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野史传说 > 历史趣闻

夺嫡

历史大观园 历史趣闻 2020-06-02 23:05:44 0

小人之计难成大事

我们无法知道曹植的军事能力和政治水平,但曹植的文学水平那是超强的。曹操每次举行的文学活动,只要有曹植参加,别人就只能拿二等奖。曹操是个诗人,所以对曹植就特别喜爱,心里就有把曹植培养成他的接班人的想法。至于曹丕,虽然也是个文学家,但比起曹植来,那就差了一截。这一截虽然不很长,但在曹操心里的分量很重。

不过,曹操虽然觉得曹植最可爱,但他到底是那个时代的人,传统惯例一时还是丢不开,所以,仍然连曹丕也一起培养起来。曹昂死后,他每次出征,基本都将曹丕带在身边。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那次去征袁绍的残余势力,曹丕不但从头到尾跟着曹操在军中锻炼,而且在他下令谁也不准进入袁家内宅时,曹丕就是不管他的命令,硬是跑到袁家内宅,发现了甄妃。然后当场定货,让她从袁熙的老婆变成曹丕的夫人。这个甄妃确实是让人一见就要流鼻血的。后来,曹植看到这个嫂子,也以为是碰到了神仙,忍不住写了那篇《洛神赋》,用尽他的才气来歌颂了他的这个嫂子。

曹操也喜欢这篇文章。从这个方面看,估计连曹操也真的喜欢这个美女。

如果曹操当时老老实实地只培养一个曹丕,或者果断地宣布让曹植当他的接班人,估计后面也就没有这么多麻烦了。

曹操在其他方面很果断,但在这个方面一点儿也不果断。

他一不果断,很多人就开始为下一步着想,就开始表明立场,要站好队。有的去当曹植的死党,有的去当曹丕的手下,分别为两人出谋划策,做好教唆工作,让两兄弟你死我活——当然,他们也你死我活。

站在曹植一方的主要有丁仪兄弟和在《三国演义》里很火的杨修;站在曹丕一方的主要有崔琰、毛玠、贾诩、陈群、司马懿、吴质等高手。

丁仪在当时也是个才子,曹操都恨他不是自己的儿子,就想让他当自己的女婿。哪知,因为丁仪的一只眼瞎了,曹丕一点儿不愿意自己有这样一个妹夫,就在老爸面前极力反对。

曹操经不住儿子的反对,这个婚事就彻底泡汤了。要能当上曹操的女婿,那个地位将是什么样的地位?现在因为曹丕的反对,丁仪进不了曹家的门,当然很生气。于是,他就成为曹植最坚定的死党,要通过曹植把曹丕搞死——至少是在政治上把曹丕搞死。

当时,曹植和曹丕在争当接班人时,是各有优势的。从表面上看,曹植的优势在于他的才华、他的聪明。据说他很机警——注意这个机警。因为曹操小的时候,也是很机警的。曹操觉得曹植在这方面跟他很像。古代很多皇帝在选太子时,如果他嘴里说了一句“此儿类我”,那“此儿”就有可能成为下一任皇帝了。曹植的这个性格在曹操那里是很得分的。

曹丕的优势则在于曹昂死后,他自然成为长子。这一点让他在传统道义上站得很稳。

这是两人身上固有的竞争亮点,看起来很关键。其实,最关键的是他们手下的人才。这个夺谪之战,貌似是兄弟两人之争,其实是那一群政客在拿曹氏兄弟当枪使的一场大戏。

曹氏兄弟倒很少冲到前台,大打出手,那几个手下可比他们活跃多了,只要一有机会就大力去影响曹操。

如果是别家的人出现这个问题,请曹操去解决,那是小菜一碟。可现在问题出在他这里,觉得曹植很好,但曹丕也不错。于是,就长期拿不定主意,任由他们兄弟你打我一拳我踢你一脚,斗来斗去,既不制止,也不鼓励。他开始估计对两人之争只是抱着“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态度,让你们放开手脚竞争一下,等时间一长,自然会有好的办法来解决。

可好办法还不知道在哪个地方躲着,时间已经过得飞快,转眼他就六十岁了。那时人均寿命不怎么高,能活到六十岁的人还真不多。

当他看到自己的岁数到六十岁这个红线时,心里也急起来。他的脑袋很灵光,一拍之下,马上想出一个解决的办法。他制作了一份问卷调查表,向大家征求对曹植和曹丕的看法。

这个问卷调查一发放,崔琰就第一个交卷。他不但交卷,而且还直接去见曹操,拿着传统惯例的理论做曹操的思想工作:“《春秋》之义,立子以长。加五官将仁孝聪明,宜承正统,琰以死守之。”主公也知道,《春秋》上早就说过,只有长子才能当接班人。现在五官中郎将曹丕又聪明又孝顺又会做人,完全可以确立为接班人。最后居然还说“琰以死守之”,口气硬得很。曹植还是崔琰之兄的女婿,算起来两人还是有点儿亲戚关系的。现在连他都这样说了,曹操真的只能在一边无语。

那个毛玠接着发言,举出袁绍的事例,说如果这件事处理不好,就会有危险。那个邢颙又顶了一脚,说废长立庶,是古人最顾忌的事,希望认真想一想。

曹操看到这些人都一边倒地向着曹丕,心里很烦,就把所有的人都轰走,然后把那个贾诩叫来,当面问他这件事。

贾诩却狡猾得很,听完曹操的问话后,却闭着嘴什么也不说。

曹操再问:“我在问你啊,你为什么不回答?”

贾诩说:“我现在没有时间回答主公的话啊。”

曹操一看,这家伙明明站在这里什么也不干,却说没有时间回答,在玩儿什么把戏?又追问:“为什么没有时间?”

贾诩说:“我在思考着袁绍和刘表的事,脑子里满得很。”

曹操一听,这才知道智商高的人果然不同,说话太有艺术了,便哈哈大笑。贾诩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挺曹丕的观点,但曹操仍然没有把自己的观点说出来。

这一次,全是曹丕阵营在说话,而曹植方面的人没有一个跳出来说什么的。

可过了不久,丁仪知道他们再不出手,以后就永远处于下风了。他虽然是个大才子,有才得连曹操都爱他。可他做事却很欠大气,远远不如贾诩那么老到。

他得知崔琰要死保曹丕后,心里就气暴了。你要死保曹丕,就让你去死。

他很快就找到一个机会。

崔琰当时(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是中尉。他此前很受曹操的看重,曾向曹操推荐了一个人才。这个人才叫杨训。杨训到底有什么才干,可以算哪方面人才,谁也说不清楚。总之,曹操看到是崔琰推荐过来的,就重用了他一把。后来,杨训终于表现了一回。只是他的这一次表现实在很让人鄙视。

曹操受封“魏王”时,很多名士对曹操的这个行为并不高度赞赏。杨训看到人家都不说话,以为这时自己出来大大赞美一下,以后就会有好处。于是,连夜加班加点写了一篇歌功颂德的文章,把曹操吹得跟神仙一样。

这个文章一发表,曹操还没有作出评价,其他人就已经表示对杨训的这些文字有要吐出肠子的感觉。如果他们只是想吐一下,那也没有什么。可他们还把这个事件扩大了一把,不但对着杨训大吐口水,还追查了一下,到底是谁提拔了这个让名士丢脸的人。一查,原来是崔琰。于是,一轮板砖又很生猛地砸向了崔琰。

崔琰比杨训的抗打能力强多了。杨训被大家一砸,就蔫在那里不作声。崔琰却不一样,跟杨训要了那个文章的底稿过来一看。

他以为自己是丞相的红人,可以直接跟丞相对话。哪知,曹丞相这个人有时很阴。他做那个调查问卷,本来就觉得这是一个很丢面子的事。更要命的是,如果让人家知道他要从这两个人中选继承人,对大魏就会造成极不稳定的后果。所以,这事只能偷偷地来,哪知,崔琰却把这事公开化了。他心里不生气才怪。可这事又是自己搞出来的,平时又老是强调“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阴谋诡计,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现在人家光明正大了,人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了,你还能对人家怎么样?除了表扬之外,别的什么都不能玩儿。要玩儿,也只能再玩儿阴的,在背后玩儿,找个由头,光明正大地把这个家伙做掉。

崔琰却不知道曹操的内心世界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只觉得他们做手下的有歌颂领袖的义务、权利和职责。于是,就给杨训写了一封信,把杨训表扬了一通,说那些人都没有什么政治眼光,除了死板教条之外,一点儿不知道变通。把那一群人狠狠地挖苦了一把,觉得很爽。

崔琰觉得很爽,丁仪觉得更爽。他虽然没有什么大智慧,但小聪明却多得很,天天盯着崔琰,要抓老崔的把柄。你要是问他对局势的看法,估计他一点儿也回答不上来,如果硬要他回答,估计也是一点儿边都沾不上,但对曹操的内心世界却知道得比谁都清楚。那个问卷调查事件出来后,他们的阵营集体缺席,让曹丕的势力占了一次上风。尤其是他们反复把袁绍和刘表关于继承人的事挂在嘴边,对曹操的影响很大。他就很郁闷。但他还是很善于在不利之处找出有利的因素。他很快就看出曹操对崔琰把调查问卷公开出来很愤怒,于是就知道机会来了。现在缺的只是一个着火点。

不久,这个着火点也找到了。

着火点就是杨训事件。

本来,这个事件根本不能成为一个事件,大不了受到大家的谴责,曹操是不会拿当事人怎么样的——现在曹操正需要歌功颂德。

可曹操需要歌功颂德,更需要把崔琰教训一下。

于是,丁仪就把这事炒作了一把。名士们集体出击,砸完杨训又砸崔琰,板砖终于从配角砸到了主角的头上。

民间舆论做足之后,就开始玩儿举报手段。

有人向曹操公开举报崔琰:“傲世怨谤,意旨不逊。”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就是崔琰傲慢、乱诽谤、乱埋怨,在信中有悖逆不逊之意。

一看就知道此举报很不靠谱。他傲慢就有罪?请问现在这个社会上哪个名士不傲慢?为什么不都抓起来?他诽谤,到底诽谤了谁?他在哪封信中表现了“意旨不逊”?统统没有实在的证据,而且即使找到这些实在证据,这些罪名也算不得什么罪名,如果是别的人,估计也就是通报批评一下了事。

可曹操接到这个举报后,居然“大怒”,立即“收崔付狱”,一点儿也不给崔琰争辩的机会。崔琰被捕之后,立即被剃光了头,直接去当苦工。

可还没有完。那些举报崔琰的人,看到自己这么举报能够成功地让崔琰从高级领导干部变成一个劳改犯,就更来劲儿了,便又跟踪过来,继续举报:“琰为徒,对宾客虬须直视,若有所言。”说崔琰都成劳改犯了,仍然傲慢得很。这是什么态度?是死不悔改的态度。对这种死不悔改的人,绝对不能宽大。

曹操说好!于是,下令将老崔“赐死”。

崔琰死了,曹操觉得很爽。

丁仪更高兴,看谁还敢去死保曹丕。

不过,那个毛玠却很郁闷。他跟崔琰是同一战壕的战友,对崔琰除了同情仍然是同情。那些举报专家知道后,觉得又有事可以搞了,便又向曹操举报毛阶。

曹操便又下令把毛玠逮捕法办,谁同情崔琰谁就是这个下场。

侍中桓阶、和洽觉得丞相在处理这件事情时已经有点儿变态了,就过来请曹操放过毛玠一马,可曹操不理两人的求情。

两人仍然不罢休。

桓阶说:“请丞相再查一下毛玠的犯罪事实。要定罪,总得有个事实依据吧?”

曹操当然知道,这个事实是很难查到的,就说:“根据举报,毛玠不但到处诽谤我,还为崔琰天天叫冤。这不是要为一个犯罪分子平反是什么?为犯罪分子平反的目的就是要打倒我,我绝对不能容忍。”

但和洽仍然不同意,坚持说毛玠是个忠于主公的好同志,绝对不会做出不利于主公的事。如果举报人的话是有事实的,那么最好把这事移交到司法机关,让司法机关公开审理。这才是最好的办法。

曹操说:“我不移交司法机关,是为了让举报人和毛玠都有面子。”你一看这话就是废话。曹操什么时候考虑过别人的面子?他说是给双方面子,其实是在给他自己面子。因为他比谁都知道毛玠并没有犯法,那些举报人才是真正的诬告。

和洽说:“丞相这样就不对了。在法律面前绝对不能讲什么面子问题。如果毛玠真的犯了大罪,应该立即把他拉下去斩首。如果是举报人在诬陷他,而丞相却不追究这些举报人,我觉得很不公正。”

曹操当然不会去追究那几个举报的人,但也没有再关毛玠,而是把他放了出来,免去所有职务。毛玠受了这个打击,从此心里就超级郁闷,不久就死在家里。

丁仪在这次较量中,打掉了曹丕最铁杆的智囊,似乎取得了重大的胜利。那时,大家都知道,现在丁仪是曹操那里最红的人,搞谁谁完,于是都怕他怕得要命。

丁仪看到陷害对手真的太容易,也让心情太爽了,觉得自己真有这方面的才能,就又陷害了几个自己看不顺眼的人。于是大家更怕他了,当然更恨他了。

这样,丁仪虽然天天过着威风凛凛的生活,但已经成为大家的公敌。如果曹操是个菜鸟,他倒可以有一番作为,可以把曹植推到那个宝座上去。可曹操到底是曹操,他现在好像很信任丁仪,丁仪说谁是坏蛋谁就是坏蛋。其实,曹操是在装傻。他本来就想搞定那些人,只是找不到理由,而丁仪却帮他找到了理由。等哪天他觉得丁仪烦了,觉得自己扛不过舆论了,要当一个英明领袖了,完全可以说是受了丁仪的利用,然后把责任推到丁仪的头上。丁仪为曹植灭了曹丕的一个铁杆死党,但也让曹操看出,曹植手下就这么一个小人天天在冒泡,以后曹植成了英明领袖,大权就会落入丁仪这样的人的手中。丁仪这样的人你让他去当个打手,搞定某个政敌,那是很有杀伤力的,但要是让他安邦治国,使大魏长治久安、跑步进入盛世时代,那是脑袋进水的想法。

曹操当然不愿意。

聪明人的失误才是致命的失误

当然,曹操仍然在喜欢曹植,他还不会因为曹植有这样的助手就把曹植一票否决。他仍然要考核。他还是宁愿相信自己的眼睛。

于是,兄弟俩继续对抗。

曹丕的诗写得不比曹植好,但在玩政治这方面比曹植头脑灵光多了。他看到老爸毫不犹豫地把崔琰杀掉,把毛玠全面免职,就知道老爸仍然把曹植放在头条,他只不过是备选人物而已。他天天想着,如何去翻盘,却想不出什么办法来。最后,他突然想到一个办法,自己想不出,为什么不去请人家帮忙?现在曹营中高智商的人多了,让他们闲在那里做什么?

当然,他知道,这事得小心得不能再小心才是,否则,曹操知道他去做这个勾当,他的脑袋估计都保不住,其他的就更别说了。他选了一个让他最放心的人去请教。

这个人就是贾诩。贾诩绝对是个聪明人。他自从投奔到曹操这边以后,并没有立下什么大功,没有为曹操灭掉哪个牛人出过好主意,天天在那里混饭吃,但却看准了曹氏兄弟之争这个机会,知道自己要是在这时站对了立场,以后他的生活就会比那些在战场上流血流汗拼死拼活的人幸福多了。他清楚地知道,凭曹植那个水平是斗不过曹丕的——虽然曹植的诗歌写得好,文章写得牛,但却不会招揽人才。手下都是什么人?不是小人,就是缺乏智慧的谋士。而曹丕的手下就不同了,崔琰虽然不是什么大才,但却是当时很有人气的大名士。另外,还有陈群、司马懿之类,哪个不是玩阴的大高手?这个争夺战,可不是征文比赛,而是你死我活的残酷斗争,一步走错就会全盘皆输,而且输到惨得要命的地步。

所以,他认为,选择曹丕就是选择了胜利。于是,他在曹操的面前力挺了曹丕。

曹丕是什么人?当然知道了贾诩的立场。于是,他把贾诩叫来,请他帮自己出个主意,教他个技巧。

贾诩说:“愿将军恢崇德度,恭素士之业,朝夕孜孜,不违子道,如此而已。”意思是:要什么技巧啊。你只要老老实实地工作,踏踏实实地做人,做个好人,就什么都不怕了。

不久,贾诩的这个话就起了大作用。

曹操有一次出征,兄弟俩当然都去欢送老爸。

当然,他们出来欢送老爸只是一种形式,真正的目的是想在老爸及大家的面前露一下脸,表现一下,争取为夺位战加分。

曹操当然也想在这个场合考核一下,看看两人的水平。

曹植先抢到发言权,当场发表了一场声情并茂的演说,把老爸歌颂了一把,在场所有的人都对曹植的文章佩服得要命,觉得曹植的这个现场作文做得实在太牛了。曹操也高兴得脸上都是笑,觉得带着爽歪歪的心情踏上征途真是一件好事。

曹丕一看,知道自己再怎么有灵感也比不过老弟了,如果自己硬来一篇,那只有出来丢脸而已,只得站在那里低着脑袋,满脸的郁闷。

在曹丕在那里郁闷得要死,没有一点儿办法的时候,他的另一个手下却有办法得很。这个手下就是吴质。吴质看到曹丕的模样,就知道如果曹丕在这个时候不能把曹植比下去,以后那颗脑袋就没有办法抬起来了。而且,他也知道,要让曹丕也来一篇文章,除了给曹植增添光彩外,没有一点儿积极的作用。

他只对正满脑子空白的曹丕说:“流涕可也。”就是什么都不用做,只是对着老爸大哭特哭即可。

本来曹丕就已经想大哭了,他之所以没有痛哭流涕,还是因为怕人家说他不坚强,现在听吴质这么一说,什么也不想,就在那里大哭起来。

大家正在品味着曹植的美文,突然听到曹丕的大哭,都转过头来看,看到曹丕哭得真的很悲伤——他不悲伤才怪。就立刻想到,现在曹操都六十岁了,还到前线去打仗,做儿子的哪能不哭,哪还有什么心思去推敲什么美文?这个曹丕是个一心为老爸着想的儿子啊。这样的儿子真是太难得了。

曹操更是这么想,为曹丕的痛哭感动得差点儿也大哭起来。

曹操当然没有大哭,但曹操由此对曹丕的印象大为改观,觉得这小子其实很不错啊——人一老,就特别有人情味儿,特别受不了这些孝顺的情感表演。

所有的人就把这两人在心里进行了一次再评估,认为曹植虽然文章写得好,让人的心情很爽,但那个感情全是书面的,是浮夸的感情,一点儿不实在,哪比得上曹丕的情感?那个情感就跟他的泪水一样,没有一滴不是真的。

曹丕的这把眼泪在曹操心里的价值越来越高。曹操在行军的时候,心里是这个场景,在晚上宿营的时候,面对黑暗的夜色,心里也是这个场景,那个诗人的心情冷静之后,觉得还是真实的泪水比那个浮华的篇章让人放心。曹丕这时终于找到了窍门儿,每天把自己装得像个天下最诚实的人。而曹植却还是那个样子——他看不出这个奥妙,他手下那一帮智囊团也看不出,还是没有定出应对的措施。因此,曹植仍然像以前那么豪放,那么诗人,那么才子气。大家就都觉得曹植太狂了,还是曹丕好。于是,都争着在曹操面前说曹丕的好话。说得曹操最后认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大家既然觉得曹丕好,那曹丕真的很好。当然,这还不足以让曹操下这个决心——他都犹豫了这么多年,哪能因为一件小事就彻底改变他的看法?别人可以相信眼泪,但政治家是不相信眼泪的。

曹丕于是继续努力。他深知自己的这个水平,已经没有办法再发挥下去了,现在只有不断地发挥吴质他们的水平,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因此就常常请吴质进来商量。曹丕和曹植都知道,虽然曹操喜欢他们踊跃表现,互相竞争,以便让他看出高低,可他绝对不喜欢他们在这方面搞阴谋诡计,比拼互相陷害的水平。所以,曹丕在请吴质进来时,做得很小心,叫人把吴质藏在车里的大簏里面进的家门。

可还是被杨修发现了。

杨修在第一时间就去向曹操举报,说曹丕天天秘密请吴质去家里商量阴谋诡计,要陷害曹植。杨修这一次绝对抓到了曹丕一个致命的软肋,如果举报成功,那么曹植和曹丕命运的结果就大不一样了。哪知,杨修抓到了人家的致命要害,但时机却抓得太不是时候——那时,曹操正忙,没有精力去现场抓获,就对杨修说,以后再处理吧。

曹丕很快就知道了这件事,心里怕得要命,本来老爸对老弟就已经很倾斜了,现在再给老爸这个搞阴谋诡计的印象,老爸肯定会愤怒到底,跟他清算起来,这个继承人就会彻底泡汤,那几把眼泪可就白流了。可吴质却一点儿不怕,他把不利因素化为有利因素的水平再一次体现。他对曹丕说:“对付这个事,一点儿不用怕。”第二天,吴质让人用大簏装了一大批绢送到曹丕的住处。

杨修虽然会抓人家的软肋,但心却不细,而且只以为自己是天下最聪明的人,一点儿没有想到,吴质比他阴险多了。他昨天打小报告打得不对时机,等于是白干了一次小人,心里当然不服,当然还想抓到一次机会,让曹操把曹丕搞定。于是,就继续密切关注吴质的动静;于是,就上了吴质的大当。

当然,如果杨修不那么自信,不那么看不起吴质的智商,然后再谨慎一点儿,他还是能够看出那个车里是装绢而不是装人的。那么,吴质的这个动作就白做了。可他只看到那驾车出发了,就以为抓到了人家的人证物证,就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赶快跑过去见曹操,再向曹操打这个小报告。

这一次,曹操有时间,曹操很重视杨修的这个报告。于是,亲自出马,说如果真是这样,一定要严肃处理。曹操跟着杨修跑过去,那驾车正好赶到。

杨修高兴得要命,觉得来得太是时候了。

曹操过去,让人把车打开,他也做好了准备,如果吴质从车上下来,立马拉下去处理。他虽然自己在朝廷里组织了个最大的山头,但他最不喜欢内部拉帮结派,组织政治团伙。现在他虽然没有精力去杀孙权、刘备,但对内部这些看不顺眼的人,他还是舍得杀的,杀得很果断的。

可车门一打开,里面全是绢,连一个人都没有。杨修就先呆了。他这才知道自己上了人家的当。可他能说自己上当吗?

曹操对着杨修的眼神就充满了恶毒。曹操对杨修的态度发生变化之后,也顺便对曹植发生了变化。杨修这一招本来是想搞定吴质,接着把曹丕拉下马。哪知,最后却被吴质成功逆转,曹操终于觉得曹植天天只跟杨修这样的小人混在一起,是成不了大气的。于是,他决定让曹丕成为他的继承人。

在曹操被宣布当魏王时,他也宣布了这个他一生中最艰难的决定。

本来,在很多人看来,两人的这场争夺战还会来几个回合。哪知,最后曹丕就这么靠一把鼻涕一把泪搞定对手。

胜利来得太突然了,曹丕高兴得差点儿发疯,一点儿不顾及太子的身份,看到旁边没有人,突然转过身,抱住议郎辛毗的脖子,说:“你猜猜,我现在高兴吗?”

辛毗被抱得差点儿喘不过气来,心里就有点儿不爽。你当然高兴了,可我差点儿被你抱死了,他回到家里,把这事跟他的女儿叙述了一遍。他的女儿辛宪英说:“现在这个国家是什么样的形势?这个形势一点儿不好。他当了太子之后,就应该表现得忧虑一点儿才对。可现在却高兴得像个小孩子,表现得这么浅薄,魏国看来也不会长久的。”这个美女的推理很缺乏依据,但结果还真像她所说的那样,后来魏国存在的时间果然没有多长。

而曹丕的老妈就淡定多了。人家把这个特大的消息告诉她时,她只是说:“是因为曹丕是长子才定他为太子,我有什么好高兴的?”于是,那些想靠这个建议发一笔小财的人就彻底没戏了。曹操听说后,很高兴,觉得这个老婆才是好老婆。其实,卞氏没有办法不淡定。曹操总共有二十五个儿子,但其他儿子都是其他女人生出来的——按传统习惯,只有皇后的儿子才有资格当继承人——除非皇后没有儿子,但现在卞氏和曹操生了四个儿子,而且这四个儿子又都是成年人了,又个个表现得很有水平,因此世子的人选只能从这四个儿子当中选出,不管曹操让谁当继承人,她都是未来的太后。这一点,她老早就有思想准备了。

曹植从那一天起,就直接进入人生的倒霉期。

曹操是历史有名的牛人,一旦作出这个决定之后,就着手扶持曹丕步入正轨,并为他以后顺利接班铺平道路。要让曹丕能顺利接班,就必然要把对曹丕有阻碍的势力打掉。曹丕最大的反对派就是曹植。曹操虽然喜欢曹植,但更喜欢自己打下的事业。于是睁着那双最善于抓住别人把柄的老眼死死盯向曹植,抓了他几个把柄,狠狠地教训了曹植一把。

以曹植那样的性格,想没有把柄让曹操抓都难,除非他有病躺在床上,连房间的门也不能出,连话也不能讲。可他现在的身体健康得很,思想活跃得要命,性格张扬得没有谱。把柄就一个又一个地制造出来,然后被曹操一次又一次地收拾。

成败皆有因

第一个把柄:

在曹操宣布太子之后,曹植心里很郁闷,动作就更张狂起来。那一天,他和杨修两人大喝一场闷酒之后,就外出飙车。这一飙车就飙出事了——那时只是马车,再怎么飞快,也不会有多快。可那时的车道却有严格的规定,有些车道别的车是不能随便上去的,比如司马门外的那个叫“驰道”的车道,天底下只有皇帝的车才能在上面跑。别人的车要是上去,不管发不发生交通事故,最后通通死罪。曹植这时心情郁闷到极点,觉得前途已经全面黑暗,什么也不想,喝完之后,上车就加速前进,也不管前面是什么车道,看到车道上什么人也没有,就更加疯狂了。哪知,这条车道是皇帝专用的驰道。他上了驰道之后,往前一冲,到了一座门前。也不问问那是什么门,直接就来个闯关冲卡,开门而出。其实这门就是司马门,也只有皇帝出来的时候才打开的,平时他的老爸也不敢破例。

曹操知道后,马上就生气了,把曹植叫了过来,严厉批评了一把,还把负责看守司马门的官员拉下去砍了,然后加重了对诸侯的限制。这立即让大家知道,曹植此后再没有什么市场了。

第二个把柄:

上一次的教训,曹操只是对曹植进行了一次口头批评,表示一下自己的不信任,接下来的这次教训,就让曹植很疼痛了。大家知道,曹操虽然造了铜雀台,看上去很奢华,其实这家伙天天都在提倡节俭。他节俭到什么程度?连本户的家庭主妇都不能穿丝绸。可曹植的夫人却偏偏穿着奢华服装在花园里走来走去,而且让曹操看到。曹操当然又是大怒,直接下令叫曹植立即跟她办理离婚手续,送回娘家,然后把她赐死。我想,曹植老婆穿丝绸的事,这肯定不是第一次,但他却选择在这个时候“大怒”,而且这次大怒的后果居然有这么严重——穿一件丝绸衣服显摆了一次,说白了就是个很轻微的个人生活作风问题,最多就是口头警告一次了事,哪能到直接判处死刑的地步?可曹操就是用这个借口把他这个儿媳妇杀了。虽然,很多人认为,他杀这个儿媳妇,主要原因是这个儿媳是崔家的人,崔家的人跟袁绍家是一伙,又是当时人气很旺的名士,社会势力还是很大的——那个崔琰卷入夺储之争时,虽然说得正气凛然,但曹操却认为他已经有了进入权力核心的野心,所以就制造了个冤假错案,做掉了崔家的代表人物,断绝袁氏在朝中的势力。但这个曹植的老婆还在,因此又把这个儿媳妇搞定。我想,这固然是一个原因。但我认为,更主要的原因并不是这样的。如果曹操真的怕崔家成为袁氏的代言人,进入以曹氏为核心的权力层,当初他大可不必让曹植讨了这个老婆。而且袁氏的势力早已衰微,成不了什么气候,一个崔家能帮得了什么忙?他对崔氏砍下这一刀,完全是在警告曹植,同时更是在警告团结在曹植身边的那一伙人。

尽管这时,曹操仍然很喜欢曹植,他对这个儿子的才气仍然佩服得要命,但他通过长期的考察,觉得他实在不宜当国家领导人,所以得打压一下这个儿子。这完全是为了曹家以后稳定的需要,作为史上有名的政治家,曹操在衡量自己的喜爱和曹氏的前途时,当然把曹氏的前途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所以,他必须把曹植的势力打击到底。

其实,曹操的内心仍然喜欢这个儿子,而且也曾经有过翻盘的想法。只是后来曹植太不争气,也是曹丕提防得太好,夺储之争遂成定局。

总而言之,曹植和曹丕的这场夺储之战,场面很火爆,故事也很精彩,起因全是曹操自己搞出来的。而这个过程中,曹植从占优到最后失败,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两人手下的人不一样。

我们再盘点一下两人手下的智囊团。

曹丕:吴质、陈群、司马懿、朱铄;

曹植:丁仪、杨修、丁廙。

一看到双方的阵容就完全可以看出谁胜谁负了。曹丕手下的陈群和司马懿,都是史上有名的猛人,尤其是司马懿,更是后来那一段历史时期的操盘手。他最高的水平就是能够在劣势中忍让,忍到你都无法接受的地步,绝对是一个能成就大事的人。虽然,他们这个阵营只是吴质一个人在战斗,在帮曹丕出阴谋诡计,把曹丕的兄弟逼到死角,但我们能相信,他们在整个过程中都没发挥过一点儿作用吗?司马懿和陈群是曹操分配他们去跟曹丕共事的,其意就是要曹丕向他们学习。他们跟曹丕的关系铁得要命,被称为“太子四友”。我们可以从曹丕的行动中看到,他肯定得到过司马懿和陈群的教导。

曹丕绝对不是一个肚量很大的人,可他在与曹植的竞争中,却表现得很有修养,把冷酷的一面隐藏得十分到位。在别人那里隐藏,难度也许不大,可在曹操面前玩儿这个把戏,能把曹操的那双眼蒙蔽到死,那是需要水平的。可曹丕却做到了。从这里看,我们完全可以看到司马懿在他身上的影子。可以说,他完全得到了司马懿的真传。另外,他也很能团结人,像贾诩那样的人,本来属于无关人士,最后却成为他的力量,为他多次在曹操面前说好话。当然,贾诩是个老滑头,他一看双方的阵营,就知道曹植那一伙人是斗不过曹丕集团的。他更知道曹丕也不是什么好人,如果以后他得势了,自己就完蛋了。于是,也加入了曹丕集团。

曹丕的统战工作后来做得越来越上手,曹操身边的人,以及不是曹操身边的人都在为他讲好话,都说他才是曹丞相最好的接班人。这些肯定跟陈群有关。

只是陈群和司马懿这两个家伙太滑头,帮了曹丕的忙,却一点儿痕迹都没有露出来,让人以为他们只是工作上的关系,而没有别的关系。这样一来,曹丕对他们放心,曹操更对他们放心。

而曹植阵营里的那几个人就不一样了。我们知道,这几个人都很聪明,但聪明的方向却很不对头。首先,丁仪和杨修两人跟曹植一个样儿,都是文学家而不是政治家。曹植受到曹操的喜爱,起因就是在铜雀台上的那一次文化活动。当时,在场的都是全国有名的作家诗人,可曹植居然一上来就出口成章。那时,曹植只有十多岁,不但让大家惊呆,也让曹操狠狠地跌了一次眼镜,问他是请谁帮忙写的这篇文章,他却回答:“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何请人。”弄得曹操很高兴,觉得这小子很了不起。由此引爆了夺储之争。

至于丁仪和杨修也都是搞文学的,写文章很有灵感,可这个聪明跟玩儿政治的聪明就不一样了。曹丕那边的谋士虽然文章写得不怎么样,但他们却全是史上有名的政治家,是玩儿权术的高手。丁仪他们去跟司马懿他们玩儿,绝对是外行玩儿内行,不失败才怪。

虽然丁仪、杨修在与曹丕阵营的前期较量中占了上风。丁仪曾因深得曹操的欢心,“用事”了一段时间。可惜他这个标准的“小人”碰上的是曹操。曹操是个用人的高手,可以用英雄,可以重用君子,更可以利用小人。当你的利用价值结束之后,你的前途也结束了。他不会像很多皇帝一样,喜欢某个小人之后,就像爱情诗描写的那样,“从一而终”。

我想,曹操在前期为什么能听丁仪和杨修的建议,把曹植当成接班人来培养?可能是曹操那时太喜欢文学,看到曹植手下的这些人全是作家;而曹丕手下的那一群人全是政客。作为政治家的曹操,心里对那些阴险的政客是很排斥的。他曾经明确地对曹丕指出“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说明曹操那双眼睛对政客是保持警惕的。在曹操这样的心态下,丁仪和杨修就钻了个空子,一点儿没有功劳,凭着那一点儿聪明以及文学细胞即成为曹操的亲信,比曹丕那“四友”更能在曹操面前说得上话。这两个人以为自己已经成为曹丞相最亲密的战友。他们觉得光成为曹丞相的亲密战友还不够,更应成为曹家下一代当权者的亲密战友。这样一来,幸福生活才能成万年长。再加上丁仪与曹丕的个人恩怨,于是他们就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曹氏兄弟的夺储之争的业务中。

在这场活动中,杨修的表现很活跃。他不但是个文学家,也是个心理学家。当然他最会揣摸的不是别人的心理,而是曹操的心理,用来教曹植去应对老爸的考验。当时,他天天在家开动脑力劳动,事先积累了大量的资料,只要曹植去见曹操,他就让曹植进去之后该怎么说;而且也能估计到曹操这次要问什么,让曹植怎么回答。每次曹植都答得非常圆满,而曹丕每次都表现得像个差生。于是,曹操越来越觉得曹植有水平。

本来,杨修的这些点子真的可以为曹植巩固自己的地位,把世子的位子坐实。哪知,这家伙脑袋很聪明,点子含金量也高,可就是缺乏政治家的那个阴险。出了点子之后,又怕人家不知道那个点子是自己脑力劳动的成果,一点儿也不像司马懿、陈群那样保守机密,做得不露痕迹。而是没几天就让曹操知道曹植的那些聪明原创作者原来是杨修。曹操心里就不高兴起来。不过,杨修到底教了曹植哪些金点子,史书说得不多,只说了一个故事。

曹操为了考验一下曹植和曹丕,派两个人各从一个城门出去。曹操事先对门卫说,今天这个门谁也不得出去。

曹丕到了门前,那个门卫说:“丞相有令,今天此门不能打开。你要是真的要打开,一切后果自负。”曹丕一听,就低着头走开,心里埋怨老爸,既然叫他出门,却又不让门卫开门。老爸大概年纪大了,思维系统已经混乱了。

曹植在出发前,杨修对他说,如果门卫不让他出去,他可以直接砍下门卫的脑袋。然后气昂昂地出去,保证表现良好。曹植还有点儿怕。

杨修说:“怕什么怕?你是在大王那里接受任务出门的。现在这个国家是法大还是曹丞相大?”

曹植按照他的话去做,曹操果然认为曹植的水平就是高。可后来通过多渠道得知,曹植这个很有水平的行动,全是杨修教的。你想想,曹操能高兴吗?曹操现在考验的不是曹植、曹丕手下的谋士,而是他的这两个儿子。别人掺和进来,他能高兴吗?《三国志》的裴注里说到这件事时,直接就说,杨修后来被杀,就是因为这件事。而《三国演义》里说到杨修之死时,却另有一种说法。那个说法,就是著名的“鸡肋”事件。

到底杨修之死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杨修之死(上)

下面就再说说杨修的故事。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在罗贯中的笔下,杨修被打造成曹操的对立面,多次跟曹操玩儿智力游戏,哪次曹操都玩儿不过他。最后老曹一气之下,找了个借口,把杨修砍掉了。说曹操从不喜欢杨修,而且不喜欢的原因居然是杨修太聪明。

事实是,曹操开始是很喜欢杨修的。那时曹操需要的是人才,越是聪明的他越爱,郭嘉、程昱、荀彧叔侄都是当时顶尖的聪明人,他哪一个不喜欢?哪一个没重用过?曹操根本不是一个嫉才的老板。杨修刚出来混时,还是很讨人喜欢的。曹操让杨修当他的主簿。主簿是什么?就是他的秘书长,几乎所有的日常工作都可以处理一下。这说明曹操对杨修还是很看好也很重用的。而且杨修在这个岗位上也表现得很优秀,曹操非常满意。杨修这个秘书长,确实做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在没事的时候,就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反复思考曹操这个时期要问他什么问题,然后就把这些问题都罗列出来,然后做好答案,写成十多个条子,交给他的仆童,对他说:“如果曹丞相问什么大事,你就按这些条文去回答。”后来,曹操过来提问,那个仆童一一回答。曹操看到这个小孩儿的思维居然这么敏捷,跟传说中的神童简直没有什么两样,以为又碰上什么大人才了,赶紧问他是怎么知道这么多的,那个仆童说;“都是杨修教的。”曹操一听,只有更加佩服杨修了——当然,史书上说,曹操因此就很嫉恨杨修。我想,这话很有点儿扯。如果曹操真为这事就嫉恨杨修,觉得杨修事事能猜出自己的心思,就觉得自己在杨修面前没有秘密了,因此就非得把杨修杀掉不可,这还算是曹操吗?曹操有这么一个秘书长,他不高兴才怪呢,哪能恨他?如果真的恨他,为什么继续让他在这个岗位上天天监督自己、天天把自己内心的秘密看得死死的?曹操连废皇后的权力都有,难道就不敢废一个秘书长?找个原因把他调走不就完了?所以,在杨修当这个主簿的时候,曹操对他还是不错的,觉得他还是很优秀的。

如果,他只一心一意地做好本职工作,当好丞相的得力助手,他这辈子也许会幸福地生活到死的那一天。可后来,他却加入曹氏兄弟的夺储之争活动之中。

曹植和曹丕两人知道他是老爸的红人,因此,也都来跟他交朋友。而且,还是曹丕先来拉拢他的。杨修曾经得到一把剑,叫王髦剑。因为这把剑是叫王髦的人铸造的,所以就叫王髦剑,就跟那把干将、镆铘剑一样,都是以人名命名的宝剑。这把剑做得很精美。杨修得到后,就把他送给曹丕了。曹丕爱得要命,天天佩带在身上。就是杨修死后,他仍然还佩着这把剑。他当上皇帝后,有一次,突然想起杨修,觉得曹操对杨修的处理有点儿严重了,就拿着那把剑来,停下车,对身边的工作人员长叹了一声:“此杨德祖昔所说王髦剑也。髦今焉在?”意思是说:这就是杨修以前天天说的王髦剑啊。现在杨修死了,这个王髦在哪里呢?于是,把王髦找出来,然后亲自登门拜访,送了王髦很多东西。从这件事上看,曹丕内心对杨修真的很好。

可当曹丕跟他拉上关系后,曹植又过来跟他挂上钩。曹植给他写了一封信,说要跟他交朋友。杨修当时也是名士中的一员,对曹植的文学水平佩服得要命,一看到曹植给自己写了这么一封才华横溢的信,越看越觉得舒服,于是又跟曹植成为好朋友。杨修当时是曹操身边主要的工作人员,也算是机密核心的人物,当然对曹氏兄弟争当接班人的事知道得比谁都清楚。这时,摆在他面前就有了两条路,他必须选择一条走到底。选择对了,他后半辈子的幸福就会无穷大;选择错了,他这一生就非常难过了。

他肯定在心里盘算过无数次,最后,他选择了曹植。从他决定选择曹植的那一刻,就注定了他的后半生是悲剧的后半生。这也充分说明了,他不是一块搞政治的料儿,只是一个做文学的人才。他之所以选择曹植,就是因为他佩服曹植的文学水平,而没有考虑到曹丕的军事能力和玩儿政治的水平要远远高于曹植。在这个社会当一把手,最关键的就是看你的军事能力和政治水平,而不是你的文章写得多牛。

他后来确实也为曹植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让曹植差点儿成为世子,当上曹操的接班人。曹植也以为有他这样聪明的人当自己的智囊,这个夺储之战,最后胜利将属于他。因为,他太能理解曹操的心思了。

曹操这个人除了好色之外,还有个爱好,就是喜欢玩儿点文字游戏,而且还常常拿来考人家。有一次,曹操修建相国府的大门,刚刚建好屋椽屋角,曹操就过来视察。他在那里走了一圈,也不发表什么重要指示,只对身边工作人员说,你在门口写一个“活”字,然后离开了。

那些工程人员一看,丞相到底是什么意思啊?到底是叫我们活下去,还是叫我们不要活下去啊。一群人在那里围观那个“活”字,个个一脸迷惑地站着。

正好杨修来到。他一看那个“活”字,立即叫大家把这个大门拆掉。人家问为什么,他说先拆再说。大家都知道他最能猜丞相的心思,也就照做。拆掉之后,杨修说:“现在你们把这个门建得小一点。”人家当然又要问为什么。杨修说:“简单得很,曹操在这个门里面写了个‘活’字,不是‘阔’字是什么?他是嫌这门太大了。”曹操留下这个字谜之后,当然会关注后续的事,看看那些工匠能不能解开他的谜底。门建成之后,他过来一看,这些工匠里面还真有人才,不但工程做得好,还会猜字谜,不错啊。到底是谁,得表扬一下。他问大家到底是谁叫你们这样改门的。

那些工匠当然不知道他要表扬了,看到他不动声色地问,以为他要追究责任,忙说:“是杨修的主意,他说主公在这里写个‘活’,就是个‘阔’字。说是主公嫌门太大了。”

有一次,不知是哪个家伙送给曹操一杯奶酪。曹操吃了一点儿,突然又想玩儿字谜,也不吃奶酪了,拿起笔来就在杯盖上写了个“合”字,然后就把那杯奶酪递给下面的人,叫大家往下传。

在场的人都不知道曹丞相这是什么意思,都接过杯子,看了看那个“合”,觉得丞相的这个书法很一般啊,一点儿不值得拿来摆谱。然后又把杯子传给下一个人,让他也看看这个“合”字好不好看。当传到杨修那里时,杨修直接就吃了一口。人家一看,这个杨修找死啊。丞相吃过的东西,他也敢吃。

杨修吃过之后,就对大家说:“丞相不是写得好好的,一人一口酪啊。大家不吃,是不听丞相的指示啊。”

大家一听,还真有道理,再看看丞相。曹操什么话也不说,只在那里笑笑。

另外一个字谜的难度就太大了,大到连曹操也差点儿猜不出。

当然,这个字谜不是曹操出的,而是从一块碑上看到的。据说有一次,曹操经过曹娥碑下。曹操也是个文化人,看到这个著名的碑当然要看一看了。他看到石碑背面刻着“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个字,歪头想了想,这肯定是个谜面了。于是,就问杨修:“你知道这八个字的意思吗?”

杨修说:“知道。”

曹操说:“你先不要说出来,等我想想看。”

走了三十里路,曹操这才想出来,对杨修说:“我已经想出来了。你把你猜的谜底写下来,我也写下来,看看是不是一样。”

杨修当即就写:“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齑臼,受辛也,于字为‘辞’”这四个字合起来就是“绝妙好辞”。

两人拿来一比,果然一个样儿。曹操当即对杨修更加佩服了,说:“我才不见卿,乃觉三十里。”如果曹操真的因为这些娱乐的小事恨杨修起来,他还当着大家的面说这样的话吗?

字谜游戏还在继续。这个游戏就是那个著名的“鸡肋”事件。

杨修之死(下)

这个事件确实存在。事件记录在《后汉书·杨震》里面。曹操那次去平汉中后,想去搞定刘备,又进不了军,想在那里继续待着,又怕什么事也做不成。护军一时不知道老大到底是要走还是要留,就跑过去问曹操。曹操最后只是对护军说了“鸡肋”两个字。护军一听那个鸡肋,觉得就更糊涂了。

护军后来苦着脸把那两个字说给大家听。大家都知道,曹操有玩儿字谜的爱好,但一时也猜不出这两个字的意思。只有杨修说:“夫鸡肋,食之则无所得,弃之则如可惜,公归计决矣。”不久,曹操果然下令班师。罗贯中就让杨修的生命到此为止,说曹操给杨修定了个“制造谣言,乱我军心”的罪名,把他砍了,年纪三十四岁。其实,这一次曹操根本没有生气,更没有把杨修的脑袋砍下来。

杨修被砍是在建安二十四年(219年),而且《三国志》里对杨修为何被杀,其罪为何,都语焉不详,只是说了一句“且以袁术之甥,虑为后患。遂因事杀之”。连个罪名也没有,而且年纪也已经四十五岁了,比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的杨修还长寿了很多年。

杨修当时不但在历史上算不得什么人物,就是在三国里也不是什么牛人,他的出名,完全是罗贯中胡扯的结果。罗贯中通过打造杨修这个形象来反衬曹操是个蠢材,同时也把曹操塑造成一个嫉才的奸贼,狠狠地黑了曹操一把。罗贯中的目的顺利达到,于是,杨修的名字也响亮起来。总而言之,罗贯中把杨修之死说成是因为太有才,因为比曹操聪明,是死于智商太高。

其实,大家想一想就知道,罗贯中的这个说法是很不靠谱的。曹操做了很多著名的事,三国时代很多著名事件,他都是参与者,甚至是主角之一。而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那个“唯才是举”的重要论著。在三国里,他跟刘备、孙权一样,都最知道人才对他事业的重要性。他多次死里逃生,让他的事业在生死关头挺过来,全是因为手下那些人才发挥的作用。而且,杨修的聪明也只是小聪明,对大局没有一点儿影响力。曹操能去嫉妒这样的人吗?可能偶尔嫉妒一下是有的,但不会嫉妒到要他的命的地步。

那曹操为什么又要杀杨修呢?而且连个罪名也没有安好,就大刀朝才子的头上砍去?

史书上是说,曹操恨杨修,一半源于杨修太知道他的所想,一半因为杨修是袁术的外孙。因为,杨修的老妈是袁术的女儿。袁术历来跟曹操弄不到一起,以前两袁闹兄弟矛盾时,曹操就旗帜鲜明地站在袁绍那一边。后来,袁术称帝,曹操更是猛打过去,一直把袁术打到死地。而后,曹操又跟袁绍大干一场,再把袁绍搞定。曹操跟袁家的仇可不是一般的仇了。他对袁家的看法当然也不是一般的看法了。袁家兄弟虽然被他一一摆平,但袁家的人脉还是有的,几代人都当朝廷大官,显赫得要命。而杨彪家也是数世公卿,家底比袁家更厚,而且还有那个杨震做招牌,影响力超级大。更要命的是,当曹操刚把刘协搬迁到许昌时,杨彪就在曹操面前牛了一把。

那时,杨彪是尚书令,是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的人,而曹操才是个兖州刺史,而且这个兖州刺史还是抢来的。杨彪是名士系列的人物,家底又十分深厚,杨家祖宗的那块招牌还可以拿来在大家面前显摆一下。再加上曹操那个来历不明的身世。连司马懿那样的角色都曾不跟他合作过,杨彪就更看他不上眼了。他虽然很有名士风度,但绝对不是大政治家的料儿。刘协到许都时,举行了一个隆重的庆祝大会,所有大臣都到朝堂上向皇帝祝贺一下。杨彪当然到场,曹操更要到场。曹操那时不管是地位还是势力都还不怎么样,虽然把皇帝拉到了许都,但心里还保持着高度的警惕性。他进来之后,那双眼睛迅速把在场人的脸面都扫描了一下,突然发现杨彪脸上没有一点儿高兴的色彩。

曹操的心马上就收缩了过来,怕杨彪突然搞出什么手脚来,他就大大不妙了。于是,赶紧找了个借口离开现场,连宴会也不参加,跑到家里,这才觉得安全。

这一次,估计杨彪的脸色做得很过分,让曹操怕到这个地步。因此,曹操对这个脸色的记忆很深。尽管后来,他发现杨彪也就是只会做点儿脸色,不会做出别的事来,但他从这个脸色里知道,杨彪是不会在政治上跟他保持高度一致的。因此,在他全面掌权之后,就把杨彪手中的权力全部夺了过来,而且“诸以恩泽为侯者皆夺封”,让那些名士知道,跟他作对、看不起他的人是不会有好果子吃的。杨彪虽然玩儿政治玩儿得不聪明,但智商绝对不低,知道曹操一拿大权,汉朝从此之后就没翻盘的余地了,因此就收起那个表情,老老实实地服从组织的安排,一点儿意见也没有地退居二线,在家里整整待了十年。

但曹操仍然觉得不舒服。他一想到那个脸色,就想杀人。但光凭那个脸色,是不能判人家死刑的。后来,袁术称帝,曹操终于抓到了把柄——谁叫你娶了袁术的女儿?于是,决定判处杨彪死刑。

杨彪自己都没有什么好说了,可那个孔融却出来说话。孔融跟杨彪是好朋友,跟杨修也是好朋友,不但佩服杨彪,也佩服杨修。据说,有一次,在杨修小时候,孔融去杨家聊天,那时通信又不发达,通知基本靠吼、交通基本靠走,因此要去哪家聊,纯粹凭心情,想去就去,不能事先沟通一下人家到底在不在家。反正直接就过去,在家就聊,不在家就又回来——名士除了有学问之外,还有时间。那次孔融去杨修家时,杨修家的大人不在家,只有杨修在家。

那时杨修虽然只有九岁,估计天天跟着老爸接待这些名士,因此对接待这个工作也已经完全掌握,所以一看到孔叔叔来了,就把杨梅拿出来招待孔融。孔融觉得杨修很乖,就对他说:“此实君家果。”这是你家的水果啊。当然如果你是一般人,觉得这话也是很对的。其实,那时名士的话都不能直接理解。他说这是你家的果,那是因为杨修姓“杨”,而杨梅也姓“杨”。是有点儿玩笑的意思在里面。孔融说完之后,看到杨修只是一个小孩儿,他这个玩笑看来是白开了。哪知,他的话才一落,杨修立即接口:“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也。”我长这么大,还从来没听说孔雀就是孔子家的家禽啊。

孔子是孔融的老祖宗啊。

孔融一听,发呆了几秒钟。从此就到处为杨修做广告,使得杨修的人气时时在飙升,很快就成为当时的大名士。而孔融跟杨家的关系就更进一步了。

当杨彪要被曹操砍头的时候,孔融马上去找曹操,说杨彪是大名士、大好人,杀不得。还搬了一套理论来做曹操的思想工作。本来,曹操杀杨彪的理由就不怎么过硬,这时给孔融说了一通,只得说:“此国家之意也。”把国家搬出来。如果是一般人那肯定是没话说了。可孔融不是一般人,他一听,立即就知道曹操在拿国家来忽悠他,便说:“假使成王杀邵公,周公可得言不知邪。”然后根据这个推理展开一通,又把曹操狠狠地教训了一把。最后,曹操也没有办法,只得放过杨彪一马,但却把孔融也恨上了。

孔融却仍然在摆着名士的谱,只要看不顺眼,就赤裸裸地发表自己的言论,不断地把板砖向曹操猛拍过去。曹操为了建设一个节约型社会,就下令禁酒节粮。这个禁酒令是绝对正确的。可孔融却认为一点儿不正确,于是马上给曹操写了一封信:“天有酒旗之星,地列酒泉之郡,人有旨酒之德,故尧不饮千锺,无以成其圣。且桀纣以色亡国,今令不禁婚姻也。”夏桀、商纣都是因为好色亡国的,为什么不干脆连婚姻也禁止了?你一看这个推论就知道是个不靠谱的推论。可硬是让他挂钩上来。曹操一看,就气得要死。那个郗虑老早就看孔融不顺眼,知道机会来了,就顺着曹操的意思,利用职权把他的职务免去。郗虑是御史大夫,相当于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

可孔融仍然不在乎,天天在家里大摆酒席,请一大批人来猛吃猛喝,喝够了就发狂。当然,如果他只发他的酒疯,那也没什么了不起。哪知,他仍然拿曹操来当作他开涮的对象。曹丕把那个甄美女搞到手后,别人什么话也不说。他却哈哈大笑,当着曹操的面说:“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

曹操当时脑袋也有点儿进水,听了孔融的话,以为还真有这么回事,自己以前看书可能忽略了,就很虚心地向孔大师请教:“哪个书记载了这个事?”

孔融一看曹操居然上这个当,心里高兴得要命,说:“以今度之,想其当然耳。”以现在这个形势,我自然而然地类比一下,觉得跟“以妲己赐周公”实在没有什么两样。说得曹操当场要吐血。后来,曹操就找了个罪名把他干掉了。

当杨彪差不多被砍时,孔融救了他一命。可当孔融被砍时,谁也救不了他。其实从谁也救不了孔融的事来看,就知道曹操对名士的态度是绝对不友好的。而且,名士平时的狂妄,已经得罪了一大片实力派,所以个个盼望他们都被砍掉。

事实上,曹操对名士是有所提防的,尤其对那些家底深厚的名士是高度警惕的。因为,袁绍就是完全靠自己的家庭背景把自己的事业做强做大,最后差点儿把他搞定了。那些几代世袭的名士,在曹操看来,永远是一个巨大的威胁,能杀就尽量杀掉。从这个事上看,杨修被杀也是必然的。

杨修不但全身内外都具有名士的精神,而且又有几世几公的家底,比袁家还要深厚得多。再加上,他又积极参与自己两个儿子的夺储之争,这跟当初袁家紧跟何进有什么差别?于是,这又成为杨修该死的地方。另外,曹操既然已经决定让曹丕成为接班人,就一定要把曹植的势力打掉——如果曹植不是他的儿子,估计也会在他从重从严的打击名单里面。可曹植到底是他的儿子,他只能把曹植身边的人做掉。于是,杨修又有了一个该杀的理由。当然,如果杨修仅仅是曹植的一个死党、一个才子,曹操是不会为难他的。丁氏兄弟帮曹植也是帮得连命都不要,但曹操却没有追究他们的什么责任。

由此看来,杨修之死,是因以一个有几世几公身世的大名士参与了曹氏兄弟的夺储之争。其直接被判死刑的罪名都没有,事件也很模糊。绝对不是那个“鸡肋”事件。

现在再回过头来说说那个“鸡肋”。虽然,罗贯中对鸡肋事件进行了夸张,但曹操当时为什么要说出“鸡肋”这两个字?我想,这主要是与曹操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有关。这个“鸡肋”绝对不是仅指汉中那一场进退都没有多大收益的战争,而是他对刘协在自己心中那一盘棋的地位。

大家已经知道,曹操当时还很穷困的时候,拼掉老命,宁愿不管齐鲁老根据地,也要集中力量把刘协牢牢控制在手中。当时他的力量有多大?连那个杨奉都还得耍点儿阴谋才摆平,才让刘协破格提拔为大将军没几天,被袁绍一吓,立马就把大将军的印送给了袁绍。得到献帝之后,他的力量才逐步强大。那些怕死又想保命,更想保住自己合法地位的老大如刘表之流,都向中央进贡,才使得曹操的穷困得到了缓解,“挟天子以令诸侯”,产生了强大的效应。

可现在,他的事业已经做强做大,北方已经完全被他统一,可以在媒体的头版头条上大声宣布“三分天下有其二”了,想废掉个皇后比搞定一个狂妄得到处得罪人的名士还容易,还没有什么阻力,因此要拿下刘协已经完全不是问题。而且,现在刘协的招牌已经打完,剩余价值基本压榨干净——因为,现在剩下的孙权和刘备这两个老大,虽然天天到处说自己生是汉家的人、死是汉家的鬼,其实最不把汉朝当一回事的就是他们,汉献帝这块牌子对他们已经完全没有用,反而成为曹操自己的负面资产,成为人家指控他控制皇帝当头号权臣的有力证据,但由于他自己多次满脸红光地宣布,自己永远只当周文王,不会当篡党夺权人士,因此那个刘协还不能动他一下,还得让他继续当这个皇帝。这样的皇帝其实已经完全跟“鸡肋”一样了。让他继续当皇帝,自己没什么好果子吃,要是直接让他下课,自己更没有好果子吃。这个问题天天在他的心里翻滚,折磨着他的内心世界,再加上在汉中那里的军事行动没有什么进展,心里很郁闷,于是,当那个护军问他下一步如何时,他冲口就说出“鸡肋”,跟当时的客观形势毫无关系。杨修虽然当时把这两个字谜解开,猜得出曹操要宣布撤军了。后来,曹操还真的撤回去了。其实,这只是猜出曹操当时心里的一个角落,只是“鸡肋”所含内容的一小部分。因为,曹操当时要退兵之意,早已公开。司马懿他们劝曹操进军时,他就长叹一声,创造了那个“得陇望蜀”的成语来回答大家。

当然,曹操的内心世界是否真的那么想,谁也不知道,以上的这些推论纯属一家之言,信不信由你。

曹操两个儿子的夺储之争,到此似乎告一段落。其实,曹操虽然选择了曹丕,但他对曹植仍然没有彻底丢掉。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ysxl/lsqw/4320.html

下一篇:取西川(上)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