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家文化 > 古代文化

唐文化简史——大幕开启

历史大观园 古代文化 2020-06-16 15:47:12 0


威震四方的天可汗

唐朝建立之后,天下并不稳定,当时在河北有窦建德的夏国、江淮有杜伏威等建立的吴国、河南有王世充建立的郑国、晋阳则被刘武周占领。经过多年的征战,李渊父子打败窦建德等人,最终统一了全国。唐高祖李渊在称帝之初,一切仍沿用隋朝旧制,全国统一之后才有所改变。武德九年(626)六月,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杀死了自己的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逼迫李渊禅位,自己当上了皇帝,次年改元贞观,是为唐太宗,在位二十三年(627~649)。唐太宗登上皇位之后,注意吸收隋朝灭亡的教训,善于纳谏,任用贤人,进一步完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在他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社会比较安定,生产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历史上把这段时期称为“贞观之治”。

为巩固政权,唐太宗进一步完善了隋朝的制度。第一,加强中央集权的官僚统治机构,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长期发展,到隋朝大体定型。在尚书、中书、门下三省之中,以尚书省的长官尚书令的地位最高,权最重,也常遭皇帝的猜忌,故自南北朝后期以来,往往付诸阙如。由于唐太宗在未即位之前曾任尚书令,此后尚书令虽存官名但不实授。高宗之后,为了防止大权旁落,皇帝常挑选一些低级的官员任宰相,进一步削弱了尚书省的权利。在地方上,仍然实行州县两级制,但是为加强对地方控制,唐太宗依据山川形势,把全国分为关内、河南、河东、河北、山南、陇右、淮南、江南、剑南、岭南十道。唐玄宗时期,又重新划分全国为十五道。道是监察机构,皇帝经常派巡察使、按察使等官员到各道、州、县检查吏治,对地方官实行监督。

唐文化简史——大幕开启

唐时期全图

唐文化简史——大幕开启

李世民画像

第二,在军事上实行府兵制。府兵由军府所在地从“六品以下子孙及白丁无职役者”中挑选,每三年选拔一次;府兵的经常性任务是轮班到京师宿卫,称为“番上”;府兵在不执行任务时,进行生产活动,实行的是一种兵民合一的军事制度;唐代府兵的调遣由兵部掌握,地方官乃至中央十二卫都没有调兵的权利;战争期间,中央从各地调集军队,混合编制,将领则是临时委派,战事结束后“兵散于府,将归于朝”。将帅和士兵的这种临时结合,有利于防止将帅的专兵跋扈,从而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制。

第三,制定法典。唐高祖时就下令制定《唐律》,唐太宗时完成,至高宗时期,又令长孙无忌撰写《唐律疏议》解释《唐律》条文,《唐律》的制定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促进生产的发展。

第四,实行科举制和兴办学校,实行新的选官制度,为唐朝笼络了大批的人才,进一步打击了门阀大族的势力。

第五,修《氏族志》,使一些在朝做官的庶族地主也获得了士族的身份。通过这些措施,唐太宗为唐朝的强大奠定了一个坚实的政治基础。

唐文化简史——大幕开启

唐代彩绘武士俑

太宗之后,宫廷虽然几易其主,但太宗的政策都延续了下来。到唐玄宗时期,任用姚崇、张九龄等人为宰相,在他们的辅佐之下又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整顿吏治,发展农业。社会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社会出现前所未有的稳定局面,史称“开元盛世”。这样经过一个多世纪的积累,唐朝达到全盛时期,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国势十分强盛,声威远震,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之一。

周边少数民族和许多国家都对唐朝心生仰慕之情,纷纷前来朝贡。同时,唐朝也用开明的政策来对待世界各国和各少数民族。唐朝初年,高祖李渊曾在未央宫置酒招待各个少数民族首领,席间突厥颉利可汗起舞而歌,南越酋长冯智代咏诗,李渊见此,高兴地说:“胡越一家,自古未有也。”唐太宗对古代君王重汉族而轻视夷狄的做法颇不以为然,他曾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在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吸引下,各少数民族纷纷来附。公元630年,一些少数民族的首领到宫门前恳请唐太宗称“天可汗”,自此之后,唐朝皇帝就以“天可汗”的名义向西北诸少数民族发号施令。

唐朝前期由于经济得到极大发展,吏治清明,社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稳定局面,整个社会呈现出一种蓬勃向上的气象。唐朝不仅创造了一个政治上的全盛时期,同时在这种形势下,唐朝人对自己充满了自信,以开放的心态、博大的胸怀对待外来文化,又创造了一个文化全盛时期。

科举制——文官制度的缘起

科举制,是我国唐宋以后选拔官吏的一种考试制度,它源于两汉至南北朝时期的察举制度。它的产生有一个发展过程,大抵萌芽于南北朝,始于隋朝而成于唐朝。

在春秋时期,官职完全由世袭大族垄断。西汉武帝时期,正式建立察举制度,由皇帝临时下诏察举贤能。汉武帝又在京师设立太学,用考试的方式来选拔人才。但到了东汉后期,豪强大族控制了察举和辟诏,到魏晋时期更是发展到了九品中正制,门第又成为选拔官员的先决条件。南北朝以来,门阀士族衰落,察举制度重新得到重视,南朝和北朝都恢复了举秀才和举孝廉的制度。值得注意的是,察举征辟制中包括的某些科目如秀才、孝廉等,可以看做是分科考试的前身。在中国古代科举制的发展过程中,有两个关键性的发展阶段,自汉代察举征辟制中的策试到南北朝时期的九流常选,考试开始走向定期化,考试科目也在不断增加。至隋朝时,随进士科的设置,考试科目基本固定下来,科举考试也初具规模。当隋唐两个王朝的统治者登上历史舞台时,他们不仅掌握了变革任职制度的经验,而且也具备了进行这种变革的充分条件,科举制便应运而生了。

唐文化简史——大幕开启

唐代礼宾图

唐朝初年,兵戈未宁,动乱频仍,科举制度还无法实行。及太宗即位,大肆招揽文士,科举制开始进入正常的轨道,经过高宗时期的完善,科举制度才正式形成。

唐代的科举考试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制举,一类是常举。制举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临时性考试,以求非常之才。制举的科目多临时设置,平民子弟和官吏都可应试,但制举不常举行,每次录取的人数也不过一两人,多到五六人,因此在科举考试中并不占重要地位。所谓常举是定期举行、科目一定的考试,是科举考试中的重要部分。常举分为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算、道举、童子等科,其中以明经和进士两科最为重要。常举制中以秀才一科等第最高,但是因为隋代秀才科特难,唐代受其影响对秀才的要求也很高,结果导致士人怯于应试,不久被废除。其他的杂色科目,如明算、明法等又为士人所耻,不屑于应试,使人对此也不热心。因此只有明经、进士两科成为唐代科举的主要科目。

明经科的考试分帖经和墨义,主要考考生的死记硬背的功夫,因此明经一科也逐渐被人瞧不起。甚至皇帝本人也对它语出嘲讽,唐太宗曾说:“只念经疏,何异鹦鹉能言?”在唐玄宗时期明经考试又加试时务策,才使这种情况有了改变。进士科的考试有帖经、诗赋和时务策,尤其是以诗赋为主。因此在唐朝的科举考试中,中明经易,中进士难。 中进士虽难,但及第之后容易飞黄腾达,被世人称为是“士林华选”,因此一些位极人臣的士人便认为“不由进士者,终为不美”。但由于进士录取的名额较少,一般只有百分之二左右的人能中;而明经的录取名额较多,一般大约有十分之二的人能中,所以明经仍是唐朝士人进入仕途的主要途径。

唐文化简史——大幕开启

唐代文官俑

进士及第是士人一生中最关键的一步,多年的寒窗苦读,到此时终于有了眉目,可以扬眉吐气了。新科进士们总是陶醉在各种宴会的狂欢之中,公私个人都乐于为这种宴会慷慨解囊,使得京城有一部分人专门以筹办各种宴庆活动为职业,即所谓的“进士团”。进士及第之后一般要有参见宰相、向主司谢恩、同年集会等仪式。参见宰相又称“过堂”,先由进士团在大明宫内供帐备酒食,新进士们在此集合,等候宰相上堂。宰相到齐之后则由状元致词,状元因故不到则由第二名代替致词。致词之后,各人一一通报姓名,自我介绍。参见宰相之后,新科进士们还要向掌管贡举的吏部侍郎或其他知贡的官员谢恩。新科进士的集会,在主司的住宅附近,也是临时由进士团主办,院内供帐宴馔,豪华丰盛。进士及第之后,也仅是取得了出身的资格,还要经过吏部的关试,这才有了在吏部铨叙授官的资格。

关试之后,新科进士大宴于长安城东南的曲江亭,被称为“曲江宴”,这个宴会在各种公私宴会中最为盛大,甚至有时连皇帝也要参加。当此之时,新科进士们还要选出两名最年轻的为“两街探花郎”,也被称为“探花郎”,他们要骑马游遍长安的各大街名园,采尽早春名花。唐代诗人孟郊曾做过一篇写探花的名作,他写道:“昔日龌龊不堪嗟,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的这篇《登科后》逼真地写出了新科进士们的得意心态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各种宴会之后的“雁塔题名”对于新科进士来说也是莫大的荣耀,雁塔即今天西安的大雁塔,雁塔是当时长安城最高的建筑,可以俯瞰曲江。新科进士们登楼眺望,题名留念。白居易进士及第时年方二十九岁,他曾有诗描绘当时的情形,“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科举制度在唐朝的兴起对唐朝的政治、社会和文化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首先,科举制在政治上打击了门阀士族的势力,开创了一种新的选官制度,使一部分有才华的寒门子弟得到了提升的机会,加强了中央集权制。第一次从制度上超越了门阀士族阶层,使庶族士人的势力迅速发展,为朝廷笼络了一批优秀的人才,使“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的局面得到了一定的改变。同时这些庶族士人更加容易控制,对中央集权的加强十分有利。唐太宗看到新科进士汇集榜下时曾得意地说:“天下英雄尽入我彀中矣!”科举制对政治的影响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即开启了中国的文官制度,并为西方国家所效法,他们借鉴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创立了近现代的公务员制度,这是中国对世界历史作出的一个巨大贡献。

其次,科举制也对中国的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使中国社会的流动性得到进一步的增强,从而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从理论上来讲,只要是读书人,不论家世门第的高低,财产的多寡,都可以通过科举考试而上升到社会的上层。事实上当时许多庶族士人也正是通过这种途径进入仕途的,这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的矛盾。科举制虽然使士人“其有老死于文场者,亦无所恨”,严重牢笼了士人的精神,但毋庸置疑,它对唐代社会的稳定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这种稳定中,中国的经济和文化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唐文化简史——大幕开启

唐代大雁塔进士题名帖

最后,科举制也对唐代和唐以后的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直接促进了唐代诗歌和文学的繁荣。南宋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评》中指出:“唐以诗取士,故多专门之学,我朝之诗所以不及也。”但反对这种说法的人也不少,他们的根据是在科场考试中的诗作佳作极少,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说:“诗之兴衰,系于人之才与学,不因上之所取也。唐人所取,五言八韵之律,今所传省题诗多不工,今传世者,非省题诗也。”杨慎说科场考试中的诗极少佳作,这并没有错,文学创作本应该是作者心中感情的自然流露,由上面命题在规定的时间内作完,多是临时拼凑,实难发自内心,实在是做不出好诗。事实也的确如此,在唐代的科场考试中并没有产生多少诗品佳作,但因此说唐代诗歌的繁荣与科举制度无关,也是不正确的。唐代科举制对诗歌文学的促进作用并不表现在科举考试的过程之中,而是表现在考场之外。唐代科举考试与后世不同的重要一点在于,唐代不实行糊名、誊录制度,因此考生的姓名、笔迹都明白地摆在卷面上,这就给了主考官在录取时“对人不对文”的自由,主考官可以根据自己对考生的了解独立决定。唐代科举制中还有一种制度是“通榜”,也就是说主考官可以考察举子在社会上的声望和德行,制成“榜贴”,以供考试录取时参考。主考官在很多情况下在考试之前就决定了及第的名额,因此在主考官的采访过程中,社会名流、文坛大家、达官贵人的推荐延誉就显得十分重要。为取得这些人的推荐,举子们必须东奔西跑,向他们“行卷”,即把自己平时所作诗文中最好的拿给这些社会名流去看。后世流传的许多唐代诗歌就是“行卷”时的作品。白居易当年就是用《赋得古原草送别》向当时长安名士顾祝行卷而声名大振的。科举制对唐诗的促进作用主要是这种直接的作用。另外,由于科举考试主要考诗赋,这与仕途紧密联系在一起,吸引了大批的士人全身投入到诗歌的创作之中。他们留心观察社会、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切人和物来求得灵感,这直接导致了优秀诗歌的出现。同时,这种科举考试是面向整个社会开放的,这使唐代诗歌创作的群体得到了壮大。由于科举考试扩大了文人的行踪,开阔了他们的视野,这对文人的创作也是多有裨益的。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bjwh/gdwh/7983.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