不豫时,降旨召允禵来京,其旨为隆科多所隐,先帝宾天之日,允禵不到,隆科多传旨遂立当今……有太监于义、何玉柱向八宝女人谈论:圣祖皇帝原传十四阿哥允禵天下,皇上将‘十’字改为‘于’字。”可见改“十”为“于”,圣祖一死,宫中即在传说。十、于二字又形近,也难怪使人信以为真。

又如世宗于其父病重时,进一碗人参汤,圣祖就驾崩。太后要见允禵,皇上大怒,太后于铁柱上撞死。又据佐领华赉供称,“曾听见太监关格说,皇上气愤母亲,陷害兄弟等语”。八宝、何玉柱、关格都是世宗政敌的亲信,他们散布这些谣言,自为其主子泄愤,而这些谣言又很易淆惑。例如圣祖患病时间很短促,世宗偶尔侍奉汤药也很可能。十四阿哥允禵与世宗是一母所生,太后对自西北回来的小儿子的怀念,也是慈母之常情,所以谣言中又夹杂了真实。

这时世宗的一些政敌,有的死去,有的囚禁,再也无人敢公开传播,世宗却偏要自我扩散,授人以柄。所谓改“十”字为“于”字的谣传,固不足信,可是不正因为刊布了《大义觉迷录》而传播到社会上的吗?民间感兴趣的正是这些谣言中的奇异情节。好奇本来是很普遍的社会心理,《大义觉迷录》的颁布恰好为好奇者提供了无风不起浪的把柄。

世宗一生,极为机警敏悟,这件事却是聪明一世,懵懂一时。高宗就比乃父棋高一着,不失为干蛊之材。

此外,高宗还对世宗骨肉相残的宿案做了不少善后工作,如开释被禁锢的王公宗室,幸存的允禵、允䄉,也于开释后赐以公爵衔。高宗异母兄弘时,世宗因其放纵不谨,削去宗籍。高宗也仍将其收入旗谱。延信、阿灵阿的子孙也恢复原来的身份。这是很英明的:即使上代真的有罪,怎能使子孙一并遭殃呢?

还有让世宗生前咬牙切齿的阿其那(狗)允禩、塞思黑(猪)允禟两案,因为实在很棘手,所以一直搁置着。到了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在上谕中用温和的语气斥责几句后,也将两人恢复原名,收入玉牒。

还在即位之初,高宗对允禩、允禟的子孙屏弃玉牒之外的处分,已感过重。他曾下谕说“当初办理此事,乃诸王大臣再三固请,实非我皇考之意”(《高宗实录》)。但诸王大臣如果不是因为迎合世宗的本意,哪一个敢这样做呢?如同不是新君登高一呼,谁敢把已沦为犬豕的允禩、允禟恢复原名,收入玉牒呢?换言之,只有后皇,才能翻前皇之案。不过,他在向天下臣民公布的谕旨中只好这样说。世宗既是皇考,就得为皇考留个余地。这一点,也应为我们所理解。

不管怎样,高宗在治疗世宗骨肉之残的创伤上,还是明智而公允的。


[1] 清宫的外朝与内廷,以乾清门为界限,自乾清门起即属内廷。乾清宫在保和殿后(保和殿则属外朝),清代是皇帝召见大臣之所,大学士、尚书、御前大臣入见,皇帝俯指赐坐,大臣叩首谢恩后就跪在毡垫上。如为侍郎,虽同见,不得跪垫,故不叩谢。所谓赐坐,并非如舞台上那样让臣子坐在旁边的椅子上。

[2] 和妃,瓜尔佳氏,圣祖之妃。世宗即位时,已四十一岁。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rmht/hyls/11214.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