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野史传说 > 历史故事

开元盛世——兵戈相见

历史大观园 历史故事 2020-06-15 22:38:26 0

左右为难

人这一辈子究竟靠什么说话?有人说是舌头,而让我说是实力:有实力你尽可以高歌,没有实力你只能低语甚至失语。所谓的话语权,永远掌握在有实力的一方。在与太平公主的斗争进入白热化之后,李隆基一度以为自己已具备足够实力——有姚崇、宋璟、张说这些得力的左膀右臂,他还需要忌惮姑姑什么吗?残酷的现实证明,李隆基确实具备了实力,但还远远不够,跟太平公主的盘根错节相比,李隆基,你才刚上路耶!在姚崇、宋璟被贬两个月后,李隆基又遇到了一个难题:父亲李旦居然要把皇位传给他。这可把李隆基吓坏了!没有在那个时代生活过的人们,是无法真正理解皇帝和太子的关系的。在一般人看来,反正是父子,谁当皇帝不是当啊?其实不然,中国古代的皇帝是终身制的,一般都是生命不息,战斗不止,不到生命最后一刻,坚决不把皇位撒手,一旦皇帝在有生之年提出要把皇位让给太子,太子就需要警惕了:到底父皇是真心实意呢,还是给自己挖了一个坑呢?

李隆基使劲擦了一下双眼,他想看清父亲李旦的真实意图。当时的李旦说了这样一番话:朕向来淡泊名利,不以皇位为贵,以前先是当皇嗣,后是当皇太弟,我都坚决辞让了。如今我传位给太子,众位爱卿以为如何呢?李旦的话一出,又是一片沉寂。这时又到了站队表态的时候,但凡接话就一定要表明态度——要么支持,要么反对。而无论哪种态度,都注定要得罪人——要么得罪李隆基,要么得罪太平公主。沉寂过后,有人先说话了。“陛下不可啊,万万不可啊!”哦,看来这人是太平公主一边的了。仔细一看,发话的原来是太子右庶子李景伯,这是唱的哪出啊?按道理太子右庶子绝对是太子的人,面对此等好事必定是顺水推舟,怎么还高唱起反调了?难道李隆基养了一只白眼狼?实际上,李景伯不仅不是白眼狼,而且还是李隆基的坚定支持者。他刚才之所以高唱反调,正是李隆基的授意,因为他们知道,目前接过皇位的时机还不成熟,倘若勉强接任,那个皇位能坐多久就要打一个问号了。吃一堑长一智的李隆基果断地拒绝了父皇扔过来的馅饼,因为他很清楚,此时的馅饼还不完全是馅饼,馅饼的背后,有可能就是陷阱!不接,就是不接。在“白眼狼”李景伯高唱反调之后,太平公主的人也站了出来,这个人便是殿中侍御史和逢尧。和逢尧说道:“陛下年富力强,正被四海所景仰,怎么能就这样让位呢?”李隆基一派反对,太平公主一派也反对,正反两方都反对,这游戏没法玩了。不久,李旦再次下诏:国家大事全由太子裁决,军队中的死刑以及五品官以上的任命,先跟太子商议,然后再行上报。这纸诏书对李隆基而言是利好吗?

其实未必。李隆基一时间看不透这纸诏书的真实意图,他不知道这究竟是父皇的意思还是姑姑的意思,一时间,只能左右为难。是真实交权,还是在试探?或许又是试探吧。既然父皇在试探我,那我也试探一把吧。于是,在诏书下达半月之后,李隆基做出了自己的试探:恳请将太子之位让给大哥李成器!双方都在试探对方的底线。很快李旦做出反馈:不准!李隆基轻轻出了一口气,看来事情并没有到不可挽回的余地。又过了几天,李隆基做出了一个更出人意料的举动:上书恳请父皇恩准姑姑太平公主返回京城。这又是一着什么棋呢?以退为进!此时的李隆基知道,自己的势力还不足以跟姑姑太平公主决战,既然还不能决战,那么不妨先示弱,暂时把自己的拳头收回来,缓解一下关系再说。就此收拳?难道不打了?恰恰相反,收拳不是为了不打,而是为了将来更好地打!

翻云覆雨

姑侄二人僵持了半天,终于以李隆基服软而告一段落。由此,太平公主的风头更加强劲——连太子跟我斗法都输了,满朝之中还有谁能跟我掰一掰手腕?很快,那些曾经反对过太平公主的人就遭到了打击报复。这首当其冲的,是御史大夫薛谦光和殿中侍御史慕容珣。这两个倒霉蛋之所以被第一个算账,只是因为他们弹劾过一个人——胡僧慧范。所谓胡僧,就是不是汉族僧人,而是非汉族的僧人。这个胡僧慧范并非一般的和尚,而是一个有靠山的和尚,而他的靠山,正是太平公主。慧范靠什么搭上了太平公主这条线呢?

通奸。别想歪了,和慧范通奸的不是太平公主,而是太平公主的乳母。慧范正是通过太平公主的乳母,才投到了太平公主的门下,进而成了一个狐假虎威的和尚。这个和尚有了如此大的靠山,再加上自己的和尚身份,于是便在民间大肆侵吞百姓财产,气焰十分嚣张,官民敢怒不敢言。原本薛谦光和慕容珣也只敢在背地里骂上两句解解气,不过很快他们就被假象迷惑了——太平公主从长安迁到了蒲州,这是不是意味着她就此失势了呢?大概是吧!打狗看主人,既然主人都走了,那咱就放开打吧!薛谦光和慕容珣以为这一次他们赌对了,没想到恰恰相反,很快他们就傻眼了——太平公主非但没失势,而且还被太子请回了长安。这下薛谦光和慕容珣倒了大霉了。经过太平公主的运作,皇帝李旦会意,便指责薛谦光和慕容珣身为御史,却想投机取巧,明明应该直言上谏,却畏惧权贵,专等太平公主离京后弹劾,不仅投机心理严重,而且涉嫌离间皇帝和太平公主的骨肉亲情。到了这个地步,薛谦光和慕容珣的御史生涯也就到头了:薛谦光被贬为岐州州长,慕容珣则被贬为了密州司马。由此可见,弹劾也是一个技术活。在薛谦光和慕容珣之后,曾经得罪过太平公主的太子太保韦安石也被太平公主算计了一把。此时的韦安石已经官居中书令,结果太平公主借李旦之手,把他委任为了尚书左仆射兼太子宾客、同中书门下三品。看起来韦安石的官职高了,官衔长了,实际上却是明升暗降:中书令是实职,而尚书左仆射、太子宾客、同中书门下三品都是虚职,一实一虚,差的不是一星半点。与薛谦光、慕容珣、韦安石这些人不同,“公主管家”窦怀贞则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提升,不久他便从御史大夫升任侍中,成为实实在在的宰相团成员之一。看来,在做对事的同时,还要跟对人才是。有人曾经总结过现在的职场,说要想往上升,要有“三个行”:

你行、有人说你行、说你行的人行。这“三个行”,是不是有一定的道理呢?窦怀贞,你说呢?

大洗牌

写唐朝历史最苦恼的就是唐朝的“群相制”,它有点像后来的内阁制:宰相不是一个,而是一群。最要命的是,这一群宰相的任期还不是固定的。现代社会的内阁一般都有任期,虽然不同的国家不太一样,但只要任内不发生天大的丑闻,一般内阁成员都能干上个四五年。而唐朝却并非如此,不仅宰相的人数不固定,任期更加不固定:任期长的有几十年的,比如长孙无忌;任期短的有几十天的,比如窦怀贞这个“公主管家”,从上任到下台,前后不到一个月。不过,唐朝宰相制度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能上能下:担任宰相的次数没有严格限制,只要皇上需要,随时有可以将闲置多年的前宰相再扶上马。这一点倒比现代社会强,至少宰相们的心态会好一点,不像现在,只知道削尖脑袋往前钻,根本没有“能上能下”那根弦。正是由于唐朝宰相的“能上能下”,给了太平公主洗牌的机会。公元711年十月三日,大洗牌开始。这一天,皇帝李旦登上承天门,召集宰相们宣读诏书:政教多阙,水旱为灾,府库益竭,僚吏日滋;虽朕之薄德,亦辅佐非才。一句话:现在国家的形势不好,一方面是因为皇帝的恩德不够(自谦之词),另一方面是因为你们这些宰相不是真正的宰相之才。前一句话是砖,后一句话是玉!诏书宣读过后,全体宰相就地免职,另有安排。随即公布新任宰相名单:

侍中刘幽求

左散骑常侍魏知古

中书侍郎崔湜

中书侍郎陆象先

这份宰相名单的版权属于太平公主,无疑,这是一次平衡各方面势力的调整。刘幽求大家都不陌生,唐隆政变的主力,李隆基的死党,让他当宰相,那是给李隆基一个面子。魏知古则是一个中间派,谁的人都不是。崔湜,杜甫诗中“崔九”的哥哥,铁杆太平公主派。对于他,太平公主寄予厚望,因为崔湜不仅年轻,还很英俊,又十分有才,并且跟太平公主的关系非同一般,相当于半个驸马。陆象先呢?他是陪崔湜读书的。原来,在听说太平公主要提拔自己当宰相后,崔湜提出了自己的想法:陆象先的名望很高,众人都认为他具备宰相之才,如果我跟他一起提名,我就接受,如果不跟他一起提名,我宁愿不当这个宰相!看起来够仗义吧!真实的情况,是崔湜觉得自己底气不足,想用陆象先给自己挡风罢了!这样,陆象先就成为太平公主“买一赠一”的赠品——正品是崔湜,赠品是他陆象先。不管怎样,新的宰相班子配齐了,各派势力也得到了均衡。然而这样的均衡又能持续多久呢?

偷鸡不成

青史留名的太平公主究竟是聪明女人还是笨女人?说她是聪明女人吧,她在与李隆基的博弈中居然连出昏招。说她是笨女人吧,她一度把李隆基逼得疲于招架,狼狈不堪。要我说,聪明女人和笨女人其实只隔着一层窗户纸,凡事能做到恰到好处的就是聪明女人,过犹不及的则是笨女人。

太平公主本质上是聪明女人,只是她聪明反被聪明误!公元712年七月,天空出现了彗星,在现代看来,这只不过是一次普通的天文现象,而在古代,这事儿就严重啦。众所周知,中国古代讲究“天人感应”,他们把自然界的一些现象归结为上天示警,因此一旦国家出现灾难,很多皇帝都会压缩饮食,以示虔诚,表明自己已经收到了上天的短信息,正在努力做一个好皇帝。而这其中的天文现象,在古人眼里,更是代表王朝祸福的征兆。彗星,估计在每个王朝都是最不受待见的东西。它状如扫把,所以又有一个很形象的名字——“扫把星”,只要它一出现,就代表着大大的不吉利。现在大大的扫把星出现在了大唐王朝的上空,不仅天文学家看到了,很多人也看到了,其中就包括太平公主。于是她灵机一动,想到了在这上面作作文章。经过太平公主的授意,懂天文的法术师来到了皇帝李旦的面前。他告诉李旦:彗星出现,代表着世间将废旧立新,况且帝座和心前星发生了变化,这意味着太子要当皇帝了。换作一般皇帝,此时的反应应该是条件反射般地跳起来,然后大骂一声:“小兔崽子,他敢!”而李旦不是一般皇帝,他是历尽磨难两次登基的皇帝,听完这番高论后,他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传德避灾,吾志决矣!(把皇位传给有才德的太子,而我又能避过灾祸,我已经下定决心了!)”这下太平公主坐蜡了!按照她设计的剧情,李旦应该听完法术师警告后大发雷霆,然后一怒之下将李隆基废黜,这才是一个皇帝的正常反应,而现在的事态,已经完全脱离她的控制了。作为编剧的太平公主,这次的创造无疑是蹩脚的。失败的原因,就在于她太不了解自己的哥哥了。半生都在屈辱中度过,他早就养成了宠辱不惊的习惯,对于他而言,皇帝也好,亲王也罢,一生平平淡淡才是真。他们兄弟八人,能得善终的又有几人?他早已看透了围绕着皇位的勾心斗角,真的是有些厌倦了。在他年轻气盛时,他想过做一个好皇帝,可惜他的母亲不给他机会。在他年近五十的时候,他本已经做好了当一辈子平安王爷的准备,可惜他的妹妹又把他推上了皇位。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算了,争来争去,争到手的又是什么呢?

淡定的李旦就此下定退位的决心,这一下让太平公主坐不住了。一旦李旦退位,李隆基继位,自己这个姑姑还有好果子吃吗?这不是忙活了半宿,却错过了天亮吗?不行,必须阻止李旦退位。这次太平公主不仅亲自出马,而且还发动站在自己身边的人轮番出马,目的只有一个——一定要阻止李旦退位!面对众人的劝说,李旦平静地说:“中宗在位时,群奸用事,天象屡屡示警,我劝他早立太子,以化解天变,没想到还惹得他不高兴,我也惶恐不已,好几天都吃不下饭。现在同样的情况在我身上发生,难道我只会说别人,而自己却做不到吗?”话说到这个份上,太平公主只能转身去找墙——除了挠墙,还能做什么呢?几乎与此同时,戏剧性的一幕又发生了。得知消息的李隆基火速进宫,跪倒在李旦的面前,满怀忐忑地问道:“儿臣只是立有微薄之功,就超越大哥成为太子,这已经让儿臣惶恐不安,唯恐不能胜任。现在陛下又要让位于儿臣,这是为什么呢?”李旦回应说:“社稷之所以安定,我之所以能得天下,都是你的功劳。现在帝星有变,传位可以避祸趋福,你不用再怀疑了!”请注意,这段话后半部分可能是真的,前半部分可能是假的。不过,无论哪部分是真,哪部分是假,李旦要让位的事实却是真的,这是让李隆基惴惴不安的事实,也是让太平公主追悔莫及的事实。这一切的一切,只因为太平公主对自己的哥哥了解还不够。做为被太平公主推上皇位的皇帝,李旦对太平公主百依百顺,但与此同时他也陷入到了两难之中:一边是热衷于权力的妹妹,一边是日益成长的儿子,他这个中间人既没有能力调和他们的矛盾,却又不能睁着眼睛视而不见,让眼睛正常的他装白内障,他做不到。他唯一能做到的,就是眼不见,心不烦!公元712年七月二十五日,李旦下诏,将皇位传给太子李隆基。面对这纸诏书,太平公主哭笑不得,本来是想拿彗星做点儿文章,把李隆基拉下太子之位,没想到,适得其反,反而提前把他送上了皇位。千错万错,都怪图纸拿反了,本来是要挖一口井的,结果却给人盖了一个烟囱。到了这个时候,太平公主仍然没有放弃,她又提出了建议:即便李旦让位,也不能放弃所有权力,还是应该过问一下国家大事的,也就是说,一些核心的权力还是要握在手中的。李旦想了一下,也同意了。接到诏书的李隆基惴惴不安地走了进来,此时此刻他的心里也没有底。这时李旦开口了,他对李隆基说:“你是不是觉得国家事务重大,还需要我过问一下?那好吧,昔日舜禅让给禹,还要亲自出外巡守。我虽然退位,但还是会过问国家大事的。”顺着舜和禹的话题延伸一下。古往今来,很多人都以为尧、舜、禹间的禅让是千古美德,其实这一切都是皇帝的新装,赤裸裸的谎言。所谓禅让,都只不过是权力争夺的伪装。李旦所说的舜亲自出外巡守的典故,其实并没有那么美好。真实情况,是舜被禹流放到了蛮荒之地苍梧(湖南宁远县),离当时的国都(山西永济)航空距离足足有一千二百公里。所谓巡守,其实就是有多远,就滚多远!舜最终死在了苍梧,他的潇湘二妃将泪水洒在竹子上,便产生了后世的“潇湘竹”。潇湘二妃在哭过痛过之后,皆赴水而死。刘心武先生也正是依据这个典故,从《红楼梦》中的“潇湘馆”入手,大胆推测林黛玉的人生结局并非是病死,而是如同潇湘二妃一样,赴水而死的。回过头来,继续说李旦和李隆基的这次禅让。七月二十五日诏书下达后,八月三日,二十八岁的李隆基便正式登基称了帝,这就是历史上的唐玄宗。公元712年八月三日,这一天,堪称李隆基和太平公主斗争的分水岭:在这之前,太平公主占据上风;在这之后,太平公主虽然依然占据上风,但败局早已在这一天奠定。因为在这一天,李隆基披上了一件外衣——皇帝的合法外衣!正是这件合法外衣,最终要了太平公主的命。

磨刀霍霍

李隆基登基之后,朝廷的格局跟以往似乎并没有太多的不同,只不过以前他与李旦是太子和皇帝的关系,而现在则是皇帝和太上皇的关系。按照李旦的规定,太上皇李旦自称“朕”,发布的命令叫“诰”,皇帝李隆基自称“予”,发布的命令叫“制”。另外,太上皇李旦每隔五天会在太极殿接见一次群臣,而皇帝李隆基则每天都在武德殿接见群臣,处理国家大事。三品以上官员的任免、重大刑罚的判定,以及重大国事的决策由太上皇决定,其余则由皇帝决定。看上去,似乎跟以往没太大的区别。当然,仅仅是看上去。实际上,现在的局势,已经发生了很微妙的变化:以前李隆基是太子,如果私下做动作就属于非法,而现在他是皇帝,你什么时候见过说皇帝非法的呢?有名分,还是没名分,天差地别。此刻彗星事件已经成为过去,朝中又进入了暂时的平静之中,不过这平静的海面下,隐藏着不安分的涌流,李隆基和他的死党,正酝酿着一场天崩地裂。此时在李隆基的身边活跃着一个人,名叫王琚。正是这个人的出现,把李隆基引上了与姑姑太平公主彻底决裂之路。王琚是河内(河南省沁阳市)人,六年前曾经参与过王同皎谋杀武三思的密谋,不想计划被著名诗人宋之问获知而泄密。结果王同皎死于非命,而王琚从此也开始了逃命的生涯,最后流落到扬州,隐姓埋名,寄身在一个富商的家中,靠写写算算维持生计。久而久之,富商察觉到此人并非奴仆出身,而是一个有才气的人,爱才心切的他,便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王琚。扬州的生活持续了几年,一直持续到韦皇后倒台,李旦登基,这时王琚才跟富商说了实话:自己本来是要走仕途的,结果卷入谋杀武三思的事件才流落天涯,现在新君登基,他还想到京城寻找机会。通情达理的富商随即资助了他一些盘缠,王琚便回到长安寻找机会,几经努力,他终于搭上了李隆基这条线,又通过李隆基的关系,谋到了诸暨主簿的职位。如果是一般人,对于这个职位也就应该满足了,然而王琚终非俗类,他是一个有野心的人,一个小小的诸暨主簿,自然不能成为他的最终目标。

按照常规,到地方赴任之前,需要向推荐自己的人叩谢,于是王琚按照常规来到了东宫。不过,很快他就上演了不合常规的一幕。进了东宫之后,王琚的走路的姿势可谓夸张到了极点:一边晃着膀子,一边抬着鼻孔看天,一副不可一世的架势。旁边的宦官提醒他说:“你注意点,殿下就在里面呢!”等得就是这句话!王琚大声回应道:“什么殿下?当今天下人只知道太平公主!”哪壶不开提哪壶,不是王琚眼神差,而是他别有用心,这句话就是王琚的敲门砖。果然,李隆基马上接见了王琚。两人一番对话,李隆基的心结逐渐解开了。原本李隆基也纠结于太平公主和父亲的骨肉亲情,但王琚的一番点拨,让李隆基顿时开了窍:“天子之孝,与凡人不一样,当以安祖庙社稷为重。汉朝时,盖长公主是皇帝刘弗陵的姐姐,从小把刘弗陵抱大,感情不能说不深,可是有罪时照样被诛杀。天子为江山社稷,不能拘泥于小节!”王琚的这番话是致命的,他帮李隆基捅破了亲情的窗户纸,在太平公主还停留在政治斗争的层面时,李隆基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他比太平公主多想了一步,而最终他就赢在这一步上。帮忙捅破窗户纸的王琚随后被留在了李隆基身边,然后不断擢升,先是当正七品的太子司直,后是当正五品的太子中舍人,等李隆基登基之后,又升任为了从三品的中书侍郎。诸暨主簿是从九品,副股级,中书侍郎是从三品,副部级,王琚用他的经历表明:人在官场,关键还是做对事,跟对人。与王琚的蠢蠢欲动相类似,李隆基阵营中的一些人也开始动起了心思。这些人对现状还是不够满意,因为他们知道李隆基虽然是皇帝,但是一个权力打了折扣的皇帝。蠢蠢欲动的人中,有一个人格外扎眼,这个人,就是李隆基的铁杆死党刘幽求。以刘幽求的资历,他是有资格享受胜利果实的人。在李隆基登基之后,他出任尚书右仆射,同时是宰相之一。这个位置对于一般人而言已经足够高了,而对于刘幽求而言,进步的空间还很大,眼下他最想当的,是尚书左仆射同时兼中书令。想法不可谓不好,只是有人捷足先登了。就在刘幽求梦想进步的同时,尚书左仆射和中书令的位置迅速被人占了:出任尚书左仆射的是公主管家窦怀贞,出任中书令的是公主的半个驸马崔湜。如同饭里吃出一个苍蝇,刘幽求又郁闷了。郁闷之余,他便动起了心思:看来不铲除太平公主这些人,自己永无出头之日了。那么就再来一次政变吧!反正已经搞过一次唐隆政变了,再来一次又如何!随即刘幽求就跟右羽林将军张密谋,准备动用羽林军,再搞一次政变。两人商议完后,刘幽求让张向李隆基报告:“窦怀贞、崔湜、岑羲皆因公主推荐进位宰相,日夜图谋不轨。我们如果不早动手,一旦他们起事,太上皇怎能安宁!请速诛之。臣已与刘幽求定计,只等陛下的命令。”早已过了亲情关的李隆基当即表示同意,政变进入倒计时。就在李隆基痛下决心准备铲除太平公主一党时,意外发生了。坏事的,是一张关不严的嘴。右羽林将军张是个大嘴巴,这个大嘴巴一不小心,就把密谋兵变的计划告诉了侍御史邓光宾,又经过邓光宾的小广播,一传二,二传四,政变就成了保健品广告,地球人都知道了。李隆基惊了:这都是一帮什么人啊?!事已至此,先下手为强。于是敏锐的李隆基火速给太上皇上了一道奏疏:父皇,有人想政变!随后,刘幽求、张、邓光宾都被打入了大狱,等待他们的,是茫茫未知的判罚。经过组织研究,刘幽求被控离间骨肉罪,该当死罪,如果没有人捞他,只怕是逃不了一刀两段的结局了。幸好,李隆基现在是皇帝,说话还是有分量的。一番运作,他把刘幽求等三人一起捞了出来,不过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刘幽求被流放到封州(今广东封开县),张被流放到峰州(今越南永安县),邓光宾被流放到绣州(今广西的桂平县),全部是岭南地区,传统的蛮荒之地。

事情到此就算完了吗?不,远远不算完。在刘幽求流放的路上,有人已经安排好杀手,只等他到封州之后动手。这背后的黑手,居然是当时的中书令崔湜。这一回,他准备恩将仇报。原本在李重福谋反时,崔湜曾经被牵连进去,因为他接受过李重福馈赠的腰带,如果没人出面说情的话,崔湜的一生就到头了。关键时刻,还是刘幽求和张说替崔湜说了好话,这才为崔湜留了一条小命。不过刘幽求和张说都没有想到,崔湜就是《农夫和蛇》里的那条蛇,在他苏醒过来之后,就开始狠狠地噬咬当初的救命恩人了。先遭殃的是张说,他被崔湜伙同太平公主免去了宰相职务,改为尚书左丞,并发往东都洛阳安置。现在遭殃的是刘幽求,崔湜想要了他的命。刘幽求刚一踏上流放之路,崔湜就密令广州都督周利贞,让他在刘幽求到达封州报到之后,将其弄到广州斩草除根。这周利贞不是一般的狠人,当年敬晖等五王就是死于他之手,现在他把刀擦亮了,只等刘幽求来。周利贞从此开始了漫长的等待,结果左等不来,右等不来,一打听才知道,刘幽求已经在桂林住下,不来了。谁这么大胆,敢私自收留朝廷的流放犯?!收留刘幽求的,乃是桂州都督王晙,他提前知道了崔湜和周利贞的阴谋,因此在刘幽求路过桂林时就把他留了下来,好酒好肉伺候着,就是不放他去封州。周利贞急了,不断用朝廷公文催促。崔湜也急了,屡屡向王晙施压,敦促他尽快把刘幽求送到封州。刘幽求的心里也没底了,他不愿意连累王晙:“你对抗正当权的宰相来保护我这个流放犯,恐怕终究不能保全,只会白白连累你。”王晙却不以为然:“你犯的又不是连朋友都要跟你绝交的罪,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国家,我如果因为保护你而受到迫害,也没有什么可遗憾的!”还得感谢那个时候山高皇帝远,王晙就这样硬扛着把刘幽求保护了下来。他们的经历或许正用英语中的谚语:“A frend in need, a frend in deed!”

英语就是麻烦,套用成语,五个字:患难见真情!

刀兵相向

有些路,走了之后,就无法回头。刘幽求密谋的政变虽然流产,但李隆基与太平公主的对峙却并没有结束,相反,还愈演愈烈了。到公元713年六月,李隆基的朝廷中宰相人数达到了七人,分别是尚书左仆射窦怀贞、中书令萧至忠、侍中岑羲、检校中书令崔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陆象先、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郭元振、右散骑常侍魏知古。七位宰相,前五位均由太平公主推荐,后两位由李隆基推荐,敌我双方之比达到了五比二。当然陆象先是个特例,虽然他是由太平公主推荐的,但其实不过是太平公主“买一赠一”的赠品,陪崔湜读书的,因此他并非太平公主的死党。当窦怀贞、萧至忠等人每天都往太平公主府颠颠跑的时候,他却始终孑然独立。四位宰相之下,也有很多忠于太平公主的人。按照《资治通鉴》的记载,李隆基的朝廷中,忠心于太平公主的官员占了一多半。如果你是李隆基,这个皇帝你怎么当?除了头疼,还是头疼。由于这段历史经过李隆基的干预,因此接下来的记载是真是假,不好下结论。《资治通鉴》这样写道:太平公主与窦怀贞、岑羲、萧至忠、崔湜及太子少保薛稷、雍州长史新兴王李晋、左羽林大将军常元楷、知右羽林将军李慈、左金吾将军李钦、中书舍人李猷、右散骑常侍贾膺福、鸿胪卿唐晙及僧慧范等谋废立,又与宫人元氏谋于赤箭粉中置毒进于皇帝。常元楷、李慈数往来主第,相与结谋。按照这个记载,太平公主不仅在朝中形成了自己的势力,而且还想秘密毒死李隆基,并且左羽林大将军常元楷和代理右羽林将军的李慈也投到了太平公主的门下。这个记载有可能是真的,也有可能是假的,以太平公主的智商,她应该能想到自己与侄子已经到了刀兵相向的地步,要么杀人,要么被杀,提前做好准备也是可以理解的事情。然而,从太平公主之前的连续昏招儿来看,她也可能毫无准备,继续醉心于自己对现有朝政的把控,这也是有可能的。究竟太平公主有没有磨刀霍霍图谋不轨,现在已经说不清了。但不管她究竟有没有准备,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李隆基已经有准备了。这时站在李隆基一边的人已经按捺不住了,他们都在催促李隆基动手。已经升任中书侍郎的王琚依然是最起劲的一个,他对李隆基说:“事情紧迫,我们必须抢先动手!”不久,李隆基又收到了一件礼物,这件礼物是张说从东都洛阳派人送来的。李隆基打开一看,里面是一把刀。刀!一刀两断!随后,荆州长史崔日用也来了,他同样劝李隆基动手,并且建议动手之日一定要先收取禁军兵权,然后再铲除逆党,先后顺序一定要分清楚。李隆基点了点头,随即将崔日用留在了长安——别回去了,就地当吏部侍郎吧!至此,李隆基已经下定了决心:既然在政治上不能斗垮太平公主一党,那就让他们的肉身消失吧!公元713年七月初,右散骑常侍魏知古带来了一个惊人的消息:太平公主计划于本月四日作乱,令常元楷、李慈以羽林兵突入武德殿,窦怀贞、萧至忠、岑羲等在南衙(政府所在地)举兵应之。时间、地点、人物,全齐了,看来对方准备动手了!有道是“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如果完全相信史书的记载,我们多半是无法得知真相的。以上这些记载向我们表明:李隆基之所以要铲除太平公主一党,其实不是有意为之,而是被迫自卫。这个说法,是不是跟太宗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有些相像呢?都是强调对方已经起了杀机,而本方是出于自卫,而且是标准的正当防卫。

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怎么说都是本方有理,毕竟对方已经是死人了,你见过死人写国史吗?综合分析,魏知古带来的这条消息可能是假的,为的就是激发李隆基一方的斗志,进而提高起兵的胜算。得到魏知古的消息之后,李隆基随即召集了自己一方的官员。相比于太平公主的阵营,他的阵营多少有些寒酸,其中的多数,都是跟他拐弯抹角的兄弟或者亲戚。主力名单如下:岐王李范(兄弟)薛王李业(兄弟)兵部尚书郭元振(大臣)中书侍郎王琚(大臣)龙武将军王毛仲(家奴)殿中少监姜皎(大臣)太仆卿李令问(大臣)尚乘奉御王守一(大舅哥)内给事高力士(贴身宦官)果毅李守德(亲信)这就是李隆基起兵的主力名单,有兄弟,有大舅哥,有贴身宦官,还有几个比较得力的大臣。在这份名单中值得说道的是王毛仲。他本来是高句丽人,后来成为李隆基的家奴,在唐隆政变时预定的名单上就有他,可是到了关键时刻他居然脚底抹油溜了,直到政变后数天,他才露头,又回到了李隆基的身边。李隆基非但没有怪罪他,还将他一直留在了身边。这一次,居然又把他列进了名单。这一次,王毛仲靠得住吗?这一次,王毛仲没有辜负李隆基的信任。公元713年七月三日,李隆基开始动手,他的身后是这些核心成员,在这些核心成员后面,则是王毛仲调集的三百多人和三百匹马,这就是李隆基起兵的全部家当。

按说这个阵容有点寒酸,但李隆基的心里却很有底,因为此时此刻,他的身上穿着一件普天之下最合法的外衣——皇帝的龙袍!如果是太子李隆基率领三百余人进宫,那就是逼宫作乱,而现在皇帝李隆基领兵,这就不是作乱,而是清理门户!领兵起事的李隆基一路畅通无阻,从武德殿入虔化门后,他命人召来左羽林大将军常元楷和代理右羽林将军李慈,只说了一个字:“斩!”随后,李隆基又到了内客省(礼宾馆),火速逮捕了中书舍人李猷、右散骑常侍贾膺福。接下来李隆基来到了朝堂,一进门便看到了萧至忠和岑羲,没有二话:“斩!”尚书左仆射窦怀贞消息灵通,提前溜了,不过跑进山沟之后自觉没有生路,就在一棵树上结束了自己的人生。即便这样李隆基还是不准备放过他,命人割下了窦怀贞的脑袋,并且赐了一个姓:毒!事情异乎寻常地顺利,看来有无合法外衣的差别实在不小。不过毕竟是三百多号人在乱哄哄地闯宫,还是惊动了太上皇李旦。李旦知道这是李隆基起事了,但他并不知道李隆基的底线,万一这孩子……这时李旦的身边还有一些大臣,于是李旦高喊一声:“愿意助朕者留下,不愿意的走!”片刻犹豫之后,大臣们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作鸟兽散,一部分拥着李旦跑到了承天门。兵部尚书郭元振原本是支持李隆基的,而在这个时候,他却护着李旦一起跑到了承天门。这是为什么呢?或许是他的职责使然。身为兵部尚书,如果不能救君于危难之中,那还算一个合格的兵部尚书吗?正是一念之差,郭元振临时跑到了护送李旦的一边,并且一起登上了承天门。承天门上,李旦命人写下了在场大臣的名字,这份名单,就是将来论功行赏的证物。承天门下,李隆基已经带兵扑了上来。对于这段历史,李隆基遮遮掩掩,但是历史的真相还是若隐若现。

实际上,李隆基不仅与太平公主有矛盾,与父亲李旦也有矛盾。虽然李旦将皇位让给了李隆基,但在李隆基看来,父亲李旦的态度是暧昧的,正是他的暧昧态度,导致自己处处受姑姑掣肘。如果父亲旗帜鲜明地站到自己一边,那么姑姑根本没有还手之力,而他偏偏左右摇摆,举棋不定。李隆基这次起兵,目的是一箭双雕:一只雕是姑姑太平公主,另一只雕便是父亲李旦。他既要一举铲除太平公主的势力,同时也要逼父亲彻底让位,成为一个真真正正有职无权的太上皇。父子两人就这么在承天门上下对峙,场面一时僵化,这个时候,最需要的,就是有一个和事佬儿,出来给李旦、李隆基父子披上一块遮羞布。到哪里找和事佬儿呢?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兵部尚书郭元振啊!别看了,没错,就是你。郭元振此刻也觉得自己有必要站出来和一把稀泥了,于是便上前一步说道:“皇上刚才是奉您的命令诛杀窦怀贞等人,现在已经没事了,陛下不必惊慌!”李旦虽然受到惊吓,但他很快反应了过来,自己下没下过诛杀窦怀贞的诏书他比谁都清楚,不过事到如今,他只能顺坡下驴了。李旦点点头说:“好,很好!”然后李隆基便登上了承天门,父子相见,双方都五味杂陈。这种复杂的感觉,可以参考玄武门之变后李渊和李世民父子的相见。还是那句话:皇家的父子,是世界上最不正常的父子。一天之后,李旦下诏:自今以后,所有军国大事一律由皇帝处理。朕追求清静无为,修心养性,以遂平生心愿。至此,李旦由一个管大事的太上皇,彻底转变成了不管事的太上皇,他也是继高祖李渊之后,唐朝的第二个太上皇。不过他并不孤独,后面还有两个呢。讽刺的是,这接下来的一个,就是他的皇帝儿子李隆基。

机关算尽太聪明

说了半天热闹,太平公主哪去了?她跑了!眼看苗头不对,她便一溜烟地跑到了山上的寺庙之中,躲了整整三天。然而太平公主知道,这种事情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躲是没有意义的,天下之大,已经没了她的藏身之处,只能回去找侄子李隆基再碰碰运气了。回来之后,太平公主便听说了李旦彻底退位的消息,她意识到自己已经在劫难逃了:如果李旦没有彻底退位,自己还有一线生机,现在李旦已经退位,自己的前路一片漆黑。千算万算,还是让侄子给算计了,自己机关算尽,到头来还是误了自己的性命。回想当年的唐隆政变,从那时起自己就犯下了一个错误,就不应该把自己那位软弱的哥哥推上皇位。本来是把他们爷俩请来给自己打工的,现在人家翅膀硬了,自己却无家可归,无路可走了。回望自己的一生,就像是大梦一场,辉煌过,没落过,得意过,失意过,现在,这一切都要结束了。在绝望中,太平公主在家中自杀,结束了自己波澜壮阔的一生,也结束了为他人做嫁衣的一生。与太平公主一同结束生命的,还有她的两个儿子。在太平公主三个儿子中,只有薛崇简成为漏网之鱼,各种缘由,主要是因为他曾经跟李隆基一起发动了唐隆政变,而在那之后,他一直站在李隆基一边,而不是自己母亲一边。不过从此之后,漏网之鱼薛崇简再也不能姓薛了,他只能跟李隆基的姓了——李隆基说,你跟他们不一样,朕就赐你姓“李”吧。不知道薛崇简在谢主隆恩的同时心里在想些什么,他是在庆幸自己站对了队,还是欲哭无泪呢?在太平公主之后,另外两个聪明人也结束了自己的一生,他们分别是太子少保薛稷和中书令崔湜。薛稷在唐朝历史上是有一席之地的,他工于书法,与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并称初唐书法四大家。他的书法师傅是褚遂良,他的曾祖父是隋朝名臣薛道衡,而他的外祖父更有名——唐朝名臣魏征。

薛稷原本在李旦的手下混得不错,他的儿子还娶了李旦的女儿,两人结成了儿女亲家。李旦二次登基之后,薛稷更是受尽恩宠。然而,在站队的问题上,六十多岁的薛稷没有擦亮双眼,一不小心就站到了太平公主那一边,结果这次不小心,将他的一生断送,最终被李隆基赐死,一代书法大家就这样告别了人世。在薛稷之后,聪明人崔湜也宣布报废了。他的人生,定格在了四十二岁。原本崔湜还是有翻身的机会的。李隆基起兵之前,一度想将崔湜收为己用,可惜大好的机会被崔湜错过了。在他晋见李隆基之前,他的弟弟“崔九”(崔涤)提醒他:皇帝问你什么,你一定要如实回答!结果崔湜不以为然,便错过了解套的机会。李隆基起兵成功之后,崔湜也受到了清算。不过相比于窦怀贞、萧至忠、岑羲等人,李隆基认为他的危害不大,只是以他曾经与太平公主上床为由,将其流放到了窦州(广东信宜市)。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流放的路上,崔湜一直在庆幸自己捡了一条命。然而,崔湜的庆幸并没有维持多久,不久,他的庆幸就到头了。雍州长史新兴王李晋在临处斩前把崔湜给咬了出来,他悲愤地说道:“叛乱的密谋最先是崔湜提出来的,现在我要被处斩,而他却还活着!”崔湜完了!随后,宫女元氏又招供:崔湜曾经授意自己下毒毒害皇帝!神仙也救不了了。不久,已经走到湖北荆州的崔湜接到了新的处罚:勒令自杀!聪明人的日子走到头了!到这时,李隆基的宰相班子空了一大半:窦怀贞、萧至忠、岑羲、崔湜全都作了古,他们都是聪明人,只可惜选错了主子,站错了队。如果他们地下有知,他们应该会羡慕同样由太平公主推荐的陆象先了——人家为什么立场那么坚定,出淤泥而不染呢?历史事实证明,陆象先的处世哲学他们学不了。陆象先除了平时谈吐高雅,给人高人一等的感觉外,在关键时刻,他的品格更是令世人敬仰。前面说过,危难时刻,李旦曾经大喊一声“助朕者留,不者去”,并且留下了一份跟随李旦登承天门的名单。起兵结束之后,李隆基派陆象先去找这份名单,他要看看到底有哪些人,在关键时刻站到了太上皇那一边。然而陆象先却空着手回来了。李隆基好奇地问:“名单呢?”陆象先说:“烧了!”烧了,陆象先你有没有搞错?李隆基顿时大发雷霆。没想到陆象先却一脸平静:“起兵之时,惊恐慌乱,那些保护太上皇登承天门的官员是忠君之事,救君之难。陛下何苦再追查,难道君王有难,一个个都逃跑才是对的吗?”义正词严,掷地有声,陆象先的一番话,让李隆基没了脾气。本来还想追查,现在只能不了了之了。这就是陆象先,既有原则,又机智过人,怪不得正品崔湜栽了,而他这个“买一赠一”的赠品却依然屹立在朝堂之上。总结陈词:崔湜是小聪明,陆象先是大聪明。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ysxl/lsgs/7490.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