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野史传说 > 历史趣闻

储位之争(一)

历史大观园 历史趣闻 2020-06-03 15:05:15 0

时间进入了贞观十七年,也进入了贞观一朝中最多事的一年。

说这一年多事是因为这一年的确发生了很多影响唐朝历史走向的重大事件,说它诡异是因为这么多重大事件为什么会在这一年同时发生?

是巧合?还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这个问题如果运用科学逻辑思维推理,是着实解释不清的,我们就把这一切归为天数吧。

前边我说过贞观一朝有很多标志性的年份,贞观四年、贞观九年都可以列在其中,这两个年份是贞观一朝崛起和鼎盛的年份。

而贞观十七年也是一个标志性的年份,是贞观一朝动荡的一年。

准确的说是严酷多变的一年!

伤怀

正月十七日,一代诤臣谏官魏徵病逝于家中。

噩耗传来,李世民悲痛不已。魏徵的逝世对李世民打击很大,要知道贞观盛世之所以能够形成,是因为李世民实行开明的政治策略治国的结果,而一个皇帝要想做到时时处处的开明,就需要有人去监督,去督促。

魏徵无疑就是那些总和皇帝“唱反调”、“唠唠叨叨”的监督者们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现在这个监督者已经永远闭上了嘴巴,这是李世民最不愿意看到的,因为这个盛世局面如果继续保持下去,就需要魏徵这样的人。

所以当听到魏徵病逝的消息后,李世民留下了悲痛的泪水,宣布废朝五日,并且亲自到魏徵的宅邸永兴坊去吊唁,命令九品以上的官员都要参加丧礼。

为了表彰魏徵生前的功绩,李世民特意下令用一品官的羽保依仗来埋葬魏徵,被魏徵的妻子婉言谢绝,他的妻子说道:魏徵一生的生活都十分节俭,现在陛下要用一品官的羽保依仗来埋葬魏徵,魏徵如果在天有灵是不会安心的。

在我看来,他的妻子能够说出这样的话,更加反衬出魏徵的伟大,魏徵用它那正直浩然之气为当时所有的朝臣树立了榜样,同时他的这股正气不经意间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家人。

一个人如果能够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打动、感染身边的人,真的很不容易!

魏徵出殡的那一天,李世民登上皇宫御院中的西楼,望着渐渐远去的灵车,不禁失声痛哭,发出了“无复昔时人,芳春共谁遣”的哀叹,他虽然明白人死不能复生的道理,但是想到从今以后再也听不到那真真切切的肺腑之言时,心中不免怅然哀叹!

在这个世界上,你可以得到金钱、权力、名誉等等等等,但是想听到别人对你说一句真话时,真的很难!

因为真话从来都是刺耳的,是直刺心窝的,是瞬间揭下我们虚伪面具的,所以我们竭尽全力的躲避它,甚至打压它!

而作为皇帝想听到臣子的真话更是难上加难,当然这并不能怪谁,这是古老的帝国制度所决定的,但是就在中国历史遵循这种制度一步步向前迈进的时候,不经意间贞观时代打破了这个桎梏,这一切都是皇帝李世民和以魏徵为代表的诤臣们通力协作的结果。

正像李世民所形容的那样,皇帝和大臣就是人和镜子的关系。

可是如今魏徵这面镜子已经破碎,怎能不让李世民伤怀呢?伤感之下,李世民写下了一生中最具哀怨情绪的一首诗:

劲条逢霜摧美质,

台兴失位夭良臣。

唯当掩泣云台上,

空对余形无复人。

这首诗如果从纯文学角度来看,并不具备很高的艺术水准,但它却是李世民发自内心的哀号,他伤感的对群臣说:“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朕尝保此三鉴,以防已过,今魏徵殂逝,一鉴亡矣!”

李世民的“三鉴”之说,千百年来被无数的为政者视为经典,我想李世民能够说出如此经典的话语,除了他是个古往今来少有的政治家之外,更是因为他对魏徵那至深至热的感情,虽然在此后的不久,因为某种原因,李世民否定过魏徵,但我依然认为对于魏徵的功绩,对于这位与他携手开启贞观盛世的诤臣,在目送这位昔日的战友永远离去的时候,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李世民的悲伤是真实的。

魏徵的逝世让李世民的心里顿时觉得空荡,虽然每天上朝依然要面对很多朝臣,但是没有魏徵的大殿,似乎缺少了一些什么。

究竟缺少什么呢?

所有的人都无法用言语来形容,但这种感受却又真实的存在!

面对朝堂之下的很多大臣,李世民的心中忽然生出许多感慨,这些人中有的人是开国元勋,有的人是玄武门事变的功臣,有的人是开疆拓土的战将、有的人是开启贞观盛世的文臣,这么多年来他们为李唐王朝奉献着一切,更为这个盛世的不断延续而呕心沥血。

现在该是我为这些功臣做些什么了,为了没有遗憾,为了让这些人真正感受到自己存在于这个帝国中的价值,李世民下令为建唐以来功劳最大的24位功臣绘制图像,并且将这些图像永远高挂于三清殿旁边的凌烟阁里。

这24位功臣分别是:长孙无忌、李孝恭、杜如晦、魏徵、房玄龄、高士廉、尉迟敬德、李靖、萧瑀、段志玄、刘弘基、屈突通、殷开山、柴绍、长孙顺德、张亮、侯君集、张公瑾、程知节、虞世南、刘政会、唐俭、李世勣、秦琼。

这些人中有的已经逝去,有的正在老去,但无论如何,这是李世民对这些人的肯定,中国历史多次上演着一段又一段屠戮功臣的大戏,但是到了李世民这里,确是另外一番景象。

留给我们该是怎样的思考呢?

……

应该说魏徵的去逝,点燃了李世民那伤感怀旧的情感,不过让他稍稍感到一丝安慰的是自己终于做了一件回报功臣的事,没有金银雪花般的赏赐,没有加官进爵的许诺,而是实实在在价值的认知。

但是对于严酷多变的贞观十七年而言,魏徵的逝世不过刚刚是个开始!

积蓄势力

魏徵的去逝让李世民固然伤怀,但是现在摆在他面前的立储问题,促使他又必须回到现实来去面对,不屑的李承乾拥有“礼法”这件利器,优秀的李泰拥有“能力”这项优势,这确实让李世民左右为难。

当然就个人来讲,李世民还是倾向李泰的。

李世民也许想不到,就是他的这种倾向性,最终导致了李承乾和李泰兄弟二人的储位之争,从而引发了贞观一朝的政治地震。

……

李泰明白父亲宠爱自己意味着什么,但是由于自己比大哥晚出生两年,所以不得不让位于大哥,没办法,这属于自然灾害,怨不得谁,对于李世民不轻易废掉太子,实事求是的讲,他是充分理解的,但是他并不甘心,凭什么早出生就得享有特权,而且你还是个二百五,父皇的皇位当年不也是夺来的吗?

父皇能夺?我什么就不能?

正是出于这样的想法,让李泰下定决心运用自己的权术将李承乾从太子的位置上踹下去。

李泰就此开始了他的夺储计划,第一步:拉拢朝臣。

李泰明白,夺储是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工作,靠自己单练显然是不行的,必须要找到同盟者,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但是李泰的地位决定他不可能拉拢到那些老臣,因为那些人是倾向于太子的,所以李泰将目光瞄向了另外一些人,具体说来,李泰拉拢到的人分别是:驸马都尉房遗爱(房玄龄之子)、柴令武(柴绍和平阳公主之子)、黄门侍郎韦挺、原工部尚书杜楚客(杜如晦的弟弟)等人。值得一提的是杜如晦的儿子杜荷是名副其实的太子党,与叔叔杜楚客可谓是势不两立,看来为了争夺权力真的是六亲不认了。

盘点一下李泰同盟者的身份,除了韦挺之外,大多都是大唐开国名臣的子弟,这些人虽然名气、才能无法和开国名臣相比,但由于身份特殊,也算是李世民的嫡系,这些人出于自身的利益拥有一种在政治变动中捞取政治资本的动力,而且一旦李承乾和李泰的斗争陷入白热化的时候,这些人的动向在某种程度上会为李泰增添筹码。

当然,在李泰培植自己亲信势力的同时,事实上李承乾也没闲着,虽然这位仁兄有些二百五,但他并不是白痴,李泰的行为让他感受到了一种压力,在他看来,老爸看不上自己,弟弟势力又不断扩大,现在的他已经有些孤立,虽然那些老臣支持自己,但与其说是支持自己,不如说他们在维护礼法,而真正的同盟者自己却是一个也没有。

面对李泰的严重威胁,李承乾决定率先出手,不过这位仁兄想出的办法实在不敢恭维,他祭出的招数是告黑状。为此他特意指派了一名亲信,谎称是魏王府掌管占卜的典签,到玄武门向李世民上了一道封事,其中罗列了李泰的一系列罪状,妄图通过这种手段将李泰扳倒。

显然,李承乾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他老爹曾经是告黑状的高手(状告李建成),这么拙劣的做法怎么可能骗过李世民呢?

果然不出所料,李世民看到封事后马上识别出其中有假,当然他心中也明白这是李承乾耍的小聪明,但在没有充足的证据下,李世民采取了一种息事宁人的做法,以抓不到上封事的人为名,将这件事压了下去。

李世民的这种做法一来是不想让兄弟二人矛盾再激化,二来是不想让那些朝臣知道后议论个不休,所以他极力淡化这件事,但是显然李世民过于一厢情愿了,他的这种做法事实上是在重复当年李渊的老路,而结果只有一个——斗争更加激烈!

果不其然,李承乾一次不成功,这位仁兄并没有善罢甘休,立即采取了更为极端的手段——暗杀!

事实证明:在皇权争夺的道路上,确实没有什么道德可言,我们实在不能简单的用道德标准来判断其中的是非曲直,政治斗争中,利益的成功摄取是其唯一性。

不过让李承乾感到遗憾的是,由于自己日常缺乏对暗杀人员的训练,加上魏王府的守卫的确很严密,李承乾的计划再一次以失败告终。

两次行动失败,让李承乾终于静下心来,冷静分析眼前的局势,此时他的头脑开始转为清醒,他忽然意识到,自己与李泰的斗争是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仅凭一时的气愤和呈匹夫之勇是难以成就大事的,要想彻底扳倒李泰,让他永无翻身之地,自己必须要通盘的谋划,甚至要打长期持久战的准备。

出于一种即自保又对抗的心理,李承乾决定效仿李泰的做法,也开始扩充自己的势力,李承乾拉拢的人员成分比较复杂,既有功臣之子(杜如晦的儿子杜荷),也有内宫宿卫(左屯卫中郎将李安俨)和朝廷大员(洋州刺史赵化节)、更有刺客杀手(纥干承基),还有皇室宗亲(汉王李元昌)。

对比李泰阵营,李承乾的同盟者遍及朝廷的各个角落,甚至还有江湖人士,当然在这些同盟者中,含金量最高的,最为李承乾增添筹码的当属时任吏部尚书的侯君集!

心魔

自从平定高昌回来后,侯君集一直是“志殊怏怏”,想来也可以理解,本来在西域立下奇功,回来等着皇帝封赏的,没想到等来的却是手铐脚镣,换了谁都会怨气冲天。

这样的心态,让侯君集这两年过的并不舒服,虽说官职不小,但是曾经被打压的阴影始终在他的心底挥之不去,渐渐地这种阴影成了他的心病,最终演变成心魔。

贞观十七年(643年)二月,李世民任命太子詹事张亮出任洛州都督,张亮和侯君集同是玄武门事变的功臣,两个人在贞观初年关系是十分要好的,可是随着侯君集不断创建奇功,声名日渐远播,所以对于曾经的战友,从心底开始有些瞧不起,没办法,这就是我们侯君集同志的性格——傲慢!

在我看来,傲慢的人有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短视!后来侯君集的行为恰恰印证了这一点。

其实关于“傲慢”这个词是没有标准的,按照常理推论,侯君集作为大唐帝国的功臣,而且身居高位,是个相当见过世面的人,难道他不懂得傲慢是为官者的大忌吗?事实上,只懂得一加一等于二的人未必不傲慢,而懂得相对论、微积分等尖端理论的人未必傲慢,而傲慢恰恰容易发生在前者身上。

一些心理学家认为自视太高者,也许有自卑的根源。自负只是一种缺乏安全感的掩饰或补偿,侯君集正好就是这样的人。

最大的骄傲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

—— 斯宾诺莎

当侯君集知道张亮即将出任洛州都督后,他的第一判断是张亮很有可能也被言官们拍了黑砖,所以他认为自己的机会来了,为此,他亲自找到张亮,两个人有了以下一番对话:

侯君集:什么人排斥你呢?(没有调查,直奔主题)

张亮:不是你还有谁?(顺水推舟)。

侯君集:我平日忙着国家的事还忙不完呢,怎么会排斥你呢?跟你说句心里话,我现在郁闷之极,甚至都不想活下去了,你如果敢造反,我就跟你一块干。

至此,侯君集已经彻底释放出多年来积压在胸中的郁闷,但同时也让他自己走在了钢丝线上,因为他露出了本不应该露出的底线。

不可否认,侯君集能和张亮说出造反的话,说明他在主动向张亮示好,当然前提是他判断出张亮和自己一样,心里也有怨言,可实际上,他的判断错的离谱,侯君集的表现只能说明一点:他是个军事天才,同时也是个政治低能儿!

二者矛盾吗?并不矛盾,古往今来这样的人实在太多了。

对于侯君集的示好,张亮不仅没有理睬,反而将侯君集造反的意图上报给了李世民,让人匪夷所思的是,李世民居然没有追究。

李世民的理由很简单,张亮和侯君集对话时,当时没有别人在场,所以没法对证,也就不再追究。

很长时间以来,我一直对李世民的这个做法很是费解,对于大臣要造反,皇帝都是本着小事化大的原则进行处理,为什么这一次李世民这么轻描淡写?不可否认李世民是个开明的君主,但面对手下人造反的意图在开明的君主也不会视而不见,难道李世民已经超凡入圣了?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在我看来,李世民是有顾虑的。

对于侯君集这样的功臣,作为皇帝打压是可以的,但也要讲究方式方法,侯君集从高昌回来,李世民毫不留情的将他下进大狱,目的就是为了让性格傲慢的侯君集时刻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但这并不意味着李世民想置侯君集于死地,也就是说面对张亮这次的汇报,如果李世民下令追究,侯君集很可能会被杀头,而且正像李世民所说的,当时只有候、张两个人在场,证据确实不足,如果这次李世民轻易处理了侯君集,很有可能会使朝臣心灰意冷。

一句话,李世民并不想落下屠杀功臣的骂名,从而影响贞观盛世的延续与推进。

所以对于张亮的汇报,李世民的反应很淡定,并且对待侯君集和以前一样,但这并不能说明此时的李世民对候君集心中没有提防。相反,李世民这样的政治老手,时刻在想着怎样驾驭群臣,在我看来,在李世民淡定的背后,其实他正在用一种冷峻的眼神观察着侯君集,就像他时刻在观察李承乾一样,等待着对方露出致命的破绽。

李世民或许想不到,他密切注视的这两个人居然会成为一条阵线上的人,不过这也方便了李世民后来对他们的一网打尽。很多时候,的确是人以群分,物以类聚。

李世民的淡定,让侯君集逃过一劫,但是对于张亮的汇报和李世民的内心深处的想法,侯君集毫无察觉,曾经的阴影继续让他郁闷着,他热切盼望着,在他的生命中能够出现一丝曙光,然而很快,他的确看了曙光。

准确的说,是从太子李承乾那里看到的!

密谋

对于李承乾和李泰的明争暗斗,很长时间以来,侯君集一直都看在眼里,当然侯君集的郁闷,李承乾也是知道的,所以两个人最终能够结成同盟并不是偶然的。

面对李泰的步步紧逼,李承乾很想找个足智多谋、又能倾向自己的人来为他出谋划策,进而寻找自安之术。李承乾望遍朝廷中的所有人,选来选去只有侯君集最合适,因为侯君集心中有怨气,他坚信凭借着自己是合法继承人的优势,拉拢侯君集不成问题。

事实证明:李承乾成功了,但同时他也被侯君集成功忽悠上一条不归之路。

李承乾通过侯君集的女婿,时任东宫千牛的贺兰楚石经常向侯君集请教,时间一长,两个人成了交心的朋友,侯君集经常到东宫和李承乾面谈,随着感情的日渐加深,侯君集准备利用李承乾实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谋反!

当然,在侯君集看来,太子李承乾不过是个昏暗庸劣之辈,这样的人实在是很好忽悠的。

于是,在经过一番精心的试探后,他利用一次和李承乾长谈的机会,亮出了自己的底牌。

“太子殿下最近别来无恙?”

“心中颇多不顺。”

“哦?为何?”

“时刻感到地位受到威胁啊!还请公为我多谋划啊!”

李承乾的话并无掩饰,侯君集看准时机举起双手对李承乾说道:“这是一双好手,当为殿下使用。”

侯君集的话让李承乾一时间没有明白,于是他开口问道:“公的意思是……”

“现在魏王被皇上宠爱,殿下如果稍有不慎会有隋文帝之子的灾祸,如果皇上召您进宫,您一定要多加小心。”

“嗯!您说的对!”侯君集的话,让李承乾下意识的想起了当年伯父李建成的经历。

“公刚才说双手为我所用到底是什么意思啊?”李承乾还是不解的问。

“太子殿下愿求自保之策?”

“当然了!”

“最根本的方法是……”,侯君集停顿了一下,没有立即往下说。

坦白的说,李承乾并不是个城府很深的人,面对侯君集的欲言又止,他拉住侯君集的衣袖,急忙问道:“公快说,我该怎么做?”

“先发制人!夺取皇位!”侯君集坚定的说道。

刹那间,李承乾惊呆了,虽说他自己对于父皇也有着深刻的不满,但是坦白的讲,他只是想自保,并没有造反的想法。如今侯君集突破那个最底线,这让他有些始料未及。

“公的这番话今天也就和我说说罢了,千万不要再和别人讲了!“李承乾的声音有些颤抖,“造反”这个词对于他来讲实在很刺耳。

李承乾的这番话算是否定了侯君集的想法,但是这并不能证明他没有记住侯君集的话,相反,侯君集的话在某种程度上反而点醒了李承乾,自己不受宠是事实,李泰潜怀夺嫡之志,而且已经开始酝酿夺嫡计划也是事实,如果现在仅仅是防守,恐怕并不保险,因为你可以不去伤害别人,但并不能保证别人不去伤害你。

显然,到现在为止,李承乾依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才是决定自身前途的唯一保证,他依然没有深刻的反省自己,而将目光始终盯向李泰。

而最终让李承乾决定走上那条不归之路的,是因为他的那些同盟者的不断忽悠,当然这些人的目的并不同,例如汉王李元昌是看上了李世民身边的一个美女,杜荷是因为一种政治投机心理。

在这些同盟者的反复忽悠下,李承乾开始动摇了,他想到了李建成和李元吉,虽然17年前那场喋血宫变,他因为年龄幼小而没有亲眼看到,但是这么多年来通过一些耳闻,相信他一定能够感受到当时场景的惨烈,此时的李承乾忽然从李泰的身上看到了17年前自己父皇的影子,在他看来,如果自己稍有不慎,也许真的会重蹈当年伯父李建成和叔父李元吉的覆辙。

因为在权力斗争的角逐中,是没有亲情可言的!

这一点,自己的父亲李世民已经为所有人上了生动的一课。

想到这里,李承乾不禁打了一个冷战,如果真的是那样,倒不如自己孤注一掷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当年父皇李世民是争夺皇位的继承权而寻求自保,而现在李承乾想用自己独特的方法来维护自己的地位,这个方法的名字叫——夺取皇位!

直接坐上那个宝座,我将掌控一切!

当然,促使李承乾一条道走到黑的动力就是李世民当年的所作所为。

李世民,你一定想不到,你一生中最内疚的一件事,竟成为儿子效仿的动力。

终于,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李承乾秘密的召齐他所有的同盟者,包括侯君集、李元昌、杜荷、赵节、纥干承基等人,在这次秘密集会上,他们割破手臂后用绢帛擦血,然后烧成灰同酒一起喝下,发誓同生共死,也是在这次秘密集会中,他们开始认真谋划“谋反大业”,在他们看来,李承乾凭借太子的身份,谋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情,而事实证明,幻想是童话的核心,童话固然美好,那是因为现实并不存在。

至少在李世民当政时期,“造反”这种一厢情愿的童话故事并不存在。

不过,李承乾并不是唯一的幻想者,就在李承乾等一干人积极筹划谋反的同时,齐州都督齐王李佑公开造反!

误会

李佑是李世民的第五个儿子,阴妃所生。

阴妃显然没有长孙皇后和武媚娘名气大,但她有个很出名的老爸,名字叫阴世师,关于这位仁兄的事迹,相信大家一定还记得,李渊的儿子李智云就是被他所杀,而且李渊攻打长安时,掘李渊祖坟的其中也有他。

李渊进入长安后,阴世师的儿子阴弘智因为年幼所以免去死罪,女儿阴氏就嫁给了李世民,李世民即位后,册封阴氏为贵妃。

李佑的出生年月不详,从武德八年(626年)一直到贞观十年(638年),累封宜阳郡王、楚王、燕王、齐王;贞观十二年(640年),因为有病缠身,所以居留长安,直到贞观十五年(641年)才前往自己的封地齐州。

依据皇位继承制度,李佑是没有资格继承皇位的,如果没有什么特殊情况,李佑将注定终老于自己的封地,坦白的讲,李佑对此已经认命了,没办法,谁让你既不是嫡出,又不是长子呢?

和李承乾一样,李佑也是个轻浮急躁的人,而且他的人生轨迹和他的大哥也有相似之处,都是一个被忽悠的人!

但是和李承乾不同的是,忽悠李佑的人是他的舅父阴弘智,这位仁兄遗传了自己老爸凶险狡黠的基因,曾经不怀好意的对李佑说:“王的兄弟很多,皇上死了之后,王应该找一个壮士来保护自己。”

仔细分析阴弘智的话,我们不难看出这番话带有明显的挑拨意图,或许自己老爸被李渊斩首,让阴弘智的心理充满了仇恨,他说这番话就是为了煽动李佑没有皇位继承资格的不满情绪。

而事实证明,李佑的确中套了。他认为舅舅的话说的很对,于是阴弘智就推荐自己的大舅哥燕弘信进王府保护李佑。也就是从此时开始,阴弘智不断的在李佑耳边煽风点火,年轻的李佑由于阅历实在浅显,在舅舅的挑拨下,开始不那么善于纳谏,并且开始亲信小人,甚至连李世民的某些话也当做耳旁风。

时间一长,身在京城的李世民听到有人议论齐王李佑,为了让这个宝贝儿子不至于误入歧途,李世民特意派敢于直言进谏的权万纪到李佑的王府担任长史,一来是为了辅佐李佑,同时也是为了监视他。

权万纪,史书记载“有正直节”,说的通俗点是个炮筒子,颇有些魏徵的风采,问题是魏徵是碰到了明君李世民,而权万纪碰到的确是类似于杨广的李佑,所以他和魏徵的命运有着天壤之别,权万纪带着李世民派给他的任务,信心百倍的走向了齐州,他坚信凭借着自己的能力一定会圆满的完成任务,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齐州对于他来讲,是名副其实的死亡之地。

不可否认,进入齐王府后,权万纪兢兢业业的完成李世民交给自己的任务,对李佑严加规劝,时时处处提醒李佑要做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脱离低级趣味的人,而且不仅苦口婆心的劝,还积极的行动起来,将李佑身边一些不三不四的人驱逐出府,例如李佑身边有两个亲信,一个叫昝君谟,另一个叫梁猛彪,这两个人善于骑射,仗着自己是李佑的亲信,经常欺压百姓,权万纪到来后,将这两个人逐出府门,下令不让他们和李佑相见,可是李佑趁权万纪不注意的时候,又私自让两个人进府,继续吃喝玩乐。

面对李佑的这种做法,权万纪认为应该用一个合适的方法,让李佑彻底改过自新,为此他开导李佑说:王如果确实能改过自新,万纪请求进朝廷奏报皇上。

对于李佑来讲,这实在是一个在老爸李世民那里赚取印象分的好机会,为此权万纪特意列出了李佑很长时间以来的过失,让李佑表陈自首,这样可以证明自己是很有诚意的。

应该说权万纪的想法很不错,李佑也确实很配合,但事实证明,人算终究不如天算,最终误会还是发生了。

权万纪到了长安后,向李世民汇报了自己在齐王府工作的情况,同时呈上了李佑自首的信件,并且表示李佑已经彻底改过自信,不再是从前的那个纨绔子弟了。

这样一来,李世民很是高兴,对权万纪大加赏赐,但同时出于对儿子的爱护,李世民让权万纪带回自己的诏书,在诏书中李世民细数李佑以前的过失,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希望他在权万纪的辅佐下,继续努力。

应该说李世民并没有贬低自己儿子的意思,但谁都想不到,就是这样一封很普通的诏书,却让李佑对权万纪起了杀心。

不自量力

“哼!长史出卖了我,我一定要杀了他!”当李佑听到消息后,愤怒的拍着桌子喊道,在他看来,自己被权万纪忽悠了,什么让我改过自新,纯粹是他娘的扯淡,这不过是权万纪邀功请赏的借口。

如果说以前李佑对于权万纪是忌惮和害怕,那么现在就变成了厌恶和反感,出于这种心理,李佑开始谋划怎样除掉权万纪,因为在他看来,只要这个人在自己身边一天,将始终是个威胁。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句话,并不是对谁都适用的!

权万纪回到齐州后,继续恪尽职守,完成李世民交给他辅佐李佑的重任,坦白的讲,权万纪是个责任心很强的官员,唯一欠缺的是方法,也许这和他的性格有关,史书记载他性情偏隘,对待李佑很是刻薄(专以刻急拘持佑),经常释放李佑豢养的鹰犬,而且强行扣押私自进宫的昝君谟和梁猛彪,不让他们和李佑相见,虽然做这些事情的初衷是好的,可是碰上李佑这样的顽皮学生,权万纪的方法未必有效。

很快事实就证明了这一点,自从权万纪回到齐州,他忽然发现很多人用一种异样的眼光看着他,从很多人眼中权万纪看到了惊恐、担心,而且他也听到了一些关于李佑想要做掉自己的传闻,但是性格耿直的权万纪始终认定身正不怕影子斜的坚定道理,对待李佑不肯有丝毫的改变,何况他还是皇帝李世民亲自派来的大臣,身为皇帝的代表谁敢动我?

权万纪虽然性格耿直,但并不是白痴,一方面他继续坚定自己的做法,同时他对李佑等人也有着防范,要说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的确是真理,性格跑偏的权万纪最终还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一天,权万纪从齐王府回到自己的府上,当走到自己的房檐之下时,忽然感到一件东西重重的砸在了自己的头上,惊恐之下的权万纪立即闪躲到一旁,然后发现刚才落在自己头上的是一个石块。

“怎么回事?”此时敏感的权万纪迅速向左右张望着,在他看来,石块这么准确无误的落在自己头上并不是偶然的。

“难道是……”,他忽然又想到了几天前有人让他提防李佑的话。

“一定是昝君谟和梁猛彪这两个狗杂种干的,哼!想暗算我,你们还嫩点。”权万纪心中暗想,不经意间他的嘴角露出了一丝轻蔑的微笑。

在这个微笑的背后,隐藏着权万纪内心深处的决断,而事实证明,他的这个决断是错误的。

思考完对策后,没过多久权万纪就将昝君谟和梁猛彪两个人直接下了大狱,理由是谋害朝廷命官,同时上书李世民弹劾李佑及其同党,理由同样很简单:不服管教,鱼肉百姓!

可是这一次他实在是冤枉了李佑,而这次冤枉人最终让权万纪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权万纪的上书引起了李世民的高度重视,为了弄清事情的真相,李世民派遣时任刑部尚书的刘德威前往齐州调查,刘德威在经过一番调查后证实了权万纪上书的真实性,不过这并不能证明李佑有杀权万纪的动机,所以为了彻底查弄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同时也是为了化解李佑和权万纪之间的矛盾,李世民决定让权万纪和李佑二人入京对质。

诏书传到齐州后,李佑和权万纪的反应迥然不同,在李佑看来,皇帝老爸这次招自己进京,可能没有好果子吃,而他认准造成这个局面的罪魁祸首就是那个该死的权万纪,于是李佑加紧了谋害权万纪的步伐,他的设想是在入京前,就将权万纪做掉,然后上报朝廷就说权万纪暴病而亡,反正是死无对证。

而与此同时,权万纪并没有坐以待毙,生性敏感的他,察觉出李佑可能要对自己动手,所以这位仁兄来个脚下抹油率先开溜,提前起身前往京城。

在稍作准备后,权万纪依然坐着他来时的轿子,走出齐州奔上返回京城的道路,如果他此时能够重新选择的话,我相信他一定会选择一匹上等的好马,快马加鞭的返回京城,因为就在权万纪刚刚走出齐州的地界时,李佑派遣燕弘信的哥哥燕弘亮迅速的追上他,将他射杀!

权万纪什么都想到了,只忽略了一个很小的细节——速度!就是这么一个细节,让权万纪最终身首异处,有的时候决定生死成败的往往就是一个细节!

权万纪虽然已死,但眼睁睁的一个大活人被自己“咔嚓”了,俗话说的好没有不透风的墙,万一李世民知道了,那李佑可是吃不了兜着走,所以在李佑看到权万纪首级的一霎那,心中不觉后悔起来。

不过自认为绝顶聪明的李佑还想出了一个圆满的解决办法,至少在他看来这个办法实在是高——造反!

看来做二百五也是要讲究天资的,在争取二百五资格方面李佑无疑是天资聪颖的!

在李佑看来,既然下定决心造反,就要搞的有模有样,在打进长安之前,至少在自己的封地内,创建一个山寨版的朝廷。

为此他依据自己的设想,设立了很多官职,开启府库大肆封赏群臣,不许老百姓出城,而且关紧城门严防死守。

面对李佑这种幼稚的做法,齐州很多人嗤之以鼻,想来也可以理解,本来人人过着太平日子,吃喝不愁,现在你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置多数人利益于不顾,问题的关键是这些人并不是白痴,要知道“造反”这个头衔虽然听起来很有魄力,但与此同时很可能意味着搞不好你的脖子上会留下个碗大的疤。

在当时,齐州的很多官吏和老百姓即使抛妻弃子,甚至是半夜从城头上掉下绳索也要想办法逃出齐州城,因为他们知道,在不远的将来,唐朝的大军将很快到来,而那个时候,自己无疑将被李佑强行拉上对抗唐朝大军的行列,与其到时落下个叛贼的骂名,反正也是死路一条。

造反事业还没有真正的付诸于行动,李佑已经失去了民心,所以李佑的做法注定了只是一场闹剧。

很快,朝廷得到了李佑造反的消息,一心只顾着忙碌立储问题的李世民万万没有想到千里之外的齐州会出乱子,而且他百思不得其解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李佑为什么会突然造反?

难道也是为了争夺皇位吗?

事实上,仔细分析李佑的动机,我们不难看出,他造反只是杀掉权万纪后,因为内心恐惧出于自保的一种心理,和李承乾谋划造反的性质是截然不同的。

不过既然是造反,不管出于什么目的,只要威胁到皇帝老爸的切身利益,就必须要无情的镇压下去,即使是亲生儿子也绝不姑息。

三月六日,李世民调动怀州、洛州、汴州、宋州、潞州、滑州、济州、郓州、海州共九州兵马,由时任兵部尚书的李世勣统领,前往齐州进行平叛。

李世勣带领人马浩浩荡荡的向齐州赶去,在半路上,事情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李世勣忽然得到了快马带来的李世民诏书,内容是班师回长安!

这是为什么?

因为李佑现正在押解进京的路上。

李佑先生,你的造反大戏谢幕的也太快了吧?

没办法,他的忽悠智商实在太低!

闹剧

就在李佑命令兵士对齐州城严防死守的时候,这位仁兄并没有立即思考下一步的对策,相反,他却和燕弘信兄弟躲在卧室里饮酒作乐,当说到朝廷肯定会派兵来镇压的事情时,燕弘信兄弟信誓旦旦的对李佑表示,到时朝廷真的派人来镇压,自己左手端着酒杯,右手拿着刀就可以打退他们。

人真的不能无耻到这种地步!

燕氏兄弟的这番话,给了李佑极大的信心,在我看来,李佑的确是一个没有长大的孩子,他的实际年龄和心里年龄的差距实在太大了。

在李佑的头脑里,没有思维的转弯,只有直线一条路,这种思维的单一性,决定了他最终悲惨的结局。

李佑等人继续在卧室里饮酒作乐,他没有想到,就在自己一次又一次的端起酒杯开怀畅饮的时候,卧室的外边已经开始有人谋划抓捕他了。

计划抓捕李佑的人叫杜行敏。

杜行敏时任齐州府兵曹,在李佑造反之初,齐州很多人匆忙外逃的时候,他并没有跟随多数人逃出城外,在杜行敏看来,或许自己立功升迁的时候到了。

只要在平叛的唐军到来之前,将李佑等人一网打尽,准保升官发财。

为此杜行敏看准时机,积极拉拢那些害怕被政府冠以李佑同党的官吏,联合这些人,开始实施对李佑的抓捕。

事实证明,杜行敏的确是艺高人胆大,仗着自己良好的忽悠功底,居然成功组成了一支上千人抓捕李佑的队伍。

这些人在杜行敏的带领下,在一个阴霾的清晨,迅速包围了齐王府。

面对一千多人来势凶猛,惊恐之下,李佑和燕氏兄弟来不及组织人马进行抵抗,只能退到自己的内室,关闭门户,准备顽抗到底,要说燕氏兄弟也确实有两把刷子,杜行敏等人从早晨一直打到中午,也没攻进去,这一下,杜行敏着急了。

要知道,围攻李佑的这些人都是杜行敏临时招募的,这些人之所以肯跟着杜行敏抓捕李佑,一来是因为怕朝廷将自己归为反贼一类,二来是因为杜行敏的忽悠,相信杜行敏在这些人面前一定说的慷慨激昂,使得这些人顿时觉得热血沸腾,认为抓捕李佑实在是功劳大大的。

可是现在围攻了大半天,连李佑的影子还没看到,杜行敏开始着急起来,坦白的讲,如果手下这些人是朝廷的官军,杜行敏并不担心,即使不打,围也会把李佑围死,可这些人都是临时拼凑起来的,成分复杂,目的不同,他害怕如果再攻不进李佑的内室,这人一旦失去耐心,来个一哄而散,那结果只能是功亏一篑。

随着时间的推移,杜行敏脸颊上淌满了汗水,在他看那来,必须要想个切实可行的办法,他的头脑迅速思索着,他在脑海中紧张的搜索着可行的方案,最终他锁定了一个四两拨千斤的办法。

杜行敏让人找来柴木,然后堆放在门口,接着对着内室大声喊道:

“齐王!以前你是皇上的儿子,可是现在却成了反贼,如果还敢顽抗到底,立刻就会成为灰烬。”

高!实在是高!杜行敏的选择很正确,那就是火攻!

不过,李佑毕竟是皇帝的儿子,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杜行敏不能轻易的采取极端的策略,所以他才向内室高声喊叫,既是劝说,同样也是警告!

最后一次警告!

事实证明:杜行敏的策略成功了。

在听到杜行敏的话后,李佑急忙对着窗子回话道:“我立即开门,我就是怕你们会把燕氏兄弟杀了,所以才不敢出来。”

面对李佑的妥协,杜行敏因势利导:“齐王放心,我一定保全你们!”

杜行敏的确是只老狐狸,就在李佑等三人刚刚走出内室时,他下令众多人一拥而上,将三个人捆绑起来,或许是燕氏兄弟平时实在太过鱼肉百姓,这些人不顾杜行敏的阻拦,将两个人砍成了肉泥,不过对于李佑,这些人还是很理智的,所有的人都明白,处理李佑的最好方式就是将他押解京城。

最终李佑被李世民赐自杀于内侍省,李佑的贡献就是拉同党四十四人共赴黄泉。纵观李佑的造反,的确就是一场闹剧,早在他宣布造反的时候,高村人高君状就斥责他说:“君主提着三尺长的刀剑夺取天下,亿万人民都感恩戴德,现在李佑忽然发动城中的几百人进行叛乱而违逆自己的父亲,这样就好像用一只手来撼动泰山,真是不自量力。”

高君状的话实在很贴切,作为一个农夫,尚且有这样的眼光,可是身为帝王子孙的李佑却不具备这样的眼光,看来的确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啊!

李佑的造反事件暂告一段落,但是贞观十七年的政治地震才刚刚开始。

就在平定李佑造反的十五天后,有人上书告发太子李承乾谋划造反。

上书的人名叫纥干承基。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ysxl/lsqw/4486.html

下一篇:暗战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