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家文化 > 古代文化

一个宋朝人的四季——正月里来是新年

历史大观园 古代文化 2020-06-14 20:03:14 0


面蛇、柳枝、桃符

一个宋朝人的四季——正月里来是新年

(宋)佚名《岁朝图》,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北宋开封,正月初一,离天亮还有两个小时,一个中年男子早早地从床上爬起来,披上棉袄,套上棉裤,穿上鞋子,来不及洗漱,就提着灯笼走出家门,腋下夹着一个包裹。

他在门外找到一小块空地,放下灯笼,从包裹里取出一把铁铲,开始刨坑。就着昏黄的灯光,我们隐隐约约可以看到,地上摊开的包裹里面还有三样东西:

一条蛇、一把豆子、一颗鸡蛋。

坑刨好了,他把蛇、豆子和鸡蛋都扔了进去,填上土,踩结实,嘴里嘟嘟囔囔念叨几句,转身回家。

咦,他干吗把这些东西埋起来呢?大伙儿别急,继续跟着他,看他下一步要做什么。

这个中年男子回到家,洗把脸,漱漱口,喝杯热茶,又翻出一捆柳树枝,和一根鸭蛋粗细的桃树枝。他把柳枝散开,先拿一根插到门环上,又拿几根插到窗棂上。他家有四扇窗,插了四根柳枝;还有两扇门,每扇门上也各插了一根。

然后他又拿起那根桃树枝,一劈两半,都削成上宽下窄的楔子,七八寸长,削得尖尖的,刮得光光的,提起毛笔,在一只楔子上写了“神荼”两个字,另一只楔子上写了“郁垒”两个字。他把这两只桃木楔分别插到大门两边的空地上,拎起锤子,啪,啪,啪,啪,全钉到泥土里,只留桃木楔的上半截在外面。

当他忙完这些的时候,天已经快要亮了。他赶紧把老婆喊起来,帮他熬糨糊,贴年画。两口子把门神贴到门上,把春联贴到门框上,最后又取出一块长方形的桃木薄板,在上面写了“顺天行化”四个字,钉在了大门的门楣上。

中年男子放下钉桃板的锤子,看看门外填平的那个小土坑,看看大门两边露出半截的桃木楔,看看窗户上斜插的那些柳树枝,看看大门上新贴的门神和新钉的桃板,长出一口气,满意地笑了。

好了,让这个男子歇一会儿,我来给大伙解释一下他刚才究竟在做什么。

贴门神,贴春联,大家都懂,不必解释,即使到了现在的大年初一,很多朋友仍然会这么做。可是我们绝对不会疯到在门外挖坑,往坑里埋蛇,对不对?其实这个宋朝人埋的不是真蛇,而是用面团捏的假蛇。他埋的鸡蛋倒是真鸡蛋,豆子也是真豆子,只不过,都是煮熟的。他把这些东西埋起来的时候,口中念叨的是这么几句话:

蛇行则病行,黑豆生则病行,鸡子生则病行。

等这条假蛇从土里爬出来的那一天,等这把豆子从地里长出来的那一天,等这颗鸡蛋孵出小鸡的那一天,我们全家才会生病。

要知道,那蛇可是假蛇,那豆子可是熟豆,那鸡蛋可是熟鸡蛋。假蛇会爬吗?不会。熟豆会长吗?不会。熟鸡蛋会孵出小鸡吗?不会。当这些不可能发生的事情都发生的时候才会生病,意思就是一年到头永远不会生病。

这就是宋朝人在大年初一那天进行的祷告和祝福,方法非常奇特,过程相当好玩。

这样做是为了祛病。往门窗上插柳枝,在大门口钉桃木,以及贴门神什么的,则是为了驱鬼。您知道,在中国道教文化和传统巫术当中,柳枝和桃木都是可以打鬼的,要不然茅山道士干吗要用桃木剑对付鬼怪和僵尸呢?

一左一右钉在大门口的那对桃木楔,就是传说中的“桃符”。王安石诗云:“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写的其实就是这种桃木楔,上面通常各写“神荼”和“郁垒”,那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擅长捉鬼的一对半神兄弟。很多学者不懂宋朝风俗,将桃符理解成春联,还堂而皇之地将这种错误理解写在教材里,真是误人子弟。

有的朋友可能会问:“你怎么知道桃符不是贴在门上的春联,而是钉在地上的桃木楔子呢?”

我有两个凭据。

第一,北宋书籍《岁时杂记》有载:

今人以桃符径寸许,长七八寸,中分之,左书神荼,右书郁垒,岁旦插于门左右而钉之。

现代人(指宋朝人)制作桃符,宽一寸,长七八寸,纵剖两半,左写神荼,右写郁垒,正月初一那天,分别钉在大门左右。

第二,苏东坡写过一篇寓言,名《桃符艾人语》,全文甚短,抄录如下:

桃符仰骂艾人曰:“尔何草芥而辄居吾上?”艾人俯谓桃符曰:“尔已半截入土,安敢更与吾较高下乎?”门神傍笑而解之曰:“尔辈方且傍人门户,更可争闲气耶?”

“艾人”是用艾草捆扎的假人,端午那天插到门上,用来祛病辟邪。艾人在上面,桃符在下面,它们吵了起来。桃符抬头看着艾人骂道:“你这个草扎的贱货,凭什么在我头上?”艾人低头看看桃符,说:“你这个半截入土的老家伙,怎么敢跟我争高下?”门神见它们吵得厉害,在旁边劝解道:“你们不都是傍人门户吗?地位都差不多,何必争这种闲气!”

你看,桃符在下,且“半截入土”,宋朝桃符的形制跃然纸上,怎么可能会是贴在门上的春联呢?

宋朝的春联和门神

搞清楚了桃符,再看看宋朝的春联。

宋朝春联其实有两种,一种是纸质的,一种是木质的。木质的春联也用桃木来做,两块长长的桃木板,刮光,在上面写字或者刻字,一左一右钉在门框上,第二年春节再取下来,钉上新的。

咱们中国的老传统,春联都有横批,横批要贴在门楣上。现在贴春联,横批都是四个字,或“春光满院”,或“春回大地”,或“吉祥如意”,或“万事如意”,内容五花八门,反正都是吉祥话。宋朝的横批当然也是四个字,但内容却是千篇一律:“顺天行化”。

顺天,意思是顺应上天,不跟老天爷闹别扭。行化,意思是行事地道,符合教化。“顺天行化”这四个字,表达了宋朝人对上天的敬畏和对自己的承诺,希望上天见到这个横批,一年到头不找麻烦,风调雨顺,四季平安,不给人间降瘟疫。

这个横批,在宋朝叫“天行帖儿”,又叫“天行帖子”,它是宋朝春联的一大特色,现在早已失传。

春联要贴在门框和门楣上,门神则贴在门扇正中间,宋朝的门神长什么样子呢?

宋朝门神以武将居多,例如秦琼、敬德、关羽、张飞、卫青、马援……这些在中国历史上声威赫赫的名将,统统被雕版印刷,制成门神,贴到大门上。据岳飞的孙子岳珂介绍,在宋孝宗为死去的岳飞平反昭雪以后,岳飞也成了南宋民间最流行的门神之一。

还有一种门神,画的是钟馗的肖像。我们知道,钟馗是一名法力高强的神仙,传说成神之前是唐朝书生,因为奸臣当道,考进士时金榜落第,一怒之下撞死在金殿上,然后就被封为神仙,负责斩妖除魔,其法力要远远超过那些历史上的武将。所以宋朝人也把钟馗做成了门神,甚至还把钟馗的妹妹画到了门神像里,俗称“钟馗小妹”。

一个宋朝人的四季——正月里来是新年

南宋玉鹿,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钟馗小妹名叫钟花,死后也成了神仙。钟馗擅长捉鬼,钟花则喜欢吃鬼,将小鬼当零食,一天能吃几十只,把她的画像贴到门上,自然也能挡住邪祟:小鬼想进门害人,刚走到大门口,抬头瞧见钟馗小妹,哎呀妈呀,这个煞神怎么在这儿?千万别被她一口吃了,赶紧逃吧!

无论是武将门神,还是钟馗兄妹门神,都属于防御型门神,寓意都是驱鬼避邪,保护人类。宋朝还有一种门神,不为防御,只为讨个好彩头,例如,宋人笔记中常常提到的“财门钝驴”和“回头鹿马”,就属于这种。

财门钝驴是一头驮着两大筐干柴的胖驴。因为胖,所以迟钝,故名“钝驴”。又因为这头钝驴驮着干柴,“柴”谐音“财”,故名“财门钝驴”。过年的时候在大门上贴一张财门钝驴,寓意来年发大财。

回头鹿马是一只扭头回望的鹿。“鹿”谐音“禄”,把这只鹿贴到大门上,寓意禄神照命,孩子长大能做官。

时至今日,财门钝驴和回头鹿马均已失传,我们现代人更喜欢那种画着胖娃娃抱金鱼的年画,寓意年年有余。画虽不同,讨取吉利的意图跟宋朝是一样的。

咱们现代人贴春联贴门神,要么在腊月二十九,要么在腊月三十,近年来还能见到一些急性子的朋友,在腊月二十八之前就把门神给贴上了。在传统文化中,贴门神也是要讲究好日子和好时辰的,五行缺水的人应该选择水日,五行喜火的人应该选择火日。如今还有人将贴门神的时间跟星座挂上钩,白羊座适合什么时辰,射手座适合什么时辰,都有一番学问。估计再过几年,兴许会有人一入腊月就开始贴门神,不为别的,就为迎合自己的八字和星座。

一个宋朝人的四季——正月里来是新年

(宋)佚名《寿鹿图》,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宋朝人并非不信命,事实上,宋朝是八字推命刚刚盛行的朝代(此前的朝代只流行六字推命,即只用年月日排盘,不考虑时辰),痴迷此道的士大夫多如过江之鲫。范仲淹、欧阳修、沈括、王安石等学问渊博之士,都对推命之学深信不疑。不过当时还没有发展到把门神跟命盘扯到一处,无论是水命人还是火命人,都不约而同地选择在大年初一那天早晨更换门神。

门神之所以诞生,最初是为了驱鬼,不让各种神怪闯进家门。所谓“各种神怪”,不仅仅限于恶鬼,也包括家中的百神,甚至还包括祖先的鬼魂。如果像我们现在这样,春节之前就贴上门神,恶鬼进不来了,祖先也进不来了。您把祖先挡在门外,除夕祭祖不等于白祭了吗?供桌上摆满了香烛、春盘和馎饦,就为了让祖先享用,祖先正要进门,却被秦琼、敬德、神荼、郁垒以及捉鬼的钟馗和吃鬼的钟馗小妹吓得连连倒退,扭头就跑,这不等于捉弄祖先吗?

宋朝人懂得这个道理,所以他们选在大年初一贴门神,那时候祖先已经享用完了供品,赶紧把门神贴上,挡住外面的恶鬼。

当然,祖先的鬼魂是不存在的,可是既然我们郑重其事地祭祀,就应该做到“祭神如神在”。从这一点上说,宋朝人比我们懂规矩。

把春节过成万圣节

陆游诗云:

扶持又度改年时,耄齿侵寻敢自期。

中夕祭余分馎饦,犁明人起换钟馗。

新的一年又到了,陆游的年纪也越来越大了,除夕祭祀祖宗,和家人一起吃馎饦。第二天,也就是大年初一,早早地起床,把门神贴上。

一个宋朝人的四季——正月里来是新年

中国古代木版设色年画《神荼郁垒》,现藏日本早稻田大学图书馆

大年夜吃馎饦,馎饦是什么东西呢?后文讲到年夜饭时,会详细介绍。在这个小节里,我们先研究研究为什么要“犁明人起换钟馗”。

“钟馗”代指门神。大年初一,天刚蒙蒙亮,就爬起来贴门神,连个懒觉都不能睡,为什么?

两条原因。

第一,为了把恶鬼挡在门外。前面说过,无论是画着武将的门神,还是画着神仙的门神,理论上都能驱鬼,鬼想进门捣蛋,刚走到大门口,就看见威风凛凛的两尊门神,肯定吓得抱头鼠窜。

第二,为了把穷鬼挡在门外。

所谓穷鬼,就是乞丐。大年初一那天早上,如果门神贴晚了,这些乞丐会扮成鬼,到你家里要钱。

假设您是一个宋朝人,一觉睡到大年初一,早晨起来出门上街,忘了贴门神。那么在您打开您家的大门之前,建议您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以免被吓昏过去。

开个门而已,怎么会被吓昏呢?原因很简单,当您刚刚打开那扇门的时候,门口很可能突然冒出来几个乞丐,化了装,戴了面具,青面獠牙,血盆大口,尖叫着向您猛扑过来。

这时候您千万不要怕,最好从腰包里摸出一把铜钱,朝那些乞丐撒过去。常言说得好,“有钱能使鬼推磨”,您只要掏钱,鬼就会撤;您如果不掏钱,鬼会一直缠着您,堵在您的家门口,不让您离开。掏过钱,赶紧把门神贴上,其他乞丐再经过时,就不会再来讨钱了,这是他们的职业规矩。

《梦粱录》记载:

街市有贫丐者,三五人为一队,装神鬼判官钟馗小妹等形,敲锣击鼓,沿门乞钱,谓之“打夜胡”。

“打夜胡”是宋朝方言,又名“打野呵”,本义是指流动艺人沿街串戏,没有固定的演出场地,靠过往观众赏钱度日。乞丐并非艺人,但是作为职业乞丐,身上都有绝活儿,有的会翻跟头,有的会拉胡琴,有的会唱莲花落,有的会戴上面具扮鬼吓人。平日里要是靠扮鬼吓人讨钱,只能挨一顿打,可是到了大年初一,却能为街坊讨吉利——街坊出钱让他们离开,就等于真正的恶鬼被赶走了,就可以平平安安过大年了。

《梦粱录》又写道:

禁中除夜,呈大驱傩仪,并系皇城事诸班直,戴面具,着绣画杂色衣装,手执金枪、银戟、画木刀剑、五色龙凤、五色旗帜,以教乐所伶工装将军、符使、判官、钟馗、六丁、六甲、神兵、五方鬼使、灶君、土地、门户、神尉等神,自禁中动鼓吹,驱祟出东华门外,转龙池湾,谓之“埋祟”而散。

大年初一头天晚上,民间小孩正在守岁的时候,从皇宫里浩浩荡荡开出来一队神鬼。这批神鬼由御林军和教坊司艺人装扮,可比初一早晨扮鬼讨钱的那些乞丐专业多了。他们除了戴面具,还化了彩妆,身上穿着戏服,手里还拿着兵器和彩旗,有扮天兵的,有扮天将的,有扮判官的,有扮阎罗的,有扮灶君的,有扮土地的,有扮钟馗的,有扮小鬼的,脸上五颜六色,旗帜五彩缤纷,仿佛百神聚会,又像群魔乱舞。

在一阵鼓吹声中,这队人马出了皇宫,绕城游行。假如我们在除夕来到宋朝京城,看见迎面走来无数神鬼,真有可能以为选错了时间,没赶上春节,却赶上了万圣节。

从民俗学的角度讲,无论是新年早晨的乞丐扮鬼,还是除夕夜里的神鬼游行,其实都是上古傩戏的遗风。什么是傩戏?就是用人扮鬼,演一场驱鬼的闹剧,以此来恐吓真正的鬼。

让小孩长高,把懵懂卖掉

前文说,正月初一凌晨,离天亮还有两个小时的时候,一些宋朝人会在门外刨坑,埋入面蛇、豆子和鸡蛋。

离天亮还有两个小时,那正是五更时分。我们知道,古人将一夜分成五段,每段称为一更,每更大约两个小时。天黑以后,头两个小时是一更,再两个小时是二更,再两个小时是三更,再两个小时是四更,等到进入五更,离天亮就剩差不多两个小时了。

在正月初一那天,五更那两个小时非常重要,除了刨坑埋东西、插柳枝、插桃符、贴门神,竟然还能让孩子长高。

《岁时杂记》记载:

小儿生太短者,元日五鼓就厕旁偃卧,从足倒曳跬步许。太长者,则以木锨拍其头。

小孩长得太矮,比同龄人发育晚,怎么办?好办。正月初一五更时分,让孩子躺在厕所旁边,攥住他的脚,在地上拖动一两步,等过了春节,这孩子的个头就会嗖嗖地往上蹿,跟吃了仙丹一样。

假如小孩长得太高,不想让他继续长呢?也有办法,还是正月初一五更时分,用木锨去拍孩子脑袋。当然,拍的时候不能太用力,万一把孩子打出毛病,罪过可就大了。

假如孩子的脑子笨,有没有办法让他变聪明呢?《岁时杂记》里同样有秘诀:

元日五更初,猛呼他人,他人应之,即告之曰:“卖与尔蒙懂!”卖口吃亦然。

还是正月初一,刚到五更那会儿,让这个笨孩子大声跟别人打招呼,别人如果答应,这孩子马上喊道:“我把懵懂卖给你了!”懵懂就是糊涂,糊涂就是笨,据说这样一来,笨孩子就成了聪明孩子,就像真把愚笨卖给别人了一样。

如果孩子口吃,也用同样的方法,先跟人打招呼,别人一答应,这边就说:“我……我把……我把口吃……卖……卖……卖给你了!”想想这个画面,挺好玩的。

我估计,宋朝人也未必真的相信这些,大年初一起个大早,搞搞这些小游戏,讨个吉利,凑个热闹,好玩的成分更多一些。

当然,也有一些特别迷信的家伙,试图通过新年来预见一整年。

据《岁时广记》第五卷记载,正月初一那天,家里如果养牛的话,去牛棚里看看,如果牛都站着,预示这一年会大丰收;如果牛都卧着,预示田里长满杂草,收成很坏;如果牛有站有卧,那么这一年的收成不好也不坏,是个平常年。

一个宋朝人的四季——正月里来是新年

(宋)李嵩《丰年民乐图》(局部),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还有一种占卜方法,见于《岁时广记》第一卷,通过正月里头几天的天气来占卜这一年的收成:

正月朔雨,春旱,人食一升;二日雨,人食二升;三日雨,人食三升;四日雨,人食四升;五日雨,主大熟;五日内雾,谷伤民饥;元日雾,岁必饥。

正月初一下雨则春旱,每人每天只能分到一升口粮;正月初二下雨,每人每天可以分到二升口粮;初三下雨,三升口粮;初四下雨,四升口粮;初五下雨,五升口粮。五升就是半斗,正常人根本吃不完,说明这年大丰收。假如从初一到初五有雾天,则田里庄稼歉收,百姓填不饱肚子;假如初一那天就是雾天,这年必定是荒年,大伙就等着挨饿吧!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这句俗语用来说明,一年的开始很重要,一天的开始很关键,必须起一个好头儿,然后才能顺风顺水。但是在迷信的宋朝人心目中,一年之计全在新年伊始,新年下一场雨,起一场雾,包括牲畜在新年是站还是卧,都会影响到整整一年的生存境况,这使得宋朝新年在一派热闹祥和中散发出浓浓的巫术味道。

这股巫术的味道甚至还能在宋朝人的头顶上闻到。

《岁时杂记》上说:

元旦以鸦青纸或青绢,剪四十九幡,围一大幡,或以家长年龄戴之,或贴于门楣。

大年初一那天,用青绿色的纸张或者丝绸,裁成四十九根长条,编成一副大彩,悬挂在门楣上。或者根据户主的年龄,户主四十岁就裁四十根,户主五十岁就裁五十根,编成大彩,让户主戴到头顶上。

《岁时广记》上说:“正月一日造华胜以相遗。”人们用纸张或者丝绸剪裁出巨大的花饰,正月初一那天送给亲友,让他们戴到头上。苏东坡有诗:“萧索东风两鬓华,年年幡胜剪宫花。”东坡迈入老年,两鬓斑白,每年春节,依然头戴华胜,把脑袋装扮得花枝招展。

又据《梦粱录》记载,南宋过年时,皇帝会赐给大臣华胜,用丝绸和金银丝制成,工艺精巧,造型多样,既有各式花朵造型,又有蝴蝶、飞蛾、燕子、雄鸡等动物造型。初一那天,群臣进宫向皇帝拜年,都戴着新赐的华胜,四方步一迈,金银丝乱颤,头顶上的“蝴蝶”“飞蛾”和“燕子”扑棱棱舞动双翅,仿佛要飞起来的样子。

戴这些华胜有什么用呢?除了美观喜庆,也有消灾避祸的意图在里面。华胜的华,指样式华美;华胜的胜,是克敌制胜。克什么敌?不是契丹、女真、党项,而是疾病、灾祸、鬼怪。

一个宋朝人的四季——正月里来是新年

现代泥塑再现宋朝小贩挑担叫卖场景,拍摄于河北唐山麻龙湾《清明上河图》泥塑园

过年不吃饺子,吃一个宋朝人的四季——正月里来是新年??

如今北方人过年一般要吃饺子,南方人过年一般要吃汤圆,宋朝人过年吃什么呢?

吃馎饦。

陆游不是在诗里写过吗?“中夕祭余分馎饦。”大年夜祭祖,然后吃团圆饭,吃什么?吃馎饦。

馎饦其实是很简单的面食,本来由北方游牧民族发明创造,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传入中原。它最初的做法是这样的:用清水和面,不加酵粉,将面团揉光以后,搓成条状,再掐成半指长的小面段,然后将小面段放入掌心,用另一手的大拇指由近及远这么一搓,将厚厚的面段搓薄,搓成两头翘、中间凹的小笆斗或者两头尖、中间扁的柳叶舟,放在菜羹里煮熟。

进入宋朝,手擀面日益流行(擀面杖早在先秦就已被发明出来,但一直用于做饼,以擀切方式做面的习惯是直到北宋才出现的),手搓而成的原始面食馎饦眼见不是对手,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是宋朝人出于语言上的强大惯性,继续将手擀面称为馎饦。

也就是说,宋朝的馎饦其实就是面条,用菜羹或肉羹煮熟的面条。这种面食做法简易,无须过水,无须打卤,无须浇头,无须菜码,一把面条放入沸腾的羹汤中,一会儿就煮熟了,盛出来就可以吃。在南宋中叶,上述做法传入日本,所以日本人也把用羹汤煮熟的面条叫作馎饦。

当然,过年不能光吃馎饦,还得吃其他东西。宋朝春节的餐桌跟现在一样,也是杯盘堆集,荤素俱全,其中比较有特色的食物,一为“五辛盘”,一为“百事吉”。

将韭菜、芸薹、芫荽洗净,撕开,不切断,在盘子里摆出好看的造型,然后再拌以腊八当天腌渍的大蒜和藠头,最后在这堆蔬菜的中间插一根线香,线香顶端粘一朵纸花即可。因为这盘菜共含五种蔬菜,而且这五种蔬菜气味辛辣,所以以“五辛”为名。

五辛盘在隋唐时期颇为流行,唐朝人除夕祭祖,供桌上必放五辛盘。祭祀之后,拔掉盘子中间的线香和纸花,转移到年夜饭的餐桌上,全家人一起分享,据说可以祛病,能保来年百病不生。

宋朝生产力相对进步,食物相对丰富,祭祖的春盘不只五辛,也有腊肉和其他蔬菜。宋朝人喜欢用萝卜和生菜来制作春盘:萝卜去皮切丝,生菜撕成长段,一同摆放到盘子里,绿白分明,煞是好看,再插上纸花和绸花,更有一股喜庆气氛。

除了五辛、萝卜和生菜,别的蔬菜也可以用来制作春盘。苏东坡有诗云:“渐觉东风料峭寒,青蒿黄韭试春盘。”这是用青蒿做春盘。青蒿是一种野菜,叶片青绿细碎,味道清爽微甜,有清肝明目之功效,俗名“茵陈”。

还有用猪肉和主食制作五辛盘的。例如《岁时广记》记载,宋朝宫廷厨师将腊肉蒸熟,切成细丝,在盘中摆出花型;或将油饼、馓子、麻花、馒头摆入大盘,垒出金字塔形状,中间插以金银丝扎成的花朵。

“百事吉”是宋朝人过年时在餐桌上摆放的一种利市,这种利市是这样的:将柿子、橘子和柏枝放到同一个盘子里,先将柏枝折断,再依次掰开柿子和橘子,是为“柏柿橘”,寓意“百事吉”。

但是古代的水果保鲜技术相对落后,在寒冷的北方,柿子和橘子未必总能买到,于是聪明的市井小贩又在过年时推出“百事吉结子”:在绸布上绣柏枝、柿子、橘子,打成中国结,卖给老百姓。到了吃年夜饭的时候,全家人一起解开这个结子,再挂到房梁上,也能获得“百事吉”的好彩头。

初一到初七,鸡日到人日

一个宋朝人的四季——正月里来是新年

(宋)佚名《山羊图》,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南宋状元王十朋写过一首《人日喜晴》:

元日至人日,幸无阴晦时。

因思董勋问,却异少陵诗。

遥想水披冻,坐看梅满枝。

明朝如得雨,正与谷相宜。

从元日到人日,天天都是好天气,王十朋想起董勋的提问,又写了一首与杜甫有区别的小诗。遥想远处河水结冰,坐看近处梅花满枝,明天要是能下点儿小雨,那绝对是庄稼的福气。

何谓“元日”?正月初一。何谓“人日”?正月初七。

魏晋文人董勋写过一篇《问礼俗》,将正月里的头七天分别定为鸡日、狗日、猪日、羊日、牛日、马日、人日。也就是说,初一对应鸡,初二对应狗,初三对应猪,初四对应羊,初五对应牛,初六对应马,初七对应人。这七天当中,如果哪天是坏天气,就预示着哪天对应的动物在这新的一年里会倒大霉。

唐朝诗人杜甫则写过一首《人日》:“元日到人日,未有不阴时。冰雪莺难至,春寒花较迟。”初一到初七一直是阴天,气温没有回升,遍地冰雪,鸟儿不来,花儿不开,搞得杜甫心情郁闷。

王十朋是状元,当然有学问,既读过董勋的《问礼俗》,也读过杜甫的《人日》,所以他在自己的诗里分别引用了这两个典故。“因思董勋问”,因此想起董勋的《问礼俗》;“却异少陵诗”,他写诗时的天气跟杜甫写诗时不一样,杜甫那时候天天阴天,他这时候天天晴天,所以杜甫很郁闷,他很开心。

比王十朋稍晚,又有一个南宋文学家洪迈,他的著作《容斋三笔》也提到鸡日、狗日、人日之类的说法。洪迈还补充道:“七为人,八为谷。谓其日晴,则所主之物育,阴则灾……八日为谷所系,尤重。”初七是人日,初八是谷日。从初一到初七,哪天的天气晴好,哪天对应的动物就能快乐地繁育;哪天的天气阴晦,哪天对应的动物就会面临灾害。初八对应农业作物,农业是人民得以活命的根本,所以这天的天气尤其重要。初八天气好,农业收成就好;初八天气坏,农业收成就坏。

不过就农业而言,天气好坏可不是只看阴晴那么简单。晴朗而干旱,对庄稼就不好;阴雨而洪涝,对庄稼也不好。比较理想的天气,是晴而不旱,雨而不涝,春雨如织,细雨如丝,“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哪年正月初八要是恰好能碰上这种天气,农民伯伯就偷着乐吧!

所以王十朋最后两句诗写道:“明朝如得雨,正与谷相宜。”头七天一直晴,很好;初八要是能再下点儿雨,岂不更好?岂不预示着一年的好收成吗?

当然,我们现在都知道,什么鸡日、狗日、人日、谷日,都是迷信。可是宋朝人信啊,按《岁时广记》第九卷记载:大年初一那天,人们“画鸡于门”——初一是鸡日嘛,所以在门上画鸡;正月初七那天,人们“镂人户上”——初七是人日,所以在窗户上刻小人儿。

初六送穷

唐宪宗元和六年(公元811年)春节,大文学家韩愈写了一篇《送穷文》,大意如下:

正月晦日这天,我(韩愈)让奴仆送穷,吩咐他们用柳枝编马车,用稻草扎小船,并往车厢和船舱里准备干粮。一切准备停当,我向穷鬼作了三个揖,说:“已经给您准备了一辆车、一艘船、一碗饭、一杯酒,您吃好喝好,赶紧上路吧。”

我刚说完这句话,忽然从外面刮来一阵狂风,刮得鸡飞狗跳、天昏地暗,空中似乎还隐隐传来鬼哭狼嚎的声音,使我浑身的汗毛直竖起来。这阵风过后,我眼前那个用泥土塑成的穷鬼忽然说话了:“哥们儿,干吗赶我走呢?你难道不知道我陪伴你四十多年了吗?自从你来到这个世上那天起,我就一直跟着你。你走路时,我在你身边;你读书时,我在你身边;你下种田地,我在你身边;你进京求官,我在你身边;你们家的灶君赶我走,我在你身边;你们家的门神赶我走,我还在你身边。我陪了你这么久,跟你的感情比任何人都要深厚,任何人都拆散不了我们,任何神都别想让我离开。我是你最忠实的奴仆,是你最亲密的伙伴,你怎么舍得赶我走呢?”

我听穷鬼讲完这一大堆甜言蜜语,并没有中计。我指着穷鬼的鼻子,声色俱厉地喝道:“别以为我傻,我早就识破你们这些穷鬼的真面目了!你们有的是智穷鬼,让人忠厚老实;有的是学穷鬼,让人清高自负;有的是文穷鬼,让人写不出歌功颂德的马屁文章;有的是命穷鬼,让人吃亏在前,享乐在后,好事轮不到,坏事自己扛;有的是交穷鬼,让人处处碰壁,饱受奸诈小人的欺侮与陷害。总而言之,你们这些穷鬼没一个好的,你们无论跟着谁,谁都会倒一辈子霉,永远受穷受气,一辈子过不上好日子。”

面对我的斥骂,穷鬼非但不生气,还鼓掌大笑,笑得前仰后合,一副很开心很自豪的样子。然后他又以大人教训小孩的口气跟我说:“小韩啊小韩,我本来以为你很聪明,哪知道你竟这么笨!你刚才讲的那些都没错,我们穷鬼确实能让人忠厚老实、性情耿直、难以飞黄腾达、只能到处碰壁,可是你不觉得这样挺可贵吗?我们跟你一生,你一生都是君子;我们不跟你,你很快就会变成小人。你说到底是富贵的小人更可贵呢,还是清贫的君子更可贵?”

我思索了好一阵子,最后只能垂头丧气地向穷鬼道歉:“我错了,再也不赶你走了。”于是穷鬼又得意地附到了我身上。

很明显,韩愈这篇文章的重心并不是送穷,而是讽刺社会的不公:在善恶颠倒的专制社会里,一个人要想有钱,那就要丢掉良知,去当混蛋;而要想保持良心呢,那就只能安安生生做一个穷光蛋了。

不过我们也可以从他的文章里看出一些社会习俗来:第一,唐朝流行在春节期间送穷;第二,送穷的日期是正月晦日;第三,送穷需要道具,主要是柳枝编成的马车和稻草扎成的小船,用于穷鬼乘坐。

正月晦日送穷的习俗在唐人诗句里也有反映。如姚合《晦日送穷》:“年年到此日,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到了正月晦日那天,家家户户都送穷。再如李郢《正月晦日书事》:“诗书奴婢晨占一个宋朝人的四季——正月里来是新年??,盐米妻儿夜送穷。”送穷的具体时间是正月晦日那天夜里。

何谓“正月晦日”?正月的最后一天是也。农历月份有大有小,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所以唐朝人一般是在正月三十或者正月二十九送穷。

晚唐画家陈惟岳绘有《送穷图》,原图已经找不着了,宋朝文人董逌在其《广川画跋》中描述过这幅图:“其画穷女,形露渨涹,作伶仃态,束刍人立,曳薪船行……”图上画的穷鬼是女性装扮,身形极瘦,皮包骨头,穿得破破烂烂,腰间束一根草绳,身后拖着一艘运送干柴的小木船。这说明至少在晚唐时期,人们心目中的穷鬼就是长这个样子。

已故国学大家章太炎先生的老师俞曲园早年编订《茶香室三抄》,收录了宋朝无名氏《临江仙》一阕:

正月月夕尽,芭蕉船一只。灯盏两只明辉,辉内里更有筵席。奉劝郎君小娘子,饱吃莫形迹。每年只有今日,日愿我来称意。奉劝郎君小娘子,空去送穷鬼,空去送穷鬼。

这是一阕描写宋朝送穷情形的词,词意简单明了:在正月最后一天的夜里,人们用芭蕉叶做小船,船上燃灯,灯下设宴,将穷鬼放在船上,送其远去。

“郎君小娘子”是对穷鬼的称呼,说明穷鬼在宋朝人心目中的形象可能不再是单身女子,而是一对年纪很轻的夫妇了。

三里不同俗,十里不同风,两宋延续三百年,疆域跨越几千里,习俗不可能完全一样。据金盈之《新编醉翁谈录》,北宋开封流行在正月初六那天送穷:

初六日……扫聚粪帚,人未行时,以煎饼七枚覆其上,弃之通衢以送穷。

初六凌晨,大多数人还没出门的时候,从院子里的垃圾堆上铲起一铲子粪秽之物,用七张小煎饼盖在上面,走到大街上,往地上一倒,扭头回家,送穷的仪式就结束了。

看来北宋开封人将送穷仪式简化到了极致,一不用编马车,二不用扎小船,三不用为穷鬼塑像,四不用为穷鬼备办宴席,一铲粪土就是穷鬼的化身,七张煎饼就是穷鬼的祭礼。

祭礼简化是好事,省钱省时又省力,但是将家里的粪土铲到街上去,却破坏公共卫生,有悖公序良俗,绝对不值得提倡。

另外,如此送穷也涉嫌浪费粮食。中国古人祭祀,无论是祭神还是祭祖,祭后都会“散福”,也就是将供品分掉,大家分而食之,并不浪费。可是像北宋开封这样,七张煎饼覆盖于粪土之上,再丢弃于大街正中,肯定无法散福,即使是沿街讨食的乞丐见了它们,也不太可能回收利用的——毕竟太脏了嘛!

初七探茧

金盈之《新编醉翁谈录》又载:

人日,正月初七日也。造面茧,以肉或素馅,其实厚皮馒头,酸馅也。馅中置纸签,或削作木,书官品,人自探取,以卜异时官之高下。

正月初七,宋朝人以面茧为主食。面茧有包肉馅的,也有包素馅的,其实就是厚皮包子,通常叫作“酸馅”。包酸馅时,包进去一张小纸条或者一块小木牌,上写官衔。酸馅蒸熟了,分给小孩子吃,小孩子一口咬下去,把牙硌了,掰开一瞧,是一块小木牌,上面刻着四个字:“户部尚书”。爸爸妈妈大喜:“好小子,有福气,长大了能当户部尚书!”

酸馅是面茧的一种。

何谓“面茧”?两头尖尖,中间略鼓,底下平平,顶端有棱,是一种形态古怪的厚皮包子。

南宋诗人范成大描写过面茧的造型:

两头纤纤探官茧,半白半黑鹤氅缘。

腷腷膊膊上帖箭,磊磊落落封侯面。

“两头纤纤探官茧”,说明面茧两头尖尖、中间略鼓,是一种长包子。为何管这种包子叫“面茧”呢?因为它的样子像蚕茧。

现在河南农村仍然有那种好似蚕茧一样的长包子,做法极其简单:将半发酵的面团掐成小团,一一拍扁,擀成圆圆的、跟手掌差不多大的面皮,托在手中,放上馅儿,将两条弧边对折、合拢、捏紧,再让面皮继续发酵,待包子发得圆鼓鼓的,上笼蒸熟。坦白说,整个过程极像包饺子,只不过饺子用死面,不用发面,一般煮熟,不是蒸熟,而且皮儿也没这么厚,更没这么大罢了。

在今日河南,老百姓管这种包子叫“角子”,它两头尖尖,有两个角,故此得名。事实上宋朝人有时候也管它叫角子,南宋夜市上有一种“水精角儿”,就是用烫面做皮的半透明状的长包子,因为它半透明,能看见里面的馅料,好像水晶,所以叫水精角儿。一部分研究宋朝饮食的朋友不明真相,望音生义,误以为水精角儿就是水晶饺子,进而下结论说宋朝人就管饺子叫角子,实在是大错特错。宋朝当然有饺子,可宋朝人只称其为“馄饨”。宋朝当然也有馄饨,可宋朝人却称其为“馉饳”。两宋三百年,“饺子”一词从未诞生。

简言之,角子即面茧,而面茧却不完全等于酸馅。酸馅的外形虽然可以断定是两头尖尖的长包子,但未必所有的长包子都是酸馅,只有包了酸馅,它才得以成为酸馅。

照咱们现代人的常识,包子馅儿可荤可素,可咸可甜,唯独不应该酸,如果馅儿都酸了,那说明包子坏了,没有人会吃。可是我们不能用今人之心度古人之腹,我们不爱吃酸馅,不代表宋朝人不爱吃。

宋朝有一种饮料叫“浆水”,其实是发酵过后的米汤,再加点儿糖,回锅热一热。米汤稍作发酵,味道是酸的,酸中带些甜,并且略有酒味,加糖回锅,口感甚佳。现在中国当然不流行这种饮料,可是在韩国却很流行,不知道是不是继承了宋朝的遗风。

宋朝有一种米饭叫“水饭”,它跟今日东北农村的过水米饭完全不同,是用熟米和半发酵米汤搭配而成的稀粥,味道同样是酸的,酸中略微带些甜。

宋朝人加工包子馅儿,一样可以将馅料发酵一下,使其形成独特的酸味儿,然后再包成那种两头尖尖的长包子,这才是真正的酸馅。

为了验证发酵后的馅料能不能食用,我曾经用泡发的腐竹、去蒂的木耳、洗净切丝的小白菜做了一盆包子馅儿,撒上佐料,腌半小时,再用保鲜膜密封,常温下搁置一天一夜,第二天打开,酸气扑鼻,然后用这种酸馅儿包了一锅长包子。您猜怎么着?蒸出的包子鼓鼓的,口感更加松软,馅料更加爽口,连吃了四顿,也没有拉肚子。

金盈之《新编醉翁谈录》写得明白,酸馅的馅料或荤或素,我为啥只用蔬菜做实验,而没用肉馅呢?主要是因为肉比较贵,实验成本比较高,万一发酵失败,我会挨老婆的骂;其次,在宋人诗话中,酸馅这种食品是寺庙的常餐,以至于苏东坡在讽刺和尚诗歌的时候,会说“有酸馅气”。和尚大多食素,所以酸馅必然也是以素馅为主的。

前面说过,正月初七包酸馅的时候,宋朝人会包入纸条或者小木牌,纸条或木牌上写着官衔。当然,大多数酸馅里面是没有纸条或木牌的,鉴于其中的运气成分很高,所以正月初七吃酸馅又叫“探酸馅”,别名“探茧”。

我记得小时候,北方人过年包饺子,常常包进去一些硬币,如果哪个小孩能吃到包了硬币的饺子,就会开心得跳起来:“妈妈妈妈,我吃到钱了,我将来会很有钱!”其场景及寓意跟宋人在正月初七探茧是非常相近的。

但是从安全角度考虑,今人往饺子里包硬币远不如宋人往酸馅里包木牌。您想啊,硬币很小,万一小孩子吃得急,一口吞下肚去,那可就惨了;而木牌要大得多,甭说小孩,大人也不可能一口吞下肚,探茧的时候最多硌了牙,没有大碍。

打春牛和抢春牛

一个宋朝人的四季——正月里来是新年

(清)黄钺《土牛鞭春图》,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最近一千多年来,中国历法一直将新年第一天作为一年的开端,无论农历还是公历,都是这样子。可是,按照传统文化,无论是公历的1月1日,还是农历的正月初一,都不能算是一年的开端,一年真正的开端应该是立春。

立春是节气,二十四节气当中的第一个节气,这个节气出现在公历的2月上旬,相当于农历的正月上旬或者腊月下旬,有时候会比农历春节早,有时候会比农历春节晚。

比如说, 2010年立春是上一年的腊月二十一,比春节来得早;2011年立春是这一年的正月初二,比春节来得晚;2012年立春是这一年的正月十三,比春节更晚;2013年立春是上一年的腊月二十四,比春节要早;2014年立春是这一年的正月初五,又比春节来得晚……

前面啰里啰唆一大堆,又是公历又是农历,我估计大家早听烦了,下面介绍一些不太枯燥的风俗。

北宋时期,每年立春前五天,各府各州各县的衙门都要请来工匠,塑造一头巨大的土牛、一个赶牛的农夫、一套农具。这些全是泥塑,外面还要涂抹颜料,尽可能让它们看起来逼真一些。

那头土牛要涂四彩。哪四彩?红、黑、青、白。四彩分属四方:红属火,在南方;黑属水,在北方;青属木,在东方;白属金,在西方。四种颜色分别涂抹在牛头、牛尾、牛腹、牛腿之上。具体在哪个部位涂哪种颜色,取决于土牛摆放的方位。

比如说,土牛做好,绳捆木抬,运到县衙正门外面的空地上,头朝东或者朝西放着。假如牛头朝东,则牛头涂青,牛尾涂白。假如牛头朝西,则牛头涂白,牛尾涂青。不管牛头朝东还是朝西,牛肚子南侧都涂红,北侧都涂黑。另外,地方官还会根据牛头朝向的位置,再设一个祭祀农业之神的先农坛。

立春那天黎明,地方长官率领属下从衙门出来,在先农坛前叩头祭祀,请农神保佑当地四季平安,五谷丰登。然后,长官拿起一根用彩色丝线缠裹得花花绿绿的木杖,绕着土牛走一圈,用木杖在牛屁股上连打三下,寓意是赶牛下地,催牛耕田,这叫“打春牛”。

长官打完春牛,带属下回衙,这时候旁边已经围满了看热闹的市民和专门进城观礼的农民,里三层外三层,黑压压望不到边。这些老百姓见官吏们回去了,便一窝蜂冲上去,将那头土牛推倒在地,掰脑袋的掰脑袋,拽大腿的拽大腿,薅牛尾巴的薅牛尾巴,眨眼之间就把一头小山一样的春牛瓜分干净,喜滋滋地抱着抢到手的那块土疙瘩回家去了。

地方官打春牛,是为了劝耕,体现了古代官府的重农意识,可老百姓抢春牛是为了什么呢?人人都知道那牛是假货啊,泥捏的,不能吃啊!

《岁时广记》第八卷解释如下:

立春鞭牛讫,庶民杂还如堵,顷刻间分裂都尽,又相攘夺,以至毁伤身体者岁岁有之。得牛肉者,其家宜蚕,亦治病。……取春牛泥,撒檐下,蚰蜒?不上。

立春那天,官员打春牛,百姓抢春牛,有的抢到了,有的没抢到,没抢到的又抢那抢到的,因而打起来,继而打伤身体,这种事情年年都有。这些老百姓为啥要舍命去抢一块土呢?因为他们迷信,迷信附着在春牛上的官权和神权。他们天真地认为,谁家抢到了春牛身上一块土,这一年的蚕桑就会很顺利,家里老小生了病,掰下一小块春牛土熬药,能让病人痊愈。并且春牛还有祛除毒虫的功效,将春牛土撒到屋檐下,蚰蜒不敢往上爬。

又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开封老百姓在立春那天还盛行互赠“小春牛”,当然也是泥塑,个头像小猫那么大,底下用一块刮得溜光水滑的木板当基座,基座上有时还会再放几个农夫、一棵柳树、一座小茅屋什么的,也都是泥塑,与小春牛组合成一派田园风光。开封府衙附近有许多商贩摆摊儿出售小春牛,市民买回去,送给亲友,既好玩,又吉利。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bjwh/gdwh/6957.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