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家文化 > 古代文化

一个宋朝人的四季——从立秋到重阳

历史大观园 古代文化 2020-06-14 20:02:33 0


楸叶报立秋

立秋,二十四节气当中的第十三个节气,通常在农历六月底或者七月初,这一天被古人当作秋天的起点。

宋朝人过立秋,要饮秋水,还要戴楸叶。

秋水不是水,是用赤小豆加糖熬煮的红豆汤。

楸叶呢?自然是楸树的叶子。楸树高大挺拔,绿叶红花,叶片心形,落得早。秋风一起,满树楸叶缓缓飘落,暑热退散,秋凉渐至,天地间隐隐生出肃杀之气。宋朝人捡起地上的楸叶,剪出花样,戴到头上去。

《东京梦华录》写北宋开封习俗:

立秋日,满街卖楸叶,妇女儿童辈,皆剪成花样戴之。

一个宋朝人的四季——从立秋到重阳

(宋)郭熙《秋山行旅图》,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立秋那天,商贩满街兜售楸叶,妇女和儿童买来,剪成花样,戴到头上。

《武林旧事》写南宋杭州习俗:“立秋日,都人戴楸叶,饮秋水、赤小豆。”立秋那天,杭州人戴楸叶,喝红豆汤。

如果身边没有楸树,也可以用梧桐的叶子来代替楸叶,因为梧桐也是一入秋就落叶。《梦粱录》第四卷有载:

太史局委官吏于禁廷内,以梧桐树植于殿下。俟交立秋时,太史官穿秉奏曰:“秋来!”其时梧叶应声飞落一二片,以寓报秋意。

快入秋的时候,负责制定历法的太史局官员会从外面刨一棵梧桐树,移栽到宫殿之下。立秋早朝,太史局官员出班上奏:“报告皇上,秋天到了!”刚说完这句话,那棵梧桐树上就有一两片叶子应声飘落,非常神奇。

很多朋友过于崇古,总觉得古人在天文和历法方面掌握着我们无法掌握的某些奥秘,而这些奥秘又往往跟“天人感应”“天人合一”有关。

比如说,按照古籍描述,皇家天文官有一手“葭灰占律”的绝活儿,能让律管报告节气。具体做法如下:

铸造十二根铜管,长短粗细不等,分别对应一年当中的十二个主要节气。将芦苇剖开,取出内膜,烧成灰,一小撮一小撮地摁到那十二根铜管里去,再把铜管整整齐齐地码到密室里,开口朝上,并排竖放。然后呢?耐心等,直到有一天,噗,某个铜管里的芦灰自动飞出来;再过个把月,噗,又一个铜管里的芦灰自动飞出来……你不用观测天象,也不用推算日期,只看着铜管就行了,哪根铜管里的芦灰往外飞,就说明哪根铜管对应的节气到了。

据说,从先秦到清初,“葭灰占律”沿用了大约两千年,可惜在清朝失传了。现在中国极个别崇古派的科学家认为,气应灰飞可能与日地引力的周期性变化有关,是一种物理共振现象,古人用铜管占测物候,是一种极其超前的智慧,既反映了天人合一的伟大思想,又是普遍适用于电场、磁场、生物圈乃至宇宙天体的共振规律,需要我们发扬光大。但是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一个科学家或科研机构能在实验室中成功复现葭灰占律,所以想发扬光大也没有机会。

事实上,早在明朝,就有学者将葭灰占律判定为精心设计的骗人把戏,是历代天文官为了保住饭碗和脑袋而集体造假的结果。清朝初年,天文官的骗局已经被揭穿,原来他们在铜管中巧设机关,灌入可以化合生热的几种药剂,等节气一到,就在密室外牵动机关,使对应铜管里的药剂混合,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热气,将芦灰喷出来。所以从康熙年间起,中国皇家就彻底废除了葭灰占律这一看似巫术实则骗术的悠久传统。

现在我们回到宋朝,回到立秋,回到太史官上奏之时。您觉得,太史官一说“秋来”,梧桐叶就应声飘落,这是传说中的“天人感应”在起作用呢?还是太史官预设了机关呢?

反正我不信什么天人感应。

我敬畏上天,敬畏大自然,但我敬畏的是自然规律,是科学常识,是可以推算、可以验证、可以复现的方法和理论,而不是古代骗子和现代骗子打着天人感应的旗号搞出来的巫术、魔术和骗术。

七夕摩一个宋朝人的四季——从立秋到重阳??罗

与立秋离得最近的节日,应该是七夕。

七夕有时在立秋之后,有时在立秋之前,哪年碰巧了,立秋那天就是七夕,七夕那天就是立秋,节气和节日在同一天欣然会面。当然,这个概率很低,比牛郎和织女会面的概率还要低。

秦观秦少游填过一首《渔家傲》:

七夕湖头闲眺望,风烟做出秋模样。不见云屏月帐,天滉漾。龙軿暗渡银河浪,二十年前今日况。玄蟾乌鹊高楼上,回首西风犹未忘。追得丧,人间万事成惆怅。

这首词的题目是“七夕立秋”。“七夕湖头闲眺望,风烟做出秋模样”,说明他填这首词的那一年,恰好是立秋和七夕会面的一年。秦少游生于1049年,死于1100年,我查《万年历》,在秦少游一生当中,立秋和七夕确实会合过一次,那是宋神宗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7月31日,既是立秋,又是七月初七。那一年,秦少游三十七岁。

秦少游填过的词当中,有一首《鹊桥仙》非常出色,也非常出名,估计很多朋友都会背。即使背不全整首,至少也能背诵最后两句。我把这首词抄下来,大家不妨温习一下: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很明显,这是一首关于爱情的作品,写的是牛郎和织女的爱情。现在七夕被视为“中国情人节”,人民群众丝毫不觉得牵强,正是因为七夕当晚牛郎和织女相会的传说历久弥新,深入人心。

不过假如我们穿越到宋朝过七夕,看到的爱情戏可能会很少很少,“乞巧”和“乞聪明”的场面可能会很多很多。

乞巧是女生的戏份,乞聪明是男生的戏份。《岁时广记》第二十七卷记载:七夕,京师诸小儿各置笔砚纸墨于牵牛位前,书曰:“某乞聪明。”女子致针线箱笥于织女位前,书曰:“某乞巧。”

七月初七晚上,北宋开封正在上学的小男孩们将笔墨纸砚供在牛郎牌位前,纸上写自己的名字和愿望:“某某祈求牛郎,求您让我变得更聪明。”学习女红的女生们则将针线笸箩供在织女牌位前,也在纸上写出自己的名字和愿望:“某某祈求织女,求您赐我一双巧手吧。”

一个宋朝人的四季——从立秋到重阳

宋代刺绣观音像,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乞巧拜织女,乞聪明拜牛郎,祭拜牛郎织女之时,最好设下香案,案上铺一层楝叶,楝叶上摆放瓜果点心,以示恭敬。《岁时杂记》载:

京师祭牛女时,其案上先铺楝叶,乃设果馔等物,街市唱卖铺陈楝叶。

楝叶是楝树的叶子,这是北方平原上极为常见的高大乔木,暮春开花,深秋落叶,叶子有杀虫功效。我记得小时候,跟着祖父住在西瓜地里,瓜庵低小潮湿,蚊虫甚多,祖父在麻绳编织的小床上为我铺过厚厚一层楝叶。

一个宋朝人的四季——从立秋到重阳

(宋)佚名《秋瓜图》,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楝叶可以摘到,就算摘不到,也买得到,价格必定特别便宜。宋朝七夕有一样东西比较费钱,但又必须买,这样东西叫“磨喝乐”。

《东京梦华录》云:

七月七夕,京城潘楼街东、宋门外瓦子、州西梁门外瓦子、北门外、南朱雀门街及马行街内,皆卖磨喝乐,乃小塑土偶耳。悉以雕木彩装栏座,或用红纱碧笼,或饰以金珠牙翠,有一对直数千者。

七月初七晚上,北宋开封潘楼街东、宋门外瓦子、州桥以西梁门外瓦子、北门外、朱雀门南大街以及马行街等地段,都有商贩出售磨喝乐。所谓磨喝乐,实际上是一种玩偶娃娃,下有木雕底座,外罩红纱碧笼,有的还用金银首饰来装饰,成对出售,一对能卖几千文。

《东京梦华录》又云:

贵家多结彩楼于庭,谓之乞巧楼,铺陈磨喝乐、花瓜、酒炙、笔砚、针线,或儿童裁诗,女郎呈巧,焚香列拜。

七月七那天,开封富人在自家院子里扎一座彩楼,叫作“乞巧楼”,楼上供奉牛郎织女,楼下陈设香案,小孩和妇女跪在香案前,焚香祭拜,香案上有花有果,有酒有肉,有笔墨纸砚,有女红针线,还有磨喝乐。这说明,磨喝乐也是祭拜牛郎织女的供品之一。

“磨喝乐”一词,是汉语对外来语的音译,在宋朝文献中译法不一,有的写成“摩喝乐”,有的写成“魔合乐”,有的写成“暮合乐”,还有的写成“摩一个宋朝人的四季——从立秋到重阳??罗”,简称“摩罗”。

《武林旧事》第三卷“乞巧”条:

七夕前,修内司例进摩一个宋朝人的四季——从立秋到重阳??罗十卓,每卓三十枚,大者至高三尺,或用象牙雕镂,或用龙涎佛手香制造,悉用镂金,珠翠,衣帽、金钱、钗镯、佩环、真珠,须发及手中所执戏具,皆七宝为之,各护以五色镂金纱厨。制阃贵臣及京府等处,至有铸金为贡者。

七夕之前,专门负责制造大内用具的修内司(相当于清宫内务府麾下的造办处)按照惯例,要造出十桌摩一个宋朝人的四季——从立秋到重阳??罗,每桌三十个,共三百个。这些摩一个宋朝人的四季——从立秋到重阳??罗有大有小,最大的高一米左右,与幼童一般大小。材质也不一样,有的用整根象牙雕刻而成,有的用整块龙涎香雕刻而成。无论何种材质的摩一个宋朝人的四季——从立秋到重阳??罗,一律镂金,用珍珠和孔雀毛做衣服,头戴金钗,腕佩玉镯,摩一个宋朝人的四季——从立秋到重阳??罗手中拿的玩具也用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等珍贵材料制成。各路制置使、安抚使、安抚大使等军区长官,以及临安知府等高级文官,也要向大内进贡摩一个宋朝人的四季——从立秋到重阳??罗,为了得到皇帝的欢心,有人甚至用纯金来打造。

如此贵重的玩偶娃娃,穷苦百姓肯定买不起,他们只能买泥娃娃,或者买蜡娃娃。两宋时期,泥娃娃制作最精巧的地方是平江府,也就是现在的苏州。查明修《姑苏志》,第五十六卷称:

(宋)袁遇昌居吴县木渎,善塑化生摩一个宋朝人的四季——从立秋到重阳??罗,每抟埴一对,价三数十缗,其衣襞脑囟,按之蠕动。

宋朝有一个巧手匠人袁遇昌,住在苏州木渎镇,擅长制作摩一个宋朝人的四季——从立秋到重阳??罗,每捏一对,价值三千文到几万文,若按北宋承平时节铜钱的购买力,三千文相当于现在人民币两千元。一对泥娃娃而已,凭什么卖这么贵呢?因为袁遇昌的手艺太高明了,他的泥娃娃居然暗藏机关,摸摸衣服会动,按按头顶也会动,简直像真娃娃一样。

蜡娃娃的工艺要简单得多,宋朝市面上有现成的模具,买一副带回家,将黄蜡熔化,灌入,冷却后打开模子,就是一对成型的蜡娃娃,可以给小孩子当玩具。怎么玩呢?弄一大盆水,将蜡制摩一个宋朝人的四季——从立秋到重阳??罗放进去,载沉载浮,仿佛现在的塑料娃娃。

《岁时广记》第二十六卷称:

七夕以黄蜡铸为牛女人物,及凫雁、鸳鸯、一个宋朝人的四季——从立秋到重阳??、鱼龟、莲荷之类,彩绘金缕,谓之水上浮。

用熔铸黄蜡之法,除了可以塑造摩一个宋朝人的四季——从立秋到重阳??罗,还可以塑造牛郎织女,以及大雁、野鸭、鸳鸯、紫鸳鸯、金鱼、乌龟、莲花、荷叶等水生动植物。将这些蜡制玩具涂上颜色,放在水盆中,名曰“水上浮”。

一个宋朝人的四季——从立秋到重阳

宋代玉鸭,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七夕是爱情的节日,不是求子的节日,更不是儿童节,摩一个宋朝人的四季——从立秋到重阳??罗这种玩偶娃娃和水上浮等儿童玩具为什么会流行呢?

当代史学家邓之诚先生为《东京梦华录》作注,认为摩一个宋朝人的四季——从立秋到重阳??罗即罗睺罗,而罗睺罗是释迦牟尼的儿子。宋朝佛教昌盛,佛教世俗化加深,人们在七夕购买摩一个宋朝人的四季——从立秋到重阳??罗,是对佛子罗睺罗的纪念。罗睺罗幼年即出家,所以摩一个宋朝人的四季——从立秋到重阳??罗也是幼童的样子。

我觉得邓先生的说法很有道理。

一个宋朝人的四季——从立秋到重阳

宋代玉童子,手擎荷叶,疑即摩 一个宋朝人的四季——从立秋到重阳 ??罗造型,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中西合璧七月半

七夕摩一个宋朝人的四季——从立秋到重阳??罗究竟是不是佛教文化影响的产物呢?我不敢说一定是。但我可以肯定,七月十五中元节一定受了佛教文化的影响。

七月十五中元节,又名“鬼节”“盂兰盆节”“盂兰节”,这是一个中西合璧的节日,先后被染上了儒教、道教与佛教的色彩。

七月十五,古称“小秋”,意思是秋天过了一小半,一部分庄稼成熟了,可以拿来祭告先祖。早在周朝,我们就有小秋祭祖的传统,只不过尚未固定在七月十五而已。

汉魏时期,道教兴旺,将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这三天定为上元、中元、下元,并拿出道教神仙里的三官与三元相配,又将小秋祭祖固定在中元,也就是七月十五。从此以后,七月十五不仅要祭祖,还要敬天,要请道士打醮,请神仙赐福。

隋唐时期,佛教发展成熟,大部分佛教经典都被翻译出来,印度佛教中的盂兰盆法会也在中土生根发芽,与我们七月十五敬天祭祖的传统结合在了一起。

按照《盂兰盆经》,佛陀有一个神通广大的弟子目犍连,简称目连,用天眼神通观察地狱,看见自己的母亲在那里受难:身体被倒吊起来(“盂兰盆”的梵文本义就是“倒悬”),饥渴难忍,无论吃到什么食物,都会在喉咙里变成火焰。目连使用各种神通来解救母亲,都失败了,他恳求佛陀帮忙。佛陀说:“你母亲生前恶业深重,我的法力也无法救她,除非她自己悔改,你再做一场法事来超度她。”目连遵从佛陀的教导,在七月十五那天大做法事,超度母亲以及一切饿鬼,帮助母亲脱离了苦海。

儒家提倡孝亲,目连救母的故事刚好也能体现孝道,我们固有的文化与佛教文化一拍即合,七月十五中元节在敬天祭祖之外,又多了一层施舍饿鬼、超度冤魂的悲悯色彩。

《岁时广记》第三十卷详细介绍了宋朝人中元祭祖和施舍饿鬼的仪式,原文比较晦涩,用白话文转述如下:

祭祖用桌子,桌上铺一层楝叶(这一点与七夕祭拜牛郎织女相似),楝叶上陈设瓜果、鲜花、田地里刚刚收获的谷物。桌面有四个角,捆扎四小捆芝麻秆儿,分别压在四个角上。桌子有四条腿,每条腿上也绑一小捆芝麻秆儿。将祭桌收拾齐整,抬到已经亡故的父母长辈的牌位前面,拈香叩头三次,将线香插在祭桌上,最后再叩头一次,礼成。

宋朝人祭祖,平常是有酒的,但中元祭祖没有酒,也没有肉,纯素。为何不用荤酒做供品呢?因为宋朝中元节的佛教气氛很浓,佛教戒杀生,戒饮酒。

为什么要用芝麻秆儿来装饰祭桌的四个角和四条腿呢?《岁时广记》没有给出解释,我们大胆猜测,可能是因为芝麻秆儿比较吉利——芝麻开花节节高嘛!祭过祖,再施舍饿鬼。后者仪式简单,普通老百姓施舍饿鬼,不用请高僧做法,不用搭彩棚放焰口,只需要上街买一个“盂兰盆”,买一幅目连的画像,再买一挂纸钱。“盂兰盆”是梵语音译,本义“倒悬”,引申义“受苦”,可是到了宋朝,这个外来词被误读,被当成一种实实在在的盆状器皿。当时街市上出售的盂兰盆,用竹子做成:一根竹子,顶端劈成四五个分叉,将分叉掰开,中间卡住一只竹圈,用纸糊底,即成简易的高脚盆子。在盆底撒几粒煮熟的大米或者黄米,放一幅目连画像,在分叉上挂一串纸钱,用火点燃,一起烧掉。

大宋朝廷相当重视中元节,规定每年七月十四、七月十五、七月十六放假,让大家回家祭祖,焚烧盂兰盆。北宋前期,宋太祖和宋太宗在位时,开封中元节甚至像元宵节一样,有连续好几天的大型灯展。宋太宗淳化元年(990年)起,朝廷可能觉得中元节应该是一个鬼气森森的节日,不应该搞得那么热闹,于是取消了中元节的灯展。

大宋中秋无月饼

鬼气森森的中元节过后一个月,便是仙气满满的中秋节。

我先剧透一下:宋朝中秋节,没有月饼。

据说苏东坡写过一首关于月饼的诗,只有四句: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

默品其滋味,相思泪沾巾。

小巧精致的月饼,像月亮一样浑圆,里面包着奶油(酥)和糖稀(饴)。奶油很腻,糖稀很甜,放了奶油会很软,这种月饼我喜欢。

可惜的是,苏东坡没有写过这首诗。我的意思是说,这首关于月饼的诗完全是后人伪造的,原因如下:

第一,这首诗根本不押韵,无论按照今韵还是按照古韵,它都不押韵。凭苏东坡的才华,他会水平低劣到去写一首不押韵的诗吗?

第二,1982年中华书局编撰《苏轼诗集》,2001年曾枣庄主编《三苏全书》, 2004年孔凡礼付梓《三苏年谱》,已经将所有存世的东坡诗词都纳入囊中,其中《三苏全书》还专章收录了未能终篇的诗词以及可能是伪作的诗词,都没有这首所谓的月饼诗。

第三,从现存的宋朝食谱和风俗文献可以看出,宋朝人在中秋节期间并没有吃月饼的习俗。

南宋金盈之《新编醉翁谈录》载有《京城风俗记》,那时候过中秋,流行少男少女拜月,合家聚餐吃瓜果,餐桌上不见月饼。

宋元话本《错认尸》里也有都城市民过中秋的场景:“忽值八月中秋节时,高氏交小二买些鱼肉、果子之物,安排家宴。”仍然不见月饼。

南宋遗老周密所作《武林旧事》中倒是出现了“月饼”一词,但是它出现在“蒸作从食”一章,与馒头包子放在一起,估计是蒸熟的,而不是像后来真正的月饼那样烤制而成。同书第三卷描写全年风俗,中秋期间仍然是赏月吃瓜果,餐桌上不见月饼。

文献中真正出现月饼,可能要到明代。宛平县知县沈榜所作的《宛署杂记》中说:“士庶家俱以是月造面饼相遗,大小不等,呼为月饼。”崇祯年间太监刘若愚所作的《酌中志》记载:“八月,宫中赏秋海棠、玉簪花。自初一日起,即有卖月饼者……至十五日,家家供奉月饼、瓜果。”

根据民间传说,月饼是元末明初时发明的:老百姓受不了蒙古人的野蛮统治,纷纷起事,策动者用浑圆如满月的馅饼做信物,馅饼里暗藏“八月十五杀鞑子”的纸条,分送各家各户,相约在中秋那天起兵抗元。后来蒙古人被赶跑了,明朝建立了,月饼也就作为胜利的见证被传下来了。这个传说妇孺皆知,但不见于史籍,未知真伪。

宋朝中秋无月饼,但是就宋朝人在制作面点和糕点方面的成熟技艺,他们完全有能力加工出真正的月饼。

且看南宋食谱《吴氏中馈录·酥饼方》:

油酥四两,蜜一两,白面一斤,溲成剂,入印,作饼,上炉。或用猪油亦可,蜜用二两尤好。

这里“油酥”可能是奶油,也可能是在蒸过的面粉里掺入猪油或者植物油以后揉成的酥软面团。四两油酥、一两蜂蜜、十六两白面,揉成面剂,放进模子,出模成型,上炉烤熟,除了没有馅儿外,它已经是相当酥软相当香甜的月饼了。遗憾的是,宋朝食谱给它取的名字是“酥饼”,不是“月饼”。

我再简单概括一下我的观点:

第一,宋朝人已经掌握加工月饼的基本工艺;

第二,宋朝人过中秋节没有吃月饼的习俗;

第三,宋朝有一种面食名叫“月饼”,这种面食不同于我们心目中的月饼,它也不是宋朝中秋的节令食品。

杯中茱萸酒,头上重阳糕

中秋过后是重阳。

关于重阳节,有一首最著名的唐诗: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是王维写的,题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反映了唐朝重阳的两个习俗:登高、插茱萸。

从唐朝到宋朝,习俗变了不少,重阳登高的风气还在,茱萸却不再插了。

茱萸,开黄花,结红果,落叶小乔木,重阳节时,小红果挂满枝头,长而圆,仿佛一树热情似火的观赏辣椒。唐朝人将一枝茱萸剪下来,不但插在高岗上,而且插在头上,男男女女满头红果。可是在宋朝呢?人们头上插的不是茱萸,而是菊花。

一个宋朝人的四季——从立秋到重阳

金代定窑菊瓣百褶盘,全高2.3厘米,口径21.3厘米,底径13.4厘米,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宋朝诗人王洋写道:

一岁又闻禾黍熟,百年惟喜甲兵休。

人生佳节真难遇,莫惜重阳菊满头。

另一位宋朝诗人刘季孙写道:

四海共知霜鬓满,重阳曾插菊花无。

聚星堂上谁先到,欲傍金樽倒玉壶。

宋朝还有一位王诜王驸马,是苏东坡的好朋友,他在词中写道:“戴了黄花,强饮茱萸酒。”这里的“黄花”也是菊花,重阳节时,戴到头上。

苏东坡词中写得更明确:

与客携壶上翠微,江涵秋影雁初飞,尘世难逢开口笑,年少,菊花须插满头归。

这首词调寄《定风波》,标题是“重阳括杜牧之诗”。

苏东坡的门生黄庭坚也填过内容相似的词:

节去蜂愁蝶不知,晓庭环绕折残枝,自然今日人心别,未必秋香一夜衰。

无闲事,即芳期,菊花须插满头归。宜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送落晖。

唐朝重阳插茱萸,宋朝重阳戴菊花,那茱萸在宋朝是不是退役了呢?并没有。《岁时广记》第三十四卷“茱萸酒”条:

北人九月九日以茱萸研酒,洒门户间辟恶,亦有人入盐少许而饮之。男摘二九粒,女一九粒,以酒咽者,大能辟恶。

宋朝北方人过重阳节,将茱萸的果实研碎,泡在酒里,洒到门窗上,据说可以辟邪。也有人在茱萸酒里撒少许盐,喝下去。用茱萸泡酒有讲究,男人要泡十八颗茱萸果,女人则减半,倘若数目不对,则辟邪效果不佳。

宋朝重阳节,喝的是茱萸酒,吃的是重阳糕。

一个宋朝人的四季——从立秋到重阳

宋代缂丝《盆菊诗意帘》,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据《东京梦华录》,北宋开封重阳前一两天,人们互赠重阳糕,该糕用米粉和面粉做主料,掺入松子、栗黄、银杏肉、石榴籽儿,捏成文殊菩萨骑狮子的造型,再用绸布剪成小旗,插在狮子头上。

而据《岁时杂记》,还有一种重阳糕叫作“万象糕”,在糕上装点许多泥捏的小象。万象糕的谐音是“万象高”,意思是万事万物都能交到好运气。又有一种“食禄糕”,在糕上装点面塑的小鹿。鹿与“禄”同音,小孩子吃了这种糕,长大能食禄,也就是做官。

《新编醉翁谈录》第四卷则说,九月初九天刚亮,父母切一片重阳糕,放到孩子头顶上,念念有词祝告道:“百事皆高,百事皆高,百事皆高!”这些望子成龙的家长希望自家孩子各方面都优秀,不能输给别人家孩子。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bjwh/gdwh/6952.html

  • 猜你喜欢
  • 热门推荐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