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与传奇 > 沙场飞将

袁绍为什么要与张燕联合,其目的何在?

历史大观园 沙场飞将 2020-07-14 23:31:44 0 袁绍

湮没了黄尘古道,荒芜了烽火边城。岁月带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这是历史的魅力,一起来研究下“袁绍为什么要与张燕联合,其目的何在?”的话题,感受历史的心境。

《后汉书·朱儁传》说:“自黄巾贼后,复有黑山、黄龙、白波、左校、郭大贤、于氐根、青牛角、张白骑、刘石、左髭丈八、平汉、大计、司隶、掾哉、雷公、浮云、飞燕、白雀、杨凤、于毒、五鹿、李大目、白绕、眭固、苦唒之徒,并起山谷间,不可胜数。其大声者称雷公,骑白马者为张白骑,轻便者言飞燕,多髭者号于氐根,大眼者为大目,如此称号,各有所因。大者二三万,小者六七千。贼帅常山人张燕轻勇矫捷,故军中号曰‘飞燕’。善得士卒心,乃与中山、常山、赵郡、上党、河内诸山谷寇贼更相交通,众至百万,号曰‘黑山贼’。河北诸郡县并被其害,朝廷不能讨。(张)燕乃遣使至京师,奏书乞降,遂拜燕平难中郎将,使领河北诸山谷事,岁得举孝廉、计吏。”《三国志·魏志·张燕传》及注引司马彪《九州春秋》基本相同。

如上引史料所表明,当黄巾起义之际,包括属于冀州的中山、常山、赵郡,属于并州的上党,以及属于司隶的河内,都是“黑山贼”的活动地区。由于“黑山贼”以山区为根据地,从而被称为“山贼”(《三国志·魏志·张燕传》注引《九州春秋》)。曹丕在《典论·自叙》所述东汉末年的战乱情况,其中一句为“山寇暴于并、冀”,所谓“山寇”,其意义与“山贼”相同,所指当然也是“黑山贼”。在张燕领导下的这些“山贼”或“山寇”,众达百万,是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尽管“河北诸郡县并被其害”,东汉政府终于被迫接受张燕的“乞降”,并任命他为平难中郎将。从此,张燕取得合法地位,成为河北地区声势浩大的割据势力,不但参与割据势力之间的相互联合或争斗,而且企图进一步据有冀州。

《三国志·魏志·袁绍传》说:“从事沮授说(袁)绍曰:‘将军弱冠登朝,则播名海内;值废立之际,则忠勇奋发;单骑出奔,则董卓怀怖;济河而北,则勃海稽首。振一郡之卒,撮冀州之众,威震河朔,名重天下。虽黄巾猾乱,黑山跋扈,举军东向,则青州可定;还讨黑山,则张燕可灭;回众北首,则公孙必丧;震胁戎狄,则匈奴必从。’”作为“黑山”统帅的张燕,在取得冀州牧职位不久的袁绍心目中,与青州“黄巾”、幽州公孙瓒是并列的,被视为重大的敌人之一。特别是张燕,其根据地主要在冀州的诸山谷,近在袁绍肘腋之下,而且张燕是东汉政府所任命的平难中郎将,不将袁绍放在眼里,所谓“跋扈”即说明了这一点。张燕是袁绍的心腹之患。在沮授的策划中,为什么没有建议袁绍立即出军消灭张燕,而是置于举军东向平定青州的黄巾军之后?当时,“黑山”“黄巾”往往并提,两者之间具有密切关系,“黑山贼”中如郭大贤即是“太平道”的道众之一。因此,袁绍固然视张燕为心腹大患,而更为恐惧的,还是“黑山”与“黄巾”在冀州的合流。近抚张燕,远攻黄巾,这就是沮授策划的关键和实质所在。

如何近抚张燕,几乎没有正面的史料保留下来,现在可以看到的仅有两条。《三国志·吴志·孙策传》注引《吴录》,其中载有孙策致袁术的信件,信中指斥袁绍、曹操、刘表、公孙瓒、刘繇、刘备等割据者,指斥袁绍的是“河北通谋黑山”。这封信也见于《后汉书·袁术传》,作“河北异谋于黑山”,李贤注说:“谓袁绍为冀州牧,与黑山贼相连。”这个解释无疑是正确的。袁绍为什么联合“黑山”,目的很明显,即是安抚张燕,防止张燕与黄巾合流。此外,另有一条史料也可以互证。当时,东郡太守臧洪曾联合“黑山”据郡起兵反对袁绍,袁绍的幕僚陈琳奉命去信劝阻,以为“黑山”不可恃,臧洪答复说:“足下讥吾恃黑山以为救,独不念黄巾之合从邪!”(《三国志·魏志·臧洪传》)谁曾与“黄巾合从”,这里没有主语,实际即是袁绍。臧洪受过袁绍恩惠,因而没有在这里明白点出,“黄巾合从”意即与“黑山”联合,也是在为之隐讳。两条史料说明了当时袁绍对待张燕的策略。

安抚张燕,与之联合,最多只能使其不与黄巾合流,但不能阻止黄巾主动向冀州靠拢。果然,在袁绍没有出击之前,黄巾已经发动进攻。《后汉书·公孙瓒传》说:“初平二年,青徐黄巾三十万众入勃海界,欲与黑山合。”勃海郡属于冀州,袁绍在取得冀州牧职位以前本来是勃海太守。《三国志·魏志·公孙瓒传》说:“(公孙瓒)遂出军屯磐河,将以报(袁)绍。绍惧,以所佩勃海太守印绶授瓒从弟(公孙)范,遣之郡,欲以结援。范遂以勃海兵助瓒,破青徐黄巾,兵益盛,进军界桥。”第一条史料,即青徐黄巾进军勃海,事在初平二年;第二条史料,即公孙瓒出军并借助勃海兵以破黄巾,《资治通鉴》卷六○也系于同年。两条史料之间是否具有必然联系,应该考察。公孙瓒所以出军屯磐河,是由于其弟公孙越在进击孙坚时中流矢死,完全出于偶然,并与袁绍基本无关,为什么袁绍却因此将勃海一郡让与公孙范?这里只能作如下合理解释,即袁绍企图利用公孙瓒以阻挡青徐黄巾军,为其看守大门。如果黄巾军一旦发动进攻,在战争中,可能是公孙瓒被削弱,甚至消灭,反之,黄巾军亦然,而袁绍则可以坐山观虎斗,享渔人之利。因此,袁绍拱手将勃海地盘和太守职位奉送给公孙瓒。所谓“绍惧”“欲以结援”,应该属于表面现象,不能说明袁绍的真正意图。其实,公孙瓒为袁绍火中取栗,这不是第一次,袁绍从韩馥手里夺取冀州,公孙瓒就充当过这种角色。

袁绍的策略是,安抚张燕,与之联合,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则是利用公孙瓒,以阻止黄巾军的进攻。这不但贯彻了沮授策划,还是这个策划的进一步发展。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lscq/scfj/25099.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