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话题 > 还原历史

清朝原来是这样——前清的宦官与言官

历史大观园 还原历史 2020-06-21 21:01:22 0

多尔衮死后,顺治皇帝亲政。执政期间,顺治总结了明朝宦官专权的经验教训,为避免重蹈明王朝的覆辙,巩固自己的统治,采取了一系列的防范措施,其中,“宦官不许干政”,就是重要的内容之一。

在中国历史上,太监有很多种称呼,譬如宦官、阉官、宦者、寺人、内管、内监等。而据考证,中国早在殷商时期,就有了“寺人”,甲骨文中曾有相关的记载。

明朝人唐甄在其著作《潜论》中,曾用四句话描绘了太监——“望之不似人身,相之不似人面,听之不似人声,察之不近人情。”根据唐甄的描述,太监似乎是这样一种怪物:身材臃肿、弯曲,长着男人的颊骨却不是男人,没有胡须却不是女人,虽然面如美玉,却没有一点生气,因此不像人的面容;他们的声音像儿童一样稚嫩却不清脆,像女人一样尖细却不柔媚,他们可以很爱一个人,也能下毒手害人,当他们怜悯你时流涕而语;而当他们憎恶你时,则斩杀如草。因此不像人的感情。

唐甄《潜论》中对太监的描述,有一定的道理。毕竟,太监大都自知身份低下,以逢迎主子为能事;他们处于帝王身边,关系亲密,也比较容易施影响于帝王。他们一旦深受庸主宠信,就会成为狐假虎威、口含天宪的特殊人物,形成一种特别强大的腐朽势力,甚至干预或左右朝政。东汉和唐代的宦官之祸,就是这样频频发生的。

据史料记载,清时宫中太监多达上千,最多时有两千八百余人。这些太监除了少量的战争俘虏或年幼的宫刑罪犯外,大部分是从民间招募而来的。这些招募而来的,基本都是汉人。

当时,直隶以及京城近郊的昌平、平谷、大兴、宛平等处都是出太监的地方。按照清廷规定,太监进宫后,可以得到一笔安家费,所以,报名做太监的都是穷苦农民的孩子,他们的父母为生活所迫,就把自己的儿子卖进宫中。

在进宫之前,准备当太监的孩子要做“净身”手术。做手术前,要签署一份契约,表示自己是自愿接受“净身”手术,若有生命危险完全由自己负全部责任。签完契约,孩子就被送上一个四角都装着铁环的门板的手术台,“净身师”把他们的四肢牢牢地捆绑在铁环上,然后蒙上一块黑布,灌上一碗具有麻醉功效的大麻汤,接着一盆凉水泼向他们的下身,趁着孩子脑袋发懵,身子发麻之际,手起刀落。

明太祖朱元璋曾对各个朝代太监祸国的历史很有研究,对往昔帝王在太监包围下大权旁落,深怀戒惧。因此,在大明帝国建国之初,他就制定严格管理太监的制度,特别严禁其干预政事。这自然是高明之举。但封建制度实施的是人治,而非法治,朱元璋死后,成祖(朱棣)永乐年间,太监就逐渐受到重用,几次下西洋的郑和就是太监,由此可知太监在当时所被重视的程度。

到了明宪宗时期,太监得到宠幸,开始干预朝政,最后竟然涉及了边城镇守,京营掌兵,提督营造、银矿,甚至连染织等事都参与管理。随着外差的日益增多,太监的地位也越来越高,身价也一跃而起。到最后,太监开始欺压起朝官来。到了明朝天启年间,魏忠贤把太监的地位抬到了天上,他自称“九千岁”,下有“五虎”“五彪”“十狗”等追随者,从内阁六部到四方督抚,均有他的党羽。

这些历史教训,顺治皇帝不会不知道,相反,他十分清楚太监得势的因由。因此,即便他身边的太监对他百依百顺、百般照顾,但他告诉自己,不能让太监得势,他们一旦得势,轻则上房揭瓦,重则倾覆国家。

于是,顺治皇帝决定,依靠强有力的制度来约束宫内的太监。

开国之初,顺治就将“宦官不许干预朝政”的赦谕,铸成大小一样的三块铁牌,分别立于交泰殿、内务府和慎刑司三处。

三块铁牌均为长廊形,上铸有满汉文字,满文从左至右,汉文从右至左。铁牌周围镶有木框,高134厘米、宽70厘米、厚6.5厘米,斜置于木座之上。铁牌的粗糙与宫殿的金碧辉煌很不协调,但也因为铁牌的笨重、丑陋才显得异常醒目,时时告诫皇帝以及臣僚不忘祖制。

铁牌铸铭全文为:

皇帝赦谕:中官之设,虽自古不废,然任使失宜,遂胎祸乱。近如明朝王振、汪直、曹吉祥、刘瑾、魏忠贤,专擅威权,干预朝政,开厂缉事,枉杀无辜,出镇典兵,流毒边境,甚至谋为不轨,陷害忠良,煽引党类,称功颂德,以致国事日非,覆败相寻,足为鉴戒。朕今裁定内官衙门及员数职掌,法制甚明。以后但有犯法干政,窥权纳贿,嘱内外衙门,交结满汉官员,越分擅奏外事,上言管理贤否者,即行凌迟处死,定不姑贷。特立铁牌,世世遵守。

这是顺治十二年的事情,后来,总管内务府大臣奉上谕,又将铁牌文字录制多份,悬挂在执事太监各处。

顺治以后的几代皇帝,陆续地又给太监们的权限职掌作了严格的限制。譬如《国朝宫史》《宫中现行则例》《内务府现行则例》以及无数的“圣谕”,特别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大至礼法纲常,小到举止言谈,无不有所规定。太监们在清朝的那段时期,地位极低,任凭皇帝们摆布。

顺治的三块铁牌的确把大部分太监压得半死,对于太监们来讲,明朝时期祖先们的辉煌时代的确成了过去。在他们中间,也许有人以为清朝对自己同类的做法是外来野蛮民族的本性。可事实上,顺治是从历史里得出的结论,而实施用铁牌压制他们的。

三块铁牌的祖制一直到慈禧时才算抛弃了。清朝晚期,随着政治上的腐朽,老佛爷当权后,宦官安得海、李莲英一时成为朝廷的“红人”。其权限、行为已经彻底违反了铁牌精神。太监们终于找回了点明朝时的感觉,可惜这感觉只是刹那的温柔,过了不久,随着清朝的灭亡,太监们就慢慢地消失了。

值得一提的是,顺治皇帝自己立的规矩,差点儿被自己破了——他在位的最后十年,宠信宦官吴良辅。吴良辅除了结交大臣、收受贿赂外,做的最出格的事情,就是在顺治的支持下,设立了宦官“十三衙门”。内设的机构与明朝时期相仿,如:司礼监、御用监、御马监、内宫监、尚衣监、尚膳监、尚宝监等等,设立这“十三衙门”的借口,按照吴良辅的说法,是为了更好地给皇宫里的贵族们服务,实际上是帮助宦官们更好地打听消息、收受贿赂。好在顺治十八年的时候,顺治皇帝废除了宦官“十三衙门”。

顺治皇帝活着的时候,吴良辅就曾被人揭发贪污受贿,但事情却被顺治给压了下来,直到康熙皇帝即位后,才以“改变祖制”的罪名,将吴良辅斩首。

不过“吴良辅事件”是一个特殊的事件。总的来看,清朝后期,虽然出现了违背顺治的铁牌精神,大名鼎鼎如安得海、李莲英这样的太监,但他们并没有如明朝的太监一样干预朝政。从这点来看,太监祸国,大半原因要归罪于皇帝。明朝的几位皇帝比猪还懒,朱批的执笔权都交给了太监,太监不干预朝政真是“上对不起祖宗,下对不起百姓”。

而顺治皇帝以“三块铁牌”压制、震慑太监的做法,对清朝历史具有深远的影响。除此针对宦官之外,他还做了这几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而这几件“小事”同样影响深远,那就是压制言官。

这几年小事记录在《清实录》里:第一件事,是在顺治六年的时候,顺治皇帝精简了各科给事中的官职,将六科中的“副理事”一职裁撤。所谓“给事中”,就是负责“谏言、监察”的官员。

第二件事,是在顺治八年的时候,顺治皇帝又下诏规定了给事中的人数,规定六科满汉给事中各一人。比起明朝的时候,给事中这个官职,从人数到管制上都大大缩水。

第三件事,是在顺治十二年的时候,规定大臣们的奏折,内阁有代替官员上奏折,以及票拟处理意见的权力。给事中在其中的职责,只能是在皇帝阅读过奏折后参加批改,然后转给各部门。而且在内阁上奏之前,给事中更无权得知奏折的内容。

第四件事,是在顺治十八年的时候,顺治皇帝又强调说,各地监察御史必须要进行三年一次的“京察”,而考核的方式,就是审阅御史曾经写过的奏折,按照其内容的质量来打分。同时言官的奏折,如果其中的内容在逻辑上出现疏漏,就要罚半年的俸禄。

这几件事情连起来,不难看出一个事实:第一、第二件事,是把给事中官职大批裁撤,削弱他们的力量;第三件事,是废掉原本给事中所特有的封驳批改大臣奏章的权力;第四件事,是强化对言官的管理,把言官个人政绩的评判权和升迁依据,都控制在皇权手里。这四件事情,归根结底一句话:改变明朝时代言官权力过大的局面,以确立皇权独一无二的地位。如此一来,明朝时期敢跟皇帝顶牛,和权臣叫板的言官们,到了清王朝,基本都被彻底废掉了武功。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rmht/hyls/10746.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