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上古遗韵

细说历史——“天下共主,九夷来宾”的中兴盛况

历史大观园 上古遗韵 2020-07-14 00:00:26 0


经过太康、中康、相三代半个多世纪的折腾,到相之子少康时期,夏王朝终于走上了繁荣发展的康庄大道,出现了“天下共主,九夷来宾”的中兴盛况。

“天下共主”,不必说,少康就是大家心目中的“天子”了。那么“九夷来宾”是怎么回事呢?夷,是中国古代对东方各族的泛称,“九”是极言其多。少康赶走的明明是夷族部落,可是连他们夷族“自己人”都来表示祝贺,一则说明寒浞父子的不得人心,同时也说明东夷地方对中央臣服的姿态。可以想见,东方各部族都前来表示祝贺,是不会空手而来的。《后汉书·东夷列传》曰:“自少康以后,世服王化,遂宾于王门,献其乐舞。”他们还带来了喜庆吉祥的歌舞表演!有地方特色的礼物自然也不会少——结合《史记·夏本纪》关于“禹贡”的陈述,那些地方在大禹当“天子”的时候会进贡盛在筐子里的用美丽的小贝壳连缀成的项链,会进贡橘、柚类的水果,那么在少康“登基”的时候这些东西肯定也会有。有轻盈曼妙的歌舞,有琳琅满目的礼物,有心情欢畅的各部族民众,此时的夏朝国都,一定洋溢着喜庆的气氛!

尤为可贵的是,所谓的“少康中兴”不只是简单恢复大禹一脉政治统治的问题,而更为主要的是夯实了这一王朝的统治基础,在治国方略上有一个较为彻底的回归——回归到勤俭立国、艰苦创业的正确轨道上来。

史书上都写道,从夏王朝的第三代国王太康时开始,之所以有“三世之难”(太康、中康、相),实在是咎由自取。启是一个了不起的君王,但是,大约到启的晚年,功成名就的启也已经有了追求享乐、不事进取的苗头,这一点有些史著已经指出了。到他的儿子太康时就变得很不像话了,“盘于游田,不恤民事,为羿所逐,不得反国”(《史记·夏本纪》集解)这个说法是贴切的,也是写实的。少康上台后,要真正站住脚,就要狠杀奢靡之风,使夏王国的立国基础回归到夏族重“朴”、重“俭”、重“实”的原点上来,回归到夏禹“薄衣食,致孝于鬼神;卑宫室,致费于沟壑”的轨道上来。

少康这样做了没有呢?一定是做了的。

史书上说,少康复国后,做的头一件大事,就是“祀夏配天,不失旧物”。许多史家都疏忽了,没有考虑到他所说的“不失旧物”就是要把大禹乃至夏民族原本就具有的艰苦奋斗的“旧物”重新拾起来,用以实现中兴大业。

“苦身”奋斗是要从夏王这个“第一把手”做起的。少康在这方面做得不错。当时总的形势是北富南贫。“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这种状况一直到唐代都如此。可是,少康硬是把自己心爱的儿子送到最艰难困苦的越地去。这可是史有明文的。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写道:“少康之子,实宾南海,文身断发,鼋鳗与处,既守封禺,奉禹之祀。”这个少康之子名字叫无余,就是越王勾践的二十世祖。少康让儿子无余到那里去,是动了真格的。“实宾南海”,是要他到那里去创业,到那里去开发江南,造福后世。“文身断发”,是要他断绝思归之路,融入当地的风俗中,世代在那里扎根。“鼋鳗与处”,是要无余同普通百姓打成一片,一样的打鱼捉蟹,一样的吃苦耐劳。少康要儿子那样做,可以说是造就了刻苦勤劳的一代越人。后来越国历史上出了一个由于种种缘由失国后“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的越王勾践。太史公说,勾践的这种“卧薪尝胆”的精神,“盖有禹之遗烈焉!”

由此可见,少康时期进入了一个天下全面开发的大时代。中原地区当然是开发的首选,但边远地区也要开发。少康这个“天下共主”,当得实在,它给天下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和好处。

《左传·哀公元年》有言“祀夏配天,不失旧物”,夏族的最重大的“旧物”之一是治水精神,而在太康开始的“三世之乱”中,水利也大多被废弃了。说少康“不失旧物”,意味着要重整旧山河,重抓水利建设。夏王朝组织民众进一步治水,任用商侯冥治水,颇得时人称赞。据史料记载,冥是先商族的一员首领,少康时任夏王朝的水利官员,在治水过程中不小心落水身亡,以身殉职。治水的最高长官因治水而身亡,可见当时水患大有卷土重来之势,要不是少康下了大决心治水,真不知“鸿水滔天”的危象是否会重现于天下呢!

治水与发展农业经济是连在一起的。据《国语·周语上》记载:“太康时废稷之官,不复务农。”说太康一定要刻意废除农官和农业,那也未必然,可能是在上层普遍腐败的情况下,没有谁认真地去抓农业了,那些农官也懒散而不管事了。《今本竹书纪年》云:“(少康)三年,复田稷。”“田稷”即田官。这里的“复田稷”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重新任命田官,而是对那些不管事的田官下通令,命令他们要尽职尽力把农事抓好。作为以农立国的夏王朝,农业抓好了,就什么都有了。

由此可见,所谓“少康中兴”,“兴”在大禹克勤克俭风气的回归,“兴”在天下南北大地的共同开发,“兴”在水利的重建,“兴”在农业的发展。由于相关史料的缺乏,还不能完整地勾勒出这次中兴的全景图来。但历史上的确存在过这样一次中兴。

这里必须指出的是,所谓“少康中兴”不是一个“代”的概念,而是指一个长达六世七王的相对繁荣、相对稳定的历史时期。周一良、李学勤等著的《中国历史通览》也认为少康中兴是“一段较长时间的中兴稳定局面”,直到“十四世孔甲时这种局面才被打破”。从少康往后推,经历予、槐、芒、泄、不降、扃、廑,时间大约长达百年有余,其间的夏王都比较清明,出现了不少有为之君,这也许是夏王朝的黄金时段。

可能作为少康后继者的予统治时期,是比少康时期要更安宁富足的时期。他被称为帝予,或称为帝杼,在《古本竹书纪年》和《史记》中又有一个很特殊的名称,叫“帝宁”,或直称“宁”。一名之得,皆有缘由。看来,予那时的确是天下太平了,不然人们怎么会称之为“宁”呢?

予是协助少康重新建立夏朝的主要人员之一。寒浞的两个凶残的儿子率领的部队,是予带兵将他们消灭的。少康回归中原后,有史书说“杼作甲”(《墨子·非攻下》)、“杼作矛”(《世本》),说明他没有放松警惕,继续加强武装力量,在国防上保持着强盛态势,使夏的天下共主的地位更加巩固。予即位后,在与夷人的几度较量中一直处于主动位置。《国语·鲁语上》云:“杼,能帅禹者也,夏后氏报焉。”所谓“帅”,就是“循”。杼是能循着禹开辟的治国之道前进的人,因此他死后,夏人就以隆重的“报祭”礼仪纪念他。司马迁则称杼是“复禹绩”的大人物,其意是差不多的。

予的儿子槐,槐的儿子芒,芒的儿子泄,泄的儿子不降,不只继续着夏王朝的强国梦,还与夷族保持着十分友好的关系,对那些既安分守己,又勤于建设的夷人,还实行“加爵命”奖励呢!这当然也反映出中央政权的权威地位。

在“少康中兴”的六世七王时期,夷夏关系总体是和谐的,给后人留下了美好的历史回忆。

《竹书纪年》记载:“少康即位,九夷来宾。”这说明夷人是愿意看到一个强大的夏王朝的出现的。之后,“后芬即位三年,九夷来御”。九夷指的是居于东方的各种夷族人,他们趁少康孙子登夏王位的机会,集体来到中原祝贺。“后泄二十一年,加畎夷等爵命”。加爵命意味着提高夷人的政治地位,也说明夷夏间的关系进一步亲密化。

在汉人写的《后汉书》中,一篇《东夷列传》充满着感情的色彩。文中称:“夷者,柢也,言任而好生,万物柢地而出,故天性柔顺,易以道御,至有君子、不死之国焉。夷有九种。”这段话中可以说全是对夷人的赞誉。其一,“夷者,柢也。”柢,就是树根,是说夷人是有根有柢的人,不是飘忽不定、不负责任的人。其二,“言仁而好生”,是说夷人的品性,既有仁德,又热爱生命,与之相应的就有君子之国、不死之国。其三,“易以道御”,就是说容易在“道”这一点上与华夏人统一认识。这三点应当说是实事求是的,而这种美好的夷夏情感,正是“少康中兴”时打下的基础。该文还明确说,少康中兴以后,东夷这些地方都“世服王化”了。这虽然是一种“中原正统论”的眼光,换一个角度来看,其实不就是一种民族的融合吗?“化”不是武力的征服,不是强权的凌辱,而是春风化雨,潜移默化,是用文化的力量、礼仪的力量来使人心真正归化。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sgyy/24301.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