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家文化 > 古代文化

唐文化简史——唐代佛教的兴衰

历史大观园 古代文化 2020-06-16 15:46:39 0


唐代君主的狂热崇佛和会昌灭佛

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以来,经过魏晋南北朝的漫长时间,得到了相当广泛的传播。佛教在中国的地位在六朝时渐臻稳固。在周武帝禁绝佛教之后,隋文帝又力倡佛教,佛教再度兴盛起来。唐代佛教更是发展到了顶峰,具有不同特点的各个佛教宗派也都在这个时期相继形成。唐代佛教的兴盛与唐朝皇帝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唐朝实行儒、释、道三家并用的政策,不仅在政策上,还在经济上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唐朝历代皇帝特别是一些有作为的皇帝都很崇奉佛教。

唐代的开国君主高祖李渊就十分崇奉佛教。李渊在做隋朝郑州刺史时,二儿子李世民时年九岁患病,李渊亲自到寺庙祈祷,李世民的病好了之后,他认为这是佛的“保佑”,为了还愿,他造了一尊佛像送到庙里供奉。在他登基做了皇帝之后,武德二年(619)在京师聚集高僧,设立“十大德”管理天下僧尼。之后,大臣傅奕多次上书请求灭佛,同时也鉴于当时寺庙的混乱状况,唐高祖在武德九年(626)下《沙汰僧道诏》,只允许每州留寺、观各一所。其实他是通过这种手段来整顿、净化宗教组织。

到了唐太宗李世民时,他大力倡导佛教。唐太宗自称是菩萨弟子,表示要皈依三宝。为了扶植佛教,他专门颁发《佛遗教经》。他在敕令中说《遗教经》是佛在涅槃时所说之经,其中劝诫弟子十分详细,但有些弟子对他却不够崇奉。因此,他下令由政府找人写经,所需的纸、笔、墨等都保证供应。印成之后,凡官在五品之上及各州的刺史每人发给一卷。如果看见僧尼行为与经文不符,宜公私相劝,令其遵行。唐太宗出于政治目的,还下令在旧战场建寺庙七所,度僧三千,超度双方亡灵。贞观十九年(645),玄奘从印度求法回国,朝廷为他组织了大规模的译场,开始翻译佛经,在当时影响很大。

武则天上台执政之后,把对佛教的崇拜又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女人一直是不能做皇帝的,一向以“牝鸡司晨,唯家之索”引以为戒,因此武则天做皇帝则名不正言不顺。而恰在这时,佛教的《大云经》使武则天看到了希望。据《旧唐书·则天皇后本纪》中记载,载初元年(690),即武则天当上皇帝的第六年,“有沙门十人伪撰《大云经》,表上之,盛言神皇受命之事。”其中有一段经文说“尔时众中,有一天女,名曰净光……佛言天女……以是因缘,今得天身。舍是天形,即以女身,当王国土,得转轮王……得大自在……汝于尔时,实是菩萨,现受女身。”武则天得到《大云经》之后,如获至宝,于是立即“制颁于天下,令诸州各置大云寺,总度僧千人……九月九日,壬午,革唐命,改国号为周,改元天授,大赦天下,赐酺七日”。作为对佛教的回报,武则天大兴佛事,广建寺院,铸造佛像。在得到《大云经》之后,又过了四年,即公元693年,印度僧人菩提流志又译出《宝雨经》十卷。在《宝雨经》中,有这样一段话,说东方有一个天子去见释迦,释迦告诉天子说,我涅槃之后到第四个五百年,如果佛法欲灭时,你便到东北方摩诃支那国去做菩萨,现女身,为自在主,令修十善,建立寺塔,又以衣服、饮食、卧具、汤药供养沙门。这段话的时间虽然有些问题,因为佛灭到武则天时只有一千一百七十年,但地点很具体,就是指中国。武则天在得到这本经书之后,大加附会,认为所说的现女身,做自在主的就是自己。因此在同年秋天,加尊号为“金轮圣神皇帝”,以显示自己做皇帝是佛的意思,并表示自己对佛教的信奉。另外武则天还亲自参加了《华严经》的翻译工作,并为之作序。她还对当时的高僧如神秀和慧能礼遇有加。

唐文化简史——唐代佛教的兴衰

武则天画像

唐玄宗继位之后,有感于佛教势力的过于膨胀,曾经一度下令减汰僧尼,但还是很尊崇佛教。他在位时期,佛教宗派如三论、天台、唯识、华严、禅宗等都已相继建立。从开元四年(716)开始,印度一些僧人善无畏、金刚智等来到长安,他们在玄宗的支持下,创建了中国式的另一派佛教“密宗”。玄宗还请不空大师到宫中给自己行了“灌顶礼”,从此玄宗成了菩萨戒弟子。开元时期随着经济的繁荣,佛教也达到了它的鼎盛时期。

玄宗之后,除武宗废佛外,其余诸帝基本上都信奉佛教。唐宪宗时期,崇佛活动达到了新的高潮,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迎佛骨”的事情。当时传说,凤翔法门寺的“护国真身塔”里面有佛的一根手指骨,塔门三十年开一次,开则“岁丰人泰”,宪宗听说之后决定迎佛骨入京,在元和十三年(818),他派太监领着一队和尚到凤翔寺迎取佛骨,佛骨到京之后,先在皇宫里供奉三天,然后分送各地寺庙礼敬供养。

但到了武宗时期,武宗崇信道教,希望能够服食仙丹成仙。在道士赵归真、刘玄静的煽动下,武宗在会昌五年(845)下令灭佛。武宗灭佛还有经济上的考虑,当时佛教的势力十分强大,占有大量的地产,许多百姓为逃避赋役,大量托庇寺院,使国家的税收大量减少,再加上一些寺院还发放高利贷,侵夺民田,一些僧侣不受戒规,残害百姓,因此武宗决定灭佛。会昌灭佛共毁废大、中寺院四千六百余所,小寺庙四万余所,焚毁了大量的佛经,并强令僧尼还俗二十六万多人,还没收了寺院的大量田产和佛像等。会昌灭佛使朝廷增加了收入,也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武宗之后虽然也有皇帝想恢复佛教,但佛教已经元气大伤,再也恢复不到以前的盛况。

会昌灭佛是“三武一宗”(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后周世宗)四次“法难”中最严厉的一次,从此佛教在中国的强劲发展势头再也没有恢复。

大唐高僧玄奘

玄奘(600~664),俗姓陈,本名袆,玄奘是他的法号,河南洛州缑氏县(今河南省偃师)人。他的曾祖、祖父都在朝廷做过官,他的父亲陈惠虽然早通经术,历任陈留、江陵等地县令,但因不满隋末腐败的政治,于是便挂冠而去,潜心儒学。玄奘早年聪慧好学,博闻强记,他的父亲十分钟爱他,自幼就教他儒家的经文。当时他的二兄长长捷在洛阳净土寺出家,经常带他到净土寺游玩。在二兄长的影响下,玄奘醉心佛学,十一岁就熟习《法华》《维摩》等经书。大约在十三岁时在洛阳剃度为僧,从此投身佛门义海,以其聪慧好学,颇得大家的喜欢。其后听景法师讲《涅槃》,听严法师讲《摄大乘论》,每次听过之后,玄奘都能无一遗漏地复述,并分析得十分透彻,博得大众的钦佩。隋炀帝大业末年,兵荒马乱,玄奘和他的二兄前往长安,此时的长安已经被李渊占领,各寺院的僧众也四分五裂,根本无法正常研习经书,又得知当时很多名僧都到了蜀中,因又同往成都。在成都,玄奘听宝暹讲《摄论》、道基讲《杂心》。在短短的三五年时间里,通晓诸部,声名大振。到唐高祖武德五年(622)玄奘二十三岁,在成都受“具足戒”,不久便生了离开四川到各地游历的念头。他在武德七年(624)离开成都,沿长江东下游学,先到了荆州受到了汉阳王的热情招待,并为他讲《摄论》。在相州,他向慧休法师请教《杂心》《摄论》。在武德九年(626)玄奘又从赵州回到了长安,当时长安有两大名僧法常、僧辩,号称是“解究二乘,行穷三学”。玄奘到长安之后与这两大名僧论道,两人十分佩服玄奘,称赞玄奘是“释门千里之驹,其再明慧日当在尔躬。”玄奘从此“誉满京邑”。

唐文化简史——唐代佛教的兴衰

玄奘西行求法图

玄奘在“遍谒众师,备餐其说”之后,觉得“详考其义,各擅宗途,验之圣典,亦隐显有异,莫知适丛”,特别是当时流行的《摄论》《地论》两家有关法相的说法很不一致,他很想得到总概三乘学说的《瑜伽师地论》,以求会通,于是下决心要前往印度求取佛法。当时出国之禁很严,他正式上表请示赴印,但没有得到同意,只好作种种准备等待着。贞观二年(628)他和秦州的僧人孝达结伴先到了秦州(今甘肃天水),从秦州到了兰州,应当地人士请求,讲《涅槃》、《摄论》和《般若经》。当时有西域的商旅参加旁听,回去以后,就将玄奘要西行求法的事向各地宣传了。但当时唐朝准备同突厥作战,为防止泄露军事机密,严禁国人出关,玄奘因为没有朝廷颁发的通行证,因此不能过关。玄奘继而潜行到达瓜州,得到瓜州刺史独孤达的回护,于是玄奘和胡人石槃陀一起向玉门关进发,过了玉门关之后,石槃陀因忍受不了路途的艰辛,辞别而返。玄奘从此孑身一人,过了玉门关外,度莫贺延碛,到达西域古城伊吾。高昌王麹文泰得知后,遣使前来迎接,敬礼备至,并想把玄奘留在高昌,玄奘坚拒未允。当时西突厥叶护可汗势力遍及雪山以北各地,要去印度,必须要取得他的协助,因而高昌王派遣使节陪玄奘去叶护可汗衙所,在贞观三年(629)二月,玄奘离开高昌,过阿耆尼、屈支等国,越凌山到达碎叶城,和叶护可汗相见,凭着可汗致所经诸国的信件和陪送的使者,很顺利地通过西域笯赤建等十国,越过大雪山,到达邻接北印度的迦毕试国,从此玄奘开始了在印度的游学生涯。

在印度玄奘历尽艰险,遍历各地,随处就学。后来他到了那烂陀寺,在那里,他受到了热情的接待。玄奘参见了著名的戒贤法师,并被推为通三藏的十德之一,很受优待。他请戒贤讲解《瑜伽师地论》,总共花了一年零五个月才讲完。其后,玄奘为了更广泛地学习佛法,便离开那烂陀寺到处游历。四年之后,重返那烂陀寺,为众僧讲解《摄论》《唯识抉择论》等经,并著有《会宗论》三千颂,得到了众僧的赞许。后来又应戒日王的邀请,在曲女城展开佛教论战大胜而归。从此玄奘在印度声名鹊起。

玄奘学成之后,便想归国,在得到了戒贤的赞许之后,于贞观十九年(645)春天,结束了自己十七年的游历生涯,回到了长安,并带回了六百五十七部梵文经书,从此他埋头译经事业。玄奘西行求法,行程五万里,遍历一百一十个国,是当时伟大的旅行家。玄奘归国之后,很快就受到了唐太宗的接见,太宗要求他还俗为官,他坚辞不就,表示要致力于翻译佛经。后来应唐太宗的请求,由他口授,他的弟子笔录,将他的西行经历写成《大唐西域记》,详细记述了西域诸国的山川河流,风土人情,成为后来研究西域历史的重要史料。他于贞观二十二年(648)翻译完《瑜伽师地论》,唐太宗为之作序。玄奘在大慈恩寺专注于译经事业,在回国后的十九年间,与弟子一起共译出经书七十五部,共一千一百三十五卷,是我国翻译史上一大壮举。玄奘翻译的经书保留了大量古印度的社会状况,这些又成为研究印度历史的重要依据。

唐文化简史——唐代佛教的兴衰

大雁塔

玄奘一生全力译经,无暇撰述,所以没有留下多少著作,他的思想也主要是通过他的弟子窥基留下来的。窥基继承玄奘的衣钵,自创一派,发展成了唯识宗。唯识宗得名于“万法唯识”的基本宗教观念,由于该宗侧重于法相分析,故又名法相宗,另外玄奘西行回国后与弟子长期在长安慈恩寺译经,故又名慈恩宗。

大漠深处的莫高窟

在甘肃省敦煌市鸣沙山东麓的崖壁上,长长的栈道将大大小小的石窟曲折相连,洞窟的四壁尽是与佛教有关的壁画和彩塑,肃穆端庄的佛影、飘舞灵动的飞天……庄严神秘,令人屏声敛息,这里便是世界最大的佛教艺术宝库——莫高窟。

莫高窟,开凿始于公元366年。相传,一位高僧西游至此,见千佛闪耀,心有所悟,于是,凿下第一个石窟。此后以北魏为起点,莫高窟一直走着上升的道路,佛教艺术的花朵,在这荒漠的沙丘中,一朵接一朵地开放着,到了唐初,已经有一千多个石窟,因此莫高窟又被称为“千佛洞”。

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夺取北周的政权,建立了隋朝。八年后,隋灭了南朝的陈,结束了东晋以来二百七十多年南北分裂的局面,统一了全中国。隋帝国经济及文化的上升,是二三世纪以来以汉族为中心的各民族相互融合共同努力的结果,这在莫高窟艺术中也很明显地反映出来。隋的统治只维持了三十八年就为唐朝所代替,但是在这短短的时期中,却为莫高窟开了不少的石窟,遗留至今的还有九十五个窟,这数量对短祚的隋朝来说是很惊人的。

隋文帝即位之前,北周建德三年(574),曾有过武帝灭法的运动,使佛教艺术遭受了一次很大的打击。隋文帝是崇信佛教的,所以他即位之初就立即复兴佛教,造像起塔,佛教艺术益见兴盛。他在开皇年间(581~600)曾专门派人到莫高窟来兴造佛窟,莫高窟隋代所开的窟中,往往可以看到带有开皇年号的文字。

而莫高窟的真正繁荣,却还是在唐代。莫高窟遗存的洞窟,现存唐代石窟二百余个,几占全数的二分之一,并且艺术水平也是空前的,是敦煌石窟中最辉煌灿烂的一部分。

塑像仍是唐代石窟艺术的主题,有佛像、菩萨像、弟子像以及天王、金刚、力士等。彩塑形式丰富多彩,有圆塑、浮塑、影塑、善业塑等。这个时代的佛像,面相温和、慈祥、庄严、镇定。大多盘膝端坐,作说法或召唤的姿式。衣服的褶皱如绘画的线条,准确地表现了内部丰润的肉体,合乎人体解剖科学但又不拘泥于此,显示了艺术家巨大的创造才能。

菩萨是未成道以前的佛,候补的佛,是佛教中所谓的仙人。最初菩萨是男性,但是随着佛教日益深入民间以及它的世俗化,菩萨的形象成了面目姣好、线条柔和的青年女性形态了。唐代石窟的菩萨像都是袒胸露臂的美丽的女性。她们身段秀美,气度优雅。修长的眉眼,表现了无限的明澈、智慧、温柔而又不可亵渎。小小的嘴、唇角带着微笑,好像在亲切地倾听着人们的祈求。袒露的部分都精微而妥帖地表现了肌肤的细腻润泽,好像里面有血液在流转,脉搏在跳动。衣裙都能表现丝绸的质感,薄薄地贴在身上,扬起的褶皱如微波荡漾,极富于音乐的节奏感。唐代艺术家在少女型的菩萨塑像上歌颂了人类女性的善良、美丽、智慧和尊严,也寄托了他们追求快乐、和平与美好的生活愿望。

在罗汉像的制作上,艺术家又表现了刻画人类性格的卓越技巧。天真无邪的迦叶和世故深沉的阿难是这个方面最好的范例。而天王和力士像则和菩萨像所表现的女性的优美恰恰相反,它表现了男性的刚毅和力量。这些盔甲严整或是裸露上身的像,都同样体现了古代武士威猛、勇猛、正直、坚毅的性格,尤其裸露的部分作了合理的夸张,使肌肉的凸起、关节的强调、青筋的暴露,都有助于蕴藏在内部的、即将迸发的力量的显示。

塑像地位的排列,同样显示出艺术家的苦心孤诣。他们改变了前人把佛放在浅浅的龛柱中最突出的地位的做法,而把它安设在洞窟的中心,他的左右是大弟子阿难与迦叶,再前面是菩萨,菩萨之前有天王和力士。这样,观者首先接触到的是护法的威猛,神情不禁为之紧张。再看到菩萨的亲和、慈祥,乃又松弛下来,最后看到佛的庄严、圣洁、慈悲,便不由得感到自身的渺小和佛法的无边,而油然起皈依之念。作为服务宗教来说,艺术家的这一设计是很成功的。

莫高窟最大的几座塑像都是在唐代完成的。如第九十六窟的坐像高达三十三公尺,是就山崖凿出躯体,表层再加泥塑装饰的。由于它的高大,外面用了一座九层楼才把它罩住。又如第一百三十窟的坐像高二十三公尺,也是这个做法,外面凿通了三层崖壁,才算把它隐蔽起来。还有第一百五十八窟的卧佛也不小。第九十六窟的大佛虽经后代多次拙劣的装修,但大唐气魄仍旧存在。第一百三十窟和一百五十八窟的大像则完好如初,这都是最珍贵的雕塑遗产。

塑像之外,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也是绚丽多彩、规模宏大的。唐代的洞窟内保存着大量以“经变”与供养人为主的壁画,或叙述佛经故事,或描绘供养任务,与前代偏重佛本生及说法图有所不同,光彩焕然、驰誉中外,令人可以从壁画中领会佛教文化及其在中土的演变。 壁画中欢快明亮的气氛,代替了以前阴森悲惨的情调:喜庆升平的极乐幻想,围绕着经变内容的描绘,穿插了宴饮、阅兵、行医、商旅、农耕等生活场景,简练真实而富有生活情趣,这与唐代社会经济发展,国势强盛,人民生活安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如《西方净土图》,除了佛与弟子外,图中展示了琼楼玉宇、仙山碧树、乐队高奏、舞姬翩翩,一派花团锦簇、绚烂华丽的气氛,与其说是天上佛国,倒不如说是人间皇帝和贵族生活的再现。

美在洞窟中成为现实,同时充满着美的幻想、幻境,给人以光明。在初唐第三百二十、二百二十等窟中的画很有代表性。《佛说弥勒下生成佛》经文的画中,下半部分描述庄稼一种七收,树上生衣,寒暑自用,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人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幻想,展示了佛国世界的美好图景。

敦煌壁画的人物造型也在不断的演变之中,由粗犷渐变为精细,男子宽衣博带,气象雍容;女子体态丰肥,艳丽多姿。尤其是菩萨像,更生动地体现了现实生活中女性的美丽,端庄文静,窈窕可爱,温柔亲切,一切如俗,这些均表明隋唐时期的绘画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人们更重视现世的感受。画师们凭着自己对现实的热忱,创造出一幅幅精美绚丽、色调明丽的画卷,他们以非凡的创造力和高超的写实技巧,使隋唐时代绘画的现实主义因素得到充分的发挥。

在莫高窟这个形象万千的大画廊里,最惹人喜爱的莫过于飞天了。飞天叫香音神,是上干闼婆(天歌神)、紧那罗(天乐神)的合称。据说飞天有四千五百多个化身,自由地在天地间飞翔,真有“天衣飘扬,满壁风动”的效果。为了体现这一美好的幻境,在初唐第三百二十一窟内,飞天拖着长长的飘带,成群结队,纷纷扬扬向下轻盈地飞起来,仿佛彩云飘在深蓝色的天空,又如鱼儿畅游在明净的水中。正如唐代大诗人李白诗中所写:“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霓裳曳广带,飘佛升天行。”第一百四十六窟飞天手托供物,身上彩带飞舞,加上周围舒卷的云纹,更显得姿态轻盈自如。飞天是莫高窟艺术想像力最为卓越的产物。

唐文化简史——唐代佛教的兴衰

唐代壁画《飞天》

但是莫高窟好景不长,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了。这不仅是唐朝衰落和崩溃的起点,也是莫高窟由繁荣走向衰微的转换点。安史之乱历时九年,虽被平定,但已严重地摧毁了社会经济,也大大地削弱了唐朝在西北的边防力量。回鹘、吐蕃乘机而起,南北夹击,截断了唐朝通往西域的大道,河西走廊转入吐蕃之手,莫高窟又来了新的统治者。由于吐蕃人信仰佛教,莫高窟得以保存,而且在吐蕃统治的六七十年间,也兴造了一些石窟,至今可以判定的有五个窟,其中包括规模很大、画塑很精美的第一百五十八窟。

9世纪中期,吐蕃发生内乱,开始衰落,唐朝便在这时积极策划收复失地。公元849年唐朝收复了河西走廊的东部,接着走廊西部的人民也在张义潮的领导下起义,打败了吐蕃军队,收复了敦煌及其附近地区。自此河西走廊的全部又重新归属唐朝。张议潮后来被唐朝政府任命为归义军节度使,他的后代长期统治这一地区,莫高窟以张氏家族为中心,曾先后兴造了许多石窟。

五代十国时期,中原割据混战,但是河西地方却比较稳定。梁时张氏没有子嗣,州人推长史曹义金继任。公元923年,义金遣使入朝,被授以权知归义军节度使,自此曹氏世守其地,一直到西夏崛起。一百二十多年间,曹氏以他雄厚的财力和政治力量,役使人民开凿了不少大型的洞窟,还给我们留下了几座彩绘精美的木构窟檐。

西夏兴起是在北宋初年,控制了河西走廊长达二百年。西夏虽然也在莫高窟开凿了一些石窟,但规模都不大。大抵自入宋以后,莫高窟的繁荣便已一去不复返了,这是由于当时佛教势力渐衰,同时也由于海路交通日渐开辟,敦煌失去了往昔作为国际交通要道和贸易枢纽的重要地位所致。因为宋代的国际贸易中心城市,已转移到东南沿海的广州、泉州、明州、杭州等处了。敦煌失去往昔的地位,也使莫高窟的艺术衰微下去。

13世纪初叶,蒙古人勃兴于蒙古草原。公元1227年蒙古人灭了西夏,成为莫高窟的占有者。蒙古人对宗教采取宽容的政策,自身也笃信佛教,莫高窟因而得到了保护。而且在元朝统治时期,也曾在莫高窟开了好几个窟,但这已经是莫高窟艺术的尾声,此后就再也没有人兴造新窟了。

莫高窟从前秦开凿到元代终止兴造,整整延续了十个朝代,经历了一千五百年时间。至今莫高窟经过风沙侵蚀仍保存着十个朝代的七百五十多个洞窟。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bjwh/gdwh/7980.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