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魏晋风度

晋的王朝——九品中正制

历史大观园 魏晋风度 2020-06-26 00:09:47 0


今天讲一下魏晋南北朝的选官制度。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官员就是决定因素,官员负责社会日常管理,重要性不言而喻。一个什么样的选官制度,就能选拔出什么样的官员,所以各个朝代非常重视官员的选拔工作。夏商周的时候,主要实行的是世袭制,秦朝主要按军功授爵位,秦朝时间短,没有来得及探索别的选官制度。两汉的时候,探索出了察举制和征辟制。所谓察举制,就是自下而上的推荐,乡举里选,注重乡里对某人的舆论,我们称这种乡里对人士的评论为乡里清议;所谓征辟制,是皇帝、各级官府对品学兼优的人士自己选拔任用。两汉的察举制和征辟制,要求候选人员必须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但汉末的时候,这种乡里清议,被世家大族、士人所操控,成为他们垄断地方人才选举的工具。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控制了朝廷,曹操认为这种选官制度,只能选拔出来四平八稳的常才,但难以选拔出来英才,所以他发出了“求才三令”,注重“唯才是举”,即使“盗嫂、受金”、“不仁不孝”,只要是“高才异质”,只要“有治国用兵之术”,便起用他们,起用他们治理国家、带兵打仗。还明确宣布要举无遗才,这种措施也对操纵清议的地方大族造成了沉重打击。

东汉延康元年(220年)春季,魏国(曹氏的封国,当时管辖10个郡,首府邺城)丞相陈群(?-237年2月7日)为了克服两汉朝对人才选拔的弊端,创立了“九品中正制”。(关于究竟这种选官制度该成为“九品中正制”还是“九品官人法”,学术界还存在争议,我就采用被广泛认同的称呼“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的选官制度贯穿了整个魏晋南北朝,直到它被另外一种选官制度—科举制所取代,所以值得我们深入了解一下。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社会动荡,人们携家带口躲避祸乱,人士迁徙流动比较普遍,这使得传统的乡举里选难以进行,为了更方便的考察人才,也为了加强中央对人才选拔的控制权,需要一种新的选官制度来弥补这种缺憾。陈群适时提出了建立九品中正制,把人才按家世(即家庭出身和背景)、行状(个人品行的现实表现),然后定一个人的品级,共分为一到九级,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品级不是一个人的官级,然后按品级授予这个人相应的官职。司徒是全国人才品评的总负责人,司徒左长史是司徒品评人才的参谋助手,如果司徒位置空缺,则临时主持全国人才的品评工作。司徒派自己信任的得力人员到各州郡(州相当于现在的省,郡相当于现在的市)考察、评定人才,这些人被称为:中正。州立的中正称为大中正,郡里的中正称为小中正。中正对司徒负责,司徒也具有纠察定品违法的职责,对不称职的中正进行撤换,并对自己任用中正、定品的失误负领导责任。担任中正职务,一般要具备三个条件:本州郡人并有一定声望,品行好,而且善于识别品鉴人才;现任官员;任职于中央政府。中正也有下属,称为“访问”,协助中正走访调查乡邑士人的道德品行和乡党的舆论,并在中正的授意下撰写和铨定乡邑士人的评语、品级。

中正在九品品评人才的过程中作用举足轻重,通行做法是:依据一个人的德行、才华、家世,综合品评,写出鉴定评价,给予其相应的品第(资品)。评语也往往只有一两句,比如:“德优能少”,“天才英博,亮拔不群”,“品为能清言明,理文义可观”等等。中正每月召集一次会议,对上报的人才品级进行研究,然后用黄纸写好,上报后,被司徒府收藏,作为用人时的参考。中正每三年对士人的品级重新评定一次,遇有升降的,及时通知司徒府改正黄纸。

某个人的品级跟授予的职务(官品),是有一定联系的,一般是由三到四个等级差,比如如果一个人的品级为二品,他被授予的官职至多是五品官,如果品级是三品,他的官职至多是六品官。如下所示:

起家官品(官职)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中正九品(资品)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曹魏创立的九品中正制,在西晋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中正组织日臻完备,职权范围不断扩大,定品制度日趋严格,审核程序愈加周密,九品中正制日渐成熟,为中央政府选拔了大量的德才兼备的人才。

一个新的制度出台以后,刚开始贯彻执行总是好的,但时间长了以后就会慢慢走样,营私舞弊手段层出不穷,对士人品级的评定权力逐步掌握在势族手里,三品以上的品级(三品以上为上品)基本被他们垄断,以至于左思都发出感叹:“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这形成了日后的门阀政治,到了东晋成了司马朝廷和门阀共掌天下的局面。

太康五年(284年),尚书左仆射刘毅上书指出,中正当时存在的八个弊端,他的论述很全面,很经典,句句点中要害,我们简要择录如下,刘毅说:

“中正制度的设立,对于国家政治的弊病有八点:品级的高下,随着当事人的兴衰评定。同一个人,十天之内,论断就会完全不同。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这是弊病之一。设立州大中正,本应该尊重一州的舆论,遴选大家推崇的人才,公正无私,才能够消除反对意见,责任至为重大,可是对大中正的人选,却轻率地任命,使乡里之间一片愤怒,甚至在中央高官之间,也制造出了矛盾,这是弊病之二。设立九品,把下等也列入品级,就是说才能和德行有优劣,人伦辈分有前后。现在的中正,为自己长远打算的,则压制一方,使无上品;卑劣下等的,则不按次序提拔,并能容纳他。公家的品级变成了私人的财产。于是使优劣和前后颠倒,这是弊病之三。设置中正,把重任托付给他,但却没有制定奖赏与惩罚的办法。还禁止人们控告中正,这就使中正为所欲为,毫无忌惮。这是弊病之四。评定品级,对于认识的人仅凭爱憎,对于不认识的人凭关系,这是弊病之五。目前在任上作出显著政绩的人,有的却处于下品;目前在任上没有政绩的人,或获得了上品。使得对官员政绩的考核名存实亡,这是弊病之六。要促进事业发展,就要做到人岗相适。但今天的中正,与他关系疏远的,就贬低人家的优点,与他亲近的,就掩饰缺点。品级和能力不符的怎么能够处理好工作?这是弊病之七。现今奖惩不明,风气污浊,中正培植朋党,这使得天下人专注人事忽视德行,这是弊病之八。”

太尉、汝南王司马亮和司空卫瓘联名上书建议废除“九品中正制”,实行土断(推举人才,由乡里评定)。始平王文学(始平王是司马玮,文学主管教育)李重上书:“九品中正制如果要废除,应当允许人口自由流动,让他们自己选择处所,那么真正的土断之法就开始实行了。”

晋武帝司马炎虽然对这些建议很赞赏,但是最终也没能实行任何改革。

刘毅退休以后,被司徒推举为青州的大中正,但这一任命在朝廷引起争议,因为他已经退休,有人认为他不应该再出任官职。经过一番讨论后,刘毅到青州上任,他到任后唯才是举,弹劾官吏,不分亲贵。太康六年(285年),刘毅去世,年70岁。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wjfd/13377.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