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与传奇 > 沙场飞将

公孙瓒实力如何?为何能割据幽州?

历史大观园 沙场飞将 2021-08-13 14:02:53 0 公孙瓒

沿着古长城徒步,仿佛行走于历史与现实之间。一边欣赏雄浑壮观的边塞景象,一边不断去怀想曾经发生在这片历史大地的过往。今天来讨论“三国人物——割据幽州的公孙瓒”的话题,一起感受历史的魅力。

与当时的割据者相同,公孙瓒也是靠武装力量起家的。他所割据的地区在幽州,辖境相当于现在的河北北部和辽宁等地,与乌桓等相邻接;因此,他不断与这些少数民族的贵族以兵戎相见。东汉末年,公孙瓒是一个能征惯战、手握重兵的割据者,在“武”的方面充分显示了他的才能。对公孙瓒的这种才能,《英雄记》有过精彩描述:

公孙瓒除辽东属国长史,连接边寇,每有惊,辄厉色愤怒,如赴仇敌,望尘奔继之。夜战,虏识瓒声,惮其勇,莫敢犯之。(《太平御览》卷四三七引)

公孙瓒与破虏校尉邹靖俱追胡,靖为所围。瓒回师奔救,胡即破散,解靖之围。乘胜穷追,日入之后,把炬逐北。(同上卷八七○引)

公孙瓒每闻边警,辄厉色作气,如赴仇。常乘白马,又白马数十匹,选骑射之士,号为“白马义从”,以为左右翼。胡甚畏之,相告曰:“当避白马长史。”(同上卷八九七引)

这里所谓“边寇”“胡”,是指东胡族的乌桓。西汉以来,这支少数民族迁居到现在河北、辽宁一带的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的塞外。由于乌桓贵族经常对汉族聚居地进行劫掠,汉族人民的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公孙瓒对乌桓贵族的反击,这是一种正义行动;同时,从上引《英雄记》看来,在不断反击乌桓的战争中,公孙瓒“厉色愤怒,如赴仇敌”,也是他的“刚毅”性格的一种反映。

据《后汉书》《三国志》的《公孙瓒传》及其他史料,公孙瓒的经历是这样的:以属于郡小吏的门下书佐任上计吏,举孝廉为郎,再为辽东属国长史、涿县令;从任涿县令开始,就奉命统率过三千名幽州突骑出征,后来又以骑都尉率军反击乌桓贵族对幽、冀等州的掠夺;罢兵以后,又以降虏都尉统率步骑万人屯驻右北平郡(今辽宁凌源西南),再以中郎将兼领辽东属国长史,封都亭侯,掌握了一支相当强大的军事力量;最后则是任奋武将军、前将军,封蓟侯和易侯。在戎马生涯中,公孙瓒在河北,军队愈来愈多,职位愈来愈高;与此相应,对河北地区的其他割据者,矛盾也必然会愈来愈大。彼此之间,终于导致了相互兼并的长期战争。

除公孙瓒外,河北地区还有三支拥有强大武装的割据势力。其一是公孙瓒的上级幽州牧刘虞,其二是冀州牧韩馥,其三是韩馥属下的勃海太守袁绍。刘虞是东汉王朝的宗室,祖父刘嘉担任过中央政府九卿之一的光禄勋。他“初举孝廉,稍迁幽州刺史”,后来还曾被任命为三公之一的太傅,是当时世族中的著名人物。初平二年,在讨伐董卓的战争中,袁绍和韩馥甚至企图推举刘虞为帝,以代替董卓所立的小皇帝(即汉献帝)。韩馥“颍川人,为御史中丞,董卓举为冀州牧”(《三国志·魏志·武帝纪》注引《英雄记》)。他是董卓心目中的“群士”之一,即当时的名士;同时,他又是“袁氏故吏”,与“汝南袁氏”这个显赫世族有着密切的关系。袁绍是当时汝南袁氏的代表人物,不但是世族,也是著名的豪杰和游侠。

刘虞和公孙瓒共处幽州,韩馥和袁绍共处冀州,两雄不并立,彼此都在企图兼并对方。《后汉书·刘虞传》说:“初,诏令公孙瓒讨乌桓,受虞节度,瓒但务会徒众,以自强大,而纵任部曲,颇侵扰百姓,而虞为政仁爱,念利民物,由是与瓒渐不相平。”这件事虽然记载在初平元年,实际上,刘虞、公孙瓒之间矛盾的形成,远在这年之前,主要原因在于,公孙瓒“务会徒众,以自强大”,所拥有的武装力量已达到刘虞不能控制的程度。次年,刘虞拒绝韩馥、袁绍拥立,尽管他的理由十分堂皇,说什么“今天下崩乱,主上蒙尘,吾被重恩,未能清雪国耻。诸君各据州郡,宜共戮力,尽心王室,而反造逆谋以相诟误邪!”(《后汉书·刘虞传》)其实,主要还在与公孙瓒之间的矛盾,他是不可能得到公孙瓒支持的。后来刘虞战败被俘,公孙瓒杀他的理由即是“前与袁绍等欲称尊号”。《三国志·魏志·公孙瓒传》注引《典略》说:“(公孙)瓒曝(刘)虞于市而祝曰:‘若应为天子者,天当降雨救之。’时盛夏,竟日不雨,遂杀虞。”充分说明,公孙瓒是反对刘虞称帝的,刘虞拒绝袁绍、韩馥的拥戴,其原因也主要在此。

公孙瓒力量逐渐壮大,实际上,已经基本控制了幽州,刘虞将被兼并,只是时间上的问题。至于对韩馥据有的冀州,公孙瓒一直是虎视眈眈的;但是,袁绍却早已在企图消灭韩馥,占有冀州。袁绍谋士逢纪利用公孙瓒的这种心理,建议说:“可与公孙瓒相闻,导使来南,击取冀州。公孙必至而(韩)馥惧矣,因使说利害,为陈祸福,馥必逊让。于此之际,可据其位。”(《三国志·魏志·袁绍传》注引《英雄记》)果然,公孙瓒为袁绍火中取栗,“引兵入冀州,以讨(董)卓为名,内欲袭(韩)馥”。正如逢纪所策划,韩馥被迫逊位,袁绍唾手得到了冀州。过去幽、冀两州各自的内部矛盾,从此转化为两州之间的矛盾,亦即公孙瓒、袁绍争夺整个河北地区的矛盾。

初平二年,当袁绍取得冀州之后,青徐黄巾军三十万众进入河北,为公孙瓒所破。通过这次战争,公孙瓒不但解除了黄巾军对他的威胁,而且得到黄巾军的大量“车甲财物”,“威名大震”。因此,公孙瓒认为,进攻冀州的时机已经成熟,即以袁绍拥立刘虞为理由,发动进攻,展开了著名的“界桥之战”。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lscq/scfj/25096.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