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秦汉精神

三秦战役

历史大观园 秦汉精神 2020-06-04 23:26:31 0


第一,刘邦入汉与整军备战

项羽与刘邦鸿门相会后,分封诸侯,立刘邦为汉王,建都于南郑。刘邦没有当上关中王,十分恼怒,欲与项羽一决胜负。周勃、灌婴、樊哙等将领极力赞成刘邦起兵与项羽决战。具有政治远见和战略眼光的政治家萧何,清楚地了解楚汉力量相差甚为悬殊,项羽正处于兵锋鼎盛之时,若贸然与项羽决战,必然百战百败,自取灭亡。所以他极力反对立即决战,主张刘邦先就汉王位,经营巴蜀,整军备战,待力量强大之后,再夺回关中,进而与项羽争夺天下。萧何对刘邦说:“臣愿大王王汉中,养其民以致贤人,收用巴蜀,还定三秦,天下可图也。”(《汉书》卷三十九)。

萧何这种战略上暂时退让,以避楚军锋芒的建议,终于被刘邦接受。于是刘邦忍气吞声入汉中地区就汉王位。项羽为削弱刘邦实力,尽量减少刘邦军的数量,后经张良重赂项伯,并由项伯从中斡旋,项羽才勉强允许刘邦率兵三万去巴蜀。于是刘邦便于汉元年四月前往汉中,萧何、张良等一起随行,不久,刘邦即送张良返回韩国,当刘邦与张良在褒中分别时,张良劝说汉王刘邦烧毁栈道,以向项羽表示永远不再东向的意图,达到麻痹项羽和关中诸王的目的。

刘邦一入汉中,即抓紧时机整军备战,积极扩充实力,储备作战物资,为东进关中准备各方面的条件,其中很重要的是物色了像韩信这样的优秀军事统帅。

韩信系淮阴人,深知兵法之道,家中贫穷,不能为官,也不会经商,常常寄人篱下,难得温饱,曾受人胯下之辱,在项梁率兵渡淮时,即跟随项梁军西进。项梁军失败后,他又转属项羽部下,任郎中一类的小官。韩信在项羽军中也曾向项羽多次提出过作战建议,但官微言轻,不受项羽重视。韩信非常失望,感到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认为继续在项羽统辖下肯定没有出路和前途。于是趁刘邦军往汉中时,逃离楚营,归附刘邦。韩信归汉初期也未被重用,只担任连敖之类的小官,在跟随刘邦军前进的途中,又犯了应当斩首的法律,被依法押去行刑处决。同犯已斩十三人,依次序轮到韩信,韩信仰视,巧见滕公夏侯婴,乃说:“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夏侯婴惊异韩信说的话,同时看到信的容貌外表不凡,于是释而不斩,与信交淡,心中十分欣喜,乃向汉王保荐。刘邦当时没有重视这件事,就派他任治粟都尉。韩信当上汉军治栗都尉,有机会得与丞相萧何接近,他不平凡的政治和军事见解,受到萧何的特别重视和钦佩,数次向刘邦建议应重用韩信,但未引起汉王足够的重视。

汉军将士翻山越岭向汉中进发,大都讴歌渴望东归。有将佐十余人未到郑就往东逃走。韩信此时也感到萧何已经向汉王提议多次,判断汉王不会重用他,也就同时逃走。韩信出走后,萧何闻讯,不分昼夜急忙追赶。萧何赶上韩信,做了很多说服工作,扭转了韩信的想法,同回南郑。萧何向汉王报告追回韩信的经过,遭到汉王指责。萧何追韩信之事,《史记》中有一段十分生动的记述:

上拜以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上复骂日;“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史记》卷九十二、笫2610至2611页)。

汉王即拜韩信为大将军,征询这位新任大将军关于与项羽争夺天下的对策。韩信正确分析了项羽和刘邦各自的优劣形势,着重指出了项羽的不能任用贤人,性情残暴,不得民心,尤其为关中地区人民所痛恨的致命弱点。从而建议刘邦要做到三条:一是善于任用天下之武勇;二是以天下城邑封有功之臣;三是利用部队思乡东归的情绪,向东进攻,定会激励大家奋勇作战的意志。

韩信认为刘邦东进首先要还定三秦。韩信指出:三秦王章邯、董翳、司马欣率几十万秦子弟兵降楚,大部被杀亡,尤其在新安被项羽坑杀二十万,唯独章邯、董翳、司马欣三人不但未被杀,反而封王关中,关中百姓对此三人早已恨之入骨,秦人不会再拥护他们。而汉王入武关,进关中,秋毫无犯,约法三章,深得百姓敬仰。关中父老无不以刘邦未封关中王而义愤,早已翘首而望汉军再回关中。因此,只要汉军举兵东进,三秦可“传檄而定”。

刘邦听完韩信的分析,颇觉入情入理,完全接纳了韩信的建议,并深恨与韩信相见过晚。

第二,项王统治权力的崩溃

项羽凭着战胜秦军声威,以为天下已定,口号为西楚霸王,以彭城为首都,属地九郡,把其余各地分封十八个王,使秦灭六国统一全中国的局面遭到破坏,倒退到战国时代。一些得封和不得封的旧贵族和地主阶级人土,认为项王分封不公平,虽勉强到封地就国,但仅只一个多月,山东各国就纷纷出现动乱局面。

随着项羽进关的田都、田安都被封王,田都为齐王,徒旧齐王田市于胶东,立即引起掌握实权的国相田荣的反对,于五月发兵迎击前来为齐王的田都。田都兵力有限,失败后只得逃往楚国。齐王田市怕项王军威,不得不遵项王吩咐,往胶东就封,田荣则追杀之于即墨,索性自立为齐王。此时钜野地区的彭越已拥有数万人而未被封王,无所归宿。田荣抓住机会,拉拢利用彭越,送给他将军印信,饬令其进攻济北国。彭越率兵进攻济北国,击杀济北王田安。由荣于是并有三齐之地,与楚对立,使彭越攻楚,击破项王派出的萧公角等部,极大地破坏了项羽当时的威信。

陈余以钜鹿之战与张耳关系破裂,以致没有随军进关。项羽封张耳为王,陈余未被封王,只封给其所在的南皮周围的三个县,引起陈余对项羽的溃恨。因此,当田荣树起反项旗帜后,陈余即派亲信夏说向田荣致意,请兵支援进攻常山,恢复赵国,赵可以作为齐的屏蔽之邦。田荣也乐于树党于赵,共同对楚,于是派兵支援陈余。陈余乃征集所属三县兵,会合齐军袭击常山,陈余发动的突然袭击,出乎张耳的意外,作战失败,耳以与楚王有旧交,又为项羽封立为王,欲奔往楚。亲信甘公经过分析大局形势后,认为楚虽强大,但终于要被汉所并,建议张耳投奔汉王为好,张耳于是走往汉。陈余战胜张耳,迎赵歇于代,复为赵王。赵歇则立陈余为代王,仍兼赵相。原来燕王韩广不愿逃往辽东,新任燕王臧荼则击杀之,而并其属地。

项羽分封十八王,把统一的中国倒退到割据分裂的战国时代,导致了分封诸王的纷争,为刘邦乘机东进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战机。

第三,进攻三秦的战略

秦岭山脉雄踞于渭水以南,汉水以北的整个地区,高度由西向东逐渐降低。西部高度大约在三千公尺左右,成为高原状;东部高度逐渐降至一千公尺左右。秦岭和巴山间有汉中平原。这个平原从勉县到洋县,东西长约八十公里,南北宽约十数公里,汉水流经其间。由汉中进入关中主要的进军路线有三条:

褒斜道:历来称之为北栈道,为秦惠文王派兵取蜀之道。南口称“褒”,在汉中褒城北十里,北口称“斜”,在眉县西南三十里。

傥骆道:其中有大的弯曲道路四十公里,凡九十四盘。南口称“傥”,在洋县北三十里。北口称“骆”,在周至县西南一百二十里。

子午道:谷长三百三十公里,即古之蚀中。汉王往南郑,从杜南入蚀中即经过此道,通过后,放火烧毁之栈道即指此路。

历代南北征战大都以褒斜为主要路线。傥骆和子午两道为次要通路。

项羽分封章邯为雍王,目的就是堵塞汉军北进的道路,塞王、翟王只不过起到支援雍王的作用。

雍王章邯将自己军队的主力集结首邑废丘,在宝鸡、咸阳等地各配备强有力部队,担任对汉军北行堵击的重要任务。

汉王这次进军如仍走进入汉中时的老路,那么,首先遇到的严重问题,就是要与章邯主力军战斗。是否能够一举歼灭章邯的雍军,没有绝对把握。如果塞、翟援军到达,就会更加陷于被动不利的局面。新任汉军统帅的韩信,对此已做了深思熟虑的思考,因而采取“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战略,进而决定:

(一)派出部分兵力,督率民工明修烧毁的栈道。

(二)主力经褒斜以西故道,袭击陈仓(今陕西省宝鸡东北)再由陈仓向东进攻。

韩信预定的出乎章邯意外的袭击作战,逼使章邯被动转移兵力应战,获得了战略上声东击西的成功,不仅在当时作战中起了重大作用,还成为后人效法的军事指挥艺术。

第四,与三秦军作战序列

汉军

统帅:大将韩信

将领:将军曹参、将军周勃、陇西都尉郦商、郎中樊哙、中谒者灌婴、骑都尉靳歙、右骑将傅宽

兵力:五万人左右。

三秦军

雍军:雍王章邯

将军章平、赵贲

兵力:约两万至人三万。

塞军:塞王司马欣

兵力:约一至两万人。

翟军:翟王董翳

兵力:约一至两万。

第五,汉与三秦军作战策划

一、汉军

汉军由南郑向关中进军的战略,为明修栈道迂回故道,暗渡陈仓,奇袭关中。曹参、樊哙为先锋,韩信与刘邦率领周勃、灌婴等为本队。为保障长期作战的胜利,刘邦让丞相萧何留守巴蜀,筹集军粮器械,保障前方的供给。

刘邦为了掩护自己东进关中的作战意图,在送别张良时,即赋予张良麻痹项羽的任务。张良见了项羽即对项羽说,汉王烧了栈道,决无东返之心。待韩信攻取三秦后,张良又致书项羽说:“汉王失职,欲得关中,如约即止,不敢复东。”(《汉书?张良传》)。这种周密的东进作战策划,使刘邦军占据了明显的战略优势。

二、三秦军

三秦军没有统一的作战统帅部,雍军在统帅章邯统率下,担任抗击刘邦军的主要作战任务。塞、翟两军担负支援任务。

第六,进攻三秦作战经过

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汉军由南郑出发,统帅韩信改变通过“褒斜道”进军路线,转向故道,迂回雍军侧后。曹参指挥前锋部队排除雍军抵抗,攻克故道城。汉军通过故道要隘,势如破竹,迅速推进到陈仓附近,陈仓遭到汉军的突然袭击,雍王章邯才感到形势严重,准备立即出战。塞、翟两王也作出支援雍军的相应准备。

雍王章邯率军驰援陈仓,汉雍两军于陈仓附近展开战斗,章邯军以轻车骑列陈,汉军樊哙率部猛冲,一举攻破章邯军。雍王军首战失利,分向废丘(今陕西省兴平县南)和好畤(今陕西省乾县东南四十里)两方面撤退。韩信判明,往废丘撤退的为雍王章邯所率的雍军主力,退往好畤的为雍将章平指挥的一部。废丘为雍国首都,章邯久历征战,废丘城不容易迅速攻拔。若时日持久对军心士气都有影响,好畤为废丘战略侧翼,互为犄角可呼应支援,同时也可等待塞王、翟王的援军到达。章平虽然也是能征惯战之将,但兵力不大,如能攻克好畤,废丘就更加孤立。于是汉军当即决定缓攻废丘,把进攻重点指向好畤。对三秦可能到来的援军只派出一部警戒兵力。

汉军分道前进,曹参军追击章平军,于好畤城南发生战斗,章平战败,退守好畤城待援,汉军随即围攻好畤城。当汉军正围攻好畤之时,司马欣派其将军赵贲率军驰援废丘,董翳军也向泾水地区急驰。章邯得到援军后,沿渭水西进,与汉军战于壤乡(今陕西武功东南)附近地区,两军经过激战,三秦军大败,章邯只得率败军再度退守废丘,当汉军与三秦军大战时,曹参留周勃军担任对好畤围攻。立即率所部前往迎击塞、翟军,击破三秦军后,复又转向好畤。此际樊哙军也转进到好畤与曹参等部会师。韩信赶到后,统一指挥对好畤的围攻战。樊哙率部奋勇先蹬,汉军其他各部,蜂拥登城。章平难以力战,被迫撤出好畤,向北地方面撤退,汉军则进占了好畤城。

汉军在围攻好畤时,韩信为着迅速平定秦地,当即把军队区分为攻城和略地两军,分路行动。

(一)废丘围攻军

曹参、樊哙两军担任之。

(二)三秦略地军

周勃军向汧、陇方面略地;靳歙军向陇西进攻;郦商军向北地方面略地;灌婴军相机向栎阳进攻。

曹参以樊哙率部担任围攻废丘,抽出所属部队进攻咸阳。雍军驻咸阳的赵贲和内史保等部起而应战,曹参击破其抵抗攻占咸阳,将咸阳更名为新城,后进驻景陵。支援被围废丘的塞王司马欣派主力军反攻景陵,经过激战,被汉军击破。章平等率军向漆(今陕西彬县西)败退,曹参挥军追击。此时章平军得到章邯及翟王所派援兵的加强,于漆地反击曹参军,曹参军几乎出现力不能支的局面,正在危急之时,周勃率援军赶到。

周勃军北攻漆,击破章平、姚卬部,西定汧陇(今陕西省陇县以东一带地区),还军攻克郿(今陕西眉县东北)和频阳(今陕西省富平县东北)后,即率军参加对废丘城的围攻战。

灌婴军对塞国首都栎阳进攻。塞王司马欣以主力援雍失败,同时,也由于缺乏备战措施,无力应战,只得向汉军投降。

靳歙军击破陇西方面雍军,平定陇西所属各县。

郦商军击破雍军别将周类据守的乌氏(今甘肃省平凉市境)、栒邑(今陕西省旬邑县)、泥阳(今甘肃宁县境),进而平定北地郡所属各县,在攻克北地时,俘获了雍军大将章平。

汉军分道进展,兵至上郡,翟王董翳无力对抗,向汉军投降。三秦属地基本平定,汉军转移于对废丘的围攻战。

第七,雍国首邑的最后攻克

雍王章邯退守废丘,奋力作战,汉军久攻不下,顿兵坚城。此时汉军在关中取得了一系列胜利,形势的发展使汉王刘邦感到必须迅速向东急进,以夺取更大的胜利。但雍国首都又不能不留强大军队继续围攻,以免发生意外,于是,刘邦迅速调整了军队部署。

韩信统率强有力军队继续担任对废丘的围攻,刘邦统率部分兵力出关扩展胜利。

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六月,废丘城攻守战已经历时十个多月,章邯雍军相当顽强,不采取特殊措施。难以攻克,这时关东汉军东进又出现重大挫折,几乎全军覆没。汉王刘邦回到新占领的塞国首都栎阳,废丘城仍然在章邯军手中。刘邦与韩信为着巩固关中军政根据地,急于迅速结束废丘城的战事。因此,决定采用引渭水灌城,乘水攻城的战术。樊哙掘开渭水河堤,引水冲击城垣,城墙崩溃,汉军乘势攻进城内。章邯见汉兵进城势不可挡,乃自杀。废丘攻克,雍国属地全部平定。至此,进攻三秦之战全部胜利结束,汉政权把雍地改建为中地、北地、陇西三个郡。

三秦战役评述

刘邦还定三秦之战,对刘邦争夺天下,战胜项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刘邦占据了三秦,拥有“形胜甲于天下”的关中地区,大大地加强了他的实力和声威,为其进兵中原,举行了奠基礼。

刘邦以不足十万之军,彻底击败三秦王之全部兵力,有着许多值得吸取的经验。

正确的决策离不开正确的慎时度势,这是刘邦军取胜的第一条经验。刘邦军在决定是否东进还定三秦这个最关键性的战略行动前,主要是对三方面的因素做了正确的分析:其一是山东子弟兵的土气可用。刘邦、韩信看到自己所率之军都是山东地区的子弟,他们“日夜企而望归,及其锋而用之”。显然,利用山东子弟这种急欲回归故里的情绪,进占关东,再东进彭城,以与项羽决战,肯定会激发起部队作战的高度积极性和自觉性;其二是关中地区民心可用。三秦王当初率几十万关中子弟东征,亡者不计其数,特别是项羽坑杀二十余万秦军的暴行和掠咸阳财宝与宫廷妇女等等做法,早已引起秦人的仇恨,及至章邯、司马欣、董翳三人被封为王,更为秦人所深恶。尽管这些人都是久经沙场、能征惯战的悍将,但韩信、刘邦洞察了关中的民心,认为一纸檄文即可降服关中,还定三秦。其三是诸侯对分封不平的怨恨情绪与离心倾向可用。项羽分封不公,诸侯王之间从一就国就刀兵相见,互相吞并。刘邦、韩信等看到,乘项羽江山未稳,诸王混战之机起兵,最易取胜。假如延误时机,各方稳定下来,再行东征,就很难达成预期的战略目的。

深谋远虑,成功地隐蔽了战略企图是刘邦军取胜的第二条经验。刘邦在项羽违背怀王之约,被屈封巴蜀时,就想立即与项羽决一胜负,但为谋土所劝阻。刘邦为了隐蔽自己的企图,忍气吞声赴汉中就任汉王位。行军途中,又听从张良的谏议烧毁栈道,以向项羽宣示永不进兵关中的诚意。后来刘邦在送别张良时,又赋予张良麻痹项羽的使命。这样,刘邦从备战整军直到进军关中,都未引起项羽的疑虑,这种战略上的深谋远虑、周密隐蔽自己的作战企图的种种措施,对刘邦军的胜利无疑起了重大作用。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给三秦军以突然打击,使秦军猝不及防是刘邦军取胜的第三条经验。“谋贵用疑”,是一切智谋之将的惯用手法。他们布设疑兵,声东击西,常常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韩信以一部兵力明修栈道,实则沿汉水西上,出大散关,再渡渭水而兵临陈仓,打了章邯军一个措手不及,将其推入被动应付的境地。

这次战役秦军虽然失败了,但却证明秦军仍然具有不可忽视的战斗力。章平、章邯虽数战皆败,但漆地的反击、废丘的守卫战都给刘邦军造成了不小的威胁,这恐怕也出乎汉军意料之外。如果汉军不是慎重临之,战争肯定还会延续更长的时间。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qhjs/4713.html

下一篇:安邑战役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