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家文化 > 古代文化

图说茶典——不可不知的茶中礼仪

历史大观园 古代文化 2020-07-18 08:30:52 0


泡茶中的礼仪

■泡茶中的肢体语汇

泡茶中的肢体语言,主要包括行走、站立、坐姿、跪姿、行礼等。传统的茶艺表演者行走方式为双手交叉于小腹前行走;站立要符合表演身份的最佳站立姿势,也应注意面部表情与观众亲切交流,将美好、真诚的目光传递给观众;坐姿,是指曲腿端坐的姿态;跪姿,是指双膝触地,臀部坐于自己小腿上的姿态;行礼主要表现为鞠躬,鞠躬要低头、弯腰,慢慢地深深一鞠,以表示深厚、真诚的敬意。

■泡茶中的动作规范

泡茶时,茶艺表演者或泡茶者的身体要坐正,腰干要挺直,保持美丽、优雅的姿势。两臂与肩膀不要因为持壶、倒茶、冲水而不自觉地抬得太高,甚至身体倾斜。

泡茶过程中,茶艺表演者或泡茶者尽量不要说话。因为口气会影响到茶气,影响茶性的挥发。

泡茶过程中,茶艺表演者或泡茶者的手不可以碰到茶叶、壶嘴等。

泡茶过程中,壶嘴不能朝向客人,只能面向茶艺表演者本人,以示对客人的尊重。

倒茶过程中,茶艺表演者的动作幅度不宜太大,比如手心朝上就会给人一种不雅的感觉,因此倒茶时不宜手心朝上。

奉茶中的礼仪

■奉茶的方法

一般的奉茶方法是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扶住杯身,放在茶巾上擦拭杯底后,再用左手拇指和中指捏住杯托两侧中部,将杯托放在茶巾上,然后放上品茗杯,双手递至客人面前,左边用左手端茶奉上,用右手势伸掌作请的姿势,表示“请用茶”,客人同样用右手势进行对答,表示“谢谢”。

若同时有两位或多位宾客时,奉上的茶水一定要色泽均匀,并且要用茶盘端出,左手捧茶盘底部,右手扶着茶盘的边缘。上茶时应用右手端茶从宾客的右边奉上。

■奉茶的顺序

奉茶应讲究先后顺序,一般顺序为:其一,先为客人上茶,后为主人上茶;其二,先为主宾上茶,后为次宾上茶;其三,先为女士上茶,后为男士上茶;其四,先为长辈上茶,后为晚辈上茶。

■续水的礼仪

为宾客奉上的第一杯茶,通常不宜过满,应当斟到杯深的2/3处即可。在主人以茶待客的过程中,要为客人勤斟茶,勤续水。一般情况下,等客人喝过几口茶之后,即应为之续上,千万不可让杯中的茶叶见底。寓意“茶水不尽,慢慢饮来,慢慢叙。”需要注意的是,在续水时一定要讲究主随客便,不能无限制地续水。

在为客人续水斟茶时,最好不要在客人面前操作,而且续水不能过满,也不要让自己的手指、茶壶弄脏茶杯。

■奉茶需要注意的几点原则

距离

在奉茶时,茶盘既不要离客人太近,也不能离客人太远。若客人拿杯时,弯曲手臂的角度低于90度时,表示太近了;手臂伸直方可拿到杯子,表示过远了。

高度

奉茶时,茶盘端得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过高客人拿取费劲,过低自己的身体弯曲得过于厉害。让客人以45度俯角见到茶汤为适当的高度。

稳度

奉茶时,一定要端稳奉茶盘,这样会给客人一种安全感;另外,当客人把茶杯拿稳之后,方可移动茶盘,以免打翻杯子。

图说茶典——不可不知的茶中礼仪

品茶中的礼仪

■品玻璃杯茶的礼仪

品绿茶或果茶需用高筒的直式通明玻璃杯。先把花果或茶叶放入玻璃杯内,用80℃热开水冲泡,水面距杯口约1.5厘米左右,使用吧勺或搅棒轻轻搅动。搅动时,杯子放在桌上,用一手轻触杯身,一手大拇指和中指(或食指)轻捏勺柄,缓缓地按顺时针方向搅动,轻搅几圈后,茶水变色,色泽透明晶莹,带有浅浅的花果颜色,清香溢出。

另外,在别人给我们斟茶的时候,右手食指、中指前部弯曲,在桌面上轻扣两下,以示谢意。

■品盖碗茶的礼仪

品盖碗茶时的标准姿势是一手持杯,一手持盖,把碗端至胸前,头缓缓低下,手缓缓上抬。持盖的手是用大拇指与中指持盖顶,再将碗盖略斜,使靠近自己一侧的盖边向下轻轻划过茶水水面,借碗盖边在水面的划动,把碗里漂在上面的药材、茶叶拨到一边。如果茶水很烫,品茶者可以用嘴轻轻地吹,帮助冷却。但用嘴吹时,嘴型要小而扁,不可发出声音。用盖碗品饮佳茗时,宜先闻盖香,然后再闻杯香、赏汤色、品佳饮,一边品,一边嗅,才能更好地领略到盖碗泡饮法无比美妙的茶韵。

■品瓷碗茶的礼仪

品红茶需用瓷杯,茶叶放入杯中以后,只能注水七分满,否则不仅不符合红茶的礼仪,如果茶水不小心溢了,还容易烫伤自己或客人。端茶时,男士拿品茗杯手要收拢,表示大权在握;女士则可以轻翘兰花指,漂亮而优雅。自己喝茶与别人喝茶时,端茶、接茶都应如此。

图说茶典——不可不知的茶中礼仪

图说茶典——不可不知的茶中礼仪

<meta charset="UTF-8"> <meta name="generator" content="HTML Tidy, see www.w3.org"> 图说中国茶典 <link href="../styles/0001.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图说茶典——不可不知的茶中礼仪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bjwh/gdwh/26267.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