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话题 > 还原历史

清朝原来是这样——辫子背后的历史密码

历史大观园 还原历史 2020-06-21 21:01:50 0

大清顺治皇帝于公元1644年入关,定鼎中原。在第二年的元旦,一个叫孙之獬的官员,向顺治皇帝上疏说,皇帝陛下您平定了中国,万象更新。可是,衣冠束发的制度,却还有明朝的那一套,此乃陛下从中国,非中国从陛下也。

众所周知,顺治皇帝入关后,明朝官员纷纷投降了清朝。上朝时,便有满臣和汉臣两班官员。这两班官员的穿戴打扮大不相同。满洲官员剃发留辫,身着满服;汉族官员束发戴冠,身着汉服。尽管服饰装扮迥异,而两班官员并无异议。在满人官员眼里,汉人官员的装扮是顺眼的;汉人官员虽觉得满人官员脑后的一条鞭子有些扎眼,却也无伤大雅。作为满人的顺治皇帝,对汉人官员的装束也能接受。因此,自入关后的一年多来,满汉两臣和气共处,相安无事。

然而,一个叫孙之獬的官员,突然提出了官员衣冠束发的问题。孙之獬为何要提出这个问题?他的居心何在?这也是清王朝很多满洲官员心中的疑问。

孙之獬原是明朝天启的进士,他做官时正是魏忠贤当权的时期。当时,阉党吃香,他便成为阉党成员,着实过了一段好日子。清军入关以后,孙之獬立即俯首乞降,自己带头与家人奴仆一起剃头留了辫子,并换上了满装,一心一意在山东等待清军的到来。大清朝廷为收揽人心,接纳并让他当了礼部侍郎。

然而,很多满臣却不认为孙之獬是一个忠臣。理由很简单,孙之獬是一个汉人。满臣们认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孙之獬越是渴望站到满臣行列中,满臣们就越排斥他。

孙之獬碰了一鼻子灰,感到委屈,转而想回到汉臣的行列。孰料,汉臣也排斥他。因为他剃发留辫,被一些汉臣视为“汉奸。”

孙之獬被孤立了,这种孤立让他愤怒。愤怒之下,孙之獬向顺治皇帝上疏。顺治皇帝当时年仅七岁,他并不知道孙之獬上疏的真正原因。但孙之獬的一句“中国从陛下也”,让这位少年天子万分感动,且热血沸腾。同时,摄政王多尔衮也认为,应该颁布“剃发令”。

“剃发令”规定:凡是清军所掌握的地区,在十日之内,尽行剃发蓄辫;凡不剃者、迟疑者、上表章请求保存者,一律杀无赦。

此令一出,天下哗然,满汉民族矛盾激化。

中国的儒家思想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孝之始也”,因此,反抗清朝统治者“剃发令”的大有人在,但是大部分人还是不得不剃发蓄辫,以求保命。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怕死者涕泣而剃,不怕死者宁死不剃”。

当时,“剃发令”下达到各地官府后,官府的官员们便命令“剃匠”,担着剃头挑子,游行于街市之中,强行剃发。

所谓“剃匠”,都是头戴红缨帽的八旗兵,一组三人至四人。一个手拿剃头刀,其余两三个人,抱着鬼头刀。接受剃发者,用剃头刀剃发,并享受热水、手巾的待遇;抗拒剃发者,则享受砍头的待遇,被鬼头刀砍下的头颅,被“剃匠”挂在十字架形状的竖杆上。

一个王朝初建,首要的问题,是稳定人心,所谓得人心者得天下。而清朝初期“剃发令”的实施,带来的却是动乱。在顺治皇帝颁布“剃发令”之前,反抗清军的主要是明朝的残余部队;当“剃发令”颁布之后,很多老百姓也站在了清政府的对立面。

剃发与留发的对抗,实质上是两种文化传统的对抗。在这场对抗中,最惨烈的一幕,发生在江阴县(今江苏省南部)。

顺治二年(1645),“剃发令”下达到江阴。江阴的众多老百姓与乡绅,向知县方享请愿,跪请留发。方享不但不接受,反将请愿者骂走。第二天,一个叫许用的秀才聚集了一批人,在江阴的孔庙立誓:头可断,发决不可剃!

当日下午,一队乡兵手持武器冲进县衙,把知县方享抓进了监狱。然后推举典史(县衙管缉捕和监狱的官员)阎应元和陈明遇为首领,共同商议抗清守城大事。

清廷方面,获悉江阴造反,火速派大兵前往镇压。江阴百姓与官兵坚守城池81天,杀死清兵75000余。最后,终因兵力悬殊,城破。清军攻进江阴,下令“满城杀尽,然后封刀”。于是,在接下来的十天里,清军对江阴城进行了惨绝人寰的疯狂杀戮,城中百姓遇难人数多达17万余人。江阴城几乎变为了一座“鬼城”。

有一首悼念江阴死难者的诗词,这样写道:“八十日戴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六万人同心死义,存大明三百里江山。”

这一段剃发与留发的对抗,在历史上被称为“江阴十日”。接下来,又发生了“嘉定三屠”。

嘉定在江阴的东南面,也展开了反剃发斗争。

顺治二年七月初一,清廷派明朝降将李成栋率兵前去镇压。嘉定百姓推举当地士绅黄涥耀和侯曾峒主持城防,在城墙悬起“嘉定恢剿义师”的大旗,城中的男女老幼,都被组织起来抵抗清军。

清军围城猛攻,在外援断绝的情况下,嘉定军民坚守了十余天。后因连日大雨,将土城墙冲破,清军趁势用大炮猛烈轰击,终于攻入城内。李成栋下令屠城,嘉定城内“浮尸满河,舟行无下篙处”,被屠杀者约3万余人。

不过,嘉定百姓并没有被恐怖的杀戮所吓倒。李成栋离开后,四处逃散的民众再一次聚集起来,反清义士朱瑛率领50人进城,集合百姓,再次控制了嘉定。李成栋派部将徐元吉率兵前往镇压,居住在嘉定城内的百姓,听到消息后,纷纷逃离。因此,清军的镇压行动便放在了城郊,城郊数十里内,草木尽毁,积尸成丘,民间炊烟断绝。

之后,明朝绿营把总吴之璠在江东起兵,反攻嘉定,不幸惨遭失败,起义军全军覆没。李成栋恼羞成怒,下令屠城,嘉定再遭浩劫,嘉定城内外又有2万余人被杀害。

这三次对嘉定的屠杀,被称为“嘉定三屠”。

然而,江阴和嘉定的叛乱虽然平息,但江南地区的许多城市,如常州、无锡、宜兴、嘉兴、绍兴等地的民众,也先后起义,进行反剃发斗争。这些斗争都遭到了清军的血腥镇压。繁华的江南地区受到严重破坏,到处是断井颓垣,一片破败景象。

用今天的话说,这是由发型引发的血案。那么,人们会提出一个问题,清朝的满人为什么要剃发留辫子?

这要从满人的祖先说起,满人发源于我国东北地区长白山、黑龙江一带,以打猎捕鱼为生。剃去前额和四周的头发,将留存的头发编成辫子垂在脑后,行动会更方便。能够避免穿山越岭的时候枝藤挂住头发,也能够避免射箭的时候乱发遮挡视线。

其实,剃发留辫不仅仅是满人的习俗,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大多都会把前面的头发剃掉,使骑马打猎时更方便。蒙古族在成吉思汗的时代也是剃一部分,留一部分。日本(和族)在明治维新以前,男子的发型与成吉思汗时期的发型相类似,从“浮世绘”上可以看出,这种习俗可能与南洋群岛凿门齿的习俗是同一起源,是有意造成身体某一部分残缺的成人礼。

一个地域有一个地域的文化,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习俗,这原本是无可厚非的。然而,清军入关以后,要求汉人遵循他们的文化习俗,下令“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这引起了汉民族百姓强烈的反抗。这种反抗持续不断,是清朝统治者始料未及的。他们实在不明白,头发难道比脑袋更重要吗?

当时,清军虽然入关,但全国尚未真正统一,一些地方的反清情绪还很高涨。而为了一个发式问题,导致民族矛盾激化是得不偿失的。此时,一个叫洪承畴的人,为了缓和这种矛盾,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并上疏顺治皇帝。

洪承畴本是明朝的一位重臣,后投降了清王朝,成为清王朝的开国功臣之一。清朝官修史书中,有一本极其特色的史书——《贰臣传》,该书是乾隆四十一年开始编纂的。书中的人物,都是在明清交际之际,先为明朝效力,后投降清朝的“贰臣”,共有一百二十人之多,洪承畴便是其中之一。

洪承畴从“忠臣”到“贰臣”的人生转折,发生在明朝崇祯十五年(1642)。当时,皇太极集中大军攻打辽东重镇锦州,洪承畴以督师身份率军救援,双方相峙在锦州外围的塔山、杏山一带。

面对清军强大的攻势,洪承畴主张步步为营,以守为攻,双方相峙近一年,清军进退两难。但是关键时刻,明朝兵部尚书陈新甲向崇祯皇帝进言,怀疑洪承畴有“拥兵自重”嫌疑。崇祯多疑,数次发诏书催促洪承畴与清军决战。无奈之下,洪承畴只得主动出击,却被清军断绝粮道,致使13万大军全军覆没。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松锦之战”。

松锦之战后,坊间传言洪承畴已战死,向来对功臣刻薄的崇祯皇帝帝也悲叹不已,曾辍朝三日以示悼念,却不料洪承畴竟然在兵败后投降了清王朝。

有关洪承畴的叛变,历史上流传的说法是,本来洪承畴意图绝食,但皇太极亲自接见,嘘寒问暖,终于感动了原本打算杀身成仁的洪承畴。另外还有一种比较“悬乎”的说法是,皇太极派自己的宠妃庄妃勾引洪承畴,终把洪承畴拉下了水。

这两种说法,皆未得到确切的证实。而有一个事实不容忽视:洪承畴镇压农民军时,就常被崇祯的宠臣杨嗣昌刁难,后来的松锦之战,与其说败北于清军,不如说被是崇祯皇帝的瞎指挥坑死的。明朝遗民王邦稷对此评价说:“洪承畴非不忠,乃心死也。”

招降“心死”的洪承畴,不但明朝方面一片哗然,连清朝内部也群起反对。皇太极却说:“洪承畴乃我进中原之向导也。”尽管如此,皇太极在世时,洪承畴也只得到一份闲职,并未受到重用。他真正大展拳脚,是在皇太极病逝,多尔衮成为摄政王以后。

多尔衮对洪承畴分外倚重,“引以为师”。明朝灭亡后,正是洪承畴向多尔衮建议,将境内15岁以上男丁尽皆编入部队,集中20万大军入京。清军赶走李自成,夺取北京后,也是洪承畴提出出榜安民,严肃军纪,同时主动出面,大力招降前明的汉族官员,使清王朝很快在北方站稳了脚跟。

洪承畴对清王朝的忠心不容置疑,在清王朝颁布了“剃发令”,引起全国各地风起云涌的民变时,洪承畴向顺治皇帝提出了“三从三不从”的主张。

这一主张的主要内容是:“男从女不从;官从吏不从;生从死不从。”顺治皇帝批准了他的请求。也正是洪承畴的这道奏书,让此后大清朝的汉民族女人可以穿明代衣裙,梳汉式发髻;衙署的吏役可以穿汉式差服;死人入殓也可以打开发辫,穿上汉式的衣衫。

这样一来,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平民百姓对异族习俗的抵触情绪。实际上,清王朝推行“剃发令”,绝不仅仅是维护本民族风俗习惯,而是想通过“剃发易服”来打击、摧垮汉人,特别是上层人士的民族精神,使满人的统治地位更加稳固。从之后的历史可以看出,这一措施所起到的效果还是很明显的。汉人不再执着于本民族服饰,他们渐渐习惯了满洲的发式和服装。而满洲人也受到汉人孝悌观念的影响,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是不可以毁坏的。满洲战士如果战死沙场,他们的尸骨被埋在外地,但辫子都会剪下来,附上姓名籍贯送回老家,招魂安葬。

尽管两个民族的文化习俗不断融合,但清王朝“剃发易服”政策的影响,非常深远。纵观大清近300年的历史,每一次发生的农民武装暴动,所提出的口号,大都是“复我大汉衣冠”。康熙皇帝削三藩时,吴三桂反清,提出的口号是“反清复明,恢复衣冠,散辫留发”。白莲教起义,上百万教众打开发辫,横行江南数省,让当时已经是太上皇的乾隆皇帝死难瞑目。乾隆皇帝临终的那一年,在山庄林下戏题碑上还留下了一句“二竖获日指,一章捷望天”的哀鸣。

到了晚清咸丰同治年间(1851—1875),天王洪秀全带领太平军造反的时候,辫子又成了重点打击对象。后来,太平天国颁布了一道同样严厉的“蓄发令”,不过这次成了“剃发不留头,留头不剃发”,意思是想保住颈上的脑袋,就得留起长发,太平军的“长毛”绰号就由此而来。最可怜的是有些人像阿Q一样,因为脑袋上长了癞痢或者生了虱子被剃了头,结果也被认为是违令不遵给杀了。

但是,太平军的地盘并不稳固,每次都是打了跑,跑了打。结果后面的湘军赶来,看谁背叛朝廷留了发,抓住也要杀头,这下弄得老百姓苦不堪言。聪明的人,就搞两面派,让额头上的头发长出一点点,弄得不伦不类,两边应付。说来好笑,太平军按资排辈时,就看额头前面的头发,头发长的自然参加起义早,起义晚的自然头发短,一目了然。

中华民国成立后,第29号公报中就发布了《剪辫令》:令到之日,限二十日内,全民一律剪辫,有不遵者按违法论。这次虽然没有以杀头相威胁,但响应者甚众。一时间,大街上满是丢弃的辫子。有少数对新政权心存疑虑者,偷偷把辫子藏在帽子里,鬼鬼祟祟上街。革命少年一发现了他们,往往立刻扑上前去,掀翻帽子,扯出长辫,“咔嚓”一声,辫子就被剪没了。

最有趣的是,被剪者还没弄明白是怎么回事,只觉得脑后一阵凉风袭来,用手一摸,脑后的辫子已经没了。倘若是清朝的遗老,定要当街大哭大骂。而那些“肇事”的革命少年,则在这场恶作剧一般的剪辫子行动中一哄而散。

1911年,旧历辛亥年,武昌起义爆发,在这场翻天覆地的革命之初,国父孙中山提出的口号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其最明显的标志就是剪发辫。“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铁血口号,变成了“留辫不留头,留头不留辫”的宣言。

辛亥革命后,本来辫子的历史也该寿终正寝了,但还有个回光返照。1917年的时候,“辫帅”张勋趁北京政局不稳,便率领自己的“辫子军”杀到北京,拥溥仪推行复辟。这下“辫子”又神奇活现起来了,那些剪了辫子的,又慌忙到处装假辫子,一时间假货横行,满街的辫子使用的都是物理嫁接术。辫子竟然成了北京城的抢手货。不过,假辫子也就流行了12天。张勋的倒施逆行引起了全国人民的义愤。讨逆军在北京上空扔了几颗炸弹,把没见过世面的“辫子军”吓得半死。讨逆军攻入北京,张勋和他的“辫子军”抱头鼠窜,溥仪也只得再次退位。至此,辫子也就正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纵观这些风起云涌的起义、革命,清王朝似乎从未有过安宁的时候。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一点,清朝统治者能以20余万人口统治中国近300年,在很多大政策上是高于明王朝的。从清朝初期的撤辽饷、练饷、剿饷的政策,到康乾盛世的“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从不修长城到平定准噶尔、收复台湾,清朝统治者都是站在大中华的立场为君为国的。他们牺牲了本民族的语言、文字的代价,而融入到中华大家庭中。可是,偏偏在比语言、文字次要的剃发和衣冠问题上,固执己见。

或许可以这样说,“辫子问题”是大清王朝覆灭的因素之一。历史上,曾有“一根稻草压垮明王朝”的说法,那么,是不是也可以说“一根辫子拖垮清王朝”呢?

历史总是充满了戏剧性,谁能想到“剃发令”的始作俑者其实是一个汉族官员,他就是向顺治皇帝上疏的官员孙之獬。在清王朝颁布“剃发令”的3年后,孙之獬因为受人钱财卖官而遭革职,被遣返回老家淄川。他回到老家的时候,刚好赶上山东谢迁起义,谢迁率领起义军攻入淄川后,杀了孙之獬的全家。为了给天下人解恨,谢迁说:“贪得一官,编天下之发。我现在就给你种上头发。”于是,在孙之獬的脑袋上凿了个洞,插了几根头发,孙之獬疼痛难忍,昏死过去。而起义军仍不解气,又他把活剐了。

孙之獬是历史上的一个小人物,剃发的主张虽然是由他提出,但真正将“剃发令”落到实处的,是顺治皇帝和摄政王多尔衮。从这里,也可以发现一个历史的规律,小人物往往会改变大历史,而小人物的下场也注定比大人物悲惨得多。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rmht/hyls/10748.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