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话题 > 还原历史

五代十国原来是这样——相 ——有实无名的枭雄徐温

历史大观园 还原历史 2020-06-21 19:59:00 0

徐温,在五代十国历史上是一个相当诡异的存在。说他诡异,是因为徐温从来没有建立自己的政权,五代十国史上找不到徐氏政权。当然,徐温是有心把他篡夺来的杨氏江山传给自己儿子的,结果阴差阳错,江山落到了他的养子徐知诰之手,徐知诰建立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南唐,徐温辛苦一场,什么也没捞到。

不过,徐温控制杨吴政权的时间长达二十年,他的存在给当时的杨吴以及后来的南唐留下了难以抹掉的烙印。换言之,讨论杨吴史和南唐史,徐温这个名字无论如何都是绕不过去的。

没有徐温,就没有南唐,这是历史的公论。

来聊一聊南唐的实际建立者徐温。

徐温字敦美,东海(今江苏连云港)人。虽然东海徐氏在南朝时是著名的豪门大族,但徐温即使是南朝东海徐氏的后代,也证明不了什么,因为徐温出身实在太低微了。

当然,徐温的情况比偷锅不成反遭毒打的朱温要好很多,他贩过私盐,吃饭是没问题的。后来杨行密在合肥起兵,不知道通过什么渠道,徐温入了伙,成了“三十六英雄”中的一员。杨行密手下这伙人多是赳赳武夫,唯独徐温不会打仗,地位相当于《水浒传》中的智多星吴用。

徐温不会功夫,但他有智谋,这是文人在乱世中安身立命的根本。当杨行密灭掉孙儒回到扬州时,诸将都抢财富,只有徐温抢粮食,然后分给饥饿的百姓。此举为杨行密赚足了民心,同时也为徐温自己赚足了杨行密的好感。

杨行密一路杀伐,田五代十国原来是这样——相 ——有实无名的枭雄徐温、李神福、安仁义、刘威、刘存等大将虎视鹰扬,很少有人注意到徐温在杨行密身边的存在,而杨行密很多的战略决策都是徐温制定的。比如上一篇提到的杨行密以托孤之名骗朱延寿来扬州被乱锤砸死,其实就是徐温与自己的门客严可求的妙招。而正因为这件事,杨行密决定把徐温提到官场一线,“始预谋议”,成为杨吴政权的大当家。

徐温后来控制杨吴政权,实际上并不是徐温有野心,而是被逼出来的。这要从杨行密的继承人杨渥说起。

杨行密之所以立杨渥,不是因为杨渥有才,仅仅因为其他三个儿子太小,而杨渥已经成年。杨渥为人豪奢无德,杨行密一直不看好这个儿子,说此子“非保家主”。

杨渥是富二代,自然要享受美妙的人生。杨渥最大的爱好是晚上打球。古代没有电灯,所以必须要用蜡烛,而杨渥用的蜡烛都是上乘货。质量好,价钱自然也高,每支蜡烛甚至价值上万钱。

少爷们花老爹辛辛苦苦挣来的钱,从来没有心疼的道理。

此时的杨渥掌握军政大权,杨家的江山看上去固若金汤。宣州观察使王茂章因为不愿意给杨渥上贡财物,被杨渥派大将李简带着五千人打跑。而杨渥人生中最高光的时刻,无疑是唐天祐三年(906年)五月,吴军在秦裴的率领下,攻占了洪州(今江西南昌),江西数千里锦绣河山都成了杨渥的私产。

其实占领江西的首功是秦裴和一票兄弟,但杨渥却把功劳都算在自己头上,在大臣们面前骄横无比,这就引起了老臣徐温和张颢的严重不满。徐温曾经劝过杨渥自重,没想到杨渥却说:“汝谓我不才,何不杀我自为之。”

二人在“惧”的时候,也对杨渥起了杀心,准备废杨渥,立杨隆演。

唐天祐四年(907年)二月,徐温和张颢发动政变,率兵闯进内府,捕杀了杨渥身边的小人,对杨渥实行软禁。一年后,徐、张二人担心杨渥东山再起,找一伙江湖侠士,在一个夜黑风高夜,勒死了木偶一般的杨渥。

徐温其实和张颢并不对付,就如同孙权忍着恶心和刘备联合对抗曹操一样,等杨渥死了,徐温和张颢的所谓同盟关系自然就变成了敌对关系。

张颢的野心要大于徐温,而且更加外露。杨渥被杀后,张颢召开文武会议,按他的意思,杨氏无主,你们何不立我为主?而当时的形势是,张颢大陈甲兵,如果众人不同意立他为主,张颢很可能就会大开杀戒。幸亏徐温的谋士严可求突然拿出吴国史太夫人的手令,说当立杨隆演,吴国文武立刻造成既定事实,跪拜山呼,才压住了野心勃勃的张颢。

毕竟张颢控制着杨吴军权,而他要除掉徐温,只是一句话的事,形势对徐温是非常不利的。徐温一方面与严可求演双簧,稳住了有头无脑的张颢;另一方面加紧了对张颢的偷袭准备。

又是一个月黑风高夜,徐温收买了左监门将军钟泰章,带着三十个壮汉闯入军府,趁张颢不备,砍下其人头。

张颢被淘汰,胜利者自然就只剩下徐温一个人。“隆演以温为左、右牙都指挥使,军府事咸取决焉。”

徐温现在终于尝到做曹操是何等快活的滋味了。

之所以是徐温胜而张颢败,是因为徐温“性沈毅”,张颢“形罚酷滥,纵亲兵剽夺市里”,一正一反,民心都倒向了徐温。其实徐温也知道,如果自己像张颢一样酷暴,等自己丢了民心,自然会有人出来收拾自己。所以徐温及时总结了张颢失败的教训,“立法度,禁强暴,举大纲”,力行改革,之前包括张颢以及杨渥施行的弊政全部废除。徐温让心腹严可求参知军政,相当于总参谋长,而善于理财的支计官骆知祥出任财政部部长,“可求善筹画,知祥长于财利”,时人称为“严骆”。

在徐温的精心治理下,吴国形势很快就稳定下来,百姓富足,天下太平,“军民安之”。而江东百姓并不在乎主子是谁,谁让老百姓过得好,他们就跟谁走。

何况徐温也会演戏,徐温的母亲周氏病故,官场中人送了一个高数尺的木偶人,上面披着锦缎,准备烧掉。徐温从中看到了“商机”,徐温告诉众人:“此皆出民力,奈何施于此而焚之,宜解以衣贫者。”徐温这句话其实是说给百姓们听的,所以徐温“尤得吴人之心”。

历代治政安抚人心,都要“两条腿”走路,一条腿是得百姓之心;另一条腿是得官员之心,两条腿缺一不可。徐温在安抚百姓的时候也对原来吴国的功勋老将极尽拉拢,“温虽奸诈多疑,而善用将吏”,杨吴大将也基本都愿意接受徐温的统治,老主子杨行密早被他们抛到脑后了。虽然江西抚州刺史危全讽不服朱温,于梁开平三年(909年)六月,联合袁州彭彦章、吉州彭钎、信州危仔倡等人作乱,但这些人都是杨吴官场的边缘人物,杨吴大将周本一出马,危全讽等人被打得烟消云散。而平定这场叛乱,极大地提高了徐温在官场上的声望,统治更加稳固。

徐温是杨吴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徐温从来没有想过要篡位。因为就当时的形势而言,这么做在政治上等于自杀,至少短期内徐温不会考虑篡位。

徐温不篡位,并不是他对杨吴忠心,而是时机远不成熟。大致说起来,有两点:一、杨吴旧臣尚在,他们可以接受徐温当终身宰相,但他们肯定不会同意徐温当皇帝,他们从来没打算要给徐温下跪磕头。二、扬州是杨家及功勋大将的大本营,徐温在扬州根基较浅。

第一点,徐温的办法是杀人立威。宣州观察使李遇是杨行密的旧臣,他是不愿意看到徐温执政的。徐温为了搞掉李遇,先是抓来李遇最疼爱的小儿子,要求李遇停止反抗回扬州议事。等李遇手无寸铁来到扬州,徐温连李遇带其子并一家老少全部砍头,极大震慑了刘威、陶雅等老臣,“于是诸将始畏温,莫敢违其命”。

第二点,徐温的办法是建立自己在政治军事上的战略根据地。徐温看中了升州,就是现在的江苏南京。升州北带长江,南控江东,地势险要,是非常理想的建都所在地。梁乾化元年(911年),徐温让杨隆演封自己为升州刺史,并在升州建造水师,由养子徐知诰率领。徐温此举,和曹操在许昌建立自己的政治中心有异曲同工之妙。

说来很有意思,在五代十国一票枭雄中,最像曹操的恰恰就是徐温,或者说徐温是有意识地学曹操。曹操虽然独断朝纲,但对汉献帝在礼节上绝不冒犯,徐温在这一点上学得有模有样。

曹操对汉献帝明尊暗防,徐温同样如此。徐温对杨隆演向来恭敬如仪,但负责宫廷保卫的阁门、宫城、武备使翟虔却是徐温的铁杆心腹,翟虔的任务就是严密监视杨隆演的一举一动。翟虔“制王甚急”,非常出色地完成了主子交给他的任务。

吴人皆知真正的国王是徐温,杨隆演只是个傀儡。徐温已完全掌控大局,他已经有条件提高自己的政治级别,为将来篡位做准备。梁贞明五年(919年),徐温率文武劝杨隆演称帝,杨隆演之前拒绝过一次,但这次杨隆演很快就同意了。四月,杨隆演即皇帝位,改元武义,而总导演徐温得到了东海郡王、大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诸道统及镇海、宁国节度使。

徐温有了政治名分,特别是东海郡县的爵位之后,就可以公开地为篡位做准备了。杨隆演自然知道这一点,而他同意称帝,也有利于提高自己的名分,将来好与徐温争天下的政治资本。实际上,这种设想是完全不切实际的。同情杨吴宗室的功勋大臣死的死、散的散,现在朝中掌握军权的那批人基本上都是徐温的人马,杨隆演想翻天,怎么可能!

贞明六年(920年)五月,在徐温的阴影中做了十二年傀儡的吴宣王杨隆演去世,弟弟杨溥即位。但杨溥上位,所能做的只是配合徐温演戏。至于徐温能给他多少片酬,一则看他的演技;二则看徐温的心情。

只不过现在对徐温来说,篡位的时机还不成熟。有人曾经劝徐温废杨氏自立,徐温“正色”曰:“吾果有意取之,当在诛张颢之初,岂至今日邪!使杨氏无男,有女亦当立之,再敢妄言者斩!”

话说得冠冕堂皇,其实傻子都不会相信徐温的鬼话。其一,杀张颢时,徐温要敢篡位,刘威、陶雅那些人能答应?其二,立杨氏男当傀儡,自己专掌生杀,视杨家宗室如小儿,这算对得起杨行密?

徐温此时已经六十多岁,再冒着一世骂名篡位是极不划算的,所以徐温抱定了学曹操到底,把篡位的事情交给儿子去做,自己做周文王。

当徐温开始择嗣时,他才深深体会到老主子杨行密当年的无奈。徐温有六个亲生儿子:徐知训、徐知询、徐知诲、徐知谏、徐知证、徐知谔。可这六个不成气的儿子,加在一起都不及养子徐知诰的十分之一,不过长子徐知训在几年内因为给大将朱瑾扣绿帽子,为朱瑾所杀。徐温疼爱养子徐知诰,但毕竟不是亲生的,徐温一开始就没打算把江山交给徐知诰。徐温已经在几个儿子中选择了相对好一点的徐知询,但还没等徐温传位给徐知询,唐天成二年(927年)十月,徐温病逝,时年六十六岁。

也许徐温在死前就已经意识到,他死后,再无人能压制住人中龙凤的养子徐知诰。

天下将是徐知诰的。

徐温算计辛苦二十年,全是白忙。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rmht/hyls/10604.html

  • 猜你喜欢
  • 热门推荐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