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野史传说 > 历史趣闻

同时摆平内忧

历史大观园 历史趣闻 2020-06-02 23:03:50 0

曹叡果然睿智

曹丕死后,他的儿子曹叡当上了皇帝,魏国进入魏明帝时代。

曹丕的儿子还不算少,但都还年轻,都还没有认识到皇帝这个位子的重要性,因此,他们还没有像曹丕和曹植那样为这个位子去打拼,所以曹丕在指定接班人时,没有一点麻烦。

曹叡还小的时候,大概也知道老爸因为老妈的事,对自己不怎么看好,因此做人很本分,一天到晚只是在宫中读书,从不跟大臣有什么交往。很多大臣都知道曹丕有这么一个儿子,但从没有谁见过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但他们都想看看这个传说中的太子。可曹叡却更是不出场。过了几天,他才把刘晔叫进去聊了大半天。其他人听说刘晔进去了,就都在外面不吃不喝地等。

他们问刘晔:“这个人如何?”

刘晔说:“秦始皇、汉孝武之俦,才具微不及耳。”大家放心吧,胸怀跟秦始皇和汉武帝差不多,只是才智方面比他们差一点。

大家一听,看来比曹丕强多了。

曹叡当皇帝没几天,马上就碰到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不是内部问题,而是来自外部。

孙权听说曹丕死了,就猜想,魏国突然遭遇大丧,内部肯定又会来个权力争斗,正乱成一团。这不是机会吗?于是,下令东吴边防军做好向魏国进军的准备。

当年八月(即黄初七年),孙权也来个亲征,带着部队猛攻江夏。

魏国的江夏太守是文聘。文聘看到孙权来得很猛,当然会向中央叫急。

那些朝臣看到文聘的信,立即要求皇帝赶快派兵过去支援,要是晚了,文聘就会顶不住。

可曹叡却一点不紧张,说:“孙权的强项是水战。现在敢于从船上跳到岸上向文聘攻击,是以为我们没有什么准备,想占点便宜而已。现在文聘已经稳住阵脚。孙权在短时间内是不可能拿下江夏的。孙权也知道,要拿下一个城池,没有几倍的兵力是不行的。所以,他不会在那里待多长时间。大家不用担心这个事了。”

此前,魏国曾经派荀禹去江夏慰问那里的边防部队。他走到半路时,知道孙权已经打了过来。如果是别人,肯定会吓得赶紧回头跑,可他不但没有往回跑,反而一路动员各地的部队和民兵,跟他到江夏去,跟东吴军战斗到底。他做战斗动员很有水平,没几天就组织了一千多人的战斗部队,跟他雄赳赳地上前线去。

当然,他知道如果他把这一千人直接投入到战斗中去,肯定会被孙权的部队打得不剩渣,跟送死没有一点本质的差别。于是他叫大家爬到山上去,到处放火。

孙权猛攻江夏了这么多天,虽然主动权牢牢地控制在自己的手中,但攻城却没有一点进展,就知道拿下这个城池很艰难了。这时看到山上到处是敌人放的火,估计敌人的救援部队也开了过来,于是,叫停战斗,宣布撤军。

这个结果跟曹叡的预料完全一样。

那些年纪一大把的朝臣不服他简直就没有道理了。

但东吴那边并不因为拿不下江夏就老实了。诸葛瑾看到孙权雄赳赳而去、灰溜溜而回,觉得东吴太没有面子了,便决定自己去干一场,帮孙权把这个面子挣回来。他带着自己的部队兵分两路向襄阳和寻阳发动进攻。

诸葛瑾的决心很大,但襄阳城更不好攻。因为,这里的一把手是司马懿。司马懿后来虽然被他的子孙们定性为军事家,其实直到此刻为止,他还没有参加过哪场战斗,根本没有体验过战场生活。这一次他才真正地带着部队与东吴大战。

结果诸葛瑾大败,而且败得更加丢脸,连手下强将张霸也被司马懿砍死在战场上。

诸葛瑾这次指挥了两路军进攻,自己直接指挥的这一路碰上司马懿这个阴谋家,没得好果子吃。另一路是与曹真对垒。曹真的职务比司马懿更大,而且也很有战斗经验,指挥的部队更多,因此双方一开打,诸葛瑾的这路部队也被人家“击破之”。最后,只得宣布以失败而告终。

曹叡当皇帝没几天,就接连击败了孙权两次强力进攻,他的心里很爽。

于是又大力提拔了几个重臣:以钟繇为太傅,曹休为大司马,都督扬州如故,曹真为大将军,华歆为太尉,王朗为司徒,陈群为司空,司马懿为骠骑大将军。从这个人事布局看,曹休和曹真是军方头号、二号领导人,仍然是曹家牢牢控制着枪杆子。但司马懿也成为骠骑大将军。他在曹操手下干了十多年,职务几乎没有什么升迁,可曹操一死,曹丕一掌权,立即对他不断地提拔,尤其是头几年,几乎是年年提拔。而且,虽然他的官位并不最高,但每次曹丕一离开首都,就把中央日常工作交给他处理。有一次还下文说,如果他在东面,那么西面的事务就交给抚军将军全权处理;如果他在西面,那么东面的事务就是抚军讲了算。

曹叡这次不动声色地摆平了东吴的进攻,不但巩固了魏国的南方边防,也让他的地位迅速地牢固起来。大家看到这个帅哥虽然一点执政经验也没有,但一执政竟然牛得要命,谁敢不服就只有找死。曹丕遗留的那一批人才也迅速转换角色,变成他的铁杆手下。从他的这个任命来看,完全可以看得出,陈群、司马懿这两个大佬,这时对曹叡已经完全是忠心不二了。同时,也证明曹叡到了这时,已经牢牢控制了大权。

全琮和吕岱分别牛了一把

东吴这个时期以来,以为抓住了机会,到处在吴魏边界上制造麻烦,搞了几起大规模的流血冲突,哪知最后全是为曹叡巩固政权服务。孙权是越想越郁闷。他的这个郁闷正在心里处于高峰期,另一个郁闷接着生出来,而且这个郁闷是一连串的。攻打魏国,虽然没有成功,但他是制造者,打不过,还有什么话说?可现在这个麻烦却是出现在他控制的地皮上。

东吴有几代牛人拿下江南比谁都容易,付出的代价比谁都低一点:孙策靠借来的两千部队,一阵猛冲猛打,就把东吴地面上的很多势力全部摆平。可江南这一带的本地势力长期以来高度自治惯了,就是不服孙家的领导,一有点力量就起来造孙权的反。孙权手下的很多牛人,并不都是跟外部敌人打拼出来的,而是靠围剿江南一带的土匪建功立业的。陆逊、吕蒙这样的牛人,也都是在剿匪运动中脱颖而出的。

那些本土势力虽然不断地被扁,但他们独立单干的之心仍然不死。在孙权带着大军去跟魏国打的时候,他们又在那里大喊大叫起来。丹阳、吴、会等几个地区的山民同时高喊打倒孙权的口号,拿下了几个县。

孙权当然不会坐视不管。他立即把三个郡的险要的地方划出来,再成立一个东安郡。然后任命全琮当太守,全面负责剿匪工作。全琮在《三国演义》里,是个标准的配角,出场没有几次,以前看《三国演义》时,根本没有记得有这么一个人。其实,历史上这个家伙是很牛的。他也是个官二代。他老爸叫全柔。全柔曾当过会稽东部的都尉。他的官虽然不大,但很讲政治,看到孙策打过来时,就知道东吴这个天下迟早是孙家的天下,于是带着自己的部队向孙策投降,被孙策任命为丹阳都尉。他在孙权时代就更吃得开了。孙权当车骑将军时,任命全柔为长史,然后空降为桂阳太守。

全柔那时也像其他人一样,当了一个地方的主要领导之后,也得为自己搞点创收,而且这些创收项目基本都是交给自己最信得过的手下去办。他收购了一批粮食,把全琮叫来,派他带着这批粮食去吴郡,做一笔生意。全琮把粮食放到船上,然后向吴郡出发。全琮来到吴郡之后,发现老爸真是个做生意的好料——吴郡这时到处是饥民,大批又瘦又弱的饥民都在找饭吃。有钱人也是手里拿着大把钞票,却不知道去哪买粮食。如果他把船队的米卖出去,还真能暴富了。如果拿这批钱回去,够他们父子俩吃喝好几年。

可全琮却没有按他老爸的指示办事,而是把米从码头卸下之后,直接就分给那些正饿得要死的饥民们。最后,不但空船而还,而且也空着钱包而还,直接去向全柔交差。全柔混了这么多年,好容易抓到这个发财的机会,这才派亲生儿子去,哪知,这个儿子看起来很聪明,最后却不但没有发财,反而把自己积累多年的财产也全打了水漂,愤怒得要当场砍死他。

可全琮却一点不生气,对着正气爆的全柔说:“现在这个天下乱得要命,并不是做生意的最佳时期。广大人民群众都在水深火热之中。所以,我就先救济了一下那里的人民,这可是聚拢人心的事啊。”

全柔一听,这小子的话还真对,估计以后还真的可以做出一个大事业来,于是也就在那里“奇之”。他的这个举动很快就到处传颂。那时,中原的名士们为了躲避战乱,都跑到江南来。这些人原来在中原时,个个的身份都很牛。可一到江南之后,立马返贫成为当地的贫困户。他们知道全琮很有爱心,于是都跑过来投靠全琮,在他那里混饭吃。于是,全琮的名气很快就涨了起来。

孙权知道后,认为这小子很有水平,直接让他当奋威校尉,交给他几千部队,让他去围剿山越。那时,孙权的势力还不怎么大,手下能带几千人的下属并不多。全琮又开展征兵工作,招募到一万多精兵,在牛渚驻防。孙权很高兴,立即任命为他偏将军。

早在孙权和吕蒙策划拿下关羽的行动时,全琮就向孙权上了一表,建议一定要趁这个机会把关羽搞定。其计划的内容步骤跟吕蒙的差不多。但因为孙权怕走漏风声,拿到他的表章后就装聋作哑,放到一边,好像根本没有拿到他的这个建议书。直到吕蒙他们砍掉了关羽的脑袋、拿下了荆州,孙权在公安那里大摆庆功酒时,才对全琮说:“君前陈此,孤虽不相答,今日之捷,抑亦君之功也。”然后,封他为阳华亭侯。

后来,他又与徐盛把曹休大败了一场,杀其将尹卢,立了个大功,被提拔为绥南将军,进封钱唐侯。过了一年,又提拔为九江太守,战斗经验是很丰富的。所以,当那些山民暴动的时候,孙权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

全琮接受这个任务后,立即到东安郡报到,宣布近期首要的工作就是把这一连串让孙权郁闷不已的山民动乱搞定。但他并没有直接派兵过去猛打猛杀,而是出台了一系列的赏罚政策,谁与政府为敌与人民对抗到底,谁就会人头落地;谁要是响应政府号召,重新转变立场,站到人民的行列中来,谁就得到奖励。那些山民虽然把打倒孙权的口号叫得比谁都响亮,可一看到这个政策,心理防线立刻不攻自破,纷纷跑过来,向全琮表示自己以前觉悟不高,上了那几个别有用心的挑头人的当,这都是不明真相的原因。没多久时间,全琮就整编了一万多人,那些山民暴动就全部平息下来——连一场战斗也没有发生,就平定了一场规模巨大的武装叛乱。

孙权大喜,把全琮又召了回来,让他在牛渚那里驻防,把那个东安郡也撤了。

这边的麻烦一结束,交趾那里又来报告,说出现了紧急情况。

本来交趾太守是士燮。士燮本来是个很聪明的人,看准形势,坚定不移地紧跟孙权,最后既保住了性命也保住了他们士家在交趾的所有利益。这家伙立志当孙权的手下之后,一直就当交趾的太守。到黄初七年底,就死了。

他一死,孙权很松了一口气,觉得交趾终于真正回到东吴人民的怀抱了。为了消除士家在那里的影响,他也玩了个花招,任命士燮的儿子士徽为安远将军,领九真太守。然后任命陈时接过士燮的班,想以此来淡化士家在那里的影响。那时,吕岱是交州刺史,专门管理那一带的事务。吕岱认为,交趾太远了,中央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根本无法在那里得到贯彻落实,还是重新划分一下那一带的行政区,把海南三郡划归交州,让戴良当刺史;再把海东四郡设为广州,让他当刺史,以加强对那里的领导。孙权当然同意,派戴良和陈时南下。

可士徽不干。他认为,这个交趾太守就是他家的,别人不能来抢。他根本没有接受孙权的任命,不当安远将军,更不去领那个九真太守,而是宣布继承老爸的遗志和遗产,当了交趾太守。戴良他们带着任命文书前来上任时,士徽二话不说,直接派兵过去,不让他们前来报到。

戴良手里只有委任状没有部队,因此也没有办法,只得在合浦逗留,不敢再前进一步。他再前进一步,就等于送死。

士徽一看,几个兵就把中央派来的上级领导吓阻在那里,心里很爽,觉得这个交趾太守谁也抢不走了。

士徽手下有个人叫柏邻,是士燮一手提拔出来的,是个很讲政治很有大局观的人,看到士徽这么干,就知道士徽干的是蠢事,迟早会被东吴的政府军搞定,因此去找士徽,做他的思想工作,把后果讲给他听。可士徽不但不听,反而把他活活打死。

柏邻的哥哥柏治听说自己的弟弟被士徽用鞭子打得血肉模糊,心里非常气愤,马上组织本族的人马,高举为弟弟报仇的大旗,向士徽进攻。但也拿士徽没有办法。

吕岱知道后,立即上书,要求中央派他去搞定士徽。孙权当然立即签下“同意”两个字。于是,吕岱带着孙权的命令,带着三千个士兵,从海上昼夜不停地向目的地开过去。吕岱手下的人很担心,认为士家在交趾为人民当家做主了这么多年,根基已经很深了,全州广大人民群众都把他们当成英明领袖,他们就这三千人马,恐怕搞不定他。要是这次搞不定,他就会更加嚣张了。

吕岱却一点不担心,说:“不要过分夸大士家在那里的力量。这家伙现在做梦都在做着造反的打算,也做了很多造反的事,但还没有公开地举起造反的旗帜。说明他的内心还是很虚的。他现在肯定不会想到我们的大军会立即开到。如果我们来个偷袭,打他个措手不及,拿下他一点不成问题。如果再在这里围观,让他慢慢地站稳脚跟,然后周边郡的那些蛮人都来响应,扛着武器大叫着跟他干,咱们再怎么有能力,也难以摆平他了。”

于是,下令出发。到了合浦时,跟戴良会合,同时前进。当时,士徽有个侄子叫士辅,就在吕岱手下当差。吕岱估计老早就知道士徽迟早会跳出来搞点事,因此就觉得士辅是个可以利用的资源,向来对他很好,好到什么地步?——待之以师友。士辅虽然是吕岱的手下,可吕岱让他享受老师和朋友的待遇,一见面态度好得要命,让士辅觉得很爽。

等到了这里,吕岱就把这个“师友”叫来说:“你去劝劝你的叔叔吧,让他投降了。他要是投降,我可以保他什么事也没有。”

士辅当然相信吕岱的话。他跟吕岱这么久,吕岱从没有骗过他,在他面前表现得超级有诚信。于是,他拍着胸脯说保证完成任务。

士徽本来野心超级膨胀,很想在那里当个霸王,而且前期准备工作也做了不少。可这家伙的野心很可观,梦想也很动人,但心理素质却差得要命。早上一起来,听说吕岱的部队已经开到城外,也不侦察一下吕岱的部队到底有几个人,就怕了起来。等士辅进城向他劝降时,他连个口头反抗的力量也没有,只是问这个侄子,如果投降了,吕岱不会处理他吧?

士辅拍着胸脯说:“吕岱怎么会处理你呢?他要是想处理你,还会派我过来做这个工作吗?我更不会过来骗你啊。”

士辅的脑子不好用,士徽的脑子更不好用。于是就信了侄儿的话,当场拍板:投降!

他带着他的六个兄弟出来,向吕岱投降。

他以为,他投降了就没事。

可这事不是他说了算,更不是士辅说了算,而是吕岱说了算。吕岱看到士氏六兄弟举着白旗,一脸笑容地出了城门,身边一个士兵也没有带,心里很爽,暗自说了一句“大事定矣!”然后大手一挥,一群刀斧手冲过去,直接就把士氏六兄弟的脑袋就地砍下!

士辅这才知道上了吕岱的当,原来吕岱的承诺全是骗人的。可到了这个时候,他才发现还有什么用?

士徽被杀之后,他手下的大将甘醴不服,就带着士徽的反对党柏治又起来反抗,向吕岱进攻。但仍然不是吕岱的对手,双方拼命打了一仗,被吕岱“破之”。

吕岱知道,把广州分过来是行不通的,于是马上撤销了广州,仍然恢复原来的交州建置。吕岱觉得还没有完,带着部队又向九真进军,大砍大杀,取得了“斩获以万数”的战绩,彻底征服了南方。

北伐前奏

这一段时期,作为三国时代的主角,魏、蜀、吴三个严重对立的集团基本上都像签好合同了一样,集体着手内部的整顿建设。曹叡忙于他的接班,诸葛亮忙于搞定南方少数民族,孙权也是在平定内部的动乱。

当然,这些内部事件虽然很麻烦,但处理起来也不那么难。所以,三家很快就把这些麻烦事搞定了。于是,就有人开始了新一轮的战争竞赛。

第一个把手伸出来的是诸葛亮。

太和元年,也就是曹叡当皇帝的第二年,即227年。

本来,第一个揭开三国这一轮军事竞赛的还轮不到诸葛亮,而是曹叡。曹叡虽然刚刚接班,但曹丕留下的辅政班底这时都还很厚道,都老老实实地按既定方针办,踏踏实实地为曹叡工作,个个都尽心尽责,因此,使权力更替得以无缝对接,并没有出现以往换届时的那些麻烦事,还算形势一片大好。曹丕和曹操虽然水平差得很远,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提倡节俭,坚决反对铺张浪费。曹叡虽然比曹丕聪明,也比曹丕会治国,军事能也比曹丕强,但他却天天想着过奢侈豪华的生活。大家知道,他是甄氏的儿子,甄氏后来因为说了不该说的话,让本来就看她已经不爽的曹丕生气起来,把她赐死。曹叡上台之后,就立即着手为甄氏平反,帮甄氏修造了个豪华的陵园。然后顺便又大建宫殿。

王朗到那里视察,看到陵园果然很大很豪华,而陵园周边的人民群众却很苦很贫困,而且到处是热火朝天的皇家工地,心里很不爽,回来就直接找到曹叡,向他提交了一个报告,对曹叡的这些行为狠狠地批评了一番。他列举了大禹、越王勾践、霍去病、汉文帝、汉景帝等等历史名人,说这些名人都是好大臣好皇帝,他们个个都勤俭得要命。现在宫殿的面积虽然不是历史最大的,但足够大臣在那里列队上班,其他宫殿也足够大家用了。现在最应该做的是加强城池建设,加强部队建设,并花大力气把军事、农业做强做大起来,综合国力上升之后,敌人就会怕魏国,就会向魏国举白旗。如果把精力花在修豪宅上,谁也不会怕魏国的。敌人只会跟他们进行军事竞赛而不会跟他们比谁的房子豪华。

曹叡虽然心里不服,可一听王朗说得太有道理了,一时也不好反驳。只得在那里很郁闷地下令暂时不要大搞大闹。

这个事情搞不起来,那还得搞点别的事才行。于是,他很想在边界搞事,而且这时也有搞事的机会。

这个机会是东吴那边的人给他制造的。

这时,东吴那里出现了个彭绮事件。

彭绮是个造反专业户,主要闹事地点就在鄱阳,离魏国的边境不远。他的手下也有几万人,声势算起来还真的浩大。不过,这家伙觉得以自己的这个力量仍然不是孙权的对手,于是就高举魏国的旗帜,想跟魏国来个里应外合,彻底搞定孙权。

曹叡知道后,也立即兴奋起来。他觉得自己刚当了个皇帝,彭绮就把这个大礼送来,实在是一件大大的好事。几个前任领导人在没有内应的情况下,都还主动出击,去跟孙权对抗,现在有这么个机会,为什么不干一场?即使没有把孙权全面打垮,取得一场伟大胜利也是可以的。于是,他开了一个会议,大家一听,都认为这个仗太值得打了,不打这个仗是犯错误的。

可孙资认为打这个仗才是犯错误的。他的理由很简单,鄱阳一带的那些老大,没事时总要起来造反一下,到现在已经造反多次了,而且每次的声势都很浩大,看上去都是可以干出一番事业来的。可这些人都是为了热闹而来的,才刚刚聚到一起,人家还没有动手,他们就先散伙了。曹丕在分析这个形势时就曾说过,魏国在洞浦一口气杀了东吴一万多人,缴获船只一千多,战绩算是巨大了。可东吴才几天时间,便又集结了他们的水军,继续跟魏国对抗。魏国围困江陵几个月,孙权居然好像一点不在乎,只带着一千多部队守着江陵的东门,而他们地盘上却没有出现什么大的动乱。从这可以看得出,现在东吴那帮人很团结,很讲纪律。以此理推论一下彭绮事件,可以得出结论:彭绮目前看上去很嚣张,但绝对不会对孙权构成一丁点儿威胁。所以,还是先围观的好。不要轻易跟彭绮这样的人做事。

曹叡一听,觉得很有道理,就叫停了这次行动。

没过多久,孙权派解烦督胡综、鄱阳太守周鲂讨伐彭绮,果然没费什么力量就“将其生擒”。

曹叡这才知道,有时候乱来是不行的,乱启动边界军事冲突的后果也不是一件好事。

可诸葛亮却不这么认为。

在刘备和法正还活着时,诸葛亮只是做后方的总管,基本不参与打仗的事。现在蜀国那些战争牛人关羽、张飞、法正都死了,他是刘备安排的首席大臣,蜀国的所有权力都集中到他的手里。前一段时间,他带着部队平定了南方的动乱,取得了伟大的胜利,这是他第一次指挥战斗,打得很顺利。但他不满足,他觉得光摆平几个少数民族的老大算不得什么本事。他的最大愿望就是能摆平魏国,然后摆平孙权——当然,这个统一全国的远大理想不光是他一个人才有,孙权和曹叡也同样有这个强烈的愿望。只是,曹叡和孙权觉得目前他们还没有这个实力,因此就在那里好像很老实地做着“热爱和平”的姿态。而诸葛亮却忍不住了,他觉得现在他的力量已经足够去跟魏国叫板了。于是,他给后主写了后来很著名的《出师表》,表示自己要出发了。

相信大家都读过《出师表》,在《出师表》里,他虽然把刘禅称为“陛下”,表示自己无限忠于这个“陛下”,其实那个口气全是老爸教训儿子的口气,从头到尾都是语重心长的口吻。

不过,从诸葛亮的这个文章看,刘禅确实是个智商不怎么发达的人,如果是刘备,诸葛亮能这么说、敢这么说吗?现在换了刘禅,他只得这么说,不得不这么说。

他把事情交代清楚之后,立即带着部队来到汉中。

曹叡听说诸葛亮已经来到,认为,这时可以出战了吧?上次彭绮事件是东吴内部的事,他过去插手,理由好像不怎么充分。现在诸葛亮带着蜀军要向魏国发动进攻了,他要是还不闻不问、继续围观,那肯定说不过去。于是,决定全面动员,大家行动起来,在敌人还没有行动之前,主动出击,向诸葛亮发动进攻,狠狠地打击蜀军。

又是孙资,直接表达了自己的反对意见:“以前咱们的武皇帝去征讨张鲁时,在阳平关差点吃不开。靠误打误撞才侥幸成功。后来,他又亲自带着部队把夏侯渊的残部救出来。他最了解那里的地形地貌了。他曾说过,那里简直是地狱啊。咱们的武皇帝用兵如神,对吴蜀都还忍了又忍,并不是他们怎么厉害,而是因为蜀国的部队都布置在崇山峻岭之间,吴国的士兵都在江河大湖之上,咱们一时还干不过他们,这才暂时不跟他们继续玩下去。如果现在进兵讨伐诸葛亮,不但道路艰险,还要集中全部的精兵,转运军用物资;而且还要防范吴国的进攻,这需要多大的力量?恐怕全国都动员起来都不够应付啊。所以,咱还是采取防守的办法。以咱们现有的力量,只要派个大将守住险要,就足以挡住诸葛亮的进攻。这样,咱只是牢牢守着,不管敌人如何进攻,咱就是不理他们,不用几年,他们就会彻底疲软下去。而咱们则可以在这个时候,休养生息,老百姓不受苦,士兵又得到训练,力量雄厚了,就可以一举把他们搞定。”

曹叡一听,大声叫好。

曹魏后来在跟蜀国的对抗中,一直采取守势,只是牢牢地守着险要,很少主动进攻,最后还真拖死了蜀国。我想,这跟孙资提出的这个防守战略是有关系的。孙资的这个策略,虽然后来很多人都采取选择性忽略的态度,但这个策略对魏国的影响是巨大的。

曹叡听了孙资的建议,对诸葛亮的大喊大叫采取不理睬的态度,着手进行内政改革。

他知道,诸葛亮虽然在那里磨刀霍霍,大喊大叫“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其实就那一丁点实力,是做不出什么大事的;现在他最危险的敌人还是孙权。孙权跟魏国就隔着一条长江,只要一有心情,就可以开着大船杀过来,要是追他,他跳上大船又乘风破浪开溜,来得快,去得也快。所以,他把重要的心思都放在长江沿岸这边。

他任命司马懿为都督荆、豫州诸军事,在宛城办公,全面负责对吴作战。

这时,吴、魏先后出现了两个事件,第一个是韩综事件。

韩综是东吴人韩当的儿子。韩当此前是东吴牛人一个,可他只牛到这个时候就死掉了。韩综平时仗着老爸的势头,到处做违法乱纪的事,别人也拿他没有办法。可韩当一死,他就害怕起来,带着自己的家属和部下跑到魏国这边投降。

当然,韩综的出走,对东吴而言,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而韩综到了魏国,也让曹叡他们很爽。

这个事件,对于韩综、东吴、魏国而言,都是赢家。但另一起投降事件,动静闹得很大,而对于有关几方来说,基本都没有赢家。

孟达太大意

这个事件就是孟达事件。

当年孟达怕刘备砍他的脑袋,就带着自己的部队带着自己控制的地盘,向曹操投降。他不但会做人,而且长得帅,曹丕一见他就喜欢上了,因此对他很不错,一有空就让他坐在自己的专车上到处逛。他跟曹丕的另外两个死党的关系也很铁。这两个铁哥们就是桓阶和夏侯尚。很多人看到他一个投降过来的人在他们面前牛烘烘,比很多大佬级人物都吃得开,心里就不爽了,在曹丕面前多次讲他的坏话,请曹丕要远离孟达。哪知,曹丕却不听,越叫他远离孟达,他越离不开孟达。大家就都没有话说了。

孟达心里也超级爽,认为自己这么把曹丕搞定,这辈子的生活是坚决没有问题了——因为,曹丕的年纪比他还小啊。

哪知,曹丕虽然年轻,但寿命却很短,皇帝没当几年就死掉了,而桓阶、夏侯尚也跟着先后死掉。孟达不是蠢材,看到自己的保护伞完了,自己的铁哥们也完了,身边剩下的全是对头人士,知道这个处境已经大大的不妙,不知下一步该怎么走。不久,司马懿又给他写信,请他到洛阳来看一下新的领导人。他就以为司马懿在给他下圈套,心里就充满了危机感。

诸葛亮的情报工作还真不错,立即知道孟达的心态,就派人去做他的思想工作,叫他回头是岸。

孟达本来就已经觉得走投无路了,经过这么一番语重心长的劝告,立即表示同意:找个时机,举行起义。

这个故事的开头,对于诸葛亮来说,绝对是个利好消息。当时孟达是新城太守,手下掌握着一大块地皮,而且这块地皮跟蜀国接壤。如果成功,其意义说有多大就有多大。可在后来操作的过程中,不但孟达不断地出现失误,而且诸葛亮也跟着出现失误。

两人开始联络时,一拍即合,可说是时机掌握得很对。可这事绝对是个机密事件。机密事件做起来,一定得超级保密。可两人都没有看清这一点,硬是一天到晚不断地通信,没几天,风声就走漏了出去。

本来,两个人的保密工作都做得很好。但孟达是个很鬼的人,虽然口口声声说要投降过去,可行动却巨慢。

最后诸葛亮的耐心用完了。诸葛亮知道孟达是个有着丰富变卦经验的家伙,怕他突然又变卦,就想了个办法,让他尽快兑现投降的承诺。

诸葛亮的智商确实很高,知道如果老是天天跟孟达这么偷偷往来,这事就有泡汤的可能,必须把孟达逼一逼。当然,现在孟达还是魏国的新城太守,他当然不能跑过去逼孟达。他不能跑过去逼,但他可以让魏国把孟达逼一逼——本来,就是魏国把孟达逼过来的,现在只是让他们加大一下力度而已。

诸葛亮用的这个办法,比较阴险。

跟很多起义故事一样,诸葛亮和孟达之间也有个联络员。这个联络员叫郭模。

郭模遵照诸葛亮的指示,在经过申仪的地盘时,故意把孟达要投降的小道消息泄露出来。

申仪原来跟孟达一样,也是在刘封事件中投降魏国的。现在是魏兴太守。

这两人虽然来路相同,算起来是同一战壕里的战友,可关系向来却紧张得很,不是你打我的小报告,就是我暗中踢你一脚。

这时申仪知道这个事之后,当然不会闲着,立马向魏国最高层报告。

本来,情节发展到这里,仍然在诸葛亮的掌控之中。

可诸葛亮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可以泄露消息,他可以有办法逼迫孟达一把,但孟达并不把这个泄露事件当一回事。孟达到了这时,居然自信得要命,认为魏国那些人没有谁是他的对手。他只把司马懿当成他的对手,说除非司马懿前来,别人来统统无效。

他的这个想法也很对头。但他的另一个想法就歪了。他虽然怕司马懿,但又死硬地认为,司马懿不可能前来。司马懿现在守在宛城,必须全力防备东吴的侵犯,任务重得很。而且,宛城离这个地方很远,道路也难走,即使前来,也要耗费太多的时间,等他的部队来到时,也已经全部累得举不起刀了,除了让他屠杀之外,没有别的选择。

本来,他知道申仪举报他之后也有点后怕,也想加快起义的步伐,早日回归蜀国人民的怀抱,早日脱离这个危险的境地。可这个想法才一产生,却又上了司马懿的大当。

司马懿在孟达投降到魏国的第一天起,就把他当作危险人物,不断地劝曹丕不要这么相信孟达。可曹丕不听。司马懿也没有办法。司马懿没有办法,但他那双眼睛却放不过孟达,即使在宛城当一把手,仍然密切关注孟达的动静。这时他接到申仪的举报,决定立即采取行动,要把孟达搞定。

孟达知道宛城离新城很远,路很难走,司马懿同样知道。但司马懿却一点不怕。他也知道孟达现在最提防的是他,但他更知道孟达是个马大哈。于是,他首先给孟达写了一封信,说孟达向来忠于大魏,忠于英明领袖。现在有人打小报告,说孟达要叛国投敌,要跳槽到蜀国那里去。这简直是血口喷人啊。他以前弃暗投明,从刘备那里跳槽过来,刘备的手下恨不得吃掉他。诸葛亮早就想把他捉拿归案,只是没有办法而已。谁能相信他会再投降过去?郭模算老几,而诸葛亮又是什么主儿?这样的事他能泄露出去?

孟达一收到这个信,马上就笑了,连司马懿都被自己忽悠,别人还能怎么样?于是,他就立即恢复大大咧咧的样子了。

人一大大咧咧起来,危机意识就会丧失。他就不想想,他平时跟司马懿没什么交情,为什么在这个敏感的时候会给他写这封信?如果他不那么得意,稍微冷静地思考一下,结果就会不一样。可这家伙现在已经无法冷静了。

司马懿在发出这封信后,立即进行战斗动员,要去把孟达捉拿归案。手下的那帮人一听,离孟达这么远,哪能说跑就能跑过去?而且,现在孟达跟吴蜀两国都有联络,形势严峻得很。另外,按规矩来说,要出兵也得先向皇帝打个报告,他批准了才可以出发啊。

司马懿却不听,现在是什么时候了?还向中央打什么报告?这个报告一来一回,要花多少时间?等得到答复时,人家的事已经顺利结束了,而且孟达这家伙是个纯粹的小人,一点诚信也没有。现在他正处于犹豫阶段,正是可以把他搞定的最佳时机。于是,他一面向中央报告,一面带着大军“倍道兼行”,向新城狂奔。仅八天,就出现在孟达的城下。

孟达突然看到司马懿的部队出现,也慌了手脚。这才知道司马懿那封信全是忽悠他的。

本来,诸葛亮老早就劝他赶快行事,否则,后果很严重。可他不听,还大大咧咧给诸葛亮写信说,宛城离有洛阳八百里,离新城有一千二百里。司马懿听到他要搞事了,一定先得向曹叡报告。这个报告一来一往,最快也得一个月。等他们的手续办好了,他的城防工事也做好了。一点不用怕他们。

诸葛亮一接到这个信就知道事情怀了。可诸葛亮也只知道事情坏了,却没有别的办法。他虽然跟东吴一起,同时派部队过去接应。但他在处理这个事情时,远不如司马懿来得果断。司马懿决定之后,当场拍板,要部队天天急行军,硬是抢在时间的前面,提前来到新城城下。而蜀吴两国的部队速度就慢半拍。

司马懿这一次行动很有全局观,他知道不但要对付孟达,而且还要对付蜀吴两国派过来的救援部队。所以,他早已派部队对蜀吴两国的部队进行拦截。当时,蜀吴两国的援兵已经向西城的安桥、木阑两个要塞进发,但却因为速度不快,被司马懿的部队死死拦住,一点进展也没有。

孟达这段时间跟诸葛亮通了许多信,对诸葛亮的感情很深,直到这时,仍然不忘记向诸葛亮报告:“吾举事八日而兵至城下,何其神速也!”我宣布搞事才八天,他就来到城下了,来得真是太快了。

他虽然很怕,但他知道他必须对抗到底。他现在再玩投降那是坚决行不通了。司马懿一点不给孟达喘息的机会,兵分八路,全面向孟达进攻。

新城的城池本来很坚固,而且三面临水,属于典型易守难攻的地方。按照孟达的水平,要守住这个地方几个月应该没有事。到时,蜀吴两国的援军就会到达。那时,司马懿再怎么厉害也没有办法了。

所以,孟达还是很有信心的。

但他有信心,别人却一点信心也没有。

现在没有信心的是孟达曾经的死党——邓贤。邓贤不光是他的死党,而且还是他的外甥。这家伙一点不为他的舅舅着想,看到司马懿攻得很猛,就动摇起来,觉得自己的舅舅最后肯定会玩完。舅舅一玩完,自己也会跟着玩完,那就大大的不值得了。于是,他就做了个决定,把舅舅出卖一下,自己以后还有条活路走。于是,在孟达坚守十六天之后,邓贤打开城门,把本来已经累得差不多没有力气的魏兵放了进来。

孟达突然看到敌人冲进城来,这才知道自己的外甥投降了敌人,心里很愤怒。可愤怒又能怎么样?

新城三面临水,易守难攻,同时也很难逃出去。人家从那仅有的城门里杀进来,也等于是堵塞了孟达逃跑的通道。于是,在孟达决定逃跑时,他才知道,自己已经逃跑无门了。最后,孟达在无穷无尽的愤怒和后悔中成了司马懿的刀下鬼。

司马懿这一招使得魏国的一场边界危机全部化解。单从这次行动上,我们完全可以看出,司马懿也是个军事天才,很有曹操的风范。

反过来看诸葛亮就知道,诸葛亮在策反孟达时很有一套,也很会抓住机会。但他只会抓住机会,却没有把握好机会。他只忙于开动脑筋去逼孟达抓紧时间搞事,自己的行动却十分缓慢。按说,这个事件对于蜀国来说,绝对是天大的好事,也是个天大的好机会,一定要把这个机会牢牢控制在手才对。因此,他最应该做的是一边逼孟达赶快把事情做好,一面组织力量去接应。如果他早点派出精锐部队开过去,司马懿那支从千里之外狂奔而来的疲劳之师能是他的对手吗?可他只是在那里被动地等着孟达举事,只把目光放在汉中,死死抱住从汉中北伐的老理念,终于错过了这个绝佳的机会。

新城是以前曹丕为了奖励孟达,把三个郡合成一个郡后交给孟达的,地皮很大,人口也众多。而且新城处于魏、蜀、吴三方的交界处,其战略地位几乎可以跟荆州相提并论。拿下新城,不但多了一个向魏国制造麻烦的点,而且也打通了跟吴国联合的捷径。可惜,诸葛亮却没有看到这一点,没有全力去把这个地方拿下,改变历史的机会就又渺茫了一分。

司马懿在此之前,虽然多次向曹操献上计策,而且事实已经证明,他的那些计策绝对正确,但曹操却很少采纳他的意见,更没有让他跟枪杆子发生任何关系。在曹操的时代,他还是一个纯粹的文官。直到曹丕当权,他才得到重用,逐步成为军方人物。他这是第二次带兵打仗,显出了他强大的军事才能。可以说,在三国时代,能像他这样千里奔袭获得成功的,除了曹操,还真没有谁比得上他了。

这次战斗,可以算是司马懿和诸葛亮的第一次交手。虽然双方没有直接面对面,但都在利用孟达制造的这个平台,隔空较量了一次。这个结果大家已经知道,是司马懿笑到了最后。

而且司马懿还继续笑下去。

司马懿继续笑下去,肯定有人又要倒霉了。

这次倒霉的人不是诸葛亮,而是申仪。

申仪成功地举报了孟达,最后让司马懿杀过来把孟达搞定,心里很爽,觉得自己真了不起,以为自己更幸福的日子就要到来了。

可司马懿却不让他继续过幸福生活。

司马懿不但看孟达不顺眼,看申仪也不顺眼。于是,睁着那双眼睛找到申仪的一个把柄。

原来申仪不但有打小报告的特长,还有刻章的特长。他到处给人家刻章办证,而且效益真不错。他刻的是官印。谁给得钱多,他给你的印就大。大家听说之后,都排队过来请他刻章。于是,他的生意很火爆。

司马懿知道后,也不请示一下曹叡,立即把申仪抓了起来,然后送回洛阳,从此被监禁起来。申仪这才知道,自己给别人刻章,最终吃亏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ysxl/lsqw/4311.html

上一篇:首次北伐
下一篇:难关终于过去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