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秦汉精神

讲历史—— 巫蛊案的思想背景

历史大观园 秦汉精神 2020-07-13 13:06:49 0

巫蛊案之所以闹得这么大,有两个背景,即一个是皇帝的权力膨胀所带来的问题,另一个则是西汉越来越强烈的感应观念。

感应观念源自阴阳五行,它们认为这个表面上看来众相纷纭的世界,背后应该有统一的系统逻辑。其中,阴阳是一种系统逻辑的假定,五行是另外的一种。在战国时期,这两种原本不同的系统逻辑交杂在一起,而让阴阳和五行连接起来的,就是感应。

五行将整个世界的所有事物分成金、木、水、火、土五大类,其中,属于同类的,就会互相吸引,聚在一起;不属于同类的,则按照循环的相生或相克产生关系。换句话说,在五行的系统逻辑里,所有的东西彼此都有关系,甚至一个物体之内的不同部分等,也都依循这五大类的不同性质进行互动。不管是物以类聚,还是物物相生相克,在五行的架构中,它们就都是靠着感应来进行的。

感应是一种远距离的变化原则,其思维模式至今仍然留在我们的民俗传统中。比如,相信吃脑补脑、吃肾补肾,这就是一种同类互相作用的广义的感应思想。再比如,刻板印象中的诅咒之术,即扎个小人,并在小人身上扎针,针扎在哪儿,小人所代表的那个真人身体的哪个地方,就会相应地疼痛或生病等。

即使是在独尊儒术之后,主宰西汉基本世界观的,也仍然是感应原则。甚至很吊诡地,独尊儒术非但没有压抑感应,还助长、普遍化了感应的效力。这源自董仲舒一手确立的“天人感应”的政治哲学。董仲舒及当时的儒生,建构了一个高于皇帝的终极政治权威,因为要高于皇帝,所以这个权威就绝对不可能是具体的、现世的。这个权威叫作天,只有天才能监察、评断,甚至改变皇帝的作为。

这个天不是神,它不会直接干预人事,而是依循感应的逻辑,显示对人事是非好坏的评判。如果人间之事合理有序,那么这样的正面情况所产生的感应,就会使大自然风调雨顺,甚至如果人间有超乎寻常的好,那么感应相应就会在自然中刺激产生非常的祥瑞。反过来,如果人间之事混乱失序,那么感应下的自然也就会出现夏凉冬暖的现象,或干旱水涝的灾祸等。如果人间有伤天害理的事,感应到天,那么天就会降下不寻常的灾异等。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在价值本源上,是儒家的。意思是,他所主张天会嘉许的、会惩罚的统治行为标准,基本上是依循孔子、孟子的理想的。而且,以天压在皇帝之上,避免皇帝个人的独断专擅,这种做法很早就见于周人的王官学传统,特别是其中关于天命的概念。

但董仲舒所突显的中介机制——感应,绝对不是儒家的,而是从阴阳家那里借鉴的。这并不是说董仲舒就属于阴阳家或有阴阳家的背景,而是他受到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很自然地视感应为真理。然后,他又在将感应运用在最高层次的政治讨论过程中,巩固、提高了感应在社会上的地位。

因此,大家都相信感应,都觉得感应是贯通人与天的共同主宰力量,那么,宫廷里有绘声绘色的巫蛊传言,以致有巫蛊的做法,这也就不令人意外了。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qhjs/23769.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