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野史传说 > 历史故事

开元盛世——来来往往

历史大观园 历史故事 2020-06-15 22:38:30 0

重新洗牌

公元713年七月四日,随着太上皇李旦的彻底退位,唐朝历史进入了真正的李隆基时代。从这时起,李隆基开始洗牌。在李隆基起兵之前,朝中总共有七名宰相。经过李隆基的整肃,现在只剩下三名,分别是陆象先、郭元振和魏知古。这三个人会继续留在李隆基的朝堂之上吗?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不久李隆基接见了陆象先,对于这位陆宰相,他已经神交已久了。陆象先当初是作为太平公主“买一赠一”的赠品进入宰相行列的,碍于面子,他还是经常参加太平公主组织的宰相聚会。在一次聚会中,太平公主提议将李隆基废黜,与会的窦怀贞、萧至忠、岑羲、崔湜当即表示同意,唯独陆象先却提出了反对意见:“既然太子是因为建立功勋而被立的,那么要废就必须是有罪才能废,而现在太子并没有罪,公主却提议废黜,我陆象先不敢苟同!”后来这句话辗转传到李隆基耳朵里。这次接见,他说了一句话,让陆象先听了心里热乎乎的:“天气寒冷才知松柏不凋,先生您做到了!”按理说,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陆象先理应受到李隆基的继续重用,然而事与愿违,十余天后,陆象先就被免去了宰相职务,改任益州长史兼剑南道按察使,从此他的人生与大唐王朝宰相再无交集。虽然陆象先从此之后再没有担任宰相,但也不影响他青史留名。在他担任地方官员任内,一向主张宽仁施政,与民生息,并且留下了一句名言:天下本自无事,只是庸人扰之。“庸人自扰”即由此而来。开元二十四年,七十一岁的陆象先走完了自己的人生路,李隆基给他的谥号为“文贞”。在陆象先之后,淡出宰相行列的是兵部尚书郭元振。他的出局看上去有些冤。原本在李隆基起兵成功后,郭元振被当做功臣晋封为了代国公,享实封四百户,赐物一千段。从这个赏赐来看,李隆基确实把郭元振当成了功臣,郭元振自己也是这样认为的。错觉一直延续了三个月。三个月后,李隆基翻脸了,起因是一次阅兵。公元713年十月十三日,李隆基在骊山之下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参加阅兵的有二十万人,旌旗绵延五十里。李隆基的脸上一片阳光灿烂,他对眼前的大场面非常满意。然而随着阅兵的进行,他的脸色越来越难看,从阳光灿烂转化为晴间多云,最后转化成了阴云密布:“军容不整,兵部尚书罪无可赦!”这就是诚心找茬了,找的就是兵部尚书郭元振的茬。一声令下,刚刚还在陪同检阅的兵部尚书郭元振就被五花大绑地押到了军旗下,李隆基要将他问斩治罪。这时刘幽求和张说一看不好,赶紧跪下来替郭元振求情:“郭元振有大功于社稷,不能杀,请陛下开恩。”李隆基勉强同意了:不杀也行,那就流放新州(今广东新兴县)吧。流放郭元振后,李隆基还不解气,又命人将给事中、代理礼仪官唐绍问斩,理由是由他制定的军礼不够严谨,导致军容不整。本来李隆基嚷嚷着要将唐绍问斩只是虚张声势,为自己扬威,出出气而已,并不是真想要他的脑袋,因此,只要有人出来为他说一下好话,这事儿就算过去了。

这时一员将领——金吾卫将军李邈站了出来。只见他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儿响叮当之势高喊了一声:“得令!”一挥手:斩!李隆基的“虚张声势”演砸了,他没想到金吾卫将军李邈居然是这么个死心眼,根本没看出里面的阵势。君无戏言,李隆基只能将错就错地任由士兵将唐绍处斩,只可惜唐绍白白赔上了一条命,怪只怪李邈给个棒槌就当针(真)了。不久,李隆基给李邈下了一道诏书:免除所有官职,回家养老,永不起用!拍马屁是个技术活,李邈这样的死心眼玩不来。同唐绍的冤死相比,郭元振的处境也好不到哪去。他本以为自己会成为李隆基的肱骨之臣,没想到仅仅三个月就被推下了万丈深渊。他想不明白,自己到底什么时候得罪了皇上。谁让你不好好站队呢?!答案就在三个月前的承天门上。李隆基起兵时,按理说他是李隆基的人,而他却保护着太上皇李旦跑到了承天门,虽然保护太上皇是忠君之事,但这个举动,却给了李隆基这样一个印象:郭元振是太上皇的人。不是李隆基自己的人,李隆基还会用吗?想都别想。只是当时形势需要,需要给群臣树立一个榜样,李隆基这才不得不把郭元振树为了典型,并给予一系列封赏。实际上,这都是做给群臣看的。还有一点,那就是郭元振知道的事情太多了:他亲眼见证了太上皇李旦和皇帝李隆基的最后博弈,只要他在李隆基面前出现,李隆基就会想到当天的承天门。结合以上两点,郭元振的宰相生涯就到头了。被流放新州不久,李隆基给了郭元振一个台阶,将他委任为了饶州司马。然而这个台阶对于郭元振来说是不够的,这位从武则天时代就兢兢业业的老臣一直心绪难平,耿耿于怀,结果在前往饶州赴任的路上即告病逝,享年五十七岁。十年后,李隆基追赠郭元振为太子少保,算是给了他一个事后补偿。山歌里说,山路十八弯,或许在李隆基的心里,有八十道弯。郭元振之后,硕果仅存的宰相便是魏知古了,他的处境还算不错,虽然李隆基免去了他的宰相职务,但还是将他派往东都洛阳主持选官工作,相比于陆象先、郭元振,也算得到了重用。如同麻将,一局过后,前面的牌被推倒,李隆基仔细地洗了一下牌,然后又竖起自己的新牌:刘幽求、张说、姚崇。

翻身做主

一朝天子一朝臣,用在李隆基和刘幽求身上尤其合适。在七月四日之前,刘幽求还是流放封州的要犯,靠着桂州都督王晙的保护才勉强保住了一条命,苟延残喘,能不能看到明天的太阳都需要买份保险。七月四日之后,刘幽求拨得云开见日明,他的主子李隆基终于将帝国的权柄全部握在了手中,刘幽求的好日子也随之来临了。八月二日,流放犯刘幽求被擢升为尚书左仆射、平章军国大事,他再一次成为了宰相。某一年的春节晚会上,黄宏有一句经典台词:“你要是能从街道办,跐溜升到国务院,全家跟着都灿烂。”相比于刘幽求,从流窜犯到国务院,一切都来得那么理所当然。与刘幽求一样,曾经被太平公主和崔湜排挤到洛阳的张说也翻身了,由尚书左丞直接擢升为中书令,再次成为宰相。张说这个人也很神奇,他的一生先后三次出任唐朝宰相,这是他第二次当宰相,多年之后,他还有一次当宰相的经历。现在刘幽求、张说已经各就各位,该到姚崇了。姚崇也是一个老熟人了,在唐朝,诸多宰相中,他的知名度至少可以排到第三位的。而他前面的两位,则是著名的房玄龄和杜如晦,这是唐太宗贞观年间的一对宰相组合,而姚崇则跟宋璟组成了唐玄宗开元年间的最佳宰相搭档。很难说这两大宰相组合到底孰高孰低,毕竟所处时代不同,硬要比较,那就是韩复榘他爹的“关公战秦琼”了。公元713年的姚崇已经六十三岁了,这个老资格的大臣已经走完了人生的大部分旅途,他的一生经历比较奇特,仅是名字就变来变去的。姚崇本来不叫姚崇,而叫姚元崇。姚元崇这个名字一直叫到了五十余岁,却再也叫不了了,因为武则天不让他叫了。管天管地管空气,难道还管姚崇的名字?

武则天并非空穴来风,她是有原因的。原来这个时候,正好突厥的叱利元崇向武则天的周朝进攻。武则天非常讨厌听到他的名字,于是就让姚元崇改了名字,省得与那个突厥人相提并论。这一改,姚元崇就改为了姚元之:《旧唐书》上说,姚元之是武则天赐的名字;《新唐书》则说,“元之”本来就是姚元崇的字,只不过此后不叫名了,直接叫字。等到李隆基将年号改为了“开元”,姚元之也不能叫了,得避讳,中间的“元”字只能收藏了。而此时武则天早已作古,索性姚元之又将名字改回姚元崇,再把中间的“元”字收藏,六十三岁的老头终于有了不需要再改的名字——姚崇。说完姚崇的名字,再来说姚崇的第三次拜相。姚崇和张说一样,一生中也是先后当过三次宰相。第一次当上宰相,是武则天的时代,当时的职务是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第二次当宰相,是睿宗李旦登基之后,职务依然是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在与宋璟一起打压太平公主不成后,姚崇和宋璟便被赶出了长安,担任地方刺史,这一任就是两年。李隆基登基后,开始洗牌,他将原来的七名宰相清洗干净之后,就把刘幽求和张说推上了前台,不过他最大的目标是姚崇——如果能让姚崇出任宰相,一个属于自己的全新时代就有可能来临。十月十四日,骊山阅兵一天后,李隆基来到渭川打猎。按照惯例,天子巡守时,方圆三百里的地方官都有义务前去面圣。姚崇正准备动身,结果李隆基的使节却先到了:“陛下想见你,请速速动身。”经验老到的姚崇知道,皇帝不会无缘无故召见,既然召见,就一定有大事发生,他在心中盘算了一下,想好了应对之策。君臣见面,二人先从打猎说起。李隆基问道:“你会打猎吗?”姚崇回应说:“小时候曾经练过。二十岁时我在广成泽附近居住,经常以呼鹰打猎为乐。后来别人说我是当官的材料,不能在打猎上浪费时间,于是我就放弃了,开始发奋读书,走入仕途。有小时候打下的底子,现在打猎也没问题。”

李隆基闻言,非常高兴,便拉着姚崇一起上马,到野外打猎。一边打猎,一边闲谈,君臣二人越谈越投机,这时李隆基说出了此行的目的:你应该当宰相辅佐朕了。姚崇什么反应呢?他毫无反应。装的!李隆基很是奇怪:这姚崇是怎么了,天大的好事到了他的头上,他怎么就无动于衷呢?正在李隆基疑惑不解之时,姚崇翻身下马,跪在地上启奏道:“臣先跟陛下说十件事,如果陛下觉得不可行,臣就不得不拒绝陛下。”李隆基说:“好,你说说看!”姚崇随即将自己提前酝酿好的十件事和盘托出:宽仁施政,可乎?不贪图边功,可乎?宠臣犯法一视同仁,可乎?宦官不得干政,可乎?租赋之外不得滥赏,可乎?外戚不得担任宰相以及各部高官,可乎?善待大臣,可乎?群臣可以直言进谏,可乎?停止一切道观佛寺建设,可乎?外戚不得干政,一切以国家利益为重,可乎?由此想到电影《少林寺》里的场景:觉远最后剃度,大和尚问他:不杀生,戒淫欲,汝今能持否?觉远满含热泪声音颤抖着回应道:“能持!”这一幕看得我热泪盈眶,因为觉远的这句“能持”,就意味着他此生将与情投意合的牧羊女无缘,想要有交集,只能等来生了。

或许人生最不浪漫的事便是,明明相爱,却要分开。扯远了,继续说姚崇的十件事。佛教中有八戒的说法,因此《西游记》里的二师兄叫猪八戒。现在姚崇向李隆基提出了十件事,如果李隆基答应,他就是“十戒”。这时李隆基说话了:“好,我都答应你,这下你可以当我的宰相了吧!”六十三岁的姚崇斩钉截铁地说:“我愿意!”从此,姚崇和刘幽求、张说一样,成为了李隆基的宰相成员,按照惯例,他们将展开亲密无间的合作。他们能亲密无间吗?如果鹦鹉和狸猫能够共处,他们就能!

勾心斗角

古龙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现在姚崇、刘幽求、张说便一起走进了江湖。实际上,在姚崇没上任之前,姚崇和张说的斗争就已经开始了。因为张说不想跟他成为同僚。张说斗姚崇,乍看上去有些不好理解:你当你的宰相,姚崇当他的宰相,谁都不挨着,有什么好斗的?这就得说到官场的斗争了:官场内的争斗,很多情况下都是这么来的,不是当事双方的性格使然,而是官场的格局使然,因为古往今来的官场,从来都是僧多粥少,而且粥还有稀稠之分,竞争便在所难免。张说与姚崇的斗争,就如同当代社会两个人同时竞争某个职位,从私交上他们或许还是不错的朋友,但从工作上他们便是你下我上的对手,在这个时候,没有太多的朋友可言,有的只是对手。当李隆基动了让姚崇出任宰相的念头时,张说已经敏感地意识到危机的来临了:论资历,姚崇比他资深得多;论能力,姚崇的能力世人皆知;论交情,姚崇曾经跟宋璟向太平公主奋力一击,虽然没有成功,但对李隆基的忠心可鉴。

各方面都在自己之上的姚崇如果回来出任宰相,自己的空间还会有多少呢?于是,张说决定出手,一定要阻止姚崇拜相。他先出了第一招:弹劾。御史大夫赵彦昭按照张说的意思参了姚崇一本,本以为能就此动摇姚崇在李隆基心中的位置,没想到李隆基根本不为所动,弹劾的拳头打在棉花上,一点响声都没有。接着张说又出了第二招。这一招儿,以推荐为名。替张说出面的是殿中监姜皎,他是不久前跟随李隆基起兵的功臣之一,此时正受着李隆基的恩宠。姜皎说:“陛下之前不是一直苦于没有河东总管的合适人选吗?微臣替陛下找到了一个。”李隆基顿时来了兴趣:“哦,谁啊?说来听听!”姜皎说:“姚元之(姚崇)文武全才,正是河东总管的合适人选。”姜皎说完,便直愣愣地看着李隆基,如果李隆基点头同意,姚崇就算被张说算计成功了。张说高估了自己,同时又低估了李隆基。李隆基听完,顿时变了脸色:“这一定是张说的主意,姜皎你竟敢当面骗我,这可是死罪!”姜皎顿时吓蒙了,毕竟欺君之罪可不是闹着玩的。好在姜皎现在正受恩宠,李隆基也给他留了面子,一番下跪求饶后也就把他放了,这事暂且按下不提。李隆基不提,并不意味着姚崇不提,以姚崇的人脉,他早就知道了张说在背后的小动作。只不过他忍而不发,一直等待着机会。现在轮到张说着急了,他非但没能阻止姚崇拜相,反而眼睁睁地看着姚崇升任同中书门下三品兼中书令,得宠的势头非常迅猛。张说知道,自己现在无法从李隆基那里得到更多的支持,毕竟姚崇跟李隆基走得更近。当务之急,是从外围做一下工作,找一个李隆基最信得过的人帮自己说说好话。选来选去,张说把目标锁定在了岐王李范身上。岐王是李隆基的亲弟弟,他说话还是有分量的,如果傍上岐王这条线,肯定有益无害。

一天夜里,张说便乘坐马车来到了岐王李范的府中拜访,详尽说明了自己的效忠之意。李范频频点头,宾主相谈甚欢。心里有了底的张说心情愉悦地离开了岐王府,回家的路上心情格外高兴,却没有注意到,在他进入岐王府的同时,有一双眼睛一直在盯着他。第二天上朝,姚崇一瘸一拐地来了。李隆基看着姚崇,有些惊讶。“你的脚有病吗?”李隆基问。“臣的脚没病,却有心腹之疾。”姚崇回道。李隆基当即意识到,姚崇有话要说。“有什么心腹之疾,说给朕听听!”姚崇正色说道:“岐王是陛下的至亲兄弟,张说是陛下的辅臣,而张说却躲到车里面秘密前往岐王府拜访,我怕岐王会受到误导,所以心里担忧。”同样是给对方下绊,姚崇明显技高一筹。原因就在于姚崇抓住了李隆基的心理:但凡是皇帝,对宗室都很忌惮,而张说身为宰相,却不经皇帝同意,私自拜访岐王,这是典型的图谋不轨啊。还有比这更致命的小报告吗?几天后,张说就倒了,被免除了宰相职务,出任相州刺史。本来他给姚崇挖了个坑,结果姚崇没掉进去,他却掉进了姚崇的坑里,这就是中年狐狸跟老年狐狸斗,差着道行呢。掉进坑里的张说从此又开始慢慢地往上爬,等他从坑底爬回地面再次出任宰相时,已经是九年之后了,而他与姚崇的争斗并没有就此结束,一直持续到姚崇的人生谢幕。张说倒台的同时,尚书左仆射刘幽求也倒了。刘幽求被免去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改任为太子太保。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是宰相,是实职,太子太保则是闲职,能把好人闲出病的闲职。刘幽求为什么倒台呢?难道他也招惹了姚崇?他本人虽没有招惹姚崇,他的职位却出卖了他,因为姚崇想要大权独握。公元713年的这次拜相,是姚崇的第三次拜相,也是他人生中的最后一次拜相,这时他已经六十三岁了,他想真正放开手脚做点事情。在拜相之前,他向李隆基提出的十件事,一定程度上就是他的施政纲领。此时在他的心中已经有了成熟的蓝图,容不得别人再来对他指手画脚。

然而,现有的群相制显然不能满足姚崇的胃口:在这种体制下,宰相班子里堆着一大帮人,你说一句,我说一句,集体负责,那就是都不负责,这不是姚崇想看到的。他想要的,是自己掌握话语权,其他少数几个只需要负责随声附和。显然,刘幽求不是合适人选,他是唐隆政变的主力,不会任由自己摆弄。既然这样,只能让他离开,省得碍手碍脚。姚崇的想法与李隆基不谋而合,因为他也想让刘幽求离开。这又是为什么呢?

卸磨放驴

共患难易,同富贵难。自古以来,功臣难当。虽然李隆基在大权在握后,便把流放犯刘幽求擢升为了尚书左仆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将重用刘幽求。他之所以这么做,只是做出一个报恩的姿态,因为他心里明白,刘幽求此时并不是他所需要的人。如果说唐隆政变时,刘幽求是李隆基不可或缺的主力,那么现在马放南山,刘幽求自然就失去了使用价值,以前他是主力,现在他连替补都不是。对于这样的功臣,李隆基也有些头疼,他不能背上“忘恩负义”的骂名,只能选择让刘幽求慢慢淡出权力中心,而在这之后,又需要让他远离长安。众所周知,功臣一旦淡出权力中心后,心中难免就会产生抱怨,而刘幽求又是有过政变经历的人,这颗随时有可能爆炸的雷是不能再留在长安的。看起来,李隆基的所作所为有些不近人情,但算起来,他并不是第一个这么做的皇帝,这几乎是历朝历代的惯用的套路,汉高祖刘邦、明太祖朱元璋比他做得还要过分,相对温柔一些的,也就是宋太祖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了。李隆基这次效仿的,乃是曾祖太宗李世民。细心的读者可以发现,玄武门之变后,曾经一顶一的得力干将尉迟敬德、秦叔宝、程知节都淡出了权力中心,原因只有一个:国家安定之后,猛将已经没有使用价值了。失去使用价值的刘幽求便这样从宰相高位栽了下来,从流放犯到宰相,再从宰相到太子少保,前后不过四个月的时间。令刘幽求没有想到的是,三个月后,他连太子少保也当不成了。

因为他被人举报了。有人检举说:“太子少保刘幽求对自己的职位有怨言”。这个举报非常致命。在古代,如果一个官员被举报“有怨言”,事情便可大可小——大到可以满门抄斩,小到可以批评教育,下不为例。李隆基接到举报后,便把审问刘幽求的任务交给了姚崇,这个安排更加要命,这就好比让黄鼠狼当了养鸡场的保卫科科长。与刘幽求一起受审的还有太子詹事(太子宫主管)钟绍京,这也是当年唐隆政变的主力,正是他调集了皇家园林里的园丁参加政变,为李隆基立下大功。一度钟绍京也被推到了中书令的高位,不过后来又被拉了下来,辗转出任太子詹事这个闲职。姚崇经过一番审问,很快定了案:刘幽求等人都是功臣,一下子被安排到闲职,肯定有些沮丧,这也是人之常情;他们的功劳很大,受的恩宠也比较深,一旦把他们逮捕下狱的话,恐怕会让远近之人都担心。言下之意,逮捕下狱就不必了,不过该有的处罚还得有。这正是姚崇想要的结果,也是李隆基想要的结果。不久,刘幽求被贬为睦州(浙江省建德市)刺史,钟绍京被贬为果州(四川省南充市)刺史,两个唐隆政变的功臣从此与权力中心渐行渐远。被贬出长安的刘幽求后来又出任杭州刺史,开元三年又从杭州调任桂阳刺史,然而就在从杭州到桂阳的途中,郁闷的刘幽求连气带怨,终告不治,享年六十岁。钟绍京的结局比刘幽求稍好一些,他辗转在各地当了一些小官,再见到李隆基时已经是开元十五年了。面对着李隆基,钟绍京痛哭流涕,“陛下难道不记得当年的事了吗?您怎么忍心把臣抛在荒外,终年看不见长安的皇宫。当年一起起事的如今都不在了,只剩下臣这么一个衰老头了,陛下难道不可怜可怜吗?”顿时,李隆基神色黯然,他知道亏欠这些老臣的太多了,随即便将钟绍京留在长安,委任为了银青光禄大夫。颠沛流离十几年的钟绍京,终于得以在长安终老,享年八十余岁。值得一提的是,钟绍京系出名门,乃是三国时期魏国太傅钟繇的第十七代世孙。钟繇乃是书法界的一代宗师,而钟绍京在书法上的造诣也炉火纯青,与世祖并驾齐名,被誉为“书家双绝”。史书故称钟繇为“大钟”,绍京为“小钟”。在刘幽求、钟绍京被贬之后,另外一个受尽恩宠的人也遭到了贬黜,这个倒霉蛋,便是一直鼓动李隆基向太平公主下手的王琚。王琚参加了李隆基的起兵,在胜利之后一直享受着功臣的待遇,而且他生性诙谐幽默,深得李隆基的欢心,一时不见,李隆基便会思念,偶尔王琚休假不去上朝,李隆基就会派宦官到其家中邀请。然而好景不长,不久之后,李隆基就接到一些大臣的忠告:王琚诡计多端,可以一起消除祸事,但共享太平却很难。这种忠告十有八九是出自嫉妒,但李隆基还是听了进去,在他的前半生中,他见多了宠臣弄权为祸的例子,他当然不想也发生在自己的身上。在这之后,李隆基对王琚渐渐疏远,不久就让他兼任御史大夫,到北方巡视军队去了。又过了一些日子,便发生了刘幽求和钟绍京被人检举的事件,本来与此事无关的王琚也被卷了进来,他被指认为刘幽求的同党。哎,原来发发牢骚也有同党。这样王琚再没有资格巡视了,他被贬为泽州刺史,彻底远离了权力中心。多年后,王琚被李林甫诬陷,在流放的路上被勒令自杀,死非其罪,当时的人都认为他死得冤。又过了数年,李隆基追赠了他的官职,算是给他翻了案。从刘幽求到钟绍京,从钟绍京到王琚,只能得出一个结论:君无常心,皇帝的恩宠,历来都是中国古代的四大不靠谱之一。都有哪四大不靠谱呢?春寒、秋暖、老健、恩宠。春寒:春天的寒冷是不靠谱的,因为夏天即将来临;秋暖:秋天的温暖是不靠谱的,因为冬天即将来临;老健:老来的健康是不靠谱的,因为能不能见到明天的太阳是个未知数;恩宠:君王的恩宠是不靠谱的,因为它如同热带雨林上空的雨,说来就来,说走就走!刘幽求、钟绍京、王琚,同意请举手!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ysxl/lsgs/7491.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