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野史传说 > 历史故事

司马懿——为逞军威造京观

历史大观园 历史故事 2020-06-08 21:54:35 0


辽兵坚壁高垒,拒不出战;司马懿兵临城下,却也并不急于攻城,只待城中粮尽,自行残杀。

一日一日倏忽而过,转眼已经白露为霜,秋天到了。

可怕的阴雨随之而来。连绵秋雨,一月不止,秋风凛凛,寒彻肌骨。平地已然水深三尺,运粮小船从辽河口可以直接行到襄平城下。

司马懿未免感到心情焦躁。他想起与曹真将军共同抵御诸葛亮军兵时的凄惨场面。如今,捉公孙渊就在旦夕之间,天公却不作美。

烟雨蒙蒙,水色茫茫。围城魏兵大受雨水淋漓之苦。帐内帐外,到处是雨水,到处是泥泞,不但行走艰难,没有干柴为炊造饭,就连一件干爽的衣服、被褥也找寻不到,有的士兵、马匹因为长期遭受雨水浸泡,身体的一些部位早已腐烂,失去知觉,蛆虫乱爬,军兵苦不堪言,生不如死,心情恶劣到了极点。

左都督裴景见军兵实在无法忍受,只好冒着风险为士兵请命。他来到司马懿帐中,跪在地上恳求道:“太尉,雨水不住,营中泥泞,军马实在无法驻留,恳请将军下令暂且移兵高处,等天气晴和了,再攻城不迟。”

司马懿心中也十分不好受,但是此时如若放弃围城,必然功亏一篑。他心中清楚军中必定有不少怨怼之言,正要杀一儆百,震慑军威,听到有人请求撤兵,拍案而起,在腰间抽出佩剑,直指裴景眉心:“我在皇上面前许诺此次出征,前后只需一年,除去往来时日,灭除叛贼只要百日,如今捉公孙渊只在旦夕,安能移营!你等不要惑乱军心,倘有再言撤兵移营的,立斩不赦。”

裴景刚走,右都督仇连又来恳请道:“军兵在水中浸泡多日,确实生不如死。太尉又不下令攻城,这其实是在做无谓的牺牲。还望太尉将营寨移往高处。”

司马懿大怒,拍案而起:“我刚刚颁布军令,你竟敢迎风而上,立刻推出斩首。”仇连还想辩解求饶,司马懿并不给半点机会。须臾人头落地,并高高悬挂在辕门之外。军心震慑,虽然怨恨于心,却都噤若寒蝉。

又过了几日,司马懿却忽然下令南寨人马退去二十余里。

消息传到城中,公孙渊猜到魏军必有计谋,但是城中军民久被围困,衣食都没有着落,生不如死,所以谁也不顾劝阻,纷纷出城打柴放马。但是魏营之中却有许多人无法理解,围城日久,又忽然放敌人出城;饱受淋漓之苦,却并不想立刻攻城,太尉之心,真是难以捉摸。

司马陈群忍不住来找司马懿,小心问道:“从前太尉起兵攻打上庸之时,兵分八路,八天行程千余里赶至城下,孟达措手不及,叛乱大军才瞬间平息。如今太尉率领四万精锐之师,数千里而来,久久围住城池,却不下令攻城,使军兵受够秋雨之苦,久居泥泞之中,如今又放敌人出城打柴放牧,我等实在不知太尉到底用的什么妙计?”

见陈群如此着急的样子,司马懿禁不住笑了起来,说道:“兵法云:‘兵者,诡道也;战者,逆德也。善因事变。’昔日孟达粮多兵少,我军总数却是他们的四倍,而粮草还不足一月。以一月之粮而敌一年之粮,怎么能够选择持久战呢?以四倍之兵而敌一倍之兵,又怎么能够不胜利呢?所以是利在速战,也不可不速战。”

陈群不住地点头称许,但是对当前的战事依然表现出困惑不解的神情。

司马懿于是接着说道:“当前,公孙渊粮草已尽,只不过凭借水势,不肯束手投降。我之所以要让南寨撤兵,是故意显出一天也不能再坚持,已经无能作战的架势,以此来稳定敌人。如若贪图小利,勉强猛攻,掠其牛马,抢其柴草,虽然可以获胜,但是敌人必然死战,我们就不容易全歼他们。我早就料到十日之内,天必转晴,到时候他们粮草断绝,我们全力攻城,定能生擒公孙渊。”

陈群这才觉得释然,说道:“太尉用兵,善于变化,许多闻所未闻之法,出乎想象,实在令人钦服。”

司马懿派人到京都洛阳催粮。魏主曹叡知道辽东又遇一月连绵秋雨,就前方战事专门设朝商议。

群臣多以为作战环境恶劣,不如权且罢兵而返。

曹叡却坚持道:“司马太尉善能用兵,临危制变,多有良谋,捉公孙渊指日可待。卿等不必多说,也不必忧虑。”于是迅速调遣粮草,派兵将昼夜兼程,火速送往阵前。曹叡还亲笔题写诏书慰问前方将士,叮嘱司马懿依计行事,大胜而回。司马懿接到皇上诏书,见军粮这么快就运抵营中,对圣上的信任深表感动。

没有几日,雨过天晴。当阴云消散,象征着生命的阳光透露出来的一刹那,无论是城里、城外,还是魏兵、辽兵,两处几乎同时爆发出动地惊天的欢呼声。太阳给人间带来了希望,带来了温暖。每一个人都走出了帐外,贪婪地享受着日光的照临,急切地欣赏着阳光中一切的美丽。战马也在接连嘶鸣,树木草虫都为之展现着崭新的美好的姿态。司马懿也尽情地感受着这一切,与军兵共同分享着这一人生的大快乐。但是对辽兵来说,这欢呼与庆幸是极为短暂的,看着城外密密麻麻的帐篷,他们的心头又感到了沉重,战争的阴云重又笼罩在他们自己的天空。

司马懿绝不会放过这一有力的战机。这天晚上,他走出帐篷,看着天上明亮的群星出神。久雨初晴,天空异样清明澄远。众星闪烁,映照着夜空。忽然一颗巨大的流星从首山东北划出,顷刻坠于襄平东南。骤然而起的刺目的弧光随之一闪即逝。司马懿大喜,随即传话各位将领:“五日之后,在流星坠落之处,斩杀公孙渊。请各营连夜做好攻城准备,明日清晨,集中全力攻打襄平。”

此时,城中粮草已经断绝,魏军大举攻城。压抑已久的军心被透彻的日光和攻城的号令唤醒,军中士气高涨,军威俨然。众将率领所有军兵轮番作战。他们四面围合,筑造土山,挖掘地道,建立炮架,安装云梯,所有攻城手段一并用上。军兵爬上土山,炮火猛烈地轰击着城墙,无数箭矢犹如急雨一般射入城内。司马懿下令轮番作战,一刻也不停歇,直至辽兵开城投降为止。

猛烈的攻击终于使城内军兵陷入了绝望的境地,他们情绪消极,怨声不绝。大家人心惶惶,相互传言,昨日斗大的流星自城西南向东北划过,坠落在衍水附近,这正是预兆公孙渊必然灭亡的天象。不知是谁说了一句:“与其在这里等死,还不如捉了公孙渊献城投降,兴许还有活路。”话一出口,竟然得到众人响应,军中到处都在传言不如杀了公孙渊,献城降魏。

消息传到公孙渊那里,公孙渊大惊失色,慌忙召来相国王建、御史大夫柳甫前来商议。王、柳二人均无计可施,说道:“看来再坚持无益,不如我们暂且请降,以为缓兵之计,安稳军心,成败再作打算。”

公孙渊说道:“当前不能再有一刻停缓,不然军中定会生乱,就有劳二位火速前往魏营。”

军兵找来两个大的筐箩,二人手摇白旗,分别坐在里面,然后城上士兵用绳索系住,顺墙慢慢放下。又用同样方法放下几名随从。二人步履蹒跚地径直来到司马懿帐中,跪倒请降,恳求道:“请太尉暂且退兵二十里外,我们君臣将束手出城投降。”

半年多劳师远征,加之天降阴雨,所有将士吃尽了非人间之苦,此时大举攻城,司马懿的胸中正涌荡着求胜的激情,无法抑制的怒火都撒在了眼前叛贼的身上。所有兵将也和他一样,完全将生死置之度外,仿若有说不尽的仇恨之火想要在这襄平小城上宣泄。

司马懿怒对来使,抽出身边长剑直指王、柳二人,喝道:“公孙渊为何自己不来?尔等还敢轻视我军!拉出帐外,砍了!”二人浑身颤抖,想要磕头告饶,话还没有说出口,两颗冒着鲜血的头颅已经滚落在泥泞的地上。司马懿叫随从的人将头颅带回,并且书写一道檄文,传送公孙渊。檄文中写道:

魏征西大都督、太尉司马公檄下公孙渊:窃谓楚、郑列国,而郑伯由肉袒牵羊迎之。孤乃天子上公,而建、甫等欲孤解围退而舍,岂得无礼耶!二人老耄,传言失指,已被吾斩之。若意有未已,便可遣年少有明决者来。稍有稽迟,悉皆诛戮!故檄。

公孙渊接到人头,读罢檄文,惊慌失措,来不及处理丧事,即刻召集文武商议对策。侍中卫演奏道:“臣愿再次出使魏营。”

公孙渊大受感动,对卫演说:“我辽东军兵都仰仗您了。如果魏兵能够撤兵,我公孙渊愿以世子为人质。”

卫演领命乘坐箩筐下来城墙,直向魏营中军帐走来。司马懿威风凛凛,召集众将列立两旁。卫演远远地跪在地上,用双膝爬行入帐,一边不停地叩着响头,鲜血顺着脸颊往下淌,至司马懿案前哀告道:“愿太尉平息雷霆之怒,暂且退兵,我们愿以我朝世子公孙修作为人质,即日我们君臣两手反绑于背,前来归降,乞望太尉宽容,予以应允。”

司马懿禁不住冷笑数声,喝令卫演抬起头来,说道:“军旅之事,离不开五条要旨:能战当战,不能战当守,不能守当走,不能走当降,不能降也就等死罢了。公孙渊既然不肯亲自束手出来投降,那也就不必再来送什么人质!”

卫演再无话说,只好匆匆而回,如实报告公孙渊。司马懿悄然对两个儿子说道:“公孙渊绝望无计,今夜必然出城逃窜,你们两个且随我埋伏在襄平东南小路两旁等候。”另外又安排胡遵等带领兵马一同前往,分前后两处埋伏在山间窄道两旁。

是夜,残月如钩,星密天暗。寒凉的朔风之中,山丘淡淡的轮廓曲折无限,黑黢黢的树影微微抖动,仿若鬼影。所有埋伏的魏兵都密切注视着通往襄平的蜿蜒小路。半夜光景,伏在地上仔细一听,才听见数千人马轻轻的杂沓声,不多会儿,就见到前面小路上晃动的人影越来越近了。原来,一切正如司马懿所料,公孙渊听卫演回报,万般无奈,匆匆挑选本部军马一千人,在人马的脚上绑上棉花,悄然出城。可他万万没有想到司马懿早就率领兵马在此等候,随着一声炮响,一片火光冲上了寂静的夜空,公孙渊差点没有应声栽下马来。火光之中,司马懿肃然立于马上,左边是长子司马师,右边是次子司马昭。司马兄弟异口同声,喝道:“反贼还往哪里走?!”

司马懿厉声道:“公孙渊,像你这等反叛逆贼,我平生最为痛恨,如今我等数千里行军前来捉你,五日前,我观天象,见流星坠于此地,早就算到这里就是你的丧身之所!”

公孙渊浑身打战,急忙和儿子公孙修一道拨马往回便跑。行不多远,又听一声炮响,早就埋伏在此的胡遵忽然引兵从路旁闪出,火光之中,夏侯霸、夏侯威、张虎、乐綝四员大将前后层层堵住。公孙渊看看再也无路可逃,只好下马投降,公孙修紧跟着跌落马下。

司马懿高坐在马上,轻轻哼了一声,轻蔑地斜眼望望公孙渊父子,喝令左右道:“我厌恶这副逆贼嘴脸,赶快将他们枭首示众!”

军兵扯过父子二人,让他们面面相对,眼睁睁看着夜色中透着寒光的钢刀架在亲人脖颈上。公孙渊心如刀绞,想要破口大骂,话未出口,两颗人头被甩出丈远,滚落在地。

军兵用枪高挑着公孙渊父子首级到襄平城下叫阵,城上官兵得知主帅私自弃城逃跑,而今又被魏兵斩杀,再也没有守城之心,纷纷丢弃兵械,大开城门举手投降。

司马懿率大军入城,城内百姓焚香叩头,跪在道路两旁迎接。军兵一边安抚百姓,一边清查叛贼同僚。

坐到襄平大衙之上,司马懿多日来难以忍受的苦痛仿佛忽然消逝。一股一展胜利者威风的念头不自觉地呈现心头。很快,各路军兵将公孙渊宗族及同僚一一抓获,带入大衙,听候发落。司马懿询问清楚,下令将他们全部推出斩首,无论老幼,一个不留。几乎没能听到一声哀号、一声反抗,七十多颗人头就像熟透的瓜果,噼里啪啦滚落地上,尸体随之扑倒,甩出一腔热血。往日的地位、威风、恐惧、谨慎、上进、屈辱、奉迎、得失、成败、功劳、罪恶……顷刻之间,随着魂魄烟消云散。

有贾范、伦直曾经苦谏公孙渊要忠于朝廷,万万不可谋反,结果都惨遭杀害。司马懿听说后,下令封其墓冢,并授予其子孙官职。

此时,夏侯霸进殿对司马懿说道:“太尉率兵攻打公孙渊,而今大获全胜,弘扬了国威,振奋了军心,在下以为都督应该仿效古人,营造京观,也冲荡一下多年征战的晦气!”

京观是指古代战争中,得胜者为了炫耀武功,特意收集敌人的尸体,封土而成的高冢。司马懿迟疑了一下,问道:“我杀人筑造京观,岂不让人耻笑我是杀人狂魔,而留臭名于天下。”

夏侯霸道:“公孙渊乃是国之罪人,为了平灭贼寇,我军劳师远征,又逢连阴大雨,致使生灵涂炭,将士苦不堪言,公孙渊及其部卒死有余辜。”

司马懿良久不语,往事犹如梦魇穿透时空来到面前:泥泞得难以抽腿、阴雨中兵丁的抱怨、可怕的沉寂与死亡、军帐前雨滴单调地落在铁桶中的声音……一切都清晰可见,朦朦胧胧如在眼前,惊悸与疲惫一齐袭来。已经接连几夜没有合眼了,他向着夏侯霸点了点头,然后抬了抬手臂,示意左右兵将暂且退下。一阵扰攘之后,大殿之内死一般的寂静,远处街市上的声音已恍如隔世,纷乱的思绪中,司马懿斜仰在座椅靠背上,沉沉睡去。

醒来时已经舒适地躺在军中的床上,一个漆黑而静寂的夜晚在沉睡中悄然而过。阳光透过窗棂照射进来,形成许多明亮的光柱,无数尘埃在其中翻飞。一种和平的美好,让人怦然心动。司马懿起身来到书案前,身体更觉酸痛,但是努力回想起昨日的胜利之后,他的心里感到十分轻松与畅快。这时,夏侯霸进帐报道:“末将已经连夜在东城门内筑起京观,以逞我军威于天下。”

司马懿颇为惊讶,但他还记得昨日谈论过此事,急忙问道:“究竟杀死多少敌军将士?”

夏侯霸回答道:“一共歼灭城中十五岁以上男子共七千多人。”

司马懿倒吸一口凉气,上马飞驰来到东城门,远远看见才刚堆起的土山横亘面前,司马懿跳下马来,缓缓向着京观走去。京观高约数十尺,这是一座人体垒叠而成的高山!抔抔新土都渗透着鲜血,隐藏着冤魂。司马懿站在京观前的高台上,面容整肃,他抽出腰间所佩利剑指向高空,台下数万人随之高呼。呼声整齐雄壮,响彻天地,回荡山谷。

誓师完毕,万名将士尽皆散去,司马懿却没有立即回帐,他走下高台,回身向着京观深深地鞠了一躬,两颗浊泪簌簌落下。

朔风吹过,天地皆寒。这一幕只有紧紧相随的司马昭看到了。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ysxl/lsgs/5626.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