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话题 > 还原历史

历史的裂变——紫禁城的黄昏

历史大观园 还原历史 2020-06-22 23:19:45 0


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春,乌云低垂,笼罩着古老的紫禁城。

脸色苍白的光绪皇帝斜倚在宽大的龙椅上,神情有些恍惚。大殿上的文武百官们又在打口水仗了。一个个争得面红耳赤,一个个都显得义愤填膺、忧国忧民,可光绪皇帝实在听不清他们都在吵些什么。

他也不想听。

从去年初秋与日本开战以来,大臣们吵得越凶,前线就败得越惨。一封封加急战报像雪片般飞进了紫禁城,可皇帝从头到尾只看见了两个字沦陷。

最初是朝鲜的牙山和平壤先后沦陷,接着是北洋舰队在黄海海战中遭受重创,往后日本人就长驱直入了。在辽东,一路日军突破鸭绿江防线后,九连、安东、凤凰城、长甸、宽甸、岫岩、海城相继沦陷;另一路日军在花园口登陆,清朝海、陆军未作任何抵抗就放弃了阵地,日军兵不血刃地占领了花园口和大连,接着又攻占了旅顺。

再后来,日军联合舰队封锁了威海卫港口,又从山东荣成湾龙须岛登陆,占领了南北炮台。泊于刘公岛的北洋舰队腹背受敌,最后全军覆没。威海卫沦陷。

最新的战报说:辽东清军又遭惨败,牛庄、营口、田庄台在六天之内全部沦陷。又有战报说,东南沿海的澎湖也沦陷了。

沦陷。

沦陷!

沦陷……

二十四岁的光绪皇帝始而震惊,继而愤怒,终而麻木。

看着依旧口沫横飞的大臣们,皇帝知道主战派实际上已经没有底气了。他们现在不过是为了面子在死撑而已。

要说主战,自己从一开始就是最坚定的主战派。可瞧瞧这一串战报,天朝将士打的这叫什么仗!战无一胜,几无还手之力,就连李鸿章苦心经营整整十年的北洋水师也在一夜之间灰飞烟灭,这仗还怎么打下去?!再说了,太后历来反对开战,如今日本人北则竟逼辽沈,南则直进京畿,陵寝重地和宗庙社稷全都危在旦夕!这一切,还不都让她料中了?!退一步说,就算前线不败,可太后要是不让打,谁还敢打?!

光绪皇帝站了起来,一声不响地走出了大殿。

背后的争吵声戛然而止。

都这么多天了,李鸿章的电报也该来了吧?

皇帝瞥了一眼头上的天空。

天还是阴着。

光绪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1895年4月17日)。一个九州同悲的日子。

这一天,李鸿章在日本与伊藤博文签订了《马关条约》。

虽然这些日子以来,朝廷和李鸿章之间的电报来来往往,就具体的和约条款已经反复磋商了无数次,按说不管是割地还是赔款都已经让人麻木了,可是一旦条约真的签下来,光绪皇帝还是忍不住感到五内俱焚。

李鸿章电传过来的条约只是几张薄薄的纸,可皇帝这一天却好几次没拿住。

此刻,皇帝再一次从地上拾起失手落下的和约。

他不想看,不忍看,不敢看。

可他还是忍不住又看了一遍。条约的大意是:一、中国承认朝鲜的独立自主;凡有损独立自主体制,即如该国向中国所修贡献典礼等,嗣后全行废除。二、中国将以下地方的管理之权并将该地方所有堡垒、军器工厂及一切属公物件,永远让与日本: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三、中国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四、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四个通商口岸,日本轮船可沿内河自由出入以上各口;允许日本在中国各通商口岸设立工厂……

脸上忽然有些痒,光绪皇帝伸手一抹。

他抹下了一把泪水。

早在和约签订的两天前,正在北京参加会试的举子中就已有人获知了条约的内容。

为首的就是康有为和梁启超。

这一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的条约,就像一声晴天霹雳轰然炸响在他们的头顶。

是可忍,孰不可忍?!

他们立即发动广东的举子联名上书,要求拒签条约。湖南的举子们闻风而动,加入了抗议的行列。

然而,就连光绪皇帝都回天乏术了,还有谁能阻挡条约的签订呢?

条约正式签订的消息公开之后,举国震惊,朝野沸腾。拒和废约、迁都再战的呼声响彻北京城。三月二十六日(4月20日),广东、湖南、江苏、湖北、陕甘、直隶、山东、台湾等省的举子纷纷会集到都察院门前,上书请愿。台湾举子更是声泪俱下,痛斥朝廷割让台湾之举。

然而,这种自发的抗议活动除了泄一时之愤外,实在无以挽救时局。康有为和梁启超看着这一幕,一个念头在他们心里萌生:必须将人们组织起来,把这种分散的个人行为转变为一场集会化的政治运动,在反对和约的基础上,进而提出变法图强的政治纲领。

接下来的日子,梁启超等人日夜奔走、多方联络,终于在四月六日(4月30日),把十八省的举人全部召集到了宣武门外的松筠庵谏草堂。松筠庵是明臣杨继盛的故居,谏草堂正是杨继盛当年为了弹劾奸相严嵩而起草奏章的地方。康、梁二人选择这个地方,就是希望以先贤为榜样,激发人们的报国之志。集会上的举子代表们一致决定,于四月初十(5月4日)召集所有赴京会试的举子,进行一次总请愿。

康有为当即奋笔疾书,用一天两夜的时间写出了一万八千余言的《上清帝书》。随后,十八省的一千三百多名举人全部在上面签名。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公车上书”(汉代以公家车马载送应举的人,后来即以“公车”代指入京应试)。这道上书提出了四项政治主张,而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变法”。这四项是:一、下诏鼓天下之气;二、迁都定天下之本;三、练兵强天下之势;四、变法成天下之治。

这份满载着康、梁等人政治理想的上书递上去了,可都察院却以条约已签、无法挽回为由拒绝接受上书。

康有为和梁启超的满腔热血顿时凝固了。

四月初十这一天,集会约定的行动日期也到了。

然而,什么事都没发生,北京城似乎比以往更为平静。

各省的举子全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朝廷的威胁和打压。在这个本应轰轰烈烈的日子里,他们却默默打点行囊,神色黯然地离开了北京。台湾的举子最后遥望了一眼京城的雉堞,再一次泫然落泪。这一去,他们将不再是泱泱大清帝国的子民,而是苟活在日本殖民地上的卑贱的蝼蚁。

当他们踏上苍凉的归途,身后是大清王朝的落日残阳,前方是一面高高飘扬的太阳旗。

这是还乡吗?

不,这是去国。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公车上书的第二天,康有为竟然金榜题名,高中进士第八名,并被任命为工部主事。

康有为苦笑。此时此刻,再去那龌龊不堪的官场上当一名卑躬屈膝、阿谀逢迎的小吏,对他而言已经毫无意义了。如今他想的是维新,是变法,是振衰起弊、富国强兵,是挽救国家民族于危亡。早在光绪十四年(1888)六月,康有为至北京应乡试时,就曾写过《上清帝第一书》,痛陈时弊,呼吁变法,却被守旧派官僚压了下来。这次“公车上书”是《上清帝第二书》,也未能到达皇帝手上。于是这一年的旧历四月底,康有为愤然写下了《上清帝第三书》……

这次上书改变了策略,不再提废约迁都之事,因此终于通过了有关部门的审核,递到了光绪皇帝手里。光绪阅毕,那苍白的脸上忽然泛起一丝红晕。他立即命阁臣誊抄三份副本,一份呈西太后,一份存乾清宫以备随时御览,一份发各省督抚议处。随后,光绪皇帝颁布了“发各省督抚会议奏复和举人才诏”两道谕旨,其中内容多采用康有为的变法主张。

康有为大受鼓舞,于五月初八(6月30日)再呈《上清帝第四书》。正式向皇帝提出“设议院以通下情”,亦即采用西方式的议会政治。可想而知,如此激进的政治主张不可能不引起守旧大臣的愤怒和恐慌。这次上书再度被阻。

然而,光绪皇帝和他身后的帝党集团已经听到了康有为的声音。

他们决定不再让这声音归于沉寂。

这一年夏天的一个早晨,一位老人突然造访南海会馆,说要找寓居在此的康有为。

会馆的仆人告诉他康先生出去了。

老人大失所望,临走前留下了名字,说务必转告康先生。

仆人听到老人的名字后愣了好一会儿,等他回过神时,老人早已走远了。康有为回来后,仆人既兴奋又神秘地告诉他有客来访。康有为问:谁?

仆人说:翁同龢。

翁同龢?这个天子之师、当朝一品大员、帝党的中坚人物翁同龢,竟然亲自登门拜访一个尚未就任的六品工部主事?!

康有为大感意外,同时也颇为惊喜,随即赶往翁府拜会。宾主落座,稍稍寒暄之后,翁同龢表示要向康有为谢罪。康有为又是一阵诧异,问他何出此言?翁同龢说,早在十年前便已看过康有为的第一次上书,书中提及日本人变法自强后必定觊觎朝鲜和中国。当时认为这是危言耸听,所以没将上书转呈皇上,不想而今一一应验,颇为后悔当初不用康有为之言,感到很惭愧。

翁同龢说完,不等康有为回话,又急切地问:“以先生之见,目下当务之急为何?”

康有为一声长叹:“俄北瞰,英西睒,法南瞵,日东眈,处四强邻之中而为中国,岌岌哉!何况磨牙涎舌、思分其余者,尚有十余国。辽台茫茫,四变扰扰,人心惶惶,不可终日。我中国孱卧于群雄之间,鼾寝于火薪之上;政务防弊而不务兴利,吏知奉法而不知审时,士主考古而不知通今,民能守近而不能行远。长此以往,吾为突厥黑人不远矣!而今之势,非变法不足以立国!”

这一次促膝长谈,从日暮一直持续到夜深。翁同龢反复询问,康有为侃侃而谈,二人大有相见恨晚之感。最后,康有为请翁同龢敦促皇上立即实行变法。翁同龢长叹一声,说:“与先生虽是第一次谋面,然相知十年,实如故人。老夫就和先生说句实话吧,皇上并无实权,而太后又极为猜忌。皇上每当赏赐一些点心给近支的王公大臣,太后必定要将其剖开,看看里面是否藏有密诏。如今连老夫也被盯上了,只要有客人来访,敝府门口必定有人蹲守窥探。故老夫如今颇不愿见客,实是有难言之隐啊!”

康有为听完,良久无语。

看来,倘若不能出现一个像唐朝张柬之那样的人物来施展雷霆手段,这新政显然是无从措手了。康有为想。

随后的日子里,翁同龢极力向光绪皇帝介绍康有为的维新思想,光绪帝颇受启发和触动,遂下定变法的决心。这一年旧历六月,光绪帝与翁同龢草拟了十二道诏敕,准备发布一系列维新政令。

然而,这一切都没有逃过慈禧太后的眼睛。

她很快就撤掉了翁同龢的毓庆宫行走之职。

光绪帝看着那十二道未及发出的诏书,目光迅速恢复了以往的黯淡。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rmht/hyls/11075.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