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野史传说 > 历史趣闻

首次北伐

历史大观园 历史趣闻 2020-06-02 23:03:15 0

开头很顺利

孟达事件一直闹到第二年,也就是太和二年的正月才宣告结束。

孟达失手,使几乎到手的新城又丢掉,不知道诸葛亮当时的心情到底怎么样。但他仍然在汉中那里做足北伐的所有准备工作。

诸葛亮这时也碰到了一个北伐的良好时机。

现在魏国镇守长安的第一把是夏侯楙。夏侯楙的老爸就是那个在战场上被黄忠砍掉脑袋的夏侯渊。夏侯渊虽然死得难看,但他还是很有水平的。而他的这个儿子却一点水平没有。他是夏侯家的官二代,娶了曹操的女儿清河公主,所以,曹丕就让他接替了夏侯渊的职务,成为长安的一把手。曹操还活着的时候,对西部地区高度重视,一直让很牛的手下当长安的一把手。以前是夏侯渊,夏侯渊掉了脑袋之后,是曹彰。这两个家伙不但是曹家的人,而且又是很会打做仗的将军,属于政治过硬、业务精通的人士。有的时候,曹操还到长安那里住上一阵。

可曹操一死,曹丕怕他的兄弟们有了兵权,会对他下手,因此急忙夺了曹彰的兵权,让他“就国”。但长安总得有人去守。于是,他觉得这个夏侯楙很不错,对他很忠心。他这时只考虑到夏侯楙对他忠心耿耿,却没有想到,他的军事能力却很一般。

这个人事安排对于诸葛亮来说,绝对是个历史性的机会。

诸葛亮确实也抓住了这个历史性的机会。

但是,诸葛亮却不把这个机会看得很重。他只在意他自己的准备工作。他认为,经过两年多的准备,他现在已经有能力跟魏国叫板了。至于魏国让谁来当他的对手,那是魏国的事,跟他无关。

他在汉中开了个大会,发布北伐动员令。

魏延这时站起来发言,提出了那个有名的建议:“现在魏国长安最高首长是夏侯楙。据我所掌握的情报,这个夏侯楙是个驸马爷,一点水平也没有。他越没有水平对咱们就越有利。可以趁这个机会,让我带五千部队从小道狂奔过去,不用十天就可以到达长安城下。夏侯楙看到咱的部队突然出现在那里,肯定会怕得要命。他一怕起来,就会丢下长安逃回洛阳。这样长安城中就只剩下那些庸才,哪是我的对手。于是,长安就可以到手了。敌人如果在东边集结力量要夺回长安,至少需要二十多天。那时,你的大军已经开到了,一点不怕他们了。长安一到手,西部地区就全落入咱的手中。”

他的原话是:“闻夏侯,主婿也,怯而无谋。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闻延奄至,必弃城逃走。长安中惟御史、京兆太守耳。横门邸阁与散民之谷,足周食也。比东方相合聚,尚二十许日,而公从斜谷来,亦足以达。如此,则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矣。”

魏延的这个建议,当场被诸葛亮一票否决。

诸葛亮否决这个建议的理由是,这个战术是个冒险战术,还不如稳扎稳打,大家集中起来,在大路上浩浩荡荡地走,进展顺利就可以很稳稳当当地拿下陇右地区,一点不冒险。

由于当时是诸葛亮掌权,两人并没有继续争论下去——魏延当然很想争论,但诸葛亮不同意。当时没有发生什么争论,但后来人们却不断地因为这事争论不休,直到现在仍然为这事大吵大闹,有的说魏延的建议绝对正确;有的说,诸葛亮的话才是硬道理。同意魏延建议者认为,当时蜀汉的力量就那么一丁点,要取得胜利,只有采取奇袭的战术,才有胜利的可能,如果跟人家硬碰硬,那是永远没有胜利的把握的,而且后来的事实也无情地证明,诸葛亮以及后来的继承人都采用平稳的战术,结果都以失败而告终。既然是在打一场没有必胜的战争,为什么不冒一下险?或者还能有胜利的可能。诸葛亮的支持者却坚定地认为,正是由于当时蜀汉的力量太过薄弱,实在是冒不起这个险的。如果魏延那支部队弄不好,全军覆没,那是蜀国的巨大损失,对蜀国的打击将是沉重的。所以,诸葛亮的求稳坚决没有错。

各说各有理,只可惜历史不可能真的像玩游戏一样,玩不下去了,可以重来一次。

诸葛亮是个过分求稳的人,如果他稍微放松一下,估计孟达事件就会取得圆满成功。

诸葛亮否决魏延的建议后,终于稳妥上路。他认为,他这次北伐即使不成功,但拿下陇右诸地是绝对有把握的。

诸葛亮还是玩了一点花招的。他到处宣扬自己要从斜谷直奔郿城,大规模地制造战争气氛,然后派赵云和邓芝带着一支部队在箕谷大喊大叫,用来忽悠魏国。

消息很快就传到魏国。

曹叡也知道夏侯楙是做不成事的,立即派曹真出马,全权负责关右地区的军事,全力对付诸葛亮的来犯。

诸葛亮在这次北伐中,显示了他严谨的工作作风,部队从上到下军容整齐,而且号令严明,不管从哪个方面看,都是一支文明之师、威武之师、雄壮之师。此前,魏国高层有一个共识,刘备死掉后,蜀国已没有什么人才了,这几年蜀国那边一点动静都没有,估计国力已经非常疲软,只能在那里等他们去打了。因此,已经不把他们放在心上了。哪知,突然看到诸葛亮带着部队旗帜鲜明地出现,便都有点慌乱起来。

高层都有点乱套了,基层政府的那些人就更不用说了,看到蜀兵牛烘烘地开来,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更不用说战斗准备了。天水、安南、安定几个郡相继投降。于是,扯掉魏国的招牌,换上蜀汉的旗帜。

诸葛亮根本不费一点工夫,光靠那几声大喊大叫,就得了三个郡。

关中其他郡的人看到三个郡这么快就无条件投降了,也都跟着怕起来,不知道下一步是该投降还是逃跑。

魏国高层那些人士知道后,也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一点办法没有。整个会场都是悲观的情绪。

但曹叡却一点不在乎,说:“好像形势没那么糟吧?诸葛亮如果只躲在蜀中,依靠大石山区坚守着,我们是什么办法也没有。本来,我老是觉得没有办法把他引诱出来。可现在他却把头伸出来,这不是出来送死吗?”于是,曹叡亲自带着步骑五万大军,让张郃作为军事指挥官,向西过来与诸葛亮对抗。不久,就来到了长安。

诸葛亮这时的情绪仍然很稳当,反正他认为,不管谁来跟他面对面,他都得这样打下去。当然,在选择自己的首发阵容时,他还是很用心的,他必须选一个自己喜欢又有水平的人首发,务必旗开得胜。

于是,马谡出场。

后来的证明,诸葛亮是在一个正确的时间用了一个错误的人去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

但当时诸葛亮并不知道他的选择是错误的。

马谡的军事理论水平很高,比魏延还高,估计比刘备也高。刘备老早就看出这家伙的军事理论水平很高,但战场操作能力很差。他肯定在刘备面前吹过牛,可刘备一听就知道他的话全是虚的,不是一个合格的战地指挥官。于是,在录用他的时候,就只听他讲课,不让他上战场。

刘备不但对马谡看得很透,对诸葛亮也看得很透。他知道,他死之后,蜀国的大权会无可避免地全面落入诸葛亮之手,知道诸葛亮一定很欣赏马谡,所以在临死的时候,还特别告诫诸葛亮,此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当时马谡在整个蜀汉的阵营中,根本算不上什么角色,可刘备居然在那个时候重点提到他,作为最后的心里话向诸葛亮交代,可见刘备是把防范马谡当成一件重大的国事来看的。

那时,诸葛亮很听话,对着将要死去的刘备使劲地点头,可刘备一死,刘备的那番告诫也死了。

诸葛亮继续天天跟马谡聊,越聊越觉得马谡是当代最牛的军事家,越聊越想尽快让马谡带着部队去冲锋陷阵,把魏、吴两国狂扁到死。至于刘备的那个告诫,诸葛亮则完全忘记了。

为什么诸葛亮会觉得马谡这样的人是个大才?我想,这可能跟诸葛亮的经历有很大的关系。诸葛亮从二十七岁开始出山。而他出山时提出的《隆中对》,也是个理论的空架子,是个很好的设想。之后,他追随刘备,干的都是地方工作,没有过上前线的经历,对理论就特别崇拜。因此,魏延那些打出来的将领,在他心目中就显得没有文化,就不为他所重用。实践派不被他重用,那些理论派当然就被他看好了。

于是,诸葛亮当场任命马谡为先锋,让他去扫平前进的道路。

于是,当时蜀国最能打的魏延和吴懿等人就陪着诸葛亮在那里等着马谡的捷报频传。

马谡拿了委任状后,心情爽得要命,带着部队牛烘烘地开过去。

失街亭

本来,在这一场较量中,两国部队人数是对等的,而且部队的战斗力也一样强悍,但诸葛亮的声势比曹叡的大多了,士气也高得不止一截,按说,双方面对面地开战,诸葛亮的胜算比曹叡还要大。

当然,这是按常规出牌的结果。

可打仗最要命的就是,大多时候是不按常规出牌的。

首先是诸葛亮不按常规出牌。他的常规牌应该是魏延。可他却把马谡当成最牛的牌打出。

而曹叡出的牌是真正的牛牌,他派出的先锋是张郃。

张郃是什么样的人,根本不用多嘴了。

于是,双方在街亭那里面对面。

诸葛亮太需要这场胜利了,所以,他给马谡的部队人数很多,装备也很精,完全可以让马谡很完美地打好这一仗。

可马谡却没有打好。

他在刘备手下干了这么多年,虽然天天在领导面前显摆自己的军事水平,把自己也吹成当代的大军事家。可刘备却从没有重用他,不让他上战场,让他很郁闷。诸葛亮虽然很看好他,一有时间就叫他过来聊天,而且一聊聊到天亮,但由于这些年来一直没有打仗,他的那些理论仍然是理论,没有被证明的机会。这时,终于有了上战场的机会,当然得好好表现一下。

虽然诸葛亮事前也曾给他提过作战的具体办法,但他一到前线,就不把诸葛亮的话当话了。马谡第一次带兵,一路上觉得当将军的感觉真好。然后就觉得诸葛亮的话虽然不错,但他认为自己的水平更不错,于是,他就决定不把诸葛亮的话当话。他认为,他这一次一定要好好表现,让天下人惊艳一番,让诸葛亮更加惊喜一场,让刘备的预言彻底破产。

关于这场史上有名的战斗,《三国志》里没有细节描写,只是这么两句话:“统大众在前,与魏将张郃战于街亭”,马谡“舍水上山,不下据城。张郃绝其汲道,击,大破之,士卒离散”。——马谡一到目的地后,所有的部署都乱七八糟,而且还远离水源,带部队跑到山上去安营扎寨,却不在城里死守。张郃本来的部队并没有多少,对这场战斗的信心并不大,以为能把蜀兵拦在这个地方就已经可以了。哪知,到了现场一看,马谡居然这样部署兵力,立即命令部队发动进攻。于是,蜀兵被打得大败。

《三国演义》对这场战斗也有大段的描写。先把马谡的刚愎自用渲染了一把,还让王平出场,劝他一通,但他不听。然后根据他的理论,把部队放到山上,说这样可以“居高临下,势如破竹”。王平又指出这是死地。他又搬出兵法:置之死地而后生。最后,被人家截断了水道,困在山头,打得大败。那场战斗的过程,是不是真的这个样子,我们都已经不明真相。但他最后被张郃打了个全军覆没倒是实实在在的。

如果只是马谡的失败,那也没有什么。可街亭一失,诸葛亮的主力部队也展不开手脚了。当诸葛亮知道马谡在前方已经被打败,立即感到进无所据——再前进只有继续送死,于是,宣布撤回汉中。

诸葛亮第一次轰轰烈烈的北伐就这样结束,开头很华丽,结尾很难看。在魏国看来,这事就这样了结了,可在蜀国那边仍然没有完。

像很多历史惯例一样,打了胜仗要开个表彰大会;打了败仗,就得追究一下责任,总结一下教训。

马谡打了个这个不该失败的败仗,拼了老命逃回来。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他逃了回来之后,立即去见诸葛亮,承认自己坏了大事,请丞相大人从重从严处理。最后,诸葛亮流了一大把痛苦的泪水,手一挥,说军法从事。这个情节,我们称之“挥泪斩马谡”,把诸葛亮大义灭亲、赏罚分明的那一面表现得十分突出——虽然打大了败仗,但诸葛亮的形象更加光辉了。

其实历史事实跟这个情节是有点差别的。

马谡吃了败仗之后,真的拼命跑了回来。但他知道,按丞相大人的做事的风格,是不会放过他的。因此,他并没有直接去见诸葛亮,而是跑到向朗那里先躲着。想让向朗去向诸葛亮求情放过他一马。

可诸葛亮能在这方面松动吗?诸葛亮虽然很看好马谡,可他本来更看好这次北伐。现在北伐失败了,他还能看好马谡吗?他立即下令,把马谡捉拿归案——并没有立即砍头,而是只投入监狱里。

当时,很多人都认为,马谡虽然打了败仗,但他确实是个人才,现在正需要人才,还是把他留下吧。

但诸葛亮不同意。

大家也没有话说了。反正重用马谡的是诸葛亮,现在要杀他的也是诸葛亮,跟他们无关。他们求了情,算是完成了他们的义务。

马谡下狱之后,没几天就走到生命的尽头,在狱中“物故”了。

“物故”是什么?物故就是死了。

也就是说,马谡等不到刀斧手把他押赴刑场,他就先死了。他死前还给诸葛亮写了一封信:“明公视谡犹子,谡视明公犹父,愿深惟殛鲧兴禹之义,使平生之交不亏于此,谡虽死无恨于黄壤也。”这信的意思就是:我跟丞相的关系就像父子关系一个样。我很明白当时舜杀鲧然后重用大禹的意义。所以,现在我死而无恨。

诸葛亮虽然恨得咬牙切齿,但他对马谡还是很有感情的。知道马谡死后,不但没有大骂下去,反正“自临祭”。当时,“十万之众为之垂涕”。说明马谡这个人还是不坏的。

对于诸葛亮这次挥泪斩马谡,后来也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当然是诸葛亮的支持者,其理由全面抄袭诸葛亮的理由。诸葛亮的理由就是他在回答蒋琬为马谡求请的那一段话:“孙武所以能制胜于天下者,用法明也;是以扬干乱法,魏绛戮其仆。四海分裂,兵交方始,若复废法,何用讨贼邪!”

反对的人是以晋代习凿齿为代表的言论。他对诸葛亮的这个行为评论得相当激烈:“诸葛亮之不能兼上国也,岂不宜哉!夫晋人规林父之后济,故废法而收功;楚成首次北伐得臣之益己,故杀之以重败。今蜀僻陋一方,才少上国,而杀其俊杰,退收驽下之用,明法胜才,不师三败之道,将以成业,不亦难乎!且先主诫谡之不可大用,岂不谓其非才也?亮受诫而不获奉承,明谡之难废也。为天下宰匠,欲大收物之力,而不量才节任,随器付业;知之大过,则违明主之诫,裁之失中,即杀有益之人,难乎其可与言智者也。”

这句话的主要意思就是说,以前晋国能放过那个多次打败仗的荀林父,算起来是废了法,但却收到了功效;楚国杀了得臣,虽然是严格执法了,但后来仍然吃败仗。现在蜀国只待在边远山区里,资源不多,人才更没有,偶尔出现了个马谡,最后却还拿他来开刀。想让事业做大做强,实在太难了。而且,刘备曾明确告诫过,马谡不能大用,可诸葛亮硬要大用。最后失败了。一个权力强悍的宰相,只想成就大事业,却不会量才用人,又不听刘备的话,自己犯了错误,又杀有用之人,实在算不得聪明的人。

当然,诸葛亮也知道把全部错误都套到马谡的头上人家是不服的,他也知道,最主要的责任是在他那里——因为,他在部署任务,大家都曾强烈要求让魏延和吴懿去。可他不听,结果大败。他不负点责任是过不了关的。于是,他在马谡的灵前泪奔泪流之后,立即上书,“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没几天,刘禅的处理意见下来了:以亮为右将军,行丞相事,所总统如前。把诸葛亮的职务降为右将军,代理丞相,所有的权力也跟以前一样。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个降职跟不降职是一个样的,是忽悠人的。但大家都甘心受诸葛亮的忽悠,觉得诸葛亮真是大公无私,真的赏罚分明,自己犯错误了也要处分。于是,他就成了千古良相。其实,他只是个善于把一个错误包装得无比华丽而已,让一个本来不可原谅的错误变成一个闪亮的优点。

他这次除了搞定马谡之外,还诛“李盛,夺将军黄袭等兵”。

既然是赏罚分明,就不光有罚,也得有赏。这次被赏的人员有王平、赵云等几个人。王平本来是马谡的副手,在马谡进行错误的军事部署时,他曾经提过反对意见。但反对无效。后来,在马谡大败时,只有他带着自己的部队一千多人“鸣鼓自守”。张郃一看,就以为他有埋伏而不敢打来过。王平看到张郃不敢打过来,就慢慢地带着部下收拾行李,安全撤回。诸葛亮马上为他请功,并当场提拔他当了参军——这可是以前马谡的位置,进位讨寇将军,封亭侯。赵云和邓芝那一路本来就是作为疑兵在那里喊打喊杀,带的旗帜比武器多,主力部队一打了败仗,他们就更不能支撑下去了。由于赵云作战经验丰富,所以虽然打了败仗,但损失并不大。不过开始时,诸葛亮不明真相,仍然要处分一下赵云,降为镇军将军。

赵云的心态很好,一点意见没有,接受了处分。

后来,诸葛亮把这事想了一遍,觉得赵云和邓芝这一路虽然也跟着打败仗,但士兵并没有多大的损失,就把邓芝叫了过来问他:“街亭打了败仗,各路部队都损失巨大,兵打不着将,将找不见兵。可你们那一路却还是很整齐地撤了回来。是什么原因?”

邓芝说:“赵云亲自断后,带着军队在后面跟敌人死拼,连军用物资也一点不丢掉。其他人当然就不会乱了。”

诸葛亮这才知道,处分赵云实在是一个错误。当时赵云手里还有很多布匹之类的军用物资,诸葛亮就批准他可以拿来分给跟他撤回来的将士们。可赵云却不同意:“打了败仗,哪还有什么奖励?还是把这些东西都上缴到国库里,等冬天到了,再发给大家过冬吧。”

诸葛亮一听,当场感动起来,表示坚决赞同他的这个建议。

诸葛亮的这次北伐,可以说是以完败而告终的。要说明一点,就是把他打得完败的人是曹真和张郃,而不是像《三国演义》义里所说的那样,是司马懿过来跟他打的。当时司马懿仍然在宛城,天天睁着那双眼,死盯东吴的动静,跟诸葛亮一点关系也没有。罗贯中在小说中硬是把司马懿扯过来,我想其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把魏国最牛的人拉出来,诸葛亮的失败就不那么难看了;二是还在这个情节时安排了个“空城计”,让诸葛亮在大败之余,还玩了司马懿一把。最后还给读者们一个错觉,最后赢的不是司马懿而是诸葛亮。看起来,好像诸葛亮很牛,其实是罗贯中很牛。

这次北伐虽然完败,本来到手的三郡又丢了,但诸葛亮仍然有收获。

他的收获就是得到了后来大大有名的姜维。《三国演义》里把诸葛亮收姜维的经过写得很给力。说诸葛亮被姜维袭击,差点被他抓住,然后就决定把这个小子拿下,培养成自己的接班人。其实,姜维根本没有跟诸葛亮交过手。

姜维是天水人,他的老爸叫姜冏,曾是天水的功曹,也是个有胆量敢拼命的人。后来,当地的少数民族动乱,他旗帜鲜明地站在政府这一边,为了保护太守,献出了生命。他一献出生命,姜维就成了没爹的孩子。不过,政府没有忘记他是姜冏的后代,在他成长之后,就让他当了官员。没多久,领导就发现他是个人才,让他参与管理本郡的军事。那时,他大概相当于天水郡的武装部长。

如果他只在天水混,真的从基层做起,恐怕也混不出什么名堂来。

可就在这一年,诸葛亮北伐了。诸葛亮北伐,让马谡直接成为最倒霉的人物,但却让姜维的命运发生了历史的转折。

大家看到诸葛亮的大军旗帜鲜明地开到,当然都高度紧张起来,都得组织起来应付诸葛亮的军事行动。天水处于前沿,因此,天水太守马遵比谁都紧张。他带着姜维等本郡高层跟着雍州刺史郭淮到各地视察。

可他们视察工作才开始,陇右各县听说诸葛亮大军杀了过来,就都情绪不稳定起来。郭淮知道后,立即改变视察方向,回上邽守备。本来,这也没有什么。可马遵在这个时候,突然怀疑姜维起来,怕姜维突然倒向蜀国的阵营,自己可就成为人家的战俘了。于是,他一声招呼也不打,偷偷地跟在郭淮后面,也跑到上邽去了。

姜维有事要找领导汇报,这才发现领导已经跑了,便也沿着领导的逃跑线路跑到上邽。

哪知,他到上邽时,城门已经关得紧紧的,他怎么大喊大叫,人家也不开门。

姜维总不能就这样待在城外。于是他就又跑到冀县,想在那里过几天。哪知,冀县的老大这时也跟马遵保持高度一致,硬是把本来跟蜀国一点不搭界的姜维当成蜀国的友好人士、魏国的公敌对待,拒不给他开门。

姜维这才害怕起来,知道再在这些城门前转来转去,最后肯定是脑袋不保。于是,他一咬牙,主动跑到蜀国的阵营里表示投降。

诸葛亮当时已经败得一塌糊涂,突然得了个降将,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当然很高兴。诸葛亮把姜维叫过来面试了一番,发现他还真是个人才,不但胆量好,而且水平也不错,马上就让他当了仓曹掾,掌管军事。

这次失败虽然很难看,其实士兵的损失并不十分巨大,所以,过了一段时间,大家又向诸葛亮提议,可以立即再进行一场战争。

诸葛亮却不同意。他是个讲究稳扎稳打的人,刚刚失败,哪敢立即再战?他对大家说:“大军在祁山、箕谷,皆多于贼,而不破贼,乃为贼所破,此病不在兵少也,在一人耳。今欲减兵省将,明罚思过,校变通之道于将来;若不能然者,虽兵多何益!自今以后,诸有忠虑于国者,但勤攻吾之阙,则事可定,贼可死,功可足而待矣。”意思是说:前次北伐时,咱们部队人数比曹魏的还多,可最后却被人家大败。所以,打仗并不绝对取决于部队人数的多少,而是看看统帅的水平。现在正准备来个精兵简政,老老实实地加强内政建设,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然后再想别的办法。否则,就永远难以成功。以后,大家要多向我提意见,多多批评我的错误。这样,我们就可以强盛起来,敌人就会被我们打败。

诸葛亮是这场战争的失败者,而胜利者显然就是曹真。

曹真在诸葛亮退走之后,立即出兵,把原来投降蜀国的三个郡都搞定。于是,那一带又跟没有事一样。

虽然《三国演义》里并没有把曹真写得很有水平,就连他的这次功劳也被套到司马懿的头上。其实,他还是很不错的。他通过跟诸葛亮的这次交手,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总结,得出一个结论:诸葛亮经过这次失败,以后再搞事时,不会再从祁山出来的,而是会选择陈仓作为突破口。于是,决定提高那里的防务级别,让将军郝昭到那里当老大,修建了城池,等待诸葛亮的第二次北伐。

后来的事实证明,他的这个措施十分正确。

诈降,又是诈降!

曹叡在长安当曹真的坚强后盾,在取得胜利之后,也回到了洛阳。

可他才高兴没几天,东吴那边又出来搞事。

孙权大概看到诸葛亮在西边搞得很有声势,也决定出来玩一玩。

这一次,他没有跟以前一样,带着大家坐着战船横渡长江,然后闹哄哄地上岸杀向敌人,而是玩了个计策。

他把鄱阳太守周鲂叫来,叫周鲂去骗一下曹休。

周鲂说:怎么骗啊?

孙权说:“找几个著名的山越老大,这些山越老大一定要著名到魏国高层也听说过的。然后让他们去跟曹休联合,说要起义,请曹休带兵过来接应。曹休一相信,咱就可以砍下曹休的脑袋了。”

周鲂想了一想,说:“山越老大的素质太低,诚信度向来很低,只怕事情还没有开张,他们就已经泄露了消息,曹休就上不了钩了。还是让我亲自跟曹休联络,说是受了你的问责,害怕被杀头,打算带着部队投奔他,请他过来接应。”

孙权一听,这也是个好办法。当年周瑜和黄盖也这么做过,那个苦肉计连曹操都上当。曹休的智商比曹操差了不止一个档次,肯定会很干脆地上当。就批准了周鲂的建议。

于是,过不了几天,有关部门不断地到周鲂那里调查。最后,周鲂就在鄱阳郡门割了自己的头发来谢罪。

曹休这些年来虽然很老实,但他那双急于立功的双眼老是盯死南边。对周鲂被查的情况看得很清楚。他听说这事之后,心情很爽,觉得孙权放着那么多官员不调查,却来调查一个边防太守。要是这个边防太守想不通,不来个举郡投降才怪。在他的这个想法还热乎乎时,周鲂的信就到了。

周鲂在信中说,自己辛辛苦苦为孙权守边疆,现在居然想杀他的头。自己再不投降能怎么办?如果曹休相信他,就请过来接应一下,如果不相信那就算了吧。反正他是起义定了。

虽然当年黄盖也是一封类似的信,让曹操上了当,最后被人家一把火烧得屁股冒烟,迅猛发展的势头从此打住,教训不可不谓深刻,但曹休现在已经把这个血的教训全部丢到了脑后,一看到周鲂的信,心里就狂爽。

曹休马上带着万分激动的心情向曹叡进行了汇报,请曹叡批准他去接应周鲂。要是成功了,鄱阳郡就是大魏的了。

曹叡一接到报告,心情也万分激动起来,叫曹休按计行事,可带着他的本部人马十万去接应周鲂,然后叫司马懿也带着本部人马准备向江陵进攻,命令贾逵也向东关进军,要对东吴来个全面开战。要是这样就可以打倒孙权,以后蜀汉那块地盘就好处理了。

在这两个人脑袋高度发热的时候,司马懿很冷静,说不要上人家的当。贾逵也说:“敌人在东关没有防备,肯定是在皖城集合部队,曹休深入与敌作战,必定失败。”

但曹叡不听。

东吴这边更是做好了准备。

当年的八月(即太和二年的八月),孙权来到了皖城。他看到曹休上当,心情比曹叡更好。他要求大家在这次大战中务必完胜,务必拿下曹休——不拿到曹休的活人,也要拿到曹休的死尸。

这一次,他决定让东吴最猛的牛人陆逊出场。他任命陆逊为大都督、赐以黄钺,并在皖城执着马鞭接见了陆逊。向大家表明,现在陆逊是军队的最高领导人,打仗的事由陆逊全权负责。

然后,任命朱桓和全琮为左右督,各带三万人出战,与曹休对抗。

曹休按照与周鲂的约定带着部队出来接应。哪知,暗号打了无数次,也不见周鲂的起义部队开过来。最后等得耐心全面消磨殆尽后,终于看到几支大军开了过来,正想高兴一下,却发现,这个大军根本不是周鲂的大军,而是陆逊的大军。

曹休虽然智商不高,但也知道上了当。如果他在这个时候抓紧时间撤退,估计后果的严重性会降到最低点。可这家伙也是个要面子的人,觉得自己上了人家的当,已经丢了面子,再夹着尾巴逃跑,这个面子就会丢得更彻底。而且,他的手里也掌握十万大军,陆逊的手里未必有十万部队呢。于是,面子一撑、胆子一壮,下令战斗到底,这个世界究竟谁怕谁。

东吴诸将看到曹休进了他们的圈套居然还死硬地往里面闯,都高兴得要命。

朱桓对孙权说:“曹休是因为姓曹才得以当上魏国军队最高领导人的,其实真本事是一点也没有的。现在他跟咱们硬拼,结果除了大败没有别的结局。他一打败仗,肯定会从夹石、挂车狂逃回去。这两个地方都险要得很。如果派一万士兵在那里砍下柴火,断了他的退路,曹休再怎么有本事,也逃不出去而成为我们的战俘。如果运气一上来,曹休说不定会向我们投降。如果这家伙一投降,当我们的带路人,那么我们就可以来个长驱直入,拿下寿春,然后把淮南一带划进我们的版图,把许昌和洛阳从中间隔开。这可是历史性的机会啊。”

孙权听了很兴奋。可孙权就有一个特点,虽然自己已经到了兴奋点,但还是请陆逊过来,征求一下陆逊的意见。

陆逊虽然水平很高,关键时刻也能来个出奇制胜,但总体而言也是个比较求稳的人,听了这个方案,只是说个“不可”。至于“不可”的理由也没有给出。

孙权也不追问,又直接同意了陆逊的“不可”,于是,没有按朱桓的方案行动。

在曹休决定就是上当也要打下去,硬要在上当中打一场胜仗的时候,魏国高层也出现了争论。

蒋济首先发言:“现在曹休深入东吴境内,直接与孙权最能打的部队对垒。而东吴的朱然等人都在上游,时刻都可以截断曹休的后路。我看曹休再打下去,麻烦会很大的。”

满宠也同意蒋济的话,进一步说明:“咱们的曹将军虽然聪明,脑袋好用,但作战的经验一点不丰富,其他阅历很多,但战斗阅历太少。现在他进军的线路是背靠着湖泊,旁依着长江,进军很容易,要退下来就困难重重了。这可是战争的大忌。还是请他小心一点才对。”

曹叡还没有答复,曹休已经在石亭跟陆逊全面交战。

战斗的结果,跟蒋济和满宠他们的预测没一点差别。此战,陆逊兵分三路,自己亲自带着中路大军,朱桓和全琮分别带着左右两路大军,冲击曹休老早就埋伏在那里的伏击部队——本来曹休的部队埋伏在这个地方,是要伏击东吴追来的部队。可他的部署全在人家的掌控之下,这个埋伏毫无用处。最后,曹休毫无悬念地被陆逊打得大败。

曹休看到士兵们除了拼命逃跑之外,一点抵抗力也没有,知道在这个时候,自己再怎么勇敢作战,也是挽回不了失败的结局了,于是带头狂逃。

陆逊的部队就在后面猛追、狂杀,一直追到夹石,“斩获万余,牛马骡驴车乘万两,军资器械略尽”——只要是曹休带过来的,统统成为陆逊的战利品。如果当初陆逊采纳朱桓的方案,现在曹休也会名列陆逊的战利品清单。

幸亏贾逵没有全部听从曹叡的安排,而是只带着他的部下水陆并进,一路下来,走了两百里,抓到几个吴国人,一问,知道曹休果然已经大败,正被陆逊追得满世界跑。现在吴国的部队正奔跑过来,要截断夹石,把曹休堵死在那里。

大家一听都有点怕了起来。曹休的十万大军都被陆逊打得满地找牙,连他自己都可能成为人家的俘虏了,他们就这几个兵,一点抗打能力也没有啊。还是等上级派更多的部队来吧。

贾逵说:“你们的这个想法绝对不正确。现在曹休的形势是对外兵败,对内绝路,前进那是找死,后退又没有路,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估计都支持不到天黑了。现在敌人虽然很强悍,但他们也有他们的顾虑。他们的顾虑是因为他们没有后续部队跟上来,因此也只敢追到夹石,最终目标就是在那里把曹休海扁一顿,然后扛着战利品回去。如果突然看到咱们的部队出现,一定以为咱的大军已经来了。他们一这么认为,就会立马退兵。如果我们硬是在这里等待后面的大军,把时间浪费掉,敌人已经把险要之处断截,我们的兵再多也没有用了。”

贾逵下令雄赳赳前进。除了生猛地敲锣打鼓外,还让士兵们沿路到处插旗,作为疑兵。

东吴的部队一看到魏国的部队开到,也不仔细去侦察研究一番,就主观地认为,魏国的大军开到了,再打下去就没有好处了,还是保住这个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要紧,立即撤退。

早就做好被东吴砍死的思想准备的曹休这才逃了出来。

贾逵带着部队守住夹石,拿出粮草让曹休的部队有吃有喝,曹休的部队这才回过神来,脸上的血色这才回流。

此前,曹休一直看贾逵不顺眼,两人的关系有点紧张。哪知,最后曹休硬是靠贾逵救回他的性命,让曹休心里实在郁闷得要死。

曹休本想通过周鲂的投降赚东吴一个大便宜,要是效益大了,可以算是报了当年曹操的赤壁之仇,效益不大,也算是玩了东吴一把,在自己的功劳簿上多写几笔。哪知,最后却上了人家的当,被陆逊打得差点连命也要不回来。按照当时的法律法规,皇帝是要问责的。

曹休这时自觉得很,回到首都后,就在第一时间里给曹叡写了一封信,深刻地进行了一次反省,全面地检讨了自己的错误,请曹叡对他严肃处理。

当然很多人都恨不得要把曹休处理了,这样他的位子就空缺出来了。可曹叡却就是不处理,理由很简单:因为曹休是宗室!

曹休虽然全部免责,继续当他的军方第一牛人,但他的心理素质太不上档次,一天到晚老是为这事郁闷。曹休郁闷了一段时间,就犯了古代名人的那个常见病——疽发于背。这个病在那时是个不治之症。没几天,曹休就在郁闷中死掉了。

曹叡在曹休死掉之后,立即任命满宠为大都督。

这一战在《三国演义》里是一点不牛的。其实,这次大战的规模并不比诸葛亮那些北伐的规模小,而且孙权取得的胜利也是十分巨大的。连魏国的曹休都被他玩得吐血,没几天就郁闷而死——虽然曹休没有被陆逊砍死在战场上,但曹休因为这个失败而最终死掉,跟被打死在战场也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了。

这是一场东吴与魏国最高军队牛人的较量。魏国出场是他们的大司马曹休,而东吴的前敌总指挥是大都督陆逊。其级别已经差不多到最高点了。这次战斗再一次体现了陆逊的军事能力以及他的军事风格。陆逊的军事能力非常强悍,一出手就能取得胜利。但也再一次体现了他保守的性格。如果他敢于冒险,敢于出奇兵,听从朱桓的方案,预先就派部队过去断掉曹休的后路,那么,曹休就是再怎么狠也逃不去。但他却采取稳扎稳打的办法,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成绩还是打了折扣。后来,在关键时刻,他又上了贾逵的当,看到魏国兵一出现,马上下令部队立即撤回,不敢再打下去。如果他这时再冷静一点,再胆大一点,把贾逵再狠打一顿,让胜利的果实更大一点,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大家想想,如果他在魏国境内连续把魏国的两支大军都全部歼灭,其影响力会有多大?说不定会有历史性的转折。

因为,这时诸葛亮也在那边准备好了。

可是,陆逊虽然牛、虽然猛,却不是一个可以改变历史的人物。他只能打败曹休,而不能打败魏国。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ysxl/lsqw/4310.html

下一篇:同时摆平内忧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