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话题 > 还原历史

秦朝原来是这样——至强之矛与至强之盾

历史大观园 还原历史 2020-06-21 16:17:54 0

范雎相秦后,大力推行“远交近攻”战略,矛头直指历史上的老对手:三晋。三晋之中,以韩国最弱,自然成为秦国鲸吞的首个猎物。

老谋深算的范雎制定一个完美战略,核心是集中兵力攻略韩国太行山地带,切断北方上党地区与韩国政府的联系,到时可不战而吞并战略要地上党。这个战略的执行落到战神白起身上,有他出马,秦军无往而不胜。

公元前264年,白起伐韩,连陷九城,斩首五万。公元前263年,白起再征韩国,略取南阳,切断太行山通道。公元前262年,白起三征韩国,攻取野王(今河南沁阳),断绝上党与韩国首都的联系。至此,韩国政府完全失去对上党的控制。

在白起的步步紧逼下,韩国政府被迫割让上党十七城给秦以换取暂时的和平。范雎的战略大获成功,他不禁露出得意的微笑。岂料就在此时,意外发生了,到嘴的肥肉飞走了。

出了什么事呢?

韩国政府要割地投降,上党军民不干!

上党郡守冯亭是个爱国者,他不愿沦为秦国人的奴隶,率军民奋起反抗,拒绝把上党拱手让给秦国。光凭上党十七城那么丁点地盘,如何与强大的秦国对抗呢?他思来想去,与其投降秦国,不如投降赵国,毕竟韩、赵以前是一家人。

对赵孝成王来说,这简直是飞来横财,不要白不要。

与韩国相比,赵国的底气要足得多。放眼天下,能够与秦国相抗衡的国家,也只有赵国了。在先前的阏与之战中,赵奢令秦国蒙羞,秦国军界后起之秀胡阳从此一蹶不振,退出历史舞台。

然而,赵国一些老成持重的大臣对接收上党十七城却心有疑虑。天上不会无缘无故掉下馅儿饼,这十七城是韩国割给秦国的,赵国接收无异于与强大的秦国作对,绝非明智之举。

平阳君赵豹反对说:“平白无故得来的好处,怕是会惹来灾祸!韩国把上党献给赵国,是想嫁祸给我们。秦国卖力而赵国坐享其成,天底下有这样的好事吗?强国不能从弱国那里得到的土地,弱国却想从强国那里获得,这岂不是平白无故的好处吗?秦国的战略,是通过水路运粮,以武力蚕食韩国,分裂其土地。我们不可与秦国争锋,还是不要接受上党为好。”

赵孝成王不以为然地说:“我们就算出动百万大军进攻他国,经年累月,也未必能得到一座城池。如今冯亭献十七城,这可是捡得了大便宜。”

谁都知道,把上党这块肥肉从饿狼秦国口中叼走,势必会成为点燃战争的导火索。赵孝成王不能不评估战争可能的结局,倘若秦国以战神白起为将,赵国谁可抵挡呢?

平原君赵胜分析说:“武安君白起为人勇敢,果于决断,判断洞察力很强,意志坚定。要与白起对抗,只能以持久战取胜,难以同他争锋相对。有一个人可以对付他,此人就是大将廉颇。廉颇勇猛枭鸷,爱护士兵,遇事不避艰难,能忍辱负重。要论野战,能力不如武安君,但论持久战,足以抵挡。”

赵孝成王大喜,遂派赵胜前往将上党十七城收入囊中。

秦国不战而取十七城的美梦顿时破灭,秦昭王勃然大怒,马上派大军进攻上党。

长平之战拉开序幕。

这一年,是公元前262年。

赵国大将廉颇将主力驻扎于长平,长平是上党十七座城邑中的一座,位于今山西高平西北。廉颇乃赵国之名将,老成持重,他深知秦军凶悍善战,决不可与之争战于野,遂做好持久抗战的准备。他下令以长平为中枢,修筑漫长的壁垒防御线,采取“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的战略,只守不攻。

据《战国策》的记载,起初秦军主帅是白起,后来换成王龁。为什么战无不胜的白起被换掉呢?白起是战国时代最伟大的将领,他长于指挥大兵团作战,特别长于运动战,这在伊阙之战及鄢郢之战有淋漓尽致的体现。然而,在廉颇的铁桶阵加乌龟战术面前,白起的运动战天才根本没有用武之地,范雎遂将他调回,去攻打韩国了。

从军队的战斗力看,秦军占有优势。秦人凶猛好斗且作战经验丰富,赵军虽同样具备尚武精神,终究略逊一筹。然而,赵国有自己的优势:主场作战,上党军民有决死之心,后勤补给较秦军更为便利。廉颇意图十分明确,以时间换空间,持久作战,拖垮秦军,以最小的代价赢得战争的胜利。

王龁很快就意识到战争遥遥无期。

在廉颇精心主持下,长平防线固若金汤。秦军可以在局部攻击战中取得小胜,却始终无法与赵军决战。双方在战场上投入数十万军队,却看不到壮观的战争画面,只有沉闷的战斗,逐个据点的争夺。

廉颇坚壁清野,据险控要,决不轻易出击,对秦军的叫骂不理不睬。这种似拙实巧的战法,令王龁无懈可击,只能一步步陷入战争的泥潭不能自拔。

天下的眼光,都集中到了长平这个弹丸之地。

这场战争,不仅仅关乎秦、赵两国的未来,也关乎东方诸侯的未来。在沉闷的战场上,秦军束手无策;然而,在外交战场上,秦国却是大赢家。

范雎之目光较他人更为长远。战争的奥秘之处,在于充满不可预知的变数,任何一个环节疏忽都可能导致满盘皆输。秦国虽是天下至强,以倾国之兵的赌注押在长平,也算是旷世豪赌,赌的是其他诸侯国不敢轻举妄动。

为了震慑东方诸国,白起再舞刀戈,挥师进攻韩国,韩国岂能抵挡?很快缑氏、蔺两城沦陷,举旗投降。

这一战,可谓是杀鸡吓猴。

秦昭王此举用意深远,乃是向东方诸侯显示国家之实力,秦完全有能力同时发动两场战争,不怕死的尽管来吧。果不其然,原本想支援赵国的东方诸侯们无不骇然。

韩国已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自然谈不上救援赵国。齐、魏、楚三国则蠢蠢欲动,它们都知道,倘若赵国灭亡了,自己绝对无力阻止秦国兼并天下。范雎明确告诉秦昭王:若是齐、楚两国援赵,秦国必须退兵!

在援赵一事上,齐国的态度摇摆不定。齐国已不复当年之勇,且与秦国不相邻,危机感不如魏、楚那么强。眼看秦军一面围困长平,一面横扫韩国,齐王不由得打起退堂鼓。他非但不敢出兵相救,甚至当赵国使者前来借粮时,竟然一口拒绝了。

同样犹豫不决的还有楚国,楚考烈王在秦国的威胁下,最终不敢贸然出兵。魏国与赵国是唇齿相依的关系,在援赵抗秦一事上,较齐、楚两国更为积极。为了牵制魏国,秦昭王利诱魏安釐王,欲割让垣雍城,以换取魏国的中立。然而,秦王的诡计却被平都君识破,他力谏魏王联合赵国,共同抗击秦国。

在这个节骨眼上,赵孝成王却犯了一个大错。

赵孝成王对军事十分外行,他盼望廉颇能率赵国男儿取得辉煌的胜利,老将军却祭出乌龟战术,不硬拼,不决战。赵王心里焦急,这样拖下去,要打到驴年马月呀?他打算再集结一支军队开赴长平,与秦军一决死战。

大臣楼昌乘机提议说,不如派个使臣,前往秦国议和。

被战争搅得头昏脑涨的赵王想想也是,先试试议和,如果议和不成,再战不迟。

大夫虞卿赶紧劝阻,分析说:现在秦军兵临城下,我们跑去要求议和,只有被动挨宰的份儿。要议和,手上一定要有筹码才行。什么筹码呢?先派使臣前往魏国与楚国,摆开合纵的架势,这样秦国定然心虚,赵国就可以掌握谈判的主动权。

这么好的建议,却被赵孝成王束之高阁了。

“弱国无外交”,尽管赵国也算是强国,与秦国相比还是弱了些,手中没有筹码却寄希望于谈和,不知不觉便陷入被动之中。

赵国使臣郑朱出使秦国,商议休兵事宜。范雎抓住这个机会,大肆宣扬秦军在战场上的“胜利”,营造赵国“失败”的假象。魏、楚两国风闻消息后,更是胆战心惊,魏安釐王原本想出兵相援,现在也打起退堂鼓。

这是赵孝成王在长平之战中犯的第一件错事。这次和谈未获成功乃是意料中的事,还示弱于敌。

虞卿这样说:“魏国与楚国看到赵国主动求和,定会认为赵国没有信心抵抗秦国,它们更不可能出兵相救了。秦国看到诸侯都不肯救援赵国,赵国势孤力单,也不可能同意和谈。所以谈判绝无成功的希望。”真是一语中的。

没有东方诸侯的相助,赵国只能凭一己之力与秦国周旋了。

这场漫长的战争依然望不到尽头。

秦、赵两国都投入越来越多的兵力,长平这个弹丸之地,双方各集结了数十万精兵对峙。老成持重的廉颇不改乌龟战术,仍然慢条斯理地与王龁打太极。这样拖下去,对秦国显然不是好消息。

转眼间,两年过去了,时间已到了公元前260年。

与赵国相比,秦国的后勤运输线更长,粮食、武器转运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秦昭王等得不耐烦了,不断向前线总司令王龁施压。王龁手握一支秦国有史以来最庞大的军队,再不卖力进攻,他这个总司令的头衔怕也要保不住了。

自长平战役开打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夏季攻势开始了。

农历四月始,秦军对长平防线发动史无前例的猛攻,取得了一定的战绩,袭杀一名赵军副将,士气大振。六月,王龁再度出击,连下两座赵国堡垒,俘虏四名军尉。廉颇精心营造的防线已被撕开一道口子。

廉颇没有慌了手脚,他马上又建成一道新防线。然而仅仅一个月后,该防线又被秦军突破,赵军两名军尉被俘。

长平防御体系包括西垒壁防线与东垒壁防线,王龁的夏季攻势,基本上摧毁了赵军的西垒壁防线。

秦军是否就此逆转战局呢?

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王龁虽取得夏季攻势的胜利,这个胜利恐怕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依白起的说法,在整个长平之战中,“秦卒死者过半”,考虑到后期围歼赵军时秦军伤亡并不算严重,可以推断此番夏季攻势损兵折将不在少数。

其次,廉颇虽然丢失西垒壁防线,东垒壁防线仍然固若金汤。此时双方的对峙情形,在《水经注》一书中有段出自《上党记》的引文:“长平城在(上党)郡之南,秦垒在城西,二军共食流水,涧相去五里。……城之左右,沿山亘隰,南北五十许里,东西二十余里,悉秦赵故垒,遗壁旧存焉。”可见廉颇的防御线是依托山河之险,易守难攻。

王龁希望赵军反击,只要廉颇出击,就可毕其功于一役。然而,廉颇这只老狐狸着实好性子,他仍然坚守不出。表面上看,秦军优势在手,其实不然。有一个人忧心忡忡,此人便是秦相范雎。

为了夺取上党,秦军几乎倾巢而出,战争业已持续三年之久,秦国已有强弩之末之势。要是廉颇始终不主动出击,排出铁桶阵,战争恐怕还得拖上三年,到时秦国要不战而败了。

只要廉颇坐镇长平,秦国终究要功亏一篑。

怎么办?

范雎思前想后,一个方案在这位谋略大师脑子里形成了。既然在战场上无法打败廉颇,不如开辟第二战场,这便是情报战、谍战。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rmht/hyls/10457.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