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野史传说 > 历史故事

退居幕后,大事还得太后说了算

历史大观园 历史故事 2020-06-08 13:34:05 0

光阴似箭,转眼间便到了光绪十二年(1886年),此时光绪皇帝已经16岁了。按清廷祖制,皇帝本应该在14岁亲政(如康熙),但因为同治顽劣又不好学、16岁仍读不了奏折的先例,他一直到快满18岁才亲政。但光绪不一样,他从小就爱好读书,因此要拖到18岁亲政似乎有点说不过去。

清廷命钦天监选择吉日,以备为光绪皇帝举行亲政大典。慈禧太后的这个姿态,既是对当年选中光绪作为皇位继承人时宣布皇帝“典学有成、即刻归政”承诺的兑现,也是迫于祖制和舆论的压力。对此决定,当时年仅52岁且年富力强的慈禧太后想必心有不甘,但也是无可奈何。

好在那些宠臣们对太后的心思可谓了然于胸。在慈禧懿旨发布后,他们纷纷积极上折,请求太后收回成命、继续执掌朝政大权。如当时的军机领班礼亲王世铎,他便邀集一些大臣上折,主张“皇上亲政后,仍每日召见臣工、批览奏章,以便皇上随时随事亲承指示”。

这些意见,慈禧虽然看了满心欢喜,但毕竟有违祖制,不好开这个先例。好在醇亲王奕譞这时又及时上了一折,请求慈禧进行训政到光绪20岁时,再做决断。奕譞的这个奏折有点儿不通情理,按理说,光绪是奕譞的亲生儿子,光绪亲政他应该高兴才对。但细想来,奕譞的这个表态其实恰如其分,因为他就是生恐慈禧太后会以光绪亲政来考验自己的忠心,如果他真喜形于色,恐怕对自己和光绪都会不利。因此,他在折子里透露的意思很明显,自己和儿子光绪都不敢有非分之想。

虽说奕譞的折子有点儿避嫌和虚伪之嫌,但总算为慈禧太后继续把持权力找到了一个制度解决的方法,那就是训政。由此,慈禧太后也就顺水推舟,假装“不得已而为之”,俯承了各王公大臣们的意思,即皇帝亲政,但慈禧太后由垂帘听政改为训政。

为使训政合法化、制度化,慈禧责成礼亲王世铎起草了一份《训政细则》,其中就有这样几个重要规定:一是皇帝召见外臣时,慈禧仍和往常一样设纱屏听政;二是处理政务时,仍须请示慈禧方能决定;三是批示奏章、下发谕旨仍须慈禧太后看过并同意后才能下发。如此一来,名义上光绪虽然亲政了,但实际大权仍操纵在慈禧太后的手中。

退居幕后,大事还得太后说了算

●慈禧太后梳妆像

光绪十三年正月十五日(1887年2月7日),清廷为光绪皇帝举行亲政大典。这天上午,16岁的光绪头戴金冠,身着黄袍,脚踏龙靴,来到太和殿上接受京中大臣们的朝贺,由此开始了他一路坎坷的帝王生涯。

光绪亲政后,接下来的一件大事便是挑选皇后和妃子,举行大婚。之后,慈禧发布懿旨,宣布在次年正月为光绪举行大婚典礼并且结束训政,将大权交给光绪。

从清朝历代帝王的情况看,光绪皇帝已属晚婚,不能再拖,好在慈禧太后对此早有准备。懿旨发布后,内务府大臣们便开始忙乎起来,组织八旗中适龄的少女参与选秀。经过层层筛选,最后确定了5名备选的秀女,分别为都督桂祥(慈禧的弟弟)的女儿那拉氏、礼部左侍郎长叙的两个女儿和江西巡抚德馨的两个千金。

随后,慈禧在体和殿为光绪举行选后仪式。在选妃前,慈禧拿起定情信物玉如意交给光绪,说:“皇帝看谁最合适,你自己作主。你觉得合意的,就可以授以如意罢。”光绪说:“选后这等大事,子臣不敢自主。”慈禧故作大度,非要光绪自己选。光绪见慈禧说得认真,便拿着如意向德馨之女走去。

慈禧太后见后,立刻大声喊道:“皇帝!”光绪一愕,回头看慈禧向她侄女努嘴,暗示选桂祥之女。光绪这才明白,刚才说什么让自己来选其实都是骗人的,最后还是要按慈禧的意思来。不得已之下,光绪也只好将玉如意交给了桂祥之女,即后来的隆裕皇后。而慈禧太后见光绪喜欢德馨的女儿,怕她俩要选入妃嫔的话会对自己的侄女不利,恐怕今后有夺宠之忧,于是便不许光绪再选,而是直接命荣寿固伦公主拿起那对荷包给了长叙的两个女儿,即后来的瑾妃、珍妃姊妹。

有意思的是,参加清宫选秀的女子一般在13岁到17岁,如果选秀期间遇到生病等特殊原因,一般也只推迟个两三年(因为没有参加过选秀的八旗女子按制不能擅自出嫁),很少超过20岁的。但慈禧的这个侄女就有点儿蹊跷了,她当时已经21岁,足足比光绪大了3岁多。而且,隆裕皇后身材单薄,脸色苍白,长相也实在是平淡,怪不得光绪看不上她。

但是,这些显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乃是慈禧太后的亲侄女。对隆裕皇后来说,之前选秀中的层层选拔不过是做做表面文章,她是铁定要进入最后的选秀并被慈禧指定为皇后的。慈禧之所以要作出如此安排,一来是因为她当年只是以贵人的身份进宫,自己侄女成为正宫皇后既可以弥补她当年的遗憾,又能在皇族中加强自己家族的血缘;二来是由于当年同治选皇后的前车之鉴,慈禧决不会允许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人来当这个皇后。由此,桂祥的女儿成为皇后便顺理成章,至于光绪喜不喜欢,其感受就不在慈禧太后的考虑范围之中了。

皇后选定后,清宫于次年(光绪十五年,1889年)正月二十七为光绪皇帝举行大婚庆典,但正当皇宫中的上下人等为皇帝的新婚而忙得不可开交时,这时却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祸事。

光绪十四年十二月十五日,这时原本是天寒地冻、白雪纷飞的季节,但就是在这样一个深夜,一向幽深空寂的紫禁城却突然燃起了冲天大火,火势在寒风的助长下不断蔓延,竟然将太和殿前的太和门及其附近的昭德门等门楼宫室给烧毁殆尽。光绪的师傅翁同龢也算是见过大世面的人,他亲临灭火现场后也不禁惊叹道:“此灾奇也,惊心动魄,奈何奈何!”

在戒备森严的皇宫,而且是在光绪大婚前的一个多月发生火灾,这往往被人们视为不祥之兆,或者上天有意降谴示警。对此,慈禧太后也是忧心忡忡,她害怕民间对此说三道四,于是用最快的速度处理此事:一是将火灾的责任人严加惩处,因点灯入睡而引起火灾的太监甚至直接处以死刑;二是宣布暂停颐和园工程,以表示对上天的敬畏;三是借光绪新婚提前给京中各官和地方官员们大加封赏,以平息民间的议论。

火灾虽然被扑灭了,但这时又出现一个难题。按清廷祖制,皇后进宫时必须经大清门、午门和太和门进入,这样才能够向北进入内宫。但这次火灾之后,太和门一带已经被烧得一片焦黑,惨不忍睹,如果皇后从此经过,实在是大煞风景。可是,如果改变已定的婚期,这又让人觉得更加的不吉利。

退居幕后,大事还得太后说了算

●光绪大婚图

为了免得别人议论,慈禧决定婚典如期进行,而且皇后也必须要从太和门经过。说是这样说,要将太和门在举行仪式前修缮完毕,这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慈禧想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在太和门一带搭盖彩棚,掩盖火灾的情形。在众多工匠们的努力下,经过日夜赶工,一座几乎可以以假乱真的“太和门”彩棚还真在光绪大婚之前完工了。要不是仔细辨认,这座假的“太和门”几乎可以和原来的太和门相媲美。只是,这彩棚毕竟是纸扎的,就像慈禧治下的大清帝国,这时看起来虽然气势恢宏、颇有中兴盛世之象,其实里面不过是些竹架朽木,一经风雨,必然原形毕露。

光绪十四年正月二十七日,隆裕皇后从大清门经午门、太和门被抬进内宫,光绪皇帝的大婚庆典照原计划进行。这一天,皇宫内一派喜气洋洋,慈禧也算是完成了自己的一个心愿,那就是自己侄女终于做上了中宫皇后。

六天后,光绪举行亲政大典。大典之前,慈禧太后先在慈宁宫接受光绪皇帝和文武百官的三跪九拜。之后,光绪再次前往太和殿接受大臣们的朝拜,并颁告天下。由此,慈禧太后的两年训政期结束,光绪也由此开始了真正的亲政。

此时的慈禧太后虽然退政归养了,但光绪仍然无法超越慈禧的权力。新婚亲政后,只要慈禧太后在宫中,光绪皇帝就必须每天前去请安;如果慈禧太后在颐和园,光绪也必须要隔上几天前去问安。由此,朝中大事基本还由慈禧来做主,光绪并不敢擅自决定。对此状况,光绪的师傅翁同龢也不免在日记中抱怨:“现在办事一切照旧。皇上虽然可以决定一些寻常的事,但稍难的事就得枢臣参酌决定,疑难的事情则要请太后懿旨了。”

这种状况,就连外国人都可以看出,慈禧“表面上虽不预闻国政,实际上则未尝一日离去大权。身虽在颐和园,而精神实贯注于紫禁城”。的确,以慈禧太后之余威,足以构成光绪难以攀越的一座高山。这就是无奈的现实。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ysxl/lsgs/5486.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