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话题 > 还原历史

战国原来是这样——春秋时代的小国,战国开始后都去哪了

历史大观园 还原历史 2020-06-21 15:30:31 0

如果把历史比作舞台,那么春秋时代的历史,就热闹得好似团体操。

虽说后人记住比较多的,还是那些诞生过春秋霸主的大国,或者齐桓公、晋文公这类风云人物,以及各种波澜壮阔的争霸场面。但如果细观历史就会发现,春秋每一个大人物的故事,甚至每一场吸引眼球的大事件,在高光的主角背后,龙套们的出镜率,也是相当高的。

比如宋国、陈国、蔡国这类的小国,这些我们看上去只是一个概念的名字,以及各种各样的小国国君们,不熟悉历史的朋友,可能无暇注意,但只要细细注意春秋时期的历史演进,就会发现他们的戏份,实在是太过重要。就以争霸战争来说,每一次大国争霸,爆发点大多是小国惹事;每一次大国间博弈,都是先以小国间互掐为铺垫。甚至有些时候,小国们还会喧宾夺主,让大国好好吃个瘪,比如鲁国就曾打过齐国,宋国也曾生扛过楚国,让称霸天下的楚庄王都没了脾气。

可到了战国时期,就不一样了。

如果说春秋历史好似团体操,那么战国时期,就是结结实实的对台戏。一直轮流唱主角的,都是几个主要大国,说起这段历史,哪怕最不熟的朋友,也张口就是“秦楚齐燕韩赵魏”,就好比电影大片,看的是主角光环。以前还抢个戏的龙套们,这下真成了人肉背景。

那么问题来了,战国开始之后,是不是真的就只剩下这七个国家,其他的小国都彻底没啦?

当然不是,恰恰相反,在它们看似边缘化的历史中,却也深藏着许多饶有趣味的故事,了解它们的消失,也许更能理解这个时代的风云变幻。

越国去哪了

虽然说起战国初期的大国,我们习惯称之为“秦楚齐燕韩赵魏”七国,但按照顾炎武《日知录》里的说法,应该是八个大国,除了前面七个大咖,还有一个实力足以比肩的超级强国:越国。

这个国家曾经的牛气与传奇,熟悉春秋晚期历史的朋友都了解,为了报血海深仇,那真是啥侮辱都能受,国王勾践睡过草席啃过苦胆,硬是华丽逆袭,把昔日强悍无比的死对头吴国打成了历史概念。甚至也因此有个说法:这个强悍的国家,也配得上位列春秋五霸,起码比争霸不成含恨而死的宋襄公有资格得多。

但是进入战国时代以后,在很多史料的描述里,特别是当代好些历史教材里,越国的故事就一笔带过了。曾经牛气如此,咋就说没就没啦?

其实在战国时代开始的时候,这个国家依然很牛很强大。

为什么牛?想想就知道,灭掉了传统老冤家吴国,打包全收其家当。而且越王勾践一代英主,更是打下一个雄霸天下的好家业。想不强大都难。

进入战国时代以后,中原地区的大事件十分热闹,但越国的事情,虽然历史上记录少,却一样非常热闹。

勾践过世以后,越国相继传了六代君主,虽然“新闻”少了,国力却在这里摆着,和北方的齐国以及西边的楚国,既闹过摩擦,也常打交道。是中原七大豪门说起来都为之色变,从来不肯轻视的力量。

到了勾践的六世孙无疆在位的时候,也正是战国时候,几位风云人物的叱咤风云期。比如北方的齐国,正是齐威王一鸣惊人的时候,西边的楚国,也是楚威王长袖善舞的年头。七大强国各个憋足了劲,卖力求发展弄争霸,劲爆故事不断。但当时最劲爆的一件事,却正是这位越王无疆造就:公元前333年,越王无疆大举进兵,要攻打北方的齐国。

为啥要闹出这个大新闻?按照《史记》的说法,是因为越国国力日益衰弱,特别是被西边的楚国压制,空间日益缩小,于是堤内损失堤外补,悍然发动对齐国的进攻。但这时候的齐国,虽说是一代英主齐威王在位,可还正处在爬坡阶段,实在经不起这轮折腾,眼看越国是搏命而来,齐威王却灵机一动,来了一次祸水西引的妙笔。齐威王派使者劝说越王无疆:你的对头是楚国,你凭啥过来打我们,咱俩要是打得不可开交,楚国朝你扑过来就麻烦了。何况现在楚国也在对外用兵,正是你攻打楚国的好机会,打我干吗?

要说这越王无疆,也确实是志大才疏的类型,真的就掉转了枪口,冲着楚国就撞了过去,且不论到底打不打得过楚国,就这种朝令夕改,胡乱拍板的军事决策胡乱调,就和后来宋徽宗联金灭辽有一拼,这种没头苍蝇一般的指挥,打得过也变打不过了。最后果然没打过,送上门去被楚国一顿暴虐,把江苏到浙江一大片土地都收入囊中。向北一直扩张到了徐州。白白给楚国送了大礼。

值得一说的是,楚国虐完了越国,便在长江边建了“金陵邑”,也就是今天的南京。而被虐完的越国,国王无疆被楚人杀死,土地被楚国大片吞并,只剩下一小块地勉强维持,就这残山剩水上,几个儿子还互相争斗自立为王,从此基本退出战国舞台。

但值得表扬的是,越国的家族们,虽说争斗不停,但扩张也不停,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时候,他们也在南方建立了大大小小好些国家,比如闽越和百越,都是他们一系。华夏文明跨越长江界线,播撒在南中国大地,最早的军功,该记在他们身上。

不作不死的宋国

虽说连顾炎武都认为,战国七雄的划分不科学,一开始应该是“八雄”。但战国有个国家却曾认为,第八个强国根本轮不到越国,却应该是它自己。

这个国家的君王,就是宋康王。

作为春秋时代曾经举足轻重的大国,宋国的地位,自从宋襄公争霸不成身死后,基本就是打酱油,虽说也曾是夹在晋楚之间,被双方争取的力量,可到了战国年代,就连这点儿价值都一度没有了。

而且和战国时代的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一样,宋国也出了类似的折腾。史称“戴氏取宋”,也就是在公元前356年至前350年之间,宋国权臣司城子罕推翻宋桓公自立为王,从此也换了马甲。这类事情放在春秋年间,还算是个大新闻,但在战国时代,已经不稀罕了。所以流传下来,就连具体发生时间,都有不同的说法,十分不引人注目。

但引人注目的人物,就是宋国最后一任国王:宋康王。作为司城子罕的弟弟,此人同样靠政变上台,把好哥哥打到了齐国去。而且比起耍阴谋的哥哥,这位宋康王却是个猛兽类型的人物,生得孔武有力,还有一身好武功,所谓“力能屈伸铁钩”,放今天参加世界大力士比赛,必然能为国争光。但放在当时,宋康王要的不是争光,而是争霸。上任之后就整顿军备,而且还开出高价,招揽了不少勇猛武士,外交手腕也鬼机灵,和秦国建立了友好关系,接受了秦国不少帮助,成了秦国安插在中原的一枚棋子。

以秦国当时的打算,就类似狐假虎威,秦国做老虎,宋国借着秦国的威风,在中原招摇一下。没想到真执行起来才知道,宋康王可不甘心做狐狸,他要做豺狼。

从公元前318年宋康王自立为王起,这个国家就没消停过,而且出手就令中原六大国震惊了:先向东打败了齐国,夺了五座城池;接着向南打败了楚国,扩地三百里;又向西打败了魏国,几场胜利下来,天下震动。

这就好比武侠小说里,一个窝囊了很久的小子,一出手就接连打趴下南帝北丐东邪西毒,江湖不震惊,肯定没天理。

但宋康王本人,却狂得更没天理,接下来出格的事情就来了:长鞭抽地,弓箭射天,还强迫着官民全喊万岁,号称自己就好像太阳一样灿烂光亮。雷人雷事不断,把周边国家鼻子都给气歪。还给了他一个绰号:桀宋。然而,宋康王自己不知道,他的强大,是建立在一个本钱上的:秦国的支持。列国对他退避三舍,不是因为他强大,而是不愿意招惹他背后的那个战争魔兽。如果他懂这个道理,至少还能把握个分寸,蹦跶的时间长一点,但遗憾的是,他不懂!

他真以为是自己天下无敌,才吓坏了列国君主们,于是扩张的速度也紧锣密鼓,挑衅的对象,竟变成了当时堪与强秦比肩的超级大国:齐国。

其实秦国扶持宋国,要的就是这目标:齐国已经成为秦国东进的最大对手,可两家偏偏又离得远,秦国也曾组织过远征,却被齐国给打回来,还叫齐国组织联军,反过头把函谷关拿下了,幸亏齐国国内当时矛盾重重,否则真险过剃头。所以为了对付这强大对手,就得在这强敌面前拴条狼狗,让它彻底分心,这样才好坐收渔翁之利,宋康王就是最好人选。

宋康王一天天地闹,齐国一次次地忍,终于等到惹了众怒忍够了,齐湣王霸气出手。公元前286年,齐国和魏国、楚国组成联军,大举进攻宋国,一直自我感觉良好的宋康王,这才知道大国不是这么好当的,几下交手就被打得稀里哗啦,宋国的城池一座座沦陷,这下求和没用,割地赔款也没用,三个大国铁了心:灭的就是你。

这下宋国就惨大了,三大国的强军战车一起碾轧而来,眼看彻底顶不住了,宋康王也仓皇逃窜,逃也没逃掉,被齐国抓住后杀掉,作为周朝就建国的老牌国家,宋国就这样被瓜分了。

当然就战国历史的走向来说,宋国被灭的意义却极其重大,正是宋国的被灭,才拉长了齐国的战线,给了秦国、燕国乘虚而入的机会。宋国灭亡两年后,燕国秦国组织的五国联军伐齐,差点端掉齐国的江山。侥幸熬过一劫的齐国,也就彻底失去了与秦国争锋的实力。秦国东进中原的最大障碍就此搬开,而自大身死的宋康王,只是钓饵一颗。

昙花一现中山国

比起越国和宋国的风波,其他好些小国的灭国,却显得悄无声息。

作为周公封地的鲁国,虽说也曾在吴起的带领下,战国早年还曾让齐国吃过瘪,但总体说来,窝囊挨揍是主流,被齐国胖揍是家常事,连大本营曲阜都眼看保不住,出了曲阜以东,就是齐国的地盘,过得十分风雨飘摇。

就这样在风雨飘摇中,鲁国还是熬过了战国大部分年头,直到公元前256年,才被楚国所灭。

而另一个曾经显赫一时的小国,就是中山国。

这个小国在战国早期,曾是首霸魏国差点崩掉牙的硬骨头,后者狠拼硬打,才在公元前406年将其灭亡,谁知又是百足之虫一般,命着实太硬,公元前378年又复国成功。有了第二次生命的中山国,地盘在河北平山地区,也一度焕发了第二次青春,国力出名地强盛,曾把邻居赵国折腾得苦不堪言。正是因为被中山国的铁骑打得太头疼,赵武灵王才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胡服骑射!

在完成了这场震撼中国古代史的伟大军事改革后,一直强硬的中山国,就成了赵国胡服骑射的第一个试验品,被摧枯拉朽般地灭掉。公元前296年,中山国灭亡。这次,是真灭了。

而在春秋年间号称首霸的郑国,则是在战国时期,沦落于战国七雄里最弱的一位——韩国之手。

作为战国七雄里最弱者,韩国比较幸运处,就是摊上个还可以逮着欺负的邻居郑国。但偏偏郑国还不自量力,一开始瞧着韩国弱,竟抱着魏国的粗腿,想着先欺负欺负韩国,这下就招灾加速度。公元前408年,韩国拿下了郑国的重镇雍丘,公元前385年又拿下阳城,每次郑国耍威风,就会被韩国一顿暴打。

但当时郑国,却还有个安全条件:毕竟是魏国的小兄弟,打狗还要看主人面,所以每次只要韩国占了便宜,魏国就要干涉,一来二去,虽说郑国国土越来越小,却总算能勉强维持,但公元前375年,郑国的好日子终于到头了,是年魏国与楚国展开了空前惨烈的大战,动用倾国之力的魏国,也实在难以再管这个小弟了,于是韩国乘虚而入,将郑国彻底吞并。

然而对韩国来说,灭亡郑国的最大意义,就是把国都迁到了郑,好好坐享了郑国的家业,也奠定了其在战国七雄里的位置。而位于山东境内的莒国和邹国,春秋时期就是小国,到了战国弱肉强食的年代,更是彻底无法自保,相继灭亡在楚国之手。同样灭亡于楚国之手的,还有蔡国、杞国、倪国、曾国,这几个小国的灭国时间,史料五花八门,基本不可考。

但就在这样残酷的时代里,却也有个传奇小国生存了下来:卫国。

这个诞生了商鞅、吴起等一干杰出变法家的神奇国度,人杰地灵却国力奇弱,常年处于齐国、赵国、卫国的包围中,领土不断被蚕食,到了战国晚期,只剩下濮阳这个巴掌点儿大的地方。但幸运的是,由于魏国被秦国击败,少了一个传统威胁,卫国更顺利地攀上了秦国的高枝,成了其铁杆附庸,一直到秦始皇灭六国时,卫国依然存在。直到公元前209年,秦朝都已经风雨飘摇时,这个国家才被秦二世所灭。

胡人国家变化多

除了这些传统诸侯国外,战国时期一度活跃的,还有一些少数民族建立的小国。

燕国的北方,就有东胡和肃慎,东胡活跃在今天辽宁西部,和燕国之间的战争极多,燕国的领土,也因此拓展到辽东地区,设立了渔阳、上谷、辽东、辽西四郡,这四个要地直到汉武帝年间,还是汉朝抗击匈奴的东线桥头堡。而与燕国时战时和的东胡,后来则被匈奴击败,一度成为匈奴附庸,后来更分裂成两个十分有名的民族:鲜卑和乌桓。

比起高调的东胡,肃慎却低调得多,但就中国历史来说,他们的影响显然更恒久,肃慎活跃在长白山以北,自周朝时就与中原有往来,但由于它们离得远,往来也极少,但他们却是后来靺鞨和女真的祖先。因此清朝雅克萨大战前,康熙皇帝致书沙特的交涉国书里,就有掷地有声的一句话:肃慎,自古吾北土也!

和燕国一样,赵国的北面,也一直是蛮族环伺。比如林胡和楼烦,林胡这个部落,可能名声不太响亮,但后来的历史却极长,先是在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被赵国一顿猛打后屈服,等到匈奴崛起后,又转而投向了匈奴,它的名字也换作“丁零”,一直到魏晋南北朝时,还活跃在中国北方。

楼烦的名号,显然就更响亮了,同样是被赵国痛打,也同样后来投降了匈奴,再后来的汉匈战争中,他们更是充当急先锋,与汉朝铁骑血战了好几场,特别是著名的汉朝卫青收复河套的战役里,打败的正是已归属匈奴的楼烦部落。汉朝征战四方的荣光里,他们好好当了垫背。

而作为战国最强的秦国,除了要面对中原六国这些强敌,北方和西方,也同样麻烦不少。特别是西部,还有“大荔”“绵诸”“义渠”几个部落。而其中给秦国威胁最大的,当属义渠。哪怕是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国力已然雄视天下的秦惠文王时代,义渠依旧是秦国坐卧不安的强敌,尤其和其他部族不同的是,义渠十分重视外交,和中原国家关系很密切,特别是每次中原兴起联合抗秦的活动时,义渠也会热情参加,在秦国后背凶狠捅刀子。特别是东方五国合纵抗秦的时候,义渠也乘虚而入,在西线大肆攻打秦国,把秦国结结实实地惊出冷汗。

这个倔强的强敌,直到秦昭王三十五年,也就是公元前272年,秦国才彻底将其灭掉。至于其部族的下落,大多自然融入了华夏族,也有少部分西迁,成为羌族的一支。

然而对秦国来说,他们能够确立逐鹿天下的绝对优势,综合国力远远凌驾于中原六国里任何一国之上,更因为两个南方邻居送大礼:巴蜀。

在今天,巴蜀往往用来合称四川、重庆地区,但在战国时期,巴蜀却是两个国家。一个是建立于成都平原地区的蜀国,另一个是地盘包括今天重庆地区的巴国。从战国初年开始,秦国就对这两个国家进行讨伐,直到公元前315年,才由名将司马错带兵,将这两个国家彻底灭掉,把四川大地收入囊中。

对于秦国后来一统天下的进程来说,巴蜀地区的获得,才是其中最具决定性的一步:秦国获得了广袤的粮食产地,更以巴蜀当作重要的战略大后方,特别是著名的都江堰工程完工后,四川更成为粮食产量丰饶的天府之国。秦国几次重大战役,拼的就是粮草的战略支撑力,特别是著名的长平之战,正是巴蜀地区的粮食供应,才保障秦国以倾国之兵,打赢了这场惨烈的消耗战,搬掉了东进中原的最后一个强敌:赵国!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rmht/hyls/10433.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