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明清光辉

晚清最后十八年——光绪死亡之谜

历史大观园 明清光辉 2020-07-04 00:54:17 0

袁世凯主导第二次君主立宪制改革

1907年7月,光复会会员徐锡麟在公开场合成功刺杀安徽巡抚恩铭。省部级官员在公开场合遇刺,朝野震动,慈禧终于意识到,必须回应民间呼声,推动立宪改革,否则,下一个被刺杀的目标就是紫禁城里的人,甚至是慈禧本人了。

9月,慈禧颁布谕旨,同时调改革大将袁世凯和张之洞入主军机。慈禧此举可谓一箭双雕:袁、张二人都是改革大将,又存在“北南竞争”关系,既大力推进立宪,又终于在军机处取得了“平衡”;而与此同时,慈禧也调了24岁的醇亲王载沣入军机处学习行走。后来的事实将证明,这才是慈禧权力布局中最重要的一环!

朝堂外的人们关注的自然还是立宪,特别是“改革第一人” 袁世凯入主军机。报纸舆论欢欣鼓舞,发表评论:政府之前途将换一局,立宪之前途将放一光明!

那么袁世凯要从哪里打开突破口呢?第一次方案中设置责任内阁的提议刚刚被慈禧否定,肯定不能再提了,朝廷不会这么快自己打自己的脸,唯一的办法就是从宪法和议会入手。慈禧终于下诏,同意袁世凯提出的方案,筹备成立国会的前身——资政院。大清终于在三年后(1910年9月),正式成立资政院。

除了国会,地方议会机关也在强力推进立宪改革,慈禧下诏,在各省会城市速设“咨议局”,也就是省议会,省以下的各府、州、县等基层议会一并筹划,从速设立。两年以后(1909年10月),除新疆之外,其余21个省都成立了咨议局,通过选举产生了各省的咨议局议长。

不得不说,无论是资政院还是咨议局,都不是真正的中央或者地方议会,但它们确实是以立法权独立为目标而设立的。人们竟然可以选出议员作为立法的代表,而官员只能负责执行,这是几千年以来的头一遭!

接下来就是制定所有人(包括皇帝和皇室)、所有法都不能违抗的根本大法——宪法了,在当时世界各君主国,宪法的出台有钦定、民定和协定三种。所谓钦定,就是最终由皇室来定;民定是最终由议会或者全民公决来定;而协定最终是由皇室与民众相互协商来定。大清选择的是钦定。1908年8月,慈禧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模仿日本的明治宪法,以“皇帝领导下的三权分立”为目标,先制定一个纲要,作为将来正式出台的宪法的主体和原则。虽然它还不是完整版,但这不仅是大清的第一部“准宪法”,也是几千年以来的第一部准宪法,迈出了走向君主立宪制的重大一步!

相信大家也已经发现了,以上这些都还是基础性的工作,大家关心的是到底什么时候最终实现立宪。可贵的是,在袁世凯、张之洞等人的力推之下,慈禧对这个问题并没有回避。结合实际情况,慈禧颁布了一张办事“清单”,规定自1908年起的九年后——也就是1916年要办成立宪的三件大事:正式成立责任内阁(新定内外官制一律实行);颁布正式的宪法;进行国会议员选举,直至召开国会。而这九年之中,朝廷和地方政府每一年要办什么事情、怎么办,都写到一张“九年办事清单”中。

慈禧规定,要把这份清单公告天下,分发下去,凡是朝廷厅级(司道级)以上的衙门都要把这张单子悬挂于正堂之上,每月每年照单办理,每六个月向朝廷专管部门奏报一次。为了避免踢皮球,如果这件事是中央部门与地方合办的,由中央部门负责;如果这件事情是地方独自办的,就由督抚负责,督抚有调动而交接时,要将办理进度奏报朝廷,由交接双方共同签字确认,做到权责清晰。最后,朝廷还指定了专门负责考核的机构——都察院,如果发现有任何人办事不力或阳奉阴违,都察院都要指名道姓地给予曝光和弹劾,借助全社会的舆论和力量,切实推进进度。

一张实实在在的立宪的路线图和时间表确定了。在袁世凯的第一次君主立宪制改革中,除了当时直隶总督袁世凯外,其余督抚都是不直接参与立宪改革的,他们只能听令,这还引起了岑春煊等“有志督抚”的强烈反弹。现在,在袁世凯等人的推动下,朝廷终于不再牢牢把控立宪改革的权力了,而是把它们下放到地方上,让所有的督抚、地方官员甚至民众参与进来,让全社会都卷入立宪改革当中。事实就是这样,立宪改革原本就不只是朝廷之事,而是全大清与全社会之事,需要调动从朝廷到民间的力量来参与——把改革权力的下放,才是真正的改革之举!

这一次的真心改革,是袁世凯取得的巨大成绩,也是慈禧的“回光返照”,她已经等不到这一切的结果了,“九年办事清单”,竟然成了她交代的最后一件事。1908年11月15日,慈禧在仪鸾殿去世,享年73岁,而在她去世之前不足十二个时辰,37岁的光绪皇帝竟然也离奇离世!

光绪和慈禧去世过程

现在让我们来关注一下爱新觉罗·载湉,这位深宫里无比寂寞的皇帝。光绪的身体状况一直都是不太好的,1907年,宫廷里的一份档案记录下了光绪亲笔写下的症状:遗精之病已有将近20年,腰、腿、肩、背经常酸沉,耳鸣也有近10年。

1908年春,军机处开始陆续发出廷寄,命令各将军、督抚征召各地名医和上等药材,急速来京为光绪诊治。

在大内,无论是谁为皇上以及皇室其他重要成员诊病,都要把症状、病情、药方等一一详细记录在案,这就是《脉案》。会诊的太医写完《脉案》后,当时就要呈给皇上看,也正是因为如此,太医们写的《脉案》就比较“有艺术”了,主要是怕写重了,皇上一时震怒,难免会处罚太医,所以太医们一般都要尽量在语句上淡化一下病情,遇到皇帝病情十分严重时,还需要先请示军机大臣和内务府大臣才能决定到底怎么写。

但这种情况在光绪皇帝这里不同,太医们担忧的不是自己写重了,只是怕自己“写轻”了,否则光绪皇帝就会大发脾气,暴跳如雷,反过来会把太医们大骂一顿。其实这也好理解,光绪是没有实权的,他的病只有足够“严重”才能引起大家的重视,这个可怜的皇帝并不是真的希望看到自己“病重”,只是希望大家能够重视他而已。

但是,光绪对朝廷(其实就是慈禧)派来的太医似乎并不彻底信任。档案记载,太医们开的药,他并不是每一剂都服用,而是会仔细检查和分辨,但他也只能找这些人看病,因为慈禧特意下过一道命令:任何人不允许私自给光绪看病或者用药,否则定拿此人是问。

这一年,光绪37岁。遗精和相关的并发症出现了多年,说明光绪的身体确实不好,但所患之病也只是长期病痛,绝没有病入膏肓,更别说有生命危险,否则也病不了近20年。用我们一句熟悉的话来说,光绪真正的身体状况是——大病没有,小病不断。到了10月27日(慈禧去世前的20天),他的身体状况和之前仍然没有显著变化,以至于太医们甚至考虑干脆给光绪停药算了,反正是个长期病,没什么大碍,免得药用多了还适得其反。

那么,在前一年,军机处又为何打着为光绪看病的名号,征召各地名医名药急速来京呢?

真正的原因是:慈禧病了。

据慈禧《脉案》的记载,从三年前(70岁)开始,慈禧身体状况已是江河日下,精力大不如前,经常小病不断。光绪的病不是最重要的,慈禧的病情才最重要,也才是最高机密,军机处只好打着为光绪看病的名义征召名医名药。

10月30日,太医院院使张仲元开始亲自为慈禧主治。太医院的最高领导都出马了,说明慈禧的病情已经到了一个非常严重的程度。据《脉案》记载,此时慈禧的病情主要是消化不良,肠胃不好,还伴随着拉肚子,需要时不时跑一下茅房,这个病状已经十几天了,一直没有治好。这也难怪,老人家了嘛。

11月3日(农历十月初十),这天是慈禧的生日,慈禧和光绪都出席了庆祝活动,慈禧十分高兴,接受了大臣们的朝贺,而当天,她的《脉案》首次出现了“小水发赤(尿中带血)”,腹泻再加上尿血,这已经是很不妙了。

果然,从11月5日起,连续两天,慈禧都破例没有到中南海勤政殿召见军机大臣。这是不正常的,给出的说法是“太后伤风感冒”。7日,慈禧勉强到勤政殿召见军机大臣,并命令奕劻亲自前往东陵视察慈禧的“万年吉地”(陵墓);8日,奕劻动身前往。

9日,先期前往东陵视察的礼部尚书爱新觉罗·溥良回京复命,新任直隶提学使傅增湘入宫请训,慈禧和光绪都一一公开召见。虽然召见过程极其短暂(数话而退),慈禧的精神状态也很不好,但她毕竟又能够公开活动了,说明慈禧的病情在加重过程中有反复(正常现象)。

此时的光绪身上仍然看不出什么异样,《脉案》记载的病情也和过去的“遗精并发症”差不多,太医出诊人数、时间均正常,并没有临时加班出诊,甚至数天之内都只有一位太医来为光绪正常请一下脉而已。

而接下来,一切风云突变!

11月10日,内务府电令在外地的两位医官(张鹏年、陈秉钧)火速来京,令在京的医官吕用宾等就近住宿,又规定内务府相关人员自11日晚上起轮流值夜班。这三位医官都不是太医院太医,是外地督抚遵照之前军机处的廷寄推荐的名医,说明慈禧的病情到了十分严重的程度!

事情果是如此,根据军机章京许宝蘅的记录:11日起,慈禧进不了食、起不了床,用医学术语来说,已经到了病危之际。

而令人惊奇的是,之前还一直正常的光绪皇帝,病情急剧加重!许宝蘅记录:六时入直值班,皇上以不能坐,未召军机……

之前还算正常,到慈禧病危之际时,连坐都不能坐了,实在太过诡异了。这其中的内情军机章京许宝蘅自然是不会知道的,我们需要寻找到一位目击证人——11日当天为光绪出诊的医官。

年初各地督抚接到军机处廷寄之后,他们先后向朝廷推荐名医。直隶总督杨士琦(袁世凯心腹)推荐了一名叫作屈永秋的医官。

屈永秋,字桂庭,广东人,朝廷公派留学生。相信大家还记得,孙文毕业的那一年,李鸿章在筹办我国第一所官办近代西医学校——北洋医学堂,孙文没有来京,李大人选用的就是这个留过洋的屈永秋。屈永秋在培养后出任北洋医学堂总办,后来袁世凯又委任他为天津卫生总局总办。看来,这个屈永秋确实是个西医人才。

在各地进宫的医官中,屈永秋是唯一的西医,也正是因为如此,他在皇宫中是不那么受重视的。大家不敌视西医就已经很不错了,哪还能让西医来为太后、皇上主治呢?

正是因为如此,屈永秋进宫之后,只给光绪看过病,从来没有为慈禧诊治过。当然,我们翻阅光绪的《脉案》,是找不到他写的记录的,这并不奇怪:这位老兄是一名西医啊,他是不请脉的。

问题是11月11日白天为光绪出诊的只有屈永秋。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屈永秋向当时杂志的记者讲述了他当天的出诊经历,并写成《诊治光绪皇帝秘记》公开发表。在材料中,可以找到几条极为关键的信息。

首先,光绪虽然突然病重,但在宫内仍然不受重视(中医俱去,左右只余内侍一二人),屈永秋也说明了原因:“盖太后亦患重病……帝所居地更为孤寂,无人管事。”慈禧病危,太医和医官都奉命去慈禧那里抢救,派到光绪这里的就只有他这位从来不受重视的西医了。

然后,光绪皇帝这天病症也出现奇怪的变化。他突然肚子痛,并且痛到满床翻滚(帝忽患肚痛,在床上乱滚),向着四周大叫“肚子痛得了不得”。屈永秋立即上前检查,病状为“心急跳、面黑、舌黄黑”。这让屈永秋也觉得十分诡异,因为这是以前完全没有出现过的症状,并且和光绪之前的遗精并发症(失眠、腰胯痛、头晕)也没有任何联系。

太医不在,屈永秋也没有其他的办法(余格于形势又不能详细检验,只可进言用暖水敷烫腹部而已)。这是事实,给光绪看病有一套繁琐而严格的流程,即使是太医们在请完脉后,也只能先开张方子,抓药的是一批人,熬药的又是另外一批人。屈永秋是西医,相信他的药箱里也是有西药丸的,但根据慈禧之前的命令,除非有慈禧的批准,才能“私下用药”。现场没有管事之人,只有内侍,在光绪皇帝病情十分严重而又无比诡异的时刻,屈永秋自然也怕惹事上身,于是,连最寻常、照中医方法来说最保险的“用暖水敷烫腹部”,他都只能“进言”,绝对不可能自己动手。

屈永秋很快离开了现场,接下来宫内发生的事情,他就不知道了,但我们马上又能从其他人的记录中发现蛛丝马迹。11日当天晚上,光绪病情进一步加剧,先后有太医杜钟骏等人被内务府急召前来请脉。光绪自己似乎也感觉到了时日无多,他可怜巴巴地问杜钟骏:“你有何法救我?”

12日白天,光绪已经无法进食,说不了话,他病情一路急转直下,严重程度竟然首次超过了慈禧!慈禧虽然起不了身,但至少还能说话,她命令原本在东陵视察的奕劻立即回京。很显然,慈禧也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了,命令领班军机大臣回京,这是要为自己的后事作准备。

11月13日,光绪的病状出现了“眼闭、翻白眼、嘴唇颤抖、流口水”的可怕现象,用医学术语来说,光绪进入弥留,一切都已经回天无力了。

14日,朝廷突然发布了一道比较长的上谕。在这道上谕中,首先回顾了光绪的病情,说明朝廷一直在为光绪“征召天下名医名药”,现在再次命令各将军、督抚继续派良医火速进京,哪怕是民间郎中也无所谓,都准许进宫。熟悉朝廷“政治语言”的人都知道,这道上谕看上去是为光绪的病情继续想办法,实际上是告诉大家:我们已经尽力了,但光绪也快不行了,不久将有重大消息发布。

果然,14日18时33分,光绪在瀛台驾崩。从11日发现他的病情突然加剧开始,短短三天的时间,光绪的病情直线下降,并且没有反复,直接进入了死亡。

第二天未时(15日下午1时至3时),慈禧也跟着光绪的后脚去世,一个70多岁的老人家竟然恰好死在了没什么大病的壮年男人之后,前后相差不到一天!

慈禧去世前,她做了权力交接。由于光绪没有儿子,慈禧命光绪的弟弟醇亲王载沣两岁半的儿子溥仪过继到光绪门下,继承大统,成为新皇帝,光绪原来的皇后叶赫那拉·静芬(慈禧的侄女)升格为皇太后(后上徽号为隆裕太后)。溥仪年幼,生父载沣为摄政王,大权掌握在载沣和隆裕这一对叔嫂组合的手里。

关于权力布局的事情我们接下来再说,现在我们要来破解光绪的死亡之谜了!

慈禧毒杀了光绪?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光绪死于谋杀的可能性非常大,而最大的嫌疑人自然就是慈禧。一直以来,只有慈禧能掌控光绪的医药、身边的内侍和生死,也只有慈禧是那个既能谋害光绪又不会被追究的人。

不过奇怪的是,当时流传最广的最大嫌疑人却不是慈禧,而是把矛头指向了另外一个人——袁世凯。

朝袁世凯泼污水的,自然就是康有为。

11月14日,光绪去世的同一天,在海外的康有为得到消息后,立即给美国总统罗斯福拍了一封电报,指责是袁世凯谋害了光绪,请求美国联合其他“民主国家”,对大清王朝的权力变动不予承认,阻止慈禧任命的摄政王载沣、袁世凯等大清反动势力上位。很显然,此时的康有为虽然消息灵通,但并不十分了解朝廷内幕,他还认为载沣和袁世凯是一伙的,把他们捆绑在一起营造一个“反动集团”,想拉美国下水去干涉大清内政。

罗斯福方面没有回音,康有为只好第二次致电,这次他倒没有把袁世凯和载沣捆绑在一起,也忘了刚刚说的载沣是反动势力。电文中声明的是袁世凯正在利用隆裕太后“破坏世界和平”,希望美国军队能够保护他秘密进入美国驻北京使馆,亲自与载沣会面,挽救大清局势。

罗斯福方面还是没有任何回复。康有为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在海外大肆发表文章,攻击袁世凯:袁世凯“出卖”变法,倒向慈禧,害怕将来被光绪反攻倒算,于是在慈禧去世前谋害了光绪。康有为还呼吁摄政王像当年康熙除鳌拜那样,诛杀袁世凯。

康有为这么做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慈禧时代结束了,康有为急切地想重返大清政坛,而袁世凯是清楚他当年围园杀后内情的,不除去袁世凯,康有为的目标就无法实现,只好先倒打一耙。

虽然光绪去世时,康有为不仅没有在现场,连在大清国内都没有,但他这种“权臣害皇上”的说法影响了很多人,之后的每一个传言都煞有介事,比如传说光绪临终前曾下密诏给隆裕或者载沣,杀掉袁世凯。《旧京琐记》还记载:光绪生前每天写“杀袁世凯”泄愤(日书项城名以志其愤),就连后来的溥仪在写作他的自传《我的前半生》时,也写道他“听人说,光绪是被袁世凯派人用药害死的”。

这些说法都绘声绘色,然而却是站不住脚的。要知道光绪被慈禧幽禁于中南海的湖心孤岛瀛台,一直被慈禧派人严格“保护”,首先就是防止光绪自杀,其次正是要防止有人谋害光绪。光绪一死,就破坏了慈禧以太后名义临朝训政的模式,所以说,除非有慈禧的旨意,任何人包括袁世凯在内,都是无法在守备森严的皇城之内谋害光绪的。

那么慈禧会不会指使袁世凯或者奕劻谋害了光绪?只要仔细想想,这个可能性也是没有的。

很简单,谋害光绪,这是慈禧在为她去世后的最高权力布局做安排。此时此刻,最需要防备的就是庆袁这样的权臣,防止他们插手此事,否则慈禧就得付出与他们合谋的代价,比如授予他们在自己去世后更大的权力,而光绪的一切原本就掌控在慈禧手里,她只要交给身边一个小小的太监去办就可以了,慈禧“杀鸡焉用宰牛刀”?

多年以后,我国著名书法家启功在《启功口述历史》中讲述:他的曾祖父溥良曾经看见一个太监奉慈禧之命给光绪帝送去一碗“塌喇(酸奶)”,不久,光绪死了。

光绪到底是不是死于一碗“酸奶”?多年以来,启功的这种说法没有受到太多的重视,但我们知道,时任礼部尚书的溥良是在9日入宫向慈禧复命,恰恰在11日,光绪的病情急转直下,至少从时间地点上说,溥良所言是经得起检验的。

民国二十年(1938年)左右,光绪的陵墓被盗,地宫和棺椁被打开,尸体被丢在棺材外(在此严重谴责一下盗墓人士)。虽然盗口当时就被填埋了,但尸骨一直暴露在外,直到1980年才被有关部门重新清理和封闭进棺椁。在封闭之前,当地县城医院和防疫站曾对尸骨进行了一些简单的检测,结论是:没有发现外伤和明显中毒表现。但鉴于当时的检测水平,这并不是一次精密的检测,好在封棺之前,有关部门把光绪的一些头发、遗骨和衣服另外保存了下来,留待日后再检。

从2003年开始,更加权威的部门又对这些保留下来的遗物进行了检测,这次有一个重大发现:光绪的头发、衣服等含有高浓度的三氧化二砷,这是砒霜的主要成分。现在,只要我们能够有力地排除光绪陵墓被盗时没有受到污染,盗墓人士当时没有使用同样可能富含三氧化二砷的消毒粉剂之类,我们就可以得出结论——光绪死于砒霜中毒,准确来说是急性肠胃型砒霜中毒,也可以正式联想到那碗“酸奶”了。

只可惜,当时盗墓的现场也许永远无法还原了。光绪到底是不是死于谋害?凶手是不是慈禧?历史也许在这里留下了一个永远的谜案,我们只能期待将来会有新发现了。

而我们说慈禧有谋害光绪的最大嫌疑,并不只是从光绪死亡的过程来推断,还因为她对去世后的权力布局,正是在这场慈禧一生中最后一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次权力布局中,隐藏着谋害光绪的动机!

慈禧为什么要谋害光绪?

慈禧去世的前两年(1906年),年轻的醇亲王载沣得了一个儿子,取名为溥仪。在慈禧看来,溥仪的出生简直就是上天送给她的一个礼物。光绪无子,将来只要把溥仪过继过来继承大统,她的侄女静芬就能重复当年慈禧的老路:升格为皇太后,以太后的名义听政,把控最高权力。

但是,按照朝廷家法,君幼,必须再设摄政王或者顾命大臣、议政王等等(慈禧时代,奕䜣一直为议政王,只是慈禧比较厉害,一直牢牢把控权力),那么如果立年幼的溥仪为帝,这个摄政王又是谁呢?自然就是溥仪的老爸——同样年轻的载沣!也就是说,在慈禧这里,她不是先看中了载沣作为摄政王,是出于让静芬听政的需求,先挑中了年幼的溥仪,载沣才因此成为摄政王。摄政王,不过是慈禧要延续叶赫那拉氏的娘家人把控最高权力而给载沣安排的一个工作。

事实正是如此,慈禧的遗诏明确规定,帝国的最高权力掌握在载沣和隆裕手中:一般军国政事由载沣在前面顶着,遇有重大事件,有必须请隆裕太后懿旨者,由载沣随时面请施行。也就是说,隆裕享有最终裁决权。

慈禧的遗诏是这么规定的,现实条件也有利于隆裕。想想当年慈禧开始听政时,她还只有26岁,奕䜣28岁,现在隆裕已经40岁了,比当年慈禧接手时还大了十几岁,载沣(25岁)却没有当年奕䜣的年龄。隆裕只要有慈禧一半的手段,她完全有条件再像当年的慈禧一样,让大清的最高权力最终落于叶赫那拉氏之手!

这就是慈禧谋害光绪的动机。在慈禧去世的时候,只有光绪去世,溥仪才能上位,隆裕的听政才能实现。不过人算不如天算,慈禧把掌控最高权力的机会留给了隆裕,隆裕却没有这个能力。她确实处处想学当年的慈禧,也在宫内玩起了垂帘听政,慈禧宠信太监李莲英,她就宠信太监小德张。但慈禧的宠信是因为李莲英处处听她的话,坚决彻底执行慈禧的命令,到了隆裕这里却是她听小德张的——其实谁的话她都听,因为她本身并没主见和决断。

看来一切都要靠年轻的摄政王了。

而慈禧的权力布局并没有落幕。君主专制王朝里的权力就是凶器,它每一次的交接和变动不是要抓几个人就是要血溅四方。对于庆袁这两个大清权势最大的大臣,慈禧又希望她的接班人如何处理他们呢?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mqgh/18413.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