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野史传说 > 历史故事

朱元璋传——教养和性格

历史大观园 历史故事 2020-06-08 23:56:47 0


朱元璋出身穷佃户,做过游方和尚,到处叫化。从军以后和儒生文人接近,沾上书卷气,会谈古论今。又以出身微贱,要故作神奇,神道设教,吓唬老百姓,和道士和尚串通,假造许多神迹。三十多年来,儒生,道士,和尚,三教九流,都被尽量利用,巩固他的皇座。

先从儒家的作用说起。

从渡江到建国,和幕府中的儒生,如范常、陶安、夏煜、孙炎、杨宪、秦从龙、陈遇、孔克仁、范祖干、叶仪、吴沈、许干、叶瓒玉、胡翰、汪仲山、李公常、戴良、刘基、宋濂诸人,朝夕讨论,讲述经史。经过十几年的熏陶,加上不断的努力学习,中年以后,他不但懂得经义,能写通俗的白话文,并且也能作诗,作有韵的文字,能够欣赏、批评文学的优劣了。

在称帝以前,他闲时常和儒生列坐赋诗,范常总是交头卷,元璋笑说:“老范诗质朴,极像他的为人。” 初下徽州,朱升请题字,亲写“梅花初月楼”横匾。 和陶安论学术,亲制门帖子赐他:“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 征陈友谅,过长沙王吴芮祠,见胡闰所题诗,大为爱好,即时召见帐前;到洪武四年胡闰以郡举秀才来见,元璋还记得清楚,说:“这书生,是那年题诗鄱阳庙墙上的。”授官都督府都事。 鄱阳湖大胜,设宴庆功,和夏煜等草檄赋诗; 宋濂喝不得酒,勉强灌醉了,制楚辞以赐,又赐以良马,亲制《白马歌》。

即位后更加喜欢弄笔墨,毛骐、陶安、安然死,亲写祭文。 桂彦良做晋王傅,作文送行。 宋讷读书,烤火不小心,烧了衣服伤肋,作文劝诫。张九韶告老回家,又作文赠行。

他会写散文,主张文章应明白显易,通道术,达时务。 读曾鲁文后,非常高兴,说:“读陶凯文后,已起人意,鲁又如此,文运其昌乎!” 刘三吾主考会试,榜发后以为有弊,亲撰策问复试。 他喜欢研究音韵,元末《阴氏韵府》手头常用,以旧韵出江左,命乐韶凤参考中原音韵订定,名《洪武正韵》。 时常作诗, 甚至会作赋,和儒臣欢宴大本堂,自作《时雪赋》。 亲撰凤阳《皇陵碑》,粗枝大叶,通篇用韵。也会作骈体文,徐达初封信国公,亲制诰文:“从予起兵于濠上,先存捧日之心,来兹定鼎于江南,遂作擎天之柱。”又说:“太公韬略,当宏一统之规;邓禹功名,特立诸侯之上。”居然是个四六作家了。

对历史尤其熟,《汉书》《宋史》都是常读的书。吴元年十一月和侍臣讨论:“汉高祖以追逐狡兔比武臣,发踪指示比文臣,譬喻虽切,语意毕竟太偏。我以为建立基业,犹之盖大房子,剪伐斩削,要用武官,藻绘粉饰,就非文臣不可。用文而不用武,譬如连墙都未砌好,如何粉饰?用武而不用文,正如只有空间架,粗粗糙糙,不加粉刷彩画,不成体统,两样都不对。治天下的要文武相资,才不会坏事。” 不多久,又和太子讨论七国造反的问题,太子以为错在七国,元璋说:“不然。这是讲官偏说。景帝做太子时,以博局杀吴王世子,做皇帝后,又听信晁错,黜削诸侯,七国因之造反。” 论内官则以为古代宦竖,管的是早晚当差打扫一些宫廷仆役事务,从汉邓太后以女主临朝,用阉人做常侍等官,宦官才偷窃政权,作威作福。 读《宋史》,到宋太宗改封桩库为内藏库,挖苦说:“做皇帝的以四海为家,用全国的财富,供全国之用,何必分公私?太宗算是宋朝的贤君,还这样小家子气,看不开。至如汉灵帝的西园,唐德宗的琼林、大盈库,括政府的钱做私人的蓄积,更不值得责备了。” 告诉张信翰林的职务,引唐陆贽、崔群、李绛做例子。 教官吴从权说不知民间事务,驳以宋胡瑗教学生,特别看重时事。 随时随事,征引历史事实,作为讨论和训话的根据。

朱元璋传——教养和性格

●《洪武正韵》

对经学,跟宋濂读《春秋左传》,跟陈南宾读《洪范》九畴,读蔡氏书传时,发现所说象纬运行和朱子书传相反,特地征召诸儒订正。讨厌《孟子》里一些和皇权有违碍的话,派刘三吾删节,编为《孟子节文》。著有《御注洪范》,多用陈南宾说。

对佛教,他即位以后,非常崇敬,诏征东南戒德名僧,在蒋山大开法会,和群臣顶礼膜拜。僧徒中有应对称意的,颁赐金襕袈裟衣,召入禁中,赐坐讲论。吴印、华克勤等人都还俗做到大官。元璋以为和尚与尘世绝缘,无所牵涉,寄以心腹,用作耳目,使其检校官民动静,由之僧徒得意横行,文武大臣,都被中伤得罪。又倚仗告发的功劳,请为佛教创立职官,改善世院为僧录司,设左右善世、左右阐教、左右讲经、觉义等官,高其品秩。道教也照样来一套。度僧尼道士数万人。 和尚皇帝加上一套和尚职官,在尘世政府里面,又建立了一个空门朝廷。还著有《集注金刚经》一卷。

朱元璋传——教养和性格

●周颠像。

道士替元璋做工作的有周颠和铁冠子。周颠的事迹,据朱元璋所写的传记说:周颠十四岁上得了癫病,在南昌市讨饭,说话颠三倒四,人家叫他周颠。三十多岁时,正当元朝末年,新官上任,一定去求见,说是“告太平”。元璋带兵去取南昌,疯头疯脑来告太平,又说“婆娘歹”,唱“世上甚么动得人心,只有胭脂胚粉动得婆娘嫂里人”。问是什么缘故,回说:“你只这般,只这般。”元璋烦了,叫人拿铜缸盖住,用猛火蒸。等柴炭烧完,打开缸看时,周颠正在出汗呢。到蒋山寺寄食,和尚来说,颠和小沙弥抢饭吃,闹脾气有半个月不吃东西了。元璋亲自去看,颠来迎接,一点也看不出饿,摆一桌大筵席,请颠大吃一顿。又给关在一间空房子里,一个月不给饭吃,还是不在乎。这故事传开了,诸军将士抢着做主人,请吃酒饭,随吃随吐,只有跟元璋吃饭时,才规规矩矩,像个样子。大家都信服了,以为是仙人。

颠用手画地成圈,指着对元璋说:“你打破桶(统),做一个桶。”

元璋西征九江,行前问颠,这次如何?说:“行。”又问:“友谅已称帝,消灭他怕不容易?”颠仰头看天,好一会儿,稽首正容说:“上面无他的。”到安庆舟师出发无风,说:“只管行,只管有风,无胆不行便无风。”果然一会儿大风起来,一口气直驶小孤山。

十多年后,元璋害热症,几乎要死,赤脚僧觉显送药来,说天眼尊者和周颠仙人送的,当晚病好。

有周颠仙人诗一首:“初见圣主合天基,一时风来一时痴。逐片俱来箍一桶,浩大乾坤正此时。人君自此安邦定,齐天洪福谢恩驰。我王感得龙颜喜,大兴佛法当此时。”

铁冠子姓张名中,好戴铁冠,人称为铁冠子。谈祸福多奇中,平章邵荣、参政赵继祖谋叛被杀,是他告密的。征陈友谅时也在军中,算定南昌解围和大捷的时日,用洞元法祭风,舟师直达鄱阳湖。佯狂玩世,和周颠同是元璋有用的工具。

元璋常读的道教经典是《道德经》,著有《御注道德经》二卷。

元璋利用神道设教的狡狯,当时即已被人指出。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解缙上万言书说:

陛下天资至高,合于道微,神怪诞妄,臣知陛下洞瞩之矣。然犹不免所谓神道设教者,臣谓必不然也。一统之舆图已定矣,一时之人心已服矣,一切之奸雄已慑矣,天无变灾,民无患害,圣躬康宁,圣子圣孙,继继绳绳,所谓得真符者矣。何必兴师以取宝为名,谕众以神仙为征应者哉!

果然,一切都已不成问题。从此以后,对佛道两教的兴趣突然减低,不再侈谈神异征应了。

元璋以“神仙为征应”这一手法是相当成功的,民间流行着许多神异故事,以为他是真命天子。传说中主要的一个是:天上有二十八宿,轮流下凡做人主,元天历元年(公元1328年)天上娄宿不见,到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娄宿复明,洪武帝是娄宿下凡。当时不流通的洪武钱,乡下人很看重,孩子们佩在身上,以为可以辟邪。豆棚瓜下,老祖父祖母们对孩子们讲的故事,也多半说的洪武爷放牛时的种种奇迹。

朱元璋传——教养和性格

●明代宣德云纹铜熏炉。礼器,通高91.9厘米。

穷措大出身的开国皇帝,对于起居饮食,生活享受,不肯穷奢极侈。 至正二十六年营建宫室,管工程的人打好图样,他把雕琢考究的部分都去掉了。 完工以后,朴素无装饰,画了许多触目惊心的历史故事和宋儒的《大学衍义》。有个官儿要巴结,说是某处出产一种很美的石头,可以铺地,被痛切教训了一顿,为的是不懂得节俭的大道理。 车舆、服用诸物该用金饰的,用铜代替。不但自己讲节俭,对人也是如此。

有一天,看见内侍穿着新靴在雨中走路,另一舍人穿一套值五百贯钞的新衣,都着着实实骂了一顿。 司天监把元顺帝费尽心机做成的自动宫漏进献,以为是“不管政务,专干这个,叫作‘作无益害有益’”,把宫漏打毁。 陈友谅有一张镂金床,极为考究,江西行省送给皇帝,元璋说:“这和孟昶的七宝溺器有什么两样!”下令打碎。 有的官儿说山东有银矿可以开发,有的官儿说西戎有水银坑,磁州有铁矿,挖了都可富国。他一概不理,把说话的骂了一顿,打了一顿,甚至发到边地充军。

屏风上写着唐李山甫《上元怀古》诗,日常吟诵:“南朝天子爱风流,尽守江山不到头。总为战争收拾得,却因歌舞破除休。尧将道德终无敌,秦把金汤可自由!试问繁华何处在?雨花烟草石城秋。” 南朝的灭亡坏在歌舞上头,坏在风流上头,也坏在大兴土木上头。立下规矩,朝会时不用女乐,宫廷里不随便添建宫室。 也禁止臣下笺文颂美,表章不许用四六骈偶文体。

说宗教信仰是谈不上的,周颠、铁冠子之流只用作政治的炫耀,骨子里根本不信有神仙,曾经告诉宋濂:“秦始皇、汉武帝好神仙,宠方士,想求长生,末了一场空。假使用这份心思来治国,国怎会不治?依我看来,人君能清心寡欲,做到百姓安于田里,有饭吃,有衣穿,快快活活过日子,也就是神仙了。” 有道士来献长生的法子,他说:“我所要的是全国人民的长寿和快乐。” 不肯接受。又有人学宋朝大中祥符年间的办法献天书,证明上位确是真命天子,反而被杀。同样,也不信祥瑞。洪武二年,有献瑞麦一茎三穗和五穗的,群臣称贺。他说:“我做皇帝,只要修德行,致太平,寒暑适时,就算国家之瑞,倒不在乎以物为瑞。记得汉武帝获一角兽,产九茎芝,好功生事,使海内空虚。后来宣帝时又有神爵甘露之瑞,却闹得山崩地裂,汉德于是乎衰。由此看来,祥瑞靠不住,灾异却是不可不当心的。”命令今后或有灾异,无论大小,地方官即时报告。

对失败的敌人不肯加以侮辱:洪武三年李文忠克应昌,俘获元主孙买的里八剌,并知元主已死。捷报到南京,百官称贺,元璋命礼部榜示,凡曾经做过元朝官的不必称贺。又以元主不战北走,谥为顺帝,亲自作文致祭。 俘虏到京,礼官请举行献俘典礼,并举唐太宗作例。元璋说:“唐太宗是待王世充,如对隋室子孙,不会这样。元人入主中国,百年之内,人口繁殖,家给户足,我的祖先,也曾享过太平的福来。”只令服本俗衣入朝。

对死节的敌人表示尊重:元将石抹宜孙、福寿、余阙、李黼战死,都为其立祠于所守城邑,留下永久纪念。 对始终不屈的敌人,尤其衷心钦佩:扩廓帖木儿拥兵反攻,百战不挠,被推许为天下第一奇男子,以不得臣之为恨。 相反的一个例子:危素是元朝老臣,文坛宗主,投降后做翰林侍读学士。一天,元璋在东阁办事,忽听得履声橐橐,问是谁,答是“老臣危素”,元璋说:“原来是你!我道是文天祥!既是元朝老臣,何不到和州看守余阙庙去?”不到一年,这位老臣便羞愧死了。

执法极严,令出必行。初起兵时,粮食不足,下令禁酒,胡大海统军攻越,其子犯令,王恺请勿杀以安大海心。元璋以为宁可使大海叛我,不可使法不行,亲手执行死刑。 赵仲中是起兵时勋旧,奉令守安庆,陈友谅来攻,弃城逃走,常遇春求情,元璋说:“法不行,无以惩后。”用弓弦缢死。 平章邵荣、参政赵继祖因为多年征战,不能和家人团聚,说了气愤话,被告发诛死。 冯胜攻高邮,城中诈降,先头部队全军覆没,立时召还,决大杖十下,令步行回高邮,一鼓攻下。 末年驸马都尉欧阳伦出使,贩带私茶,违反国法,虽然是自己亲女婿,还是赐死。

他认为理想的模范人物是汉高祖,最早劝他学汉高祖的人是李善长。常时读的书是《汉书》,常时提到的古帝王是汉高祖,随时随地随事都以汉高祖自比。

当灭陈友谅后,兵势日盛,有点像楚汉垓下之战后的情形,和幕僚孔克仁说闲话:“秦政暴虐,汉高祖以布衣起家,以宽大制驭群雄,做了皇帝。而今也是群雄蜂起,可是都不懂修法度、明军政,此其所以成不了事。”意中俨然以汉高祖自居,说完了还叹了几口气。有一次读《汉书》,宋濂和孔克仁在座,元璋问汉治道不纯,何故?克仁以为王道霸道相杂。又问谁应该负责?克仁说责在高祖。元璋说:“不然,高祖初创基业,遭秦灭学之后,百姓困苦已极,气还喘不过来,哪里还有工夫讲礼乐?孝文帝算是好皇帝了,正应该制礼作乐,和三代相比,可惜又不注意,终于只有那丁点成就。做帝王的要抓住时机,三代君主,有时机有人才做得好。汉文帝错过了时机,至于周世宗那才苦呢,有决心有魄力,满腔子要做好,只是不得其时,真是可惜!”又问汉高祖以布衣做皇帝,靠的是什么?克仁以为是善于用人,元璋说:“项羽南面称孤,不施仁义,光夸自己能干。高祖知道这毛病,反过来谦逊忍性,不认输,加以宽大容人,所以能够胜利。现在我守住江左,任用贤人,安抚百姓,等候大局变化。假使不如此,单凭军力,硬碰硬,怕也不容易成功吧。”

研究汉高祖的个性和作风到了家,下意识地养成模仿的癖性。举例说,汉高祖在天下未定时,就派萧何营建未央宫,元璋也在南征北伐军出发前,先造金陵宫阙。汉初徙齐楚诸国大族田氏、昭氏、屈氏、景氏、怀氏实关中,元璋也徙江南富人十四万户实中都。汉初分王子弟,明初也恰好建藩国。汉初赐民爵士大夫以上,明初也下诏天下富民年十八以上赐爵里士,九十以上赐爵社士。汉初俎醢韩、彭、英布,明初也大杀功臣,一杀再杀,杀得靖难兵起时无人可用。

相隔一千六百年两位同乡的开国皇帝,竟是一脉渊源的师生!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ysxl/lsgs/5660.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