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野史传说 > 历史故事

司马懿——小纰漏终成致命伤

历史大观园 历史故事 2020-06-08 21:54:48 0


司马懿决心攻克卤城。

军兵哨探得到消息,屯守卤城的蜀国兵马并不很多。而且都在忙于晒麦打粮。郭淮对司马懿说道:“我领一支人马从后面攻打卤城,您领一支人马从前面攻打,那么卤城没有不破之理。”司马懿听此言有理,便分拨兵马,依计行事。

魏兵赶到卤城时,早已经日落西山,天色昏暗。三两颗星星在天边明明灭灭。司马懿在马上四下观看,又抬头望望天空,心中十分高兴,觉得此战获胜大有希望。他吩咐身边众将道:“我看卤城城墙低矮,护城壕沟也十分浅陋,你等且安排就地围绕城池安营扎寨。直等午夜时分,同时攻城,诸葛亮若无防备,顷刻之间,就会大败而降。”

于是在城外屯兵驻扎。挨到一更时分,郭淮也引大军来到。司马懿命他速去攻打后门,自己从前门发起攻击。炮声响处,无数军兵喊杀声大起,将卤城围得水泄不通。这时,城中忽然点亮了无数火把,映红了山野之间的整个天空,也将魏兵军中照得如同白昼。城上万弩齐发,矢石如雨。“诸葛亮原来早有戒备!”司马懿一边惊叹诸葛亮用兵细心谨慎,一边命令大军继续猛攻。就在这时,又有几声沉闷的炮声回荡在夜空之中,发出了进军的信号,喊杀声随之在漫山遍野中响起,四下麦田之中到处火光冲天。四扇城门同时大开,城中军兵一涌而出。司马懿知道中了蜀军的埋伏,急忙下令撤军。可惜为时已晚,诸葛亮在麦田之中,安排了四路伏兵,姜维在东南,魏延在西北,马岱在西南,马忠在东北,四位大将同时引军杀出,城中四门大开,无数军兵分头涌出。魏军战线拉得太长,此时聚合已经不可能,被蜀军分截团团围住,一阵冲杀,死伤过半。

司马懿在几位心腹将领的护卫之下,左冲右突,奋力拼杀,试图冲出重围,却如身陷沼泽地中,越是挣扎,陷得越深。幸亏郭淮引领兵马从外面杀了进来,两军合兵一处,往蜀兵薄弱处猛攻,终于冲出重围,远远见一座山峰高险峻耸,司马懿急忙下令依山结阵,占住山头,这才勉强阻住了蜀军的追袭。这时,孙礼闻讯也前来救护,司马懿便坚守山寨,拒不出兵。

撤退之时,司马懿见战火硝烟,你拼我杀,血流成河,惨不忍睹。司马懿虽然屡经战阵,却每每见此,无不潸然泪下。他有时也想,或许就是因为自己的某一次决策失误,就会有万千人头滚滚落地。山中的气温夜来更显阴凉,他在帐外独自巡查,伤员的哀号之声,有如芒刺一次次扎在他的心上。他忍不住走进了帐篷,去看望他们,安慰他们。伤兵之中,有的断臂,有的少腿,有的几乎已经面目全非,见到大都督亲自前来探望他们,个个都感动得热泪盈眶,非但没有怨言,还都表示为国杀敌,死而无憾。司马懿走出帐外,黑夜之中,泪水已经沾湿了衣襟。

回到帅帐之后,他立即召来各位大将,商议御敌之策。军中大将有主张猛攻的,有主张迂回的,意见不一。司马懿道:“我以为我们应当不战而战,以不变应万变。避免再次出现大的伤亡。”

众人不解,以疑惑的眼光望着司马懿。司马懿进一步说道:“兵法云:‘善战不如善守。’诸葛亮大军远伐,而今又虎口夺粮,其粮草定会有匮乏之日,等他粮绝人乏,无计退兵之日,我们却乘机掩杀,到时必然事半功倍,哪有不胜之理。”

郭淮说道:“我愿带领一支人马去袭击剑阁,断绝蜀军归路,截其粮道。”

司马懿点头称是。大家再无话说,司马懿挥了挥手,众人尽皆散去。

前方将士虽然心中都十分焦急,但是一个月的时间将过,大家回首想想,仍然觉得仿佛瞬息间的事。

这一天,哨马忽然来报张郃:发现蜀兵有退兵迹象。张郃命令继续探听,确认蜀军已经退兵,却又担心诸葛亮有什么计策,不敢即刻来追,于是火速来见司马懿。

这时,巡哨军兵也已经报知司马懿,说:“蜀军大队人马已经退兵,只是无法探知城中还有多少兵马。”

司马懿迅速上马,亲自前去探视。只见城上遍插旌旗,城中烟火弥漫。司马懿看着看着笑了,对左右说道:“蜀兵已经退尽,诸葛亮企图蒙蔽我等,才做此假象,此城已是一座空城。”

军兵入城去看,回来报道:“此城果然是一座空城。”

司马懿大喜,说道:“诸葛亮匆匆退兵,定是有东吴入侵的消息,回师抵御吴兵,这真是天赐良机。不知哪位将军领兵前去追击?”

张郃出来抱拳请令:“某愿往。”

司马懿略一踌躇,脸上露出为难之色,说道:“公生性急躁,性烈如火,我担心您会误中诸葛亮之计,所以不如另派他人前去。”

张郃急道:“出关之时,都督亲口所说,我们要一起努力,共图大事。今日,正是立功之际,为何却不用我?”

司马懿说道:“兵法云:‘归师莫掩,穷寇勿追。’如今蜀兵急急退去,诸葛亮又善于用兵,沿途险要之处必然设有埋伏。所以必须加倍小心谨慎,才可获得全胜。”

张郃急忙说道:“某久经沙场,这些已经知道,请都督不要多虑。”

司马懿再也无法阻止,只好对张郃说道:“公既然执意要去,那就领五千兵马先行,我另外安排贾嗣、魏平引两万马步兵紧跟而行,以防埋伏。我再领三千军马随后策应。”

诸葛亮匆匆退兵,的确是因为他突然接到了告急信函,信中称:近闻东吴令人入洛阳,与魏联合;魏令吴取蜀,幸吴未曾起兵。今严稍知消息,伏望丞相深谋远虑,早施良图,切勿怠忽!

不承想信中所言都是李严信口捏造的。原来他督运粮草不济,怕招致惩罚,才编造谎言,赚诸葛亮回师。倘若魏、吴果真联合,那么司马懿哪里还会聚兵不出?诸葛亮为了国家大计,不敢多想,何况李严又是国家重臣,也容不得怀疑,所以只得再次放弃良好的作战时机,回师京都。

诸葛亮退而不乱,就是在街亭惨败之后撤军,也未损毫发。这次为了严防司马懿追兵,他命令杨仪、马忠领一万名弓弩手埋伏在剑阁木门道两侧,备齐了炮火、木石,又令魏延、关兴引兵断后,两军都配备了刚刚改进的新式弓箭—损益连弩。

魏兵多日紧闭寨门,拒不出战,张郃早就怒火藏心,这次能够追杀敌兵,以逞勇武之志,心中十分畅快。他带领军兵飞马前行,一气追赶了三十里路程,一直追到剑阁地带。两侧群山壁立,险峻异常,只有中间一条窄窄的壕沟可以行军。猛然间,张郃记起了都督的叮嘱。

忽然背后喊杀声骤起,张郃回头看时,只见魏延横刀立马挡住退路,数千蜀兵占据险要,口中齐声高喊:“贼将张郃哪里走?”

张郃大怒,举兵追杀,魏延没战几个回合,拨马往更窄的一条小道上逃去。张郃不知是计,盛怒之下,一味追杀,直追到一个树林茂密的山谷,倏忽一闪,不见了魏延的踪影。刚刚转过一个山坡,忽然一片喊杀声,又一支蜀兵直杀进中军,为首大将乃是关兴,张郃径直回身大战关兴,关兴没战几个回合,露出败势,回马便走。张郃情急之中,紧追不舍。

山谷中的黄昏比山外来得更早。追击之中,天色已经渐渐昏暗。张郃突然发现前面山势越来越险了,而且前面山谷塞满了柴木器物,堵住了去路。张郃知道中计,慌忙回马准备撤退,只听一声炮响,两侧山上火光冲天,大小石块,成捆的柴草滚落而下,张郃军兵前后刹那间堆满木石,两边又是峭壁,魏兵进退无路,困在当中手足无措。忽然又一声炮响,山顶陡然冒出无数蜀兵,刹那间,万弩齐发,张郃的骑兵队身陷绝地。张郃拼死挣扎,挥舞大刀,拨打箭矢,终于精疲力竭,死于乱箭之中。

司马懿赶到之时,一切已经无法挽回。他深为痛失大将而懊悔不已,仰天长叹:“张将军之死,我之过也。”初出关时,他与张郃约定共成大事的一幕,透过模糊的双眼,仿佛又出现在眼前,他深深后悔自己没有坚持另派别的将领出兵追敌。如今只好传信京都,报告圣上,大将张郃阵亡。

朝中闻报,即时议论纷纷。有人哭奏皇上:“而今前方战事未息,张郃先亡,国家栋梁折矣。”

辛毗出班呵斥道:“方今国中文臣、武将灿如星辰,你等何出此言,丧我国威?”

司马孚也站出来说道:“昔建安年间,天下人都说:天下不能没有武祖也。等到武祖升天,传位给了文皇帝,当时又都传言:天下不可一日没有文皇帝。等到文皇帝晏驾,到如今陛下龙兴,朝中聚文敛武,能臣武将济济一堂,张郃之死,虽然令人痛心疾首,岂能像刚才所说,自此国无栋梁也?”

曹叡挥挥手,示意大家不要再为此而争执,他自己勉强忍住泪水,命人将张郃厚葬。

诸葛亮回到成都,弄清了告急文书乃是李严为逃避罪责所捏造的,气愤已极。最后碍于李严是朝中托孤重臣,只好饶恕其死罪,将他削职为民。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ysxl/lsgs/5630.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