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野史传说 > 历史趣闻

篡汉情节

历史大观园 历史趣闻 2020-06-02 23:04:49 0

刘封真的该死?

曹丕跟曹操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疑心很重。不过,两个人疑心的侧重点却大不一样。曹操对自己本家的人信任得要命。现在军权基本都是掌握在夏侯、曹氏手里。夏侯惇是大将军,全国军队的领导者。曹仁是军方第二把手。那些曹操多次口头表彰过的人才,只能站在一边参政议政,但却连一个班的兵力也不能掌握。曹丕却相反。他经历了与曹植的夺位之战,靠着那些外姓死党的帮忙,这才战胜了自己的亲兄弟,于是就主观地认为,自己最大的敌人是自家兄弟,而那些外姓人才是自己最亲密的战友。因此,他对自家人都是持怀疑态度,而对那些外人倒是很和蔼可亲。

曹丕还有个毛病,就是好色,不但好女色,就是看到好看的帅哥他也喜欢。

还记得那个孟达吧?

他原来是刘璋的手下,跟张松和法正是好兄弟,三人一致不看好刘璋的前途,就共同把刘璋出卖了,成为刘备的手下。刘备对他当然很信任,让他与刘封一起共事。后来,因为关羽向刘封求救,孟达居然叫刘封不管这个闲事,于是,不救关羽。

刘备知道后,很生气。

刘封也怕起来,就把责任推到孟达的头上,不断地制造不和谐的行动。

孟达知道自己真的危险了,就带着部队溜了出来,宣布向北方投降。他虽然对关羽一点不礼貌,但对刘备还是很客气的,跳槽的时候,还给刘备写了一封信,说自己本来一点不想投降曹操,可现在没有办法了。刘封天天叫着要杀我,我只得跑了。

孟达不但讲文明有礼貌,而且长得“容止才观”。曹丕一看就喜欢了,立刻任命他为散骑常侍、建武将军,封阳平侯。散骑常侍是曹丕当权后才设置的一个高管岗位,主要任务就是天天跟在他的后面到处跑。而且曹丕还常常让孟达跟他一起坐在自己的专车内去视察工作。后来,曹丕觉得光给孟达这几个头衔,还不够,就又把房陵、上庸、西城三郡合成一个大郡新城,任命孟达为新城太守,让他也当个地方一把手。反正这三个地方也是孟达带过来的,现在让他继续当那里的负责人,别人也不能说什么。

曹丕那时只想着自己心里爽,只想着要对孟达好一点,一点没有料到,他的这个任命后来就出现了一个大的麻烦。因为,这个地方是跟刘备集团的交界处,曹丕让他当这个地方的一把手,就相当于把西南的担子全面交给了他。

那些跟曹家父子干了一辈子的人看到孟达才来这里几天,就得到这样的待遇,个个心里郁闷得要死。当然,郁闷归郁闷,他们并没有集体去上访,向曹丕说出他们的郁闷。他们都明白得很,这话是不能说的。

但刘晔仍然要说。他对曹丕说:“孟达的人品很有问题,而且又仗着自己的智商高,爱耍手腕,绝对不是个知恩图报的人。新城是处于与刘备和孙权交界的地方,说有多重要就有多重要。现在大王把孟达放在那里,如果他哪一天情绪不稳定起来,危害就不是一般的大了。”

这话说得很有道理,而且后来的事实也证明这话绝对正确。可曹丕却认为一点不正确。于是,坚决否定了刘晔的意见。

曹丕为了表示自己的眼光是对的,还叫孟达跟夏侯尚以及徐晃一起去向刘封进攻。刘封是孟达以前的老领导,也是刘备的养子。让他去打刘封,不但可以说明他的投降是坚决的,同时也断了孟达以后再投降刘备的后路。曹丕觉得自己这一招真够狠。

三个大将带兵过去,士兵们还没有进行接触,刘封手下的另一个大将申耽看到敌人势大,而且他本人又是孟达的好朋友,最后就宣布倒戈。

刘封再怎么厉害也守不住城了。敌人最后大喊大叫冲进城来,他只得拼命跑路,回到成都,向刘备报告打了败仗。

刘封本来是荆州人,是一个姓罗的人家的儿子。刘备刚到荆州时,还没有生刘禅,觉得刘封很可爱,就收他做了养子。他也是个猛男,当初他曾经把曹操惹得很窝火,大喊大叫着要让他的那个黄须儿来跟刘封比一场——如果刘封很一般,曹操哪会这么没有风度?

诸葛亮也觉得刘封是个不好对付的人,怕刘备挂了之后,没人能抗得住他。刘备一听,觉得也有道理。刘备虽然曾把他当儿子,但自己生了儿子之后,就只在乎自己的儿子了。也怕这个假儿子到时把自己的真儿子搞定。那自己这辈子的辛苦可就白费了。于是,他就听了诸葛亮的建议,在刘封狼狈逃回时,宣布了中央对他的处分:赐死!

刘封虽然很猛,但到了这时,还能怎样?那么一大堆罪状在那里摆着:不救关羽,不但让关羽被杀,而且还彻底丧失了战略要地荆州;处理不好与孟达的关系,致使孟达带着部队投降北方,又丢了所守的几个城。哪个罪都是可以直接判处砍脑袋的。现在让他自己选择死去的方法,那是看在他是刘备养子的份上。刘封没有办法,只得遵命去死了。

对于刘封的死,《三国演义》的忠实读者都大声叫好,说刘备的这一刀老早就该砍下去了,谁叫他不去救关二哥,让关二哥走麦城?以前我也叫好过。后来一想,这真的怪得了刘封吗?他的那点力量真的能救关羽吗?当然,关羽事先跟他通气,让他过来集中力量一起打曹仁也许是对的。可如果刘封开过去,跟关羽联手真就无敌了吗?那时是魏吴两方以举国之力来与关羽打,两个集团所有的精英以及精锐部队都投入进来,都在咬着牙一定要把关羽搞定而后快的。力量之强、决心之大,前所未有。因此,再加一个刘封的力量,到底能起多大作用?刘封没有过去,当然有他的想法,而且这个想法也不全是错的。再说,刘备杀刘封也并不因为他不去救关羽,同样也不因为他被孟达打败丢了城池,而是诸葛亮的“虑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从这点上看,刘封的冤跟窦娥也差不了多少。而刘封的死,对刘备集团而言,损失就巨大了。现在刘备手下别的不怎么缺,缺的就是人才,那些有用的人才,不管刘备怎么信任,怎么重用,还没有施展几下就都死了。剩下的那些人,虽然人品很好,忠诚度很高,但水平都不怎么样。现在刘备手下能独当一面的,就那么几个。而刘封显然是个可以独当一面的人才。刘备前段时间就曾放手让他单独行动过,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如果刘封不死,以后蜀汉集团就会多一个大军事家,诸葛亮还用那么累吗?诸葛亮死后,蜀国还那么缺乏人才吗?

但刘备为了刘禅,诸葛亮为了以后能独揽大权,刘封就该死!这就是政治。

曹丕称帝

曹丕在狠狠地玩了一把老弟、加固了自己的权力基础之后,觉得自己现在的特权跟老爸没有什么差别了。他绝对没有他老爸的那个耐心,可以死死地守住作为臣子的最后底线,把那个权臣当到死的那一天,而是才当魏王没有几天,那个野心就急剧膨胀,觉得还是当皇帝过瘾。

不过,他自己没有直接进宫去叫刘协让位,而只是把这个心理表露了一下。他知道,他手下那帮人聪明得很,可以帮他去把汉献帝拉下马。

曹丕手下的这些人才很多,但最抢在时间前面的是左中郎将李伏和太史丞许芝。两人的眼睛看到曹丕的那个脸色,就知道他想当皇帝想得要死,但却没有人出来帮他说句话,把这个局面打开。于是他们就站出来,直接上表,称:“魏当代汉,见于图纬,其事众甚。”魏代汉的理由居然是那些“图纬”,也就是那些谁此前也说不清的预言。

这个话题一打开,大家的思路马上开阔,曹丕手下有的是人才。

第二天,人们突然发现,自己周边全是那些预言。

当时的预言很多,但最著名的是以下几条:

一、当时有目击者声称:有凤凰、黄龙、麒麟等神话世界里的动物跑到这个世界来。至于谁是目击者,谁也不去追究。大家只追究一下这个现象到底是怎么回事。于是,学者们翻开字典,很快就得出结论:《易传》上早就说过“上下流通圣贤昌,阙应帝德凤凰翔,万民喜乐无咎殃”,“圣人受命,阙应凤凰下,天子虏”,“黄龙见,天灾将至,天子绌,圣人出”。大家看看,连最经典的《易传》都这样说了,再不改朝换代,苦的不是曹家的人,而是老百姓啊。不光《易传》这么说,《宋书·符瑞志》中的《易运期》说得就更明白了:鬼在山,禾女运,王天下。这话是什么意思?前面那两句合起来就是一个“魏”字。现在已经到了魏朝时代了。谁不同意改朝换代,谁就是逆潮流而动。逆潮流而动的结果那就是“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二、纬书中的牛书《春秋玉版谶》直接就说:“代赤者魏公子。”这话就更赤裸裸的了。“赤”是什么?稍读过一些历史书的人都知道,“赤”历来就是代表汉朝。当年“赤帝斩白帝”的故事曾经疯狂地流传。魏公子就是魏公曹操的儿子曹丕啊。这话不用再解释了吧?

三、另一本经典纬书《春秋佐助期》中说:“汉以许昌失天下。”汉朝到了把许昌当成首都的日子,天下就完蛋了。这话也一点不深奥,没有读过书的人一听,就什么都明白了。

四、《春秋佐助期》中还说:“汉以蒙孙亡。”这句话有点不好理解了。不过,曹丕身边有的是学问家。他们的解释是:汉代到了蒙孙时就要亡了。这话里的关键词是“蒙孙”两个字。什么是“蒙孙”?就是现在刘协已经昏昏蒙蒙了,他就是汉朝的“蒙孙”。

五、《孝经中黄谶》中说:“日载东,纪光火。不横一,圣明聪。四百之外,易姓而王。天下归功致天平。”根据隶书的写法,“日”字上有两个“东”字,合起来就是“曹”字。下面那个“不横一”虽然不管怎么讲也不顺,但根据上面的经验,就不难知道,这是个“丕”字。这还用多说吗?这一段话就是说,汉朝运行了四百年,现在应该易姓而王了,易给谁?曹丕。

六、还没有完,那本《易运期》里有这么一句话:“言居东,西有午,两日并光居日下。其为主,反为辅,五八四十,黄气受,真人出。”“言居东,西有午”,合起来就是一个“许”字,知道了这个字之后,就知道下面的一句肯定是“昌”字。这仍然是在强调汉朝到了“许昌”,不灭亡那是没有道理的。至于“黄气受”,“黄”就是土色。曹家说他们是土德,现在该是“土”代“火”的时候了,就像当年刘邦说赤代白一样。

历史文献搞了这么多,再搞下去,人家就会疲劳起来,还是再搞个现实一点的吧。大家知道,那年是庚子年。于是,那些人又在“庚子”两个字上做了一篇文章。当然,这篇文章也只有两句话:“庚者,更也。子者,兹也。圣人制法天下治。”“庚”就是变更的意思,“子”就是这里的意思。连起来说,历史到了这里得改朝换代了。当然,这个话说起来,就有点让人抓把柄了。因为按天干地支的历法算起来,六十年就会有一个“庚子”,是不是六十年后又“更兹”一回?那曹家的朝廷不就成了短命王朝了吗?当时,那些人也管不了那么多,先把当下的事搞定再说,六十年后,大家都死了,谁还管那么远。当然,后来曹氏的政权还真是个短命王朝,而且只存在了四十五年,还没到第二次庚子,就更名换姓了。

虽然这些预言现在看起来,哪一条都是超级雷人的,但当时人们就信这一套。大家就觉得曹丕应该当皇帝,汉朝就应该退出历史舞台。

当然刘协也天天在这些预言的轰炸之下。他虽然没有什么作为,但是他知道,再不提高认识主动出来,自觉配合,要等到曹丕亲自动手,后果就严重了。于是,下诏说决定向尧舜学习。来个禅让,然后让曹丕当皇帝。

大家一看,玩了这么多理论,终于走到最后一步。现在就等曹丕在诏书上签上“同意”两个字,就顺利完成任务了。

曹丕比谁都急于在那里签个同意,可他这时却硬不签。他还要秀一下传统美德,装一下谦虚。

到了这个时候,大家也知道曹丕是在玩谦虚,而不是真的谦虚。于是,一帮人就更加拼命地开展劝进工作。陈群、司马懿这些人轮番上场,天天做曹丕的思想工作。刘协虽然极端痛苦、空前郁闷,但也还是用皇帝的口吻,几次三番地命令他赶快办好手续。

曹丕看到这个形势,心里爽得要死。

他这才懒洋洋地对大家说,看在大家的面子上,我就考虑考虑吧。

建安二十五年十月十三日。

汉献帝最后签发的文件就是退位文件。他最后用皇家的礼仪祭了高祖庙,把这个事向他的老祖宗进行了一次说明,然后派张音持节奉玺授诏册,去交给魏王曹丕,正式办理禅让手续,权力算是和平交接了。

于是,在繁阳布置庆典会场,做好神坛,于当月的二十九日,魏王曹丕正式宣布自己为皇帝,国号魏,改元并大赦。

从这一天起,经历了四百年的汉朝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刘氏政权从西汉走到东汉,最后走到了尽头。

大家一定还记得,当年曹操为了不让别人当外戚,就把自己的三个女儿都嫁给了刘协,让他这个丞相兼任国丈。现在他的儿子把献帝废掉,他那个皇后女儿也跟着被废。于是,那个女儿心里就很不爽。当曹丕派人去跟这个妹妹要玉玺时,她死活不给。她到底是曹操的女儿,还是很有个性的。当初曹操明明知道这个刘协是个废材,他们曹家迟早要把他拿下,可为了自己那个不可告人的目的硬是把女儿嫁给这个老男人。才嫁过去没几年,皇后生活还没有找到感觉,现在就把人家废了。这成什么话?

后来,使者来了多次,她知道她是守不住这个玉玺的,于是把那个玉玺狠狠地丢在地下,然后大骂哥哥:“老天肯定不会保佑你这样的人。”

曹丕对自己妹妹还是很理解的,所以也没有把她怎么样,拿了玉玺就高高兴兴去履行皇帝的职责。

不过,很有趣的是,不光他的妹妹说他是个短命鬼,连孙权也说了同样的话。据说,曹丕称帝的消息传到孙权那里后,孙权也很不爽,大骂曹丕。

阚泽笑着对孙权说:“大王不要生气。曹丕这个皇帝是当不了多久的。”

为什么?

他的名字不是叫丕吗?丕字拆出来一看,就是“不十”,所以,他在皇帝的位子上绝对不超过十年。

一看这话就是个忽悠的话,可以说是完全不靠谱的。可后来的事实居然证明阚泽的这个忽悠的话是正确的。因为,曹丕后来只当了七年的皇帝就挂掉了。不知是他妹妹的诅咒有效,还是因为这个“丕”字在起作用。

曹丕这时当然没有心思研究这些了,他还是急于进入皇帝的角色,签发了一大堆人事任免的文件。先是处理好那个前汉朝皇帝刘协,封刘协为山阳公,在他的地盘内仍然用汉朝的正统历法。也就是说,全国都在用大魏黄初年号,刘协的家中仍然可以用建安年号,同时,他仍然可以在家里享受皇帝的待遇,其实这个待遇也没有什么了。

然后废掉了相国这个职务,改为司徒,改御史大夫为司空。然后看到刘协的那两个女儿长得还真好看,于是就说:“老皇上啊,你就把那两个女儿交给我吧。”

山阳公刘协当然没有话说,于是,刘协的那两个女儿就成了曹丕的人。

曹丕称帝之后,当然不会把许昌当成首都了。以前他的手下曾多次强调过,许昌是汉朝的亡国之地,所以他得远离这个地方。他又把首都定为洛阳。

于是,中国正式进入三国时代。

当时河南的人口还很稀少,曹丕觉得首都不热闹一点不好玩,就决定从冀州把十万户士兵的家属都迁到河南,充实河南的人口。那时,正好闹蝗灾,到处是饥民。个个都饿得路都走不动了,还来个异地安置,不搞成动乱才怪。所以,很多人都不赞同老大的这个政策。

可曹丕仍然坚持。

后来,辛毗带着一帮人再去找曹丕。曹丕一看就知道,这些家伙又进来陈述他们的反对意见了。本想来个回避。可刚当皇帝没有几天,就耍这个花招,人家会说这太不像皇帝了。于是,就坐在那里,做足脸色给大家看。

其他人看到曹丕这个脸色,就都在那里发抖,不敢作声。他们知道,曹丕别的水平比他老爸差多了,但心狠手毒这方面一点不比曹操差。

辛毗却不怕。他是这次行动的挑头人,要是他也不敢讲了,那他的这张脸就全部丢光了,他大声地说:“现在想把那些部队家属迁过来,有什么理由?”

曹丕一听,就大为恼火。可他一拍脑袋,现在还真没有什么可以说服人家的理由,但他能承认吗?于是仗着自己是领导,也大声说:“你以为我的这个做法是在犯错误?”——“卿谓我徙之非邪?”

“是错误的!”——“诚以为非也!”态度比铁还硬。

曹丕的火气就更上一层楼,说:“我不跟你讨论这个事了。请你立即走开!”

可辛毗不但没有立即走,而且一点不让步:“你任命我当你的侍中,让我天天跟在你的后面,并不是用来壮大你的随从队伍,而是要让我当你的参谋。跟你讨论国家大事是你交给我的任务,是我的职责,也是你的要求。现在为什么又不让我讨论呢?我现在所说的又不是私事,是国家大事,是为国家的安全考虑的。陛下有什么理由这么生气呢?”

曹丕这时更是气坏了,可人家说的又实在是很对的,所以心里只有气愤,却没有反驳的理由。于是,他就站起来要开溜,进入内室。

但还是不行。

辛毗这次的胆子不知是从哪里来的,大得要命,看到曹丕要耍赖——本来曹丕耍赖是给他面子了,但他仍然放不过曹丕,冲上前去,扯住曹丕的衣服。曹丕想挣脱,但挣不开。双方在那里挣扯了好久,曹丕仍然脱不开身。曹丕想不到这家伙履行起职责来,还真是硬,而且还死硬到底,也有点软了。

辛毗说:“现在要是搞这个移民,就会失掉民心。民心没有了,粮食又没有,这个后果是说有多严重就有多严重。所以不得不狠。”

曹丕没有办法,说那就只迁五万户吧。

本来,辛毗是连五万户都不答应的,但看到自己都把曹丕逼成这个样子了,就答应了。从这事上看,就知道曹丕比他的老爸差多了。

曹丕这辈子上战场的次数不多,但上猎场的次数很多。当了皇帝,仍然不断地去打猎。有一次,他跟大家去打野鸡,他一边射着野鸡,一边对大家说:“射雉乐哉!”

可辛毗却仍然不爽,说:“在陛下看来是很爽,可我们这些工作人员就苦得要命了。”曹丕这次倒很听话,在那里发呆了几秒钟,后来就不经常出来开展这些活动了。

刘备也称帝

曹丕当皇帝的消息,不久就传到蜀中。

那时,益州不但疯传曹丕称帝的消息,而且还大面积地传播着另一个消息:汉献帝被曹丕砍了。

其实我们已经知道,刘协现在一点事都没有,虽然不当皇帝了,但又成了外戚中的一员,生活幸福得很。为什么会有这个消息呢?我想,这个消息肯定不是曹丕他们去造的谣,而是刘备创造出来的假新闻。

刘备老早就想当这个皇帝了,而且也已经心急得要命,因为现在他也六十岁了,那时平均寿命很低,曹操就是六十三岁死去的,所以一跨过六十岁,就不知道哪天突然就会挂掉。如果再不称帝,估计就没有时间了,以后死去也只能在墓碑上写个“汉中王”,实在太没有面子了。可汉献帝刘协还在那里当皇帝,还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而且自己在表面上还承认这个皇帝啊。更要命的是,自己还自称过是大汉皇室的后裔,而且还是皇叔呢。要是在刘协还当皇帝时自己就称帝,人家就会把他当成篡党夺权的小人。那民心就不站在自己这一边了。

只是这话他永远不会说出来,而只是在心里埋藏着。现在好容易曹丕当了皇帝。按道理,他应该可以直接当皇帝了。可他仍然有顾忌。因为如果刘协只是个废皇帝,而人还活着,按道理,他就得仍然要遥奉刘协为帝。

刘备当然不愿继续承认下去。于是,他就利用当时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自然条件,到处散布这个小道消息,说刘协被曹丕害死了。现在没有皇帝了,那些聪明的人当然就会把他选上来。

为了把这个假消息搞得像真的一样,他还在成都举行了个追悼会,为刘协举行国葬,自己穿着孝服,在大家面前放声大哭,号召大家化悲痛为力量,与曹丕斗争到底。

刘协要是知道,估计就得气死。他来到这个世界上,不是为了当皇帝而来的,而且是为了成为招牌而来的。先当了董卓集团的招牌,又当了曹操集团几十年的招牌。曹操集团把他的价值利用完后,刘备又来利用。曹操们利用他时,是希望他活着。刘备利用他时,是希望他死掉。

刘备不但给他开了个隆重的追悼会,而且还给他加了个谥号:孝愍。愍的意思是“在国遭忧曰愍,在国逢艰曰愍,祸乱方作曰愍,使民悲伤曰愍,使民折伤曰愍,在国连忧曰愍,佐国逢难曰愍,危身奉上曰愍”。总结起来,就是一个很不幸的皇帝。这倒很恰当。

刘备手下那些拍马屁的人也不少,水平一点不比曹丕手下那些人差,立即全面领会刘备的精神,纷纷上书,说到处出现了符瑞之兆,这些兆头基本上都是要求刘备当皇帝的兆头。他们也向曹丕那些手下学习,从历史文献里找出一大堆句子,那些句子老早就在预言,刘备现在可以成为皇帝。如果刘备不做皇帝,那是在跟古代那些圣人预言家作对。那些预言家不是一般人啊,是老天爷在人间的代言人,你跟他们作对就是跟老天爷作对。

刘备天天听着这些话,心里爽得要死。不过,曹丕在接受这些话时,他手下的人都在政治上保持高度一致,没有谁说出反对的声音,个个都说曹丕应当称帝。即使曹丕在那大秀传统美德时,也没谁会顺着他的意思说你不当才是最好的。可刘备这边就不一样了。

有人仍然觉得刘备不宜称帝。这个人就是费诗。

费诗在一片劝进声中突然出来上了个书,大意是:因为曹操父子把皇帝搞成这个样子,先架空再摘牌,这才使得大王四处乱跑,组织力量去打倒曹操势力。现在曹操还没有被打倒,大王却自己先称帝,恐怕人家的意见会很大啊。所以,为了长远利益,还是保持清醒头脑,不走这一步为好——好像这一步是危险的一步。

刘备一看,心里就生气起来。可又不好当面向费诗大泼口水,只是把费诗调出中央,让他到永昌当从事官。让大家知道,在这件事上是不能多嘴的。

大家当然不敢再多嘴,个个都过来劝他当这个皇帝。

刘备也假装推辞了几次,最后就在成都南面的武担举行仪式,任命自己为汉朝的皇帝,改元为章武。任命诸葛亮为丞相,名士许靖为司徒。于是,蜀汉政权正式成立。

当然,广大《三国演义》的读者们读到这里时,心里都很轻松,觉得刘备从皇叔成为皇帝,终于继承了汉家的道统。其实,这全是受了罗贯中的影响。关于刘备那个皇叔的身份,不但现在很多人都持怀疑态度,就是司马光也很质疑,说刘备虽然自称是刘胜的后代,可因为年代太久远了,到刘备这代已经分不清是多少代人了。什么名分和地位都不好说了。这个情形跟后来刘裕说自己是西汉楚元王的后裔没有什么区别,完全可以划归“真假难辨”那一类了。

但刘备却把他的皇帝当得合理合法——本来,这个世界就没有规定,只有刘邦的后代才可以当皇帝。请问周武王是刘邦的什么人?秦始皇又跟刘邦有什么关系?曹丕也不姓刘啊。他们能当,刘备为什么不能当?

当了皇帝,还得有皇后,否则,这个皇帝就不完整。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皇后可以没有皇帝,但皇帝一定要有皇后。刘备这时已经多次结婚,而他的现任老婆也是个二婚的美女。这个美女就是现任偏将军吴懿的妹妹。她原先是刘璋兄长刘瑁的老婆。后来刘瑁死去,刘备进了成都,再加上孙权的妹妹已经逃婚回江东,刘备老婆的位子正好空着,于是,她就成了刘备的老婆。现在刘备又让她当上了皇后。刘备不但自己选了个皇后,连他儿子刘禅的原配也选好了。他让刘禅娶张飞的女儿当老婆。从这个事上看,刘备现在仍然把跟他起家的人当成最重要的助手。他很希望在他之后,让张飞当他儿子的保护伞。

曹丕那边的皇后就不像刘备这边搞得这么和谐了。

红颜之恨

大家知道,曹丕此前的老婆就是那个大美女甄氏。她美到什么地步,前文已经说过,曹植也早已说过,现在不再描述了。虽然曹植把她比成洛神,是仙女下凡。可她到底不是真的神仙,而是也跟其他美女一样,年纪一上来,漂亮指数就慢慢下跌。曹丕跟他老爸一样好色。他以前抢在老爸之前把美女弄到手,爱的是她的漂亮,而不是其他。而且,曹丕还不如他的老爸——他的老爸虽然好色,但他对自己的老婆还是很有感情的,即使他的原配最后离他而去,他仍然去那里求她回来,而且还被她骂了大半天,居然一点脾气也不发作,直到那个原配死不回头,他这才悻悻而归,还算是个性情中人。曹丕把老爸的这个基因都丢得很彻底。

这时,甄氏已经为他生了那个儿子曹叡,按说,甄氏的这个皇后地位绝对没有问题。可很多应该的事到头就不应该了。

曹丕这时越来越觉得甄氏真的是“人老珠黄”了。他又发现了另一个美女。这个美女就是郭贵嫔。

曹丕当皇帝后,就把办公地点设在洛阳,而把甄氏留在邺城,仍然称夫人,而没有任命为皇后。甄氏跟很多女人一样,对名分是很在意的。她在邺城待了几天之后,就知道曹丕要甩她了。于是,就到处埋怨曹丕,连同那个郭贵嫔一同埋怨。

郭贵嫔这时得宠,那双眼睛又看到曹丕现在仍然空缺着的皇后位子,野心就膨胀起来。她当然知道,甄氏现在不但是名义上的第一夫人,而且还生了那个儿子,还是具有很大的优势的。另外,甄氏在曹丕跟曹植的争斗中,也为曹丕加了不少分。曹植的老婆不但长得不如甄氏漂亮,政治智慧也远远不如她。甄氏,虽然没有亲自出面为曹丕做过什么大事,出过什么计策,但她的表现却非常得体,让曹操感到很满意,尤其深得曹操老婆的欢心。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去征关中,带着他的老婆卞氏一起出发,在孟津待了很久。而甄氏则陪曹丕在邺城留守。不久,卞氏有点小病,消息传到邺城之后,甄氏因为没有条件去定省,就天天把悲伤的神色挂在脸上,说自己没有尽到做媳妇的责任。最后,还天天哭泣。后来,人家看到她这么悲伤下去,怕她的身体坏了,就告诉她,现在卞夫人的身体好了。可她却不相信,说,以前夫人在家的时候,旧病就常常发作,而且一旦发病,都会很长时间才好。现在得病了,哪会好得这么快?他们这是在安慰她罢了。于是,悲伤之情就更进一步。直到后来,卞氏亲自给她写信,说真好了。她这才高兴起来。

建安十七年(212年),曹操回到邺城。甄氏立即去看望,才看到幄座就激动得要命,连身边的工作人员都被她感动了。最后,卞氏也被感动得流下了眼泪,说她真是好媳妇。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曹操又去东征了一回。这一次,他不光带着卞氏,还带着曹丕以及孙子曹叡、孙女东乡公主。按道理来说,甄氏也应该跟过去才对。可因为她当时有病,就留在邺城养病。第二年,东征的那一拨人回来。卞夫人首先就去看她。发现她不但气色很好,而且脸蛋更漂亮了,个个都觉得有些奇怪,问她:“你跟两个子女分别这么久,居然没有牵挂他们?”

她笑着说:“两个子女跟夫人在一起,还用我去牵挂吗?”卞夫人一听,心情超级爽。

我们虽然无法知道,对她的这些超级贤惠的表现,曹操做过什么评价。但她能劝曹丕节俭,肯定也大得曹操的欢心,无形中为曹丕在曹操的心目中加了不少分。综上所述,她当上皇后,那是天经地义的。何况卞氏现在还健在,而且对曹丕的影响力还很大。曹丕要是不立她为皇后,卞氏能答应吗?

因此,郭贵嫔要扳倒她,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如果找不到其他把柄,想让曹丕免去她的所有名分是办不到的。毕竟皇后不但是皇帝一个人的老婆,还是一国之母,要是处理不好,会影响皇帝的形象。不过,要是找到她的一点错误,那就容易。

她当然密切关注着甄氏的言行。她很快就搜集到甄氏天天在邺城发表怨恨曹丕的话。在这个社会里,你可以埋怨其他人,但绝对不能说皇帝的坏话,不能往皇帝身上泼一点污水。她把甄氏的话整理完毕之后,直接向曹丕打了个小报告,说她在邺城那里到处宣传曹丕的私密。

曹丕一听,好啊。有了这个把柄,老妈也没有办法了。于是,派了个使者过去,把甄氏赐死。

甄氏没有办法,只得去死。

这就是大美女的悲哀。如果真的像小道消息那样,曹操也曾打过她的主意,那么她的结局会好多了。虽然她陪曹操并不是一件愉快的事,可曹操却是个开明人士,在他要死掉之前,就已经立了个遗嘱,让他的那些大大小小老婆都可以再嫁再婚,不必死守在宫里。甄氏如果再嫁,即使嫁不到王公贵族家里,但找个好人家度过以后的岁月也不是什么难事。

再来个假设,如果当初不是曹丕得手,而是曹植得到了她。她是否会更幸福一些?因为她不但是一个大美女,而且也是个美女诗人。她写下的那首《塘上行》,历来也得到很多专家的好评:

蒲生我池中,

其叶何离离。

傍能行仁义,

莫若妾自知。

当然,这只是个假设。而事实是,她最终被曹丕赐死。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ysxl/lsqw/4315.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