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野史传说 > 历史故事

司马懿——胸有成竹平辽乱

历史大观园 历史故事 2020-06-08 21:54:38 0


曹叡御驾亲征,大败东吴,而今司马懿又凯旋归朝,国威大振,全国上下,欢欣鼓舞。纷争了多年的三国终于安定了下来。

司马懿因为劳苦功高,军事才能又无人可以匹敌,所以他的声望日隆,加上他不善于在人前作态,随和谦让,节俭朴实,又性格开朗,喜欢调谑,所以人缘极好,备受皇上和众臣看重。民间,关于他的传说甚至传奇也渐渐多了起来。

公元235年,司马懿升任太尉,驻守洛阳,总督各路军马,镇守东、西边境。

诸葛亮已亡,又有司马懿保国,魏帝曹叡再无外患之忧。日子稍一闲适,骄奢淫逸的欲望就如春天的小草一样萌发,巨大的石头都压制不住。

曹叡博闻强识,性格刚毅,处事果断,很有君主的气概,但他如同他的祖父曹操一般好色,却又没能学到祖辈、父辈的简朴节约、志向远大、勤政爱民。这一年,他开始在许昌大兴土木。

他下诏说:“除了先帝之外,朕最欣赏秦皇汉武任意而行,挥斥天下。即日起,朕要尽选天下能工巧匠,在许昌、洛阳大兴土木,建造宫殿。”

当时有扶风(今陕西兴平县)人马钧,出身贫苦,却精于发明制造,被人们称为博士。曹叡封他为给事中,命令他监管重点在建工程。在许昌建九龙殿,殿高十丈,雕梁画栋,碧瓦金砖,殿前精心雕琢,神龙吐珠,蟾蜍合受,又引水穿过,旁边设置玉石栏杆,气势恢宏,堂皇富丽。

又在洛阳先后建造朝阳殿、太极殿、崇华殿、青霄阁、凤凰楼、总章观、九龙池……天下战乱日久,百废待兴,可是仅选用工匠就有三万多人,征调民夫三十多万,田地荒芜,赋税加重,民不聊生,怨声不绝。民夫不足之时,魏主竟然下令朝廷大臣、公卿大夫都到工地搬砖背土。

不仅如此,曹叡还下令四处选拔美女,送入宫中,恣意淫乐。他在九龙殿北面设立八坊,将美女分为贵人、夫人等不同级别,另有歌姬、舞女住在里边,日日笙歌,天天舞蹈。有识文断字的女子,就受封官职,作女尚书。皇上乘坐博士马钧发明的指南车,在宫内悠然行走,车停哪个宫女门前,就下车临幸。

春夏时节,又修建芳林园。园中栽植奇花异草,放置天下名石,中间挖土成湖,四周堆土成山。湖上纵横交错,架起木桥,桥上雕梁画舫;山间曲径通幽;花间有亭,林间有楼,水上有船;舫中、屋中、亭中、楼中尽是二六、二八美女,皇上走过,任性玩弄,顺手拈来。更有甚者,盛夏荷香时节,令宫女裸体在水中游泳嬉戏,自己乘坐小船,荡桨其间,或被宫女拉入水中,或将宫女拽到船上……

皇上连宵跨凤,累岁绝麟,司马懿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但是他心里清楚,曹叡这种果敢坚毅、刚愎自用的性格,直接劝谏是没有作用的,弄不好,反倒惹火烧身。他有好多次委婉地借古讽今,结果都没能奏效。连日来,司马懿甚至有些悲观地想:大魏江山不会存之久远。这不过是后汉乱世的延续,魏武帝一统华夏的豪情壮志和历史的使命感、责任感,曹丕没能全部继承下来,到了曹叡几乎已经丢失殆尽。纵观天下历史,他仿佛隐隐感到三国不久就会走向穷途末路,总会有谁出来一统天下的,不会是魏国,更不会是西蜀或者东吴。心中难免焦虑,但是他有时又不觉感觉释然,自己虽然是朝中重臣,但是也无回天之力,只有先保全性命,然后竭尽全力辅佐皇上处理好天下诸事。

毫无节制的淫荡生活,带给曹叡的是残酷的代价。他的身体越来越虚弱,甚至没能生养一个自己的孩子来承继万里江山,承继帝王伟业。眼看壮年已过,再没有希望,只好在宗族之中,收养两个小儿,一个叫作曹芳,一个叫作曹询。

有人不像司马懿,他们以飞蛾扑火的精神劝谏皇上。

司徒董寻上表谏阻,结果曹叡大怒,当即将他废为平民。

太子舍人张茂要以死谏阻皇上。他披头散发,脖颈上挂满了纸钱,等在通往芳林园的小路上。等曹叡乘坐龙辇经过时,他拦在当路,将千言表章呈给皇上。其中写道:

自汉末衰乱以来,四十五载,马不舍鞍,人不释甲,每一交战,血流遍野,创痍号哭之声,于今未已。犹有强寇在边,图危魏室。陛下不兢兢业业,念崇节约,而乃奢靡是务。惜乎!……

曹叡还没有看完便大发雷霆:“你一个小小的中书令,竟敢口出狂言辱骂于朕,左右武士,立即将他拉到一旁斩首!”

张茂破口大骂:“你个无道昏君,大好江山就要断送在你的手里,你早晚会死无葬身之地!”

片刻,张茂人头落地。曹叡胸中怒气并没有停息,立即传令铸造两口巨大的油鼎,日日烧火将里面的油烧得滚沸,有谁再敢写表上谏,立即投入油锅。

众位大臣再也没有谁敢言语,但又为国担忧,只好把希望都寄托到了司马懿的身上。他们相约来到司马懿府上,把各种事情细细描绘一番,请求司马懿讽谏天子,拯救万民。

司马懿听完,长长叹了一口气,说道:“你们所说的这些,我早就知道了,也曾多次对皇上提及,可惜都没能奏效。魏国正在走下坡路,你们没必要再劝谏了。”

见司马懿这样说,大家再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只好垂头丧气地先后离去。

相对和平的日子,司马懿与其他众臣一道,发展农桑,训练军事,苦心经营,社会倒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

公元237年,辽东太守公孙渊背叛魏国,自立为燕王,定都襄平(今辽宁辽阳)。

公孙渊的父亲公孙康在魏武帝曹操大战袁绍之时有功,被封为襄平侯。曹叡封公孙渊为大司马、乐浪公。公孙渊不满足,自号为燕王,并以大将卑衍为元帅,率领辽兵十五万,进犯中原。

曹叡仰仗司马懿,心中并不十分惊慌。

次年春天某日,司马懿接到圣旨,即刻备轿来到后宫。

新春时节,阳光明媚,皇宫之中更是关不住春色满园,杨柳依依,繁花似锦,笙歌抑扬顿挫,妙声悦耳;佳丽往来穿梭,美色夺目。循乐望美而去,魏主曹叡正就着春光畅饮美酒。司马懿慌忙跪地请安。曹叡示意左右停了笙歌弦舞,先与司马懿说了几句闲话,而后正色说道:“朕近日接连得报,说辽东太守公孙渊背叛我朝,自立为燕王,朕经三思,欲派你亲自率兵前去剿除贼寇,不知卿意如何?”

司马懿坐在一侧,探身回道:“臣只要一息尚在,就不忘为国尽忠,为陛下效劳。领兵除贼,臣在所不辞。”

曹叡道:“爱卿乃国之重臣,区区叛贼,本不值得动用你去,但是朕想稳操胜券,降低国库消耗,减少兵丁征战之苦,所以才请你出兵。”

司马懿道:“臣与两个犬子已经接连多日研究辽东地形,陛下不召臣来,臣也正欲请战呢。”

曹叡深为司马懿的忠心所感动。二人紧接着谈到辽东形势,曹叡问司马懿道:“卿以为我大军前往剿贼,公孙渊会采取哪些策略对付你呢?”

司马懿略一思忖,说道:“对公孙渊来说,他要抵御我数万远征大军,上策应是弃城退走;中策是依托辽河负隅顽抗;下策是固守襄平,坐以待毙。”

曹叡又问:“你以为这三策当中,公孙渊会选用上策、中策还是下策呢?”

司马懿说道:“只有特别有见识的人才能知己知彼,预先有所舍弃,这些,公孙渊定然不能做到。他见我孤军远征,必然以为我军不会持久,所以会采取中下之策,先在辽河依据其险奋力抵抗,等到兵力不济之时,退守襄平。”

曹叡点头表示称赞,问道:“有卿出兵平寇,朕也就放心了。不知前后需要多长时间大军能够完成此次战役胜利班师?”

司马懿说道:“臣只要四万兵马,去时一百天,作战一百天,回来一百天,中间休整六十天,有一年时间足够了。”

言语之间,足可见司马懿已经成竹在胸。曹叡十分高兴,随即命令设宴款待。席间,皇上亲自斟满一杯御酒,司马懿做出诚惶诚恐情状,双手接过,盛赞皇上英明,而后一饮而尽。在场的众位大臣见状,纷纷站起身来轮番给司马懿敬酒,祝他早日率兵高奏凯歌而还。司马懿虽然酒量了得,却从来不曾放纵自己过量饮酒,今日不知不觉间,已经带些酒意,言语也就有些放纵,显出许多从未表露过的豪情来,于是席间气氛更加浓烈,酒也显得分外的香了。司马懿感到人生近六十年,都是在压抑与隐藏之中度过的,从来不像今日这样痛快淋漓。

三月阳春天气,司马懿准备完毕,点齐四万人马,从京师出发,直指辽东。

这已经不似过去的任何一次出征。国力日渐强盛,普天之下几乎想象不到谁还堪与匹敌。所以出征的队伍,倒像是高奏凯歌而还一样。

司马懿选用大将胡遵为先锋,带领前部兵马先到辽东下寨,自己亲自率领大军,经孤竹,越碣石,初夏时分,终于如期到达辽河南岸。

雨季来临,辽东却久旱不雨,气候干燥。烈日之下,浑浊的河水倒映着阳光,模糊着人的眼睛。立马临河,搭眼远望,隐隐可见对岸辽东军马的营寨像白色的蘑菇破土而出,远远铺排开去。派出的几路探马很快探得消息,前来报称:“叛贼公孙渊命令卑衍、杨祚分八万军兵屯驻辽隧,依水抵御。沿河筑造围堑二十余里,环绕营寨,密密麻麻设置围栅、鹿角,防守极为严密。”

司马懿闻言,禁不住放声大笑:“我早就知道区区公孙渊不会想出什么好的计谋。他是想要运用我在祁山所用拒敌不战之法,与远征军马经久相持,我军如果在这里攻打敌军,必然劳而无功,正好中了贼人奸计。我必须声东击西,调虎离山,赚敌兵中计。”

于是立即吩咐哨马四处探询通往襄平的道路。次日清晨,天刚破晓,便引领众军从羊肠小路,直向襄平方向进发,并故意大张旗鼓,虚造声势。长长的队伍曲曲折折转过山脚,如蛇一般在山间盘桓而上,依着山势,时隐时现,森严、阴冷而神秘。

胯下灰黑的骏马仰天长嘶,司马懿远远望着自己斗折蛇行、训练有素的队伍,满脸是得意与自负的笑容。司马师、司马昭兄弟伴行左右,心中却并不十分明了父亲引兵背道而行的用意,又不敢唐突询问,疑问便写到了脸上,脚步也渐渐地有些慢了。司马懿忽然叫人把他们唤到跟前,问道:“你二人知道为父何以不直接攻打敌人营垒,却挥师指向襄平吗?”

二人面面相觑,只好说道:“我们不知,正要请教父亲。”

司马懿环视群山,略顿片刻,而后引经据典说道:“古人云:‘敌虽高垒,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如今公孙渊军马正是凭借坚营高垒,企图要拖垮我远征之师,如果我们果真进攻敌营,与之相持,则正中其计矣。”

司马师仿佛豁然开朗,紧接着说道:“所以我们要出其不意,虚张声势,假意攻打敌人巢穴襄平,那里他们守备空虚,闻讯后定要慌忙派兵前来救援,那时我们立刻变被动为主动,大出奇兵,歼敌取胜。”

司马懿颔首称许:“正如我儿所说。因而为将者不能无勇,为帅者不能无谋啊。夫领兵打仗,则必须善谋。”

辽东军中一切丝毫未出司马懿所料。辽东将领卑衍此时正与杨祚得意地商量:“似我等坚营高垒,司马懿又如何能够攻打得破?!如若魏兵前来攻打,我们只不出战。他们劳师远伐,千里而来,粮草不继,定然难以持久。待他粮草用尽退兵之时,我们却乘机掩杀,焉有不胜之理?”

杨祚说道:“司马懿与诸葛亮对阵之时,正是用的此计,结果大获全胜,不想今日却被我们‘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且等着看司马懿如何遭遇惨败吧。”

二人正自得意,忽然军校慌忙进帐报称:“魏兵昨夜驻军辽河对岸,今晨却匆匆拔营而走,队伍浩浩荡荡,抄山后小路径直往南去了。”

卑衍大惊失色,说道:“他司马懿老奸巨猾,知道襄平军少,此去必然是袭击我军老营啊!”

杨祚也惊呼:“万一襄平有失,那我们在这里坚守,还有何益?”

二人慌忙命令大军拔寨起程,去救襄平。这边司马懿得到消息,鼓掌笑道:“竖子中了我计,正往圈套中钻呢。”于是,依托衍水和周围山峰丛林,精心布下埋伏。

等卑衍、杨祚二人率领大军赶到衍水之滨时,只听左右炮声相继炸响,夏侯霸、夏侯威各自领一支军马如天兵一般从山坡背后、乱树丛中杀出。卑衍、杨祚措手不及,带兵掉头就要逃走,不想前面又有司马懿父子带兵转身杀来。三路夹攻,辽兵惨败,死伤无数。卑衍被夏侯霸一刀斩于马下。

司马懿略施计谋,公孙渊倾其所能设置的阻敌关隘,如今已经不攻自破,只好退守襄平,拒不出战。司马懿兵马四面紧紧围住,风雨不透、水泄不通,鸟虫均被隔绝,襄平城已经成了一座死城。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ysxl/lsgs/5627.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